包容的境界相關作文20篇

包容的境界 篇1

高二作文 ,840字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法國作家雨果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由此可見,包容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品德,如果一個人沒有包容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支配。那該是多麼可怕!包容別人所不能包容的,這正是一種高尚的行為。

包容他人,是深邃智慧的體現,是非凡氣度的表現。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不犯錯誤呢?只有能夠敏銳洞察人性、胸懷寬廣的智者,才能以博大之心包容一切,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錯誤在所難免,包容他人的錯誤就是神聖!

包容他人,是一種精神境界的昇華,是一種高素質修養的體現。心底無私天地寬,做人處事,忍一時之氣能換萬年之利,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我們為何不能包容他人呢?劉秀大敗王朗,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朝,辱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檔案,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群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化干戈為玉帛,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把包容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終成帝業,這正是包容的力量,使其能夠成功,兩虎共鬥,勢均力敵,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關進柵欄,猛虎也變成病貓,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正是高境界包容之心的體現。

包容是一種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正是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的一時猖獗,才有了今日的廣袤無垠;正是森林忍耐了動物們一時的“胡作非為”,才有了今日的鬱鬱蔥蔥,而人要有了包容之心,整個世界才能充益著愛的光輝!

學會包容,讓你的內心不再狹隘,不再孤獨。因為自私,你已經失去了很多,包容他人,有種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度,學會包容,包容是生活中的太陽,他將人人們無盡的溫暖,包容是生活中的動力機,他將帶給人們無限的激情與力量,包容是生活中的美酒,他將地帶給人們醉人的芳香……

讓我們的包容之心長綠不衰吧!

讓信任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篇2

國三作文 ,894字

馮驥才與珍珠鳥相處後,被人鳥之間無條件的信任所打動,“我筆尖一動,流瀉出一時的感受,信任,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而就在那天,我也體會到了這種被信任的感覺。

記得兒時的一天下午,陽光慵懶的灑在樹葉,投下斑斑駁駁的影子。我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裡玩耍,過了一會兒,一個扎著馬尾是我女孩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她的聲音脆脆的,像百靈鳥一樣動聽。我們同意了了她的加入,這時我才認出,原來是新搬來的鄰居,好像叫燕。

過家家,跳房子,踢毽子……玩了不久就膩了。這時,有人提議說:“我們玩個遊戲吧,規則是兩人一組,一人將眼睛閉上,由另一人帶路繞花園一圈,睜開眼睛就算輸。”我們興致勃勃的答應了。猜拳後,我和燕分到一組,我心裡不由的擔心起來,我們此前沒見過面,彼此不熟悉,能行嗎?“快點哦!我閉上眼睛咯,快帶路啊,我們要得第一呢!”“哎等等,還是你帶我走吧!”“沒事兒,我相信你!”我扭頭一看,她已經閉上眼睛,睫毛很長很長,在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嘴角俏皮的向上彎著,沒有絲毫的遲疑和畏懼。她親切自然的話語如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水,在我心裡漾起陣陣漣漪,原來這就是被信任的感覺!

比賽開始,我拉起她的手,進入花園,花園裡的路並不好走,樹根交錯,像一根根青筋暴起,大大小小的石頭數不勝數,一不留神就會被絆個狗啃泥。為了不辜負她的信任,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揀著一條障礙較少的路走,甚至為她踢開前方路上的石子。眼看其他組都因為忍不住睜開眼看路而紛紛退出,只有我們最終到達終點。

後來我由於好奇,嘗試了蒙著眼睛像盲人一樣走路,感覺那是極度沒有安全感和方向感的,在黑暗中感知其他事情真的很困難,我曾對燕說“其實你不用勉強自己,睜開眼退出也沒什麼。”“沒有勉強,我信你!”風輕輕拂過臉龐,樹葉在枝頭舞蹈,陣陣花香撲面而來,陽光暖暖的灑在我身上,我像是被注入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幸福滿滿。

信任,就是互相信任,施予他人信任,他人便會對你多一份信任與尊重,同時,你也會收穫一份快樂,反過來,別人給你一份信任,你定會為這份信任而自豪,也會感激別人。如此迴圈,一個彼此信任,彼此快樂的美好境界就被創造出來了。

人生的境界 篇3

高一作文 ,766字

看見的/熄滅了/消失的/記住了/我站在海角天涯/看見土壤萌芽/等待曇花再開/把芬芳留給年華……

有人說,這就是人生的境界—就是不斷擁有和尋覓的過程。

曾經有個圓,在旅途的過程中不小心從山上摔了下來,只剩下了半圓。於是它又站起來,向前爬去,尋找自己丟失的另一半。在一路尋尋覓覓的過程中,這隻聰明的圓一邊欣賞沿途的美景:春天的花草是那麼的生機勃勃。夏天的菊花是那麼的可愛紛芳,秋天的落葉紛紛揚揚飄下,也別有一番風味,還有那銀妝素裹的冬天,也是如此妖嬈。在一路的尋尋覓覓之後,半圓又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圓,而且也欣賞到了沿途的美景……

在尋尋覓覓中學會擁有、欣賞、享受,這是一種智慧,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曾經,美國有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他找來了十幾個差不多十歲的孩子,把他們放進一片桃林裡,讓他們沿著路一路向前走去,要在樹林裡找到一顆最好、最大的桃子,但前提是:不能走回頭路。後來,孩子們從林子裡出來的時候,每個人都摘了一個桃子,教授問道:“你們認為你們所摘的桃子是最大最好的嗎?”孩子們不約而同的搖頭答道:“不是!”教授問其中的一個孩子,“你為什麼不摘最大最好的呢?”孩子回答道:“我剛開始一路走來的時候發現越往前的桃子越大,在中點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本來想摘的,卻又想著前面或許有更好的吧!哪知一路走來,再沒看到比那更好的了,無奈就隨手摘了一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只是一路匆匆忙忙向前尋尋覓覓,到了終點才發現自己的行囊裡一無所有,本來擁有的東西卻也失去了。

泰戈爾曾說過:生命本來就是一段行走的過程,生命的原本目的,在於尋覓途中的美景,然後在尋尋覓覓中學會欣賞、學會擁有、學會珍藏。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尋尋覓覓,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

母愛的境界 篇4

高二作文 ,845字

母愛,似乎是個永遠都不會覺得俗氣的話題。這個詞含義豐富,有十足的韻味,我們可以賦予它很多含義,卻不能完全理解。

正處於叛逆期的我們這時大多數都在與父母冷戰吧,爸爸媽媽會因為過於關心的嘮叨讓我們煩躁不安,甚至會大打出手。可是,此時的你們有沒有想過:“每次下晚自習回家時,桌上總是放著一碗熱湯。不管有多晚回家,門口始終有個身影在等著。當你和媽媽吵架後,胃疼時房間門口還放著一瓶熱水和藥……

母愛如春風,讓你的身影即使在寒冬臘月也依然溫暖如春;母愛如清泉,讓你的心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也依然清新明淨。愛不是掛在嘴邊的,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某個人的離去而傷心不已。可是你總忽略了一個人,無論你在何方,無論你在做什麼,她始終不離不棄,為你付出一切卻毫無怨言。你發現了嗎?其實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媽媽。不管在什麼時刻,媽媽始終陪著我們。如果是你,會陪一個人一生嗎?

媽媽是辛苦的,媽媽的愛是偉大的。當吳菊萍冒著危險不顧一切地去接住從10層樓掉下的兩歲的小女孩時,她只是輕描淡寫的說:“當時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要知道,當時掉下來的小女孩如果偏差一點落在脖子上或頭上,她就有可能高位截癱,甚至當場死亡。作為一個路人,她沒有理由。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她就必須去。不為什麼,只因為她是一位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那麼不顧危險去救一個毫不相關的孩子時呢?這就是一個境界,母親的境界。可是作為父母,這只是她的本能。

當非洲一位有3個孩子的母親拼命比賽獲得高額獎金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讀書、訓練時,為了讓孩子們吃好,自己卻因飢餓而在訓練中昏厥時。這位母親又是怎樣的心情呢?當記者問她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動力時,她只是淡淡地說:“我是為了高額獎金而來的,因為我要讓我的孩子讀書。”這是怎樣的動力呢,唯一能夠理解的,是母愛,只有這個詞能夠讓這位母親有著如此強大的毅力。

也許,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才會體會到這般感覺。此時此刻的我們應該要學會去愛別人。媽媽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一生,我們為什麼要把這種權利給剝奪呢?

慢的境界 篇5

高二作文 ,829字

看看我們的身旁:高樓大廈林立,隨處可見的LED屏,這現代化十足的街區無一不體現著中國的發展。可回首十年前,小溪裡的水還是清的,河裡的魚也是可以釣上來吃的。生活雖沒有現在這般繽紛多彩,可也別具一般風味。國家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但快帶來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溫室效應,酸雨,全球變暖,環境惡化……在快的同時,我們也要慢下來,細細體會慢的境界。

慢是一種閒適,是一種優雅的境界,這種境界相對愉快而言略去的急躁和衝動,給人以輕鬆,舒適和安詳的的精神享受。古代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辭官歸隱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陶淵明幾番辭官只為迴歸自然,寫下“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以表達欣喜之情。而現代人吃著快餐,路上行色匆匆之人數不勝數,若是現代人到古代待上一個月,估計會受不了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慢慢悠悠”的生活。可是,我們為何不慢一點呢?慢一點,讓我們優雅一點,享受閒適。

慢可以讓我們更注重細節,發現你曾錯過的美好。而上帝懲罰天使麥克帶蝸牛散步的故事不正恰恰說明了這個道理嗎?不是他帶蝸牛散步而是蝸牛帶他散步,讓他慢下來,看看周圍美麗的風景:被晚霞染紅的天空,微風帶來的陣陣花香,這些風景只有慢下來才能發現。再比如說中國人的旅遊吧,都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從未注意過路途上沿路的大好風光。參觀景點也大多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這時,我們都應慢一點,細細品味箇中境界,找回那些曾錯過的美好。

慢並不是指做事拖沓,而是指在這無限浮沉的社會中靜下心來。俗話也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當我們慢下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的時候,成功也就離你越來越近了。沉穩做事的總會比浮躁的更易成功。慢一點,讓我們沉澱下來再出發。

快意的生活,揮舞著瀟灑;快意的生活,充實著快樂,超脫了束縛。然而,“慢”中所表現出來的生活又別具一般韻味。慢下來,可以讓我們享受閒適,體會優雅;慢下來,我們又可找回曾錯過的美好;慢下來,也讓我們的心沉下來。既然如此,又何嘗不能慢下來,體會慢的境界。

走向成功的境界 篇6

高一作文 ,850字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句話是羅素總結他的一生,每個人都喜愛輝煌,熱愛成功,想步入上層社會,羅素的人生有三個激情,而我們想的成功則需要三種境界。

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人可以無才,但不可無骨氣,不可無志氣。”想成功的第一步便是立志。

魯迅,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志向。他立志要喚醒中國人,要讓中國這隻雄雞屹立在世界東方,所以他不斷學習,棄醫從文,為了讓中國崛起,不再受壓迫。他的志向就是讓中國走向復興。

奮鬥,追求。“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習在於不斷奮鬥,不斷超越自我,有了理想就應付出行動,用心想的只能淪為空想,因此,想成功還需要不斷的奮鬥,勇於追求。著名的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她一生專心於青蒿素,她和她實驗室中的人有時甚至幾十天不合眼的研究,她立志於生物學,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的努力,付出、追求的過程中很是艱辛,但她也得到了至高的榮譽,她的成功在於之後的不斷奮鬥與追求。

收穫。秋天是農民伯伯們喜歡的季節,因為秋天瓜果飄香,家裡的糧倉碩果累累,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成功的最後一個境界便是收穫了。90後的“火箭小子”胡振宇,他建立了中國首傢俬人火箭公司,他上學時在桌洞中玩爆炸,寢室中還發現藏有幾十斤的炸藥,父母和學校無奈之下將他送入了看管所,但出來後的他還是一心愛製藥,在朋友家開設實驗室,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嘗試後,他從“炸彈少年”變為“執行董事”,成為了國內民間資本進入航空業的“革命”。他的立志、奮鬥讓他收穫了成功,達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生沒有草稿,不能撕掉重來;人生沒有彩排,只能現場直播。只有立志,才能明確奮鬥的目標;只有奮鬥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只有收穫成果才能登上人生高峰。

人生的三種境界,只有捨棄空想與浮華,腳踏實地地致力於理想和奮鬥,才能擷取豐碩甜美的果實,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論包容的利弊 篇7

高二作文 ,924字

事物具有雙面性,即利弊各不同。一個不懂得包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而另一方面,倘若一味寬容則必會失去自己的尊嚴,所以包容要恰當。

“人非堯舜,誰能盡善?”人非聖賢,必定會犯錯,當他人請求寬容時,紀伯倫便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於是人與人之間變得和睦,距離縮短,有了各自的尊嚴,因此相互尊重。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註定是要釀成形影相弔的悲劇。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林肯時任美國總統時,恰為南北戰爭爆發,當政客及民眾對他的失誤決策投以謾罵攻擊時,笑了笑,然後寬容地又再笑了笑。那是十分難堪的笑,極其尷尬的場合。

林肯在後來扭轉局面後,有人對他說,應該消滅當初反對、嘲弄他的“敵人”。而林肯則是報以一個誠懇的微笑說:“我和他們每個人做朋友,包容他們過去的行為,不正是消滅敵人最好的辦法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林肯高尚的品格。這為他後來得到種種功績奠定了基礎。

“開誠心,布大度。”諸葛孔明初始劉備,而關、張二兄弟因三顧茅廬之事耿耿於懷,在長野一戰中孔明未與關、張兄弟加以計較,寬容大度地提升關、張領兵權,並指揮其作戰勝利,終於令關、張二人刮目相看,對孔明加倍尊重。

而真正的寬容不代表退讓與懦弱,倘使你一味忍讓,這同樣是錯誤的。所以寬容得有分寸。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這才是真正的偉大者,知進知退,懂得分寸。

三毛在國外留學時,為了體現中國人的禮貌素養,主動攬起宿舍裡的勞務,之前室友們都還很客氣,但爾後便變得無法無天,認為三毛所做的是理所應當,三毛仍是忍讓。終於有一天,在院長誣衊她後,她無法忍受了,拿掃把將室友及院長教訓了一頓,然後揚長而去。再爾後,便無人敢再去刁難她,都好聲好氣地去討好她並道歉。三毛的態度在我看來是對的,它不是一個只會一味包容忍讓的人,他會權衡輕重,不讓寬容成為他人放肆的理由。

包容講究分寸,不是懦弱也不是冷漠,是恰到好處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最光明的白日其實是最黑暗的黑夜。”黑格爾說。古人云:“物極必反。”則是此道理。

包容可以讓一個人的人格變得豐滿,也可以讓一個人陷入忍受欺辱喪失尊嚴的深淵。包容必須有分寸,在應該原諒的地方包容,在不該原諒的地方嚴厲,這是對包容意義的最好詮釋。

順從的境界 篇8

高三作文 ,827字

盲從是指不經自身思考而一味跟隨他人想法,不作辯解,不加分析。順從不同於盲從,它是指有選擇的認同,並對其進行逐步瞭解,篩選優劣。順從的境界是至高無上的,若選擇正確,那上帝將會為你開啟天堂的窗;若選擇錯誤,那迎接你的只有地域的門。

順從者有智。風吹,柳動,枝條隨風搖擺,那是溫柔的順從。狂風暴雨中,河岸邊的小花把頭低下,待到雨過天晴,抬頭仰望,看到的是七彩之虹!順從者看到事物本質,擇優避劣,適時的調整以迎合其發展。只有順從於主流,瞭解其根本,才能在其中抓住要點,進而有所創新。

順從者有勇。魚兒順水而遊,它不知前方凶險,但它必須有勇氣去面對。逆流而上最終只會被急浪衝下,順水而行,懷抱一顆期待之心,構想前方的藍圖,儘管會有漩渦,會有險灘,只要有信心,勇敢面對,最終會見到另一番別樣天地。順從者能做出抉擇就是一種勇敢的體現,他選擇順從,他就有勇氣去面對任何困苦!

順從者有信。大雁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領頭雁謹慎的選擇隊形,認真決定航向,身後的大雁要順從其指示,依令而行。試問:是怎樣的信任感讓他們如此順從?倘若大雁不相信領頭雁所下指令,那南飛的大雁們恐怕就寥寥無幾了。是信構築了他們飛行的橋樑。

順從者有恆心,達芬奇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正是因為他的恆心。他畫雞蛋的故事眾人皆知,當初他的老師讓他畫雞蛋,達芬奇也曾疑惑不解,他認為雞蛋都是一樣圓的,擔當老師告知他原因時,達芬奇選擇順從,他依照老師的指點,堅持畫雞蛋,正是恆心與毅力支援他一步步走下去……

順從的境界要經過磨練方能到達,一步步實踐,一步步堅持,做到順從而不盲從,用自己的心去選擇。

草本順從時令而生長,人類順從天氣而生活,科學順從社會而發展,順從不是懦弱,正是因為經過思考,才勇敢的選擇了順從,在順從中尋求突破與發展,在順從中磨合與除錯。

順從的境界並不難以到達,用心感受,謹慎對待,在順從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兩者互融。

到達順從的境界,實現生命的價值。

人生的境界 篇9

高三作文 ,902字

散文家周國平先生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生活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現代社會,誘惑總是不期而遇,我們也常常在這一片光怪陸離中迷失自己,而心靈,也越發的貧瘠。沒有肥沃的土壤,何來朵朵絢爛的精神之花?現代人的心靈救贖之路又在哪裡?

北宋大文豪蘇軾,早年因為家庭環境影響,立下了治世經邦的出世思想,他參加科舉考試,追求功名。然而在遭遇了“烏臺詩案”之後,他被貶謫到黃州,開始了對自身的反省。他發現以前自己最大的毛病便是才華外露,想用詩文來轟動社會。而官場,也不過是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色的大醬缸,他不屑與其同流合汙。他極其誠懇地自我剖析,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漸漸迴歸了安寧祥和的狀態,道出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這是一種安靜的豐富,又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他們傲視世間的虛名浮利,保有靈魂的高潔,盡享人世間的種種快樂。

同是現代人,林清玄卻品出了不同的滋味—清歡,“清歡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它對生活無求,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在路邊看石頭,在林間聽鳥鳴,品味一壺清茶,欣賞一輪皓月,這些都能在他心中泛起美的波紋,盪開圈圈漣漪。這也是一種豐富的安靜,一種內在的淡定,無關乎物質,只追求心靈的愉悅。

維克多雨果如此描述了人心靈的面積:“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而當我們也擁有了內在精神的豐腴,我們的心靈也會像這般的寬廣闊朗。

莊子把對人生境界的修煉總結為兩個字:心齋,也即對心魂的齋戒。要筆直地面對自己,反躬內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一絲一毫異己的成分。於是有一天,我們懂得了史鐵生此話的意義:“現在我看虛空中也有一條界線,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此時,我們便擁有豐富的安靜了,也正如王國維所認為的人生最高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心靈的境界 篇10

高三作文 ,220字

馬德說過:“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人生之路,艱辛有之,痛苦有之,何不將其換一種名字,化為動力。讓其化為點綴,促使我們成長。如果生病了,我們該慶幸沒有殘疾,如果殘疾了,我們該慶幸沒有死去。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是好事,只在於我們的心境。當我們的心靈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無論何事都必將讓我看作樂事。

所以,不管我們身處何方,擁有什麼,或是怎樣一個人,當我們的心靈達到了境界,那快樂必將如影隨形。

人生的境界 篇11

高一作文 ,904字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間詞話》裡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由淺及深,層層深入,在“眾裡尋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達到頂峰。然而我認為,在成功之路上最關鍵的環節,實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決心與毅力。

新學期的第一節英語課上,英語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一點是要準備一本英語字貼,每天練一面字。“不用寫多,每天只寫一面,只要你堅持下來,字跡定會有很大的改觀,考試時在英語作文上也會有很大優勢。怎麼樣,能做到嗎?”“能!”全班同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響亮而堅定。

當天我便和同學們一起選了一本英文字貼,看著字貼上賞心悅目的圓體英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貼上的字變為我自己的字!

懷著這樣的目標,我開始練字,一天、二天、三天……每天翻過一面字貼,我都感到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然而,第四天,到了以往練字的時間,卻還有些課後作業沒有完成。“要不今天就不練了吧,明天一定補起來。”我這麼想著,繼續寫作業。沒想到第二天又是同樣的情況,只好再往後推,後來積攢得多了,即使有時間也不想全部補起來了。英語字貼就這樣被擱置在了書桌的最底層。

一週過去了,英語課下後,老師對英語科代表說道:“今天放學前記得把字貼收上來,我看一看。”我一驚,這才想到被遺忘在書桌最底層的字貼。“糟了,我還沒有練呢!”耳邊傳來了同學們此起彼伏的驚叫聲。

於是,每節課後,幾乎所有同學都立刻拿出字貼,開始“練”字。

事情過去了幾年,然而全班學生一起趕著練字的情景仍然令我記憶猶新,仿若警鐘長鳴,警醒著我堅持自己的目標。每天練一面英文字貼,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在無人的約束,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卻幾乎沒有人能夠堅持做到,更不用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該需要多麼強的毅力!

若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這段“衣帶漸寬”的時光則是成功路上最令人感激與懷念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正是這一段艱苦歲月,磨礪了身心,塑造了品性。“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悔花撲鼻香”,如果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艱辛,又怎麼得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

我最嚮往的境界 篇12

話題作文 ,731字

我最膜拜的人不是在學習上特別出類拔萃的人,也不是在人緣性格上倍受歡迎的人,也不是整天被誇獎像個小公主或者是像個小王子的人,作為學生我最嚮往的境界是既有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也不是那樣什麼事情都聽大人的話,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有點小脾氣,不用刻意和別人打交道,但是人緣卻很好,很多人都信任他,並且特別善良的人。

這樣的境界,太接近完美了,但是我的周圍確實也有這樣的同學。一般而言,一個學校裡學習最好的大部分是專心專一,一心一意地投身於學習的人,我曾經親眼見過一個學霸一到課間休息的時候就捧出一本厚厚的習題集,抓起四五種顏色的筆,帶著大大的眼鏡,一頭扎進題海,他總是對班級的活動置若罔聞,也不會和身邊的同學交流,他唯一的愛好可能就是學習,對他而言好像沒有假期,他的課餘時間都在學習。他拿過了很多獎項,還曾拿過奧賽的銀獎,他總是被老師誇獎,可我還有其他同學也不是特別和他相處。對我而言,他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忙忙碌碌,他沒有時間去聞一朵花,也沒有時間去擁有自己的圈子,他有點木訥。

當然我也不喜歡那些特別在意朋友數量的人,總是喜歡關心別人的私事,想為朋友出人頭地的人,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有點累的,總是沉浸在別人的各種各樣的苦惱中,我想這也挺壓抑的。我向往的那種境界的學生,成績總是不會太差的,他們除了學習也會追求自己的愛好,因為他們待人是真誠的,所以朋友也很多。我就認識一個女生,她學習的時候總是特別的認真,但是有時候學累了,還會偷偷地畫一會兒畫,她畫出的漫畫也是特別可愛的。每次她身邊的朋友過生日她也會送一點小禮物,有時候也可能是幾個橘子,但是她的祝福也都是真誠的。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完美。

我一直渴望自己有天會達到這般境界,仰望未來的路上,我還在前行。

美好的境界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2字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鴨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們漫步在馬路上。

這個情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個小男孩調皮,去抓小鴨子,在慌亂中,小鴨子一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中。小男孩看見後,不聞不問地走開了。

就在這一瞬間,鴨媽媽的心中響了一下,這是作一個母親的直覺。鴨媽媽在孩子中數了數,下意識地望著遠處小男孩從下水道旁走開的身影,她感覺,自己的孩子出事了。

她連去看水溝裡有沒有自己孩子的心情也沒有,直接奔向了不遠處的一位警察,她使勁含著警察的褲腿,往下水道那個方向拽。可無論鴨媽媽怎樣做,警察卻只當這是個玩笑,仍無動於衷,怎麼辦、怎麼辦?鴨媽媽的心中像十八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她不斷地晃動著翅膀,不知如何是好,原來的冷靜一掃而光。

這時,突然從一個小孩的口中冒出了一句話,他說:“爸爸,下水道那邊掉下了一隻小鴨子,快去救它。”鴨媽媽抬頭一看,正是那個小男孩。這會兒,警察已進去下水道了。

情懸之下,警察叔叔沒多想,只見他雙腳一跺,挽起褲腿,紮起衣袖,脫去鞋子,踏入下水道。他不顧髒臭,一遍又一遍地打撈著小鴨子。但是太不幸,正好遇上下水道排水,望著即將被水衝下去的小鴨子,警察叔叔憋足了勁,擋在排水口,讓小鴨子自己衝到他懷裡來,經過一番波折,小鴨子終於得救了。鴨媽媽見到孩子,開心又激動地抱著小鴨子。

與此同時,小男孩也來了,他帶來了一條毛巾,邊幫小鴨子擦身子邊對它說對不起。終於,鴨媽媽領著孩子,排著整齊的隊,踏上了回家的路,馬路上的車子也紛紛為這一群鴨子讓了道。

從那以後,小男孩就經常去找小鴨玩,鴨媽媽也非常放心,因為小男孩從來都沒有傷害過小鴨。沒想到,一場鴨子失足事件讓小鴨子與小男孩成了最好的朋友。

這一件事使我聯想到了幾天前的那個傍晚。

那天,天地一片橙色。遠處的屋頂上出現了一個人的輪廓。他張開雙臂,剎時,幾十只鳥兒從樹上飛起撲向他,停留在他的頭頂、肩上與手上。而他則調皮地跟鳥兒玩耍。我不禁羨慕起來,夕陽西下,那個情景竟那麼美好。

是呀,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啊,人人看了都會忍不住羨慕。當你瞭解動物,你便會發現它們的可愛與靈性。其實,善待動物,就是善待自己,也是一種美好的境界。只要我們真心地對待動物,就是定能到達那種讓人羨慕的境界。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 篇14

國二作文 ,987字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是一種至高而純淨的境界,心中有靜之人,才能在紛擾的塵世中站在雲端,望清世界,也能望清自己。心靜了,才能讀懂自己,聽見自己的內心;心靜了,才能看清世界、未來,才能感受萬物的色彩。

靜,是一種淡然世界的境界。“我們雖然生活在塵網中,但永遠也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作家林清玄先生便是如他自己所言,從未忘記自己想飛的本心。即使面對死亡,他也只是淡然待之,從不為此慌張,從不為此無措。正是因為他擁有“靜”的內心,他才能在死亡面前毫無畏懼,亦能從死亡中看清這個世界。林清玄老先生是一個禪意之人,生活中他愛賞花,愛吃清淡的食物。走在林間小路上,他也能從路旁綻放的小花中覓得生命的靜意,感受到詩情畫意的禪靜。他淡然地對待這個世界,以一顆清靜心處世,以一顆平淡心待人,感受到萬物的色彩,在一片靜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境界。

靜,是一種聽見內心的境界。在靜謐中,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內心,聽見自己真正所想要追尋的聲音,擁有靜的心,我們便站在了一個他人無法觸及的境界,追尋到內心所真正需要的美好。蔣方舟曾遇到一位報社社長,他的兒子畢業於一所世界名校,但這位名校畢業生在畢業後竟對他的父親說:“爸,我已經完成了你對我的要求了,現在我要成為一名西餐廚師,我要去追尋我的夢想了。”面對旁人無法理解的決定,作為父親的報社社長卻非常支援兒子,心中滿是自豪。旁人對此不解,究其原因,還是他們心中所追求的始終是金錢和名利,而非真正自己的內心;而這位名校畢業生並未因外界環境而隨波逐流,他堅持了自己的內心,其根本原因,還是他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在這顆寧靜的心中,是他本心所追尋的夢想。正是因為他將自己放在了一個靜的境界中,他所望見的美好自然是與他人不同的。靜下來,聽聽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原來美好的境界就在此處。

靜,是一種感受生活的境界。作家龍應臺,在剛剛成為一位母親時,面對兒子的調皮,她靜心、耐心地對待,正是因為她靜謐的內心,她在教育孩子時並沒有一絲煩躁之意,而是用心享受教育帶給她的快樂。擁有靜謐的內心,她才能感受到生活帶來的美好色彩。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在靜中,我們看清世界;在靜中,我們找到自己;在靜中,我們感受生活。擁有靜,我們便擁有了一切。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 篇15

國二作文 ,1040字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是午時窗前的一抹暖陽,為你撣去心底的灰塵;靜是吹響在空曠草原上的一聲幽笛,勾勒出萬物的千般色彩;靜是人生路上的一縷芬芳,為你展開無邊的風景。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

靜,方能讀懂自己,聽見自己的內心。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大詩人蘇軾就是這樣。在被流放後,蘇軾拋棄了一生得意與浮躁,選擇用靜來雕琢自己的人生。坐在樹下,開懷暢飲,凝視遠方,讓蘇軾讀懂了自己,明白自己的追求其實是縱情山水,寄情於詩詞。細聞花香,閉目靜思,更讓蘇軾找清了自己的價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不需一言一語,不需隻字片音,蘇軾在靜中沉澱出了淡然與坦率,於是他才能窺見遠方那個真實的自己,聽見自己心湖中的每一絲漣漪所盪漾出的聲聲迴響。由此可見,唯有靜,才能讀懂自己的內心,尋回那個最存粹的自我。

靜,方能看清世界與未來,感受萬物的色彩。著名的文學大家汪曾祺老先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汪曾祺老先生親自向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靜的魅力。穿梭於樹林之間,汪曾祺不說話,在靜中體悟到了生命的無窮力量;佇立於家中的陽臺上,汪曾祺不露之言片語,在靜中咀嚼著陽光的甜味;遊走於人流之中,汪曾祺沉默寡言,在靜中品語著人情世故的酸甜苦辣……就如一條默默流淌的江,凍結了冗雜的語言,但你卻能透過他的雙眼看到他對萬物的種種悲憫與思考,這便成了他創作的靈感。他在靜中沉醉,於是世界便更加深刻和多姿地呈現在他的面前,任由他感受和挖掘其中的千般色彩。靜,便由此給人以洞悉世界,感受萬物的力量。

靜,方能專注如一,將一件事做到完美的境界。你一定聽過那首牽動你靈魂的《貝加爾湖畔》吧?它的作者李健正是一個對靜有著深沉熱愛的人。靜,給了他一個無人打擾的至佳環境,也給了他心靈上的滋養。他在靜中默默地、極度專一地做著自己所熱愛的創作,所以他的作品才能給人以最美的享受。就似一滴水,看似渺小,但你卻不得不驚歎於它靜靜執著雕刻世界的力量。李健守候著他的靜,於是他才能把靈魂的參與、精神世界的支撐全部付諸於音樂創作之中,從而將其做到了最完美的境界。

才華在寂靜中造就,品格於寂靜中鑄成。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也是成事者交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所以,請時刻將靜作為旅行的朋友,待它為你滋養出一片心靈的淨土,你便也可以回首眺望——你的人生之路開滿了花。

閱讀的境界 篇16

國二作文 ,803字

只要識得字,人人便都可以去閱讀。但就閱讀的目的或閱讀的水平來看,閱讀者分為三個層級,這也可說是閱讀的三種境界。

一是消遣性閱讀。候車啦、等人啦、或是飯後睡前啦,總要讀點什麼才好。沒有什麼講究,隨意性很大,小小說、故事會、晚報副刊、明星緋聞,看到什麼讀什麼,能打發時光就行。這類閱讀,沒有指向性,沒有連續性,更沒有深刻性。這是最平庸的閱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消遣。

二是研究性閱讀。讀書讀得久了,有些人的品位自然會慢慢提升。就如交朋友,不是什麼書都願意看的,同樣有“逢知己”和“不投機”的時候。真正值得閱讀的,是那些“磨腦子”的書。那些“磨腦子”的書,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華、閱歷的濃縮。它不是那種讀起來駕輕就熟的書,而是不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書。研究性閱讀,是主動的積極的,閱讀的過程也自然是愉悅的。讀一部名作,猶如賞一幅名畫,看一場好戲,常能沉醉其中。這樣的閱讀,不在量,而在質,往往能啟心益智,受益無窮。

三是交流性閱讀。如果說研究性閱讀還帶有些功利的話,那麼,交流性閱讀就只有怡情悅性了。到了這種層次,有些書是絕對不會去看的,這不僅僅是浪費時間的問題,更有潔身自好不受浸染的意思在裡面。讀大家之書,如飲醍醐,往往浮躁盡除,功利皆無,能使人暫別瑣碎與平庸、浮躁與虛妄。這樣的閱讀,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巳飄散的訊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愚昧和醜陋對比著一起呈現給你。這時,閱讀已經使你擺脫了平庸。讀世,讀盡世事滄桑;讀人,讀懂人性善惡。

讀書的人,多得數不清,但大多數人只停留在第一境界,僅少數不甘人生庸碌者可進入第二境界。進入第三境界,非志強智達者不能。但能進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與第二境界的人。

讀書的三個境界,何嘗不是人生的三個境界呢?

書包裡的世界 篇17

國一作文 ,791字

書包,一個常見的物品,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我一直只把它當成工具,並不刻意去看它的樣子,因為不在意。可今年暑假,在日本,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書包,一個有故事的書包,書包也並不只是一個工具。

暑假我來到日本,沒有因為景色或物品有太大的興奮,但這次日本之旅,卻讓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富士山下,有一處讓我感到奇怪的風景,一對老夫妻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大書包,笑著。書包的樣子很普通,沒有多麼漂亮,更沒有多炫酷。帶著好奇,我決定探一探這個書包。在看到書包裡的內容時,我眼前一亮,書包裡並不像書包外顯得破舊,而是讓我感到溫馨美好。大大小小的各國照片鋪滿書包,各種各樣的小物品已佔了書包的一半,看樣子,應該是一些紀念品。我又感到奇怪,為什麼書包裡放這些東西?於是我決定問問兩個老人,當我發現兩個老人竟然是中國人,我的陌生感竟都消失了。他們笑著的樣子也讓我感到很親切。兩個老人很友善,我迅速就和他們聊起來了。他們述說的故事,讓我真實的感受到好不真實,我就像在做夢,但並不是。我很幸運,能聽到他們的故事,並發現一個有故事的書包。

他們說:他們是想環遊世界,但當然不可能世界每個角落都走遍。這個書包伴隨了他們旅遊間的七年,每個地方二張照片,一定要在當地的店裡打印出來,然後寫上發生的事,放進書包。每個地方也只有一個紀念品。這個書包就像他們的日記本,而且是帶有美好瞬間的照片的。他們還說:等這個書包裝滿了,他們就不再走了。我知道,他們愛這個書包,對這個書包有感情。我也發現,這個書包其實是他們走遍各國的見證者。同時,我也很佩服他們的堅持,走遍各國要有毅力。

這就像手機上播報的事件一樣,哪個人做了哪件事。我不懂,他們為什麼要旅遊,但我想:當他們不再走的時候,看著書包,翻著照片,定會想起美好的事,笑著抱著書包。回到家,我驚喜的發現,我對書包也有感情,我的書包陪伴了我四年,可以讓我想起很多難忘的事。

包容的力量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2字

從前,小水滴和大海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隨著時間的增長,大海越來越壯,完全不把小水滴放在眼裡了。

大海經常數落小水滴,對它冷嘲熱諷的,小水滴又傷心,又氣憤,於是就離開了大海。大海還是像往常一樣認為不就少了它一個嗎,還會有大量的水滴來為自己增長呢!可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向大海想的那樣簡單,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水滴家族的人就對大海一清二楚了,知道了這件事後,都不願到大海那裡去了。

漸漸地,大海越來越?C小,他每天都在想這是為什麼,終於有一天他想到了小水滴,想起了小水滴傷心的面孔,想起了自己那驕傲的神情,此刻的大海非常羞愧,它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他朝小水滴走時的方向喊:“小水滴,我錯了!我再也不會驕傲自大了!原諒我吧!請你回來吧!”這時,小水滴帶著同伴們微笑的來到了大海身邊,小水滴與大海緊緊相擁,從此它們的友誼又回到了從前那樣了。

為人處事,能容則易,包容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源自人心的善良,仁愛於慈悲。

夢幻般的境界 篇19

國二作文 ,567字

也許在你心中,它只是一處陌生的林園,陌生的一切並不會調動你去探尋的好奇心。但不知為何,它竟是我夢幻般的境界。

一陣微風吹過,我知道你迎來了最繁盛的時刻。遠遠地看見一棵參天大樹,嚴肅而端莊的挺立在那兒,樹枝上的花卻百般豔麗。這景竟叫人挪不開了眼,也不感到矛盾。你的花如亭亭玉麗的少女,嬌羞的等人去採摘,過一會兒竟隨著風在翩翩起舞。綿綿的春雨給了你滋潤,同時也給予了我一絲絲清新,這就是你的春天,令人生機勃勃的春天。

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我煩悶的來到了你的天地。不知何時,你竟多了一池子的荷花,這令我想起了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它們肆意的張揚著自己的美麗,使你更增添了美不勝收的景象。我心中的煩悶也在這裡被一掃而過,你的夏天象徵著荷花的豔麗。

秋天展現給了我碩果累累的你,看著,看著,我竟不自禁的饞了。紅透了的果子如害羞的女子般,像要展現什麼奇異的色彩。枯黃的葉子緩緩地落下,為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色的袍子。哇!這是你的秋天呀!

你已銀裝素裹,靜悄悄地,只有那一樹的臘梅還在競相開放。它是美麗的境界,更是引領著我的視覺。一個個雪人出現在了我的眼裡,這是孩子們為了儲存他們的足跡。令人流連忘返的冬天啊!

你是我夢幻般的境界,是我回憶的起點,是我童年的終點。你是我童年夢幻般的境界,只屬於你和我。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 篇20

國二作文 ,1039字

靜,是一隻小舟,讓我們通向智慧的大門;靜是一種細膩,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的感知;靜是一種情感,能讓我們發掘生活中的美好回憶。靜,其實就是一種美好的境界。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能讓我們聽到內心的吶喊。我國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陽明,從小就對儒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一直被功名世俗所困擾,便將這份想法藏在心底,在被奸臣誣陷後,他便整日整日地坐在竹子前,看竹樹搖曳,聽耳畔潺潺水聲,靜靜地坐著,不斷叩問著自己的心絃,問自己內心所求,最終,他聽到了內心中一直誠摯地吶喊,不畏功名所擾,一心儒學,在靜中生出了無窮智慧,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思想家。無獨有偶,我國近代大文學家汪曾祺老先生就曾在自己常常坐在外祖父閒置的書房中靜坐讀書,放空自我,哪怕在文革時期也不例外,閒暇之時,望望窗外璀璨的星河,手捧一本舊書,靜靜地站在那裡,在十多年後,他仍然每天早上泡一杯茶,悠然獨坐,浮想聯翩,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美好吧。在這樣一份寧靜中,他成功地聽見了自己內心永不言棄、努力堅強的吶喊,讓他收穫了內心的共鳴。正是因為王陽明面竹而思的一份寧靜,汪曾祺老先生的無事此靜坐,這樣美好的境界,他們才能聽見自己內心的最真摯地那份吶喊,產生共鳴。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能讓人們感受萬物的色彩。林清玄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有著不入世俗洪流的思想。平時,他每每會走上街去,一個人慢慢地走著,或者靠樹而站,不急也不慌。有時,他會為一束黃玫瑰而感慨萬千,有時也會為一隻死去的麻雀而備感憂傷。路上人行色匆匆,而他卻不緊不慢,靜靜地聽風吹過樹梢,靜靜地看著天邊火燒紅霞。正是因為林清雲的一份靜心等待懷有一份,靜的美好境界,他的文章中才能無處不體現出生活中的樂趣與感慨,在平凡無趣的生活中增添色彩。也許,靜是一種能使人舒心的美好境界,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色彩。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能讓我們看清世界,認識未來。魯迅這個名字定非陌生,他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國人不再麻木。在他回國之後,在當時許多思想文學家層出不窮的時代,魯迅每晚都會拿起筆桿,點上一支菸,靜靜地伏案寫作,他將自己全身心地浸入文字,有時,一晚也不說一句話,只是心如平鏡般寫作,任窗外風雨蕭瑟也無動於衷。最終,在他靜如止水般的心境下,他漸漸開拓了自己的眼界,認識到世界上的革命趨勢,分析了中國的未來革命走向,成就一代英名。正因為魯迅擁有心靜如水的美好境界,才能使他的眼界更加廣闊,認清世界與未來。

靜,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也許,唯有心真正的平靜,才能感受到更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