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相關作文20篇

包粽子比賽 篇1

國一作文 ,899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今天在我們保利華都小區舉行了包粽子比賽。端午節前夕,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比賽在保利華都的十二生肖廣場門前舉行。懷著不同的目地,我和外公一同來到了比賽現場。

我外公是個包粽子的行家,他打算來參加比賽獲得免費旅遊的獎勵。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趣,就來給我外公當幫手。像我一樣來當幫手的人很少,幾乎都是大人。十二生肖廣場都擠滿了人,有老人,年輕人,小孩。報名參賽的人也很多,每六個人一組,外公被分在第二組。賽場中的一張條形桌子上面,分左右擺放著六盆洗淨的糯米,六疊粽葉和六束扎繩。

比賽的規則和要求都很簡單,兩人一組同時開始,在三分鐘時間內包好粽子數量多一方獲勝,如果完成的數量一樣多,則以先完成最後一個的一方獲勝。第一場出場比賽的六個大人,他們的手腳都很麻利,用粽葉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繩子捆紮起來,有條不絮。時間只過了一分鐘,在左邊那位奶奶已經包好了兩個粽子,右邊的那位爺爺稍微落後了一點點。高個子的大媽只見自己落了後,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頭追趕。最後,那位爺爺共包了七個,高個子大媽包了六個。

第二組比賽,外公終於可以上場,比賽開始,不一會時間外公就包了個粽子,已經是第二個了,外公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外公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齒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就斷了。外公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包粽子的高手。我站在一邊不僅幫忙,還要加油,他很快調整了過來。第二輪比賽結束了,外公本來可以包八個粽子的,可是最後幾秒鐘,線沒有捆好,只有七個粽子。

最後的評分開始了,工作人員把包好了的粽子給煮了,想讓大家也嚐嚐誰做的最好吃,吃到外公包的粽子,好香啊!

儘管外公沒能獲得第一名,但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場裡裡外外,前前後後,選手們個個拿出自己最真實的本領。

比賽很快結束了,我們久久不願離去,還在回味著這次比賽過程呢。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收穫到了快樂,又讓我看到鄰居們才華外,加深街坊之間的感情,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端午節的習俗,真是一舉多得啊!

包粽子 篇2

國一作文 ,831字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裡拿出粽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準備包一些粽子,為日漸臨近的端午節做準備。

媽媽首先將粽葉洗乾淨,並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後,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著回答道:“把粽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粽葉消毒,還可以讓粽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的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的點了點頭。接下來,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裡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的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並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覆了幾次後,就將糯米盛了出來。看到我站在旁邊,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條斯理的解釋說:“因為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的時間不能長,一小會兒就行。”聽到這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粽子還有這麼多的講究。”隨後,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的繩子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後一步包的功夫。如果十分熟練的人,包出來的粽子應該是稜角分明,不滴不漏的。於是,我搬著小凳子坐在了媽媽的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裡拿出兩片粽葉,並列疊在一起,一隻手稍向下握住粽葉的底部,另一隻手則捏著中間靠上一點,而後兩隻手同時相對一卷,捲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的,握緊後,再將糯米塞進“粽葉漏斗”裡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後將粽葉的剩餘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粽口繞圈紮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能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粽子包的更加緊實,不容易露餡兒。”

我呢,最喜歡吃的是白粽子,就是純糯米的,裡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東西,煮熟後,沾著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極品美味。於是,我按著媽媽的告訴我的方法,自己學著包了幾個白粽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裡還是滿開心的!

今年的端午,我學到了怎樣包粽子,也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在聞到粽葉芬芳的同時,更體會到自己勞動後的香甜。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0字

端午節又到了。記得每個端午節吃的粽子都是從超市裡買來的,那一天,我心血來潮,想學包粽子。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說:“為什麼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想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媽媽二話不說,拿來了好幾片箬葉,粽葉條兒,糯米和香香甜甜的紅棗,原來媽媽跟諸葛亮一樣神機妙算,早就準備好啦!

要把做粽子所需的材料準備齊全,才能包好粽子。於是,媽媽把整理好的粽葉條洗乾淨,又把又大又甜的紅棗洗得十分乾淨。而我就負責刷箬葉,媽媽還要浸糯米。

包“粽粽”啦!我的媽媽多才多藝,連包粽子都不在話下。只見媽媽熟練地挑起兩張箬葉,迅速地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小喇叭”,又用一把小勺舀了一些糯米裝進那個“小喇叭”裡,然後均勻地放上一個又大又紅的紅棗,最後,媽媽拿了幾根粽葉條兒,左一包,右一包地繫緊了。“噹噹噹!”一個像模像樣的“粽粽”出世了。這讓我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向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我也想包一個像媽媽包的那樣漂亮的粽子。於是,我去請教媽媽包粽子的祕訣,可我已經很激動了,不一會兒,就心不在焉了,說:“我懂了,開始!”說著,便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誰知我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大喇叭”,然後,放了一小勺糯米,剛放進去,糯米就“唰唰”的跑了出來。我急忙放入一個紅棗,拿起粽葉條兒,胡亂地繫了起來。終於包好了。看看我包的“大肥豬”,再看看媽媽巧奪天工的粽子,媽媽笑得停不下,我心裡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什麼滋味都有。

媽媽停下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番道理,又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而我也認認真真地學起來,不一會兒,我掌握了訣竅,越包越好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我心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媽媽包的粽子,可不是我這種自以為聰明的人能比的。

包粽子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1字

媽媽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紅的棗子,紅彤彤的肉,金燦燦的蛋黃。

家裡的冰箱裡還有一些蘆葉,媽媽拿了出來,讓我和她一起包粽子。

媽媽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紅的棗子,紅彤彤的肉,金燦燦的蛋黃。媽媽真是一個細心的人,她還把各種各樣的食物放在幾個盤子裡。

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啦。媽媽說:“先給你做個示範!”說著,她拿起兩片嫩綠的蘆葉,捏著,一卷,就成了螺旋形,用舀子加了一些糯米,又拿了幾塊肉,藏進了糯米里,然後輕鬆一裹,繫上“腰帶”,可愛的小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坐在板凳上,心裡想:媽媽做起來好簡單啊,我一定沒問題。我自信地說:“看我的,這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接著,我拿起兩片蘆葉,按照媽媽示範的過程,一捏、一卷、一舀、一藏……“咦?”不好,好多白花花的糯米爭先恐後跑了出來,灑落在了地上。我著急地抓起地上的糯米,慌張地往蘆葉裡塞,可越急它漏的越快,急得我小臉紅撲撲的。我自言自語道:“看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怎麼那麼難呀!”媽媽笑著對我說:“你耐心地再試一試,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唯有善於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獲得成功。”在媽媽的細心幫助與輔導下,我終於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可愛的小粽子。

包完粽子,我們將一個個嫩綠的“小可愛”放進了一口大鍋裡煮。不一會兒,我閉上眼睛,聞到了絲絲甜味,口水不禁流了下來,實在是太香啦!我隨著香味來到了廚房門前,死死地盯著大鍋裡的“小可愛”想: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吃到你啦,可別讓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半小時後,媽媽走進廚房,揭開鍋蓋,拿出了“小可愛們”。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粽子,卸去“腰帶”,剝開蘆葉,露出那白花花的身體,我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哇!好好吃啊!比超能老媽做的還好吃耶。”看來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最香甜的。

端午節包粽子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端午節這天,媽媽買來粽葉,端出泡過的江米,洗好蜜棗,準備開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動手包粽子,便自告奮勇要幫媽媽包粽子。我拿起粽葉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葉裡,雙手一合,結果粽葉散開,裡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來包粽子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簡單。

媽媽笑著說:“你要仔細觀察,多多練習,就能包成一個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葉,認真觀察媽媽如何包粽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地拿起兩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面倒進少許江米,然後放入一顆甜絲絲的蜜棗,再倒入一些江米蓋住蜜棗,然後用粽葉包裹形成一個三角形,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緊緊扎住,一個飽滿、精緻的粽子包好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嘗試了幾次,終於包成一個“合格”的粽子。

媽媽問我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為人民為了紀念古代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媽媽還說包粽子是流傳很久的民俗,我們要學會這門“技術”,更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知識,長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嚐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包粽子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4字

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兒,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藍的大海上航行;銀色的繁星,像是睜開了明淨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動。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包粽子。

媽媽可真會包粽子,她先用勺子挖了一些糯米,用手將粽葉卷好,再將糯米倒時去,然後用五彩線繫好,把包好的粽子連成一串。瞧,媽媽包的粽子好看極了,有圓形,三角形的……各式各樣,有趣極了。看著,看著,我也坐到了媽媽身邊,學著包粽子。包著包著,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問媽媽:”媽媽,我們為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包粽子呢?”媽媽聽了,笑著說:”包粽子還有一個故事呢!”“媽媽,快給我講講那個故事吧!”我懇求道。“那好吧!”媽媽笑著答道。

於是,我停止了包粽子,雙手託著下巴,瞪著眼睛聽媽媽講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對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楚懷王聽信讒言,反而疏遠了他。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功破,屈原悲憤交加,便在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訊息傳出後,汩羅江岸邊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架著船撈他的屍體,有的人怕小魚、小蝦傷害了屈原,紛紛從家裡拿來米飯,“莫傷忠良,莫咬屈原。”因此在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採了粽葉,裡面放了肉、飯、棗等,做成粽子放入江裡紀念屈原。

媽媽的故事講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認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為大家著想,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這個端午節,我不光學會了包粽子,更學到了歷史知識,受到了愛國教育。

第一次包粽子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7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它和春節、中秋節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家家吃粽子,插艾條是過節必做的事情。今天媽媽一大早起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刷粽葉,醃肉,洗棗,淘米。準備工作做完了,媽媽就準備動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挑了三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再用雙手捏住粽葉的兩端,捲成了漏斗形,接著放入米和棗,封口,又拿了一片粽葉把它裹嚴實了,最後把最外層葉子的小尾巴用包針穿帶過粽子的上端,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媽媽嫻熟的動作,我也躍躍欲試,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跟你學包粽子!”“好呀!”媽媽愉快地答應道。於是我就學媽媽的樣子,拿起了三片粽葉想捲成一個漏斗形,可誰知,這粽葉偏要和我作對,一點也不聽我使喚。我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有些洩氣了,直接把葉子丟下,說:“哎呀,這麼難!我不學了!”媽媽笑呵呵地對我說:“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媽媽拿起粽葉教起我來:“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漏斗形,右手虎口處輕輕托住下面,先放一層米,然後再放棗,最後再放一層米,再把粽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最後再用一片葉子,將它緊緊包裹住,用包針把它的小尾巴穿帶過粽子的上端,就完成了!”

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先把葉子按順序疊好,做成漏斗狀,先放米和棗再放一層米,三繞四卷的,哈哈!終於包成了一個粽子。媽媽直誇我厲害!聽了媽媽的鼓勵後,我又繼續包起來,動作越來越熟練,越包越像樣,雖然沒有達到媽媽的水平,但我也心滿意足了。

通過學包粽子這件事,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堅持,不然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包粽子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

那天,一到外婆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衝向廚房,還沒等媽媽說,我就已經把手洗好了。外公把洗淨的箬葉、棕櫚葉絲放在一旁備用,放入調料的糯米則早已由外婆拌好,蜜棗、鹹蛋黃、鹹豬肉也已一一備齊。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把兩片箬葉拼起來,向內一折,嘿,一個小漏斗就出現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小瓢羹裝了半漏斗的糯米,再放進一粒蜜棗,又在上面裝進些糯米,小漏斗就滿了。

可下一步幹什麼呢?我茫然不知所措傻了眼,於是就向外公請教。外公告訴我:“糯米要往裡多裝些,要不然,粽子包起來不好看。裝好後,把箬葉往前一翻,蓋住糯米,再用棕櫚葉絲紮起來,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即刻照辦,在漏斗的上面又加了一瓢羹糯米,接著翻過箬葉蓋上,嚴嚴實實包裹起來。我牢牢地握住即將成形的粽子,看著自己的傑作就要大功告成,一股子高興勁兒可甭提了。

可惜漏斗漏米,還沒等我包紮到位,漏斗裡的糯米像沙漏裡計時的沙一樣漏完了,我的第一隻粽子如洩了氣的皮球般。

接著,我試了第二隻,第三隻,雖然都不那麼成功,但我並不氣餒。我想憑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的粽子會越包越好的。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1字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包過。今天是週末,我準備跟外婆學包粽子。

我靜靜地在外婆身旁坐了下來,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棕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在摺好的角筒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加上豬肉、蝦仁、香菇、花生米等餡料,再用糯米捂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原來還是蠻簡單的。

當我把棕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溜”出來。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倒掉一些糯米,外婆說:“糯米不要太多,不然裡面的空間不夠,糯米可要跑出來歇氣了。”我點了點頭,舒了一口氣,總算到了扎棕繩了。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在棕繩上面打了一個美麗的蝴蝶結,我以為大功告成了,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粽繩結短的那頭,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像失了驚嚇的小鹿一般,四處逃散。我真傷心,十多條粽子在外婆手中已經誕生了,可我唯一的“小寶貝”居然夭折了。外婆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做人和做粽子一樣,不光要好看,最重要的是要實用。慢慢學,外婆也是學了很久才學會這門手藝的。”

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後來,我小心多了,在外婆的指導下,我耐心地學了起來,終於成功地包了八個粽子,我把它們放到蒸籠裡蒸熟。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8字

我最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這不,又到了端午節,我打算“大顯身手”。

我坐在奶奶身邊,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真正也是門技術活兒,要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成一個錐狀,再在摺好的錐筒裡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粽繩。小意思,看我的!大家都知道,粽子要紮結實才不會散。我接過粽繩,先把粽子捆了一圈,還以為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別土氣,就自作主張地把粽繩打了一個蝴蝶結,只要不碰繩子,粽子就不會散。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盆子裡,可是一不小心拉到了粽繩,“嘩啦”一下,粽葉散開了。

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奶奶的手中誕生,可我一個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個。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開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