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相關作文20篇

北京印象 篇1

國一作文 ,979字

近了,近了,暮色中的北京南站,像一線遙遠卻又觸手可及的霞光。北京,這個神聖、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就在眼前。

今年5月趁著學校運動會我們去了一趟北京,這次旅行基本上是說走就走,看起來有些匆忙,每天晚上我都不知明天要去哪兒玩,然而一切又彷彿都在爸爸媽媽的掌控之中。我們玩得很舒服,既沒有經歷北方刺骨的嚴寒,也沒有歷煉高溫酷暑的煎熬,甚至連北京最盛名的霧霾都沒有見識。至於交通,倒是體驗一把北京地鐵的摩肩接踵以及與北京“的哥”面對面侃大山的樂趣。

跟許多人一樣,我們北京之行的第一站就是天安門、故宮。在這個世界最大的廣場上,威武挺拔的國衛隊旗手、莊嚴神聖的五星紅旗、雄壯激昂的國歌,是這個廣場風雨無阻的節奏,它向全世界傳遞著中國夢、復興夢。

站在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不禁潸然淚下,眼前似乎浮現戰士浴血奮戰的豪邁場景,耳邊似乎傳來他們視死如歸的廝殺喊聲。“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誰才是真正的英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穿過天安門,就步入故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宮殿建築群,氣勢恢巨集,幾乎每個人都要受到震憾,我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淒涼與慨嘆。明清24位皇帝,歷經五百年的統治,昔日代表皇家至高無上的地方,如今卻成了遊人如織、談笑風生的景點。站在紫禁城,我彷彿看到歷代帝王的辛酸淚,聽到了飽經滄桑的低嘆聲,然風一吹,只留下空蕩蕩的紫禁城,寂靜得讓人有點窒息。歲月的流逝沖刷了所有的燦爛繁華,昔日故宮的金碧輝煌已不復存在,只有孤單的雄偉,悵恨的滄桑。正如李後主所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因為不是旅遊旺季,短短四天,我們登上了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嘉峪關長城之巔,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終究難掩歷史的滄桑與凝重,讓人感慨“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遊覽了煙雨朦朧的頤和園,精美絕倫的園林建築,湖光山色、綠荷掩映,更是讓你以為來到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北大、清華的鐘靈毓秀令人神往,水立方、鳥巢的匠心獨具令人驚歎。甚至我們還去沾沾恭王府福字碑的福氣,嚐嚐王府井的小吃,品品全聚德的烤鴨,一切都是那麼誘人,一切都是那麼難忘。

北京之行似乎轉眼即逝,告別北京,心裡卻帶走太多的感動、震憾與沉思。回首凝望,夜色中的北京,霓虹交錯,燈火輝煌,靜謐而又厚重,我趕緊用相機記錄這一刻,心裡默默唸叨:“北京,再見!”

北京印象 篇2

敘事作文 ,501字

四月份的一個週末,跟一群朋友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和計劃,終於開啟了旅行的第一站-北京。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們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車。

為了儘可能的節約時間,我們選擇了晚上出發,滿滿的期待和愉悅已經沖走了睡意,坐在火車上,我們十幾個人排坐在一起,或打牌或暢聊,在不影響他人休息的情況下,盡情的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放縱。

清晨,天矇矇亮,列車到達了北京站,一眾人抓緊洗刷吃了早餐便開始了一天的行程。

第一站去到了清華北大,在名校中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整個人都沉醉其中。去的那幾天趕上有毛毛雨,不過幸好報道的暴雨並未降臨,才讓我們有了這場難忘的記憶。

之後便是圓明園,為了尋找歷史課本上的古蹟,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走了好久好久的路,一邊拍照賞風景,一邊有些期待見到真跡的那一刻,的確很感慨。

早起看過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夾在人群裡透過一堆的手機單反,感受這份別樣的莊重。傍晚穿過南鑼鼓巷,吃到了正宗的炸醬麵,也去看了後海的波光粼粼,以及靠在岸邊上的有故事的酒吧。王府井小吃街彙集了各地人員,熙熙攘攘,南來北往。

每一站地鐵都承載著我們的回憶和友誼,感謝這趟旅行,讓我們互相鼓勵陪伴,讓這段青春回想起來都會閃閃發光。

北京印象 篇3

國二作文 ,1300字

銀灰色的空曠馬路,天橋下暗紅的爬山虎;如洗碧空,天橋上跳躍著的色彩們鮮活。

本以為北京高樓林立,卻不想真是“有錢的住平房,沒錢的住樓房”,以傳統的、低矮的、以或青或紅的瓦鑲的屋為佳。街道上隨處可見三種樹:楸樹,銀杏,法國梧桐。像金片,像金鑲的玉扇,像熟透了的巧克力薄片。葉片,把老北京包了個全。

北京的綠化才做得真好,不同於我往年來時的黃沙漫天,樹椏與枝條像濾網,層層挽留住秋的氣息。從來我們只在夏冬之時遊覽北京,這次秋季研學,真正讓我瞭解到什麼是“金秋”。參觀完北京現代汽車廠,這是我最深的感觸。“國家環保政策抓得緊,我們的生產當然也盡力使用可回收與環保材料。”帶領我們參觀的人員這樣介紹,對國家與公司制度的自豪溢於言表。“我們公司也參與各種公益綠化活動,以迴應政府號召,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的確,從車廠出來後,公司職員們植下的綠木橙葉在寬廣天地間向遠方鋪去。目光所至,“青年成長林”裡松樹一片翠綠,把機械化的車間磨合得柔軟。這是現代的顏色,我想著。

是北京現代汽車廠的松樹的顏色。

乾燥而清新的空氣送我們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大聳立的法國梧桐佈滿校園。我們的同學們聚精會神記錄所學的點點滴滴,或蹦或跳地穿梭在校園裡,與沉穩的、就算在校園中散步也捧著書籍的北航前輩們的氣質大相徑庭,卻意外地和諧,好像葉片交疊著落在地上,有大有小,深淺不一,看似一樣,卻各有春秋。薄,卻結實;褐,卻落地後也鮮活。這是學術的顏色,我想著。

是北航的法國梧桐的顏色。

清華附中還有大棵大棵的銀杏,但因為土壤成分,葉片變黃比較晚,未落的葉片翠綠,鑲著一圈金邊。黃葉,也是耀眼的明黃,鵝黃,奶黃……我伸手撫摸一下葉片,紋理筆直,手感乾燥而細膩;葉柄結實,倔強地不肯過早從樹上離開。身著紫白校服的學生或坐在看臺上自習,或奔跑在塑膠跑道,好像一隻只歡快的小鳥要飛起來一樣。操場旁的銀杏樹生機盎然,為午後的校園鍍上金光。紅漆的樓,愜意沐浴在青空與大地間的暖陽下。這是青春的顏色,我想著。

是清華附中的銀杏的顏色。

還有一處夜色中的銀杏,與清華附中的清新截然不同,它們更飽滿、通體金黃,在枝頭沉甸甸掛著。壓彎的樹枝近乎貼地—我從不知樹葉也會有那麼重的分量。觀賞《塵埃落定》後,步出國家大劇院,與巨型“蛋殼”相映成趣的,是一穗穗銀杏枝條,一路延伸著好像金色的柳條。銀杏樹下,小販推著糖葫蘆的車叫賣,糖風長長一條更像銀杏燦爛的樹梢。這是奉獻的顏色,我想著。

是國家大劇院的銀杏的顏色。

於是,清晨,我又看到銀灰色的空曠馬路,天橋下暗紅的爬山虎;如洗碧空,天橋上緊跟隊伍、臉上充滿興奮與好奇的學生。

這一路而來,我發現了北京的顏色:濃墨重彩,油畫一般,又帶著水墨的柔和,寫意的瀟灑,工筆的細膩,和現代化匠人們的傾心。我們經歷奔跑,學會飛翔;我們堅如人民大會堂前排排楸樹,比首博、科技館前灌木更有生機;我們學會思考,不待塵埃落定就奔向前程;我們執著,像清華附中不願脫離樹枝的銀杏葉,又願包容奉獻,如國家大劇院前的銀杏樹。

因為觸動,所以新生。

北京,北京,不止此次浮光掠影;我深深被你與現代緊密結合的、詩意的秋顏打動啊,北京!

北京印象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8字

每當我站在天安門時,聽聽汪峰唱“北京北京北京”。我就感到一陣自豪,激動的心情湧上心來。

北京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築,比如說巨集偉的天安門,古老的頤和園、多姿的故宮,蜿蜒盤旋的八達嶺長城,還有聞名世界的四合院和古樸幽深的小巷。就隨著我的筆尖和我一起看看吧!

南鑼鼓巷是一條衚衕,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是元大都同期建成的,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乾坤15年繪製的來《京城全圖》改名為“南鑼鼓巷”。

步入南鑼鼓巷,一開始以為是一個現代化的小巷,但映入眼簾的是古老小巷。一塊塊石頭上都爬滿了青苔,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爬滿青苔的一塊石頭,就像一位位頭髮已經花白的老人,在講述自己年輕時輝煌的歷史。

再走一會兒,沿途看見了一家家的四合院,每家每戶都存著古老的院牆,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這四合院是北京獨有的房子。不一會就看見了一家雙宇雙皮奶店,排隊都排到外面去了,生意非常好。哦,原來這些人都是為了吃紅豆雙皮奶和蛋黃乳酪。我也去買了之後嚐了一口,就如同把夏季的炎熱全部驅逐走了、只留下滿滿的清涼。

走在這樣的古老樸素的景色中,我們各個都心曠神怡。

南京印象 篇5

國二作文 ,743字

若把南京比作人,那麼她一定是一位溫婉而端莊的大家閨秀。雖沒有江南的小家碧玉,東北的熱情豪放,卻依舊令人沉迷。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孕育著這顆明珠。南京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朱自清曾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豔跡。”

如今,我也來到了南京,一睹古都風采。著實體會到了那難得的歷史氣息。

一直以來,南京都是一個很美的城市,厚重中夾雜著緩緩流淌的愁思。這個六朝古都上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歷史的印記,輝煌總與悲傷並存。雄偉的明長城早已消失,只留下斷壁殘垣訴說著當年的繁華,朱元璋在明孝陵中也只剩下石像傲視百年滄桑。走在中山陵的三百九十二級臺階上,心中不免受到觸動。中山陵依山而建,氣勢不凡。它是中華民族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的主色調為青白兩色,象徵著青天與白日,從裡而外流露出古樸與典雅。再往前走,就來到了碑亭,整齊的臺階向上延伸,踏上臺階,雖然有些陡,可每一步都非常踏實,每走一步,心中的愛國情懷也就愈發熱烈,因為,一代偉人就長眠於此地啊!

走在南京的街道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路邊的一棵棵行道樹—法國梧桐了。這裡的每一棵法梧都蒼翠遒勁,彎曲的樹幹沉穩而不張揚。有的伸向路中,好似在歡迎到此的每一位遊人;有的主動張開臂膀,為遊人遮風擋雨;還有的昂首挺胸,雄姿勃發,好像在保衛祖國。走近這些樹,會發現它們斑駁的樹幹上依稀殘留著上世紀的腥風血雨與不屈的生命力,它們竟然也能感受到祖國的生命。好一棵法梧!想到這,我不禁在心中為這些梧桐樹喝彩。

僅僅在南京停留了兩天,我卻產生了不捨之情。南京,這位穩重的女子,用她的柔情洗滌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南京印象 篇6

國二作文 ,660字

古意與綠意相交錯,這便是我對南京的第一印象。

從彷彿永無盡頭的灰白公路駛出,我的心吐出一口壓抑的悶氣。饒有興趣地從窗外觀望,滿目老房彷彿爭先恐後地想要向我訴說它們在此的經歷。這些舊屋極破舊,牆上刷的白石灰已斑駁得很,一塊一塊裸露出灰色的牆面。漸駛離,遠望去,像一堆空洞的眼睛,又像一堆張開的暗啞的嘴。屋頂上,綠苔與野草糾纏著,也算式綠。

那老房區之前,還有一座氣勢恢巨集的大門,是中山門。中山門佇立於此,沉默不語,可每塊青磚上斑駁凹凸之痕彷彿老人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痕跡卻又滿藏光陰的故事。門前綠樹成蔭;周圍青山連綿,更是綠。

路是亂的,有如設計者紛亂的思緒。總是堵在小道上,卻沒有人表示急躁,這大概是這座城的古給予了他們古人般的矜持和耐挫,即便行如龜速,也沒有人發怒地按大喇叭,或是將頭從車內探出,對著前面的車隊大吼大叫,皆保持著良好的素養。這時候,外來者的不耐煩和急切也會慢慢沉澱下去,拿出十分的耐心來等候。

可我最愛的是那路旁的綠樹,鬱鬱蔥蔥,也都是古木了。古木處處都有,但這邊卻因它的形狀倍感新鮮。一人抱合粗的樹幹,只有兩米高罷便向左右兩邊延伸出兩個極其粗壯的枝幹,再有這兩根枝幹繼續向上延展出更多的細枝綠葉。一樹兩處伸,人行道與機動車道便都是被它的綠蔭所蓋。酷暑中,構出滿道陰涼。這綠沁人心脾。

承這樹木之福,人行道也極陰涼,單車便舉目即是,多如潮水,速度上,竟還更勝汽車一籌。閉目,便想象出車行如飛時,伴隨的陳陳涼風,滿體清涼,心中亦也不由衍生出許多對這騎車者的羨慕之情了。

不由感嘆:古與綠真是它的精魂啊!

印象北京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3字

嚮往已久的北京之旅終於到來了,我興奮極了!這是我第一次坐動車去遠方,與汽車相比,我好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動車既乾淨又漂亮,還特別快。這裡的椅子還能夠前後移動,特別舒服。前面的凳子靠背上配有一個小木板面,可以放書、杯子、平板。

往窗外望去,只有一束束光在閃爍。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就已經到西安了。我真想大聲說:“西安我回來了!”

接著,我們又去了回民街,吃了又酸又甜的老酸奶、涼皮、清香的泡饃,還有我最愛吃的美味無比的肉夾饃……

我還看見了一位外國叔叔做沙畫,又遇見了鐘樓、鼓樓……

大概在下午五點,我們又乘上了火車。但是這一次,我們是臥鋪。我還遇到一個今年剛剛考進清華大學的大哥哥。他就住在我的下鋪,他叫勒書傑,是西安人。他長著高高的個子穿著一雙橘色的運動鞋,臉上和我一樣戴著眼鏡,看起來非常友好。一路上,他和姐姐不停地講話,我還加了他的微信,親手摸了摸他的清華通知書呢!

哇!真羨慕!媽媽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知識也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只羨慕行嗎?”

我搖搖頭說:“不行。”

於是,我決定腳踏實地,認真讀書。將來也考上清華大學。

印象北京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7字

我一直認為,北京是個雄偉壯觀的地方。的確是的。

一個機緣,使我走進了這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那晚,街道上霓紅燈閃耀,公交車穿梭著,使人眼花?亂,正處於半睡半醒的我,走在大街上,四處亂逛。

逢夜深人靜,夜,乏了;燈,倦了;人,散了……熱鬧發出的餘音卻盪漾著,盪漾著,經久不息……

北京美食,說到這,第一反應便是——北京烤鴨,來到北京的我,自然是不會連特產也不品嚐的,它的吃法很特別,需要拿一塊餅(很薄很薄的)並要在餅中加一些小菜和醬之類的,再放進烤鴨,捲一捲,就可以吃了。這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不過令我最是難忘的,要屬“蜂蜜酸奶”了,這個酸奶外表包裝精緻,裡面的酸奶甜中帶臭,喝下去,令人神清氣爽。

這北京熱得讓我喘不過氣來,不過,好在我早有心理準備,熱的時候,買下頤和園的“皇帝水”,心中甚是快活,雖然不能解渴一世也能解渴一時了。

恭王府中的那個康熙的福字令我讚歎不己,它是一個福字的變形,它是贈給康熙奶奶的。(這個福字偏長,礻變為子或才,口變為多,而田也稍有變形,欲意是:長壽、孩子多,且個個成才,田地很多)後來這個福就落入大貪官和?手中。

是時候要摸一摸這個“福”了,我想來想去,決定用右手,從上到下摸,摸完後摸摸包,真是挺有趣的。

去了長城,天安門之後,更是感觸頗豐,想起大清帝國,乾隆、康熙、和坤、紀曉嵐……總是有千種、萬種情緒,回望這一切,不禁把歡喜、憂傷、憤怒都湧上心頭……

身在北京,腦海裡不停迴響著這首耳熟能響的歌曲:起來!只願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真的,沒有哪個城市讓人有不捨離開的感覺,只有北京,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北方的印象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9字

今年G20期間,我們全家自駕到北方遊玩。在山西平遙,我第一次體驗到了截然不同的北方生活。

那天晚上,我們住進平遙古城一家客棧,院子裡有一株巨大的槐樹,長長的枝丫一直伸到我們二樓房間的門口。雖然從課本里學過《槐鄉的孩子》,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槐樹呢!爸爸跟我說,槐樹在山西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古時候北方戰亂很多,兵荒馬亂,許多人都是從槐樹下背井離鄉,逃難到南方的。

走進房間,我又大開眼界,第一次見到了北方的床炕,但是炕和南方的床又有很多不一樣:炕比我們的床高很多,三面靠牆,看上去就像一個小房間。炕下面是用泥土壘的,外面留了一個正方形的小洞,是冬天取暖用的。炕的正中間擺著一個小茶几,茶几上擺著茶杯和水果盤。我打量了一下屋裡,沒看見桌子,便爬上炕,拿出作業本,坐在茶几前開始寫字。寫了一會兒,總覺得腳沒地方放,一會盤腿一會把腿伸直,但還是感覺腿很酸很痛,看來炕對我來說太不習慣了。

該休息了,我們討論了一番,決定一字排開地橫著躺下睡覺。我躺在炕上,睡著睡著不知不覺腦袋就伸出炕外,爸爸就像推火車一樣把我推進去,這還是早上媽媽告訴我的,是不是很有趣?

留在心裡的印象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0字

在我記憶的長河裡,有一位可愛、活潑的小女孩永遠留在我心中。

在我讀幼兒園大班時。因為我是新轉過來的,所以這裡的環境我不熟悉。下課後,我獨自趴在牆壁上,向外看風景。外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這時,突然有人用雙手矇住我的眼睛,我眼睛頓時黑漆漆的。於是,我用雙手用盡力氣才把矇住雙眼的手拔下來。甩頭一看,是一個扎著兩條小馬辮、雙眼大溜溜,身穿校服的小女孩。“你好,我叫宣宣。你叫什麼名字?”她先來個自我介紹,然後問道。“我叫黃雅雯,你可以叫我雯雯。你,找我有事嗎?”我好奇地問。“要不,我們做朋友吧!我也是新來的,沒有朋友。你也是新來的,也沒有朋友。我們做朋友正好!”她說。“好吧,我們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我回答道。

我們就這樣成了好朋友。自此以後,我們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一起分享,有困難時我們一起解決。慢慢地,我對她越來越瞭解了,不僅這樣,友誼也加深了不少。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書。宣宣在地上見到一本本子。看了看姓名,沒有姓名。她便亮開嗓子問道:“這是誰的本子呀?”我並沒有看本子,而是在看書。見沒有人回答,她又提高八度問道:“這是誰的本子呀?”還是沒有人回答。然後,她便把本子拿回去畫畫。後來,我發現自己的本子不見了。轉頭一看,在宣宣的桌子上,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我拿起來一看,是我的本子。於是,我告訴老師,說宣宣在我的本子上亂塗亂畫。後來,老師批評了她。她立刻跟我道歉,其實這件事我也有不對,我也跟她說對不起。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這樣,我們又重歸於好,一起把那件事情忘了。

宣宣最拿手的是摺紙。我當了她的徒弟。她細心地教我折盒子、箱子、氣球、千紙鶴等各種東西。有一次,學校舉辦故事大王比賽。我呀!不知道多想參加。後來,聽了老師說了規矩後,我更想參加了。故事可以自己編,也可以看了故事後說出來。宣宣也想參加。報名後,我和她一起編一起想,把自由活動的時間都用來編故事。到了比賽那天,我和宣宣放膽地講。結果得到了第一名。

經過這次比賽,我們就像姐妹一樣,形影不離。

這就是我的好朋友—宣宣。

武漢印象 篇11

武漢印象作文 ,1524字

對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的省會武漢,作為湖北佬的我在此逗留的時間實在有限,所以對他的印象也就不甚深刻。我也因此屢屢感到慚愧。今年暑假,應同學之邀,在武漢盤桓了幾日,隨便走走之後,彷彿覺得有必要一吐為快了。

武漢作為長江沿線的三大“火爐”之一,暑氣逼人是自然的。走在她的腹地,但我隱隱感覺所到之處總是迴盪著一種不敢過於逼近的奇特之勢。這氣勢,非街道,非凌空而起的現代化建築,而是穿城而過的長江以及橫跨江面的大橋,還有依江而踞的黃鶴樓!

黃鶴樓雄踞蛇山之巔,位於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自古以來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樓高五層,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走進樓內,一樓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拾級而上,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武漢三鎮的全貌盡收眼底,雖不真切,但確有飽覽之妙;低頭俯視,滾滾長江水奔騰東去,煙波浩淼,亦有炫目之感。黃鶴樓樓體呈金黃色,陽光之下,金碧輝煌,有說不出的威嚴與尊寵。當年崔顥的詩句依然鐫刻在樓內,遊人到此,駐足瀏覽,誦之詠之,不免想起當年的傳說,平添了不少蒼涼的文化氣息。站在樓前觀望,整座樓於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顯現出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黃鶴樓前行不遠便是武漢長江大橋。作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到而今也有幾十個年頭了;歷經修葺,橫跨江上,依然雄偉綺麗,蔚為壯觀。我徒步從黃鶴樓下走到橋上,但見江水滔滔不絕,江上帆影點點,穿梭往來。從橋中間乘電梯可至橋下,來到江邊,不少遊人在江邊淺水處戲水;更有幾位搏浪潛游,很有幾分英雄膽氣。臨堤的江邊公園裡,古木參天。雖是夏日炎炎,但江風陣陣,甚是陰涼,難怪遊人如織。在江邊仰望,大橋宛如一條長龍橫臥江上;火車從橋腹中闖過,隆隆的響聲傳來,氣勢非凡。與之相較,頓覺人之渺小,不敢仰視了。

從龜山下行不遠,便來到古琴臺。這裡相傳是鍾子期與伯牙兩人的鼓瑟聽絃之處,成就了高山流水的美妙傳說,也將一段悽婉感人的故事流傳至今。整個建築群佔地規模不大,但佈局十分精巧雅緻,保留了當年古建築的風貌。其中以庭院、林園、花壇、茶室為主,層次分明。步行至古琴臺,進大門,過小院,出茶院右門,迎門是置於黃瓦紅柱內的清道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照壁,用陰陽筆法刻鐫而成,遠觀凸突而出,近視凹陷而入。照壁東側有一小門,門額“琴臺”二字,據傳出自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之手。進門後為曲廊、廊壁,立有歷代石刻和重修琴臺碑記。院內迴廊依勢而折,虛實開閉,移步換景,互相映襯,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藝術境界。琴臺四周,楊柳依依,樹影婆娑,景色旖旎。只是斯人已逝,留連駐足,不免感懷傷感。

來到武漢,不能不說這裡叫人眼花繚亂的小吃。常聽人說,“食在廣東”,我以為就小吃而言,食在武漢實不為過。單就武昌來說,“吉慶街”、“首義一條街”、“戶部巷”等每條街道都能找到小吃的好去處。不說地道的武漢風味,什麼什錦豆腐腦、豆皮、歡喜坨、熱乾麵,就連東北的涼皮、新疆的羊肉串,南方的海鮮、內地的河鮮,可謂應有盡有,一應俱全。來一碟蝦球、幾串羊肉串,再叫上一個大閘蟹,外加一杯酸梅湯或者一杯扎啤,吃起來熱汗淋漓,豈是一個爽子了得。夜幕降臨,三五成群,呼朋引伴的人們湧進小吃街,人流攢動,熱鬧至極,是別處不可比的。如果到過武漢的人沒有美美的吃上一頓小吃後方才離開,你不算真正來過武漢。

在武漢的幾日,我走馬觀花地瀏覽了幾處,對武漢的印象還不能有一個完整的定位。不過,我近距離地打量了一番後,也依稀得了一點皮毛。我甚欣慰,因為對於我棲身其間的大千世界,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一點皮毛足矣!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篇12

國二作文 ,623字

自我記事以來,我身邊發生過的事不計其數,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已淡忘掉了。可是,就在開學不久的一次運動會上,發生了一件至今令我無法忘卻的事。

那是一個天公作美的日子。早上,我比往常更早地來到學校,看到生活委員正為運動員們發著水和食物,我心頭一喜,心想:學校考慮的還蠻周到的,竟把飲食也給考慮上了,太難得了,真不錯。正當我在心中嘀咕時,生活委員走過來對我說:“班長,你看我買的這些東西足夠嗎?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啊?我的嘴頓時變成了‘O’型,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同學自掏腰包購買的,我們幾乎難以置信,難道還有這樣無私的人?“我們不是運動員,不能直接為班級爭光,想了一下,還是買點東西來‘犒賞三軍’,祝願你們取得好成績,也算有機會讓我們為班級做貢獻啦。”她接著說:“這些東西都是根據你們每人的口味精心挑選的。”我的眼睛溼潤了,我們的同學太偉大了,我心頭熱乎乎的,渾身上下充滿力量,並暗暗攥緊拳頭,下定決心要努力拼搏,決不辜負同學的一片厚意。

這些東西也許並不能對運動員的運動力量有直接的提升,但這種忘我的集體主義精神卻是實實在在提高了運動員們的戰鬥力,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運動員們個個受此鼓舞、頑強拼搏、奮勇爭先,最終取得了我們超乎想像的成績。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質。這件事雖然不大,但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她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讓我受益匪淺。

這件事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中,銘刻在了我的心靈深處。

印象春節 篇13

國二作文 ,700字

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家過年的情景卻是“年年歲歲不相似,歲歲年年人相同”,每年都會挑戰一些新的花樣。奶奶說要帶領我們體驗一下古老的春節文化,於是我們今年過年一切都遵循春節原有的習俗。想了解一下麼,那就跟隨我的鏡頭來看看吧。

鏡頭一:臘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我念著從網上搜羅來的春節民謠,一臉的大惑不解。大伯對我說“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打掃衛生還好,為什麼要祭灶?”我繼續疑惑。這時奶奶接過了話茬,“傳說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灶王爺迴天庭稟報的日子,人們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就擺上糖瓜來祭奠他。至於供品糖瓜,因為又甜又粘,用來糊住他的嘴。當他嚐到糖瓜的甜味時,就要多說點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時,就讓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哈哈,你們這是‘賄賂’灶王爺。”我打趣地說,一家人都笑了起來。

鏡頭二:大年三十

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大桌子擺在屋內。“這是什麼,擺在這裡多佔地方啊。”“這叫天地桌,是用來接神的。今天你要拿這些神當‘偶像’對待,保佑你一年平平安安。”大姑半開玩笑地說。“那我可要好好對待他們了。”我也開起了玩笑,轉身走到了廚房。“哇,這麼豐盛!”只見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更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

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年年有餘”。還有龍蝦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還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怎麼樣,我的春節知識掌握的不賴吧。

杭州遊記之“千島之戀—淳安印象”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4字

不要怪我念書少,淳安我真的不知道是哪裡。不要騙我讀書少,農夫山泉,千島湖誰不知道?農夫山泉,千島湖,淳安。原來如此!只是聞名,素未謀面,千島湖,一個只聽名字就非常美麗的地方。

乘著船,迎著風,劈波斬浪遨遊在千島湖的水面上。遠望點點青山相對出,山是翠綠,在水天交匯的地方若隱若現;近看滔滔湖水漸行漸遠,水是透清,一汪湖水碧如藍。青天紅日,山水相連,好一個山清水秀豔陽天!

遊船來到了月光島。一灣碧水半城山,翠竹蒼峰落夢園。順著木質棧道悠然前行,涼風習習,湖面上微波粼粼,遠處的燈塔在水中若隱若現,遠處小島雲霧繚繞,有若仙境。行至半山腰,剛才還是豔陽高照,不知怎的飄來了一大塊烏雲。“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時間,風聲大作,步道兩邊的青竹垂柳在風中肆意搖動,湖面上白濤滾滾,頃刻間,風雨如晦,我們一行人躲閃不及,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了個透溼,急忙躲到涼亭躲雨。約莫一頓飯的功夫,風停雨住,陽光依舊,群峰蒼翠欲滴,碧空如洗,群山、碧水、藍天在天際交匯,如夢似幻。暢行在躉船搭成的過道,信步於碧水之間,錦鯉悠然在水裡遊弋,空氣中瀰漫著青草、雨水、湖水混合的氣息,沁人心肺,令人不甚欣喜。碼頭邊傳來了的遊艇悠揚的汽笛聲,在催促流連忘返的遊人快些登船,我們這才加快了腳步,戀戀不捨的登船。

“不上梅峰觀群島,不識千島真面目”,梅峰島是千島湖登高攬勝的最好去處。在梅峰之上,俯瞰千島湖,一個個綠色的小山矗立湖中,湖面上游船往來不斷,遠處山巒起伏,雲霧繚繞。看著這一副水墨丹青的山水畫卷,聽著這松濤水浪的琴瑟之合,我們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人生若只是初見,但戀無他千島湖。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篇15

高一作文 ,775字

相信自己,一起皆有可能。

—題記

從我來到這個世界起,命中註定我一直都會以普通人的形式出現在別人的生活中。或是平凡過路人,或是普通的陌生人。我沒有出眾的才能,也沒有美麗的相貌,即使我被遺落在茫茫的人群中。也不會被人發現,也正是因為平凡,才讓我不夠自信,不會把握表現自己的機會。

但是在我的夢裡,也曾有過醜小鴨變天鵝的童話。

升入初中後,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開學的幾天,老師就宣佈在為期兩週的時間內,找出競選班長的候選人,班裡很快就沸騰了,而老師在宣佈這個訊息的時候,我還在低頭演算著複雜的代數式那。因為我認為我永遠都不會是其中之一。我是無數沙粒中的一員。渺小,輕微。我成為候選人的機率就像外星人訪問地球一樣,無法預計。可這無法計算的機率也讓我遇到。兩週後的班會我和另一個女生被選中了。最終的決定要在幾天後的投票中誕生。

我很緊張,準確的說我很暈,我認為是老師弄錯了,可當我望向老師時,從他的眼神中,我讀懂了他的堅定和鼓勵,我無法退卻。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每走一步,就像在做夢一般。晚飯時,我告訴父母說我先放棄,他們都竭盡全力地說服我,讓我奮鬥一次。其中媽媽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媽媽說;“孩子,你要相信自己,李寧說得好,一切皆有可能,努力吧,我和爸爸挺你!”我哭了,回到屋裡,我決定決不放棄這次機會!

幾天後,我自信的站在講臺上。面對著全班的同學宣讀了我的競選小論文。下來的時候嗎,我望著班主任。笑了。雖然結果是失敗的,但我同樣也是成功的。因為我不會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我會永遠記住老媽的話,老班的充滿肯定的眼神。

“現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他雖然樸實,卻給我很深的印象,競選的失敗讓我跌倒,但我還會很開心的站起來,謝謝老班,讓我開始用我的自信和陽光去成功!從此我的夢裡,不再有醜小鴨變天鵝的童話,更多的是我在陽光下,自信的笑……

西湖印象 篇16

高一作文 ,954字

最早知曉西湖,是童年時在奶奶講的《白蛇傳》的神話故事裡,白娘子千年等一回與許仙在斷橋邊,相遇、相識、相知,演繹美麗動人的愛情神話;可憐的白娘子,最後被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下;西湖便在童年的心田裡有了帶有神祕色彩的影象;上學了,西湖的美麗蘊藏在蘇軾的千古絕唱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雖早已存有慕它之心,但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至到2010年的暑假,終於有機會得以走近我夢中的西湖,走近這方已在心目中想象了無數遍的山與水!

夏至時節的北方,花草生機勃勃的生長著,白楊樹、柳樹也抖動著綠冠,間或有若隱若現的鳥巢在楊樹的枝杈上,愈發顯得生機盎然,這個季節的西湖,在漸涼的清風中是溫情浪漫,是款款柔情!西湖,歷經千年滄桑,卻依然是風姿綽約,神采飛揚!

那天,天氣有點陰天。佇立湖邊,微風輕拂,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想無論多麼浮躁繁雜的心情,面對西湖也會變得沉靜如水。放眼四望,三面環山。遠山,如墨如黛,莽莽蒼蒼;湖邊,樹影婆娑,那湖邊綠色的柳樹、黃色的法國梧桐以及不知名的樹木色彩斑斕地依地勢將西湖這泓碧波環抱其中,因了樹木綠色的映襯,西湖的水如玉石般溫潤碧綠,幾隻遊船悠閒地在湖面上搖曳,船過處,微波盪漾。

信步向前,一道長堤橫臥湖中。

漫步堤上,一步一景,景隨人變,處處皆景!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真是心醉神馳,恍若進入了世外仙境!

翠柳輕拂,還蓋著保溫膜的草坪已呈現一片嫩綠,給此時的西湖增添了些許“春”的生機,平添了幾分清新與嫵媚。斷橋旁,青翠的荷花在水面上堅挺著,顯得更加的神聖與純潔,當著有著陶淵明詩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遠處的一張長椅上,一位老者戴著老花鏡安閒地在看報紙,旁邊停著一輛自行車……遠山、湖水、遊船、垂柳、綠荷、自行車、悠閒看報的老者,就這樣,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永久定格,烙印了西湖

記得有人說過,“真正有大氣的景,那種美,真不是一些文字所能表達的,最深層次的美,往往是須與大自然神交方能獲取,應此,往往,也就不只是風景,而是一首首凝固的詩,一個個繽紛而唯一的夢。無論何時造訪,那美麗的夢總是依舊。”信也!

因時間有限,沒有盡興遊覽西湖的全景。我想,就讓那未欣賞的美景在心中留下一個流連的念想,當作再次重遊的理由吧!

北京的秋天 篇17

寫景作文 ,564字

提起秋天,人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的詞彙往往是“金黃色”、“碩果累累”、“秋高氣爽”……然而在我的眼中,北京的秋天卻要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

北京秋天的氣溫是最調皮的了。李清照有詩云“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句詩很貼切地形容了北京秋天的溫度。在持續很長時間的酷暑之後,北京就進入了秋天,白天的時候,溫度還是會比較高,到了日落西山,夜幕來臨之後,氣溫就會驟然下降。於是大街上、校園裡,就會有不少縮著脖子匆忙行走的人,若是稍不注意,頑固的病毒和細菌就會入侵人體,導致機體患病。

北京秋天的空氣同樣也不是那麼叫人省心,因為太乾燥。北京的秋天不像南方的秋天那樣溫婉而細膩,相反,你會感覺到北京的秋天充滿了陽剛之氣。之所以說它陽剛,一則,在於它很少“流淚”,是的,北京的秋天似乎很吝惜雨水,所以才會很少下雨,這也是空氣乾燥的一個原因;二則在於它太不安分—北京的秋風太熱愛運動,也許是忍了一個漫長的夏季沒有放肆運動的機會,於是每當到了秋天,它就總是到處跑,或許是想去擁抱大自然,也或許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也是空氣乾燥的第二個原因。

北京的秋天沒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愜意,沒有“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的憂傷,也沒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和諧,它是調皮的、陽剛的、鬧騰的,但無論哪一點,都討人喜歡。

北京天安門 篇18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4字

今天,我們去參觀北京天安門,這是我這次來北京表演的最大願望,北京是中國的象徵,天安門就是北京的象徵,今天我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一早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我一眼就看到了了中間的天安門,天安門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樣,上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團結萬歲,正中央是毛主席的畫像,聽導遊叔叔說這個畫像每年都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來畫,都是手繪的,這的好厲害呀!

導遊叔叔問我們,知不知道天安門廣場上哪個建築最高,我覺得應該是國旗杆,可惜不是,他說是人民大會堂,因為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所以它的建造最高,我又仔細看了天安門右邊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媽媽說是為了紀念幫我們創造家園而犧牲的烈士,在這裡我還知道了,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真的很大。

第二天我們早起去看了升旗,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和我們學校的不一樣,但卻有好多人來看,看著國旗升旗的那一刻我對它敬了個隊禮,我愛你國旗,我愛你天安門,我愛你祖國。

北京之行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0字

北京,一直以來都是我夢寐以求去的城市,這個暑假我總算有機會能去一探它的風采了。

在這旅遊第一天,我還做了一件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事。那天晚上,我們吃過晚飯後想出門走走,媽媽便提議去天安門逛一圈,本來我很反對,但禁不住媽媽的一直的請求,還是愉快地決定了去欣賞欣賞北京標誌性建築。

從我們開始走一直到走到天安門廣場前面,我們整整走了兩個多小時,走得腳又酸又疼,那時我真想馬上躺在軟綿綿的床上,不過當我看見媽媽那既興奮又激動的表情,我還是打起了精神跟著媽媽走,媽媽在前頭感覺毫不疲倦一樣,邊走邊拍照,嘴角還有笑容。媽媽這樣開心也是有原因的,是因為外婆曾經在天安門前拍過一張照片,媽媽便無限的嚮往自己也在天安門前和外婆一樣拍照留作紀念,也在天安門前留下自己的腳印,現在媽媽終於實現了這個一直以來的夢想,難道不興奮、不激動嗎?我也借這個機會欣賞一下天安門,天安門遠比在電視機中看到的更加壯麗,在電視中也不能如此近的看著天安門,我從心中也由然發出一種敬畏之情……

我們在天安門前不知不覺就逛了一個多小時,媽媽雖然還想再留一會兒,但是自己也走不動了,而且天色已晚,明天要早起,只能意猶未盡地回去了。在回家之前,媽媽為了謝我陪她來,就獎勵了我,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這次旅行很讓我覺得有意義,不僅是因為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觀,而且還是讓我知道了幫助別人完成夢想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

北京一遊 篇20

記敘文 ,688字

北京,歷史悠久,充滿著神祕色彩與未知的古城,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這次暑假我來到地方就是這裡—北京。

在北京的這幾天裡,老舅媽領著我和妹妹瀏覽了天安門、故宮、天壇、圓明園、?王府……

我們首先來到了天安門,我們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到天安門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升國旗。雖然我在校園裡經常看到升國旗,但像這人山人海一齊唱國歌,一齊看著國旗上升,我的心還是被震撼到了。果然,只有團結向上的民族才是最強的。

在走向圓明園的途中,我想了許多關於圓明園的樣子,雖然從書中,電視中對它也略有所知,但在親眼看到的時候,我還是情不自禁地惋惜,對帝國主義的痛恨也油然而生。走進門口,看見的只是幾根孤零零的柱子橫七豎八地殘留在這裡,彷彿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昔日的恥辱!飄來一陣風,我彷彿能聞到風中傷心、孤獨的味道。

再往裡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名畫。我看了一遍,心底有一些迷惑不解,這些畫有什麼好看的?除了生動一些之外也沒什麼呀?而且顏色那麼單一,一點也不鮮豔,或濃或淡的只有黑色。反正我是看不太懂,也許是因為我小,水平低吧。

繼續往裡走,我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文物,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不得不對中國文化發出由衷地讚歎!在其中我看到了十二生肖銅首,據說有幾個還是由愛國人士從外國人手中花高價買回來的,看到它們,我不禁想起了當初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情形……

在回家的途中我想了很多,為什麼當初的政府那麼軟弱無能?為什麼當時的中國人不起來反抗?雖然我生在和平的年代,但還是不能忘記外國人當初加在我們身上的恥辱,我要好好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要將圓明園的東西重新拿回我們中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