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故鄉啊相關作文20篇

夢中的故鄉啊 篇1

散文 ,633字

半夜,我恍恍惚惚的爬起來,是夢。

一直以來,我被困在自己心裡,看著世界喧囂紛鬧,想求一片淨土,然,淨土又在哪裡,看夜空一層層的烏雲,像一塊巨大的幕布遮蓋著,月亮也不見了蹤影,只有零星的幾個星辰依舊固執的閃爍。

視線定在了某個點,我陷入了自己的沉思。溫暖的陽光像粘稠的蜂蜜。滋潤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赤腳的孩童從村東跑到村西,嘻嘻哈哈,笑著鬧著,他們的眼睛裡盛著這世間最純淨的東西,他們的笑容也依舊是我珍貴的回憶。縱使摔了一身泥。也不介意,輕車熟路地跑到小溪旁。掬著一捧清涼的溪水正對著臉便澆了下去,多麼清爽,溪水好似帶著一股魔力,被他浸過的面板白淨透亮,孩童們的雙眸彎了起來,閃閃發亮,看得人暖到了心坎裡。

村東的牛二叔整天在村頭扯嗓子,聽家裡人說,他年輕時可是一個名角兒呢,人吶,無論多老,總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那時候的人們好像特別親客,村裡來了個哪的人,姑姑嬸嬸們可是要小跑去湊熱鬧的,這裡道一嘴,那裡插一句,好不熱鬧。

還記得那一抹清透的綠,終日屹立在村口,看起來像一個忠誠的守門人,它是我兒時唯一的信仰。因為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會守衛著這一切,像一個世界的王者。而那時,人們都會把精神的寄託懸掛在樹叉上,生根發芽。

思緒悠悠轉,溪水呢?大樹呢?孩童呢?原來我早已從夢境回到了現實,看了看窗外,再也沒有了鬆軟的土地,取而代之的是堅硬的混凝土也不見了一棵棵青翠的大樹。而是樹立起來一撞撞高樓,原來這世界早已變化,而我心中那一抹青綠,只能去夢裡尋找了。再夢一場罷了。

夢中的故鄉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6字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便從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律師。我十分想念家鄉,便從瑞士搭上了飛機。下飛機後,我直奔家鄉——寧波。

我正走著,發現了一條河。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快活地游來游去;河的兩旁,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翩翩起舞;幾位悠閒的釣魚者坐在河旁的大石頭上釣魚,一些老爺爺和老奶奶正在河邊不遠處一個美麗的小花園裡打太極。我十分奇怪,二十年前哪有這麼清的河呀?我正想著,我的哥哥——在寧波發展的一個成功商人,走了過來。我見了,興奮地向哥哥揮揮手,喊道:“哥哥,好久不見,你還好嗎?”哥哥笑呵呵地說:“好極了!”哥哥這一笑把原本就小的眼睛擠成了一條縫。“妹妹啊!”哥哥搶著說,“你還記得在我們十幾歲時,上學必經之路上的那條臭水溝嗎?”我皺了皺眉頭,說:“當然記得!整條溝黑乎乎一片,漂浮著垃圾和死魚,散發著令人噁心的臭味。臭得每個人經過時都掩住口鼻,快速跑過,現在它去哪兒了?我應該到了臭水溝的位置了呀!”哥哥指了指那條清澈又美麗的小河,說:“看,那就是。”我“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哥哥,你騙三歲小孩呢!估計連一歲小孩都不信了!”哥哥擺擺手,說:“你哥的大學同學發明了一種小巧又方便的的淨化器,只要把要淨化的東西輸入後,再觸碰螢幕,最後滑向要淨化的東西,白光一閃,便會瞬間淨化。”我聽後,恍然大悟,不禁感嘆道:“家鄉的變化可真大!二十年內,一定有不少有志人用心良苦的造福家鄉!”

我豎耳傾聽,耳邊都是悅耳的鳥叫聲和歡樂的笑聲,沒有工廠發出來的嘈雜聲,我很奇怪,二十年前,小河旁有家工廠,每天發出轟隆隆的嘈雜聲,還亂排廢水,散發著厚厚的灰塵,煙囪冒著黑乎乎的煙霧,可現在鳥語花香,難道工廠拆了?哥哥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告訴我:“那家工廠被市長髮現了劣行,裝上了消聲器,廢水合理利用,灰塵被吸收,煙霧被淨化為氧氣哩!”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點點頭,看著每個人臉上幸福的笑容,又為家鄉的變化感到欣喜。

家鄉的變化太多太大了,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感動,他已查出我的想象。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能插上騰飛之翼,從而以更新的面貌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我眼中的故鄉 篇3

國一作文 ,494字

按天算,我以許久未回家了,當然此“家”非彼“家”。我的故鄉—家。許久未回,可我的腦中卻還清晰的印著那美麗的景象。

當春季來臨,家鄉的美,家鄉的美才得以全部發覺。

家鄉的田野美。清晨早起,獨自一人來到田間。遍地金色的油菜花,一朵朵小巧可愛。嫩黃的花瓣上,幾顆晶瑩剔透的露珠,被初陽照耀著,閃爍著光。清風吹拂,花海泛起微微波紋。淡淡的霧氣浮在半空中,時不時飛來幾隻蝴蝶蜜蜂,在花海上停留。一切都是如此平靜而富於勃勃生機。讓我不禁閉上眼,去回味那一刻的靜謐。

家鄉的百花美。午間吃完飯後,聽著你鳥兒的鳴叫,聞著花朵的芳香,我來到一棵梨樹下。暖風吹拂,捲起了純白的花瓣,從空中緩緩落下,樹葉間透出幾抹日影,溫柔的照耀著地上那幾片小花瓣。這樣的景色,讓我不住感嘆那花的聖潔感。風不時帶著鳥鳴從耳邊吹過,吹走了一切煩惱。

家鄉的流水美。傍晚時分,夕陽西下。紅色的霞光映在波光粼粼的溪面上,把溪水染紅,不時飛來一隻蜻蜓,貼著水面一掠而起,尾尖輕點,水面漾起漣漪,驚的魚兒快速遊走,寧靜的小溪只剩下流水聲。

故鄉,美麗而和平,記錄著我的過去。雖然並不華麗,卻美不勝收,那種美是聖潔的,雅緻的!

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 篇4

國二作文 ,674字

我的故鄉在流沙河,我對她有一種深深的迷戀。她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時時令我魂牽夢繞……

故鄉的水啊,波光盪漾。雙手輕撫著這清澈見底的河水,透著一股清涼與寧靜。河水從我手的縫隙飛快沖洗過去,如同絲般光滑。河邊的花兒競相開放,散發陣陣清香,這一刻,我彷彿融進了大自然。

故鄉的草地啊,一碧千里。晶瑩的露珠在草尖上滾動,和煦的陽光大片大片灑在我身上,暖意融融。我漫步在藍天白雲之間,心中一片怡然。風兒捎來陣陣青草的氣息,嫩綠的芽兒好似在向我訴說著一天的美好故事。蔚藍的天空與悠然的草地,愜意的時光與乾淨的暖陽,讓人如此恬靜閒適。

故鄉的油菜花啊,馨香沁懷。黃豔豔一片,把整塊田野佈滿得不留一點空隙。喜歡輕風拂過,那些花兒宛如盪漾在海岸細細的波紋,跳躍著,滾動著,又仿若掬不住的水,或閃爍的陽光。每一朵花彷彿綻開了一張張笑顏,像極了故鄉溫柔繾綣的眉眼,我經不住誘惑,沉醉不知歸路。

故鄉的我們啊,無憂無慮。猶記曾經的美好時光。喜歡在池塘邊,把小石子猛地擲向水面,聽那一聲清脆的水聲,看它濺起水花,盪開漣漪,慢慢蕩入心底。更喜歡把小石子輕輕放進水中,望它悄沒聲息沉入水底。走在故鄉的小路上,感覺很踏實。有時與鄰家小朋友嬉戲打鬧,有時我們在鄉間小路上奔跑,跑累了,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拭去額上的汗滴,然後相視一笑,又開始著新一波的追逐。我們笑著,跳著,灑下只屬於我們的歡笑與汗水,在這寂靜的鄉野裡,那串如銀鈴清脆悅耳的笑聲盪漾著,久久不散。

……

我的故鄉就是這樣,它不繁華,卻自有一種樸實與寧靜;它不浮躁,卻自有一種清新與端莊。什麼時候我能再回故鄉看看呢?

記憶中的故鄉 篇5

國一作文 ,566字

坐上汽車,沿著長常高速一路向北,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南洞庭湖畔的魚米之鄉—美麗的沅江。

沅江其實就是我的故鄉,那裡山清水秀,一年四季美景如畫。當然,那裡最吸引人的還是豐富的物產,好多美味誘惑著我這個小吃貨呢。

每到秋天的時候,我最愛去的就是爺爺家屋後的桔園。茂密的桔樹整齊地排列著,一眼望過去綠油油的中間點綴著黃澄澄的桔子,看上去可舒服了。一個一個的的金黃的桔子掛在樹上,像一個一個的小燈籠,好看得很。走近了,湊到跟前聞一聞,它們散發出濃濃的香氣,真誘人啊!我忍不住伸手摘了一個下來,把皮剝開,只見裡面黃色的果肉,一瓣一瓣排列得很均勻,每一片果肉都是汁水飽滿香氣四溢。放一片在嘴裡,感覺入口即化,那味道,酸酸甜甜的,真是讓人口水直流。

品嚐完桔子之後,我來到了南洞庭湖,一眼望過去,白茫茫的水面上有一片一片的蘆葦隨風舞動。一艘艘漁船在水面上穿梭往來,不時鳴響著汽笛。水底下魚蝦成群、螃蟹耀武揚威。人們愛吃的洞庭湖大閘蟹就是從這裡運出去的。我最喜歡吃大閘蟹了,清蒸、紅燒都可以,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你看那一盆剛上桌的香辣蟹,每隻都是通紅的,油光滑亮,在火鍋裡騰騰地冒著熱氣,香氣向四周蔓延開來,弄得嘴饞的人們個個把筷子伸長了。吃蟹的人們吃得那叫一個興致勃勃,熱汗淋漓,不停地說:爽呢,真爽!

我真喜歡自己美麗的故鄉。

那裡有我記憶中的故鄉 篇6

國二作文 ,1018字

那個記憶中的小鎮,是我的故鄉,那裡的景色,在我眼中,總是很美的。

春冬之時,空氣與嚴寒緊緊糾結,難捨難分,連帶著日輪也不甚晴朗,我家樓下是整個小鎮最大且唯一的公園,其中花木,是數也數不清的,它們在這個模糊了的季節,不知該固守著冬日的陳舊枯槁,還是披戴上春日的綠意欣榮。廣場上的樹形單影隻,在颯颯的風中無可依靠,比林間的更顯衰敗;花倒是爭氣些,點出了些許顏色,卻終究只是些許,算不得盛大。

待到春意濃時,鳥雀歸來,鳴聲絲縷,輕柔地點破了世界結成的繭,於是繭中生出另一番青碧於斑斕,人們都說這裡的春天總有些遲,壓抑了一個冬天又幾個春日的花木們,總算盼得時機,得以舒展,因而更顯濃豔,爺爺養在盆中的不知名的花木,也開著些,褪去了往日的殘破。

轉眼已是盛夏。烈日當空,大地焦灼,似是蒸騰著無形的火焰,爺爺的身軀有些佝僂,卻依舊麻利地把花撤進屋內,等過了午後再放回去。草草吃過晚飯,待到公園熱氣散去,天尚明朗,便下樓去散步,夏天的這時,人總是多的,天要是再暗些,公園裡的燈便亮了,此時的人更多,若不願走動,就擇一條長椅坐下,看著路燈投下的光影。與天上繁星相映,此景,也是極好的。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清風漸起,飄零了樹上燙金的葉,落地歸於塵土,陽光明媚卻不溫暖,光線穿過樹葉,絲絲縷縷灑下來,似母親的手輕柔而平和的扶摩,更加偏遠的稻田裡,飄出豐收的氣息,稻穀在清風中逸散了的絲縷清香,沁人心脾。

到了年末,熱鬧卻冷清的時候,只能看見大街上的一片蕭索,但屋內卻融進了暖意,炭火的氣息糊溼了雙眼,爐火中蒸發的不知是眼淚還是深深的鄉愁與思念。門上貼上了大紅的春聯,燙金的字型似游龍,銳利鋒芒。廚房內,菜刀與砧板磨合出的鼓樂合著爆竹炸裂的轟響,又加入了點燃天空的璀璨煙火。冬日裡的聲與光交織揮灑,譜成恢弘的樂章。

而後,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節晚會,蘸著辛辣或酸香的醬料吃餃子,還有大人們歡笑著進行的牌局,一切都平凡而市井,但這,正是冬日最最盛大而渺小的溫情。

每每回憶至此,眼睛總有些模糊,感覺別有一番滋味霎時間湧上心頭,轉眼已是許久,我極少再見此情此景,很少再踏足這片故土,也鮮有空閒之時再回望往昔畫面。

後來再回去,正值小鎮翻新,有些事物已變了樣,找不回來;更有甚者,早已同風沙一起作古,但在我心中,小鎮永遠是曾經的模樣,對小鎮最原始最深刻的印記,便是似鐵鑄的,怎麼都割捨不了。

我永遠知道,在我記憶裡,在我心裡,永遠有我的故鄉。那裡有我記憶中的故鄉。

我眼中的故鄉 篇7

國二作文 ,843字

有人喜歡繁華之都,有人喜愛蒼茫的塞北,有人喜歡遼闊的草原,我卻獨愛充滿古韻的我的家鄉—紹興。愛這裡淳樸的人民,愛這裡醇香的美酒,愛這裡的青山綠水,愛這裡所有的一切。

紹興,一塊富饒且文化氣息濃厚的寶地。是它,讓我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是它,帶領我們尋訪古城的遺蹟,感知文化的奇妙。

背上包,約上同學,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江南水鄉文化之旅。享有“東方威尼斯”的著名旅遊城市,紹興,人文古蹟眾多,以魯迅故里最為著名。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他一生以筆為武器,與龐大的黑暗勢力戰鬥一生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在他從文的30年間,共有“述著29種,250餘萬言”。讓我們對文學有了新的理解,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早晨,讓我們走進魯迅故居,親眼看看魯迅小時生活的地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們一起聆聽當時的童年嬉笑聲,感受濃濃的水鄉古韻。

從魯迅故居出來,我們不妨去附近走走,踏著一座座歷史悠久的老橋;走過一條條富有無限韻味的歷史老街;捧起一顆顆久經滄桑的小石子兒;望著那一排排古樸如畫的山水人家……這一切,都是如此恬靜,如此優雅,在閒暇之餘,回眸凝望這無邊美景,如同進行了一次視覺盛宴,真是耐人尋味,怎一個“美”字了得!

傍晚時分,加快腳步,坐上一艘烏篷船,去看看夕陽下的鑑湖。船老大戴著烏氈帽,喝著老酒,哼著曲兒,用腳慢悠悠地划著槳,船兒漾著微波,似乎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就彷彿與越劇一起與自然融為了一體。穿過了幾個橋洞,遠處是一條湖邊老街,孩子們跑來跑去,嬉戲,打鬧;臨時搭建的社戲臺上在表演精彩的紹劇,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熱情,可以看出紹興人的日子是過得紅紅火火。路邊壘砌的石板是印證歲月最好的證據,它們目睹了一代代的紹興人在這裡勞作,生息繁衍。

夜幕降臨,城市的燈光照亮了這座古城,城市廣場上,老年人伴著音樂開始了健身活動;環城河邊孩子們在互相玩水納涼,這是一座和諧的城市,這是一座充滿文化的城市。紹興,我的故鄉,它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將我們的心緊緊地連線在一起……

心中的故鄉 篇8

國一作文 ,975字

有一股溫暖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吹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吹遍了我的故鄉—炎陵。

故鄉如畫,故鄉如詩,故鄉如歌,故鄉如夢。

—題記

藍天悠悠

故鄉有一片湛藍的蒼穹。它擁有美麗的彩虹,燦爛的陽光,潔白的雲朵,皎潔的月光。往日的廢氣聞不到了,工廠排放的汙染物看不見了,沒有了烏煙滾滾,沒有了汙水濁流,沒有了煩人噪聲,它們被環保的微風吹得煙消雲散了,環保喚醒了生活在霓虹閃爍的都市裡的人們,也喚醒了只顧賺錢的工廠老闆,更喚醒了那些隨手扔掉薄膜袋的人們。隨手拾起一個泡沫盒,隨地拾起一個食品袋,隨意拾起那片飄落的枯葉……藍天煥發了屬於它的魅力。

綠水潺潺

故鄉有一條條清澈的小溪。水波在裡面盪漾,魚兒在溪中自由自在地遊著。尤其是故鄉那波光粼粼的池塘,一群群鴨子在那裡快樂地游泳,白鵝在那裡盡情地嬉戲,朵朵盛開的荷花婷婷地向人們微笑著,不時地從清清的池水中伸展出翠綠的枝葉,真有一種“萬紫千紅鬥芳菲”的景象。綠色就在故鄉的水中輕輕盪漾。人們的眼睛因此而變得格外的明亮,人們的心情因此而變得格外的舒暢。故鄉的水真是好清澈好秀美。

青山無際

故鄉有一座座連綿的青山。抬眼望去,重巒疊嶂,綿綿無絕。在渺遠的山頂,會看見鮮紅的旭日從那裡升起。傍晚時分,一片豔麗的霞光籠罩在青山之上,天與山連線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秀麗圖畫,畫面豐富而不繁雜,清純而不豔麗。春夏之際,嫩綠的小樹苗勃勃地生長著,蓬蓬地發育著,那濃淡相間的綠啊,彌散在你恬靜的心中。秋天,樹葉經過嚴霜的洗禮,跳起了翩翩舞蹈,那飄零的枯葉,吟唱著一首首充滿希望的歌謠。冬天來了,雪花紛紛,用不了多久就是一個白雪皚皚,粉妝玉砌的世界,那時的青山,更蘊含著來年滿目的蔥蘢。

鳥兒啾啾

故鄉有許多的鳥兒。我說不清它們的名字,只看見這些鳥兒成群結隊在藍天下翱翔,那悠閒的羽翼洋溢著愜意的甜蜜;那啾啾的鳴聲,演繹著快樂安詳的人生。沒有誰會去設下什麼捕捉鳥兒的陷阱,沒有誰會去想把鳥兒當做一頓美餐,似乎而也確實,大家都知道,鳥兒就是我們的朋友,就是我們建設美麗家園所必不可少的自然。

我的故鄉—炎陵,真是美得翠綠欲滴,美得鳥兒啾啾,美的綠水潺潺,美得青山綿綿。願我的故鄉,願我故鄉的人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天天享受,永遠享有藍天白雲,波光雲影,樹木蔥蘢,鳥語啾啾的繁榮和太平。

心中的故鄉 篇9

心中的故鄉作文100 ,1006字

我離故鄉越來越遠。

漸行漸遠的故鄉在記憶中有著模糊而清晰的印象。她是美麗的。

對故鄉的記憶總有爺爺的影子,她個子很高,然而很清瘦。感覺中手臂很長,手指也很長,很乾瘦。是這樣的一雙大手牽著我的小手在村中的小巷轉悠,年幼的我還看不到成人的世界,爺爺常常把我馱在他瘦削的肩上,從此我看見了站在地面上看不到的風景:院牆裡果樹上掛滿一樹的果子,伸手便能觸到牆頭的狗尾巴草,簷下蜘蛛的掛網在風中輕微的搖晃,在夕陽下透著光。這些印象是在我爺爺走的時候一下子蹦到我的記憶中來的,便再也抹不去。爺爺去了。我傷心了很久。而今他仍然在故鄉的青山上遙望著他的兒孫,凝視著我的故鄉。

把我和故鄉連線在一起的還有村裡的石巷。江南的山村那樣清秀雅緻的,永遠都是一副青綠溼潤的水墨山水畫。就連那彎彎曲曲、細細長長的巷子都讓你想起雨天的情景來。雨線從屋簷黛瓦上落下來,滴在槽溝裡和石縫裡,濺起一串串水珠,靜靜地聽,特別的聲音在石巷迴響,你的神思漸漸的遠了,虛了,空了,沒了。陰雨天氣,一個人這樣呆著是會有點索寞的,小時候我怕獨自走在這樣的深巷。

故鄉的石巷是用青色圓潤的卵石鋪成,和古?j園裡的小徑相比有過而無不及的。石巷那樣的精緻秀氣,就像故鄉女人的巧手納的鞋底,什麼圖案都有。石巷熱烈地迎娶外鄉俏麗的新娘來到故鄉,超度故鄉亡者的靈魂步入天堂,……。

至今,石巷在,故鄉在。故鄉在,我在。我在,心在。心在,心在故鄉。

有人說,故鄉就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但無論如何,你要回到故鄉去,因為那裡的月兒沒有變,或許月色淡了些;那裡的鄉音沒有變,或許聽來生了些。

—而那就是心中的故鄉所在。

……

相對於你們—我親愛的同學們,寫我“心中的故鄉”似乎的確容易許多吧。Mengdy和mengty兩位同學告訴我,他們從沒離開過家,因而“心中的故鄉”寫不出來,寫不好。不錯,距離可以產生美,但並非沒有距離就不能產生美和情來啊。事事都要經過之後才明白要往往讓人產生遺憾的。

能不能這樣設想,設想自己到了60歲的年紀,可以嗎?設想自己身在一個遙遠的地方,可以嗎?那麼再問自己:故鄉是什麼?你對故鄉的記憶是什麼?你最想向親人和朋友傾訴的是什麼?這些“什麼”就是我們要寫的,就是你心中的故鄉!生活是不能離開想象的。生活是需要有理想的。

生來喝蘆溪河的水長大的只是我,生來喝著黃浦江的水長大的便是你,生來喝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水長大的那一定不是我們。

心中的故鄉 篇10

心中的故鄉作文100 ,972字

在我的記憶深處,故鄉,永遠是我所牽掛的,思念的。

我的故鄉,我知道她是離我而去了,會不來了。

城市的規劃使她煥然一新,可是,那種味道變了,不再是從前的了,留下的惟獨無盡的思念。不過這樣也好,她卻確實印在我的心中,誰也無法去改變了。或許惟有死亡才是永恆的瞬間。

我的故鄉,她叫安亭。她只是一個小鎮。我知道時代著名散文大師歸有光到過這裡潛心講學,我知道他對這裡的水利民生十分關心,對當地的賦役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兩岸的百姓深受其益。我幾乎每天都會看見歸有光像和震川書院,因為它就是造在我的校內的。但是,最能夠令我甜蜜而感傷的,卻是我身邊所發生的零零碎碎,我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這些我所懷念的味道,才是我心中的故鄉。

回憶中出現得最多的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迎著夕陽走。那時候聽許多歌,現在想起的偶爾是片段,很溫暖。

那時候我很喜歡的事情是在公房下面彎彎曲曲的相通的小道間奔跑,有時候哥騎車載我,視野零亂,一路上可以看見穿著睡衣的老太太坐在路邊互相抱怨自己的媳婦,看見穿著綠校服的孩子騎著很大的自行車歪歪扭扭地學騎車,看見賣羊肉串的小攤,那些味道是不可磨滅的美好。

我那時小,還在上小學一年級,我記得在安師附小讀了一年,那裡就拆了,後來才去了紫荊小學上學。我在若干年後也去尋找過它的影子,隱藏得很深的樣子。藤蔓植物爬滿了長長的走廊,教學樓是灰色的,長滿雜草的泥土,校園是一片荒蕪。曾經她是我的聖地,有歡笑和果實、爭吵與甜蜜。教室裡黃色的木製桌椅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字。刻下來的幸福時光。這些字跡還能保留多久?消逝了麼?被遺忘的還有破落的鞦韆和只剩下藍板的籃球架。記得哥喜歡打籃球,我喜歡盪鞦韆,記得我喜歡看哥打籃球,哥喜歡陪我盪鞦韆。這些可以延續,在我的心中的故鄉上演。這是很長的電影。

我故鄉的記憶是合在一起的。還有奶奶。奶奶退休後開了家小店,為了打發寂寞的晚年,因為那時爺爺還沒退休。這家雜貨店離安師附小不遠。我曾經上小學的時候中午放學都會去那裡。奶奶把家裡的錄音機搬到店裡,幾個老人聚到這裡聽戲劇,而我就在裡面愛吃什麼吃什麼,不過現在我真的覺得那時自己沒什麼格調。最後命運還是無情,奶奶店後面的車棚因為擴建的緣故,拆了。

然後,我所經歷的是我常常去的小花園改造了一番,搬家了……

再然後,我哭。我知道我的眼淚是用來洗刷那些人所犯下的罪惡的。

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