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民居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民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4字

我的家鄉在德慶縣的一個小鎮上,那裡民風淳樸、風光秀美,被評為廣東省的文明村,尤其是那些歷史悠久的泥磚房子,被譽為武壟鎮的“奇葩”呢!

家鄉的房子都是用泥磚、瓦片、木材等材料建成的。雖然簡單,但是每一個角落都做得一絲不苟,屋子的窗臺、橫樑上,都雕刻著精緻的花紋,還有雙龍戲珠等圖案,那些磚雕泥塑栩栩如生,在古樸的老屋裡起了畫龍點睛之筆,使人看了覺得有一種特別的美。

家鄉有近千幢的泥磚房,大多數都是解放前建成,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那泛黃的牆壁顯示了時代的印記。雖然經過歷史的重重變革,但她還是屹立著,沒有倒下,就像中國人的那種不屈的精神。

走進屋子的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抬頭就可以看得見藍天的天井。天井呈長方形,屋角有一個人工的抽水井,那可是以前的“自來水”呢。天井的右邊是一間廚房,每當從這裡經過,都會聞到香噴噴的菜香。天井的另一邊是一間雜物室,裡面是圈牲口的或放雜物用的。

穿過天井往裡面走,就是客廳了。客廳的最裡面擺放著一張長方形的供桌,上面擺放著許多供品,是用來拜祭祖先的;客廳的左右兩邊各有兩間房子,是供家人起居休息用的,一般其他人是不能進去的。整間屋子通風透氣、冬暖夏涼。

家鄉的民居,不同於城裡人的別墅,但是對於我們農村人來說卻有很高的價值,她為我們遮風擋雨,使我們生活安定。我愛故鄉的民居。

家鄉的民居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5字

像一個天然屏障為你抵抗暴雨侵襲,像一個跳動火苗為你帶來陣陣暖意,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房子,我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每聽到這首歌,我總會想起我們生活的家。過去奶奶的房子是茅草房,如果遇到暴風雨的襲擊,這座房子就立即顯示出它的弱點來了—它就像一個漏勺一樣,總往屋裡漏水,使屋裡的人像在跳《貴妃醉酒》一樣。

後來就是用磚瓦砌成的房子,這房子讓人感覺像埃及金字塔。為什麼會覺得像金字塔呢?是因為金字塔也是用磚塊堆成的。這種房子的房頂呈三角形,下雨時,雨水可以順著瓦稜流淌下來,水撞擊地面的聲音就像一曲優美的小令。人在屋裡,望著房簷下晶瑩的珠簾,不禁想起孫悟空的水簾洞來。不過它和過去的茅草房相比,可算是“鐵壁銅牆”了。

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就是用混凝土建成的平房了,這種房子在表面上刷上白漆,真像一位白衣仙子。咦,房頂做成平的,雨水不就會積在房頂上了嗎?這您大可放心,肯定不會的,在房頂上留一個小洞接一節水管,水就會順著流了下來,測起陣陣水花,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這種房子堅固、美觀,比起它的老前輩,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呀!

現在的人們可真會享受生活,都已經往上了樓房。現在的樓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它們像戰士一樣矗立在公路兩旁,而且,用的磚塊也是多種多樣,形態各異,顏色也豐富多彩,把這原本就美麗的房子裝扮得更像一位漂亮的白雪公主。白漆是她那飄逸的長裙,窗戶是她那深邃的眼睛,那密密的眼簾使你忍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再看看內部可真是一點兒也不遜色,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地板磚,它們真像一顆顆鑽石拼成的,光芒耀眼,簡直可以和古代的皇宮相媲美了,不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呀!

“一玉口成國,一瓦頂成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鄉的民居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22字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建築都有不同的形狀特點,如客家的土樓,傣家的竹樓,北京的四合院……我的家鄉在福建泉州惠安,那裡石頭房最為特別的。

泉州是地靠海邊的僑鄉,如果你走進鄉村,會看到一座座富有特色的石頭房子。一塊塊長方體的大石頭,有規律的搭放石頭,看起來是那麼穩健、大氣、結實。雖然摸起來有一點凹凸不平,但卻給人很強烈的年代滄桑感,別有一番韻味。

我問過媽媽:“為什麼我們這邊的老房子大部分都是用石頭來建的呢?”媽媽說:“我們這裡,地靠海邊,石頭很多,不用花錢來買石頭,就地取材方便。你看,村落的周圍只有一兩座光禿禿的高山,樹木卻不多。另外,我們這裡常年有海風,比較潮溼,如果多用木頭來建房子,一下雨房子裡就有許多的白蟻。如果用磚頭來做房子,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買磚塊,價格就會很貴,許多人家買不起,並且磚頭房子,如果牆中的一個部分掉了,整個房子就會倒塌掉。但石頭房子壘的時候相對獨立,比較堅固、耐用,不容易倒塌。所以大家都建石頭房。”

媽媽還說,以前,家鄉的人很團結,要是誰家要建房子,彼此都會互相幫忙,不用花錢叫村外的人來幫我們建,所以,這裡的石頭房是大家合力建造的,每一座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情!

這裡房子建造的時候,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地底下會挖六個洞作為地基的主力。若是來地震了,房子牢固不牢固就靠這六個洞來支撐、保護了,這“六六”是個吉祥數字,代表“天神”可以讓這一家老小可以和和睦睦、六六大順地過著好日子。石頭房的牆壁是用石頭一層一層搭上去的。屋頂用的石頭較長,一般有80公分寬,用水泥拼接成的,但是屋頂不會全部用石頭全鋪滿,是會留一個“天井”,可以從“天井”那個洞口來採光,如果要建第二層,這個洞可以擴建成一個樓梯口,也可以在樓頂裝一個水塔。家鄉的石頭房,每家的大門上還會刻著自己家的字號,像我們家大門上就有“穎川衍派”幾個大字。

除了外牆,窗戶也很特別,欄杆也是用石頭加工成稜柱體,再做兩扇小窗門。房子的大門兩根大柱子也是用石頭立起來的,雖然石頭的表面沒有精心的打磨,也沒用瓷磚貼上去的,但看起來一樣一樣像“凱旋門”般壯觀。大門上還有豐富的石雕,刻著一些如龍鳳呈祥,花鳥蟲魚等圖案。這些圖案在家鄉代表著吉祥如意,閤家幸福的含義。石雕在惠安是非常著名的一大藝術,這些雕像經過精雕細琢的,使整個大門的觀感顯得美不勝收!

近些年,經濟發展了,大家富裕了,有些人覺得石頭房粗糙不夠美觀,許多人家拆了石頭房建磚頭房子,看到曾經歷經風風雨的石頭房陸續被拆了,我覺得挺可惜的。家鄉的這些石頭房上灑下了多少前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石頭上面的微雕細狀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真希望有部分的石頭房可以保留下來,因為這是我們泉州的一種建築特色呀。

家鄉的民俗 篇4

話題作文 ,723字

微涼的清水順著指尖流下,隨意的拿起手邊的毛巾,無意間看到了門後的一條白毛巾,心頭微微一震,思緒隨著那條白毛巾飄向遠方。

黃土地,黃山坡,黃面板,頭上卻繫著一條白毛巾,這是所有人對黃土高原上土生土長的農民形象,我的家鄉就在這裡,豪放,不拘小節的黃土風情也感染著我。然而很多人只是印象裡覺得這個人比較偏愛白毛巾,事實上不能用偏愛來形容,應該用偏執來說。

在我回家鄉的幾次中,幾乎沒有看見過他們是不帶白毛巾的時候,舉個例子就能感受到他們對白毛巾的無私的愛,別人耕田勞作時,頭上戴的是草帽,黃土高原帶的是白毛巾,別人表演時頭上戴的是表演帽,他們戴的是白毛巾,別人做飯時帶的是高白帽,他們是站在大鍋前,頭上戴著白毛巾。

如此偏執的愛好,常常令我不解,為什麼他們非要在頭上戴白毛巾呢?事實上,在地裡帶白毛巾是為了防晒,因為白色反熱,但是最初也不知道白色反射,就是為了擦汗方便而已,可是誰又知道白毛巾因為它的方便功效,最後甚至被奉為傳統了。

無論是表演還是工作,頭上必戴白毛巾,在表演時你不需要看他們誰在前面只需要看誰的毛巾不一樣,誰就是領頭的了,放羊上山,頭上也少不了白毛巾,甚至你可以看見很奇異的景象,在黃土山坡上放羊時,你總會看見對面山坡有個白毛巾,然後就聽到,對面山坡上那個帶白毛巾的人喊你的聲音。

只不過隨著科技的越來越發達,戴白毛巾的風俗雖然還沒有完全泯滅,但也只有極少的人還在戴著。

重新回到現實,我看著那條白毛巾,心情微微複雜,大聲的叫著:“爸爸,你怎麼又買一條白毛巾。”然後就聽見我爸爸用濃厚的陝北腔說:“習慣了。”

是啊,習慣了,大概爸爸如今洗完澡後也改不了把白毛巾掛在脖子上的習慣,我默默的收回視線,若無其事的說:“那就彆強迫自己改了。”

家鄉的民俗藝術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26字

我的家鄉在建甌,有著與眾不同的民俗:每逢節日到來之際,人們都要舉行挑幡活動。

我很早就聽過過挑幡。傳說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了奪回寶島臺灣,在建甌這一帶地區招兵。最後,戰爭勝利了,將士們回到了建甌,家家都辦喜宴迎接,還搭臺表演,將帶回來的軍旗放在高高的竹竿上搖擺,來紀念犧牲的戰友,這就是挑幡的原型。

今天來到了江濱公園,終於要近距離接觸真正的挑幡了!我看到了三根巨大的竹子,底面的直徑起碼都有30釐米,幡的頂上有著很美麗的立體圖案,是一根一根的小木頭拼成的,再用一層一層透明的幡布黏上去,還有一面紅色的小旗,隨風舞動,真精緻!每一個幡下面都有一個老人扶著它,準備表演。

我心想:“這些幡,至少都有7。8米高,又那麼粗,這些老人不要說表演,我懷疑他們連舉起來都很困難。”

突然,一陣悠揚的歌聲響起,打斷了我的思緒,表演開始了!伴著歌聲,那位金髮的老人,一下子舉起了幡,那姿勢,那力度,一點都不像老人,甚至比二三十歲的壯小夥更有力!他將幡的頂部放在腳背上,突然,用力一頂,整個幡懸了起來,臺下瞬間想起了掌聲,完了,要倒了!我想錯了,轉眼間,幡已經停在了他的手上,如果是我,哪怕是一根細細的,小小的掃把棍子,也會歪來歪去,馬上就倒,可是這個七八米高的幡在他的手上,卻像定型了一樣,不管老爺爺做什麼動作,幡都穩穩地立在他手上,一動不動,真像一棵長在地裡的巨大竹子。

高難度動作來了,他行雲流水,像乾坤大挪移一樣,手十分柔軟,彷彿沒有骨頭一樣,一下轉到後面,轉眼間又到了另一隻手上,讓我們這些觀眾眼花繚亂。雖然老爺爺目不轉睛地盯著幡的頂部,但他絲毫不緊張,左右手不停地交換著,而幡卻紋絲不倒,小紅旗也迎風飄動。

然後,兩個老奶奶上場,老奶奶們和老爺爺們比起來絲毫不遜色。只見老奶奶們一手接過巨大的幡,和她們瘦小身體比起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奶奶將幡放在腳上,用力一頂,瞬間,幡已經穩穩地停在了肩膀上,同學們鼓起了響亮的掌聲。

還有更高難度的!只見後面的老爺爺們掏出了手絹,放到了老奶奶手上,手絹像一個傘一樣旋轉了起來,腰上也轉起了呼啦圈,我以為老奶奶堅持不住了,可那個幡仍然一動不動地立在老奶奶額頭上。

此時沒有掌聲,並不是因為表演得不好,而是觀眾們驚呆了,呆得連掌聲都忘了。表演,最後在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中完美謝幕了。

後來,我去試著扶了一下那根巨大的幡,一開始,我將它抱了起來,正要說不重時,突然頂上的重心倒了,我趕緊用力地抵抗它,可是太重了,要不是被老爺爺扶住就要倒了,這可真是太重了!可他們卻能撐住,還表演類似雜技的挑幡,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他們在背後灑下了無限的汗水,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他們之所以創造了奇蹟,是因為他們背後的努力。在年少時,可能別的孩子在那裡玩耍,他們在那裡練習;別的孩子在享受父母們帶來的濃濃的愛,而他們,還是在練習;別的孩子摔倒了,有人扶起,而他們在練習中受傷、摔倒,要自己忍受,自己爬起,不斷地練習,才有了今天的輝煌,今天的奇蹟!在他們這一輩的努力下,才讓我們這個傳統民俗入選了吉尼斯紀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家鄉的藝術—挑幡,不僅是高難度的藝術代表,還是一種精神。我對家鄉的獨特民俗文化感到無比自豪!

家鄉的民宿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0字

我的家鄉——松陽,被譽為“最後的江南祕境”。這裡阡陌縱橫、良田千傾,在純美天然的生態山水間,有許多風格各異的民宿,象一朵朵奇麗的小花,盛開在這桃花源中。

春天,大木山上的萬畝茶園萌發出嫩綠的茶芽,住在“小茶姑娘”民宿裡,放眼窗外,可以清晰看見茶農們的雙手,像上下翻飛的蝴蝶,不停地摘下茶芽。夾雜著草香、茶香和花香的微風輕輕拂過,讓人心曠神怡。租一輛自行車,騎行在綠色的田野,滿目鬱鬱蔥蔥,彷彿一個人行走在春天盛大而斑斕的舞臺。

夏天,“過雲山居”的雲已經在呼喚你。白天,站在寬大的落地窗前,看山谷的雲,在風的追逐下,變幻出萬千形狀。夜晚,躺在露臺藤製的涼椅上,頭頂是繁星點綴的璀璨星空,比城市的燈火更有韻味。在夏季短促而浮躁的天光裡,或者靜默地聽小蟲呢喃,或者微笑著與螢火蟲為伴。

秋天是最美的季節,畫家們不約而同的去鄉村寫生。滿村的柿子樹,掛滿了紅豔豔的果子,映襯著山坡黃澄澄的葉子,來“柿子紅了”寫生的學生們一撥接一撥,卻怎麼也畫不透這五彩繽紛的唯美畫卷。房間裡,原木的桌椅、牆角的乾花、竹蔑的窗簾、陶土的茶具,都散發著淳樸的田野的氣息。住在這裡,仿若守護著一個大自然的百寶箱。

冬天夜幕下,遠遠地、最先看到的,是明清街上那一排排溫暖又充滿年味的紅燈籠。滿街的木店門,遮掩不住爆竹的喜慶,與孩子們嬉鬧的身影。住進老街上的“蔦舍”,就像天涯遊子找到了家。看一看街上那些流傳已久的老手藝,棕板店、打鐵鋪、制秤店、草藥擔,讓你興趣盎然;嘗一嘗松陽的傳統風味小吃,紅糖糕、黑麻餈、金黃?、白湯圓,令你垂涎欲滴。濃濃的年味中,笑也滿懷,愛也滿懷。

家鄉的每一個季節都美不勝收,每一間民宿都獨具特色。它們在色彩中跳躍,在花朵中綻放,久久地定格在我的青蔥記憶裡。

家鄉的民風民俗 篇7

國二作文 ,877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但各個地區過同一個春節,風俗便不同。我們新疆的春節,便別有一番風味。

新疆的春節大約,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要準備年貨。

好在這一天為兒女們,準備上一桌好菜,無論如何,兒女們都會回家,即使回不來,兒女們的心也是在家裡的。

在臘月三十一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會坐在桌前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5、4、3、2、1……”沒錯,這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跨年。每當這個時候,人們便會倒數,迎接新年。父母們還會給小孩發紅包。

大年初一,本來一個寧靜的早晨,卻被一陣陣鞭炮,吵醒。人們紛紛起床,準備吃飯。一般情況下,大年初一,這天早晨是要吃湯圓的,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團圓湯圓圓的。飯後父母開始把乾果拿出來,擺放好。然後開始做飯,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點鐘才能吃飯。

飯菜可豐盛了,有香腸和紅燒魚,海鮮,丸子等等,除了這些吃的真的他還有個特點——熱鬧。一般是男人或者長輩們開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們開始吃飯,聊天,談天說地。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在後來的十幾天我們俗稱“走親戚、拜年等”。相互串門,孩子們時不時還能拿到紅包,我們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他們總是擺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別人到我們家來時,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滿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掃掉的,必須要在正月十五之後後掃掉,提前掃掉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的,這是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以前的人們會放孔明燈,看花燈,而現在我們一般吃元宵,接下來:低頭看手機,成為手機的奴隸。

如今的春節雖少了幾分,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卻多了幾分當今社會的氣息,冷了身邊的人。

這是新疆的春節。地區不同,人不同,“年味兒”自然也不同,你們家鄉的“年味”呢?

家鄉的市民廣場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9字

我見過北京天安門的雄偉,領略過黃山的壯美,遊玩過天鵝湖的山清水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的家鄉台州。因為那裡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就是市民廣場。

春天,柳樹梳著自己綠色的長頭髮,正向春姑娘炫耀美麗呢;桃花露出甜美的笑臉,櫻花雪花般落滿枝頭,“雪花”慢慢地壓彎了樹枝;迎春花忙著穿上嫩黃色的舞裙,拿上花球準備迎春。蝴蝶和小蜜蜂正在手忙腳亂地採蜜呢!

夏天,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市民廣場的夜景就更美啦!音樂噴泉隨著音樂起伏,在燈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啊!

秋天,樹葉黃了,紛紛落下,然後隨意地躺在地上,變成了一張黃色的地毯。桂花開滿枝頭,有白色、黃色和紅色。山茶花真是美麗極啦!秋姑娘送給她各種不同的顏色。向日葵真是神奇極了,太陽在哪兒,向日葵就朝向哪兒。

冬天,只有梅花不怕冷,也只有它才穿上了彩色的棉襖,梅花真是厲害極了。

我的家鄉真是美麗極了,我喜歡我家鄉的市民廣場。

家鄉的人民公園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6字

我的家鄉在開平,在樑金山腳下東興大道旁有一座山水相依、環境優美的人民公園,它是開平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站在人民公園大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座由紅色鋼架構建的藝術形狀的入口牌坊。這三個大門並排相連,非常豪華大氣。

入口牌坊右側是一個園林。綠草如茵的草坪,遠看像一塊綠地毯。草地上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開平市人民公園”七個醒目的大字。周圍綠樹成陰,高大挺拔的樹就像士兵一樣日夜守衛著人民公園。

走進大門,就是公園的主廣場。那裡有許多美麗的花壇,各種各樣的花爭奇鬥豔,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白的似雲,遠遠望去猶如一片五光十色的花海。成群結隊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正忙著採蜜,它們為花壇增添了許多生機。

經過主廣場,向北面走去,就看見一個人工湖。人工湖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湖中的沙石;人工湖的水真靜呀!靜得像一面鏡子,倒映著垂柳和遊船。成群結隊的魚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有的身子是全金色的,有的是黑白相間的,有的是火紅色的……它們有時吐泡泡,有時你追我趕,那歡樂的身影可愛極了。人工湖中央還有乘客坐船,小船一劃,使湖面泛起微波,一個接著一個,像一群淘氣的娃娃在追逐。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呀!”

啊!人民公園真美,不愧是開平最大、最漂亮的公園,令人流連忘返。我愛家鄉的人民公園。

我愛家鄉的人民公園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0字

泰州,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景色也是很不錯的哦

春天到了,又是一個好風光,人民公園裡,那一大片人工湖,水裡不時有魚兒跳出水面,濺起晶瑩的水花。水面上,飄著一些落葉、桃花。岸邊的柳樹,它的紙條正在被春風姑娘梳理著,旁邊的城堡上,有幾隻色彩繽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哎呀!太熱了”不知不覺,春天悄悄溜走,夏天急匆匆的趕來。看,那個小山坡,上面有很多知了在唱歌,它們肯定是覺得太熱,想用一首歌來給我們解解乏,可惜,我們聽不懂它的歌詞。走著走著就來到一片金燦燦的沙灘上,有很多孩子們搭建的堡壘、花園、山坡,遠處的湖水一片碧綠,讓人倍感舒服。再往上面走一走,就是到了一片草地上,三三兩兩,五顏六色的帳篷裡傳來歡聲笑語。

葉子黃了,秋天到了,看湖邊的水杉樹,換上了黃色的新裝,空氣裡瀰漫著果實的芳香,又是一年豐收的時候啦!

鵝毛大雪,寒冷讓我們對冬天十分畏懼,公園裡的樹木,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輕輕搖搖樹枝,就會如“傾盆大雪”班灑落,落在頑皮孩子的圍脖裡,落在媽媽的帽子上,頓時猶如兩個會活動的雪人,惹得路人哈哈大笑!

一年四季,不論是風和日麗,還是嚴寒酷暑,人民公園的都陪伴著我們一路走過。

家鄉的人民公園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7字

我家鄉的西面有一座人民公園,它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這裡,頓時,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東瞧瞧,西看看,路旁的松柏更加神氣了,人民公園也更加活躍了。人工湖的冰融化了,春風吹拂著湖面,盪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紋,波光閃閃,湖水清澈見底,清得能看見水底的魚兒在水草間來回穿梭。蜻蜓飛過,尾尖不時地沾一下水面,每當我看到這個場面,就不禁想起“蜻蜓點水”這個成語。

夏妹妹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我們的身邊,人民公園的花更豔了,草更綠了,樹木更茂密了,它為人們撐起了一把把遮陽傘,湖邊的柳樹撫摸著自己的長髮照著鏡子。可愛的魚兒們在水中相互追逐、嬉戲,整個人民公園到處都是一派熱鬧的景象。

秋婆婆扭著身子來到這裡,它撫摸著花草樹木,楓葉紅的似火,楊樹葉黃的賽金,秋風吹過,樹葉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站在人工湖邊的小山上,放眼望去,真像一副水墨畫。山上涼風習習,蟈蟈的叫聲沒有了往日的清脆。

嚴冬老人來了,他使勁一吹,湖面結了一層冰,雪花滿天飛舞,公園裡安靜極了,此時此刻,這裡便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啊,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人民廣場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5字

我的家鄉在咸寧市咸安區,這裡有很多美景,但是我卻最喜歡家鄉的人民廣場。

春天,迎春花、向日葵、桃花等花兒在廣場上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我們在花香中喂著鴿子,淦河在廣場邊上靜靜地流淌,淦河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淦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石頭;淦河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夏天,廣場上的大樹一個個撐起碧綠的大傘,爭相給在廣場上納涼的人們遮陰。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廣場成了燈的海洋,閃爍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灑落人間。人們在這裡的大螢幕前看電影,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跳舞;孩子們有的玩碰碰車,有的玩蹦蹦床,還有的在滑冰,熱鬧極了。

秋天,我們家鄉的市花——桂花,盛開了。你看,廣場上到處都是高大的桂花樹,碧綠的葉子,枝繁葉茂,映拖著一簇簇米黃色的小花,那就是桂花。桂花只有米粒般大小,四片淡黃色的花瓣圍著細細的花蕊,小巧纖細卻盡力向外伸展。桂花形態可愛,香氣醉人,用途也特別廣泛。

冬天,我們在寬敞的廣場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很開心。這裡的花草樹木都披上了銀白色的大衣,給自己保暖。不過,廣場上還有一種花,在嚴冬裡為我們開放,那就是梅花,它們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

這就是家鄉的人民廣場,一年四季各有特點,景色迷人,我為我的家鄉有這樣漂亮的廣場而高興,如果你來咸寧,歡迎您到人民廣場來看看!

家鄉的小河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2字

家鄉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裡,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裡,永遠不會忘記。

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興奮地跑向大橋中間,扶欄遠眺,河面平靜開闊,陽光射在水面上,柔和而亮麗,水中倒映著藍藍的天和潔白的雲,也映出了岸邊挺拔俊俏的柳樹,河面彷彿是一面明鏡。

“一群野鴨!”我和夥伴們幾乎同時驚呼,極目向遠處的河面望去,嘿,那些可愛的小鴨子,有的拍著柔嫩的翅膀,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有的把嘴巴伸進水裡,似乎在河水中的魚兒嬉戲;還有的把頭深埋進水裡,只露出一個尖尖小小的尾巴……

“譁—譁—譁”,漁船在遠遠地跟我們打招呼,你還可以觀看漁民叔叔捕魚的情景:當那漁網收攏的時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魚兒在網裡惶惶不安,活蹦亂跳,隨著包圍網越來越小,密密麻麻的魚兒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在網裡拼命的掙扎……想要逃出這天羅地網。

漁民叔叔有時還能捕到味道鮮美的青魚、鯿魚,甚至披盔戴甲的龍蝦、螃蟹……

我和幾個女孩子只在橋上觀望,而男孩子不是,他們坐不住,覺得坐著沒意思,便脫下上衣,跳下河去游泳,雖說這小河沒有水尚的游泳館好,但這裡河水清澈,還可以和魚兒們遊玩,他們扎猛子、打水仗、跳水……小河簡直就是男孩子們的樂園。

小孩子們在玩,大人們可沒有閒著,該幹嘛幹嘛。婦女們在河裡洗衣服,一邊洗著,一邊談談家常,男人們在河裡洗菜,淘米,老人們在一起跳舞、練功,這裡似乎就是一個俱樂部。

我愛家鄉的小河,它滋養了一方土地,哺育兩岸的兒女,它令人快樂,令人讚美。

我愛家鄉的小河。

家鄉的夏天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6字

在黃海之濱,有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它就是我的家鄉—東臺。

夏姑娘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這個縣城。清晨,太陽公公伸了個懶腰,打著哈欠,像飄飄悠悠的紅氣球,懸在東邊的樹梢上。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歡笑聲,鳥鳴聲,做成了一部優美的交響曲。

荷花也跟著人們的旋律忙活起來,他們一個個親熱地挨著,無不爭奇鬥豔,荷花千姿百態,讓人賞心悅目。它們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像未出生的嬰兒,白白胖胖的,正在母親肚子裡沉睡;有的含羞待放,似個靦腆的小姑娘;有的剛剛綻放粉紅的花瓣,鮮嫩可愛;有的已經完全盛開,若亭亭玉立的少女,展示著它妙齡時的婀娜多姿。凋謝的荷花,如恬靜的婦人,正靜靜地撫育後代。微風乍起,滿池的荷花都跳起舞來,好像在進行選美大賽,一個個都在說:“我最美,我最美!”

似乎看見人們正在辛勤的工作,太陽公公漸漸打起精神,變得熱情起來,他一改懶洋洋的樣子,原本淡紅的氣球變得火紅起來,像一個大火球,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

人們都躲到了大樹媽媽的懷抱裡,大人們坐在凳子上,一手拿著扇子輕輕地扇著,安靜祥和;小孩子則在蹦蹦跳跳,好似在和太陽公公玩捉迷藏。

過了好久,太陽公公似乎看見人們休息了,他揉揉酸脹的脖子,精神沒有那麼多了,興許已經累了。人們繼續忙碌,大人們收玉米了,我們小孩子也跑進田裡,一會兒認真地收玉米,一會兒調皮地奔跑,又弄到幾種玉米杆,構成了一副鄉下夏天的卷軸。

太陽公公累得快趴下來了,於是他偷了個懶,天空漸漸被染紅了,好像仙女撒下的錦緞。每當這時,媽媽總會指著天對我說:“看,太陽紅的像雞蛋,你知道明天的天氣了嗎?”我傻傻地搖搖頭,媽媽笑著點點我的鼻子說:“太陽越紅,代表明天越熱。”我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原來夏天傍晚的太陽還有預報天氣的功能。

太陽公公精疲力盡,月亮姐姐心疼了,連忙接起太陽公公的職責。月亮姐姐溫柔極了,灑下舒適的月光。記得小時候,每當這時,媽媽總是抱著我在月光下納涼,給我講一個又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我總是伴隨著柔和的月光,蟋蟀的歌聲,媽媽的故事,進入甜美的夢鄉。

家鄉的夏天是我心中最美的季節,也是令我如痴如醉的季節。

家鄉的月亮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4字

我一下愣住了,我被一個月亮嚇住了,它是那樣的大,那樣的皎潔,就像一朵怒放的白蓮花,掛在晴朗的夜空中。

我坐在外婆門前的田野上,靜靜望著這一望無際的天空。每當我們一家人吃過晚飯,我們便會坐在門口乘涼,大家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十分溫馨。

我總是愛把眼睛眯成一條縫,自己輕輕地哼著小曲兒,想著當天的趣事,在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是那樣寧靜,那樣美好。

天又黑了些,月亮顯得更加皎潔明亮,田野上佈滿了一層薄薄的霧氣,在月光的照耀下,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我用手一摸,涼絲絲的,忍不住去嘗一嘗,細細品味,竟有一點甜。

小河裡有一隻小船經過,發出“嗚嗚”的聲響,水平如鏡的小河立刻變得波光粼粼,閃爍著銀光。小船經過的河面轉眼間變成了一幅抽象畫,柳樹的影子,繁星的影子,月亮的影子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景象總是能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水中有一個勇往直前的登山者,眼前就真的出現了一座山,而那輪明月就是那偉大的登山者;我幻想它是一幅世界地圖,就真的有一張世界地圖,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太平洋……對了,對了,那一個皎白的月亮,就是燈火通明的中國。

可這時,月亮卻突然不見了,它哪去了呢?估計是在和我捉迷藏吧?漸漸的,它俏皮地露出了半邊臉,忽而又害羞似的躲了起來,好不可愛。終於,它玩兒膩了,不躲不閃地站在當空。不知不覺中,我突然發現月亮從東邊走到了我頭頂上,月亮這傢伙還真是有本事啊!

午夜來了,我摘下月亮,擁它入懷,於是我靜靜地睡著了。夢中,家鄉的月亮長了翅膀,帶著我飛呀飛呀,盡情地翱翔。

家鄉的四季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4字

記憶中家鄉的四季都美得歡愉,美得豐碩,美得聖潔,美得銘心刻骨。

春—小河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一路走來,喚醒了沉睡中的小草,撫摸著諸樹的小腦袋,萬物都活躍了起來,充滿著生機。

河邊春風吹過,鳥兒停留在柳枝上,照著河水精心打扮,柳樹被鳥兒逗笑了,彎下了腰,枝葉輕輕柔柔地撩撥著河水,河水害了羞,發出“嘩嘩”的聲響,匆匆向遠方跑去了,只留下還傻樂著的柳條。小草和竹筍都被河水少女般的聲音所喚醒了,個個探出了小腦袋,好奇地看著外面的大千世界。

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像牛毛,欣然地投進了河媽媽的懷抱,可把河媽媽樂得綻出瞭如花般燦爛的笑容。

夏—黃昏

夏姑娘趕走了春姑娘,迫不及待地主宰了大地。

傍晚,一陣陣涼風和人們撞個滿懷,吹的剛勞動完的人們心情舒暢,吹的樹葉直髮“嘩嘩譁”的聲響,吹的不知名的小草聽了什麼笑話似的,笑得前仰後合。

漸漸的,漸漸的,一縷紅的像火,黃的橙汁般的霞光照在人們的臉上,把農人們的臉映成金色,旁邊層層疊疊的雲彩,似乎也被這黃昏感染了,白裡透紫,紫裡透紅,紅裡透黃,仰望天邊,就像一幅意境深遠的油畫。漸漸的,畫面裡多了搖著蒲扇的鄉村人,多了嬉戲的孩童和歡快的小狗,不知何時,月亮也爬上樹梢,靜靜聽著孩子們的歡笑聲。

秋—田野

秋是一位魔術師,兩手輕輕地擺動一下,高粱迎風點頭,麥穗彎下了腰,柿子漲紅了臉,落葉如舞女般從半空盤旋而下,農民們盼望著,盼望著,收穫的季節終於到來了,他們揮舞鐮刀,任汗水在喜悅中盡情揮灑,忙得不亦樂乎,原野的上空迴盪著他們歡愉的笑聲。

冬—雪

雪一片一片地飄了下來,簌簌的,沙沙的,河水拉上了拉鍊,預防著冬天的寒風,視野裡,到處都有白花花的一片,遠遠看上去聖潔得如夢中世界。

我愛不一樣的四季,更愛四季都美麗的家鄉。

家鄉的小瓦屋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4字

昨天回來我老家,一看到這靜幽幽的瓦屋,我就忍不住去到處轉一轉,看一看。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對農村點點都情有獨鍾,這個小瓦屋很老,用磚瓦蓋的,不算很大,但也不小,是我爺爺奶奶的家,坐個五十人開會準沒問題。老瓦屋從外看,低低矮矮的只有一層,東南北三面牆還算完整,可是西面牆缺磚少瓦,破損不堪,但家裡面雖然很舊,但不亂,反而更整潔。六年前餐桌在哪還在哪,木椅向北現在還是向北,全是記憶中的模樣,我都懷疑這是不是博物館。

走進後院,房後挨著一棵樹,樹的葉子像個小扇子,我知道這是銀杏樹,但是我爺爺管它叫白果樹,說是有好運。奶奶說這樹比這房子還高一輩,我爸十歲時就上樹採果子出去賣。

靠近樹旁有個小梯子,是上房頂的,我一個勁兒爬了上去,上去了才發現樹比房都高,像個巨人護著房子,房子好像躺在它懷裡默默地享受著它的保護。我向西方望去,落日的光把晚霞都灌紅了臉,似羞答答欲言又止的姑娘,十分輝煌!這時,閉上兩眼似乎真的來到了童話世界,心中暖暖的,難道誰在這時會否定夕陽能融化心中的雜念嗎?

向東一望,田野裡,幾個農民,扛著鋤頭,談笑著走向炊煙繚繞的家,家裡人正等著他們吃晚飯呢。這時,夕陽落下山去,只留下一片光暈,襯托的那些樹啊、房屋啊、小河小橋啊,充滿了詩意。

我回憶這天邊的雲霞,單層的小屋,古老的銀杏樹,還有晚歸的農人,黃昏的霧靄……

那天又在奶奶家,就在那瓦屋裡,我吃了老家水土種植的米飯,那個香啊!

家鄉的瓦屋啊,你隨時在我夢裡,靜靜地伴我安然入睡。

家鄉的春天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7字

春姑娘攜著綿綿細雨,拂著縷縷微風,踏著茵茵芳草向人間款款而來。

冬去春回,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尋花覓柳。漸漸的,不知不覺,風雨中的景物若隱若現,朦朦朧朧的,飄渺著淡淡的煙,宛如一個人人嚮往的仙境……如詩如畫,好一個江南風土情。

風雨後,永珍更新,空氣中夾雜著一絲甜意。俯下身來細細地嗅,土壤散發出淡淡的芬芳,在鼻邊縈繞,令人耳目一新。黑黝黝的泥土,到處充滿了勃勃生機,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是一個身著淺褐色外衣的娃娃,從小志氣大,迎著春風頑強地生長。

太陽爬出來了,走著走著,我來到一個小山坡下,所到之地,李白桃紅,花團錦簇,所處之地鶯歌燕舞蝶戀狂,可謂春風漏洩,雙柑斗酒。綠茸茸的小草萌發了,如同一張柔軟而又舒服的毛毯;繁點點般的花朵,有春風雨露在旁作點綴,遠看倒有幾分無中聲有的樣子,果真是“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深似海,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甚是舒服。

我不禁感嘆到家鄉四季之首的景色,真美!

家鄉的小溪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13字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著一條小溪,它是家鄉的小溪。

清晨,太陽當空照,白雲輕輕飄,小溪更是清澈見底。我來到小溪旁,和爺爺坐上船,用手輕輕地撫摸著河水。這時,河水如同絲綢一般,從我手指劃過,真舒服,這也是我每天早上最愛乾的事。我蹲在船上,用手抓小魚,一抓一條,那魚會使勁甩尾巴,水都甩到我臉上了。爺爺見了哈哈大笑。

傍晚,我總是會坐在小溪旁看日落。太陽把水面照紅了,我望著水面,心想:小溪,你每天就一個人看日落嗎?不會的,還有我呢,我們交朋友吧。說完,便用手碰碰水,就等於在握手了。傍晚時,路上的人很少,顯得河水很寂寞,好似一個孤獨的人。

晚上,小溪中間倒映著一輪明月,我想起了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不禁想起了在城裡的爸爸媽媽。小溪不遠處,燈火通明,我想:應該是一些人家的燈光吧。樹底下很涼快,微風一吹,真好!樹上知了停止了唱歌,似沉醉在美景中。

家鄉的小溪,你給我快樂、清涼,謝謝你!

家鄉的夜空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0字

曾被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所感動,曾被嫦娥奔月的奇幻傳說所感染,曾被……高深莫測的夜空給予了我無窮無盡的想象,這夜空到底蘊藏著多少個故事……

夜晚,抬頭仰望繁星滿滿的夜空,我便被這如詩如夢的意見所折服。深藍色的夜空如同一塊大幕布,遮住了無窮無盡的華麗歌劇,神祕奇幻的幕布上,點綴著閃閃發亮的繁星,它們眨著閃亮亮的眼睛,好奇地窺探著這個被朦朧月色籠罩著的世界。此時,這明月,越發美輪美奐……夜空中繁星閃耀。透過窗望去,朦朦朧朧的月色輕盈的灑向大地。呵,你瞧,嫦娥姐姐的綢帶又被玉兔精偷出來了,繞在了月亮小姐身上,襯托的月亮更美了呢!我凝視著這熟悉的一切,萬物都在月光下沉睡了。

瞧,小草沉下來腦袋,樹木在一縷清風中搖曳,門前種的一棵桂樹已如痴如醉……我環視著家鄉的一切,便覺得夜空越發顯得親切宜人。夜空承載了我無限美好的想象,承載了兒時的天真快樂……

哦,情繫夜空。家鄉的夜空,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