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漢字之美相關作文20篇

感受漢字之美 篇1

國三作文 ,906字

任流光飛度,紅櫻綠蕉,你就這樣同我生長,在歲月中感受你的美妙,這樣的人生有多好?

漢字之美·美於形義

猶記在燈光下,母親手握識字卡,陪我一字一念。“冊”清脆的童聲裡,彷彿看到兩本書卷,乖巧捲起。“苗”眼前是一片稻田吧,長著纖纖的細草。其時,我不懂你,卻已然能從你的樣貌裡窺見你的奇妙,從你的造型裡窺見你的含義。

漢字之美·美於合轍

慢慢的,我充實著你,識得的漢字越多,我便越渴望去讀,去念從“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到“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念著,念著,我不懂得其中的含義,可在念中,你的音韻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每個字都如一個小音符,跳躍著,旋轉著,可以譜出曲來。它們是配合的,是相諧的,是有韻律的。其時,我仍不懂你,卻已然能從你的發音裡窺見你的奇妙,從你的韻律裡窺見你的美麗。

漢字之美·美於意境

我仍不滿足,於形音之後,我想知道含義。於是,我翻開書,從魏晉名士“撫劍登輕舟”讀起,朦朧裡,輕舟湖上,月色輕攏。到唐朝,“大珠小珠落玉盤”短短七字,我未聽琵琶之聲,可在詩中已聞它的清脆。至宋朝“十年生死兩茫茫”,王弗之死,已隔千年,卻令人泫然欲泣。到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兩物放在一起,不作任何解釋,便已覺時光無情太匆匆。至清,“季子平安否”,“冰與雪,周旋久”,平淡如白水卻可動人,貞觀兆騫的友情通過漢字,不僅打動了納蘭也打動了百年後的讀者。近現代,亦是如此,“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是漢字將雨巷形容得悽婉迷茫。脈脈相承五千年,你竟從未斷絕,且不論何時,仍切實可感。讀你,我已心醉,只為你獨具的一份意境。我以為,我仍不懂你,因為我所知僅是冰山一角,我希望,終有一日,我能看到你的全部,且將一生流連其中。

流連其中,便永遠不走,你的美,要有一生感受。

感受漢字之美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8字

這個星期,我在漢字的海洋裡盡情暢遊,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美。

說到漢字的美,不得不說說書法。所以,我在這個星期,從線條美,節奏美,意境美這三個方面去感受它的美。

在書法中,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線條美。寫篆書,線條必須要均等,一樣粗,一樣細,間隔也要均勻。寫楷書和行書,便要有粗細變化,才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羲之,黃庭堅等書法家,都把線條寫的粗細有致,所以成為天下第一第二行書。但光線條美也不行,還要有別的祕訣。

有了線條美的基礎了之後,就等於把框架已經搭好,可以在上面建房子,加裝飾了。那要蓋什麼房子呢?就要蓋節奏美這個房子了。書法裡,節奏也是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節奏有快有慢,有重有輕。寫楷書是要慢,穩重。寫行、草書時,則要像野兔一樣輕快。草書最有代表性,草聖張旭寫草書,能夠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費吹灰之力。還寫得栩栩如生。練好這個,已經很了不起了,但還可以錦上添花。

錦上添花添什麼呢?添的就是意境美。每個人寫的每個作品,都有他獨特的意境,這個意境可以應心情而不一樣。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天下第二行書顏正卿的《祭侄文稿》,都是很好的例子。如《蘭亭序》就比較雅緻,而《祭侄文稿》是表達了顏正卿的悲憤,就比較悲傷,嚴肅,寫出來的字也會隨著情緒起伏。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意境。假如你這三點都做成了,那你就已是名留青史,數一數二的書法名家了!

這次,我終於在書法的翰墨中感受到了漢字的美。

感受文字之美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6字

拉開窗簾,一縷柔陽光照射進來,透過面板,一點點滲入血液,心裡湧起一股溫暖。喜歡在這美好的黎明中,伴著陣陣鳥鳴,捧上一本書,坐在陽臺的搖椅上,細細品讀,感受文字之美。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書和現實互相交流,滋潤著我的心田。書如一樽酒,讓我回味無窮;書是我最忠實的夥伴,它總能在你傷心時給予你心靈上的安慰。書,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吸引我去了解它、品味它、感受它。

書,讓我明白真誠和善良。曾記得讀過一本書,書中一個片段讓我記憶猶新,講得是一個女孩領養了一隻流浪貓,那隻貓已經受了重傷,家人勸她把貓扔掉,但她一直堅持下去,並用自己的一顆善良的心細心照顧著貓咪,終於在她的堅持下,小貓重獲了生機。

正被這個小女孩兒深深地打動時,我突然間想到以前的一件事。一次,我路過一個垃圾桶,剛好看到一個髒兮兮的小狗在垃圾桶旁找吃的。翻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丁點兒能吃的,路過這個垃圾桶旁的人大多都扭過頭去,瞧都不瞧它一眼,當然,我也不例外。有些人甚至在旁邊冷嘲熱諷,極通人性的小狗,只是抬頭望著,默默地注視著那些人,眼神裡流露出一片蒼涼。

讀了上面的故事,我想:我們應該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生命,即便它有多麼弱小,任何生命都不是卑微的。

一個早晨,一本書,一個人,一件事,構成一道風景,釀成我甜美的回憶。

感受文字之美,盡享讀書之樂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6字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你們可否真正喜歡過讀書?我想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為了讓同學們愛上讀書,11月30日,朱棣文小學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閱讀日活動,最令人興奮的是,這天,大家不用背書包上學,不用寫沒完沒了的作業,只要帶上一本心愛的圖書,可以在書海中暢遊一整天。

在上午的開幕式上,陸校長給大家致詞,讓我們知道書籍對我們學習,生活有多麼重要。接著,五六年級的學生代表給我們推薦了幾本好書,講得那麼生動有趣感人,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緊接著,陸校長又給在2017年發表在各種刊物習作的同學們頒發了獎品,表示對這些孩子們的鼓勵,希望我們多讀書,寫出更優秀的作文。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得到了這份獎品,我一定不辜負老師們對我的殷切希望,寫出更多的文章,做一個知識淵博的孩子。

學校還舉行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活動,同學們製作了漂亮的讀書書籤、寫了讀書感想、進行了閱讀日作文比賽、古詩文競賽等等……每個專案都讓同學們感受讀書帶來的種種喜悅,真是過得既開心又有意義。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下午紅領巾書市拉開了帷幕。同學們飛奔著來到博文廣場,操場上人山人海,綠油油的草坪幾乎被人海覆蓋,各種書籍琳琅滿目,漫畫、小說、文學著作、經典故事、童話故事……真是數不勝數!我們班趕緊找了個攤位擺起書來,連忙大聲吆喝起來:“大家快來買書吧!還可以參加抽獎活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咯!”這時,同學們都像小蜜蜂花蜜似的蜂擁而上,挑起了心愛的書。這時,我們班的一位女生用她的“花言巧語”,做成了第一筆生意,半小時過去了,我們賺的錢越來越多,大家都喜笑顏開。我提著小皮夾在博文廣場上東瞧瞧,西望望,突然,我發現一個班級的攤位上有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雄獅去流浪》,那不是我夢寐以求的書嗎?我便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這是我的一份小小收穫,我心裡美滋滋的。最後我們將自己賣書賺來的錢都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獻出了我們真誠的愛心,希望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能盡情讀書,分享快樂。

同學們,讀書的孩子最美麗,愛讀書吧,讓我們感受讀書的快樂,讓書香飄滿我們美麗的校園!

漢字之美 篇5

高一作文 ,806字

漢字,作為中國人從古至今使用的文字。它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還有自身獨特的魅力,這魅力足以讓每一個接近她的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

漢字之美,美在她那變幻莫測,極富音樂性的發音。“一聲平,二聲提,三聲轉彎,四聲降。”它的每一種發音都包涵了隱藏在漢字之內的美妙。人們所朗誦的詩歌短文在那靈活而又小巧的四種聲調的譜寫下,成了一篇篇動人的旋律。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這些看似簡單的發音方式,卻串聯成了一首首關於漢字的讚歌。

漢字之美,美在她那時而飄逸俊朗,時而粗獷豪放,時而又華美靈巧的形。你若小看了漢字中的“橫豎撇捺點勾提”,那你就是大錯特錯。這些筆畫看似如此普通又如此平凡,但正是因為這些筆畫才勾勒出了漢字。那一撇是如此輕巧,而那一捺又是那麼的蒼勁有力。正是在這些縱橫的筆畫中,才有了漢字形態的美麗。正是因為漢字的或扁或圓,亦莊亦諧,動靜相宜,才有了漢字多彩的美麗。

漢字的美,美在它那多種多樣,與形相互聯絡的義。看著“翟”字,你可曾想到一隻展翅高飛的大鳥;看著“笑”字,你可曾在眼前浮現出一個臉上滿是喜悅的小寶寶;看著“巍峨”,你可曾感覺到一座高大險峻的山峰頓顯眼前。是啊!這便是漢字義的魅力。它的義與形相互結合,使你不僅為它的一筆一畫感嘆,還會為它那多彩的解釋與聯想而發自肺腑地欣賞和讚佩。

是啊,漢字的義具有自身特殊的魅力,這種多變的美,是其他的文字難以與之相比較的。中國人表示“我十分愛你”這個意思可以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可以說出多種情感不同的語句。而英語中,只能用一個“Iloveyouverymuch”來表示。相比之下,你是否覺得漢字的義是那麼靈活呢?

文字之美,還美在她只對真正愛她、懂她的人撩開自己神祕的面紗。

讀到一首琅琅上口的古詩,當你被一篇美文深深陶醉。你心中會有一種難以抑制的喜悅。

只有被漢字的美所吸引,我們才會“沉醉不知歸路”,才會“為伊消得人憔悴”!

夜深人寂,挑燈夜讀。會心之處,不覺莞爾。

漢字之美 篇6

國二作文 ,628字

漢字,是一種語言表達的力量,橫平豎直,端莊大方,更有一種文字的生命之美。

古代的文人書寫底蘊頗為深厚,提筆落筆,墨色便在紙上浮現。一筆墨,分隔了墨白,分隔了陰陽,分隔了虛實。筆法的時而輕墨,時而疾徐,漢字的深厚剛勁表達得漂流盡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一個個漢字是豐富的書法瑰寶。它們是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結晶,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疑聚力量。

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寫下每一個筆畫都是拉長曆史鏡頭的過程。古人寫書法是從臨摹法楷體開始的,數千張紙的練習追求書法之道。古人曰:“正者,沖和之謂也。”練字以“中和之道”為內涵,做到身正、筆正、紙正。以正的立意書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內心對書法的尊崇表現漢字之美。大多數書法家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字型,或許飄逸,或許柔美,當每個人的內心沉澱下來去傾訴時,語言學會有自己不同尋常的生命特質,字型也便不同了。字型形狀有別,靈魂始終是一致的,漢字帶給人的洗滌與淨化是不會改變的。

真正用心靈觸控一支毛筆,體會墨汁落於紙上,輕輕渲染開來的韻味。臨摹一篇美文,感知那春風拂過柳葉的雅緻,亦或是臨摹一篇經典,感知古風古韻,如同欣賞那紅牆黃瓦間,一位手撐油紙傘的女子。寫下端端正正的一筆一劃,細細體味書法之美,漢字之美。當筆尖輕輕落於紙上,悠悠墨韻染,當每一撇一捺劃過,都是在訴說。你聽到了嗎?那是在與紙墨的細語,它柔情又細小的聲響,在筆尖,在紙上,在墨裡。

漢字之美,是無法言說的,滿心的欣然和崇高的敬意,只能化作空中的墨香迴盪去表達。

漢字之美 篇7

國二作文 ,978字

漢字之美,美就美在它只對真正愛它、懂它的人掀開自己神祕的面紗,美在外形華美與忠貞氣節的凝造。

神祕的面紗在於其歷史奧妙,是誰創造了漢字?又是怎樣的機遇創造了漢字?外形華美是《大學》中講的“外王”,它重點在於文字筆畫的柔美,每一筆的連暢與精神世界用文字表現出了自然。而忠貞氣節就是《大學》的內聖,每個字都是一首詩,譬如“木”字,其豎表堅守,其橫意發展,而撇捺兩筆則是向外拓展,這不正是讀書人對讀書的態度嗎?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美的。目光縱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產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這是一種刻於甲骨與銅器的文字,這是一種簡單的圖畫文字,在當時這種文字與陶器的花紋是相互契合的。因此,漢字之美就體現出來了。後來,幾百年以後,金文誕生。商代金文多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會意字,它們像一幅幅圖畫,有的渾厚奔放,有的呈團塊狀。在近些,篆書向我們緩緩而來,它將金文簡化,又不失圖畫風格—圓潤是它的特點。後來,隸、楷、行、草成為時代趨勢,其間架嚴謹,方正平直,渾厚剛勁,豪邁奔放。

漢字的外形是美的。說起來,不得不提書法。拾一杆毛筆握於手中,沾於墨硯,使書墨香氣暈染開來。一手扶宣紙,另一手持筆蒼勁立於紙間,濃墨重彩也典雅風範。書法是藝中之藝,之所以有此稱號,是因為書法是字型的標本,也是人格的楷模。宋朝科舉時期,蘇軾以其驚人思想奪得榜眼,可那時蘇軾的字只算得上規範,並不能拔得頭籌。是什麼使蘇軾的字成為灑脫不羈的代表?我想,是蘇軾人格上的修養,煉定平凡內心,甘於做“閒人”,不爭名利,因此才能寫出一幅又一幅完美的書法之作。

漢字的精神也是美的。漢字向來就有盡善盡美的稱號,所謂“善”,是人心之善,“美”,是自然之美。因此,書法的第一筆往往能決定整個藝術境界,黑或白,虛或實……下筆時,萬物皆圍你旋轉,時間就是永恆。這種忘我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虛則歧,滿則溢,興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它超越了政治上的束縛,擺脫了權力上的枷鎖,昇華為精神上永不衰敗的財富。

漢字之美,美在我們義無反顧的與世界撞擊而守住文化,美在擁有真正的中國魂。也許,眾多人提筆忘字,縱使漢字經歷過這樣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依舊散發著動人光芒的美。

想想伏爾泰的話:耕種自己的園地,不要急於膨脹自己,當我們用真正中國心堅守起這個大國,我們才有勇氣不忘初心,慎終如始。

感受生活之美 篇8

國二作文 ,574字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春,花紅柳綠,溪水潺潺;夏,樹木青翠,枝繁葉茂;秋,賞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臨北國風光,萬里雪飄。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閒暇時,到鄉下,聽百鳥齊鳴,心情便不由自主地歡悅起來。仰觀天高氣爽,幾縷炊煙;俯視柳暗花明,曲徑通幽。清晨,薄霧氤氳,景氣朦朧,猶如身臨仙境;深夜,銀輝輕灑,促織低吟,聽取寂靜之聲。此乃自然之美,只有融入其中才能體會到。

捧一本書,備一盞清茶,於靜室之內,神遊於書海之中,讓書香、茶香盈滿窗櫺,此閱讀之美,只有潛心於字裡行間,才能領悟到。

午後,鋪開紙筆,潑墨揮毫,讓筆畫在潔白的宣紙上凝聚成蒼勁的漢字。或是拿起二胡,架起譜架,讓美妙的琴音從弦上、琴筒中緩緩流淌,沉醉於音樂之中,獲得震撼心靈的體驗。傍晚,端起相機,讓落日將一抹鮮紅留在底片上,泛起幾圈光暈,再加上湛藍的天空、耀眼的火燒雲,該是一幅多麼美妙的畫面啊。這種藝術之美,只有親身實踐,才能感受到。

和朋友一起,在假日的下午,騎上單車,讓車輪碾過青石板的小路,在老房子旁,讓記憶停留,歡樂駐足。亦可在光滑筆直的柏油路上,一路狂飆,讓風吹散學習壓力下混亂的呼吸,在運動中體驗奇特的快感或是停車於公園的草坪邊,坐在樹下,交流著身邊的一切,這種友誼之美,只有敞開心扉,才能收穫到。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發現生活之美,大概只有投入其中,才能用心體會到吧。

探尋中國漢字之美 篇9

國一作文 ,1099字

回首千古華夏,漢字走過甲骨成泥,鐘鼎斑駁,竹簡絹帛的古老歲月,歷經秦朝的篆書,漢朝前期的隸書,直到漢朝末期才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端正的方塊形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偏旁和筆畫來組成,各種筆畫在一個平面裡多向展開,構造複雜多變。中國漢字之美,美在形態,美在音韻,美在靈性。

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原始的中國漢字是一種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義、字音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絡,它是形、音、義的結合體。老祖宗造字,不僅融會了字的靈動美觀,更糅合進了人的喜怒哀樂。一個字如果說是一幅圖畫,那麼一個詞、一個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視感極強的世界了。如“月”的形狀像月牙,“山”似隆起的連綿山峰,“果”讓人想到樹上碩果累累等等。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六種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遊子漂泊他鄉的“離人秋思圖”來。中國漢字這一種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因此,中國漢字具有形態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一般來說,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有的漢字一個音節有好多個漢字來記錄,如“xī”音節就有“西、吸、溪……”;有的漢字還表示幾個音節,如“和”可表示為“hé、hè、huó、huò、hú”五個音節;還有些字可以通過聲旁確定音類或大致的讀音,如“張、倀、萇、悵”等,“長”就是這組字的聲旁。字有平聲、仄聲,平聲、仄聲又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過去還有入聲。聲音有高有低、長短起伏,讀起來讓人慷慨激昂,讓人熱情奔放,讓人心娛神悅。優美的漢字讓你聆聽高山流水的琴絃,讓你聆聽蘇東坡月下把酒、仰望蒼天的聲聲發問。在人生受挫之時,讀幾首詩,背幾句詞,你會感到心曠神怡、豁然開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唱出了我們希望與信心的高昂強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構成語調的高低起伏。思鄉情感無處訴說,吟讀時語調應呈現出來自心靈的跌宕,兩個“頭”字發音時應夾雜著嘆息聲,讓人感到悲情的詩意美。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音韻之美。

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漢字雖然是由橫豎點撇捺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們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每個字都有著不同的風韻。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淚,“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彎腰的形態,“重”字一望就有沉墜感等。漢字的變化無窮無盡,本身就具有靈性之美,足使我們為之動情。漢字自身就有一個想像的天地,任我們飛翔和馳騁在知識的海洋裡,享受無窮的樂趣。因此,中國漢字具有靈性之美。

中國漢字承載著華夏子孫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理想,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漢字的形態之美、音韻之美及靈性之美。

感受菜市之美 篇10

國二作文 ,492字

漫步走進菜市,拋開一切雜念,用心靈去傾聽,去感受菜市的美。

聽到那陣陣傳來的種種聲音了嗎?那是賣主熱情的招呼,是買主與賣主之間的討價還價,是雞鴨們歡快的撲騰……雖然,這些聲音顯得如此吵雜,卻使人聽到歡樂,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

一路走去,腳上時不時的沾上汙水。很髒,很臭,但卻令人欣慰。也許只有在這塊土地上才能感受到鄉間,菜地裡的那份田園鄉情。鄉土的水,鄉土的情,使人也顯得本土本色,原汁原味了。

腳步停留在蔬菜攤前,那水靈靈的水果佈滿了我的眼前,也只有在這裡才會遇見。旁邊相襯著的是綠油油、黃澄澄、紅通通的蔬菜,令人一見就愛不釋手。而且價廉物美,另外買時賣者還會免費送上幾根蔥或姜什麼的。農民的淳樸、好客很是令人留戀。

閉上嘴巴,去感受。還有什麼?是人!是大批大批的人群!他們的口袋裡裝滿了收穫,他們的籃子裡也裝滿了收穫!他們急匆匆的進來,笑盈盈地出去。那笑像小孩,很天真,很爛漫!

怎麼樣?感受到了嗎?菜市的美!一種前所未有的美!一種愉快的感覺!如果心中有點不高興時,就去感受一下吧!雞鴨的籠旁,有點臭味,其肉卻很美!只有去感受,才會發現人與人,與動物,與植物竟一時間相處得那麼近!

感受生活之美 篇11

國三作文 ,740字

生活中,處處有美,處處是美。季節之美、音樂之美、心靈之美……在我眼裡,這是一個美的世界。

季節之美

春天,嫩綠染上樹梢,鳥兒展翅高飛,留下一聲聲清脆婉轉;迎春花、梨花、杏花……各種花兒次第湧出,爭奇鬥豔,直到牽牛花吹起了五彩繽紛的小喇叭,宣告夏的到來。夏天,是濃綠色的,重重樹影庇護著乘涼的人們;柳蔭裡陣陣蟬鳴,我戲言:這是盜版的“柳浪聞鶯”;抬頭望去,藍天無瑕,有點點白雲飄過……秋天,深邃的天、朦朧的雨、凋零的葉、寂靜的夜,有一種青銅色的、靜謐而憂鬱的美。冬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紛紛落下,銀光閃閃,腳下多了一張潔白的地毯……多彩的四季是美的!

音樂之美

美妙的音樂能使人放鬆身心,陶醉其中。我很愛聽音樂。比如《中國好聲音》裡李維、周深合唱一曲《貝加爾湖畔》,那空靈、悠長又深情的歌聲,讓人深深感動;周深還唱過《冰雪奇緣》的主題曲《Lititgo》,他在歌中用九種語言,唱出了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更有那些經典名曲,滋養了無數人的心靈,讓人百聽不厭:如我愛聽的鋼琴曲《土耳其進行曲》,那節奏鮮明的旋律常使我情不自禁地擺動身體,打心眼裡覺得愉快……動聽的音樂是美的!

心靈之美

傍晚,我佇立在窗前,好像是在看風景,目光卻被樓下一個拉木材的老人所吸引。他好像遇到了一個對他來說很大的困難:一個小小的臺階擋住了去路,他的三輪車上不去,附近也沒有可以繞過去的地方。老人不灰心,一次次往上使勁,又一次次失敗,直到一個青年男子出現。青年正聽著隨身聽,手中拿著幾本書,看到老人後他一聲不吭,摘下耳機,用胳膊夾住書本,在三輪車後面用力推了一把,幫老人脫離了困境……善良的心靈是美的!

生活中還有很多美的事物、美的瞬間,如果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你就會發現:美無處不在。

漢字之美歷久彌新 篇12

國二作文 ,659字

漢字如月,有皎潔似銀,也有朦朧如紗;漢字如畫,有濃墨潑灑,也有淡筆輕描;漢字如歌,有輕吟淺唱,也有黃鐘大呂。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國的象徵與驕傲。寫好漢字,領略漢字之美,這是一種情懷。

看盡塵世繁華,不忘漢字之本。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用鍵盤代替了寫字,在敲擊鍵盤的聲音中我們逐漸丟失了書寫漢字的優良傳統,以至於大多數人都是提筆忘字,明明會寫這個字,拿起筆的瞬間卻不會寫了,這是多麼可悲又可怕的現象。不要讓漢字漸漸被遺忘,不要讓漢字一次次的被消磨,不要讓漢字與古人一起隨風飄逝。

樂享山間明月,銘記漢字之美。“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漢字如月之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漢字似風之曲;“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漢字是夜之裳。正如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了詩人不僅想要登上山的頂峰,更想登上人生的巔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詩人寧願一死也不願出賣國家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格。漢字完美的呈現了古詩詞形式的優美與內含的深邃。

閒捧詩書與墨歡,傳承漢字之韻。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化節目出現在銀幕上,如《中國詩詞大會》,各方選手在美輪美奐的唐詩宋詞中徜徉留戀;又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全國各地的中學生書寫著他們對於漢字的熱愛與傳承;還有《漢語橋》,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外國人,全世界都在關注,學習著漢字。古不有漢字,萬古如長夜。漢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更是世界文明的基石。傳承漢字之韻,凝聚世界之情。

漢字散發著一種書香,熱愛它,傳承他,在歲月靜好中享受它的不盡芳香。

感受“共享之美” 篇13

國二作文 ,1269字

“嘀嗒,嘀嗒—”,牆上的秒針不停歇地轉著,在這短暫的一秒一秒中,這個世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或許在街的那一頭蓋起了新的高樓,又或許腳邊的茵茵草地中又鑽出了嫩綠的小草。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現代生活也早已迥然不同。

在現代社會中,“共享”一詞已是家喻戶曉。它對於任何一人都不陌生,但對於共享,我們只曾享受過它帶來的便利,卻從未去細細的去感受去發現它的美。

“共享”舒心

雨在不經意間就落了下來,細細斜斜的,像掛在天邊上的珍珠簾,很有一簾幽夢的味道,毛毛細雨中夾雜著微涼的秋風。在這樣的陰雨天中,確實不宜出門。回頭一瞥,卻望見遠處候車廳中的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彩虹傘朝我搖擺著自己的身軀,朝我招著手。我奔過去,在秋風中穿梭。“滴—”一聲熟悉的聲音開啟一把非同一般的雨傘。

撐著傘在雨中漫步,雨水順著傘的邊緣順流而下。滴答滴答,雨水歡快地滴在馬路上的小水窪中,小小的水窪中盛滿了晶瑩的雨滴。小水窪中的世界似乎更加明亮,就是這樣一把小小的雨傘在陰雨天中為我帶來了一份舒心,此刻我的心情被抹上了一層粉紅色。

“共享”财富

自行車的車輪劃過溼漉漉的馬路,車輪帶起馬路上的水花,猶如江南水鄉的湖面,被緩緩劃過的船槳,泛起一絲漣漪。向前望去,遠方的書屋似乎泛起了金光,在細雨中向我招著手。我隨即把自行車停在路旁,我奔過去,在秋風中穿梭。“滴—”一聲熟悉的聲音開啟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書屋。

排列整齊的書架,書架前的桌椅,小椅靠在窗戶旁,還有窗戶上隨風飄蕩的“晴天娃娃”。寧靜的畫面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與書俱老》中推門而入就會有的書香味,好像在慢慢的時光長河中唯有這個溫暖的一隅是靜止的。細聽指尖摩擦紙張的聲音,品味其間散發出的縷縷清香,文學的味道,如此美妙。在書中的世界裡遨遊,望著遠方初升的太陽,從海面升起,波光閃耀。希望的曙光,細軟的泥沙,沉溺於此,享受其中……書籍中的世界似乎更加明亮,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書屋,在平凡的生活中收穫著不平凡的財富。此刻我的心情被抹上了一層淡藍色。

“共享”温暖

依依不捨的從書屋出來,恍惚間才發現書屋旁的彩虹傘早已跟隨他人的腳步離我而去,伴我出行的自行車也不見了蹤跡。此刻不安和焦急瀰漫在我的心頭,一秒,兩秒,時間似乎靜止了,路邊清脆的自行車鈴聲打破了這一靜寂。側頭一望,路邊整齊停靠的小黃車正吹著口哨朝我招著手。我奔過去,在秋風中穿梭。“滴—”一聲熟悉的聲音解鎖了一輛截然不同的自行車。

綿綿細雨悄悄停止,秋風的寒冷也漸漸退去,太陽靦腆的從雲層中露出一角,道路旁的樹木把陽光均勻的分成兩份。一縷縷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撒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細小的光斑,甚是好看。經過雨水洗滌的世界似乎更加明亮,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單車,在我焦急時為我帶來一絲溫暖。此刻我的心情被抹上了一層青綠色。

共享時代無疑使我們的生活獲得許多的便利,而在這些便利的背後,卻不曾有人去留意它不同尋常的美。共享之美,在細微處,它需要我們自己去慢慢發現……

漢字之美 篇14

國一作文 ,1023字

中華文化的歷史發展趨勢中,最細小且精煉的零件便是漢字。它形美、聲美、意美,其中蘊含著華夏民族的血脈與精神,因此,它美!

形之美

在最早的殷商時期,出現了用龜甲來記錄事件的文體,稱之為甲骨文。它瘦弱纖細,是中華文體發展的源頭,它是中華民族充滿智慧的象徵。隨後,又出現了金文,它是文字發展的歷程,瞧,那一個個渾圓質樸的金文啊,就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吹奏者中華文明前進的樂聲!到了秦朝,一個個遒勁凝重的大篆,一個個曲折婉轉的小篆又流傳於世,它們好似一個個充滿靈性的小精靈在舞動著,歌頌者中國大一統的豪邁!之後又發明了隸書,據古人記載,它的字型稍扁,有些潦草,但是今人沒有一個人能有幸一睹芳容,它神祕而又瑰麗地躲藏在中華歷史詞典中的一隅,吸引著眾多文人雅士去發現它、探索它、繼而沉浸於它的魅力之中。

魏晉時期,又陸續出現了楷書、行書和草書,它們也為中華歷史詞典增色不少。一個個端正挺拔的楷體書字傲然挺立,它成為了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看,它橫平豎直,鉤豎突兀,顯得堅強不屈,正是華夏兒女堅貞的氣節和不屈的品格的真實寫照!

聲之美

中華歷史上的漢字向來講究音韻,一個個漢字組成一個個華麗的詞語、成語和句子,它們的巧妙組合蘊含著最美的音韻。它動人,它醉人!聽,那一句句對聯悄入耳畔,它們仄起平收,字詞相對,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陶醉。“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兩岸硝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多美的聲韻啊,車萬育巧妙地將古人對對聯的規律與自身的情感結合了起來,為中華歷史詞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是繼中華歷史的字型後的綻放的第二朵芬芳的鮮花,也為後來慢慢登場的詩詞埋下了伏筆……

意之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覺得最美最精深的地方就在於詩詞文化。它語言凝練,意蘊深刻、畫面優美,使中華歷史詞典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蘇軾、辛棄疾、李清照……他們都為文學而生。他們用一個個漢字串聯成的詩詞,多姿多彩、膾炙人口、啟人心智、陶冶情操。《登飛來峰》告訴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學習;《遊山西村》教會我們在困難面前要樂觀向上,相信“柳暗花明”的出現。李白教會我們用自信去體驗浪漫;辛棄疾教會我們偉大而忠貞的愛國精神;李清照教會我們用心與情去品嚐……因此,它的意韻最美。

漢字啊,你是中華歷史詞典的奠基者,任何出彩的角色都源於你。因此,你最美!你哺育著滋潤著華夏兒女的精神文化,我們永遠在你的身邊徜徉!

漢字之美 篇15

國三作文 ,628字

漢字流傳千百年,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漢字中的橫豎撇捺,都工工整整地跳入了田字格中。

我愛漢字,愛它的一切。她帶給了我光明與美妙,她讓我們懂得了交流,讓我們學會了文明。漢字之美,在於形,音、意。形美如畫,音美如歌,意美如詩。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由瘦弱纖細的甲骨文到渾圓質樸的銘文,再到遒勁凝重的大篆,然後到曲折婉轉的小篆,最後到橫平豎直的楷書。每一筆都如詩如畫,篆寫著百年的變故;每一畫都如風如雨,續寫著千年的輝煌。漢字的形,有如蒼山的雄偉,有如流水的婉轉,有如小草的精緻,每一筆精心佈局,筆鋒尖銳,如中國人一樣,方方正正,挺立不屈。

漢字的音,韻律和諧,美妙動聽,有如軍歌的堅定,有如宋曲的宛轉,有如山歌的淳樸。每一音細細定製,抑揚頓挫,有如中國巨人發出的聲音一樣,雄渾有力,又如琴瑟和鳴一樣宛轉悠揚。

漢字的意,有如詩歌的悠長,又如話語的乾脆。每一意細細琢磨,意義精確,內涵豐富。有的表達遊子對家鄉熾熱的想念之情;有的表達兒女對父母舐犢之情的感慨;有的表達人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攜一朵落紅,便可用這美妙的漢字寫出千古佳句;經一場風雨,便可用這美妙的漢字寫出千古名傳。漢字就是這麼神奇啊,通過千變萬化的組合,便可組成美文。

漢字像一個個精靈,帶給了我們生機與活力;漢字像一滴滴雨露,帶給了我們心靈的潤澤;漢字像一朵朵小花,帶給我們美好與嚮往。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我願帶上一縷芬芳,體會一縷清香;我願拿起一支筆,體會漢字之美,傳承中華精粹!

感受生活之美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311字

三月的春天,處處洋溢著一種東西,那就是美。夕陽西下,落日展示壯麗之美。田園山村,坐在清溪流水之畔,仰望碧綠的樹木,欣賞多彩的鮮花,感到無比愉悅,這也是一種美。

星期六,我練完琵琶,準備歸巢。突然看見路邊有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顫微微地站著。一陣風拂過,小男孩抖得更厲害了。這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詩:“吹面不寒楊柳風”。可小男孩怎麼會瑟瑟發抖?原來,小男孩的衣釦裂開了。此時,旁邊有一位八九歲的姐姐迅速作出反應,她蹲下身,嫻熟地為弟弟扣上衣釦。扣完,姐姐緊緊的把弟弟抱在懷裡,領進溫暖的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全是姐姐為弟弟扣衣釦的場景;抬起頭,遠處,天邊,是一道道彩霞。所有這些,不禁讓我感嘆,三月的春天—真美!

探尋漢字之美 篇17

國二作文 ,597字

小時候,媽媽讓我每天練字,一個大方格子中,一筆一畫地將部首寫好。

我十分苦惱。有時候字的筆畫少,字得寫大點;有時候,字的筆畫多,格子都塞不下。寫得時候還要注意有沒有少寫筆畫。像”漩”“薛”“弒”等字就常常和我作對,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劃。

我常常疑惑:這麼難寫的漢字,為什麼能從上古時代留傳下來而沒被其它字型取代呢?

國慶節那天爸爸帶我去書法館參觀。一路上,他給我講了許多關於漢字的小故事。聽著聽著,我不禁對這次參觀有一絲嚮往。

走進館內,我開始領悟到漢字的美麗。那滿牆的書法字或大或小,或俊秀,或奔放,或鋒芒,或圓潤。雖沒人現場研墨寫字,卻讓我感覺到陣陣筆墨之香。你看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讓我感受到行書的瀟灑與蒼勁;懷素的《自敘貼》讓人看到狂草的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又體現了正楷的工整端莊,雄渾敦厚。看來漢字能流傳下來還是有它的原因的,漢字之美,在於它的風格迥異,姿態萬千吧。

回到家後,我對漢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翻開字典,我又有一次新的認識。你瞧“旦”字由“日”和“一”組成,意思是“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逛”的讀音類似於它的組成“狂”的讀音。哦,漢字能留傳下來也在於它容易理解,生動形象吧。

不過,現在許多國人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卻不能寫好漢字。可惜,可惜!漢字是中國的靈魂,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寶藏。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有責任學好漢字。

漢字,我愛你!

漢字之美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8字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今年的主題是令人震撼的“我的中華驕傲”。關於中華驕傲我從歷史書上了解了古時的四大發明、精美的瓷器、絲綢等,讓我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本次晚會的舞臺設計別具一格,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造型,兩側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漢字,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字,同時又是一種文化,它在中國傳承了數千年,蘊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它潤物無聲地感染了許許多多的外國朋友,他們一起探索漢字的奧祕,從一個個字變成了一個個詞,再從一個個詞中變成了一句句話,讓我們富有魅力的文字在語言中跳動。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學好漢字,讓我們中國文化漂洋過海。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

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髮展革新,它凝結著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後我要寫好每一箇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中國漢字之美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6字

“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的歷史十分悠久,一個漢字就是一幅圖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漢字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語言符號。

漢字是最神奇的,添一橫或一豎就會變幻無窮。例如“日”添一橫變成“目”,添一豎變成“田”……漢字除了神奇,還有許多含義哩!

“家”,我們都認識的字,可你想過“家”字的含義嗎?“家”字分成“宀”和“豕”,在以前,“宀”指房屋,“豕”指豬,表示房屋上面住人,下面住豬,有人有物質保障,這樣才真正稱得上是“家”。

“敏”字拆開來是“每”和“文”,含義就是:“每”天讀幾篇“文”章,多增長些知識,人才會越發聰明、敏捷。

“信”字,可拆分為“人”和“言”,不言而喻,就是說指一個人說話要一諾千金,“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人言立信,做人一定要有信用。

“聰”,分為“耳”、“?R”、“口”、“心”四部分,指的是上課時用耳朵專心聽;用眼睛仔細觀察;用嘴巴大膽地說;用心專注地記。只要做到這幾點,就能成為一個聰明人。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應該像愛自己一樣去愛每一個漢字,正確書寫,合理地運用漢字,讓漢字發揮自己最大的魅力。

感受世界之美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8字

踏著明媚晴朗的陽光,我們東莞小主人報小記者去參觀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

來到天安門廣場,映入眼簾的是氣勢巨集偉的天安門。我愣是看了天安門半天,才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會。天呀!雖說不是第一次來了,但還是被它的壯觀給震住了。我上網查了查:人民大會堂,東西寬206米,南北長36米,高46。5米。比故宮還大哩!我倒吸一口冷氣:那麼大呀!

令我興奮的是:我居然進了萬人大會堂呢!我印象中的人民禮堂是那麼的輝煌,只在電視中見過。今天我居然有幸親眼見到,太令我興奮了!我看到舞臺上擺著一張桌子,上邊有幾個話筒,轉念一想,哎!這位置,好像……好像是習大大坐的耶!我瞪大了雙眼,開心得快要飛起來了。要不是有“遊客止步”這4個大字,說不定我就會坐在那個位置上,拍幾張照呢!

吃過飯,我們又馬不停蹄地奔向中國國家博物館。

進了門,看見了幾幅大畫,心裡有點兒震動。首先,我們去到中國古代錢幣展廳。古代錢幣的材質和款式都多種多樣,我的心隨著古代錢幣款式的變化而跌宕起伏,像是看一部電影:看到圓形的古代錢幣時,我的心不以為然,因為我以為所有古代錢幣全是圓的;在看到大刀型的古代錢幣時,我有點驚訝,又想:這種錢幣可能用的時間不長,不出名,所以我不知道;在看到煉丹爐型的古代錢幣時(類似),我的心又震撼又自卑,震撼它的罕見、古怪,自卑自己的見識短淺,原來還有這麼多不知道的東西。記得古人曾有過一句話,現刻在理工學院的大門前:學而知不足。後來,我們還去看了書法展,書法家的草書、行書、楷書、隸書……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再一次感受到知識的淵博,自己知道的東西很少……

看著夜幕的降臨,我知道,我再次認識了自己。這一天,我認識自我,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