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清明節相關作文20篇

我們家的清明節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8字

清明節,無非就是掃墓祭祖,再燒上一大桌美味佳餚,俗稱“做清明”。可我們家的清明節,卻與眾不同。

八點起床,收拾收拾東西,我們就前往第一站:奶奶那一邊老家,出發掃墓。經過四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奶奶的父母親的墓。

墓建在一個小包上,旁邊有個挺深的池塘。豔陽高照,我們上了山,我和妹妹好奇地這兒擺擺,那兒碰碰,一直到了墓前,我和妹妹都很興奮。

祭掃一番後,我們又趕到曾祖父那邊的墓。擺上花和其它物品,又修整了一下墓周圍。突然想起一句詩,便有些疑惑:“爸爸,杜牧詩中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都‘欲斷魂’了,可是我們現在也並沒有傷心呀。”

爸爸沉默不語,又鋤了兩下才抬起頭:“憑弔死者,回憶永別的親人,原本是一件悲哀的事。試想如果這裡多了個新墓,掃墓的人難道不會哭嗎?但我們祭掃的都是老墳。”他頓了頓,指指面前這個墓:“這墓是幾十年前的了,甚至連我也不知道我的太公太婆長什麼樣,所以你們當然不會悲傷。”

聽了這段話,我的心情突然沉重起來,默默地幫著忙,樹葉沙沙地響著,似乎也在默哀著先人。

祭完了祖先,接下來就要回老家做清明瞭。這時候,就輪到我的“超級奶奶”出場了!

別人家做清明,有幾個親手做青圓的?可我家就會!甚至這麼個讓人昏昏欲睡的下午,我奶奶依然精神頭十足,她的雙手看起來長滿老繭,可還是十分靈巧,只見她手指上下靈活翻動穿梭,包出一個又一個青圓。趁青圓還在蒸,她又開始燒晚飯,一碗碗香氣撲鼻的菜餚就出爐啦!

看到這兒,你也許會覺得我們家的清明節普普通通,但它畢竟是“我們家”的清明節!

我們家的清明節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1字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則是:上墳、吃“青團”也就是吃清明果、盪鞦韆、踏青等。

今天我也去上墳了。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乘著汽車來到了一座山旁。下了車,帶著祭祖的東西步行到山中。一路上,我總是東一眼,西一眼,越往裡,植被就越茂盛,墳墓也就越多。

一路上,時常會有人在點香,拜祖。走上石階,來到一座墳墓邊,這座墳墓就是我的祖先的安息之地。大人們開始忙活了起來,有的拿著掃把把附近的枯枝爛葉掃了;有的拿著柴刀,“披荊斬棘”;還有的把之前的供品換掉……

我則站在一旁看著,腦子裡一團霧水,就傻愣愣地發呆。過了不久一切就準備好了,爺爺先拿著三根香拜了拜說:“希望今年能風調雨順,全家人都健健康康。”轉眼間,就輪到我了,奶奶握著我的手說:“讓宇戊學習成績步步高昇,天天快快樂樂!”

拜好,供品擺好後,我們就坐著車回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千古佳句,相信不少人都會背,清明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應該永遠傳下去。

我們家的清明節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2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4月5日,清明節。天空下起了雨,那悲重的心情在空中無聲渲染,彷彿在為死去的人們哭泣。

我們買好鮮花與白紙,便去見祖父祖母了。

荒涼的山上,到處掛著白紙。一座座墓安靜的躺著,古老,陳舊。那山中迴盪的腳步聲,使燭光搖曳。幽幽的山谷中,遍地雜草。一個坑,兩個坑,使人不得不小心些。

到了。兩座墓立在土地上,一堆草纏繞在墓旁。我們拿起了鋤頭:

“媽媽,你把這除了,我除這個。”

“好。”

風颳過耳邊,渲染了悽慘的氣氛,令人不由得想落淚。

除完了草。我摘下帽子,拿出三根香。一邊拜,一邊在心中說:“太奶奶太爺爺,我來看你們了。我呢,希望可以每次考一百分……”

我把香插入泥土中,將假幣拿出燒成灰,把錢送給在陰間的太奶奶他們了。

“希望你們富裕。”我看著那灰,默默祝福。

清明,一個拜見祖宗的日子。柳樹吹著豎笛,小鳥唱著歌,成了一曲悲涼的靈魂頌歌。

我們家的清明節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9字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4月5日又到了。

我們家的清明節主要是去踏青和掃墓。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不禁覺得有些淒涼,總會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

“快下車,到啦!”媽媽開啟車門叫我。我們來到一座山上,那裡,有我外公的墳。

天氣依舊明朗,可我們的心情並不是愉快的,我永遠也忘不了車禍發生的那一天。

樹葉沙沙地響,彷彿也是那麼悲傷,媽媽給外公燒香,大姨他們分別上去拜了拜,我也走上去,一邊拜,心裡默默地想:外公,您在天堂還好嗎?我可想你了!

拿出紙衣燒錢,獻上假花,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一股淒涼。

隨後,我又與家人們探訪了長眠與地下的太爺爺的墓,即使和老祖宗沒見過面,也為在天堂的他送上祝福。

墓掃好了,接下來便是踏青了,在春天末尾,春景是何等的迷人:河水嘩啦嘩啦地流,鳥兒歡快地唱著歌,蝴蝶也在翩翩起舞……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一陣風吹過,“嘩嘩嘩嘩!”那是樹葉向你傾述著大自然的奧妙!

“嘿,你們都愣著幹什麼?那麼好的風景,為什麼不過來合張照啊!”那是爸爸向我們呼喊!

心情變得愉悅起來,剛才的鬱悶和淒涼,都被那陣風給帶走了,“咔擦!”一張合照就這樣完成了!

在回家的路上,回憶清明節這天我們的內容,突然覺得,這天過得很充實呢!

我家的清明節 篇5

我家的清明節作文70 ,737字

每每過清明節,我家都會忙得不可開交。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媽媽去小路邊採來做清明果的草,把它敲製成面,然後開始做清明果。除了包清明果外,還要烤豆腐,準備酒,水果等。看著那一塊白嫩嫩的豆腐被烤得金燦燦了,看著那一個個新新鮮鮮的水果被整整齊齊地裝進了盤,真讓人饞涎欲滴啊!

外婆走了過來,看到了我的讒相,緊張兮兮地對我說:哎,小讒貓,這可是祭祖宗用繁榮,你可別搶著吃了,祭完後都是你的。”

第二天,清明節到了,一大早外婆就把我們一家挨個兒叫了起來。我們在這一天中,洗臉洗手比任何時候都要仔細,早飯不吃,就直接拎起籃子,背起掃把等物品上去了。

到了墓前,外婆小心翼翼地將籃子裡的東西用雙手捧出來,生怕酒了,或是菜倒了。我不禁嘟起嘴說:“好慢哪,你不可以一手拿一個嗎?”外婆回答說道:“不差這麼點時間,一手拿一個顯得不誠心,拜祖宗不是鬧著玩的,你急什麼呀?小暴雷。”

將碗筷擺放整齊後,我們點起火,燒起了紙錢。大人們很莊重,而我卻把它當做一個遊戲來看待。接著,我們開始放鞭炮,別看我是女孩,可對放鞭炮這些事卻毫不懼怕。於是,我點燃了導火線,鞭炮聲陸續響了起來。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的肚子都餓得打起鼓來了,可是還得把墳前的髒東西清理乾淨。我們拿起掃把掃起地來,剛乾淨了一點,就颳了一陣大風,我又累又火,坐到石板上休息去了。

又過了一會兒,哎,終於可以回家了。回到家時,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了。

外婆把水果都拿了出來,說:“小讒貓,吃吧!那些熟食都涼了,而且都沾著灰,就別吃了。”

見到吃的,我又來勁了,拿起一個鴨梨就啃了起來。於是,水果便進了它們的真正歸宿。

清明節雖然沒有端午節那麼富有情趣,也沒有七夕節那麼浪漫,但它卻有著後代不能忘記祖先的意思,所以,我喜歡過清明節。

我家的清明節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8字

清明,乃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4月5日,當清明節的獨特氣息開始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來,我家過清明節的氣氛也逐漸濃郁起來。

NO。1清明果

隨意走進一條清明節中的江南小巷,清明草的氣味瞬間霸佔了你的鼻子,那一絲絲草香在空氣中隨心所欲地塗抹著清明的新綠。這是要做清明果的節奏,我家當然也不落後——

從山間陰涼處摘來一叢叢清明草,讓他們先在水中泡個澡,洗去身上的汙垢,再放在熱水中焯一下。接著等待他們的就是搗碎機。搗碎機完全停止了搖擺,他們就變成了碧玉般的汁液。和上面粉、糯米粉,做成餃子皮的形狀,包上早已準備好的餡,放鍋裡一蒸,那香味沁人心脾。拿一個清明果,咬上一口,清明草的香,皮的糯,餡的鮮……多種觸感與味道融合在一起,在口中久久不散。這清明果,彷彿代表著清明,寄託著我們大家的哀思。

NO。2掃墓

掃墓作為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在我們家自然也是必不可少。一大早,我和爺爺奶奶一家族的人就坐上了開往雙廟鄉上王村的車子。時間不知不覺過去,望著下車後眼前這座大山,心裡說不出的感慨。上了山,我們大家一起出力把祖墳周圍的雜草清除。祖墳四周有茂密的樹木,擋住了猛烈的陽光。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深深的鞠了三躬,心中默唸的對祖先的敬佩,祈求著說道太公太婆的庇佑。大家都真心祝願祖先的在天之靈能得到清靜。

NO。3踏青

清明時節踏青也很重要,春日的景色可是其他三個季節無可比擬的!走在盛春的土地上,到處洋溢著生機,瞧,田地裡那已探出綠綠的腦袋和身子的是誰?是小草。看,那抽出碧綠枝條的是誰?是小樹。楊柳剛剛綻放出新芽,嫩嫩綠綠的,湖面平靜如一面鏡子,枝條盪來盪去。遠處的山上,一片粉紅,那是一片茂密的桃花。微風吹來,片片桃花瓣落了滿地,給大山縫上了春嫁的禮服。嗬!那頂禮帽真不錯,那美妙的自然綠,恰好的弧度,微翹的帽簷,將大山裝點得更加靈氣。

清明節,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不管它在別的地方有沒有得到傳承,反正在我們家,清明節習俗將萬古流芳,永世流傳下去!

我心中的清明節 篇7

高三作文 ,933字

小雨,清明。一碟祭品,一對素燭。以一種最安靜的方式,將往昔的人與事,靜靜回憶。

一個已然走過世間的人,無論他的生前是平庸無聞的凡夫俗子,還是馳騁沙場的颯爽將軍,抑或是才高八斗的風流才子,都無法擺脫在時間長河中漸漸消隱的命運。一位過世的人可以被人永久地記住卻無法時時地想起,因為生者有自己瑣碎的生活。在絕大部分時間中,對於死者的那一份記憶猶如一棵無名的野草,匍匐在茫茫的思想大草原上,是那樣的渺小。

然而,終於有了清明。

所有過往的人與事都在頃刻被點亮。在雨中細細地回想,品味。然後懷揣一疊祭紙,撐一把油傘,來到那早已生滿了青苔的墓碑前,在明滅的火光中垂淚。也許,他們在生前也有過恩怨糾結,然而數十年之後,能在對方的墓碑前冒著小雨燒一疊祭紙,又有怎樣的誤會仇恨是不可化解的呢?

清明是一個傷感的節日,它沒有春節的歡樂,沒有中秋的溫馨,甚至沒有一種代表性的食物。而就是這樣的節日,卻存在於中國幾千年,它的真正生命力就在於一個“情”字。

父子情,夫妻情,摯友情……沒有一種情感是清明節不可以表達宣洩的。而清明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卻是最純澈、最真摯的。因為一份對死者的愛是沒有半點虛偽與造作的。

跟隨著一些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去上墳,離墳而去之際總可以聽到老人不由自主地感嘆一聲:“不知以後誰來給我上墳。”即使他兒孫滿堂卻依然會這樣說。這句話並不代表他對現狀的失望,這只是在人生漸漸衰亡之際感到的一種因時間流逝的滄桑,在漸漸老去的歲月裡感到生命本質的短暫與無助。

由此看來,清明又是一個讓活人感到清醒的日子。我不知道有多少古人在上完墳之後,會深感生命的短暫,爭時於世。但我幾乎從每一個人墳場歸來的臉上都看到了平靜與安詳,或許他們此刻的心胸也比先前開闊了許多。也許他們只有站在死者的墳前,站在死亡的面前,才終會感到自己的憤怒與煩躁是多麼地渺小,近乎於可笑。生命短暫不必為世俗之事奔波太多,還是多留一些時間思考人生,回憶往事吧。

以前,我總不知這種傷感的節日為何在盎然春日裡舉行,在蕭瑟秋天或者寂寥冬日裡不是更適宜嗎?後來,我才明白,在萬物開始繁盛、草木欣欣向榮的春季去感受傷感和死亡,正如在喧鬧中品味寂靜,在輝煌時品味黯淡。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刻骨銘心的思念和對人生真正的清醒。

我心中的清明節 篇8

國三作文 ,649字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好像又出現在我們的身旁。但是,我們真的能像古人一樣,懷著冰心似的心靈去祭奠先租嗎?

清明時節本是追憶親人,緬懷故人的傳統節日。如今卻變得不再文明:當唸經佈道,超度亡靈的迷信行為危害社會時;當鞭炮齊鳴,街頭焚香,墳邊燒錢引發大火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時候;當別墅、賓士、IPhone也成為祭祀用品的時候;當以權謀私開公車掃墓滋生腐敗的時候;當車水馬龍影響交通的時候;當煙塵繚繞,滿天紙灰汙染環境的時候,如此愚昧的祭拜行動,被逝去的亡靈看到了,不知是什麼滋味。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文明之邦,雖然祭奠先人的習俗無可厚非,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完全可以用更加文明的辦法來度過清明節。如:用植樹、種花的方式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獻花、放一曲音樂來祭奠先人。還有網上祭掃從2000年第一次出現在網上祭堂起,目前全國各地已有數十個網路祭堂。逝者的音容笑貌儲存在網上,悼念者隨時可訪問網上紀念館,獻一束鮮花、點一枝蠟燭、留一曲旋律,抒發自己的思念。這樣不僅寄託了我們對死者的哀思,而且還更加文明,環保。

過清明節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讓人們對還活著的親人盡孝。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層,親人還在的時候,不管不顧;親人離去的時候,後悔莫及,令人痛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正不道出了人生的最大無奈嗎?所以,先把身邊的人照顧好了,再看看那些照顧過我們的人吧!

在此,願陽光下的墓地,瀰漫著溫馨的溫暖。願那些不愧對一生的人,在土地下,安心的長眠吧!

我們家的元宵節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9字

今天放學,我和媽媽去了津樂園買了各種口味的湯圓,我好奇的問媽媽:“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媽媽微笑著說:“從古時候起人們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吃湯圓是為了慶祝一年有一個好的開始。”

到了晚上,媽媽準備了飯菜和許多香甜可口的湯圓,有巧克力味的、有山楂味的、還有紅棗味的都很好吃。首先我先品嚐了巧克力味,感覺到了甜甜的味道,我再嚐了山楂味的,感覺酸酸的,最後嚐了紅棗味的,雖然好吃,但這種味道我不是很喜歡,感覺就像吃了沒有洗過的棗,比山楂味的還要酸,所以我不敢再吃棗味的湯圓了。

我們吃著吃著,最後湯圓只剩一個了,我捨不得吃,我把它留給了媽媽,媽媽卻說還是留給我,可我已經吃的夠飽的了,我們讓來讓去,最終還是被媽媽一口吞下了肚子。

吃完元宵,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看了燈展,一進大門,映入我眼裡的真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啊!

每個地方都掛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燈籠,我都看這些燈都入了迷,有的一閃一閃的,像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有的在水裡蠕動,像海浪一樣捲起一翻波紋,還有的掛在了樹上,微風吹過,像花朵搖曳著在跳舞,真是美麗極了。

不知不覺我在這美好的夜晚過完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324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早上,我被天貓精靈朗誦的《離騷》叫醒了。哇,今天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一早,媽媽從菜場裡買回了艾草,做成劍的樣子,掛在門上,散發出陣陣清香。我的早餐是粽子和鹹鴨蛋,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中午,只見大廚媽媽精心準備的糖醋黃瓜、醬爆黃蟮,流著黃油的鹹蛋黃粉墨登場!爸爸拿出了“心頭好”—雄黃酒。我邊吃邊說:“我們來端午知識問答吧!”我一連問了3個關於屈原的問題,媽媽和爸爸雙雙答對。

我心想:我們的祖先可曾在汨羅江邊賽龍舟、包粽子?可曾在家裡吃五黃、點雄黃辟邪?我們長輩的一些記憶,已經成為了我們最愛聽的故事。這就是我們說的傳承吧!

我們家的中秋節 篇11

節日作文 ,605字

半夜,媽媽一聲慘叫“啊!”把全家都驚醒了。

我連忙睜開眼睛一看,媽媽正捂著手大叫。我把,媽媽的手拿來一看,原來是被什麼東西叮了一下,手都有點腫了。我和爸爸趕忙給媽媽消毒、包紮。我問媽媽是怎麼回事?媽媽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然後我和媽媽爸爸就在房間裡到處找是什麼東西咬了媽媽。

後來還是我厲害,在天花板的燈上發現一隻大大的蜜蜂停在上面,我立馬大叫“看,那有一隻大蜜蜂!”爸爸仔細看了一下說:“這可不是蜜蜂,應該是馬蜂,這麼大一隻。”然後爸爸就隨手拿了一本書向馬蜂打去,可這隻馬蜂有點狡猾,爸爸打了好幾次都沒有打著。就在大家都有點灰心的時候,這隻馬蜂可能飛累了,就停在書架上,爸爸就抓住這個機會,就“啪”的一把把它打死了,但這隻馬蜂是從哪兒來的呢?我們都感到迷惑不解,最後還是爸爸決定今晚暫時不管,把門窗關好了,明天再來解決。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對家裡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尋。看哪裡能鑽進馬蜂。找了很久,爸爸無意翻開了陽臺上的窗簾時,抬頭看見窗外掛著一個足足有洗臉盆那麼大的一個馬蜂窩時,把我們全家都驚呆了,這實在太可怕了,我頭皮都發麻了,只見那個大馬蜂窩裡許許多多馬蜂在那裡飛來飛去忙個不停。媽媽連忙去找保安來處理,可保安說他們也沒有能力,只能去找119。最後還是打119來處理這個“可怕”的麻煩了。

別人家的中秋節十分快樂,喜悅。可我們家的中秋節十分可怕、恐怖,我希望這馬蜂不要再來了。

我眼中的清明節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清明節,在這個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回到老家去掃墓。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5日前後,學校放三天假,所以我跟著爸爸媽媽回到故鄉。

我問爸爸:“爸爸,清明節是怎樣的一個節日?”爸爸說:“清明節是一個為祖先掃墓,緬懷親人的日子。”“哦!”這下,我終於明白了。

清明節一早,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就上了山。我們走在那泥濘的山路上,我抬頭看了看前面的大人們,他們一個個臉上帶著憂傷的神色。上了山,我們看見墳墓上長了很多雜草,沒想到一年的光景,墳墓上居然雜草叢生!觸景生情,我眼眶裡閃爍著點點淚花。跟到墳墓前扒開雜草,把土向上推,堆成“金字塔”形狀的。然後我插了一束潔白的菊花在“金字塔”前面,然後強忍著淚水,跑開了。接下來,爸爸又插上了三根香,又擺上了祭品,叔叔們拿著點心和水果,把它們放在“金字塔”的前面,然後燒紙錢,這寄託了親人的希望,希望他們在天堂裡快快樂樂地生活。掃墓之後,我們一言不語地走下了山。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認為我們國家的這些傳統節日,不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應該代代相傳。

我們家的元宵節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0字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燈節。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節。司馬遷建立《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今天下午,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幫奶奶包著可愛的小刺蝟、小老鼠。奶奶把麵粉揉成麵糰,紅豆餡拌勻成餡心。將麵糰成劑子包入紅豆餡捏成刺蝟形狀,用剪刀剪出刺,再把兩個紅豆作為刺蝟的小眼睛。奶奶包的小刺蝟真是栩栩如生啊!我雖然不如奶奶包的好,但奶奶還是鼓勵我,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包完後,把它們放入蒸鍋裡,蒸上40分鐘,然後拿出來就可以吃了。

傍晚,奶奶給我們煮了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元宵出鍋了,有巧克力的、草莓的、黑芝麻的、豆沙的……這些美味無比的大元宵,讓我饞的直流口水。我一口氣吃了6個,味道好極了!

度過了元宵節,春節也就結束了。時間不等人,我將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學期,在新的學期裡我將永不停步,發憤圖強。

我們家的元宵節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1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星期五晚上,我們一起在姥姥家過得元宵節。下午打完球,我和爸爸一起回姥姥家,爸爸把車開得飛快,因為我倆已經很餓了。一回到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氣味,一看才知道,是我最愛吃的餃子和元宵節必吃的元宵。

我狼吞虎嚥吃完餃子後,馬上把目光投到元宵上。那元宵外形圓圓的,白白的,餡甜甜的,象徵著閤家歡樂,甜甜蜜蜜。

吃完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廟會。大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我們好不容易擠進去,看見一夥高蹺,趕緊跑上去觀看。他們耍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妝都畫的惟妙惟肖。接著,我們又去看了龍燈,秧歌等民俗傳統花會。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一晚上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雖然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但我被這熱鬧的氣氛所感染的一點睡意都沒有了。今年的元宵節我很快樂,也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0字

在端午節的早上,爸爸媽媽高興地對我說:“兒子,走,我們去買一些做粽子的材料。”我高興地說:“好呀,我們去超市買吧。”

不一會兒,我們坐車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的粽子好多呀,有豬肉粽,紅棗粽、豆沙粽、香腸粽等等。但我們是來買材料的,我們買了很多的粽葉、糯米、豬肉和紅棗。

回到家,要開始自己包粽子了。我先把一些粽葉染成紅色,把糯米洗乾淨,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後把紅棗洗乾淨。

我們先把紅色的粽葉的底下弄成正方形,再把剩下的部分弄成三角形,然後在裡面加了很多糯米和一顆紅棗。我們做完兩個這樣的粽子之後,再用兩根紅色的繩子把這兩個粽子捆在一起,這就是我給爸爸媽媽做的情侶粽。

我們要做長方體豬肉粽了。我們先拿出了很多張粽葉,把它做成了長方形盒子的樣子,再在裡面放了兩塊豬肉和很多糯米,再用粽葉把頂上蓋住,最後用四根繩子把它捆緊。

到了下午,我們要開始煮粽子吃了。我們先在鍋裡放了很多水,再把粽子放在水裡面,然後大火煮粽子。大概十五分鐘後,我們把這些粽子拿了出來。我先試著吃了一個粽子,“哇!太美味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做過最好吃的粽子。我說:“這粽子好香啊,爸爸媽媽你們趕快也吃吧!”爸爸和媽媽也吃了一些,也覺得特別好吃,媽媽說:“今天的粽子太成功了,我們把配方記下來,在下一個端午節再做。”我和爸爸異口同聲答應道:“太好了!我們要將這種粽子傳承下去,每年的端午節都做一些。”

最後,我做的情侶粽也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好評。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我們以後都會這樣過端午節。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957字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到了你——端午節。噢!不對,是終於盼到了……粽子。

青色的粽葉像一個大怪獸,把那些可憐的糯米一點一點的吞沒掉,直到“吃”不下為止。用一根小細線就可以把它們串在一塊兒,甩到鍋中。粽葉好像已經受不了似的,憋黃了臉,但又為它增添了一些色彩。粽葉好像包不住那種香味,葉香與糯米香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直往人鼻子裡竄,爭先恐後的,就像怕“失寵”似的。你的口水保證會“滴答、滴答……”地流下來。情不自禁的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白色糯米此時帶著一點點粽葉的綠意,怎麼看也看不夠,直教人垂涎欲滴!

我們家的端午節開始了!

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大口咬了上去!“哎呀!媽呀!救命啊!”媽媽聞聲從廚房跑出來一看,又氣又笑:“這孩子,你怎麼這麼傻呀,剛出爐的粽子你也敢吃。先去洗個手,等會兒就好了。”

我趕忙跑到洗手間去洗手,一看,拿過粽子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了。快速洗完手出來,我又趕緊奔向我的粽子,這次可不敢再大口咬上去,我輕輕咬下粽子的一個尖角。哇!實在是太好吃了!軟、糯、香、甜,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吃完粽子後我叫媽媽和我一起去江邊看看,可媽媽包粽子累了不想去,讓我自己去玩。

我漫步來到江邊,已經有許多人在水裡游泳呢。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游泳活動。

五月的河水還是有點冰涼,我心裡猶豫著要不要下去。“來都來了,還是下去吧!”我對自己說。接著我喝了一口雄黃酒又吃了一個粽子,脫掉外衣,穿著游泳衣來到河邊跳了下去。“這河裡的魚真是越來越少了呢!也許大部分都被捕撈了吧!”我心想。

我跟著大家遊了一圈之後,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反而被凍得瑟瑟發抖。此時我尤其懷念那熱騰騰的臘肉粽,就趕緊爬上了岸。剛上岸,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就開始了。我暫時忘記了粽子的美味誘惑,站在岸邊忘乎所以的為他們加油吶喊!

回到家後,媽媽已經用艾草熬了水,放在浴缸裡。我急忙躺進去,手裡還拿著一個臘肉粽,邊泡邊吃,別提有多享受啦!

粽子的美味廣受歡迎,但你可別一次吃太多哦!

我眼中的清明節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6字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我眼裡清明節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清明節是“感恩節”。到了清明節,在外地工作的親朋好友都會不約而同地從五湖四海回到自己的家鄉參與祭掃先人的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清明節是為了懷念過世的親人,通過掃墓祭祀等活動向先輩表達感激之情的一種方式。沒有祖祖輩輩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人們懷著感恩之心祭拜先人。因此,在我的眼裡清明節就是“感恩節”。

清明節也是踏青節。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爬山登高去掃墓,而清明節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雖然在前往墓地的路上十分勞累,但也能收穫許多的美景。你看,一路上的樹木都脫下了冬天的棉襖,穿上了春天獻給的綠衣裳。瞧!遍地的野花競相開放,它們是多麼的鮮豔,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還散發出淡淡的芳香,引來蝴蝶飛舞,小鳥歌唱。聽!山間小溪傳來“嘩啦啦”的水聲,猶如一首好聽的樂曲,溪中小魚還不時向水面吹泡泡,似乎是在給樂曲打節拍……這一切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爬到了山頂,在祭拜親人的同時能領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清明節還是美食節。大家在清明節期間可以嚐到各種特色美食,在我們家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色糯米飯了,它由紅、黃、白、紫、黑五種顏色的米飯組成。五色糯米飯不僅好吃也非常好看,它煮熟後還被別出心裁地擺出許多有趣的造型,寓意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多姿多彩。除了五色糯米飯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哦,比如炸紅薯、炸小魚、油團、紅糖糕……真是數不勝數,不愧是我們小吃貨的天堂啊!

這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大家覺得有趣嗎?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4字

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將每年農曆的5月15定為端午節。傳說中端午節是人們為了使屈原的身體不被江中的魚吃掉所產生的節日。

而我們家的端午節則繼承了古代人民的“優良傳統”,每年都把我當作魚,給我塞數不盡的粽子,讓我差點撐死。

端午節前奶奶就跑到山上,又尖又寬的葉子,和一些不知從哪種植物上扯下來的帶一樣東西。然後就是包粽子了。奶奶把糯米均勻的放到葉子上,中間再放一點成肉,或者是香噴噴的豆沙,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就可以了。

到了端午節那天,我們就把粽子扔進燒沸了的,吐著白色氣泡的水裡。“撲通”,“撲通”,一個個粽子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站在跳板上,華麗地轉身、落水,動作有序而不紊亂。

很快粽子就煮好了,一個個從鍋底冒上來,像肚皮翻過來的魚,卻沒有魚死亡時的腥臭,反而散發著清雅的香味。

我看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也顧不上燙,一手一個,吃得不亦樂乎,就像一個孩童一般,不,那時我就是一個沉浸在回憶中的孩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孩童……

大家見我著急的模樣,都情不自禁地笑罵道:“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

話音剛落,我心裡不禁一陣抽搐:你們不是人嗎……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它雖然平凡,卻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充斥著親人所帶來的溫暖與幸福。然而,對我而言,平凡中往往隱藏著難忘……

我們家的元宵節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4字

“元宵節,真熱鬧。看花燈,吃圓子。小牛燈,哞哞哞,小狗燈,汪汪汪,小龍燈,飛的高,小兔燈,跑得快。”每當聽到《鬧元宵》這首童謠,我就會不禁想起——那次五歲時回奶奶家過的元宵節。

清晨,我模模糊糊的從被窩裡爬出來,隱隱約約聽到小夥伴們在爭論自己的花燈。我可來了興致,要知道,這個花燈可是我親手做的,並且超級獨特——

“那是在元宵節的前一天,爸爸媽媽提議今年元宵節我們自己做花燈。我和姐姐歡呼起來。我見過好多花燈:小豬花燈、大雁花燈、牡丹花燈……而在今年,我要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花燈!

於是,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我就催促著爸媽快點兒做。爸媽鬥不過我,就無奈的開始了!只見爸爸媽媽拿了一堆花花綠綠的東西,然後一點一點的纏,就纏出了個形狀,最後再上色……看得我眼花繚亂!“懵了吧!”姐姐得意地看著我,因為她已經做出了個蓮花花燈。我哪肯認輸,也亂七八糟的把所有東西都纏了一堆,做了個什麼也不像的東西出來。姐姐看準時機,準備好好嘲諷我一番。可是我搶在她前面說:“這才叫獨一無二!你不懂!”把姐姐說得啞然失笑。”

我快速披好衣服,拿著那盞花燈,去跟小夥伴們攀比了。小夥伴們見到我的花燈都哈哈大笑起來。我又用對付姐姐的話反擊,還真把他們唬住了,他們都開始羨慕起我來!就這樣,我打頭兒,在村子裡面“遊行”起來。

到中午了,由於早飯沒有吃的原因,我已經餓得飢腸轆轆了。我飛快的跑回家,“哇!湯圓!”我發出了驚呼。接著又喊道:“好久沒吃奶奶親手包的湯圓了,那可真是人間美味。”“就你小嘴甜。”外婆邊說,邊給我舀了五個又大又肥的湯圓。可能你們不知道,那個村子的人,都叫我“粑妹兒”,就是因為我吃那種像雞蛋一樣大的湯圓,至少都要吃四五個!

吃飽喝足之後,我又拿著自己的那盞花燈跟小夥伴們“遊行”去了。

總算到了晚上,現在就是開始欣賞花燈的時候了。小夥伴們都推舉把我的花燈放在中間,我得意極了,神氣的掛在了上面。然後就纏著爺爺給我們講故事。我們小孩子邊聽,邊看那天上顆顆璀璨的星星,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

我們家的中國節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9字

日子數著數著,轉眼間又到了”天上月兒圓,地下人團圓“的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節,許多”糖果“想到這兒就知道”要放假啦“”月餅吃起來啦“”親人團聚啦“我也不例外。

中秋節前夜,我枕著軟軟的小枕頭,望著窗外漆黑的天空,等待著遠在異鄉的舅舅明天的歸來。躲在被窩裡,期待著,期待著就迷迷糊糊進入了思念的夢鄉。中秋節清晨的陽光穿透窗戶吻醒了窗外趴著的慵懶的貓,我也睜開了雙眼。得知舅舅家早上十點鐘到達家裡。我麻溜起床拽著購物袋跑去超市。

當我購物結束匆匆忙忙趕回家中,時鐘指標停留在十點鐘。可是滴答滴答,十點一刻、十點半,舅舅家還是沒有回家。失落的我躲進自己房間待著。突然屋外一陣嘩啦嘩啦的腳步與行李的嘈雜聲,我一下子驚喜衝出房間,大聲呼喊:舅舅,你們回來啦!我們可以製作餈粑啦!舅舅蹭蹭我的頭說:原來你惦記的是餈粑呀!因為這樣可以晚上邊吃自家的餈粑,邊看嫦娥姐姐奔上太空。

很快,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開始搗餈粑了。我仔細地詢問了做餈粑的程式,先要把糯米洗淨,放在溫水裡泡上幾個小時,糯米泡好後放在一個蒸鍋裡用旺火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石臼裡,用木棍反覆搗。一大家子人擼起袖腕打餈粑啦,熱火朝天,我也忍不住加入了打餈粑的行列,剛開始搗起來非常輕鬆,慢慢地搗碎的糯米變得越來越黏稠了,搗起來越來越費勁了。我和我的小侄子一塊兒用木棒搗糯米餈粑。糯米糰兒黏黏的,像一個白白淨淨的小胖子,在木棒的魔法下,一會咧開笑臉,一會露出肚臍,百般姿態。餈粑終於搗好了,大家齊心協力地把餈粑從石臼里拉了出來攤在桌子上,我一看,好大一塊餈粑喲!還冒著熱氣呢!我們品嚐著自己親手做的餈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軟糯可口!

今天不僅是中秋節,也是一個文化節,它記載著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