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讀書時光相關作文20篇

我們的讀書時光 篇1

國一作文 ,816字

書籍,是無邊無際沙漠裡的一片綠洲,給我們帶來甘泉和清爽;書籍,是茫茫大海夜晚裡那高大而明亮的燈塔,給我們指引正確的方向;書籍,是金色的鑰匙,給我們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書籍,是讓我們認識世界的窗戶,透過它可以發現許許多多的美好……

清爽的早晨,我和爸爸如約來到書房,相視一笑,各自從書櫃上挑出來一本書,然後靜靜地坐下來閱讀。但是,我們讀的都是同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因為爸爸買了一本,小學班主任莫老師開學後又送了一本給我。龍應臺女士的這本書我已粗讀了一遍,這次重新閱讀,是因為之前我就有一種感覺,一本好書,你讀一百遍,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和朋友經常見面,但還是會驚訝的發現:你還會這一招啊!

我們閱讀速度都較慢,有時還逐字逐行細細品味,特別是爸爸,時不時的皺眉思索。但沒過多久,風吹來了,樹葉在“?~?~”的響;小鳥們也開始唱歌了,一會兒獨唱,一會兒合唱……“爸爸,真的好煩啊!我根本看不進去!”我開始抱怨了。爸爸笑了笑說:“毛主席有時還故意挑人多吵鬧的地方看書呢!只要專心致志,走進書本里,外界這一點點干擾真的不算什麼。”我聽了,感覺很慚愧,連忙拋下雜念,讓思緒集中在書本里。

一會兒,風聲、樹葉的“?~?~”聲、小鳥的叫聲彷彿都沒了,我也好像走進了澳洲的一個小港口,走進了華安和爸爸媽媽的三口之家。安安的爸爸媽媽抱著安安教他怎麼說話,甜蜜而溫馨,這時飛來一隻大鳥,爸爸便指著那隻大鳥對安安說:“Bird。Bird。Bird!”但安安沒有說話,只是可愛地吃著爸爸衣袖上的扣子,我彷彿看到了妹妹小時候什麼東西都往口裡塞的景象。一個月後的一天早上,安安看見草從上有一隻大公雞,便對媽媽說:“媽媽,啵!”雖然發音不標準,但媽媽激動得不行了,忙對爸爸說:“安安會說話了,安安會說話了!”

這時我的思緒回到了自己家,看了看正聚精會神閱讀的爸爸,忽然想起我在牙牙學語時,爸爸媽媽肯定也是那麼那麼的開心。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早晨!

我們的讀書時光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9字

我和媽媽有許多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一起逛公園、一起看電影、一起參觀、一起去遊樂場……但是,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們一起讀書的時光。

每當夕陽西下,天邊抹去最後一絲晚霞時,我和媽媽早早地吃過晚飯,媽媽收拾家務,我做完作業,一切停當,我們便坐在柔軟的沙發上,開始我們的讀書時光。

我迫不及待地叢木桌上拿起那本《孩子,你慢慢來》,雙手捧著書本,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此時,夜色漸深,周圍的燈漸漸地亮了起來,我卻渾然不覺。目不轉睛地盯著書本,讀出趣味時,忍不住笑出聲來,真是覺得“安安”太可愛了:能說會道、會幾國語言、愛看書、愛思考……媽媽真是她的守護者:陪他看書、給他講故事、教他認識各種事物、送他學習、細心照顧著兒子的生活起居;字裡行間都充滿著母子之間濃濃的愛意。我沉醉書中,偶爾有微風吹來,翻動著書頁,彷彿要與我爭書;柔和的燈光撒在了我們的身上,感覺給了我學習的力量;我低頭繼續閱讀著,靜靜地享受著這美好的閱讀時光。坐在我身邊的媽媽也在不停地翻動著書頁,似乎看書的速度很快,有時也會看到她微微的笑容,可以感覺到她看到了書中最美好的景象:母親帶著安安、飛飛在遊戲或在閱讀。

書中的龍應臺是一位非常細心、善良的母親,她十分愛自己的孩子,她尊重孩子的天性,又能準確地引導他們與人交流、認識世界、認真學習。在陪伴中,教兒子做人,教他們能擔當,是一個非常有耐心、有責任、充滿愛的好母親。書中的兒子更是可愛,他天真無邪、對世界充滿好奇,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我和媽媽一起的時光,也感覺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忍不住直接靠在了媽媽的身上,想好好地享受這份我獨有的幸福。讀到“媽媽覺得野狼受到了不公平的歧視”時,我不禁抬頭問媽媽:“媽媽,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媽媽不假思索地點頭回應我:“這位媽媽很不一般,從小就教孩子分辨是非與善惡。”我似乎也深受教育,又專心地閱讀起來。

我和媽媽一起讀書的時光,我很享受,它是多麼美好!我們安靜地坐著,認真地探索書中的世界,共同感受書中那濃濃的母子之愛,一起交流書中的趣事。我每天都很期待:我和媽媽的讀書時光。

我們的讀書時光 篇3

國一作文 ,813字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她使人類的知識不斷積累,使無知的人變得博學多才,也正是她不斷地充實著人們的大腦。

親子閱讀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讀書方式,能讓我在親情和知識的海洋中漫遊。我每天晚上都會與爸爸或媽媽一起讀10分鐘。

我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也是老師特別推薦的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描述了華安、華飛兄弟倆的生活成長足跡,還有作者龍應臺對孩子的教育經歷。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

有時候爸爸還會給我講一講他讀書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爸爸讀書放學後都會要去放牛,但是每次去放牛,爸爸都會帶上一本千方百計從朋友、同學、老師那借來的書,在放牛的過程中擠出時間來看。我就很好奇了:爸爸對讀書為什麼那麼大的興趣?爸爸說:“當時是為了長大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也是覺得書裡面有很多自己不瞭解又很需要的知識。”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裡想著我要不要也定個學習的目標,好讓自己有刻苦學習的動力呢?

有一次爸爸發現我看書囫圇吞棗隨便看,他就告訴我看書是有方法的。我很好奇看書能有什麼方法?爸爸看我一臉好奇,便說:“我教你但是你要記住:看到精彩的詞句要做好摘抄筆記,不明白的地方要搞懂做好批註,找到每篇文章的中心詞句,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欣賞和理解每篇文章。只有這樣有方法的學習和閱讀,才能提高寫作水平,提升理解能力,善於歸納總結。”難怪我看的書也不少,但是我的寫作水平一直沒提高!我心裡暗暗有點佩服爸爸。

我開始熱愛閱讀了,我還明白了,閱讀並不只是看一看書,有方法的閱讀、善於讀書才是提高各項知識的基礎,才能真正做到“開卷有益”。

我們的讀書時光 篇4

國一作文 ,652字

高爾基告訴我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增加見識,讓我們變得明理又具有良好的素養。而與父母親一起讀書還可以讓我收穫到更多。

這個“十一”假期,我與媽媽一起閱讀了《孩子,你慢慢來》,與爸爸一起閱讀了《朝花夕拾》。爸爸媽媽說,這次與我共同讀書,彷彿讓他們又回到了屬於他們的讀書時代,爸爸媽媽讀書時可認真了,不停的在書上寫寫劃劃作筆記,還不時的小聲念出聲來。如果看到一段比較有感觸的文字,我們都要停下來一起討論一翻,這樣的討論能讓我們得到共同的進步,也增進了我們的關係。看著他們讀書的認真模樣,我都忘記他們是平時對我嚴厲的父母親,感覺他們真成了我的同學一樣。

媽媽說,她要努力向《孩子,你慢慢來》裡的媽媽學習,真正的愛孩子,不急不躁,守候著她的小蝸牛慢慢的成長。爸爸平時可極少讀這類書,他是看到我的同學的爸爸對孩子的事情和班級的事情都那麼認真,才下定決心與我一同讀書的。

這兩本書都是通過寫普通平凡的事情來告訴我們一些生活和做人的道理,與父母一起讀書的過程中,我們竟然不約而同的發現我們平時的許多矛盾和爭吵都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冷靜,沒有換位思考和替對方做想。

我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佈置的這項假期作業,不但讓我收穫到了知識,還讓我收穫到了更多的家庭親情。通過假期裡讀過兩本書,我發現媽媽都沒有原來愛嘮叨了,爸爸也沒有之前專橫了。我也暗暗發誓,以後一起要多體諒父母,儘量做好自己的事情,少讓父母操心,這幾天,媽媽爸爸都誇我懂事了一些。

我的讀書時光之旅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8字

“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這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高爾基對讀書的見解。暑假裡,許多人紛紛出門遊玩,就像攀比一般,誰去得更遠,誰去得越著名就越被羨慕,微信朋友圈發的都是照片美食,這樣的旅行雖然肉體滿足了,但精神卻不會滿足,因為他並未感到大自然的韻美和祖國河山的巍峨壯麗。

暑假裡,我也開始了我的“旅行”,一場精神之旅,走,讓我帶你去感受那文學之美,文字之美。讓書本帶著我去到那一個個地方,一件件事中去。

我在上海書展淘回一本書,叫《大同裡舊事》。坐在沙發上,思緒卻早已跟著這本書回到了20世紀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大同裡位於上海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陝西北路535弄,建於二十世紀初的弄堂,居住其間的居民並不是當時榮氏和宋氏那樣具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和重要的政治身份。但通過這些普通的居民,仍然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們每一個家族、每一代人身上所承載的歲月積澱、個人品行與家國情懷,反映當年老上海石庫門的生活情景。

剛從風雲變幻的上海灘回來,我又隨著《明朝那些事兒》穿越到元朝末期,成為朱元樟的一名士兵,親身經歷了元朝的覆滅和陳友諒的失敗。再到靖難戰爭,朱棣奪權,萬曆荒廢朝政,李自成起兵,清兵入關,南明的滅亡。

我跟著福爾摩斯辦了一個個迷案,我跟著毛澤東一起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和抗日戰爭,我跟著蒙哥馬利一起見證了第二次世界戰場——諾曼登陸的進行,見證了巴黎的光復,柏林的淪陷……

精神和肉體總有一個在路上,朋友,捧起書吧!讓精神去遠遊,盡情吸收來自書中的靈魂之鈣。

指尖劃過的讀書時光 篇6

國一作文 ,1217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正如他所說,書對於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只是精神糧食。沒有書,我們的生活將變的枯燥無味;沒有書,人類文明將無法繼續發展;沒有書,我們將無法學習。總之,書是不可缺的。讀書,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認真的去讀書的人又有多少呢?讓我們去細細品味讀書的甘與苦吧!

年幼時,我對於書不怎麼有興趣,那時我在農村上學,少有書店,因此也沒什麼條件看書。有時我偶爾翻翻教科書,但由於不怎麼識字,所以我只看看裡面那一幅幅圖片。六月份,在深圳打工的媽媽放長假,回家看望我。一瞧見媽媽,我喜出望外,連忙把媽媽手上提著的一個大大的袋子提了過來。我一想,心裡美滋滋的,裡面肯定是好吃的零食—巧克力,果凍,糖果……我饞的直流口水,便迫不及待的開啟袋子,手急忙從中拿出一樣東西。結果,拿來出的確是一本《唐詩300首》,我又急忙去翻袋子,裡面卻是一本本精神“零食”—《宋詞》《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等等。我看到這一本本色彩鮮豔的書,便被它吸引住了,來起一本《唐詩300首》,雖然有很多字不認識,但裡面的畫面卻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於是媽媽便開始教我看書識字,讓我認識了許多字,同樣也讓我喜歡上了看書。

到了四年級時,我的閱讀量逐漸擴大,語文書上推薦的名著,我基本上都去圖書館借閱了,比如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國外的一些名著。圖書館是我常去的地方,每當中午吃完飯,我都會抽時間去那兒看看書。後來,學校開展“陽光下的閱讀”的活動,學校為了讓我多閱讀,多看書,在每個班級的走廊裡設立了書櫃,這使我閱讀更加方便,可惜的是書櫃裡的書不能借走,只能在規定地點閱讀,這是我有點失望。每當下課有時間,我都會去看上次沒看完的書,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但只要積累,堅持,俗話說得好—水滴石穿,總會看完的。有好幾次到上課鈴打響了,沉迷在書海中的我竟然沒聽到,同學們都進教室了,我卻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仍然在若無其事的看書,要不是同學提醒,被他們取笑,我不知道會有多麼羞愧呢!

到了現在,我漸漸喜歡看一些小說,雜誌,如《童年》《讀者》等等。我的知識因為閱讀提升了不少,書就像我的一位知心朋友,一位老師,讓我懂得了許多學不到的知識與道理,也讓我開闊了視野。

有時,書就像一杯茶,如果你只是粗略的喝,那是苦的;反之,如果你去細細品味,就能體會到茶的甘甜,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也許,書沒有電視那鮮豔的畫面那麼精彩,枯燥無味,但是書裡面所包含的哲理與文字所體現的豐富內容是電視無法體現,表達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書更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千古流傳的一句話。讀書是離不開閱讀的,就像魚離不開水,小草離不開陽光。讀書的時光是悠長的,也是短暫的,它在你不經意間從你的指尖悄悄劃過。我們要珍惜讀書的時光,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我們一輩子也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一輩子也無法忘記的知識!

我們的讀書故事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2字

我懷著無比激動好奇的心情,很快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心裡不由得百感交集,久久難以平靜。

亞力克離開了以前的老師,來到了新的環境中。他認識了仗義善良的卡龍、總是考第一的羅西、堅強勤奮的克萊蒂……每一篇都讓我感受到了小說的主旋律—“愛”。母親生病了,但是克萊蒂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刻苦地複習功課;熱愛祖國,就像少年傳令兵一樣,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愛那些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因為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作者一次次鼓起勇氣向難題挑戰……一個個愛的故事,讓我感動不已。

每個人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犯些錯誤,有時我們就可能迷失方向。每當這時,我不妨翻翻《愛的教育》。因為它像一盞明燈,給我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我要珍藏這本書,用書的故事照亮自己的道路。故事中的裴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雖然隔著書本,但是我能感受到裴老師這份深刻的愛激勵著我前進的方向。他是我在遇到一些挫折時,跌倒時最大的安慰,他的話時常在我的耳邊響起。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地把愛心投給需要的人。愛,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愛國之情,都時刻伴隨著我們。愛就是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你的身體;愛就像一杯清水,時時滋潤著你的心窩;愛就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著野花,還需隨時發現,隨時採摘。

愛,其實就在身邊!

我們的那些時光 篇8

國二作文 ,651字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一起玩耍的時間;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一起牽手漫步在小路上的情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一起學習的場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考差時互相安慰的時候;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還記得我……

你是我從小的閨密,我有煩惱找你傾訴,有快樂的事與你分享,而你只是默默地聽著。我每次埋怨你做得不夠好時,你總是默不吭聲。你呢,你很少罵過我,大多數是規勸。你成績極好,而我一直是中等,你總是細心安慰我。我偶爾考好了,便開始嘲笑你,你從不介意。你那完美的存在可能就是上天用來讓我看見我自己的缺點吧!你對於我是極好的存在,而我恐怕對於你,不是吧……

你不但完美,還很機靈。每次我提出小區裡的花開了,我們一起去摘花的建議。你總是樂意與我去,雖然這可能不太道德,但當時的我們從未介意過。當時的我們,只是為了討家人開心,使自己快樂而已。

那時的我經常跑去你家玩,經常看你給我們一起種下的豆子澆水,豆子與我們一起成長,在它越長越高的時候,我曾希望它能結出果實。可有一天,你告訴我它死了,我當時沒有說什麼,但我回家真的哭了一場,為我們的豆子。現在想來,這顆豆子正如我們一樣,開始很茂盛,後來慢慢黯淡……

你與我的生日很近,我八月二十九日生日,而你八月三十日生日。我總叫你“兔子”,你總叫我“鼠鼠”。我總是與你一起走,走到一個拐彎口,你往東邊走,我往西邊走。

我們已經在小學這條路上走得太久,我們走到了中學這個拐彎口,你依舊時往東邊走,我也一樣是西走,你去開闢你自己的道路,而我在你的身後,朝你揮別,悄悄說了一句“再見!”

共享我們的美好時光 篇9

國三作文 ,830字

走在鬧市的街頭,身後時不時傳來“叮叮噹噹”的車鈴聲,後頭望去,一抹明黃,亦或是橙與蔚藍,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這是共享單車;夏季的驟雨,總是令人措手不及,抬眼望去,候車亭的座椅上,鎖著七彩的雨傘,似是看到了救命稻草,那緊鎖的眉頭霎時舒展,心中的溫暖盪漾開來,這是共享雨傘;還有很多,很多……

一切的一切,都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共享時代。節省資源、綠色出行、環保而又解決了人們的煩惱,這是一個多麼絕妙又美好的時代啊!

微風盪漾的週末,一家人騎上小黃車,一路伴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到那公園裡青蔥的草坪上躺一躺,跑一跑,只聽一片笑聲縈繞枝頭,久而不散。待玩累了,便輕鬆踏上它,任憑微風耳語。這是我所經歷的,也是我所珍藏的美好時光。

可是,如今這已變成了一種渴望,幸而不是奢求。我的家,住在靜謐的郊區,街頭定然沒有那成片成片的共享單車,最多不過三五輛罷了。我本是滿懷歡喜地跑向那兒,卻不見一輛沒有殘損的單車:無法識別二維碼、坐墊損壞,亦或是沒有上鎖。爸爸媽媽見我臉上的失落,便輕輕摸著我的頭,輕柔地說:“沒事兒,再去另一個路口找找吧。”“嗯,一定會有完好的一輛的!”那失落演變成了鬥志,我總是這樣再一次懷揣著希望去尋找……

最後,即便是找到了那唯一完好的一輛,也不過是怏怏地、慢悠悠地騎著,在路口等待落在後面的爸爸媽媽,然後在小區門口的停車位鎖好,回家。尋找單車,完好的單車,似乎成了我唯一的樂趣。

近年來,關於共享資源被破壞的報道層出不窮,還停留在那美好回憶中的我不信。而今,我終於信了。然而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人們會破壞共享資源?人類,不是最文明的動物嗎?

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會津津樂道地憶起和家人一起騎著“親子”單車的美好時光,也有很多人在翹首以盼著這美好時光的再次到來。所以,不要再破壞共享資源啦!不要再讓那份欣喜演變為失落啦!

也願所有的人們能載著車上留存的歡聲笑語啟航,然後,滿載而歸……

但願,這不是我的一廂情願……

我們的讀書觀 篇10

高一作文 ,931字

當代的人的閱讀大多是碎片式的,許多人平時刷重新整理聞、逛逛朋友圈、看看網路小說。就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真正的閱讀。但他們的人文素養與知識技術並沒有提高,是因為這些閱讀都是快餐式閱讀,是沒有營養的閱讀。我認為,當代人普遍熱衷於這種閱讀是因為當代人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讀書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卷有益這一觀點深入人心,但當代人的問題便是片面的將讀書的益處歸結於使人開心。所以一旦將閱讀與快樂畫上等號,那自然人們的閱讀範圍只限於那些隨手可得的、短小不用花功夫的、有趣的新聞與朋友圈雜文了。正式人們這是錯誤的讀書觀點導致了當代快餐式閱讀的普遍。

那麼,那些真正的讀書者是為了什麼而讀書呢?答案很簡單:理想與遠方。

為了現實而讀書,簡單地說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而讀書。讀書其實是一種方法,一種幫助我們提升自己,從而獲得能力而實現目標的方法。歷朝歷代無數的讀書人靠書籍昇華了自己,有的終於實現了理想,名傳千古。周恩來曾說過一句家喻戶曉的名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時周恩來面對分崩離析、衰敗落後的中華民族,民族復興變成了他畢生的夙願,而讀書便是他通往理想的階梯,讓他著陸在成功的彼岸。蘇軾被流放後喜歡讀雜書充實生活,而他的弟弟蘇轍不然,只讀經典之書。最後應了歐陽修的讖,蘇轍官至參知政事。靠讀書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理想。可見,我們讀書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我們讀書的第二個目的便是尋找遠方,這裡的遠方不是簡單的出遊,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意象。而是去了解我們真實的世界,我們生於普天之下,自然要去追尋這個世界的遠方。這既是科學上對萬物的認知對現象的解釋,也是哲學上,對我是誰以及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問題形而上地感知。一個不懂得這個世界的人必定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孔子一生致力於求學問道,去思考萬物之道。他曾感嘆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可以我們追尋遠方、獲得道理的重要。而達成這一目標的最簡單方法便是讀書。

當代人只有樹立正確的讀書觀,為理想遠方而讀書,才能懂得在讀書中思考,在書籍中尋找。才能真正有所得,領悟書籍的深刻內涵。但如果只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沉迷於快餐式閱讀之中,反而浪費了時間,令人惋惜。總之,要想真正改善當代人的讀書情況,建設以理想與遠方為中心的讀書觀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