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屋相關作文20篇

我家的老屋 篇1

國二作文 ,687字

要說我老家的那棟房子,還得從我爺爺的爺爺那輩說起。聽爺爺說,那時為逃避戰爭,我曾曾祖父帶著妻兒來到這裡,修起了房子,築起了家園。爺爺說,這座房子的每一根房樑,每一塊瓦片都是他爺爺的心血。

雖然那是我小時候的事了,現在離開老屋也好幾年了,但那老屋的每一個角落至今都記憶猶新。既然是我曾曾祖父時建造的房子,那當然就是最傳統的民房了。房子佔地不是很大,由主屋、廚房和柴房等構成,主屋最大,長十幾米,寬七八米,廚房和柴房都緊貼著主屋的左側,其間由一扇門連線;廚房和柴房幾乎一樣大,都有20平方米左右。它們的建築材料主要是木材,當時的能工巧匠們用最傳統的建造方式,把各種木料加工組合而成造型漂亮、結構堅固的住宅;房頂都是鋪蓋的黑瓦。

再來說說老屋的內部。主屋有兩層,一進門便是堂屋,正中的牆壁上供奉著“家神”,往右走就是客廳,客廳後面便是倉庫;堂屋的左邊有一扇木門,跨過石砌的門檻就進入了廚房,廚房就是我們在古裝影視劇裡看到的那種。柴房就在廚房旁邊,便於做飯時如果沒有了柴禾,拐個彎就可以取到,方便快捷。二樓都是臥房,至於幾間,現在有些記不清了。主屋與廚房後面有一塊空地,那是後院,雖然不大,但那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院子的中央放著一個磨漿的石磨,院子的東南角栽種著一棵銀杏樹,一到秋天,杏葉紛紛落下,鋪在地上,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

這座老屋整體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門前有七級石砌臺階,大門上貼著門神的畫像,大門兩邊還掛有玉米、辣椒、大蒜等作物。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現代社會的發展,那棟老屋在兩年前被拆除了,那裡留下了我童年美好的記憶,固然有些遺憾,但那棵銀杏樹還在,我的記憶還在。

我家的老屋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5字

我家的老屋,座落兩公里以外的小山村裡面,四面環山,周圍沒有大河,只有小小溪流,沒有公路,只有泥濘小路。小路彎彎曲曲,看不到路的盡頭。路邊是大樹和小草。走在路上只能聽到樹上的鳥叫聲和小溪的流水聲,非常安靜,這世外桃源般的聲音讓人聽了感覺心情特別地舒暢。難怪年幼的弟弟走得氣喘吁吁也不哭不鬧。

老屋三四米高,房頂都是青黑色的瓦片蓋的,四面的牆則是用黃泥土做成的。儘管是泥土做的房子,但是老屋到現在已經快走過五十年的風雨歷程了,卻還是那麼堅固。走進老屋,裡面有五個房間,一個大廳、三間臥室還有一個廚房。所有的窗戶都是小小的,乍一走進去,一片漆黑,我自然可以想像得到爺爺和爸爸那輩人生活的艱辛。爸爸告訴我,他在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家鄉還沒有電燈,做作業時只用一盞煤油燈照明,我不禁一片感嘆。

老屋門前有一大片竹子,還有三三兩兩的大樹穿插在竹林中。屋後還有幾棵果樹是我最喜歡的,一到果實掛滿枝頭的時候,我和弟弟便爭著隨爸爸回來採摘。

我出生的那一年,趕上國家有深山移民政策,經過爸爸媽媽的多年打拼和移民政策的扶助,終於在街上建成了一棟鋼筋水泥築成的三層新樓房。住在寬敞明亮的新家,爸爸仍然不忘我們的老屋,情不自禁的時候總是會跟我們姐弟倆講起他小時候與老屋的故事,老屋的形象也從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爺爺家的老屋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8字

爺爺家的老屋位於名不見經傳,一個叫流芳園的小地方。這是一棟上世紀三十年代修建的老房子,一座典型的農家小屋。這座老屋是我們一家四世同堂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屋子的前面是一個小院,春天來了,紅的桃花,白的梨花,淡黃的棗花相繼開放了,把這樸素的院子打扮成花園似的,輕盈的蝴蝶在花間起舞,勤勞的蜜蜂從牆外飛來,在花叢中唱著幸福的歌。

屋子的後面是一大片菜地,爺爺種上了各種時令的蔬菜。夏天的早晨我們總能採摘到帶刺的黃瓜、紅豔豔的辣椒、紫盈盈的茄子……經奶奶巧手烹飪,就成了一道道佳餚。夏天的晚上,打著燈籠的螢火蟲一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和小夥伴跟隨著東奔西跑,院子裡灑滿了歡笑。

小屋的左邊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池塘。秋天的時候,岸邊枯黃的樹葉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隨風飄進了池塘,小魚小蝦躲在樹葉下面捉迷藏。陽光溫暖的午後,害羞的田螺姑娘也會爬到岸邊的青石上晒太陽。

小屋的右邊是一大片竹林。冬天的時候,北風吹得竹葉沙沙作響,我和堂姐一起圍在柴火灶旁,眼巴巴地望著奶奶給我們做竹筒飯。爺爺則不知疲倦地編織著竹籃、籮筐等篾器活兒,冬筍則悄悄地藏在地下拔節生長……

這就是讓我度過快樂時光的老屋,也是讓我魂牽夢繞的老屋。

我家的老藤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4字

我家有一張老藤椅,紅棕色的油漆有些脫落,坐上去吱吱響,奶奶卻說這是我家的寶貝。

爸爸小的時候,老藤椅就擺放在奶奶家院子裡的大樹下。夏天的夜晚,滿天的星星眨著眼睛,晚風送來絲絲涼意。奶奶手裡慢慢搖著老蒲扇,嘴裡輕輕哼著童謠,不知不覺中,爸爸就在老藤椅上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後來,奶奶家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爸爸也長大成人,有了我。老藤椅就被搬到了陽臺上,成了我最好的玩伴。冬天溫暖的陽光中,坐在老藤椅上讀書玩耍;夏天涼爽的夜晚,躺在老藤椅上數星星唱兒歌。我搖頭晃腦地揹著“人之初,性本善”、“鋤禾日當午”、“床前明月光”……搖搖晃晃中,我漸漸長大了,而老藤椅卻越來越老了。

五歲那年,我披著奶奶的紅圍巾扮演孫悟空,一個騰空而起蹦到藤椅上。只聽,咔嚓一聲,老藤椅的手臂斷了。我頓時沒了表演的興致,一邊哭一邊撫摸著老藤椅的斷臂,好像它就是我們家中的一員。我小心翼翼地用紗布把老藤椅的手臂纏好,心疼極了,從此再也沒有坐過它。

又要搬新家了,我才猛然發現那張老藤椅已落滿了灰塵。搖一搖,發出吱吱啞啞的聲音,彷彿一位老人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我又想起了在老藤椅上讀書、唱歌的美好時光。再見了,老藤椅;再見了,我家的寶貝。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童年最甜蜜的記憶。

我家的老房子 篇5

國二作文 ,647字

在搬進新居之前,我一直住在村裡的老房子裡,對它,我總有一種無法割捨的感情。

奶奶曾自豪地對我說,老房子是村裡第五個蓋起來的。為了蓋這房子,爺爺、奶奶省吃儉用了好幾年。房子的面積不大,前面三間,後面四間。前面的三間是青磚瓦房,聽爺爺說是奶奶嫁過來的時候蓋的;後面的四間是紅磚平房,則是爸爸成年以後才蓋起來的。

老房子雖不豪華,卻能給人十分溫馨閒適的感覺,我就是在這棟老房子裡度過了快樂而簡單的童年。

老房子的院子裡有一處我極為喜歡的地方—葡萄架。我從小就很怕熱,葡萄藤枝葉茂盛,綠油油的大葉子層層疊疊,不讓一絲陽光擠下來,藤下十分涼爽。我非常喜歡在藤架下乘涼,午後還會趴在那午睡。

屋後還有一片稀疏的小竹林,翠綠的竹子修長美麗,讓人有種如入仙境的感覺。炎熱的夏天,晚風帶著竹子的清香,徐徐吹進我的夢裡。

最讓我歡喜的是過年的時候。在外打工的父母都回來了,房子裡到處都洋溢著熱鬧溫馨的氣氛,就連冬天的冷風都吹不散房子裡濃濃的暖意,讓人感到就像生活在蜜中一樣。

這種感覺,我在新房子裡沒有感受到分毫。

剛進新房,看到的是雪白的牆壁,彷彿沒有絲毫生氣。我站在新房子裡,只感覺到周身很冷,這種冷,浸入我的骨髓,傷及我的心肺。

搬到新房子,我並沒有喜悅,反而有更多的空寂和失望。

近來,我總是喜歡跑到老房子裡坐一會,房子裡靜悄悄的。我不知道我在懷念什麼,也不知道我在難過什麼,更不知道我在留戀什麼。也許對我來說,這房子不僅是我遮風避雨的地方,還是我無法磨滅的成長的一部分,更是我靈魂寄託的港灣。

我家的老規矩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7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規矩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鞭策著我,幫助著我,指引著我養成好習慣,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所謂老規矩,就是世代流傳下來的做法,每一個人都要做到,並將它發揚光大。我家的老規矩數不勝數,爺爺奶奶教我誠實守信,爸爸媽媽告訴我文明用餐,但是最令我銘記於心的是做人要踏實勤奮。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班裡的同學張口閉口都在講手機,我也深深地迷上了手機,和同學們一起放肆地玩。漸漸地,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做作業的時間變少了,我心想:反正我學習成績好,不用擔心。可我媽媽卻彷彿長了一雙火眼金睛,精明得很,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我“作案”的蛛絲馬跡。

就像好東西吃多了會上癮一般,不良的習慣開始向我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襲擊”,我左右為難,原本堅定的信念開始動搖。可看著身邊的同學一天到晚抱著手機,為了多看一會兒手機,我把字得龍飛鳳舞,作業馬馬虎虎地應付,只有別人看到時,才認認真真地對待。我媽媽見我如此沉迷其中,便不得不要親自出馬,幫我改掉壞習慣。媽媽拉著我的手,臉上的表情捉摸不透,說:“孩子,難道你忘了我們的家規是什麼了嗎?是勤奮踏實啊!”我看著媽媽堅定的眼神,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垂下了頭。

“你現在該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勤勤奮奮地學習,不要去做其他不該做的事。不要以為你這樣馬馬虎虎地寫作業能瞞過家長,最終害的是自己。不管別人看不看得見,只有腳踏實地地勤奮努力去做事,才能取得成功。”我的心像揣了一隻兔子般不安分,但又像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般決定做一個踏實的人。

那已是二年級的事情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它對我來說就是黑夜中的一盞燈,把我重新帶到正確的方向。現在,我們班一次又一次掀起玩手機的熱潮,許多同學都深陷其中,總是笑容如花地捧著手機,但我堅定地遠離手機,踏踏實實地學習,用辛勤的汗水換來成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明白,是規矩鞭策著我走向成功;我明白,是規矩為我養成良好的品質;我明白,少了一個規矩,就少了我一個好習慣,也就沒有今天的我。

我家的老規矩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0字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家庭連最基本的規矩也沒有,那麼這個家庭就會衰敗。良好的風氣是一個家庭的根本,而我們家也有許多規矩。

媽媽常常叮囑我要文明就餐、愛護公物等基本禮節,這些嘮叨我都聽出耳繭,習以為常了。可是有一項規矩我卻銘記在心。

作為吃貨的我,一見美食我就無法抑制自己,可媽媽卻立了一條規矩:好吃的要讓長輩先吃。這條規矩就好似我的剋星,把我打壓到了五指山下,不過很快,我就把這條規矩拋到腦後了。

一次,我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奶奶做了我最愛吃的酸菜魚,那香氣鑽進了我的鼻子裡,像一條條小蟲在我體內蠕動,促使我靠近那盒魚。我的眼睛像惡狼一般直勾勾地盯著那盤近在咫尺的美味,可身體卻像壓在五指山下無法動彈。

我想吃的慾望越強烈,體內的小蟲就動得越快,難受至極。我好像染上了毒癮似的,渾身上下不自在。漸漸地,我剋制不住自己,終於悄悄地夾起了兩塊肉,可這時,一雙大手“啪”的一聲打翻了我手中的筷子,我抬頭一看,竟然是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孔融7歲就懂得謙讓,幼小長輩,而你都幾歲了!還不趕緊和爺爺奶奶認錯!”這一句話語像一把刃劍,深深地插在了我的心頭,我的臉一下子紅了。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觸犯這條家規了。

規矩是形成方圓的根本,良好的風氣才能有良好的家庭。而我們家之所以保持和睦,都是因為媽媽的用心良苦,才形成了如此好的風氣。

曾有一個這樣的事例:河南有一個小村莊,每年都有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和博士生,因此這個村莊被稱為“博士村”,只因為這個村的學生都形成了良好的班風與家風。在班級李,大家互幫互助,成績不斷進步;而在家裡,父母教育他們養成了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的習慣,這就是這座村莊年年出高材生的祕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裡媽媽常嘮叨的那一句句繁瑣的話語,如今深植在我心中。它是我人生的指標,激勵我前進!

我家的老小孩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5字

你知道我家的最出彩的人是誰嗎?她呀!就是我的grandma,你看她開心的模樣,卻給人一種慈祥的感覺,一點也顯不出小孩子的頑皮,可有些事情卻把她帶到了她的“原來”中去了。

“歌唱家”奶奶

每當家中想起鍋鏟交響曲時,曲子中你一定會聽到,歌唱家“悅耳動聽”的歌聲。你瞧奶奶好似戴了擴音器,開始一邊做飯一邊毫不羞澀地唱起了歌。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一樣,一點也不拘束,有時是兒歌,“我家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這時,弟弟就會旁邊伴奏,真是個“童聲大合唱”啊!有時還是現代曲呢!怎麼樣,我的奶奶牛吧!看下面的,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爽朗”奶奶

別看我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可她卻還是滿頭烏髮,身體很健康,天天樂呵呵的,我好像就沒見過她發愁和現在的年輕人的性格十分相似。我也不知道,奶奶的聲音為什麼那麼大,周圍的鄰居到都說:“那是因為你奶奶的身體好,總是人還沒到,聲音就到了!”奶奶聽見別人這樣“誇”她,還洋洋得意地說:“那是當然,像我嗓門這麼大的去當老師才好呢,不用花錢去買擴音器,多好呀。”是啊,奶奶您做榜樣都做到學校裡去了呀!奶奶!我真是不得不佩服您呀!我的奶奶不僅性格很爽朗還很時尚呢。

“時尚”奶奶

在你的眼中,老年人應該是很慈祥的吧!穿衣也是很普通的吧!可我的奶奶卻十分時尚。你瞧!正在走模特步的她,上身穿著紅色的風衣,下面穿一條黑色的七分褲,脖子上帶著珍珠項鍊,手上戴著手鐲。一邊走著模特步還一邊哼著小曲,真是個“時尚達人”啊!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

怎麼樣,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愛唱歌、爽朗、時尚的奶奶,你們喜歡她嗎?

我家的老照片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9字

爸爸媽媽房間的桌子上散落著一大堆照片,我心想,可能是他們忘收拾了,那我就幫他們收拾一下吧。

在整理到最後一張時,我的目光頓時被這張照片吸引了。這是一張老照片,照片上只有一個人,這個人矮矮的,小小的,一隻手扶在椅子上,一條腿抬了起來,擺成了一個“金雞獨立”的姿勢。一雙大眼睛直直地看著我,嘴角勾出一抹弧度,正衝著鏡頭笑。大家可能都猜著這人是誰了,沒錯,這個小孩就是我,我就是這張照片上的孩子十一年前的樣子。

聽媽媽講,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夏天,因為天氣很熱,所以我只穿了一件衣服,頭上紮了個沖天辮,這個辮子是我小時最喜歡扎的樣子,每天我都要讓媽媽扎這種辮子,不扎的話就顯得不開心。那個時候,我才學會走路,在家裡東跑西竄,向爸爸媽媽展示一下我走路的樣子,也會順帶著擺些造型,逗大家笑一笑。

談到照片的事,媽媽又想起了我小時候另外有趣的事。就在拍照片的前幾天,我剛過完兩歲生日,還沒有吃夠那個美味的大蛋糕呢,所以我今天也嚷嚷著要吃。媽媽敵不過我的嚷嚷聲,只好把蛋糕拿出來讓我吃。我迫不及待地撲向了蛋糕,不料沒站穩,一頭撞進了蛋糕裡。臉上粘上的奶油像一大團的白泡沫,媽媽看著我滑稽的樣子忍不住大笑起來。

嘿嘿,即使奶油粘到我臉上也不能浪費呀,我把臉上的奶油弄到手上,然後吃進肚子裡,味道也沒變嘛,很好吃。於是,我就一點點的把臉上的蛋糕吃完了。然後跑去把手和臉都洗一洗,繼續到廚房裡吃剩下的蛋糕。

聽到這裡,我不禁笑了起來,我小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我家的老電器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9字

說起我家,就會想起我家那些老電器,十幾年如一日地為我們家默默的工作,電飯煲、冰箱、煤氣灶,而我最熟悉的,就是那臺老冰箱了。

這冰箱啊,別看它只是黃澄澄的長方體,上面放了很多東西呢!罐裝的甘草片、盒裝的紅酒、保鮮袋、裝著綠豆的保鮮盒。冰箱門上貼著帶磁力的明信片,如大連星海公園以及一些具有大連特色景點的卡片,還有奧運福娃的貼紙,他們裝點著單調的冰箱,讓它看起來更顯眼,不那麼普通。

這臺老冰箱至少有十三年的歷史了,在我記憶之中,我家的家電有些換新了,電視、吸油煙機被換成新的,連沙發都未倖免。只有小部分老電器被我們最後淘汰。但始終保留了這臺冰箱,之前我總認為我們家的冰箱既小,裝不下什麼東西,用得久了還有一些令人難受的異味。從電視上看到的大冰箱倒挺好的,功能俱全,沒有異味,也不用考慮東西裝不下的煩惱。

而現在我的觀點不同了,經過一些的思考,我認為冰箱可以不換,原因是冰箱不大也沒關係,只要把一些必須冷凍的放進去就行,暫時不用的也可以放外面;冰箱有異味只要把東西用保鮮盒分隔開來放就行了,這樣就不會有太大異味。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已經習慣了,我什麼東西都不捨得丟,也不想換掉熟悉的、換來陌生的;如果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熟悉的冰箱而是別的,那我會覺得很彆扭,而且用著也不習慣、甚至是不會用,這我們需要花時間來慢慢習慣。

其實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傢俱就是那臺冰箱了。我天真的以為冰箱是有魔力的。放什麼進去都會變得冰冰涼涼的,還會不斷地向外冒冷氣,裡面總會有我愛吃的冰激凌、愛喝的酸奶,把常溫水放進去一會兒就會變冰水,還可以變成冰塊。有一次,天氣燥熱。我熱的快要中暑了,渾身透著熱氣。我從冰箱裡拿出冰塊敷臉,哇!舒爽的涼氣直達全身,讓人彷彿置身海邊,涼爽的海風吹過臉龐。這一切功歸於冰箱,如不是它的及時相救我已經中暑了,我更加喜愛這臺充滿“魔力”的冰箱了。

你家也有這樣的一臺冰箱嗎?如果有,你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