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235字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母親,多麼神聖的詞語,她是多麼的偉大!而史鐵生寫的《我與地壇》中,母親那堅韌而無聲的愛,使作者悟出了生命的意義、寫作的意義,更使他感受到了偉大的母愛,因而能堅強地活下去!

這是一篇既抒情又富有哲理的散文,句句情真意切,令人不禁潸然落淚。文中講述了在“我”活得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在本該闖蕩四方的歲月“我”卻坐在了輪椅上。於是“我”經常煩燥不安地搖著輪椅去地壇,只是為了逃避這個世界。可是年少的“我”卻忽略了母親的感受,兒子失去了雙腿,母親的難過是加倍的。後來的“我”才知道,在“我”去地壇的時候,母親是如此的坐臥難寧、心神不安。有一次“我”和一個作家朋友聊天時,問了他最初的寫作動機,他說:“為我母親,為了讓她驕傲!”“我”當時聽後,決定也開始寫作,在“我”頭一篇小說發表的時候,“我”多麼希望母親還活著。多年以後,“我”在地壇讀書時,突然意識到,這園子不僅有“我”的車轍印,還有母親的腳印!

“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大二十歲上忽然截癱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化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最終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每每讀到這段話總令我感動不已,不由地想起了我的母親。

那年我八歲,我因患了嚴重的肺炎而住院,母親不分晝夜地守護著我。我在迷迷糊糊中總能感覺到母親溫暖的手摸著我的額頭,聽到母親低聲的安慰,她如同史鐵生的母親一般,情願生病的是自己而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想,那段日子母親內心的痛楚也是加倍的吧,我的母親也是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作者當年那不懂事的行為也深深烙在我的腦海—“曾有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裡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的在園子裡,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她的視力不好,端著眼映象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到她緩緩離去的背影。”當作者的母親去世之後,他才幡然醒悟,母親對他的愛多麼深厚,他後悔自己一次次地假裝?]看見母親,任憑母親一遍遍地尋找。為什麼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為什麼總在真正頓悟一切的時候,卻來不及補救。我想,我不會像作者那樣一直錯過偉大的母愛,我會感恩於母親,珍惜這份愛!

“母親生前?]給我留下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悔,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我與地壇》中的偉大母愛,極其強烈地震撼了我的靈魂,讓我們一起走進那聖潔、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吧!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597字

我為什麼要活著?

這是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因為人的慾望,想要活著,不想錯過那些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但人不能消滅慾望,因為消滅人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消滅慾望。

史鐵生覺得,沒有人是一生下來就不怕死的,有些人怕活著,但這並不代表不想活著。人是為了慾望而活。

我卻有另一個觀點。

我覺得,人是為了責任而活。

一個孩子的出生,往往會使一個家庭充滿希望與歡喜,因為孩子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於是,從出生那一刻起,人就開始有了責任,一個迴應家人期望的責任。

孩子漸漸長大,會有朋友,有老師,結交形形色色的人,在別人心中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是許多人時間軸中一個轉動的齒輪。如果有一天,這枚齒輪停止了轉動,若齒輪是小的,就不會影響到整個時間軸的運轉,若齒輪是大的,那麼整個時間軸都會難以轉動,若齒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整個時間軸就有可能崩潰。

所以,人是為了責任而活。為了不讓那些關心自己的人傷心。

看到許多小說中,主角無數次面臨險境,面臨死亡,但總可以從死神的魔爪下逃出生天。每到這種情節,讀者都會說咱有主角光環咱怕誰,可若真看到那部小說中主角寫死了,就會覺得喉嚨裡像是哽住了一樣,有一種悵然若失之感,期待著作者神來一筆,將死去的人物在寫活過來。

讀者尚是如此,那麼那些小說中主角的朋友家人就更不用提了。

一個主角死了,要不復活,要不整個故事就結束在一片壓抑的悲傷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871字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這十五年來堅持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感悟的成果。文章中好像流露出一種他活到最狂妄時失去雙腿的悲憤與痛苦,但是,這種情感也隨著地壇的那一幕幕悄然發生又悄然逝去的故事消逝了,流露出更多的則是對人生的感慨,對母愛親情偉大的讚美,字裡行間中流露的樸實無華洋溢位作者心靈最深處的情感。

作者圍繞著那座“心靈園林”,用一種緩慢平和而又坦然的敘述語氣,訴說著地壇的人和事。那些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那一段段坍記了的高牆與散落了的玉砌雕欄都是史鐵生十五年的朋友,也是他心靈上的慰藉。

對於那個漂亮而令人憐惜的弱智姑娘以及她的哥哥,對於那對由年輕人變成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作者如同一個路人般,靜靜地在旁凝望著這些好像凍結了的事。好像史鐵生就是地壇的另一個化身,見證著園子裡的歷史。

如果你讀過史鐵生其他的文章,不難發現,他的筆觸以及浸泡過他思想的文字,都是那麼細膩與生動,還有他那種輕柔而又像講故事的娓娓道來的口氣,平淡如水,可品嚐起來卻又甘甜如蜜,讓人回味悠長。

雙腿殘廢的痛苦讓他抓狂過,絕望過,煎熬過,可到頭來又平靜了,接受了。也許是因為這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了門,那必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他振作起來了;他以前被痛苦絕望的沼澤攫住過,越掙扎陷得越深,可因為那個愛他的母親,他堅持下來了。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光。那樣的坦然,滲透在文筆中。那些文字中,時而洋溢著希望,時而洋溢著睿智。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必會經歷坎坷。他經歷了那麼多挫折,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他了。

我很好奇,地壇對於史鐵生來說是個怎樣的存在呢?是他的另一個家嗎?是他的庇護所嗎?文章開頭似乎就有了答案…。古園彷彿就是與史鐵生的前世立下了契約,要在四百年後再度相遇。也許正因為那個若有若無的神祕契約,地壇才會在那等待而又守候了四百多年,只為四百年後的相遇。

你們可能會問:地壇是不是如同仙境一樣夢幻?我的回答是:不!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現實中沒有魔法與精靈,沒有獨角獸和飛馬。童話裡的城堡會坍塌,惟有那飽含真摯情感的“地壇”才會永存。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783字

雖然我年紀還小,無法徹底的理解《我與地壇》這篇散文要表達的生命厚重感,但讀完還是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些人將這篇文章和雞湯劃等號,我是不大讚同的。所謂雞湯就是用個難以理解的道理加上一些華麗的辭藻拼湊而成。但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情真意切。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地壇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卻湧現出作者的三個問題的答案。園子裡散步的老夫婦,愛唱歌的青年,中年女教師,包括弱智的小女孩都對作者的生活態度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生與死,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既然選擇生,那麼就要活的出彩,整日無所事事,落魄如喪家犬,那麼和死又有什麼區別呢?很多人對生活懷有憤憤不平的心態,怨天尤人。卻不知當你還在抱怨腳上的鞋子不好看時,一轉頭,卻發現街角的那個女孩沒有腳!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有些人被多咬了一口,那是因為上帝沉醉於你的芳香。如果你看到的只是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那你的天地只能向死神延伸!

雖然我年紀還小,無法徹底的理解《我與地壇》這篇散文要表達的生命厚重感,但讀完還是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些人將這篇文章和雞湯劃等號,我是不大讚同的。所謂雞湯就是用個難以理解的道理加上一些華麗的辭藻拼湊而成。但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情真意切。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地壇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卻湧現出作者的三個問題的答案。園子裡散步的老夫婦,愛唱歌的青年,中年女教師,包括弱智的小女孩都對作者的生活態度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生與死,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既然選擇生,那麼就要活的出彩,整日無所事事,落魄如喪家犬,那麼和死又有什麼區別呢?很多人對生活懷有憤憤不平的心態,怨天尤人。卻不知當你還在抱怨腳上的鞋子不好看時,一轉頭,卻發現街角的那個女孩沒有腳!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有些人被多咬了一口,那是因為上帝沉醉於你的芳香。如果你看到的只是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那你的天地只能向死神延伸!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2275字

【篇一:我與地壇讀後感】

王鼎鳴

今天,我懷著對史鐵生的深深敬佩之情,閱讀了他的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史鐵生經歷了截肢與患病,立在風雨之中,但他有一把巨傘-他的母親。

對於史鐵生來說,地壇是他的第二個家,他的靈魂歸宿,他的快樂之源。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一個詞——母親。

史鐵生面對挫折,心中有無盡之惱怒,無盡之悲傷,但上帝讓他遇到了地壇。這對史鐵生來說,是一個寶地,給予他一個安靜的世界,讓他明白,世間還有美好的所在。

但這一切,都抵不過他的母親,母親面對病痛與兒子截肢的打擊,卻依然堅強地在狂風暴雨中跋涉,為兒子撐起一把傘,為他綻放,為他璀璨……她是最美的母親!

寫著寫著,我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但在我的腦海裡清晰地浮現出媽媽令我刻骨銘心的身影,她一絲不苟炒菜時的身影,她彎著腰洗衣服的身影,她寒風中屹立著的身影……我成長的路上,媽媽為我付出太多太多,而我只知享受,無慾回報。現在,媽媽的鬢上銀絲漸現,臉上也不再光滑,而我已經走向成熟。往事如昔,歷歷在目。其實,我成長的每一個腳印都印在她的腳印上。我已經踏上新的征程,接下來的路,我將奮力前衝,用我強健的腳,印下自己的腳印。

【篇二:我與地壇讀後感】

李子萌

“它等待著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地殘廢了雙腿。”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領悟到了他那不同尋常的人生以及他頑強的意志。

二十歲——人一生中最美的年紀。如果把一生比作開花的過程,那麼二十歲時,花兒一定在盛放。就在這處充滿朝氣的年歲,史鐵生的雙腿卻癱瘓了。如熄滅了人生路上的燈火般,他失去了工作,找不到去路,人生一片渺茫。他曾憤怒,也曾迷茫,似乎認為活著沒有意義。他每天到地壇消磨時間,有時甚至在那裡呆上一整天。

史鐵生看到院子荒蕪但並不衰敗,漸漸看到了世界上美好的一面,終於走出了陰影,開始了寫作生涯,勇敢地、堅強地活下去……

讀完後,我頗有感慨。誰都難免會有困窘、迷茫的時候,越是艱難,我們越要勇敢面對。

三年級時,我面對一個巨大的轉變:轉學。從老家轉學到了北京。入學考試是少不了的。老家學英語是比較晚的,這裡的同學已經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語自由地表達出來,而我只是僅僅認識幾個單詞罷了。入學考試的成績自然高不了,這讓我一度悲傷與焦慮。上英語課如同聽天書,完成作業也十分艱難,我簡直失落到了極點。我默默地問自己:“李子萌,這還是以前的你嗎?難道你的英語成績要一直差下去嗎?”“不,絕對不行!”我一面學習著課本的內容,一面借來以前的課本,聽著,讀著,強記著。爸爸也在每天下班後給我耐心輔導,給予我巨大的幫助。漸漸地,我成了英語課上發言最積極的那一個,在第一次英語考試的時候居然拿到了滿分。這對於一個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的孩子來說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對於我來說,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快樂誰又能夠懂得。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坎坷,難免會有失落和迷茫。跌倒了不怕,站起來繼續勇敢地走下去,努力讓自己更好,坎坷便可被打敗!這個道理,是我們應當永遠永遠記住的。

【篇三:我與地壇讀後感】

蘇渤涵

作者(史鐵生)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裡,對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態發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時也回想母親在世時的艱辛,痛苦而追悔莫及。結合種種場景,對生命作出了深度的思考和正視。

看完這篇文章,隨作者對人生也有些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中卻洋溢著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索,對生與死的理解,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完美作品。

作者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他頭上,失去雙腿後對他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亦如五雷轟頂。失去雙腿讓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所有的不順,所有的自卑,所有的痛苦讓他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每天面對這一切,他只有選擇逃避與逃離,逃離的最好藏身之處就是地壇——這座古園,想象著躲進這古園裡自生自滅,逃避現實乃至放棄生命的想法。也正是這種躲避讓作者可以靜下心來看清古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輪迴,花開花落,植物競相生長,生物的生機勃勃等等景象。當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

後面,史鐵生不僅思考了自己的逆境,也深思自己癱瘓後對母親的打擊。起初他並沒感受到母親的痛苦,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和母親的去世後,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忐忑與無奈,不易和心酸,現欲將好事相告於母親時卻無法實現。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信念,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何況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無數次地給作者鼓勵,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從而堅強的活下去。

看完這篇《我與地壇》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怒視那些面對挫折和苦難選擇親手扼殺自己生命的人,例如:莫泊割喉自殺、馬利亞諾自給一槍自殺、海子臥軌自殺等等,追其之根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對生命的不重視。人的一生很短暫,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的不幸與坎坷,不管我們是否身心健康都要勇於面對,勇於克服,如此所有的困難都不足為懼。要對生命負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史鐵生用這篇文字書寫了心路歷程,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讓我們要善待生命……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98字

每個人,都不應只會享受親情,沐浴在其中,而不知感恩。

——題記

在老師的指引下,我捧起了《史鐵生作品精選集》,這一捧,便是一段淪陷。

那一章章的段落,一節節的文字,讓我不惜廢寢忘食,如飢似渴。《我與地壇》中的每個字句,都像一顆顆銳利的小石子,直擊心門。就像是用了最平淡的語氣,敘述了一個最痛心的故事。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裡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緩緩讀下,用盡自己最真摯的情感。這樣,我彷彿就能看到,夕陽下,史鐵生靠在椅背上,是夜了,他迷惘地睜開眼望了望四周,孤寂、淒涼就這麼瞬間蔓延全身。淚水早已充斥整個眼眶,卻又慌忙抽出手抹掉,被同學看到,免不了一頓笑話。可一個人,究竟是受到了多大的打擊與痛苦,才能如此平淡?嗯,大概,是已經痛到已經麻木了吧。

放下書,走到欄杆旁,遠處的太陽即將要消失,可它還在用自己最後一點的光芒普照大地。和清晨不同,此時的陽光色調更暖,宛如一個個治癒的小精靈彙集在一起,驅走了心中的無限悲哀,只剩萬千感慨。

人的這一生啊,由父母撫養成人,其中發生的太多事,都已逐漸淡忘,可又從生活中那些小事,或是從中的一絲細節,都能體會到深沉的情感。

我希望自己的感想,無時無刻都能提醒著自己,或是看了這篇文章的你們:懂得感恩。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93字

突然想再讀一遍史鐵生先生的《我與地壇》。找不到有這種強烈念頭的綠由,就算是對先生的一種懷念吧!

《我與地壇》是長篇哲思抒情散文,全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我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寫我對母親的後悔和無盡的思念;第三部分寫我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感。

再讀一遍《我與地壇》:先生,我找到了一切與你有綠分的東西,我尋找到了車轍,和老母親緊隨的足印,又見到你的老柏樹和樹下你的低吟,我尋到一座園牆,和園牆裡圍著的小姑娘、老兩口、長跑冠軍或醉翁……

先生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他笑稱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靜似乎是他生命最大的動態,心不靜,無法塑造心靈的張力,無法承擔命運的跌宕,無法享受做夢的歡愉。

地壇是廢棄的古園,是寧靜的好去處。先生因“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腮”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處,就搖了輪椅到地壇去。地壇,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在那裡他辨得所有路,認得所有樹,轉過所有牆,因為這是他的所有和所有的他。讀書,寫作,尋找內心真實的自己。

蜂兒在半空中穩穩地停著,螞蟻猛然間想透了什麼,露水在草葉上滾動…先生所握著的筆就是他搖著的輪子,在黑漆漆裡可以搖出路,鑽出亮。

所有的痛,經筆,變成更深的歡喜;所有的不確定,經筆,變成對生命的確認與把握;所有的侷限,經筆,變成了廣闊的天地。是這地,接納先生正坐的身子,馳騁的精神,讓他的靈魂撒歡兒;是這地,開啟了一扇更直白、更專注、更清澈的與心靈溝通的天門;是這地,讓他的見識與思考枯竭,源源不斷生出比這地壇維度更大、脈絡更廣的世界。一個簡單的生命去翻越、去站立的歷程中體現的是天賦飽滿的心智、本能追愛的氣魄和自然豐沛的悟性。

平實而富哲思的言語,更多的還是對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我想,靈魂還是存在的,先生逝於2010年12月31日,一個時間的節點,幾年已過去,先生的思想還在與在世的人對接、傳遞、延續,靈魂實實在在地賦予了新的肉體,發展新的精神,鍛造新的靈魂。正如先生所訴說,“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柺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裡,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當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嗎?”

我也渴望有這樣一個地方,像先生一樣,讓靈魂自由!再讀一遍《我與地壇》,彷彿那滄桑的古園給了我某種啟示,讓我感到心痛的溫暖,從中汲取那份不屈於命運的頑強和奮鬥的力量。原來,這地壇就是心靈的憩園啊!

我與東北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30字

《我與東北》這篇文章十分有趣,你讀到這個題目,可能會想這篇文章是寫景的,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篇文章是呼籲人類大愛的。

開頭一段寫了東北的美好風景,也寫出了作者程紹國老師對東北的嚮往感情,但繼續往下讀,又會有不同的景象。

我發現東北以前的侵略和濫殺無辜帶給我一種悲痛的感覺,就連那些皇族也不和善。讀到蕭紅的經歷時,我覺得她這三十一歲的人生有一些悽慘,蕭紅這一生不被人愛,最終得了肺病死去,一代英傑死的潦潦草草,真讓人感到悽慘。

我感到那時的人很自私,比如說漢武帝,把朝鮮的一些地方給佔領了,還把自己的親戚抬得很高很高,讓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還有,那時候的社會很亂,把一些青年知識分子都不當人看,把城裡的三分之一的人都進行了“上山下鄉”的運動,給人民帶來多少苦難。那些人說到了農村可以開闢自己的天地,因為農村的地方大嘛!結果到了農村後各個叫苦連天,病的病,死的死,讓人看了真心酸。

我覺得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呼籲人類大愛,一定要愛人愛己!

讀《我與地壇》有感 篇9

讀後感 ,843字

第一次看書名時暗自猜想,是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與一位名叫“地壇”的人的故事?還是另有他法?

當我合上書頁時,不禁被當時的天真給逗笑了。依稀記得有這個想法是因為當時看了這本書的引薦語:“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地壇……”。其實這想法也並非大錯特錯。對於史鐵生先生而言,地壇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像是一位朋友,在他處於人生低谷悲痛之時,“他”給予他撫慰,聽著他抱怨上帝的吝嗇;在他寂寞孤獨之時,“他”給予他溫暖懷抱;在他對世界絕望時,“他”告訴他自然中蘊藏的壯美之景。於是,史先生重新點燃了生命的火焰,不再悲天憫人,恍惚意思到,在這些白白流動的時間中,是該幹些什麼了!他拿起筆,開始近乎瘋狂的創作,而這,卻讓他的精神失去自由,當他再走回地壇時,他釋放了自己,明白了創作的目的,為活著而寫作。

我閉了閉眼,又抬頭望向窗外,世間有多少不停忙碌奔波的人,又有多少在不堪壓力最終被擊垮,而史先生卻全力堅持了下來,這其中原因為何?我想,應該是史先生有著他自己的精神家園吧,就像王小波曾著一本書,名叫《我的精神家園》,裡面闡述了他對精神家園的理解和自己的寄託。於大家,每一個人都在被不同的挑戰而挑戰,有的人倒了,有的人繼續咬力堅持著,惋惜的是,他們卻又被下一個挑戰給打敗了。而這時,真正能讓你再次滿血復活的,正是你的精神家園!那裡有你的信念,有你刻苦銘心的曾經,有你堅持不懈的緣由。在你強大精神的支援下,成功必將會再次屬於你。

或許那步著似荒蕪又生機勃勃的土地—地壇—是史鐵生先生最堅持的精神支柱,或許那個心心念念永遠掛在心頭上的人,是你勇往直前的動力;或許那段你可以為之上刀山下火海的感情,是你向更完美的自己進發的執念;或許是對國家,對自然的那份拳拳之情,讓你忍受了一切苦難獻身於世界。這麼多的或許,卻只為說明一件事,當你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時,一切突如其來的考驗最終會因為你的強大而退縮。

我拿起筆,精神抖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爽,想著我最後一年最期盼的成功,翻開了手頭的書本。

讀《我與地壇》有感 篇10

讀後感 ,739字

翻開書本,與作者一起忘卻苦難,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嘴角笑意浮現……。

他是我最近才認識的一位作家,名叫史鐵生,他終生近乎癱瘓,卻從不向命運低頭。而最震撼我心靈的,是他寫的著作《我與地壇》。書中的他面對死神伸出的魔抓毫不畏懼,受到了沉重打擊的他卻頑強地屹立著,思緒還飄回了過去:兒時教堂裡響亮清脆的鐘聲;年幼時與幼兒園的兩位老師共度的那些日子;二姥姥那慈祥的面孔上燦爛的笑容……。

在他還很小時生命便猛然對他開始了殘酷的考驗,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不斷地對他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打擊。卻也給了他獨特的經歷,與醫院裡的一位位病友的談笑,在地壇公園的奇聞妙見,老家四合院內的那棵高大的合歡樹……。他在苦難中學會了以微笑去面對,在逆境中學會了用雙眼去發現生活的樂趣。與死神共舞間,他漸漸釋然,不再沉浸於消沉悲觀的生活中了,而是重拾信心,以微笑去面對。

這樣一位身體殘疾的人都能笑看生活中的苦難,我們又為何不能呢?平時裡的我們,有的已經成為了小公主,小皇帝,成天依賴著父母使我們遇到困難就用“不”來回答,是永遠不能在苦難中成長的。

史鐵生的經歷又將另一個人的影子帶入了我的腦海之中—海倫。凱勒。這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女孩卻在苦難的面前豪不屈服,奇蹟般地學會了說話,又考入了普通人都夢寐以求的哈弗大學,又創作了大量作品。為自己的人生在黑暗中添上了閃光的一筆。

是啊,他們倆個都身殘志堅,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因為他們都相信,在光明前有黑暗,在暴雨的盡頭一定會有彩虹。史鐵生在死亡威脅下仍保持對過去時光的美好回憶。海倫凱勒在命運面前仍不屈不撓地做著鬥爭。是的,他們都會用笑來面對苦難!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普希金(後記)

讀我與地壇有感 篇11

讀後感 ,1317字

今天,我拿到了一本新書,史鐵生寫的《我與地壇》,讀了其中的幾篇,我感觸很深,比如一直伴隨著史鐵生成長的一棵老樹;一個“樂趣多多”的幼兒園;一個不能忘懷的童年夥伴。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樂趣多多”的幼兒園。

在史鐵生的筆下,幼兒園是一個戰火烽煙四起的地方,一定有叛徒和俘虜的身影,所以他總是裝病,不願意去幼兒園。但是也有慈祥忙碌的兩個老太太,“她們與一般的老太太的確不同,臉上的每一條皺紋裡都湧現著天真。”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幼兒園時光,那是也有今兒不和你玩,明兒不和你玩的小矛盾,也有那慈祥的幼兒園老師,這種種事情令我不能忘懷。當時,我像個假小子,為了滿足自己,自己發明了一個“有趣”的遊戲:“假扮”。當時很流行奧特曼(一個動畫片)講的就是和壞人打來打去,而我非常喜歡,就開始假裝自己是奧特曼去打壞人,並要求當時的好閨蜜小清,去一起當英雄——這樣回想起來,原來我從小就有一個英雄夢呢!

史鐵生的老樹長在自家院子裡,而他人已經搬走了。我也會想起我自己的老房子。剛出生時,我在浦西住了2年,雖然已經很難回想起大部分事兒,但聽我媽媽說,我們小區外只要走個幾分鐘就有個廣場,我也記著我們家周圍的“便利”。雖說很多人都喜歡住在:只要一出門就有很多家小吃,隨便走走就有一個廣場的小區。但在我看來,這地方儘管便利,但過於嘈雜,我內心並不喜歡。直到後來我們搬去了仁恆,這個小區我非常喜歡,主要就是因為我的朋友幾乎都住在這裡,一點不孤單,並且離我的學校近還不是很吵。在我的腦海中,仁恆綠樹成蔭,有高高的樓層,難得一見的遊樂沙灘,湖邊隱約可見的會所,以及孩子們玩樂時瘋跑的腳步聲,笑聲,打鬧聲。這裡是一個安靜又充滿活力,令人放鬆的家。現在的家才是我夢想中的家:他的安靜充滿魅力,可以讓我靜心學習甚至發呆,學習累了可以看看窗外的綠色放鬆身心。

史鐵生有一個好朋友叫八子,他們一起看著一毛錢的電影,誰知,趕到時,電影已經開始放映,便用了這一毛錢買了香腸吃。我也有一個好朋友,叫智涵,我們一起吃過冰棍,一起去過迪士尼,一起放學回家,無論是學校的還是家裡的瑣事我們都無話不談。後來我去了另一所中學,但我們還是時常見面。在新的學校裡,我感覺我再也找不著這樣的好朋友,和新同學在一起,我們聊天開玩笑,卻很少能夠感受到真正的信任和了解。越這樣,我就越懷念和她一起的時光。這種感覺就像史鐵生和八子一起面對面鼻子幾乎碰著鼻子吃香腸的感覺:“人一生很少有機會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就像我一生很難再次交到這麼好的朋友。

“對於故鄉,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雖然現在的我很少回到以前的家,但每當回想我住過的地方,擁有的朋友,我都會覺得很滿足,整個世界也跟著我回到了童年。

————shenyt

讀《我與地壇》有感 篇12

讀後感 ,630字

我與地壇。四百年曆盡滄桑的等待,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造就了一個世界,一個小小的、深深的世界。

殘廢的雙腿在二十一歲那年劈盡了史鐵生所有的狂妄,卻帶著他進入了一個安靜的世界,地壇。於是才有了《我與地壇》,讓所有人一起感受獨自坐在地壇樹叢間的那份沉澱在心底的美好。地壇,記載了史鐵生對母親的思念,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思考。或許他曾在一棵老柏樹下像牛頓思考蘋果為什麼掉落一樣想著人活著的原因;或許他曾因為樹上飄落的殘破的柏葉而黯然神傷;或許他曾在地壇的某個角落躲避母親焦急的呼喚。他在地壇的每分每秒都是難忘的記憶深刻的印象。

“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壇尋找安靜,莫如在安靜中尋找地壇”。史鐵生的雙腿殘廢了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像上班一樣每天都去地壇,在一片蒼幽中尋找安靜。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也不再需要去地壇尋找安靜了。史鐵生還是史鐵生,地壇也還是地壇,但他是在安靜中尋找地壇。園中的樹葉應該還記得他默默的憂愁,祭壇應該還記得他崇敬的觀望,野草應該還記得他深刻的痕跡。就像是一種宿命,它等著他,他等著它;它記得他,他記得它。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時隔多年,史鐵生的輪椅碾過每一片土地的聲音依然飄蕩在樹林上方,卻讓地壇顯得更加安靜,而地壇如母親般的呼喚也飄蕩在他的心中。地壇早已存在於他的心底,靜靜的。

《我與地壇》的封面有著安靜的藍色,就像地壇一樣,就像史鐵生的心一樣。

我與地壇,在一個小小的、深深的世界裡。

《我們的地球 》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963字

浩瀚的宇宙,神祕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為止人類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總是像磁鐵般地吸引著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們。尤其是我們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出於強烈的好奇心總是去不斷的學習,為的是能更好地瞭解我們周圍的各種事物。利用暑假難得的機會我認真地讀了《我們的地球》一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為什麼地球會自轉?為什麼地球是圓的?為什麼會發生地震?……《我們的地球》幫我一一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可喜歡它啦!這本書使我瞭解、認識了地球的誕生、變化、未來等豐富、有趣的知識和奧祕,樹立了改造地球的理想。

說起地震,我們大家都心驚膽戰吧,可是科學家卻不怕。他們就是敢向地震挑戰。因為他們手中有“潤滑消震”這個妙法。這就是把水注到即將發生大地震的地區底下,讓水把地震的力量分隔開來。他們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在一些將要發生地震的地方進行地下爆炸,“化大震為小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把大地震“掐死”。這些科學家不就是征服地震這個魔鬼的勇士嗎?我好崇拜他們呀。

地球還是個“百寶箱”呢。它裡面的“寶貝”可多啦!有金、銀、銅、鐵、錫、煤、鋅、鎳……但它不肯輕易亮出來。而科學家們自有辦法把他們挖掘出來豐富我們地球的資源,造福人類。特別是近幾年,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又增添了一把“高空鑰匙”—大名鼎鼎的地球資源衛星,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家園。“百寶箱”啊“百寶箱”,你還是乖乖地向我們的“開箱取寶”人—科學家們交出你所有的“寶貝”吧!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我們的地球》一書還講了“高山上的螺蚌殼”,告訴我地殼會上升;也講了“大西洋之謎”,告訴我地殼會下降;又講了“漂動的大陸”,告訴我地殼曾經“搬過家”……所有這些地球的知識和奧祕還不是古今中外成千上萬勇敢的探索者—科學家們研究、開發、考察而得到的嗎?他們都是地球的主人,是我心目中的榜樣。

看著書我萬分激動,我也要做地球的主人,長大當一名科學家,做一個征服地震魔鬼的勇士,做一個手持“金鑰匙”的“開箱取寶”的人?去探索更多的“地球之謎”,還要把它的模樣改換的更俊美。我要讓沙漠變成綠洲,冰川變成城市,荒山變成果園,處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我要讓海底、地下都變成樂園……我到那時,我將自豪地向地球說:“我是地球的主人!”

《晚安,我的星星》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587字

放暑假了,我到圖書館借書,突然,我看到有一本書叫《晚安,我的星星》,這本書把我吸引住了,我就專心地看了起來。

我一口氣把它看完,原來,這本書講的是:獅子王決定把填上的星星分給大家,每隻小動物都分到了自己滿意的星星。可是小老鼠的星星又暗又小,但小老鼠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它每天晚上都對自己的星星說:“晚安,我的星星。”

有一天,小老鼠看見自己的星星生病了,變成了一個石頭掉下來,它非常傷心,動物們都爭著把自己心愛的星星送給小老鼠,但小老鼠堅持要自己的星星。小動物們想方設法希望小星星能夠亮起來。最後,小動物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捉些螢火蟲,再把螢火蟲放在石頭的旁邊,然後,這顆星星又飛上了天空又大又亮,就像一顆大大的鑽石。

我被小老鼠對星星的執著之情深深地感動了,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看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這本書,我非常傷心。但我很愛面子,不想用一本爛書,我就氣憤地把它丟在一個角落裡,不想要它了。後來我想到《晚安,我的星星》,於是我馬上回到家,用透明膠認真地把這本書粘好了,此時我覺得好開心!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壞了就隨意丟掉,造成了過多的垃圾,堆積如山,真是太浪費了,而且對環境影響很大,我們應該小小老鼠一樣珍惜和愛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哪怕它已經改變了樣子,也要不離不棄。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快樂和幸福!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683字

《你是我的寶貝》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黃蓓佳傾情小說。書中寫了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綜合症。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地質勘探時不幸喪命,媽媽又棄他而去,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後來奶奶突發心臟病去世,貝貝只好住進了福利院。過了一段時間,舅媽為了能得到貝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們的私心讓貝貝受了不少苦,但是在貝貝純潔無暇的心靈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變化。

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篇小說有多感人,直到讀了“四個小籠包”這一章。原來八歲的貝貝連數字都不能認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邁的奶奶別出心裁地把四個小籠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漸漸地感受到殘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對貝貝充滿了同情!在後面的幾章裡,奶奶還教會了貝貝自己洗澡,貝貝在智障學校成了最棒的學生。我的心裡稍稍有了安慰。但是好景不長,貝貝的奶奶死了,貝貝成了孤兒。他拿雞毛和硬紙板做了一雙翅膀,說要飛到天上去找奶奶。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想:真是一個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這種打擊啊!

後來,舅舅一家三口住進了貝貝家。他們給貝貝吃四個大包子,害得貝貝胃痛不止;他們為了節水,不讓貝貝每天洗澡;他們把貝貝趕到客廳沙發睡,蚊香差點薰死貝貝。可是貝貝沒有計較,當警察要拘留舅舅舅媽時,貝貝選擇了原諒他們。我感受到了貝貝在智障之外的那顆純潔善良、寬容大度的心。我對貝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書裡的貝貝,生活中的所有殘疾人。只要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連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會變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寬容待人,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1406字

當我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以為這個故事裡面的“乳酪”就是單純的“乳酪”,只是物質上面的食物,並沒有代表著什麼意義,而且也很奇怪那兩個小矮人這麼久都沒有吃乳酪了,都沒有餓死。而現在,當我把它重新的,完完整整的讀了一遍,就感覺這不僅僅是一個小故事,它還反映出了現在社會、工作、學習上面的事情。

這篇故事講敘了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四個主人公,為尋找新鮮,可口的乳酪所發生的趣事。嗅嗅,它會及早嗅出變化的端倪;匆匆呢,是隻立刻採取行動,果斷行事的老鼠;哼哼擔心事態變得更加糟糕,而否認,抵制變化;唧唧呢,則是變化後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後學會及時地調整。剛上小學的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只是把它當成了一篇童話。認為唧唧的成功,是因為他在不停地找。感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當時的我,總是會想,那隻哼哼真可憐,如果他當時跟著唧唧走,那最後他不就也成功了嗎?當然,當時我只知道誰最用心地去找吃的,而誰卻甘願被餓死。而現在的我,已經上了初三的我,讀一遍,又發現了新東西。乳酪,不只是代表吃的呢!

我覺得現在的我更像是哼哼,我們都希望能夠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事實上,我不想應對變化,甚至根本就不想面對它。也許應該說是我不想出去尋找新的乳酪。而這乳酪對我來說,應該算機會、機遇吧。我在小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口頭作文的比賽,當時本來一篇我已經準備地很充分的稿子,在考場時卻說不出來了。當時,考場裡的老師都直鉤鉤地盯著我看,而我的腦子裡卻是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下一段是什麼了。這個時候,我有兩個選擇,一是在那站著,想下面那句。二是臨場發揮,自己往下編。可是最後,由於我的歷練可能不夠,太緊張了,第一次碰到這種危機的場面。所以我就一直沒說話,就被淘汰了。我以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變化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因此,那後面的一段時間裡,我的心情一直非常糟糕。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的“乳酪”不止一次地被拿走。但是我學會了變化。變化無處不在,迅速適應可以使我們搶佔先機。以前的我,沒有根據變化而變化。我甚至試圖忽視變化的存在,結果我陷入了困境。如果我再仔細地讀一遍這個故事,就可以向唧唧學習,學會嘲笑自己並且及時調整了。這樣,一切危機,也許就會迎刃而解的。願你也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乳酪”!

生活的大海並不總是風平浪靜的,此起彼伏的波浪會一層一層地不斷地向你湧來。倘若只是因為尋得一塊小小的“乳酪”就自鳴得意,認為可以享受一輩子,而不向新的目標前進,那麼你就會有葬身大海的危險,因為他們總是會悄悄地奪走你的“乳酪”,而你也必須做好“乳酪”被奪走的準備。不要當“乳酪”沒有時,還不知所措,只是呆在原先的地方,期待新的“乳酪”從天而降,這只是無意義的舉動。只有越早放棄舊的“乳酪”,勇敢地闖入生活的迷宮中,嘗試冒險,享受尋找新“乳酪”的過程,這樣你才會越早享用到新的“乳酪”。世間的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靜止是相對的,變化才是永恆的。即使是至親好友,總有一天也會分手;無論太陽多麼明媚,總有日落西山的時候;雪無千日在,花無百日紅,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變化總是在發生。而我們應該做到的是:感知變化,預見變化,追蹤變化,適應變化,做好迅速變化的準備,並不斷地享受變化。

生活在不斷地尋覓中開始,卻始終沒有結局。也許最終我們要得到的已不是那份“乳酪”,而是尋求的快樂,在尋求中體現生命的價值。;讓我們記住乳酪牆上的那句話吧:變化總是在發生,儘快適應變化吧!

《青蛙軍團愛地球》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803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我就喜歡看書,書中精彩的情節總能把我深深吸引,書成了我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暑假裡,當我看到這個書名—《青蛙軍團愛地球》的時候,就想青蛙軍團是如何愛地球的呢?於是我便迫不及待地讀起來。

《青蛙軍團愛地球》講的是六年四班的華汪德、胖青蛙秦超逸和笨小孩黃金鑫在班上創造了“青蛙軍團”,並以環保和低碳作為宗旨。笨小孩黃金鑫雖然笨,但是他也用自己笨拙的雙手以實際行動來把環保進行到底。他將易拉罐一個個撿回家,被爸爸媽媽大罵一通。可是後來通過,用易拉罐做了一個燈罩、用舊衣架為老師做了一根教鞭等等,讓大家對他們刮目相看,因此青蛙軍團在學校漸漸有名氣了,還被請到別班表演。

我十分佩服“青蛙軍團”,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演繹著低碳與環保健康是生活方式,讓地球變得更加美麗。比起他們,我自愧不如,平時,看到漂亮的本子總是一本一本地買回來,本子還沒寫完總是扔掉,殊不知,這樣會浪費掉多少木材啊!儘管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我們要節約用水,可是課餘還總是和同學們打打水仗,洗手時水也總是開到最大……看完這本書,我真為以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加入“青蛙軍團”,力爭做一隻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的“小青蛙”。

如今,低碳、環保時常掛在嘴邊,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森林被肆意地砍伐,鳥兒沒有了家園;養豬場的水沒有經過排汙處理就排到小河,河水烏黑髮臭,魚兒也瀕臨死亡;塑料袋、各種包裝袋滿天飛;汽車尾氣嚴重汙染大氣層……我們的大地媽媽已經千瘡百孔了。

如果人類不加強環境保護的話,也許若干年後,地球就可能被淹沒,地球上的房屋也會被垃圾掩埋,地球上的動物就會近乎滅絕,《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還不足以讓大家警醒嗎?

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都加入“青蛙軍團”吧!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節省每一度電,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少開一天車……愛護我們的地球吧!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294字

我曾經是個熱愛陽光、心懷感動的女孩子,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病魔,我的世界變得充滿灰色,盡是憂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它是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它讓我獲益匪淺,它讓我的世界又充滿了色彩。

我之所以特別喜愛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中四個特別可愛的形象,兩隻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和“嗅嗅”“匆匆”。他們的性格就如同他們的名字,“哼哼”和“唧唧”這兩隻小老鼠在遇到環境變化的時候,只是到墨守成規、哼哼唧唧、怨天尤人,而“嗅嗅”“匆匆”卻具有對環境敏感的嗅覺和迅速調整步伐的心態,在閱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感受到四個可愛的形象帶來的快樂,又像是接受了一個心靈上的洗禮。

然而,一年之前,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離我是那麼的遙遠,病痛將我拖入萬丈深淵。為了治療,我離開了我無比熱愛的校園,遠離了學校生活,遠離了我的夥伴,住進了冰涼的醫院。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不知所措,我就像“哼哼”和“唧唧”一樣,成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

這一切都是因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這個不速之客,將我的、我們全家的平靜祥和的生活擾成一團亂麻。為了配合治療,我失去了所有享受普通而又美好事物的權利,我不能吃一點點鹹,不能享用一點點辣,我失去了體驗美食的機會。我不能吹風,不能見陽光,我最喜愛的陽光竟然成了我的天敵,我的情緒變得焦躁不安、陰晴不定、難以自控。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被我折磨到極致而又不能言說,我可憐的奶奶因為著急牙疼的一宿一宿不能安然入睡;而我的慈悲的爺爺也日漸消瘦;我的妹妹也被我剝奪了享受零食的權利,本該天真的她卻擁有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懂事與貼心;為了讓我好好吃飯,我的媽媽陪我一起吃索然無味的飯菜,還要用盡所有心思哄我吃、陪我睡。你可知道,那時母親斷了左臂,正需要補充營養,而我對這一切視而不見,繼續在我的世界裡沉淪墮落、顧影自憐。

當我覺得我的天空不會再有陽光的時候,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出現在了我的生活當中,我就像兩個小矮人一樣盲目地期待著“乳酪”自己跑回來的那一天,並碌碌而無為地在等待中度過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為什麼不能像老鼠嗅嗅和老鼠匆匆一樣立刻振作起來,去尋找新的乳酪呢?我想,我竟然不如兩隻小老鼠,面對困境,努力掙扎,奮力前行。生活帶給你再多的苦難都是你無法選擇的,而自己能做的就是要擁有嗅嗅的靈敏嗅覺和匆匆的敏捷行動,並學會像“唧唧”一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獲得最好的心境去積極的面對生活。

今天,雖然我並沒有痊癒,依然承受著病疼的折磨,但是我心明如鏡,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將自己的痛苦無限放大並且轉移到我家人身上。我覺得這些病魔將是我一生的財富,他讓我認識到了親情的偉大,他讓我體驗到痛苦以後變得更加堅強。所以,為了我的家人,為了那個陽光的自己,我仰起頭,欣然接受一切變故,像“嗅嗅”和“匆匆”一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應對一切變化。

我又回到我心心念唸的校園,坐在了我期待已久的教室。我依然吃著“索然無味”的飯菜,但是他讓我的生活更加健康;我的家人依然愛我如初,而我也以更多的愛迴應他們;我的生活依然充滿陽光,而我張開懷抱,盡情享受溫暖。

《原來我這麼棒》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396字

我讀了《原來我這麼棒》。

小瑜原本是一個害羞又不自信的女孩,因為班長突然轉學,老師讓大家輪流做一天的班長。結果,小瑜嚇得接連幾天都做噩夢,信心不足的她果然在大家面前出糗。

媽媽知道了這件事,送小瑜去參加“勇氣夏令營”,小瑜雖然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在媽媽固執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了。到了集訓營,小瑜才發現原來事情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麼難,而且還有很多驚喜在等著她。

一週的集訓營生活就這樣開始了。在這裡,小瑜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室友:芳荷、珍珍、嫻雅、娟娟和允婷,有隊友:東州、碩志、俊英、禎祥。讓小瑜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能當上副隊長!在找尋出口、學習行大禮、攀巖等活動專案中,小瑜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自信。

集訓營生活在艱苦和友誼中結束了,小瑜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裡。回到家,爸爸媽媽都為小瑜的變化而感到高興。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有些事情看似很難,但只要你充滿信心,再難的事也會變得簡單。

我很重要讀後感1000字 篇20

讀後感 ,8392字

【篇一:我很重要讀後感】

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你很平凡,也許你很普通。讀完畢淑敏的這篇散文,我十分感慨。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用一連串的四個排比句,來解釋“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忽視個體尊嚴和個體價值、缺乏人文關懷的教育。接著作者從多方面列舉了“我很重要”理由:對生命而言,每一個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不重要;對父母而言,我們是他們慈愛的物件,幸福的中心,我們不敢說不重要;對愛人而言,我們是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不忍心說不重要;對子女而言,我們是他們的靠山和慰籍,我們沒有膽量說不重要;對朋友而言,相交多年密不可分,我們不好意思說不重要;對事業而言,我們就是創意,就是新設想,我們無法說不重要。作者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筆尖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

對於我們沒有想到的在我們身邊關心支援我們的人而言,我不重要嗎?對生命而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失去了,就再也無法挽回。可想而之,它是多麼重要和寶貴。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我不重要”。

對父母而言,他們對我慈愛,只要我發燒生病,他們就坐臥不安,心急火燎地把我送到醫院。對兒女而言,他們是我們的頂樑柱,沒有他們,我們會健康成長嗎?對密友而言,結識多年,我們都捨不得分開,更不可能覺得對方不重要。對老師,對家人,對子女,我們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文章中,畢淑敏分好幾段連續四次提到“……說我不重要嗎?”,然後用一個段落說了那麼幾個字“我很重要”。重點突出了個人的重要性。是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那麼涓涓水流匯成汪洋大海,我們的力量不是很巨大的嗎?我們作為一個初中生,在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時,誰說我們不重要?遙想上個世紀初,12歲的周恩來隨同伯父來到東北瀋陽的“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小學校”讀書時,當校長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在別的同學回答說為掙錢、為吃飯、為升官而讀書時周恩來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國家民族的解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嫦娥三號”在今年12月中旬成功完成月面軟著陸,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跨越。難道這不是我國無數“很重要”的人的合力的結果嗎?我們作為中學生,要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發揮合力,將國家建設得更好。

歲月流逝,轉眼間,你或許已經不年輕了。但對於你的父母來說,對於你的子女來說,對於你的愛人來說,對於你的朋友來說,對於你的事業來說,你都是必不可少的,無人能代替的。你真的很重要,這就是作家畢淑敏對生命的解讀。

也許我們不再年輕,但在人年輕時,我們不要說自己不重要。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奮鬥,好好地生活。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希望、光彩。如果不是這樣,你怎麼才能對得起你的親人、朋友和子女呢?

【篇二:其實我很重要,我現在才知道—《我很重要》讀後感】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題目非常虛偽,當然我也感覺到,因為我非常平凡,不是眾星拱月而被人捧在手心裡的人,也不是什麼富豪或者千金大小姐,但是這是一些人對我的看法,但是,把我當做重要的人還有很多。

這篇文章開篇提出“我不重要”,接著分析“我很重要”最後鼓起信心,肯定“我很重要”。就像是雷鋒說過的一句話:“做一顆平凡的螺絲釘。”在我腦海裡,螺絲釘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玩意,失去了也不會怎麼樣,對人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失。但是在我看過《我很重要》這篇文章後,慢慢的覺悟了,如果在建房子時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就會造成整個房子的倒塌;如果在鐵路上,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會造成火車出軌,傷害力極大;如果在船上,有可能就會一條船沉入海底了……

一個螺絲釘多小的事物?人又是有多重要?可想而知,螺絲釘比人小得多,人是有血肉,有情感的生物,人有發達的大腦,而重要性,遠遠是比螺絲要高的。在你的生活中失去一個重要的人,你不可能像螺絲釘冷冰冰的,你會痛心欲絕,難道不是麼?當你有什麼事情時,他們一定會全心全意地幫助著你,照顧你,放下他們手中的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去幫助著你。

他們一直在你的身邊,只是有時你不知道或者是不理解他們對你的好,他們是關心你的,他們把你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人,彷彿失去了你,他們的世界就會一瞬間的倒塌了,因為他們的心血全部注入在你的身上,他們有一個偉大的名字—父母。

他們在你受到挫折的時候盡力的扶持著你,他們不是你的父母,但是有可能他們給你帶來了許許多多父母帶不來的歡樂,他們也是一群和你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朋友。

如果在世界上失去了這兩種人物,那,還有什麼意義?只有他們才會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如果連一個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的的人都沒有,那真的對世界沒什麼希望了,因為那時候你已經是孤獨的,寂寞的人,失去這些人,就像是斷了翅膀的天使,從天空最高處墜落,而無人給你治癒這個心理中的缺口。

現在,我覺悟了。我不是明星,不是眾星拱月的人,我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至少只是現在。不過現在,我依然很重要,比起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人。我有著一群一群的朋友,還有每天勝似鬥嘴而又關心我的一切的父母,我真的很幸福,這就是人的重要性帶來的幸福吧!

我感謝把我當成重要的人看待的人,我感謝一切,我感謝天,給我一個小小的空間;我感謝地,養育了許許多多讓我生命延續的物質;我感謝山和水,給我很多山珍海味;我要感謝世間的萬物,養育了我,也可以說,他們都把我當做重要的人吧!

【篇三:我很重要讀後感作文】

記得自己曾經說過:“我只是這大自然中的某一個分子,有我沒有我大自然依然存在。我,很平凡。”當我們總在貶低自己,認為自己毫不重要的時候,畢淑敏老師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到她的文章,未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只會認為:我只是大自然中一個渺小的,沒有存在感的塵埃。就像,一滴水只是大海的一部分,就算沒有這一滴水大海也是一樣的洶湧澎湃。但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同時明白自己很重要!我的朋友需要我,我的父母需要我!我要對得起父母對我的期望,朋友對我的鼓勵!

或許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應該鏗鏘有力,對自己充滿自信地說:“我很重要!”

想到那滿鬢白髮的父母,在老了以後無依無靠,你可曾知道他們又多麼渴望在這個時候能有一個人能在這一刻伸出溫暖的雙手去擁抱他們,給予他們溫暖?你可曾想到過他們曾經對你付出過多少?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能對自己掉以輕心嗎?如果不是那來自人間最無私的愛;如果不是那一句句諄諄教誨;如果不是他們的耐心噓寒問暖,我們會獨一無二的存在世間嗎?難道我們,不重要嗎?

想到那曾經共度難關的朋友,看到他們臉上充滿鼓勵的笑容,你忍心辜負他們對你的鼓勵嗎?我敢肯定,與朋友在一區的時光是最輕鬆,最快樂的,在朋友面前自己可以毫無顧慮的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祕密;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是朋友給予你動力;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是朋友將你從迷茫中拉了回來;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總是有幾個人咬緊牙關與你共度難關,他們不曾向你索取一絲回報,這就是—友情!如此真摯的友誼。如果我們沒有相遇,就不會有這樣的歡聲笑語,喜怒哀樂。難道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重要性麼?

也許你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是,當你來到這世界之後,你就註定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對你的親人來說,對你的朋友來說,對你的事業來說,對你的所有一切你擁有的來說。你,都是無法缺少的一部分。你,就是很重要!這,是畢淑敏老師對生命的思考,對人性的解讀。

你想辜負父母無私的愛,朋友無私的鼓勵嗎?不想,那就昂首挺胸,充滿自信的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其實,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闖蕩出那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請記住:人活著,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擁有自己的天空!只要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那一切都不再是夢,現在,讓我們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吧。雛鷹終會長大,在那片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讓自己嘹亮的鳴叫回蕩在天地間!

【篇四:我很重要讀後感】

或許,在回憶裡,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的確,作為一名普通士兵,比起勝利,我不重要;作為一個單薄的個體,比起渾厚的集體,我不重要;作為一位奉獻的女性,比起整個家庭,我不重要;地球上將近有70億人口,我只是70億分之一,我不重要。但是在這70億人口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與我完全相符,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麼一個我,我很重要。

一生中,我吃掉了數不清的糧食,與數不盡清水,才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我,我很重要。我是世界精華的所在,如果爸爸媽媽是另一個爸爸,或者媽媽,就不會有我;如果爸爸媽媽因為某滴水珠或某片落葉所打攪,就不會有我,我很重要。只有在那一年,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分,那一秒才會有今天的我,難道?我,不重要嗎?

畢淑敏說的沒有錯,我,是由無視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華匯聚而成的。我,是在幾百幾千萬年前元謀人的後裔,人類的精神之火,也將由我傳遞。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鎖鏈,作為其中精緻的一環,要是否認了自己,也等於推卸了一項萬年而來,神聖而莊重的承諾,因此,我很重要。

我們的出生,是一次萬分偶然的機遇,我就是在一萬分的可能性中,那個難以遇到的偶然機率。也許,我不夠完美,也許,我不夠好,也許,我惹人厭煩,也許,我使人崩潰。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讓我出生了,我就是一個奇蹟。就算,我再不好,再惹人厭煩,在這龐大的世界中,誰能找到第二個我。

然而,對於我們父母而言,我們是永遠無法複製的孤本。無論父母有多少子女,我們,永遠是最獨特的那個。對待這個獨一無二的我,他們的愛,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我生病時,他們為我祈禱;在我努力時,他們為我加油;在我開心時,他們比我更快樂;在我哭泣時,他們比我更難過。他們的愛,是獨特的,無法將給予我的這份愛,再給予給他人,在父母眼中,我很重要。

在朋友的眼中,我很重要。在他們難過時,我給了一句安慰;在他們獲獎時,我會默默的為他喝彩;在他們受委屈時,我會挺身而出,做好朋友的本分。倘若,有一天,我消失了,他們會不習慣沒有我的日子,沒有我的世界。這樣,我會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昂起頭,挺起胸,大聲的對著人們喊:“我,很,重,要!”僅此而已,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重要。

也許,我很平凡;也許,我很普通;也許,我沒有能讓人記住的事業;也許,我不會在人類史冊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但我作為一個生命來到世界走一道,就不能否定,我不會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沒有人能夠替代我。要為自己奮鬥,珍惜短暫的幾十年,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我們還要對著心靈許諾,要讓自己重要的是這世界走一道。

我們無比重要的活著,對自己的心靈許諾—我很重要!

【篇五: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很重要》一問來自畢淑敏,因為畢淑敏生活在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是不允許說自己怎樣好的,那麼說自己很重要就更應該殺頭的。但是畢淑敏,在這樣的環境下寫出了這篇文章《我很重要》。

首先,本文做了一個排比。用自己的卑微與別人的輝煌作比較。其次,文章講了我們人類的進化史,懂得了自己是比先人們“高階”了多少。繼而是作者的想象,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就不會有我;或者只要有一點點的陰差陽錯也就沒有我……

之後作者又從“我很重要”這個角度講了講“我”對什麼樣的人重要。本文一共講出了五大塊認為“我”重要的人。第一:家人。我是家人唯一的“寶”,我們生病家人會擔心;我們有成就家人會笑。第二:伴侶。一對甜蜜的伴侶,不需要天長地久的誓言,不需要愛的死去活來,只需要平平凡凡、甜甜蜜蜜和幸福快樂就是最美的。而一對情侶中,少一任何一個都是不行的。第三:孩子。如果我們消失了,那麼孩子的童年就不會完整,就會不幸福。一人一生只有一個童年,看著孩子破碎的童年,也許我們便不覺得自己不重要了吧。第四:朋友、密友。人們都說,有一個知道自己的朋友,足矣。是啊,一人一生,朋友不在於多,在於精。若我消失了,那麼這友情就會跟茫茫沙漠的一粒小沙一般,再也找不回來了。第五:事業。有自己的事業,是一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只要有了成功的事業,你的一生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所以,我們在沒完成自己的事業時,我們是重要的。同樣,事業一定也需要你,不論大小。

作者相同自己確實很重要,於是,對著蒼茫的山川、無邊的大海甚至浩瀚的宇宙,宣稱自己很重要。是的,我們是很重要,只是我們缺少勇氣,不敢喊出來。但是,今天,我們要宣稱—我很重要。也許我們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一番大成就、沒有超人的才華和特長,但是,我是一個生命,一個有腦子、有思想、有心,只要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很重要。時間的長河永無止境,而我們的光陰不過是短短几十年。可是就在這幾十年裡,我們也要活出我們最好的、最閃耀的、最輝煌的、最燦爛的自己!就算我不能永垂不朽;就算我不能高高在上,統治國家;就算我的到來也許就像一棵渺渺小草,這麼卑微而不起眼,但是,我就是我,獨一無二,不要跟隨別人,我們要活出自己的光彩,就算沒有群星閃耀、眾星環繞,可我們依然要仰頭驕傲的向世界宣佈:“我就是我,我很重要。”

【篇六: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員,我很平凡。我沒有多麼華麗的舞臺,沒有多麼閃耀的一面。我與全人類的輝煌歷史相比,我不重要。

“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畢淑敏在曾在文中這樣問過。我很重要,她又在後文堅定的回答了。是的,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畢淑敏老師的文章,不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不曾想過,我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是世間萬物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精華匯聚而成,我們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養出的萬物之靈,我們沒有理由不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也許你很普通,也許你很平凡,你沒有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更沒有青史留名。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學生……正如朱自清說過的: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既然在這世上走一遭,就註定了你的歷史是輝煌的,燦爛的,因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老師,你的……對於他們來說,你是缺一不可少的,無人可以代替。

因為,我是獨一無二。如果沒有上一秒的空氣,如果沒有十幾年前父母的相遇,我今天就不會出現在這裡,打著這篇文章了。

假如我離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白晝垂到黑夜,淚水會讓河流變為大海。我開心,父母也隨之快樂;我難過,父母更會為我灑淚而悲。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絃。面對著無法承載的親情,我還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曾在文章裡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二戰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一個日本食品公司就快要倒閉,這家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有三種人名列其中: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一種是無任何技術的倉管人員,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裁員的意圖,可他們都說了同樣一句話“我很重要”並說出了自己重要的理由,經理從他們的話中得到啟發,在企業門口掛了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我很重要”,結果公司的每個職員看到這四個字後,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結果這家公司迅速崛起,成了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之一。

引用文中的話: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人們總是用職位的大小,年齡的大小,去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的生活著。

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珍惜現在的每一個人。讓自已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無限的光彩吧!我們雖然很平凡,但我們的確很重要。

【篇七:我很重要讀後感】

當我看完《我很重要》最後一個字時,我不禁百感交集,我很重要,這不過是在這無盡蒼茫的人世間對自己的一種莫大的鼓勵,而這四個字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出,在這四個字面前,我是多麼的渺小,微不足道,如輝煌的星河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在一次次攀比面前,我們只能一敗塗地,但這些被畢淑敏打破了……

她給予了我們肯定,她用她細膩的情感,華美的文辭告訴我們是在這百代過客車水馬龍的世間中是重要的。當我們飽受疾病的摧殘時,家人與我們一齊痛苦,我們成功時,家人與我們書寫那無法言喻的喜悅。我們的重要性是家人給予的,是家人的存在讓我們在這偌大的世界航行路上不孤單,是家人在我們傷心欲絕時安慰我讓我們的世界不再灰暗。回望往事,早已數不清多少次辜負父母的期望,厭煩父母的擔憂牽掛,而父母的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包容我們的任性,包容我們的不足,包容我們的一切一切,這些我們無以回報……

而給予我們重要性的也是那大自然中無數星辰日月草木山川,大自然不知用多少穀物、清水凝聚成我們這副美輪美奐的軀體,讓我們與明媚的世界相聚,但在餐桌上,我們不知留下了多少個光碟,放眼望去餐桌,不知有多少個碗盤還滿盛著飯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古詩我們朗朗上口,卻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如果你稍作留意,你會發現在大大小小的食堂上,有多少條橫幅讓我們做“光碟族”來節約那構成我們這具軀體的糧食呢?

說道我們這具精美細膩的軀體,畢慧敏她又提起了那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北京猿人,看到那窄小的額和前凸的吻時,與現代人精美細膩的五官相比,顯得黯然顯得粗糙,讓人唾棄的感情油然而生。而從另一個角度想,我們的五官是了千百年的進化,承載了人類不知多少年的歷史,彷彿是一株億萬年蒼老的樹幹上新萌發的嫩芽,那是多麼重要啊!那是千年歷史的傳承啊!是人類精神延綿之火!每每想到與此,才覺得,自己又是多麼的重要!

對,我很重要,我是特別的人,全世界只有一個我,我應該愛我,愛這個樣子的我,愛現在的我,也愛將來的我,我是偉大的。假如我不存在了,世界上就會少一個人在海邊看瑰麗的旭日。我應該多給自己一些讚美,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信心,才會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掘自己的激情,才會面對成功和失敗的挑戰。

我也讀到了感恩,感恩為我笑為我憂的父母,讓我在成長路上不再迷茫失措;感恩每一顆穀物,每一滴水,用鬼斧神工般打造出我這副軀體;感恩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原始人類,一次次的進化造就了我;感恩畢慧敏,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讓我明白我並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篇八:我很重要讀後感】

很多人都想過:我們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個體啊!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我,地球一樣繞著太陽轉動,太陽依舊東起西落,天氣一樣變幻莫測,馬路上依舊川流不息,一切都不會因我改變……許多正在努力為夢想奮鬥的人因為這個而否定了自己,否定了未來。

今天,我讀了畢淑敏的《我很重要》。老實說,我第一次讀畢淑敏的文章,以前,她只不過是眾多成功作家的其中一個罷了。現在,不一樣了,她教會了我“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光是標題就讓我深思:現在有多少人沒這麼想過了,這個可能會被認為是自戀吧。

當我看到畢淑敏最開始連續寫了“我不重要”覺得她和我們一樣,有著氣餒的想法,我錯了,她忽略了自己的利益與價值,而突出了更為重要的東西,後面她也寫到“我很重要”的例子:“我們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生命,我們的出生絕非偶然”“對於父母,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對於朋友,對於社會,我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生命的價值。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在現實生活中,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這不光因為“身在此山中”,難識“廬山真面目”,更因為人們難以發現自己的重要性,缺乏對自己反省的能力,常會被自己矇蔽。

很多人說:“認識自我,是一種能力、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這話一點也不錯。泰戈爾在流螢一文中說過:“我們是微小的,但不是渺小的”。也許我們認為自己很平凡,認為自己很普通,認為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人影罷了;也許我們認為我們不能創造“愛因斯坦”公式,不能創造“牛頓”定理,不能擁有“喬布斯了”財富,不能創造“愛迪生”發明,但是,每個人的未來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奮鬥的過程中就否定了自己,那可能成功嗎?

我們是一個群體的中的一個個體,雖然力量很小,但是聚少成多,就如“滴水穿石”“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就能創造出無窮的能量。

重要不是偉大的同義詞,我們應該想:如果沒有了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將會少一顆無比閃耀的行星;在金色的沙灘上,將會少一枚精緻貝殼;在茫茫人海中,將會少一個為夢想努力的身影……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試著爬上夢想的頂峰大聲說一句:“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