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變形記相關作文20篇

校園變形記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4字

一棟棟高大的教學樓別具風格,一間間寬敞明亮的教室窗明几淨,一棵棵蒼翠欲滴的的萬年青與鬱鬱蔥蔥的青松組成了條條綠色長廊,十分醒目的黑白相間的環形跑道圍著一個若大的籃球場,舉目四望,到處都是那麼整潔,那麼明淨,那麼和諧。校道旁的花草樹木隨風搖曳,襲來了一股花卉的幽香,送來了一陣青草的新鮮,沁人心脾,令人陶然欲醉!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天堂,我們成長的樂園。

然而,每逢週末,我們校園美麗的容貌就會發生變化。你看,三個球場上都聚滿了人,環形跑道上,跑步的,騎車的,散步的,人影綽綽。各個花壇邊也坐滿了人,聊天,說笑,逗孩子,各種各樣的聲音不絕於耳。如果只是到這兒來休閒一下或鍛鍊一下身體那也無妨,畢竟是週末時間。可是—

你再看,操場上,零售袋、衛生紙團、菸頭、塑料袋、飲料瓶隨處可見;辦公樓前圍著假山的水池裡漂浮著大量的的白色垃圾,是那麼“耀眼”;綠化帶邊上、各個花壇裡,留下了人們走過的串串足跡,那嬌嫩的小草耷拉著腦袋、歪著身子奄奄一息,被折斷的樹枝靜靜地躺在地上,有的還有一點樹皮連著懸在枝幹上搖搖欲墜;細碎的瓜子殼鋪在草叢裡,或“鑲嵌”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快看那邊,一個看起來還算優雅的女士掏出一張紙巾,擦了擦鼻子,隨手往地上一扔,繼續和旁人閒聊著。就在她的身邊,豎立著一塊醒目的標語牌“讓綠色感染心靈讓綠色美化校園”……

面對眼前的滿目瘡痍,我不禁要問:這還是我們那美麗的校園嗎?要知道,我們平時是多麼捨不得傷害她。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好夥伴,我們和它們一起成長,共同呼吸。我彷彿聽到小草、綠樹在向我哭訴:“這一定是做的一個惡夢!我好疼,好疼!他們為什麼要毀掉我的容貌啊!為什麼?”

我的心好痛好痛,跟小花小草一樣痛。請你們還我們一個美麗潔淨的校園吧!

校園變美記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3字

在九棵樹學校六年,學校把我培養成一名優秀的學生,也讓我見證了校園的發展歷程。

還記得第一次進入校園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滿地的黃土,對校園的美好幻想便瞬間破滅。

那時的校園只有唯一的一棟教學樓—逸夫樓,走進樓內是一間間陳舊的教室,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四周,講臺上只有一塊黑板和一張講桌,牆壁上也沒有什麼裝飾,最多的東西便是那密密麻麻的桌子和椅子。一百多個小朋友擠在一間窄窄的教室裡,三個人用一張桌子,不禁失落的想到:“學校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嗎?比我們的幼兒園差多了。”

再看看今日的九棵樹學校,寬闊的操場上有許多健身器材,以前的黃土地也變成了柏油地面。兩棟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食堂,基礎設施應有盡有。

逸夫樓後那個大大的花園,更是每位學生課間休息嚮往的好地方,假山、涼亭、讀書長廊、露天書屋,同學們隨時隨地都能找到一個愜意的讀書環境。教室裡也很寬敞,裝飾得更漂亮,各種現代化教學媒體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學校還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英語角、美術比賽、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真讓我們所有同學大顯身手,收穫頗豐。

八月桂花飄香,十月紅楓滿園,春來滿校新綠,秋去梅花點綴。現在的九棵樹學校,不管你是坐在教室裡,還是走在後花園中;不管你是看書學習,還是在休息玩耍;或是約上三五好友在校園裡散散步;或是在露天書屋、學校圖書館靜靜的看書,都是一種享受。

校園變得更加美麗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校園裡的記憶 篇3

國三作文 ,723字

那些風吹過的日子,慢慢散盡。最後一段日子,讓我們點亮青春!

—題記

天氣正好,陽光正晴,懷著一顆奮鬥的心,早早地向學校出發。

騎著自行車,一路上微風拂面。臨近校門,停在那朵親切的木棉花下稍作休息,遠遠就看見了那座體育館。耳邊飄蕩起那晚我們響徹雲天的宣誓聲。那天晚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準備向最後一百天發起衝擊。那天晚上,我們吼著:決勝中考,捨我其誰!那天晚上,我們堅信:我們的青春必定在這個夏天留下痕跡,青春應當放手出去,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拼一場!

鎖好了車,穿過校園裡的林蔭小道,走上九十九級臺階,回到空無一人的教室。初到這個教室,我們懷著欣喜而又緊張的心情開始了最後一個學年的學習生活。

在這個教室裡,語文的唐詩宋詞,數學的幾何函式,英語的音標語法,物理的聲光熱力,化學的酸鹼鹽液,歷史的唐宗宋祖,我們都一起學過。經過只是得洗禮,我們都已經成長,今天的我們更相信,汗水背後的成長。

下午四點,到了體育訓練的時間,與同學們提起釘鞋到田徑場。

輕柔的陽光,爽朗的輕風,我們正在操場上飛奔著。田徑場是我們的第二課室,我們曾在這裡灑下汗水;我們曾在這裡奮力衝刺;我們曾在這裡提高實力;我們將在中考奪得滿分!

訓練結束,回到宿舍洗澡。宿舍是我們共同的家,由我們最美的時光。還記得當我們初入校門時,並不適應住宿的生活,曾想過走讀甚至不想上學。是舍友的鼓勵,讓我度過了三年美好的住宿生活。

但我們終將要分別,我們站在青春的浪尖,佇足遠眺,我們堅信有美好的未來。

當我們離開校園的一刻,讓我們回首看走過的路,我相信,我們有的是戀戀不捨的感情;有的是沒有虛度年華的自豪;有的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讓我們將初中生活留在記憶裡,成為我們最美的校園回憶!

觀《變形記之母愛的呼喚》有感 篇4

觀後感 ,1178字

湖南衛視的《變形記》從2006年9月開播至今,一直倍受關注。這檔節目是運用紀錄片加真人秀模式通過真人互換角色在特定情景和規則下真情實感、行為和自我個性的自然流露。忽略節目本身剪輯的安排,我們依然能從節目中看到城市和農村少年明顯的行為差異和背後所反映出的心理狀態。

《母愛的呼喚》是於2014年1月20日播出的《變形記》第四季第三期節目,這期節目的城市主人公名叫施寧傑,來自江西南昌,被稱為“《變形記》史上最難以改變的主人公”。一個常年居住在酒店,輟學,抽菸,泡夜店的奇葩富二代。施寧傑從幼兒園就開始寄宿,在有限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總是吵架,最終離婚。他父親脾氣暴躁,父子只有在夜總會才能融洽相處。2011年,他由於各種違反紀律校規,被學校開除,來到南昌和母親生活。其母親經營酒店,工作繁忙,母子沒有時間相處。他每天在瘋狂的飆車和酒精的刺激中揮霍青春,燈紅酒綠的生活讓他深深刻上成人化、社會化的烙印。這期的農村主人公王紅林,身世令人唏噓。父母離婚,她與年邁的奶奶、癱瘓的大伯相依為命。從母親改嫁遠走後,王紅林成為這個家庭的全部希望,洗衣、做飯、操持家務,這個9歲的女孩像個大人一樣照顧這個殘缺的家庭。

在這期節目中可以看到這兩個互換的角色,分別是偏遠山區的獨立少年和城市問題少年。這兩個成長環境截然相反的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本身就反映出他們不同的心理狀態。城市問題少年主要表現出玩世不恭、厭惡學習、焦躁易怒、沉迷網路,他們常常行為表現不穩定,被同齡段的孩子隔離。農村少年則表現出懂事、勤奮、善良、害羞的一面,他們過早的承擔家庭重任,享受不到童年的快樂,生活被柴米油鹽包圍。這也是《變形記》中最常見的人物設定,城市少年桀驁不馴,農村少年自強不屈。

環境對人的心理髮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這組少年性格和心理差異如此巨大的原因中,環境因素佔有重要地位。對青少年身心發展進行影響的主要是家庭和社會兩大環境。首先是社會環境,王紅林來自陝西平利縣八仙鎮,生活在大山深處,地點偏遠,經濟落後,資訊閉塞,也造就了一個相對單純的社會環境。而施寧傑身處南昌,城市經濟活躍,受社會上誘惑較多。各種網路遊戲、夜店、娛樂場所的繁榮也讓他的生活狀態相對更多元化、喜歡玩樂的心態更深。生活環境的差異也體現在兩位少年對新環境的適應方面。施寧傑初次來到八仙鎮時一路上顯得興奮和驚訝不已,還不停對眼前看到的景象吐槽。他跑去豬圈看豬,在院子的地上寫字,在燈下對著飛蛾揮舞掃帚。相較於施寧傑的驚訝,王紅林在大城市的生活卻不如意,她被分配到南昌市一所私立學校讀五年級,過上了寄宿生活。新的學習方式和新同學讓這個農村孩子顯得慌亂和迷茫,她甚至聽不懂老師上課的內容。從這點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生活環境下青少年的適應能力具有差異性,城市少年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高於農村。但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王紅林顯然優於施寧傑。

校園裡的記憶 篇5

國二作文 ,718字

記憶中的你總是笑靨如花,清澈的眼簾深處有著最繁華的景色;記憶中的校園總是靜悄悄的,有那顆梧桐樹下的溫馨時常令我感動。校園裡的你和溫馨記憶,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呀!我的風箏掉在樹上了"。那時的我正在梧桐樹下看《格林童話》。小美人魚傾盡所有,也換不來王子的愛,化成泡沫也願成全他們的幸福。看得正入迷的我,被你的一聲驚呼拉回了現實。合上書本,一眼撞進你清澈的眼眸深處,彷彿看到了小美人魚眼底的哀傷。我大步流星地走到你的身旁,說:"需要我幫忙嗎"你一隻媚眼彎彎盈盈說好,我從小便是爬樹好手,三兩下便把風箏給拿下來了。你卻歡呼雀躍地拍手叫好,直呼我像個女俠。夏日的微風吹起你的及腰長髮,風溫柔得摸著我們面頰,兩個憧憧的小女孩成了好朋友。

特別活躍的你整日在我耳畔嘰嘰喳喳的,銀鈴般的笑聲迴盪在我的靈魂深處。那時的我們在大大的校園麗整日無憂無慮的,手牽著手把校園的每一處都看遍了。而那棵梧桐樹是整個校園最美麗的景色。我們還惡作劇般的把我們倆的名字刻在了上面,彷彿天長地久都不會分離。

那時的我們不懂分別是什麼滋味,不懂人生充滿著許多的無奈和淚水。我即將要轉學了,離開你,離開熟悉的校園,離開屬於我們的梧桐樹了,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分別時我們一直在哭,淚水打溼了天邊的雲朵,哀傷的白雲,連陽光都不曾燦爛了。你問我,可以不走嗎?我說:"我可以不走嗎?"如何用支離破碎的句子來描繪梧桐樹下的回憶。

三年光陰如流星般在夜空逝去。如今的梧桐樹下已沒有我們的身影了,再也不可能回到屬於我們的校園裡了,可你的音容笑貌依舊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

在異城異校的你,可還記得我們的青春歲月?

這份如煙花般絢麗的回憶,永遠是我最寶貴的財富,而你,永遠是我最珍貴的人。

校園裡的記憶 篇6

國二作文 ,543字

我想把校園裡所有的記憶,無論酸甜苦辣,凍結成一塊冰,埋藏在深處。偶有閒情,我可以將它拿出,架起茶壺,小火烹煮,細細品味。

好東西是要仔細的。我掰碎一小塊,放進茶壺,看它慢慢融化,一縷縷煙霧升騰起深處的回憶:

秋高氣爽,藍天白雲。女子八百米賽場上的熱情卻絲毫沒有因這涼爽的天氣而消退半分。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賽場上的女將一點不比男子差。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選手們都激動起來,開始衝刺,觀眾們的呼聲也一聲比一聲高,讓選手們更加倍增信心。突然,全場一下子安靜下來,就像剛才的熱烈只是一場夢。而在不遠處,一個女生摔倒在地,後面的選手紛紛停下,圍過去,想將她扶起來。跑在前面的似乎意識到情況不對,也停下來,跑了過去。我想時光有時候是可以凝固的,比如說在這一刻,沒有人記得現在正在比賽,不知道再跑幾步就會是冠軍。過了一會,賽場終於恢復了正常,這是比賽,所有人都知道不能腳下留情,飛奔到終點。比賽結束了,自然會有冠軍,季軍。但這都不重要了,因為就在剛才,紅色的跑道見證了最美的一刻,我也悄悄把它記在心底,才有今天的重溫。

校園裡的回憶也許就是同學們的同甘共苦,一起奮鬥。

品到這裡,我便將火熄滅了,一切又歸於平靜。其餘的自然是又埋藏起來,或許我還能學學古人煮茶讀詩書,不過我是煮冰讀回憶罷了。

校園變美了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4字

禮士中心小學是我就讀的學校,已有幾十年歷史了。這裡風景優美,到處都散發著淡淡的書香味。

原來的校園,是古老陳舊的。舊舊的木窗、木凳子、木桌子,連窗簾都沒有的。晴天時,操場上塵土飛揚,嗆得鼻子都喘不過氣了。下雨時,周圍到處泥濘,環境又髒又臭,有種讓人窒息的感覺。教學裝置也是隻有黑板和粉筆。但,今天我們的學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走進學校,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棟雄偉壯觀的教學大樓。旁邊是一排排挺立高大的樹。我們升國旗的地方面積擴大了,國旗正迎風飄揚。紅旗對面是翠綠的草地,草叢正在微風中向我們招手。廁所現在是小樓房了。校園裡面是四個正方形的花園,裡面種著一棵大樹。我們學校現在有了圖書館,裡面有數不勝數的書供我們閱讀,還有擺放著桌椅,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品讀著書中的知識。還有電腦室,裡面有幾十臺電腦,看,同學們正在認真地上課呢!有了電腦課,同學們的知識面變廣了,並能把不懂的知識在網路上查閱。語音室現在也有了,同學們現在可以在多媒體教室上課了,個個都聚精會神,學習的勁頭也有了提高。

看,我們的校園變化真大啊!

觀《變形記》有感 篇8

觀後感 ,7127字

【篇一:觀《變形記》有感】

你曾想過和他人互換嗎?互換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互換後會產生什麼影響嗎?我們都一無所知,那麼,就讓我們看看《變形記》中的兩位主角互換身份後所發生的前所未有的故事吧!這兩位主角的家庭條件差異顯著,一富一貧,家住一南一北,有著迥然不同的經歷和性格,一位是休學的“網路雕像”,一位是無條件上學的優等生,無法想象這兩位主角互換後會怎樣蛻變。

第一天,兩位少年互換後都顯得非常不適應,“網路雕像”適應不了沒有網咖的偏僻鄉村,“優等生”則適應不了花花綠綠的繁華城市。第二天,兩位少年雖然比第一天適應了許多,但仍舊顯得不太自在,兩人整天都遊手好閒,並沒有進行任何活動,只是在原地發呆或在家裡轉來轉去。第三天,事件發生了180°的大逆轉,“網路雕像”竟然神采煥發地上了一整天的課,還與其他同學一起交談,幹農活兒,有說有笑地度過了一天;而學習成績優異的優等生居然要求在家裡玩一天的電腦遊戲,哪兒也不去。“網路雕像”在這之前一直都很孤僻,上課時還睡覺,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個開朗、好學的好學生了;原來酷愛讀書的優等生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個電腦遊戲迷,從原來的勤儉節約變成了花錢如流水……故事的結局似乎已經定了,三天時間,如此短暫,居然會使人產生180°的大逆轉。

看完後,我不禁想,原來那個勤儉好學的優等生被網路纏身後就變得迷戀網路,書櫃中琳琅滿目的圖書也無法吸引他的眼球,被他拋在一邊,失去了耀眼的知識之光。想必他今後的學習成績必然會下降,再也不會像原來那樣好學、酷愛讀書了,而會整天滿腦子都是網路遊戲,無法自拔,一步步走向谷底,把自己一點點封閉,最後墜入深淵,再也無法獲得光明。這使我想起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句話使我記憶猶新,文中的父親曾告訴過兒子:“人的一生其實就是與慾望的一場搏鬥。”的確如此,那位優等生正是被自己想要玩電腦遊戲的慾望所戰勝,從此,他的命運將被改寫。

每個人天生都有慾望,慾望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慾望必須適度,適度的慾望有時能帶給人力量,可是一旦慾望過度,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它會將人徹底摧毀,甚至連懊悔的時間都沒有。

因此,戰勝慾望,人才能驕傲地活下去,迎來明天帶著希望的曙光,而不是瀰漫著慾望的黑夜。

【篇二:觀《變形計》之《網變》有感】

週五的班會課上,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變形計》,看過之後,我感觸很多。

作為一個觀眾,我只能為兩位主人公感到可惜,其它的,沒有親身經歷,是感受不出來的。

首先,我深深的感到,兩位主人公就像是本應該屬於對方壞境裡的。一個不想讀書,生活條件優越;一個熱愛讀書,卻時時刻刻面臨著輟學的可能,生活條件十分窘困。

其次,我被那位厭惡讀書的主人公—魏程深深地震撼了。他的成績原先是很不錯的,現在卻休學在家,還頻繁出入網咖。變成了一個別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可我從他到鄉村後的各種行為中發現,他其實心地善良。我們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與不應該做的事,在他的身上正好相反了。

而另外一位主人公—高佔喜,則是來自貧困山區的孩子。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大致寫好了,沒有一絲一毫的享受,只有付出和忍受。他想讀書,卻讀不起。他不知道大山的另一側的世界有多繁華。他的眼中,甚至不能分清趙本山和劉德華。和魏程的生活條件相比,他,似乎是生活在地獄!

《變形計》就像一根無形的繩子,把兩個命運完全不同的人連線了起來。我體會到,高佔喜初來城市的驚訝與快樂,也感受到魏程來到山村後的改變與收穫。

我很想知道魏程為什麼要離開學校,但是一切無從知曉。

而高佔喜讓我感受到了他對命運的勇氣。如果沒有《變形計》,或許他就會默默無聞一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城裡人的逍遙自在,也不會知道有錢人家的幸福滋味。但我堅信,在通過這次節目之後,高佔喜一定會確定自己的目標,努力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不能明白高佔喜的心情,也不會了解他哭泣時最真實的感受。是歡喜,是對外面世界的憧憬;還是不滿,對父母的無能滿腹牢騷?或者是對陌生世界的恐懼呢?他一定很希望那7天是永遠,好讓自己長久地生活在這個充滿物質享受、與那個小山村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吧?

當然了,魏程也許不會留戀那個小山村。因為那個小山村只是他漫長人生路途中的一個小站。那裡沒有物質享受,沒有城市的繁華,只有那些淳樸的人們。

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完那部《網變》的紀錄片,所以對結局,也無法知道了。霓虹燈,照耀著魏程的人生,但他的光亮,也一定會照進高佔喜的生活。

但是,我希望,魏程可以在鄉村裡認識到以前在城市中不能瞭解的事物與道理,也希望高佔喜不要迷戀物質的生活,為自己加油打氣,在將來開闢自己的一片天地。

【篇三:觀《變形記》有感作文】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片名為《變形計》的影片。

角色互換,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事,而湖南衛視的《變形計》則將換位搬上螢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變形,因為現代人的生活使現代人之間的生活有了太多陌生、隔閡。

這回的變形計故事主題是《網變》。魏程,湖南長沙人,一個不愁吃、不愁穿,在富足的生活環境中沉迷於網路遊戲,已輟學一年多來,待人冷漠,可他卻對陌生人比對自己的親人還好。

與魏程互換的是一個家住青海高原上一個偏僻的村莊窮孩子—高佔喜。其實說實話,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男孩實在不敢相信,他是14、15歲,又瘦又小的身子,體重比同齡人要輕得多,在家裡高佔喜要做很多的農活,他是可悲的,可他又是堅強的,因為他從來不怕苦,不被困難打倒;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即將過一週的城市生活,大開眼界。

高佔喜與魏程互換的七天,我並沒有覺得高佔喜改變了許多,而在七天中,魏程一步一步的變了,他們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一開始我完全不能想象他們在彼此的生活中能變多少,更無法想象一個對外界一點都不瞭解的孩子,能在這絢麗多彩、令人犯罪的世界怎樣生活下去,而自認為看透了這個世界、人心的男孩—魏程又會以一種怎樣的心態與這些純樸、善良的村民溝通、生活。

高佔喜在魏程的位置上生活了七天,七天中他感受到了不少,比如:他也為他第一次花掉了幾十元錢而吃驚。而他也令我震驚與疑惑,比如:他坐上寶馬車留下的眼淚,他洗頭時留下的淚是為了什麼,他當時在想什麼,他感受到了什麼,是幸福還是心酸?我無從獲知。我只知道的是不管為了什麼,在這個外表看似堅強、樂觀的孩子,其實內心並不是那麼堅強、樂觀。

而魏程也令我吃驚,記得在魏程出發的前一天,魏程的外婆為了找他而病倒了。可是魏程漠不關心,只說了一句:“你們送她去醫院,不就行了”。而在最後3、2天時,魏程看到阿爸(高佔喜的爸爸)拿出攢了好久的錢給他去玩,他哭了,以及阿爸為了他洗澡,打水受傷,他背阿爸回家,和魏程走時下跪,下跪時的眼淚都令我吃驚。人性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太多人將它埋藏起來了。而始終都會被觸動。不過,我相信最難忘懷的是我們的兩位主角。這七天是魏程生命的一個轉折點,是魏程新生命的開始,而這七天也是高佔喜的一個夢,這個夢也許是玫瑰色的,混著城市的燈紅酒綠,這個夢也許是金黃色的,有著富足生活的虛榮與滿足,這夢也許是青灰色的,有著太多的陌生與恐慌。但不管是什麼顏色,這個夢一定會是這個窮家小子一生最難忘的記憶。

《變形計》給我觸動很大,但是其實這不過就是角色變換,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應該是現代人最缺少的,現在許多人只會一味地去怪他人,而絲毫不思考自己的錯,不設身處地為他人想想“人活著,不光為自己活著,也要為他人活著”這是一個道理,也是一個做人經驗。其實變形記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要我們換位思考。

【篇四:真摯的情感能改變一切—觀《變形計》有感】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總好像隔著一層厚厚的冰。孩子的叛逆,父母的無奈與不理解,導致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無法溝通。而人真摯淳樸的情感往往就是融化父,母女之間堅冰的最好“武器”!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為我們演繹了一場高佔喜與魏程的互換,上演了一場感人的親情的戲。

魏程是一個城市孩子,迷戀網路遊戲而輟學,當訪問到他的父母是,展現在他們臉上的不僅是傷心悲痛還有更多的無奈。我知道,每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兒女無心學習時,雖表面上好戲那個還耐心地勸導,但是他們的心也許在流血。

七天中,高爸爸一家以他們淳樸,真摯的情感感動了魏程:從熱烈迎接他的到來,到即使扭到腳也要去送行,這些舉動是魏程的淚水在眼眶裡不住的打轉。當高爸爸為了他的玩樂之心而補習掏出自己積攢多年的20元錢時,就連我已知強忍的淚水也抵不過這感人的情景,眼淚紛紛落下來,如儲蓄已久的力量一下子爆發出來。魏程度過了如夢般的七天。這七天將成為他一生中不可磨滅的記憶。這幾天,徹底地改變了這個問題少年,令他不再沉迷於網路,令他不再冷漠,令他打開了關閉已久的心扉。

對於高佔喜來說,於富家子弟交換一週是難以置信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對他或許有些意外。他在村人們欣慰的目送中離開了就家,離開了這荒蕪的山區,踏上了這奇幻的旅程。

而這起他的表現令我大失所望。初來乍到的他,如一張潔淨的白紙,但是這城市的喧鬧,城市的紅燈綠酒,城市的粗俗卻把這張如白紙的他給染上了顏色!什麼顏色他心裡最明白。難得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不會沉迷於此。他明白,他是回到那清冷的山區。不過,令人覺得欣慰的是,他雖想法變了但心態沒有變。我相信他會為了他的未來而奮鬥的。

一個生活在富貴的家庭中,一個生活在貧窮家庭的兩個孩子的改變,讓我感到父愛與母愛的偉大。輟學的魏程在交換中體會到新父母無私的愛。因為他想去黃河的心願,高爸爸將長年的積蓄20元交給了他。20元對於哪個偏僻的貧民曲是一個大數字。這讓我看清了貧民的人生,看清了人生的價值觀。

七天的時間到了,當魏程對這兩個老人表示致敬的一跪,撥動了多少人的心絃。我們青春年少,我們的人生旅途還很長,是父母雙親用五十的愛溫暖這我們。

其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做一個出色的人,他們有時會由於擔心我們的學習而不是得嘮叨幾句。我們覺得很煩卻不來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我們平時總覺得父母很煩,甚至討厭他們。但當我們獨自一人生活是,才會發現哪種痛楚,才發現最在我們的還是父母。

我們要懂的珍惜父母對自己的每一份愛。因為永遠在我們身後默默支援這我們的一定是父母。

魏程從小生長在富裕的環境裡,可卻沒好好珍惜。在互換的日子裡,因高佔喜的父母的關心,使他想起遠方懂的父母。他覺得很對不起在即的父母,才落下了類。他的淚深深的感動了我。

想起他一開始懶散有冷血的樣子,我不禁想到:現在許多還在也和魏程一樣,因網路而迷失自我,不念親情。

其實生活就是如此,面對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優秀的自己。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一個人。大千世界,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形形色色的。當生活得重擔貧窮降臨在高佔喜稚嫩的肩膀時,他沒有懸著的餘地,只能面臨嚴峻的考驗。他說:城市的生活確實比農村好,但我必須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來改變貧窮的現狀。高佔喜的毅力是如此的堅強,我想他在未來的生活中也會是強者,實現他的夢想。

人,總有犯錯的時候,但知錯能改,這是做人最為可貴之處。魏程他經歷了他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歷,因為他通過此次經歷,懂得了人活在這個世上有“奮鬥”二字。在農村他懂的了生活的艱辛,做人的道理,懂的了什麼角親情。我想這就是他人生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相信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會越走越好!

憶終究是回憶,無論是兩個少年,還是雙方父母,這一段如夢的日子不會忘記。這一段回憶,一個留在長沙,一個留在青海。也許他們的相交是一場最美麗的意外吧!

【篇五:如果我們換一換—觀《變形記》有感】

如果換一換,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看有些事也許就會明白。

—題記

7天的短暫時光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交換後,我們才會明白,有些事情原來會是這樣……才會珍惜自己身邊的幸福。

在這之前,高佔喜和魏程只是生活中的兩條平行線,互不相連。就在這一天,他們將要進行短短7天的互換。

先來介紹一下他們吧。高佔喜,這個生活在偏僻山區的孩子,家裡算是村裡最窮的了,每天都在重複著自家做的黑饃饃配自來水的早餐,別人家裡的瓷磚,他家只能用泥牆,家裡窮到一年也花不到20元錢,曾經幻想過的東西只能在讀本中見到。但他學習卻十分刻苦,認真。魏程卻恰恰相反,他的家裡非常富有,開寶馬,住複式樓房,物質條件優越。但一夜之間他卻從一個品德優秀學生變成了一個只能坐在網咖裡坐班來打發時間的輟學少年,連奶奶病了也是一副冷漠的他,7天后,能否戒掉網癮呢?而高佔喜是否還願意回去呢?

來到了高佔喜的家,家裡的艱難環境使得魏程十分不適應,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漸漸適應了那裡的環境。這天,魏程提出來要去黃河邊玩,為了滿足他的好玩之心,高佔喜爸爸從一個布鞋裡拆開一張張紙,裡面包著的20元遞給魏程,或許,在別人眼裡看來,這錢僅僅是九牛一毛,但這卻是他多年的積蓄啊!平時的魏程會毫不猶豫的接受,而此時此刻他說什麼也不肯接受,最終高爸爸還是硬塞給了他,拿著錢,來到黃河邊,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他卻在一旁發呆,一言不發,沒有人知道他此刻內心的心情,他究竟在想什麼呢?這個在家人眼裡從來不哭,從不懂得感情的“冷漠少年”此刻竟在陌生的黃土地失聲痛苦哭,是高原艱難的生活,還是黃河之源的水波讓他失態。

好長一段時間後,他才平靜下來對我們講述了對他而言碰也不能碰的輟學事件,原來在那所省級重點中學上初一的他原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一次郊遊中,他帶了瓶啤酒和同學一起喝,老師嫌他丟臉,“啪”響亮的一巴掌甩過去。原來這個冷漠少年也有這樣的無奈和疼痛啊!

內心的愧疚使他下定決心去工地打工,以前在家裡從來不做工的他此時頂著烈日,就算閃了腰,脫了皮,他也不在乎了,他或許已經變了,不再是那個任性不懂感情的孩子了。

此時的高佔喜卻遊歷城市繁華,享受城市美好,也沉浸在電腦遊戲世界裡,不願離去…。眼看快要回家了,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另一邊,黯淡的燈光下的阿媽正在一針一針地趕著釘鞋底送給魏程的爸媽,懂事的弟弟在另一間房裡準備禮物,幾片翠綠的葉子擦了又擦,一片片剪紙最令人感動,上面那鮮豔的顏色是弟弟找同學借水彩筆畫的“哥哥,你看到這些葉子就會想起我們弟弟高佔喜”,字裡行間,寫滿了他們對魏程的深深祝福啊!在村子裡,爸爸為了讓他洗一次澡,晚上摸黑上山打水,卻把腳扭了,水也潑了一地。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的時刻終究還是到了,“一路走好,一生平安”一句看似普通的祝福卻飽含深情,鄉親們紛紛來送他,送給他禮物。在這時刻,換做是誰都會感動吧!“咚…”他跪下了,給高爸,高媽跪下了,在這7天他們教會了他很多很多!使他無法言語。

在高佔喜眼中的7天一定如夢般多姿多彩,它或許是玫瑰色,混著城市的燈紅酒綠,或是金黃色的,帶著富足生活的影子,或是青灰色的,有太多的陌生和恐懼,但不管是什麼顏色他也深刻的明白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

魏程“浪子回頭金不換”他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明白了珍惜身邊的一切。那我們呢?是不是更應該努力學習呢?!是不是也應該珍惜身邊的美好呢?總是在失去後才珍惜,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原來珍惜和知識是人生最好的財富啊!用知識來充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可?如果我們真心想想我們的未來,生活就會充滿期待,如果用真心去改變我們的未來,這個世界就會因我的改變更加精彩。

【篇六:觀《變形計》有感】

每當我閱讀一篇好文章,觀賞一部好電影、電視劇。我眼前就好像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今日,當我看了《變形計》之後,頓時有了偌大的感觸。

當班主任決定在班會上放映時,我就已經開始猜想它的內容,而到放映時,卻讓我大吃一驚:兩個家庭,一南一北,一窮一富互換兒子一週,這多麼讓人匪夷所思,卻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

這兩個家庭的兒子分別叫魏程和高佔喜,魏程家裡很闊裕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印刷廠廠長。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他,於是他迷上了網路。高佔喜家很貧困,居住在青海民和的一個小山村裡,他很愛學習,但他卻連電視、手機這些基本電器都沒有見過,因為家庭貧困,他即將失學。

兩個家庭的兒子互換後,立即有了很大的改變,魏程漸漸愛上了學習,而高佔喜卻被城市的“新奇”迷住了

儘管故事沒有看完,但也能猜想出來結果,我也有了莫大的啟發。

我們在如此好的環境裡,家庭也不貧困,父母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這機會,努力學習。要知道,偏遠山區裡有多少貧困孩子輟學打工,而他們,是多麼的渴望上學呀。而許多城市孩子,迷戀網路遊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種人,我們不能效仿,卻也不能置之不理,應該儘量勸勸身邊愛上網的人改掉迷戀網路遊戲的壞習慣,就像劇中的魏程一樣,在鄉間改掉上網的習慣。遊戲王國固然愉悅,但也不是長久之事,人能靠遊戲生存嗎?只要將目光放遠,現在若學好了知識,將來能夠有能力玩遊戲時便無人也沒理由阻撓了。

我們有幸出生在武漢,有幸成為同班同學,就該把握這個緣分,互相幫助互相成長,將“差”同學拉起來,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不能讓遊戲荒廢了我們,也不要貧寒而自卑,理當放下“一切”,敞開胸懷,為美好的明天更加進步。

我感到萬分榮幸成為這部紀錄片的觀眾,也自當改掉上網的愛好,像高佔喜對城市的好奇一樣學習,在知識王國裡不斷探索。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公平的只是社會,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像老師說的那樣抓緊眼前的分分秒秒去學習,去努力,去奮發向上!改掉身上的壞毛病,重新展現自己的風采,這就是《變形計》給我的啟迪,給我的力量!讓我“變形”,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校園改容記 篇9

高一作文 ,815字

今天到校很早,我看了一下表,離晨讀鈴響還有半個小時,於是決定在校園裡四處轉轉。

第一個去的地方是教學樓後面,那兒人最少,但也是校園裡較危險的地方,經常會有“高空墜物”。今早人還不很多,但我很快就驚訝地發現,今天這裡地面特別乾淨,那曾經在高空飄舞不休的“雪花”不見影蹤,不時從視窗潑下“雨”的情形也消失不見,整個地面清爽乾淨得如同剛洗過臉兒一樣。要在以往,這裡的垃圾就像夏日夜空裡的繁星一樣多,在裡面轉一圈回來,腳要是沒沾上垃圾,那隻能有一個解釋:你輕功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今天卻很好,不由人不心情舒暢。

不覺又來到學校花壇旁。走在鵝卵石鋪成的小石子路上,聞著兩旁桂花散發的清香,看著花壇中不知名的植物那綠色葉片間夾雜著的幾片紅葉,感受著這漸現的秋意,我只覺心曠神怡。從前總是徘徊在腳底,總是伸著長長的“觸手”撓得我們腳踝癢癢的雜草,今天也沒有再來打擾我的好心情。低頭看處,哦,它們都“失蹤”了,只見得一條幹乾淨淨的石子路!

再看,再看!那往日垃圾池邊像小型迷宮一樣的垃圾沒有了,老是飄蕩在空氣中的那股難聞的氣味已經成為記憶,被垃圾染成黑黑綠綠的在風中招搖著比人還高的小草也不見了影蹤。在旁邊走過,不用再雙手緊捂著鼻子,不用再飛也似地跑,不用再擔心草叢間忽然跳出一隻髒兮兮的小蟲來嚇人。料想同學們倒垃圾時也不用隔著池子十萬八千里胡亂扔掉就轉頭逃也似的跑,不會再把垃圾池的領域無限制擴大了。

真好!

還有操場,還有過道,還有臺階……哦,不用再多說了,到處都變了個樣!只是我居然到今天才發現。

其實仔細想想,最近,變的又何止是這呢!校園裡,到處都能聽到“老師好”的聲音,到處都能聽到一句句的“謝謝”,見到一張張友好的笑臉,見到一幕幕樂於助人、互相關心的場景,而髒話、痞話也幾乎銷聲匿跡。

真希望這樣的美景能夠一直持續下去!那麼,學習節奏、生活節奏都飛快的人們將得以在講衛生、講文明的新風氣中棲息自己疲憊的靈魂,我們的社會也將更美好!

校園變美了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1字

新的學期又到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學校。眼前的景象使我大吃一驚:哇!學校發生了大變樣,比以前漂亮多了。

進了學校的大門,往前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白相間的廣闊的操場,像一片長著白色小花的蔥鬱的草地。外面一圈“紅帶子”,是我們學校剛鋪的塑膠跑道。紅綠色裝點著操場,讓人覺得這個校園充滿活力、充滿朝氣。面對主席臺,往左右兩邊看,兩座高大的教學樓脫下古老的白色外套,披上了嶄新的粉紅色服裝;兩座高大的教學樓,猶如兩艘巨大的知識海輪,載著建安的莘莘學子駛向知識的彼岸。樓道的牆壁上粘滿了有趣的圖片、感人的文章和名人名言等,使整個校園更有了濃濃的文化氣息。

校園裡不僅環境變美了,同學們的言行舉止也變美了。

同學們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的場景隨處可見,你瞧:一位一年級的小同學由於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摔倒了,腿擦破了皮,坐在地上號啕大哭。一位高年級的大哥哥見了,馬上背起小同學往醫務室跑去消毒、擦藥。擦完藥後,還扶著小同學到他的班級。放學後,那位樂於助人的大哥哥還背送他回家呢!

有一個場景是天天見,日日有的。我們班的林碩軒同學智力有障礙,行動不方便。班上幾位熱心的同學主動約定,每天扶他去廁所,牽他上下樓梯,幫他拿衣服、背書包……這些樂於助人的場景在我們學校多得數不清。美麗的校園造就出了一群心靈美的學子,心靈美的學子把校園裝扮得更美麗!

新學期,新氣象;新同學,新環境。我們的校園真的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