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味相關作文20篇

漸漸消失的年味 篇1

國一作文 ,609字

又是一個年,在以前的農村,由於只種田,到了臘月,大家就空閒了,從小年就開始進入過年的狀態,開始囤積年貨,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小孩們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們到處串門,都沒有做事了,這狀態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可現在只從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時間少了很多,而且由於現在的生活壓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也沒有以前那麼快樂了。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魚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和平時吃的並沒有許多差別,大家就感受不到過年時的特殊。

對了,過年還有一個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許多種,有直衝雲霄的禮花和沖天炮。有適合小孩戲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為了驅趕年獸,還會買那種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戶都點燃鞭炮,非常熱鬧。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訴我們不能放鞭炮了,否則罰款三千元,有些地方還得拘留。可我們大家怎麼會照做?大家也照樣放,民警也要過年,我想他們也不想讓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在這戛然而止了吧,後來他們發現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雖然我們還是放了鞭炮但是這禁令至少擺在那裡,說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還有小孩的壓歲錢,以前,物資貧乏,大人們給小孩的壓歲錢,小孩高興得不得了,可現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們還給他們壓歲錢,小孩會覺得理所應當,不給還不高興,而且大人們認為給得錢越多越好,這壓歲錢就變了味。

總之,年味在各方面與以前都有不同,越來越淡了。

曾經消失的年味 篇2

高二作文 ,1025字

建築工地的塔吊停止了擺動,民工大包小包煽情回家了,急匆匆從大幅廣告牌下走過。在年的催促下,蓋大樓的他們已經不能把心安下,早已飛向自己的小家。情意濃濃,年韻悠悠。

對我來說年味越來越淡,而記憶中的年味,卻總有一種散不盡的肉香。過年是一場文化大餐,那陣陣鞭炮聲,那香燭繚繞的供桌,那放鞭炮的頑童……年味醇香,回味無窮。

全村的年味,就像燉肉的老湯,香氣慢慢彌散。除夕臨近,鄉情親情在發酵,在瀰漫,距離站滿了思念,在外的遊子,不管是滿載而歸,還是行囊空空,能平安回家比什麼都好。親人從千里迢迢風塵僕僕趕回家來,把酒問冷暖舉家慶團聚,圖的就是那種氣氛,那種年味,那種永恆不變的家的情結,各家各戶歡聲笑語,熱氣騰騰。所有過年習俗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春聯、年畫被端端正正貼上了,大紅燈籠高好高掛起,財神爺,灶王爺被恭恭敬敬搬上供桌……。做年糕,包餃子,全家老少齊動手,都融入在濃濃的年味裡面。除夕夜的團圓飯,全家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著喝著。已不單單是一桌飯,而是一桌團圓,一桌親情。

時過境遷,現在的除夕,從一大早,耳邊就會想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過年的喜悅一下湧上心頭。夜晚的煙花更是美妙絕倫,綻放時如滿天星宿,照亮了神州大地。無數條簡訊首先插了翅膀,第一時間為親人朋友送去了暖暖的祝福。晚上的一頓年夜飯,可謂是大團圓,親戚們都從百忙中趕了回來。雖然現在每一天都像在過年一樣,吃得好、穿得好,但這種閤家團圓的熱烈氣氛是平時都不能感受到的。浸泡在親人和朋友溫暖的關心和問候中,這種年味,真是幸福!晚飯後,人們習慣性地坐在客廳裡,談論著近來的房價,談論著新時代的高新技術,談論著現在富庶的生活,談論著當前各種富民政策。人們說著,笑著,平時忙碌的煩惱、工作的壓力,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當然不可或缺的,總是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電視機早就換過幾代了,超大的液晶螢幕,超清楚的電視畫面,不能不說日新月異的高新技術為我們的年增色不少。晚上八點整,隨著中央電視臺轉播大廳舞臺帷幕的緩緩拉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幾位風姿綽約的節目主持人。歌舞、魔術、雜技接踵而至,令我們歎為觀止。最激動時刻的莫過於我們踏著新年的鐘聲,帶著對未來的展望,昂首步入了新的一年。

人們總說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其實年味依舊。無論是古是今,是貧是富,人們對過去的思考、總結,對新一年的和平幸福、對親人團聚的企盼並沒有變,變得只是年的形式,變的只是社會和時代。

年味從遠古,緩緩流至今。那種味道,不曾改變。

消失的年味 篇3

國三作文 ,742字

年味,顧名思義,過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團圓飯,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煙花,可能是春節一聲新春快樂,可能是人們四處拜年的喜慶氣氛……

在以前,人們會在家吃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會在家貼春聯,貼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著鮮香四溢的魚,寓意年年有餘。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談天說地,在樓下,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興趣盎然的燃放煙花。大年初一,人們買好禮物,裝好紅包,走街串坊,相繼去長輩家中拜年,給晚輩發下紅包,希望紅包能驅趕年獸。小鎮裡,熱熱鬧鬧,人山人海。大城市裡,馬路上塞滿了汽車,、塞滿了回家過年的思鄉人。

現在與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人人手中塞個手機。現在過年人們會經常在飯店吃年夜飯,人們充當低頭族。長輩們沒人陪他們說話,在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前,明明坐滿了人,但是卻勝似無人。人們現在需要的不是面對面聊天,卻只滿足於QQ、微信上的談天說地。看春晚的人逐漸遞減,更多的人卻是喜歡在手機上看電視劇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滿足於送禮送紅包的形式以外,很難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個朋友出門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為就是快樂。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卻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給丟失了。也許真的會想象有一天,弘揚中國文化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許多的中國年輕人甚至更喜歡過西方的傳統節日,推崇西方文化與思想,能夠輕輕鬆鬆背出伏爾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個人。

年味就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喪失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要讓年味只是一個形式,更多的:他們是中國的傳統,是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的記載與見證,他們經歷了無數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流傳至今。因此,我們要付諸行動。

消失的年味 篇4

國一作文 ,661字

隨著日曆上的一頁頁紙逐漸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大年三十的暖陽照耀著大地,陽光灑在身上,很暖和。我在這一天,高高興興地去老家過年。一路上看見許多小孩提著袋子,穿梭在一戶戶人家裡。這是家鄉的習俗—討糖。不過和萬聖節的不同,他們這是送恭喜。這種習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時間,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銀行。買這天要發給孩子的東西,有的發糖,有的發錢。要是勤快的話,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幾大袋糖果。這樣一年的零花錢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厲害的小孩可以在這一天攢夠明年的學費。

可是人數卻比去年少了很多,因為大多數小孩都坐在家裡拿著手機玩遊戲。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懶的躺在沙發上,有的看手機,有的看電視,只有外婆在一個人包餃子。不應該是這樣啊!在去年,這個時候弟弟妹妹應該是去放炮,可他們卻坐在那裡無動於衷。我過了好一會才想起來—平江禁炮。這無疑是對愛炮的熊孩子們的一種打擊。一旦不能放炮,過年的氣氛就全沒了。

這時,正在看手機的小姨大喊一聲:“有紅包!”一聽到這句話,原本死氣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滿血復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手機。接下來就是問:“在那個群?”

吃飯時,家人們沒有碰杯,每個人都拿著自己心愛的手機,低著頭,桌上美味可口的飯菜瞅都不瞅一眼。我無意中看了一下手機,QQ群裡的同學們都在“積極踴躍”的發言:“作業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業怎麼多,這年還怎麼過?”……

過年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可是許多因素泯滅了大家對過年的感情。這年也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該怎麼找回來?

消失的年味 篇5

國二作文 ,741字

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在一年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守歲、放煙花、吃年夜飯、貼對聯、貼門神……

年的由來是緣於中國古時候一頭叫“年”的怪獸,“年”非常怕鞭炮聲和紅色,那時候人們為了防止“年”入侵,就家家戶戶放鞭炮、貼對聯、貼門神用來保護自己,因此,過年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下來。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剪紙可以剪成不同形狀,不同寓意,有的用來辟邪、有的代表團圓、有的代表幸福安寧……在爸爸媽媽那一代,甚至是爺爺奶奶那一代,剪紙隨處可見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達,民間藝術已經很少了。在家中貼剪紙的實在少之又少。

在大年三十那天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應該放鞭炮,煙花。我望著被夜色籠罩天空,僅有幾朵美麗的花在空中綻放著,美麗過後,只剩下幾縷煙升上夜空,逐漸煙消雲散。

年夜飯,過年時在外地工作的人不管身在何方,距離家鄉多遠,總會趕回來吃一頓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但我們吃年夜飯時根本沒有熱鬧的氣氛,反而冷冷清清的,大家一門心思低頭玩著手機,大家雖然在一起,但心卻在手機上。

吃過晚飯,走在大街小巷中,夜色幾乎籠罩全部,街上冷冷清清,沒有過年時的喧鬧,也不是街火通明,剩下的只有呼呼的涼風,吹得我髮絲飛舞。

坐在火爐旁,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我們要守歲到12點,才會有紅包發,為了紅包我們抑制睏意,不讓自己睡著,但聽著電視裡的歌聲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霹靂啪啦的鞭炮聲使我驚醒過來,電視裡面主持人說著:“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新的一年已經到來……”

第二天清晨,走出家門,看著地上紅豔豔的鞭炮碎片,有點不敢相信舊的一年已經離去,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年過去了年味漸漸消失。所以然我們從現在開始,傳承中華文化。

從未消失的年味 篇6

國三作文 ,777字

年味,是一聲聲鞭炮點燃時的響聲;年味,是一陣陣家人歡聚一堂時的歡聲笑語;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紅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當每個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選的新衣時,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年味從此開始……

大人們從下午就忙個不停。有的人洗著菜,有的人拿著鏟子,握著鍋,嫻熟地炒著年夜飯,有的人提著刀,一刀一刀地剁著魚兒,有的人不停地從廚房端著剛煮好的飯菜放到飯桌上,一盤接一盤的……

菜上齊了,等長輩先動筷後,我們幾個小孩就紛紛衝向了自己愛吃的菜。吃了會兒,我們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們在飯桌邊上邊聊邊吃了。但那兒總能傳來一陣陣歡笑聲。

飯後沒一會兒,頑皮的堂弟拉著我出門買鞭炮,街上的行人一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遇見熟人,我們也會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時,已到了親朋好友登門拜訪的時間了。家中一片熱鬧,五光十色的燈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隨著陣陣炮竹聲的響起,家中又更加熱鬧了。我們在家門口揮舞著仙女棒,放著小煙花。大人們則在一旁滿臉歡喜地看著我們玩耍。

鞭炮燃盡。我搬出桌子,拿出撲克牌,招呼大家來玩21點。邊玩牌邊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齊圍在桌前,等著我發牌,我唰唰幾下便發好了牌。我緊張得看著我的牌,誒……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說:“誒,我贏了!錢來!”弟弟們都十分不捨他們的一塊錢,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實這只是圖個好玩,圖個熱鬧,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著剛到手的錢,又立馬發著牌。一輪又一輪後,午夜的鐘聲響起,新的一年到來了……

《難忘今宵》響起了……這一天,我們也折騰夠了,收拾著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著,外面的煙花爆竹聲不斷。而我,早已開始想象第二天個個親戚登門拜訪時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曾說,只要還有一個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會播。所以只要有一個還在過新年,年味就一定不會消失。

年味從未消失,只不過需要細細體會。

消失的年味 篇7

國一作文 ,322字
D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天氣霧濛濛的,到處充斥著汽車尾氣的味道,樹上掛著的別緻的樹燈淹沒在乾冷的空氣中。我竭力想找回之前那種濃濃的飯香味與糖瓜甜甜的味道。罷了罷了,現在彷彿空氣凝固在了一起,只有無情的空氣清新劑的味兒了。我期盼著年獸,你在哪兒啊?

漸漸地,濃濃的年味像一縷青煙,吹上了飄渺的空中,到了“另一個地方”……過年如美麗的煙花,稍縱即逝,悄然綻放在我幻想的夢景……

伴著寒冷的天氣,我沉沉地睡去,想起當時放鞭炮的情景,貼窗花的情景,老爺爺在其樂融融地講著當年的老事。突然電視中新年倒計時的鐘聲響起,我猛地驚醒,所有人都在歡呼沸騰?唯留下一個含著鄉情的我……

我醒了,但濃濃的年味卻沉沉睡去……

消失的年味 篇8

國二作文 ,670字

過年了,可是年卻逐漸沒有了年的味道。

以前,過年有一種濃濃的年味,過年是一種期盼,在老家的父母早已站在村口翹首盼望著從遠方歸來的孩子,那時,沒有簡訊,沒有電話,只有筆下草草寫下的幾封信,傳達著對家鄉的思戀,回家路上,太多的可能性又往往超過預料,因此,家鄉的父母也總是不知遠在他鄉的孩子何時歸來,為此,等待便成了最好的方式。孩子回來了,年夜飯也就基本開始了,孩子回來了,年夜飯自然是含糊不了的,平常不肯吃的大魚大肉,現在全拿了上來,各種美好的韻味也逐漸散發出來了,年年有“魚”“雞”祥如意……一道道美味的菜餚,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思戀。

反觀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失去了年的味道,年味逐漸消失在我們的感受中,年的味道淡了。父母不用再翹首期盼子女的歸來了,一個電話,幾條訊息,便都能瞭解清楚了,書信這種聯絡親情的方式也逐漸被我們淡忘了,盼望便在通訊發達的現代被扼殺了,現在的年夜飯逐漸變得敷衍了,變成了一種形式,雖然那大魚大肉不減,甚至有增,但那種對過年的尊重與期盼卻蕩然無存,年的味道逐漸消失在了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的只是一些儀式罷了。

生活在城市裡,自從禁止放煙花之後,人們為數不多的慶祝新年的方式便又少了一個,以前過年時,人們會在新年到來那一刻一起大喊:新年快樂,可是現在卻是冷清的,過年前一分鐘,主持人倒數5秒後大叫:新年快樂,卻沒有一個人跟著一起喊,而是選擇以圍觀的態度去看待過年這件事情,年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了。

到了現在,年卻逐漸消失在了我們的記憶當中。

消失的年味 篇9

國一作文 ,476字

年前,聽說要過年,我像以前以往一樣興奮卻絲毫沒有料到,今年的春節如此平淡無味。

大年初一的凌晨,媽媽忘帶了給別人的壓歲錢,車開的不遠,可爸爸不想拐回去,因為媽媽向來很慢,一個來回可能會拖很長時間。他們互相埋怨,發生了矛盾,一路上沒有以前的歡歌笑語,卻是一片寂寞。

到了老家,地上沒有了放完鞭炮的紅紙片,而是一片空曠,進了屋子,才稍暖一些。

不久,親戚們陸續都來了,熱鬧幾分,收完壓歲錢,大家都聊起天來,哪裡顧得了小孩?前幾年也是如此,但至少有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可今年,他們為手機遊戲而沉迷,只有我和弟弟兩個沒有手機玩的小孩兒在那傻站著。

我希望有人玩,不喜歡孤獨,便一次又一次找弟弟玩,他卻總把我的玩笑當真,鬧了矛盾,壞脾氣又過一層。

下午我們去臺前玩,我和弟弟打架,爸爸媽媽因為我們兩個鬧的不和。晚上,我們倆人又是因為誰跟媽媽睡而大吵一通。每一次,我都要受委屈,都要受到不公。

因為武漢的事情,整個春節親戚們都被隔離,老家的各個路口也封了,我們去哪兒,都是抄小路,不敢多留,到了姥爺家,扣了頭,收了壓歲錢就走。

今天回濮陽的路上,又是一老套。

消失的年味 篇10

高三作文 ,1063字

年還是照樣過,但是總感覺相比原來年味越來越淡,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記憶中的年特別熱鬧,感覺在過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家家戶戶都提前好久開始置備年貨,買各種各樣好吃的乾貨、零食、飲料在家裡儲備好。我們家每年都會有特別多的客人來家裡,經常是一批走了又來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時候,過年了,大人們一起聚集在大客廳喝喝茶、吃吃點心、聊聊天,或者湊齊幾桌打麻將,房子裡只聽見他們的打麻將哐哐哐的聲音。在過年的時候,許多平日裡見不到的哥哥姐姐在過年都會來家中玩,我們經常是到處瘋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樂乎。當然最受歡迎的活動還是放煙花啦,各式各樣的煙花我都玩過:沖天炮、摔炮、震響天……和哥哥姐姐玩煙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歲,一屋子的親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點,我就會和哥哥們一起央求廚藝好的姑姑給我們弄夜宵吃。幾個人一人抱著一碗麵的情景,現在回想起來嘴角也會不自覺上揚……

感覺在記憶中,以前過年有許許多多可以幹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過年越來越乏味,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

就好比這次回家過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熱鬧的時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頓年夜飯了。吃完飯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掏出一臺手機獨自地玩著,連我弟弟都沉迷於網路遊戲中。

偌大的客廳裡,只有電視機中的主持人在熱情洋溢地唱著獨角戲,坐在客廳的人依舊不少,可也沒有一起聊天、吵鬧的熱鬧氛圍。唯一讓我感受到過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裡那一排排琳琅滿目的年貨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喚醒我對過年的興趣。

今年過年,索性連走親訪友都簡化了,對大多數親朋好友的問候僅僅停留在群發的訊息上,冷漠、麻木。小時候的樂趣消失得無影無蹤,活潑好動的弟弟也懶得出去玩煙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媽媽的朋友甚至幾年都沒有見面。感覺今年就是渾渾噩噩地過了個年,什麼深刻的影響也沒有,相當於騰出幾天時間看手機、吃東西。

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許久,一直在記憶中搜尋……小時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玩耍,可後來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機裡,化作一隻小惡魔誤導著別人,告訴每個人手機的魔力;它轉而跑到乏味的電視節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後來它跑到絢爛的煙花中,轉瞬即逝……之後,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該到哪裡去尋找你?是手機裡嗎?是電視機裡嗎?是人們記憶的深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