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路與彎路相關作文20篇

直路與彎路 篇1

國三作文 ,683字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喜歡走直路,而有的人喜歡走彎路,我認為這兩條路都應該走。

直路—寬闊,筆直,距離短,速度快。省時省力,好的方法咱們借鑑,好的經驗咱們吸取。走直路時,心無旁騖,直截了當,但直路過後,你的心中有沒有一絲遺憾?似乎這一切都來的太順利,還沒有更深刻的感受,便結束了,心裡落下一陣陣的空虛,這也是常有的事。

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這雙眼睛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我們在彎路過後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光溜溜的,沒有思想,沒有美感,在環境的薰陶下,我們試著開始去選擇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知不覺就走上了一條彎路,這條彎路上沒有鮮花,沒有草原,沒有大海。只有一條荊棘鋪成的小路,它會刺痛人的心,會使人絕望,使人痛不欲生。

不懼怕彎路的人,會一直咬緊牙關走下去,不論這一路是險灘還是激流,他始終堅信等待他的必將是大海,是草原和鮮花。當然,彎路上他們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他們也必須學會去放棄,聰明的人會看重長遠的目標,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會成功而有的人不會成功,有的人畏懼這條路,他永遠都不會走上這條路,而是選擇去逃避,到了最後,還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人生成長路上,我們應當勇敢的去嘗試,嘗試任何自己想要的,到了暮年,我們才不會遺憾於自己無趣的一生已到夕陽西下之時。愛迪生在黑暗面前,他是光明的使者,因為他走的彎路比別人更多。

我們的路還很長,用心探索,相信必定會有更好的收穫。

直路與彎路 篇2

國二作文 ,597字

考試後失利的我,低著頭孤獨地走在公園裡的小道上。公園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人們是那麼快樂,讓我顯得格格不入。在這些人中,我是那麼蒼白,那麼無力。

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樹葉射下來,抬頭,陽光刺痛我的眼睛,連太陽也嘲笑我,我傷心地低下頭。考試又沒考好,人就像被扯下了懸崖,黑暗壓抑著我。

不管心情怎樣,我都喜歡散步,喜歡找一個靜靜的地方,獨自想著心事。別人都不認識我,都不會理會我,我像只漫無目的的黑貓穿梭在人群中,觀察著每個行人,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人與我擦肩而過。

不停地走著,走著,不斷地直走,轉彎,直走,再轉彎。散步就是這樣,不斷地重複,卻不覺得一絲無聊。突然,心中有一種微妙的感覺。

是啊,沒有一直都是直路的路,路都有盡頭的。人生亦是如此。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有些坎坷。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枯燥無聊單調的不是人生;人生是五顏六色的調色盤,色彩斑斕,需要各種各樣的顏色才組成豐富多彩的人生。

一次考差了不算什麼,人生有無數場考試。人生總是起起伏伏的,沒有人會一直成功。失敗是成功的前奏,成功的前面是無數的失敗。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待你。用微笑面對一切,世界也會微笑對你。

我快步向家中走去,抬頭望望天空,太陽在空中對我微笑,陽光溫柔地撫摸著我的臉,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微笑,每個人都給我肯定的眼神。漸漸地,我也笑了,陽光依舊,影子在陽光下快樂地跳動。

我加快步伐,走過轉角,向著直路前進。

彎路與直路作文 篇3

話題作文 ,2910字

【篇一:路,沉重地存在著】

無論是筆直的康莊大道,還是崎嶇的羊腸小徑;無論是風平浪靜的千里之行,還是九曲十八彎的峽谷險灘;……路,沉默地存在著。變幻的,是行路人的不屈追求。

有些人喜歡寬闊筆直的路,喜歡那平坦和率直,喜歡在路上來去匆匆,沒有坎坷沒有磕絆。他們的生活也一如他們選擇的道路,充滿了緊張快捷的氣氛,他們奔向目標,沒有遲疑,沒有顧忌。

有些人則喜歡彎彎的小路,在他們的眼中,寬直的路太過乏味,彎曲的小路才有韻味。他們或行或止,流連於溪邊樹下,觀賞柳絲飄飛,細雨霏霏,讚歎夕陽斜墜,雪山溶金。生活對他們而言,是一杯香茗,是一壺碧螺春,他們慢慢品味,細細咀嚼,攫取生活的美麗和藝術。終點並不能吸引他們的目光,路邊的景緻才是他們的追求。

路,沉默地存在著。變幻的,是行路人的理想。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薛寶釵寫下此句,毫不掩飾她對那條青雲之路的嚮往。誠然,仕途,在千年的封建社會裡,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道路,它坎坷不平,讓無數文人志士壯志難酬。

當白居易被貶潯陽,仕途受阻,元縝有詩云:“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縝是白居易的至友,當好友仕途不平時,他不自覺卻又極自然地表露出沉沉的悲憫和愁怨。

更有詩仙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的詩中飄舞著他充滿自信的笑容,自信那條“青雲路”在才華橫溢的自己面前,必定是平直無阻—雖然,他最終仍被迫遠離官場。

仕途,之所以能夠承載著許許多多菜籽的夢想期望,之所以能夠沉重到上演“范進中舉”的醜劇,之所以能夠殘酷到逼出白了頭的“童生”,其原因在於,它是一條直路,是一條光宗耀祖的捷徑,是出人頭地的大道,是直上青雲的路。

然而,不走仕途的人,也許可能擁有一種更理想的路。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潛退隱田園,逍遙自得。他放棄了世人眼中的直路,卻讓生命綻放出美麗。寧靜的生活,優遊的日子,有“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平和,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安詳,“彎路”同樣充滿樂趣,充滿色彩。千載之間,他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風向標。

路,沉默地存在著。不同的,是行路的人。無論彎直,人們有各自的選擇目標,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悲喜、成敗、得失。

【篇二:為了直達的彎道作文】

山重水複,是艱難往復的探索;柳暗花明,是猝然而臨的成功。是啊,一直垂青於直路的平坦,可誰能保證那康莊大道不是開鑿於陡峭的懸崖,誰能斷言那通幽的曲徑不是通往那成功的巔峰?彎路,求索中別樣的風景。

飄揚在彎路上的,是民族軟體業高扛的Linux的大旗;揮灑在彎路上的,是無數科技工作者研製“龍芯”的汗水;豎立在彎路上的,是一座又一座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核電站的豐碑……

辛酸的汗與淚中,是我們的尖端科技與國際領先水平顯著的差距。在“拿來”與“借用”等實用主義甚囂塵上的時候,有那麼多默默無聞的人們在彎路上艱難地跋涉著。他們知道,走在“Windows”和“奔騰”鋪就的直道上,是省力省心省金錢的,可是,如果不把自主設計、自主製造那樣的羊腸小道堅定地走下去,哪來我們對科技霸權的堅決抗爭,哪來我們對科技壟斷的無畏反擊,有哪來我們對世界一流的奮力趕超?

一直欽佩於“當代畢昇”王選當初的眼光與魄力,正是他當年力排眾議,跨過了對國外日趨成熟的第四代鐳射照排系統的研究,直接進軍第五代系統,才有了中國印刷業的一場新的革命。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中國在這個四大發明之一的古老行業重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一個看似彎路的決策,卻成為迅速崛起的捷徑。可以想象,如果當初為了省力而選擇第四代系統,中國勢必會比國外慢半拍,那麼,印刷業的出頭之日又會在何時?

選擇直路,而否認了魏延從小路輕取長安的建議,使諸葛亮的後半生空耗在祁山的六進六出之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歷史讓他的謹小慎微留下了這樣的悲劇,就連他的勁敵司馬懿也嗟嘆f巖,不畏狂風暴雨,踏上了那一條條未知的旅途。

試想,如果沒有法拉第苦苦追尋,殷殷探究,在實驗室反覆探索發現電磁感應現象製成發電機,我們如何能夠獲得交流電源,享受電燈、電視、電風扇等家用電器帶來的便捷?如果沒有弗萊明冒著生命危險培養黴菌研究出抗生素終獲成功,我們如何能夠獲得抗生素這把利劍有力地與病魔抗擊?如果沒有俄國共產主義者浴血奮戰,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果實,中國革命何以能在短短几年間就搬掉了三座大山,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正是這些勇士在彎路上的探索,才造就出一條條造福人類的陽光大道。

我讚美探索者,因為是彎路的艱辛成就了直路的輝煌,因為是探索彎路的犧牲換來了走上直路的便捷。沒有他們,歷史的車輪如何前進,人類的文明如何發展?

一個敢於探索的民族,才是一個有著驚人的創造力的民族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民族。一個擁有了眾多為了直路去走彎路的勇士的民族,才是一個擁有輝煌前景的民族。當我們走在前人探索出的直路上看雲淡風清,賞柳綠花紅之時,我們怎能沉湎於安樂之中而不去探索新路?

那麼,就讓我們磨好利劍去探索,去追尋吧!

為了直路,義無反顧的踏上未知的旅途!

【篇四:雨滴的選擇作文】

窗外,夜色如水,洶湧的壓力似潮水般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埋沒在無邊無際的書海中,我認定這條直路便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徑。

“咚咚咚……”清脆的水聲打斷了我的思路。抬起頭,窗邊的水杯裡,一滴滴雨珠以美妙的弧線落入杯中,打破了翠玉的水面,濺出一片片流轉的水花。

而窗外,更多的雨滴爭先恐後地筆直落下去,墜入樓下那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他們消逝得是如此迅速,以致形成了一道水幕。

抬眼望去,窗邊黑暗區域內,日光燈的光亮所及處,更是飛舞著無數細小的雨花,針尖狀,牛毛般,連綿著,漂浮著,運動著,燈光裡的想衝出去,燈光外的想闖進來,他們就像那無根的浮萍、隨風的蒲公英一般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孤零零地飄飛。

同樣是流轉的雨滴,同樣是從萬米高空的雲層中落下,為什麼只有少數的幸運者墜入杯中,用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水花向世界證明自己融入了光亮之中?

我疑惑著,旋即似乎又明白了一切。

那筆直地落下來的雨滴,他們有的是強烈的慾望,有的是強大的力量。然而,他們卻選擇了一條筆直的路,他們堅信“路是人走出來的”這一真理。可正是這樣的選擇害了他們,他們像一簇簇箭矢,“嗖”地插入路邊的泥土中,一下消逝得無影無蹤,不知還要過多少個輪迴,他們才能重見光明。

還有些在風雨中飄搖者,他們缺少走直路的勇氣。他們選擇了一條純粹的彎路,在空中猶豫著,擔憂著,一遍遍地在空中重複著命運的怪圈,起點到終點,終點到起點。

只有在向著目標前進的路上,以直路為大方向,用彎路巧妙地繞過障礙,從萬米高空墜落的過程中,堅定不移的向著光明前進,在風力的幫助下,避開塵埃及其他的雨滴,最後用一段段直線和一段段弧線的路結束了自己完美的旅程。這些雨滴最終綻放出了一個個美麗的水花。

大自然在創造包括人在內的萬物時,無不同時賦予他們剛柔相濟的本能,然而只有那些大智慧大勇氣的生靈才會使用它,最後抵達成功的彼岸。

雨滴尚且有如此的智慧與勇氣,尚且有彎路直路之並濟,我又為何不能呢?

直路與彎路 篇4

高三作文 ,889字

直路心無旁鶩,快捷便當,省時省力。

彎路闲步拾貝,曲徑通幽,費時費力。

兩者永遠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水火不相融。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正確處理“直路”和“彎路”的關係,該走哪條路就走哪條路,達到自己最理想的目的。

馬克思說過:“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怎樣處理好生活中的“直路”與“彎路”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但究其根本,即為適合哪種方法就走哪條路。

步入書城,有那麼多的《高考捷徑》、《狀元之路》一類的書,在激烈競爭的升學年代,莘莘學子又何嘗不想一步登天,金榜題名呢?

開啟電視,有那麼多的減肥廣告,聲稱其效果一勞永逸,永不反彈,這又何嘗不是廣大愛美女性的理想之所在嗎?

走進園林,彎彎曲曲的小徑一直通向沒有盡頭的遠方。遊覽其中,駐足觀看,你會發現中國園林那特殊的美。窗中有景,門中有景,湖中也有景,這也正得益於園中彎路所創造的特殊效果。

走進超市,貨架林立,店家總是把顧客的過道做得儘量長一些,能讓顧客有更多的時間留在超市中,更多地刺激他們的消費慾望。

妙哉!妙哉!

其實在生活中,“直路”與“彎路”,孰好孰壞,孰對孰錯,根本就沒有定論。關鍵還在於你要面對的情況和要處理的事情的特點。該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不必多加在意。

林肯,這位偉大的美國總統便是一位善於處理“直路”和“彎路”關係的人,在治理國家方面,他總是力求簡潔,力求立竿見影。但在平時生活中,他又是那麼地善於使用“彎路”,他會在他門前的小院裡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他也會在河邊盡情地釣魚,享受生活的樂趣,好不自在。瞧,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巧妙的運用“直路”和“彎路”,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必將是充實而自由的。

聯想到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面對高三的升學壓力,我們當然應該勇敢地走直路,鎖定目標勇往直前,以最少的努力和時間去獲得那張錄取通知書。但在課餘生活,我們是否也應該走一下“彎路”,比如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好茶,找位朋友聊聊天,盡情地享受人生的樂趣。

“直路”和“彎路”,永恆的話題,相信善於運用“直路”和“彎路”的人的頭頂,永遠是萬里晴空……

裁彎取直,彎路變直路 篇5

高一作文 ,745字

雖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但要尋找到人生的真諦,難免要走彎路,因為直路不常有,所以人生的真諦總要在櫛風沐雨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搏鬥中抽穗,最終在那一次次的鑽木中閃出收穫的火花。因此,把彎路走直,對於我們的人生追求成功與否來說,顯得舉足輕重。

我們的人生或許不能像明星、暴發戶那樣在一夜之間直達雲霄,但我們有探索的精神。我們可以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求索,正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求索,路才能愈顯清晰。然而,考驗我們的是如何把路由彎走成直,這將是一個永恆的求索課題。

亞伯拉罕林肯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於其光鮮背後,鋪蓋著彎路條條,令人感嘆。早年的林肯借錢經商,兩次破產,競選議員,三次落選;甚至一度精神崩潰。然而通過這些失敗,他卻懂得成功之匙,深知人生道路曲徑通幽,彎道異常艱險,要靠自強不息的精神將彎路裁直,用心走好彎路中的每一步,才能將路走直,走遠。於是,他終究登上人生輝煌的星光大道。

求索的路上,不僅需要我們用“取直”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戰勝彎道,而且更需要我們拿出“當斷即斷”的勇氣,裁彎路而後還自己一條更順暢的道路。

當年宜俠父不屈於蔣介石淫威,憤然離開黃埔軍校,留下那句“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向我們證明了處於彎道時,我們是可以用勇氣化作刀斧斬斷彎路,還自己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痛快。只要我們有勇有謀,裁彎取直,困難再多也不害怕。問題往往在於我們缺乏喬丹那樣的堅毅:我可以允許失敗,但絕不能容忍放棄。

誠然,要走好彎路是需要智慧與勇氣的。歲月不居,天道酬勤,通往成功需要在彎曲的道路上求索,面對彎道時,拿出智者的聰慧,取直而通之;面對彎道時,拿出勇士的勇猛,裁彎而通之。做到遇彎道,裁彎取直,人生之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綿長。

為了直達的彎路 篇6

國二作文 ,614字

我坐在窗前,雙手環膝,將頭深深地埋在雙膝之間,想抬頭看看風景,刺亮的陽光照痛了我的眼,眼前一片模糊……

回想起最近,我參加了一個乒乓球比賽,本來信心滿滿,向老師自豪地說:“我一定能拿到冠軍。”而在那一場比賽中,一個小失誤,敗給了對手。回到教室後,同學們老師們都望向我,那些炙熱的目光,讓我感到深深地諷刺。在這場比賽之後,我誰也沒有理,只是安安靜靜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或許是我安靜的太過異常了,老師們對我投來關切的目光,而我只是自嘲地勾了勾嘴角。

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了三天,第四天,乒乓球教練找我談話,我們談了大半個小時,他表達的意思無非不是想讓我振作起來,再好好練球,而我在這三天裡,也在不停地說服自己,想讓自己忘記這場比賽,好好練習,下次再來過,可我還是忘不掉這個梗。

在這以後,我天天去練習打乒乓球,要求老師或學姐們陪我打,每次都打得滿頭大汗,每天都去操場跑步,蛙跳,做體能訓練。這幾個月裡,我拼命地練習,除了學習,睡覺,吃飯,剩下的時間都在練習乒乓球。日也練、夜也練,這樣拼命練的結果是生病了,休息了一個星期,在這七天裡,我思考了許久,我這麼練真的好嗎?我的方法是否有誤?

在病好後,我學習他人的辦法去打乒乓球。後來,我又報名參加了一場乒乓球比賽,而我完勝於對手,取得了冠軍。

微笑著,去歌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人生如果只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

直路和彎路 篇7

國三作文 ,510字

前幾個禮拜剛過了生日,這是我第十六次的"呼吸”。才走過十六個年頭的我,卻也經歷過分別、挫折以及各種酸甜苦辣,每一次的磨練都可以看出一點點真實起來的內心,不斷地總結過去,為明天的自己尋找一個特色的道路。

天黑得越來越早,樹葉在飄,萬家燈火被黛色的天空吞沒,我仍獨自一人在操場上跑著,寒冷的風灌進我的褲管,像一雙無形的手束縛著雙腳,艱難地邁開步子,鼻息越來越粗重,嘴裡時不時哈著熱氣。

“老遠就看到有人在跑步,沒想到是你,這麼冷的天你怎麼還不回家?”只聽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父母要求放學的時候練一練,免得暑假時練得都前功盡棄。”我緩下步伐,喘著氣說。

“你怎麼不試一下變速跑,直道跑,彎道走,這樣豈不是更快些,也好早點回家。”

“謝謝你的提醒,我還是老實跑圈吧,畢竟這樣每天練習才能適應以後的日子,走得更長遠嘛!”我微微一笑,向她揮揮手,又一次挪開了雙腳朝前跑去……

她的話確實沒錯,跑直道可以練習我的速度,但老實跑圈也可以提高我的耐力。把彎路走直能遇見不尋常的事物,把直路走彎同樣能看到捷徑中所看不到的周遭那異常美麗的風景。

直路與彎路雖是對立的,可兩種也有不同的風景,在心靈的這片沃土上,不斷的澆灌開花,風景在路上。

挺胸與彎背 篇8

國三作文 ,1012字

記得第一次來到東京旅館的客房時,我的頭狠狠地撞上了門框。東京寸土寸金,不論是什麼都顯得有些袖珍。客房永遠是又矮又小的,進門的話大概都須彎背,否則很容易碰頭。

彎背,大概是在日本可以很輕易見到的情形。一個是在進門的時候,再一個則是在餐廳和商場。日本的服務業大抵是很發達的,而且服務質量也很高。我敢說你若在日本遇到服務員,99%的情形是—她/他都會向你微笑著鞠躬。

如果你走在東京的繁華街頭,你會發現日本的“上班族”們雖然熙熙攘攘,卻全都自信地高昂著頭,然而若是熟人親朋相會,也會相互鞠躬示意,顯然這種彎背並不是某種自卑,而是一種尊敬。

於是行在東京的街頭,我總會時不時覺得自己的腰桿兒是不是太駝了些,又時不時覺得自己的腰桿兒是不是太直了些。總之,穿梭於熙攘的人群之間,總會覺得有些許奇怪。

這便大概是我對日本的印象,不止於巍峨的富士雪山,不止於悽美的遍地櫻花。我覺得這“挺胸與彎背”更像日本的一張獨具特色的名片。

這大抵是緣於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但一倏忽卻又彷彿是瞧見了一種性格。那身體矮小的日本人彎背時顯得如此卑微,而他們挺胸時卻又是顯得如此自信與高傲。這兩種態度大概是迥然不同的,而他們對兩種態度的使用也頗富選擇性。

可難道我們就都喜歡別人與你彎背而對麼?這貌似是對的,這又貌似不見得。然而動作的執行者可能不這麼想。彎背,大概還是一種尊敬;與昂頭時的高傲甚至不屑相對。

但我可並不是說挺胸是不敬的。我想這挺胸與彎背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很微妙的。有時彎背反倒還會引起別人的鄙夷與不屑。這應該是值得去體會與琢磨的。

我想有時候這“挺胸”與“彎背”亦是真切地反映著人的性格與身份的。而同時,這也恰如處世之法:挺胸即是堅定不屈的執拗,彎背則是明哲保身的妥協。彎得太厲害會駝成習慣,而直得太倔也難免會撞到門框。正因如此,所以行在路上,大道上且挺胸,遇檻兒且彎背,不就是一種保全嗎?

正如這日本名片中的獨特文化。由此亦讓我聯想到日本這個大和民族:它大概是十分“能屈能伸”,極端的能屈能伸。對待強手他願意虛心學習,願意做其走狗;對待弱者他則毫不留情。浮浮沉沉,這樣一個島國,竟也衍生出那麼多輝煌與奇蹟。雖未免有些不怎麼道德,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有其獨到的文化。

我想推之於個人的生活中亦是如此。不彎背屈行過這小旅館的矮門框,就不可能來到外面繁華的街巷。頭都破了,挺胸又有何意義呢?把握好“挺胸與彎背”不容易呀!值得琢磨、回味、思索。

直面失誤,與責任一路同行 篇9

高三作文 ,1009字

風雲滾滾,漫卷中華大地;華夏兒女,書寫騰飛華章。長卷中的每一次機遇與奮進,都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人生,因責任而神聖。責任,能夠折射出生命的光輝與璀璨,或許只是微微燈光,卻照亮了整個世界!

— 題記

2015年10月30日,擔當客座鋼琴師的李雲迪在韓國首爾藝術中心的演奏中出現失誤,急著走回後臺,後來也沒出來謝幕。事件發生後,現場有很多觀眾要求退票,更指出李雲迪將責任推卸給樂隊和指揮,而李雲迪只是通過微博進行了道歉。

此事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李雲迪沒有很好的直面自己的失誤,反而採取迴避的態度,不出來謝幕。這顯然給觀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是對觀眾的一種不尊重!作為鋼琴家,就應該有全情投入的專注,即褪去浮華紛擾,付出全情與自己的熱愛,去追尋,去達到,而沒利益打擾你的專注。任何一次都不能馬虎隨便,這是對觀眾的尊重,更是對事業的負責任。

漫漫人生路,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失誤中成長,在成長中失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失誤是成就人生的必要因素。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勇於面對。而李雲迪作為客座鋼琴師,在演奏失誤後,卻採取迴避的態度,這是高度不負責任地的表現。

公民道德的高低,不僅體現著個人文明素養的高低,而且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衰。攀登事業的高峰來不得一點苟且。從人的降生開始,一直到撥出最後一口氣終止,環繞在人的周圍,使人生價值賴以實現的便是責任。責任是引領我們前進的主脈、舵手。沒有責任感,我們怎麼可能達到目標,又怎麼能有正確的前進方向?又怎麼能立足於世界?

沐浴在責任的馨香裡,人生便會處於一種銳意進取的狀態。因為責任是實現至善生涯的要素,它可以帶來圓滿、充實的人生,使人遠離空虛。一個人認清自己在這個世上要做的事情,並認真地去做,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與充實!

勇於承擔責任也是一種美德。撫今追昔,無論是古代聖賢,還是當代社會的普通人,他們中總有一些在無聲地堅守著責任。李雲迪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理應坦然誠懇地直面失誤,扛起一個鋼琴家的責任。

作為青少年,我們也要有充實的責任感。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每一位有志之士,都應帶著責任上路。不管是春和景明之季,還是濁浪排空之時,都要做神聖責任的堅守者。

責任,不因斗轉星移而磨損其稜角,不因晨鐘暮鼓而剝蝕其光澤,它像火一樣點燃奮鬥的激情!讓我們直面失誤,與責任一路同行。成功,最終因承擔責任而到來!

道理是直的,路是彎的 篇10

高二作文 ,738字

常聽人們說:“走捷徑,直通終點快很多,省時又省力。”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的確是這樣的。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也許,在理想生活中,捷徑無不例外就是最好的方法,而彎路則是沒經大腦思考得出的方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彎路比直線更容易實現目的。例如你要從教學樓三樓到飯堂,如果用直線方法,試想一下從三樓直接跳下去再到飯堂。理想狀態下這的確最最快。但把它放到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笑這個人傻,怎麼會直接從三樓跳下。回顧歷史,如果沒有政治家毛澤東指揮紅軍曲折長征的戰略佈署,那也不會有解放的勝利。

好走的路並不是直的,筆直的路是最危險的。據交通部門的統計,交通事故一般都發生在筆直的公路上,而在彎曲的路上則較少發生事故。究其原因是因為筆直公路上一路順風,司機容易分神從而導致事故。這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按常理講彎曲的地方最考驗技術,而筆直的道路招則是連最低階的初學者也可以很容易駕駛的。又如學習英語靠的就是讀寫背,雖然很辛苦但也別無捷徑。要說有捷徑就是開始作弊。不過這得到的不過是虛假的成績,就像紙老虎,遲早會被戳穿的。

彎比直更具有美感。去過蘇州園林的人應該知道那裡的走廊都是彎彎曲曲的。不會有哪一條例外是從起點直通終點的。之所以這樣設計的原因我想是因為彎曲增加了路程,使走過的人能從多方面觀察整個園林,比筆直到達終點的過程更豐富多彩了。另外,園林是給人舒展身心的地方,設計者的另一個考量可能是比較長的路程能增加漫步的時間。

彎路並不是“彎路”,一說到彎路,很多人可能就會想到走後門,靠關係這一類的詞語。不過我這裡說的可不是這個意思。這裡的彎路指的是繞個彎換條道達到某個目的。

道理往往講的是直的,但方法卻是彎的。達成某事往往不能怎麼想就怎麼做,也不能一味搞創新找捷徑。只有腳踏實地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