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96字

《神筆馬良正傳》這本書的作者是洪汛濤。他寫的這本書獲得中國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評比一等獎。

《神筆馬良正傳》中的主要人物有馬良、商人、老爺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馬良很想要一支筆的那一篇,名叫《判官和魁星》。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寫馬良是怎麼得到筆的那一篇,名字叫《我有一支筆了》,主要講馬良畫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印象中,書中是這樣寫馬良是如何得到筆的:“有一天,馬良聽說城裡的城隍廟裡的判官有一支筆。然後,馬良馬上就來到了城隍廟的面前,看到判官手裡拿著一支筆,馬良就說:‘判官,你可以把你手上的那支筆借給我嗎?’判官不動聲色。然後,一個行人看見了,就說:‘你到判官這兒要筆,為什麼不到魁星那裡要筆?’聽後,馬良便去魁星那裡了。過一不會兒,他就來到了魁星面前,看到魁星腳下有一條魚,一隻手上拿著一支筆。然後,馬良就問:‘魁星,你的筆可以借給我一下嗎?’見魁星不回答,馬良又問了一遍:“魁星,你的筆能借給我一下嗎?’馬良連說三遍,魁星還是不動聲色。然後,馬良就爬了上去,拿到了魁星手中的那支筆。見牆上的泥土掉了一塊,馬良又把筆放了上去。”

後來,馬良是這樣得到筆的:一天晚上,馬良睡覺的時候夢到一位老爺爺有很多很多的鬍子,而且都是白色的。然後,老爺爺就給了馬良一支筆。等馬良起來後,果然看到桌子上真的有一支筆。

那麼,馬良拿著這支筆都畫了些什麼,又發生了什麼事呢?一天,馬良在牆上畫了一隻小鳥。然後,小鳥就活了;馬良又到河邊畫了一條小魚,小魚也活了;接著,馬良又畫了一些樹……就這樣,馬良畫出來的東西后來都成為了現實中的物品,幫助了很多很多的老百姓。

馬良真是一個好心人啊!

神筆馬良讀後感700字 篇2

讀後感 ,747字

寒假裡,我讀了幾本課外書,其中有一本名叫《神筆馬良》的書我特別喜歡,讀過之後,有以下幾點感觸:

第一,馬良非常地熱愛藝術。

他很喜歡畫畫,因為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生活貧困,以打柴、割草為生,連一支畫畫的筆都買不起,可是這絲毫不減他畫畫的興趣和決心,沒有筆就用樹枝來代替,他照樣畫得畫栩栩如生,象模象樣,他在地上畫一隻兔子,天空就有老鷹在打轉,他在山上畫一隻熊,嚇得牛群再也不敢上山吃草。

第二,馬良心地善良,樂以助人。

有一天,一個白鬍須的老人得知馬良喜歡畫畫,就送給了他一支筆,這筆可神啦!畫出來的東西居然可以變活,馬良就用這支神筆專門為窮人畫畫,窮人需要什麼,就幫他們畫什麼,大大地改善了窮人的生活,他還給孩子們畫文房四寶,好讓他們可以讀書寫字。

第三,馬良是非分明,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有人在野外抓來一隻花豹,要馬良幫他畫一個大籠子,馬良說應該讓花豹自由地生活在大山裡,不應該將它關起來,我堅決不畫籠子,我只畫那些窮人所需要的東西。

第四,馬良充滿智慧,很有正義感,不怕與惡勢力做鬥爭。

有一個財迷心巧的皇帝把馬良抓來,要他畫聚寶盆,搖錢樹,或者金山銀山,好讓自己有更多的財產,馬良得知皇帝完全不管百姓急苦,又貪財,於是決定給皇帝一個深痛的教訓,他拿起神筆在牆上畫了一片海,在海上畫了一座巨大的金山,然後又畫了一條大船,皇帝看了高興極了,帶著侍從迫不及待地上了船要去搬運金子,馬良開始畫風了,他不停地畫呀畫,畫呀畫,風越來越大,越來越猛了,猛獸般的巨浪向船用力地衝擊,最後把船掀翻了,船上所有的人都被捲入大海,全都被淹死了,海面上什麼也看不到了。

後來,馬良又回到了窮人的隊伍中,繼續為他們畫畫。

馬良的故事真感人,他對藝術的追求,樂以助人的品德和充滿正義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09字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下《神筆馬良》這本書,這裡有一位小男孩,名字叫馬良他家境很貧寒,父母早逝靠自己雙手打拼最終活了下來。鄉親們也很幫助他,雖然馬良家有著這樣的悲慘遭遇,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他家祖輩都很窮,都是種地的農民,買不起一支好筆!

有一天有位白鬍子老人突然出現在馬良的面前,這位白鬍須老人送給馬良一支筆。白鬍須老人說:“這是一支神奇的筆,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它轉身就飛走了。馬良得到這支神奇的筆後就在牆上畫一隻大公雞,大公雞竟然活了。從此之後馬良每天幫助那些窮苦人畫東西,鄉親們也很感激他,從些以後馬良的這支神筆傳開了。他用了自己的智慧打敗了貪財的皇帝並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特長(畫畫)。我覺得故事裡的馬良是一個勇敢、充滿智慧、機智、樂於助人的人。他幹了這些好事後有人說他回鄉了?有人說他繼續給人畫畫了?我覺得最好的還是這一個答案:“他幫助了孩子們重新獲得了他們那些甜甜的笑臉。”

我覺得整篇文章讓我感受到馬良是一個很好的孩子,他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印象。馬良還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他只給那些做有意義的事情的人給予幫助。他還是一個很可憐的孩子!出身貧寒,剛出生父母就離開了這個人世間。我覺得整本書給我帶來的體會是:“我們要向馬良學習,學習他那些優良的品質”。我真佩服這本書的作者,他就是洪汛濤。他可以把這本書寫的這樣翔實可信!我要向他多多地學習!我一定要隨之不斷地努力、上進、奮鬥。我的目標就是寫作更精彩,更豐富,更優良!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462字

暑假,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了洪訊濤寫的《神筆馬良》。講的是有一個叫馬良的野孩子,他的父母死得早,靠自己割草、打柴過日子。但是他有一個愛好,就是畫畫。他很想學畫畫,但是沒有錢,他多麼想有一隻屬於自己的筆呀!

一天,他去放牛看見一個畫師正在為一個大官畫畫。馬良看得入迷,他小心翼翼地對畫師說:“您能把筆借給我嗎?”畫師和大官被嚇了一跳,他們凶狠狠的說:“窮娃子還想學畫畫?做夢吧!”他們把馬良趕了出去。

又有一次,他聽人們說城隍廟的判官有一支筆,他就跑去向判官借筆。“判官爺爺你能把逼筆給我嗎?”判官爺爺也不理他。又去向魁星菩薩那兒借筆,都沒有借到。自己製作筆也沒有成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終於在夢裡,有一位白鬍子爺爺給了他一支神筆。他用這隻神筆來幫助貧窮的百姓,也用神筆給貪官一些懲罰。他是多麼可愛善良的孩子呀!

讀了《神筆馬良》這本書我真是受益匪淺,他是我心中的偶像,他永遠生活在人們的心中。以我們現在優越的條件,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378字

今天,我看完了《神筆馬良》,這本書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小孩叫馬良,他的父母早去世了,靠村裡的人照顧他。不久馬良就長大了,他很喜歡畫畫,可是沒筆呀,馬良到處去買筆,沒想到,別人還不賣給他。馬良太想要一隻筆了,連做夢都夢見筆。終於,在一次馬良做夢時,一位白鬍子老爺爺給了他一隻神筆,馬良開心極了,用神筆給村子裡的鄉親們造福,用自己的智慧和神筆的力量懲治壞人。

不過,這件事傳到了官府裡,他們到處抓捕馬良,說馬良有隻妖筆。很快,馬良就被抓了,這件事連皇帝也知道了,皇帝讓馬良在海上畫一座島、一艘大船,島上要有很多金銀財寶,馬良畫了。他們乘著大船往島上開,皇帝讓馬良在一旁畫風,漸漸地,海上捲起浪濤,船也搖晃得很厲害,船都快破了。皇帝叫馬良不要再畫了,馬良裝作沒聽見,繼續畫,船最後沉了。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要用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還要不怕困難!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75字

讀了“神筆馬良之父”洪汛濤的《神筆馬良》這本書,認識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馬良是個淳樸善良、正直堅毅、不屈不撓的一個人,而經常跟馬良作對的畫師,是個生性殘忍、陰險狡詐、無惡不作的人。

馬良從小父母雙亡,家裡十分窮苦,但鄉民們常常接濟他,幫助他,照料他。馬良很喜歡畫畫,但沒有筆,他並不灰心,在砍柴時,拿起一根樹枝,就在地上畫畫。所以,他做夢也想得到一支筆。這不禁讓我想起來一句話:一個有夢想的人,只要真正願意行動,他的夢想必將實現。終於,他的善良、誠心感動了老神仙,老神仙送給了馬良一支筆,並且還是神筆。

馬良有一支神筆後,他就幫助那些窮苦人畫農具。這事愈傳愈遠,很快,馬良有支神筆的事被官府、財主知道了。他們想把神筆佔為己有,於是處處陷害馬良。馬良來到州城,他決定改名,改為“馮郎”。陰險狡詐、無惡不作的畫師趁馬良生病時,把神筆偷走了。馬良醒來後,發現神筆被偷,心裡十分傷心,他決定去京城皇帝那裡去告,自己卻無辜入了監獄。

皇帝要馬良畫金山銀山搖錢樹,馬良畫了一片大海,海上有座島,島上有金山銀山搖錢樹。馬良又畫了一座大船官員、官兵上去了。又讓馬良畫又多又粗的風。馬良也畫了。畫完,馬良還在繼續不停地畫風,皇帝讓馬良別再畫了,馬良不聽,又畫了幾把又粗又大的風。終於,海憤怒了,它將大船淹沒在了海中,海也慢慢地將那小船撕得粉碎。讀到這的時候我覺得很解氣。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會給那些上不了學的孩子們畫學習用品,好讓他們的知識更豐富。我會給那些發生乾旱的村莊,畫許多糧食,以免他們捱餓,我還會給那些貧困的山村,畫電視機,讓他們的視野變得更加廣闊。

讀了《神筆馬良》讓我知道了,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時,要善於開動自己的腦筋,用智慧贏取勝利。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自己內心的純淨、善良、正直、堅毅。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82字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書,尤其喜歡其中一本叫《神筆馬良》的書。

書中講了一個叫馬良的窮孩子,住在破窯裡,很早父親、母親就死了。他很想有一支筆,卻遲遲不能實現。在夢中,他得到了一支神仙給的神筆。有錢人、官府為得到了神筆,想抓馬良,卻讓馬良識破了。最後,馬良用神筆讓一切罪惡葬身於大海之中。

每當我看到馬良為大家挺身而出,大家也為了掩護馬良,告訴惡人:“我們都是馬良”時,我十分感動,多麼好的一個人呀!為了他,大夥都會挺身而出的!

而每當我看到畫師落井下石、阿諛奉承時,我的心中便十分厭惡。尤其是當他巴結官府時,我更是氣憤不已:“他到底有沒有良心?”

我也要像馬良一樣做一個善良、不怕困難的孩子。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馬良。記得有一次,美術老師佈置我們做手工——用橡皮泥做聖誕樹。手工可是我的弱點,笨手笨腳的我,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手。明明要做一個樹幹的,可是弄好了卻怎麼看都像大象腿!做了半天,失敗了無數次,我都想放棄了,可是這時候,馬良堅定的眼神頓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羞愧了,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認輸?後來,我請媽媽幫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順利完成了。沒想到,第二天我的聖誕樹作品竟然還獲得了班級二等獎。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滿了自豪。

願世界上有更多的馬良,願所有的人都能幸福地生活!

神筆馬良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346字

今天我讀完了《神筆馬良》這本書,我有許多感受。

《神筆馬良》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馬良的孩子,他十分熱愛畫畫,可是,他沒有畫筆。有一天,他在一個黑漆漆的窯洞裡見到一個老神仙,這個老神仙給了他一支神筆。他用這支神筆給老百姓們造福,誰家缺什麼,他就畫什麼。之後,他因被人陷害而被抓捕,但最後,他還是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得救了。

我喜歡馬良,是因為他樂於助人、善良熱心、正直剛毅。當我讀到馬良幫小女孩畫一些日常用品時,我替小女孩感到心裡暖暖的,覺得世上還有愛。

如果我有一支神筆,上資訊科技課時,我就可以給沒有帶鞋套的同學畫一雙鞋套,給沒有帶文具的同學畫文具,我還要給難民們畫糧食,給發生旱災的地方畫雨水……

我要向馬良學習樂於助人、善良熱心、勇敢正直、永不退縮的精神。

讀《神筆馬良》有感 篇9

讀後感 ,497字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神筆馬良》。文中寫到馬良想學畫畫,但是因為家裡很窮,買不起紙和筆,只好用樹枝在地上畫畫。有一天他在房間裡睡覺,做了一個夢:房間裡突然閃出一道金光,一位白鬍子老頭站在他面前,給了他一支神筆,並對他說:“馬良,記住你自己說過的話—-專給窮人畫畫。”馬良一覺醒來,發現他手上真的有一支筆。從此,他拿著這支筆開始給窮人畫畫。他看到農民伯伯在耕田,就給農民畫了一頭牛;他看到窮人孩子在擔水,就給孩子畫了水車。

我非常羨慕馬良,因為他有一支神奇的筆,想要什麼就畫什麼。如果我有一支像馬良一樣的神筆。我要拿它來畫什麼呢?在炎熱的夏天,我要給班上的女孩子每人畫一條漂亮的裙子,她們收到裙子一定會高興地跳起來;我要給弟弟畫許多的玩具,弟弟收到玩具時一定會咯咯地笑;我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畫一雙棉鞋,她實在太可憐了;我要給海倫凱勒。畫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她看到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我還要給她畫一對耳朵,讓她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最後我要給所有失明的孩子畫眼睛,我們太想親眼看看世界了。

馬良的神筆雖好,但是我知道世界上沒有這樣一支筆。無論怎樣,我都會向馬良學習,像他一樣樂於助人。

讀神筆馬良有感 篇10

讀後感 ,805字

緊張的學習生活結束了,我們迎來了輕鬆而又愉快的暑假。由於閒暇時間的增多,我得以閱讀大量的書籍。在眾多的書籍中,我最喜歡的閱讀要數《神筆馬良》了,我對這本書的感觸最深,所受的教育最多。下面我就帶著大家一起走進這本書,去領略這本書所傳達出的人間溫情吧。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馬良的孩子。他特別愛畫畫,畫什麼都像活的一樣。他的家裡非常窮,買不起筆。無意中他從一個白鬍子老爺爺給了他一支神筆,並交代他要好好用它。馬良醒來時以為是夢,這不是夢,老爺爺送給他的哪支筆就在他手中。後來,馬良就專門幫助窮苦人家畫他們需要的東西,人們都非常感謝他。不久,被官府和皇上知道了,就把馬良抓了過去,馬良用神筆一次次擺脫了困擾,最後把皇上弄不見了。馬良又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給窮人畫畫。

讀了這本書,我特別佩服馬良。我佩服他聰明、勇敢、善良。我佩服他用一顆仁愛之心去幫助貧困中的人們。這也是我們當代小學生最應該學習的精神了。我們要學會孝順父母,幫助同學。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因為只有善良,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因為只有善良才會贏得別人的喜愛。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從馬良身上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你是否看過類似的現象?水龍頭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來水,用水的人不知去向。開著電燈、電視、房間里長時間空無一人。筆記本被隨手扔進垃圾桶,卻只用了幾頁。一點兒也不知道珍惜。你是否想過,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卻造成了多大的資源浪費?我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請大家自己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馬良的精神在當下依舊大放光彩!當代的“馬良”們用實際行動籌劃了好多的本子和學習用具,送給那些因貧困而無法上學的孩子們。還把送電腦送到貧困地區。讓孩子們認識世界,走出大山。同時他們還籌集了很多物資送到些遭受戰爭的地區,讓他們不再飽受戰爭之苦。

願馬良精神,讓天下人幸福平安!

《享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09字

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裡,我選擇了讀享利休格的神奇故事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小說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也使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啟迪。

記得我剛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像中藥一樣難喝難懂,就讀了一點兒,過了幾天,我開始慢慢的瞭解這本書,剛開始我讀不懂他在說的什麼,究竟在講的什麼,是什麼意思,講了什麼道理,我完完全全讀不懂這本書,後來讀了一點就不讀了。

三天過去了,我重新仔仔細細的品讀這本書,逐漸讀懂了內容,也慢慢了解了每篇文章所包含的真正意思。

當讀完整本書的時候,我受到了很多很多啟迪啟發,例如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職責,都有自己的責任在身,但是,有多少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有多少人逃避自己的責任,有多少人明知道自己有責任做好某件事卻找藉口推脫,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在外面喝了一瓶飲料,明明看見垃圾桶就在不遠處,卻因為和自己走的路沒在同一個方向而懶得走過去將瓶子丟進來圾桶而是遠遠的丟向垃圾桶,扔不進去也不管他。

明明是想盡到自己的責任,卻因為自己的懶散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總之,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體會到了很多,瞭解到了很多,希望大家也能關注一下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 篇12

想象作文 ,462字

小時候,看著馬良的神筆,我很羨慕,真想也擁有一支,用它幫助世界上很多鮮活的生命。

我要先畫一座座又高又大的房子,在房子的桌子上畫上一盤又一盤的美味佳餚,房間裡有溫暖的床鋪、美麗的衣裳……我要請全世界的留守兒童、老人還有所有的孤兒和難民們住進去,過上美好的生活。

我要給地球畫上一棵又一棵的大樹,清澈的小河,綠油油的草地,再畫上成千上萬的動物,長千上百的機器人,讓動物和機器人與我們一起保護大自然。

“少年志,則國治;少年強,則國強!”我要讓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們都去上學,我要畫一間間教室,有嶄新的黑板;嶄新的多媒體、整齊的課桌,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我有一支神筆,我還要還一個地球,讓世界不再孤單,讓人類互相進取,讓宇宙更加光明,那時,世界就不會那麼擁擠了。

我還要畫石油,為缺乏石油的國家新增石油,讓地球上的資源增多,國家不再貧窮。

我更要畫一本本嶄新的書,發給每個孩子,每一位同學,讓朋友們擁有豐富的知識,為紅領巾事業準備著、奮鬥著,讓我們成為祖國優秀的接班人,為祖國做出貢獻,為祖國添彩!

我有一支神筆,我要畫……

神淵古紀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1064字

追求與抗爭

“秩序是天國第一要律”,然而秩序本身限制了人的自由,就會有想要打破秩序的人。《神淵古紀》就是這樣一本關於建立與打破秩序的玄幻小說。

首先,我想強調故事發生在道德體系尚未成形的遠古,那是一個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混沌年代。主人公襄垣便出生在這個年代。他從小體質弱,被族人丟棄卻又被哥哥蚩尤所救。故事也就是圍繞孱弱的襄垣怎樣去實現自己夢想—鑄造一把能劈開一切的“劍”而展開的。

小說最耀眼的人物無疑是襄垣和他的哥哥蚩尤。憑著柔弱的身體卻在弱肉強食的時代活下來,襄垣本身就是打破規則的存在。他所要創造出的“劍”更是擁有摧毀眾神創造的秩序的神力。而他的哥哥蚩尤就更具有“打破”的精神了。生活在一切都得靠力量的環境中,依靠遠在天邊的神,明顯是不明智的,身為首領的他為了帶領部族脫離食不飽的狀態而無視“秩序”,四處征討。立志取代神成為大地的王者。

既然有了要被打破的規則秩序,就一定有制定秩序的存在—神。盤古開天闢地後,就有了萬物與神,神以絕對的力量掌管的一切,最為代表的就是眾神之首—伏羲。“曾經滄海難為水”,在擁有強大力量的諸神眼裡,人類很弱小,他們自然不會平等的對待人,他們認為包括人在內的萬物都必須遵守一定的秩序。

在小說的結尾,襄垣用自己的生命鑄成了“劍”,蚩尤用“劍”實現了帶領部族脫離飢寒的志向。然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也終於引來了伏羲,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中,蚩尤和他的部族被抹殺了。

小說在這裡結束了,但我的聯想並沒有結束。

如果提起那些要打破秩序的人,我不得不想起日本的豐臣秀吉。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看似相同的中日文化其實存在不小的差距。這還得歸功於那些不再仰望中華文化的日本人,豐臣秀吉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曾經追隨的大名織田信長死後,同一了日本,並把戰火從日本本土燒到了隔海相望的朝鮮。無比膨脹的野心最終也將他推向了深淵。在這場戰爭中,日本輸給了明王朝,他也失去了一切。但這個梟雄留給我們太多感慨。其中最讓人敬佩的不是他的計策權謀,而是一種敢於摒棄挑戰強大文化的自信勇氣。萬曆朝鮮戰爭的痕跡早就隨時間磨滅了,但是它在日本人甚至全人類心中留下的記憶永遠不會磨滅。

真正強大的人不是擁有力拔山兮的力量,也不是擁有運籌帷幄的智慧,更不是去委曲求全,而是擁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和心靈。正是有這樣的那樣的敢於挑戰強大事物的人,我們的世界才會如此多彩。

不得不說無論是襄垣還是豐臣秀吉都是“不會向現實妥協的叛逆者“。感謝他們的不願妥協給了我們更寬廣的視野,更廣闊的天空。

死神的帳單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782字

昨天晚上,我躺著讀了一會故事書,其中有篇《死神的帳單》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彷彿覺得這故事就是為我量身定做、專門用來教育我似的呢!

故事寫的是一個生前不懂得珍惜時間的人,在死前請求死神再給他一分鐘時間做一件事。故事只有短短一頁半,但寓意深刻,給我感觸多多:世界上什麼最珍貴?生命!和生命一樣珍貴的是什麼?是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如果沒有了時間,那一切就都會變得沒有意義。但遺憾的是不珍惜時間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就曾經是個不珍惜時間而常常後悔莫及的人。

那是一個國慶節,長假7天裡我玩的那麼投入,看電視、打電腦、和哥哥成天在一起玩耍,也許是玩得太瘋了,到最後2、3天時,我的作業還是一字未動。可我卻一點不著急,心想,反正還有3天呢,我可以再玩2天的,到了最後一天,我還在想,可以玩最後半天,反正還有下午和晚上的8個小時呢。終於拖到了10月7日的晚上,我打開了作業本,寫啊寫啊,手都寫酸了,腳也麻了,還是沒有寫完,我真是後悔極了,當時我真的在想:要是再給我一天時間做作業該多好啊!可是時間是不會回頭的,時針永遠是順時針轉動的!

現在想來,我就和書中那主人公一樣,是多麼的不珍惜時間啊!以至於留下了那麼大的遺憾!魯迅說過:“哪裡有天才啊,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學習上”,這話說的多對!我和書中的那主人公真該多讀讀這句話。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是個浪費時間的人了,前幾天我轉學到了城北小學,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為了不丟爸爸的臉,我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好好學習,每天我都利用好每一分的時間快速完成作業、及時背誦英語和古詩,由於珍惜了時間,我的學習有了進步,上課時從來不怕老師抽背到我,由此我想,節約時間、珍惜時間的好處真是很大呢!

名人還說過:時間就生命!是呀,珍惜時間那就是珍愛生命啊,我今後一定要牢記故事裡告訴給我的道理,珍惜時間,讓生命過的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龍馬傳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932字

他是第一個提出‘日本國’概念的人。他是化解了長州、薩摩藩數百年以來的恩怨,使二藩統一的和平使者。他是促成了大政奉還的關鍵人物。在他的使命完結之時,他的生命也像夜空中的煙花一樣,雖然短暫但是卻十分絢爛多彩。終於,在他33歲時,他的生命逝去了,而每一個日本人都會記住他的名字—阪本龍馬。

在龍馬的故鄉土佐藩,那是一個十分不平等的地區。同樣是武士,但是,上士就可以隨意的對下士進行欺侮戲弄,甚至於殺害。龍馬從小就認真刻苦地訓練劍術,之後,他又到定吉道場修煉。回鄉以後,下士由於對政策與政治不滿,組成了尊王攘夷派,對於美利堅的船隻置之不理。龍馬由於見過世面,希望不通過武力,增強日本海軍的實力,加以驅趕敵人。最終,他通過關係,見到了日本的海軍將領勝麟太郎,並建立了海軍訓練營。可是,由於他們的背景是一介脫藩浪士,加上老師因為在政治上遭到他人的擠兌,海軍訓練營四分五裂,最終解散。龍馬為了制止長州、薩摩藩之間的戰爭,用盡自己的全力,讓兩藩化解了數百年以來的恩怨,重歸於好,並希望建立‘日本國’。在長崎,他與夥伴們建立了‘龜山社中’來進一步促成德川慶喜把政權歸還給天皇。最終,他寫下了船中八策,使德川慶喜歸還了政權。在他33歲生日那天,該行為正式生效。而就在那一天,他的生命被特務組織—見回組和新選組所結束。

儘管他只有33歲的生命,但是他卻利用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詮釋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一觸即發的內戰,並加強了本國的海上防衛能力。這也為日本後來海上霸主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為龍馬具有遠見卓識的精神以及他對於國外強大勢力的見識,所以與那些天天叫嚷著要攘夷的人不同,他的方針使日本得以和平地解決內訌。他對於正確的方針不空談,也不吹噓,只是儘自己的一臂之力,建立了一個和睦平等的國家。

雖然這個歷史的背景發生在日本,而且時間似乎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史為鑑,汲取別國的優點,學習他國的長處,不能因為侵略戰爭而一直仇恨。愛可以持續一千年一萬年,而恨卻對事情的發展於事無補。對於那些天天叫嚷著:“抵制日本貨。”的人來說,看看龍馬的愛國精神,再看看自己的愚昧無知,彷彿看到了一個跳樑小醜在眾人的面前賣弄自己的狗皮膏藥罷了!

假如我變成神筆馬良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6字

假如我可以變,我要變成神筆馬良。

馬良的神筆,畫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假如我是馬良,我會用神筆畫一個飛毯,飛到任何需要我幫助的地方。

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發生了地震的地方,那裡的孩子在哭喊著,大人在痛苦地流淚,到處充滿了腥臭不堪的腐爛的屍體的臭味。孩子們沒有了學校,沒有了家園,那該有多傷心,我用神筆畫了許許多多的房屋和學校,再給他們每個人一沓鈔票。

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沙漠,那裡遍地都是金黃金黃的沙子,像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我用神筆畫了兩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把沙漠變成了大陸。

我飛呀飛呀,飛到了一個小男孩的家,那個小男孩的家腿斷了,走路只能拄柺杖,我用神筆給他畫了一個假肢,他就能興高采烈地草地上奔跑了。

我飛呀飛呀,飛到大海,那裡有一艘船要沉到海底了,可船上只有一艘救生艇,載不了船上所有的人,我用神筆畫了兩艘救生艇。現在船上的所有人在我的救生艇上了。

我繼續飛,我要飛去更多的地方幫助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

神奇校車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424字

暑假,在我期待的目光裡媽媽終於給我買了這套書—《神奇校車》。你們知道這輛校車為什麼叫神奇校車嗎?因為它本領可大了,可以變大、變小、變形、甚至能穿越時空。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捲毛老師,她的頭髮像一條條方便麵。捲毛老師每天都穿著奇怪的衣服來上課。捲毛老師的耳朵上戴著雪鏟的耳釘,鞋子上還有兩個小小的雪橇。

看老師的裝扮,就知道他們今天的課和雪有關係。今天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雪花”。可是今天沒有下雪,怎麼辦?這可難不倒捲毛老師,她開出大家都喜愛的“神奇校車”。轉眼間就把同學們帶到了冰天雪地裡。同學們發現四周全是積雪,沒有他們要觀察的雪花,於是捲毛老師掏出大型飛行器,讓大家飛上了雲層,觀察了雨水是怎麼變成雪花的。

觀察結束,大家下降到雪地上,開始玩了起來,溜冰、滑雪、打雪仗,還有去溫馨小屋喝了熱巧克力,真是太開心了。活動結束了,神奇校車又變成了巨型大雪橇,帶著大家回到了學校。

你看這本書,是多麼的有趣,還有豐富的知識,你還不把它買回家!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3字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畫出一片藍天綠地和小河,讓小鳥、小魚、小蝦和其他小動物們有一個賴以生存的家園。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畫出一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的地球,讓人們有個賴以生存的家園。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畫出一個經過每一個學生家和每一所學校的地鐵校車,讓學生們上學的路程更加安全。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在沙漠上畫上一片綠洲,浩然人們不受到沙塵的傷害。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畫一大棟的公寓,讓窮人們有家可歸,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畫一個高大時如擎天柱,縮小時如螞蟻,堅硬時如裝甲車,柔軟時如橡皮泥的法律機器人,他會捍衛無辜受害者的權益,也不會放過那害人無數的幕後黑手。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在公共廁所畫一個無法浪費紙的捲紙筒,讓那些浪費廁紙的人也享受一下不擦屁股蹲在臭氣熏天的廁所裡待一整天有多“爽”。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畫一個惡作劇防止器,裝在世界各地,讓那些在別人漢堡裡擠芥末的人嚐嚐他自己的傑作。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畫一顆包治百病的藥丸,去拯救他人的生命。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畫一棵無法死去的大樹,這樣,我們就會有用不完的紙資源。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會畫一個飛在天上的掃大街環衛機器人,它以垃圾和二氧化碳為食,排出的是氧氣。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一定會用我那神筆畫出一位能燒一手好菜的食堂大媽機器人,將我們那“煮監獄餐”的食堂大媽取而代之,徹底改變我們大天朝食堂的饅頭可以當破窗錘的現狀。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就可以做這些事,可惜我不是,唉,真想有隻神筆啊!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3字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幫助在沙漠中沒水喝的人畫一片綠洲,讓他們喝個痛快。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幫助那些失明的兒童畫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讓他們重見光明。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給身患重病的人們畫一顆神奇的藥丸,讓他們恢復健康。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給流浪的小貓小狗畫一棟愛心小屋,讓它們不再流浪。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幫助走失的孩子畫出他們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全家團聚。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幫助地震中失去家園的人們畫一棟棟房子,讓她們重建家園。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用我的畫筆畫一片片藍天,讓人們生活在清新的空氣之中。

周國平隨筆精選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954字

曾在孤獨寂寞時翻看到“靈魂只能獨行。”,曾在矛盾自責時瀏覽到“越在乎,越卑微。”,也曾在許多個夜晚巧遇到“不管生命多麼短暫,我們要笑著生,笑著享樂,笑著受苦,最後笑著死,這才不枉一生。”,周國平先生的文字,讓人心安,讓人釋懷。即使還處在這青春懵懂的歲月裡,讀著他所寫的,似乎也能從平實中透過一些力量來撫慰我,也能從樸素中洞悉一些真理來指引我。

有人說,周先生的文字,讓人有一種站在鏡子前,審視自己,體會自身的懦弱,無知,虛偽,置之死地而後生,從而變得堅強,他鏗鏘有力的話語,顛覆著思想的創作,不用重蹈覆轍不用學習見者,一步一句,寫出了創者的內心,坦率而又熊勇。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話都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彷彿參透了我們的心智一般,撩撥著我們大腦那一根最敏感最隱祕的神經,讓人愛上他的言語,悄悄開啟自己緊閉的心門。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這一段話細細品味之後,才發現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曾幾何時,我會思前顧後,我會揣摩他人的內心,害怕自己的羞怯與敏感得不到內心一直渴望的友情,我會盡量地融入才不會那麼顯得格格不入,我會賣力地捧場和捧腹大笑,我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我在意他人的評價。可週國平先生的話卻帶著我走向一片寂靜的土地,那裡寂靜無人但我能清楚聽到自己的心聲,那裡沒有交往的擔憂和煩悶,只有敢於做自己的一份坦誠與真實,只有青春年少所畏懼害怕的孤獨。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周國平先生作為先者早已告訴了我答案:“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天才孤獨,孤獨者自足。”、“如果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而他也曾說“一切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還認為,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距離,太熱鬧的友誼往往是空洞無物的。”,這句話放在現實中的確如此,朋友之間也會產生“豪豬效應”,果真距離產生美。

周國平先生的散文風格總會略帶一些哲學思想,他像個親切的老者,讀他的散文總像是面對面地與他交談,他也會如同講往事一般緩緩道來,語重心長地總結人生真諦,告訴你城市喧囂,告訴你紅塵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