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團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第三軍團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13字

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你腦海中是否會浮現出一幅幅有關戰爭的畫面?其實,這並不是一本描寫戰爭時代的書籍。

故事講的是在輔民中學,疑似有一個叫做“第三軍團”的組織,經常在校外出手傷人,並留下一張寫著“七尺男兒不為民,愧對父母枉為人。世間自有正氣在,路見不平有鬚眉。”的卡片。同時署名“第三軍團”。為了抓住這個組織,校長顧永泰找來了一個實習老師華曉,佯裝成學生混入高二(5)班進行調查。與此同時,顧永泰和教導主任張湧泉也在調查。為了套出曾經收到過第三軍團卡片的郭大偉的話,華曉假裝自己是第三軍團成員。結果不幸被收到警告的眾生貿易公司的人聽到了華曉和郭大偉的談話,之後捱了兩次打。同班同學陸文虎和高二(6)班的魯湘舟救了他。當華曉明白陸文虎、魯湘舟以及同班的駱強、常振家、劉天人都是第三軍團的成員時,卻不想把調查結果告訴給校長了。次日,因為第三軍團的人打了剛剛被放出來的壞人後,被顧永泰發現了真相,得知這些學生就是”第三軍團”並在做著懲惡揚善的事情。

“第三軍團”是樂於助人的代名詞,做好事不留名,而且做事井然有序。但是,他們樂於助人的方式並不合適,應該交給更有辦法治理壞人的警察來處理。做事講究合適的方法,才不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因而,我想到我們身邊的小事,像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無處不在,哪怕只有一點。馬路上幫老奶奶過馬路;幫環衛阿姨拾起垃圾;幫老爺爺提包,等等。

讀過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樂於助人,講究方法。

河的第三條岸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91字

親情永駐

讀了曹文軒先生的這本書,漸漸感悟,那個第三條岸也許就是我曾經想到達的精神彼岸。

文中的父親也許想過要遠遠地離開,但卻放不下生活的羈絆,就在這該死的若即若離的河上,極力地躲著世人的目光,像他逃避記者的鎂光燈,又冷不防地跳出來,出現在家人的目光中。但是“我”卻一直想念著那個父“我”等著,心在一個人孤寂的等待中變得炙熱,然而,當他終於喊出了那些話,等來了父親的揮手,卻失望了,不,是絕望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在各自的路上走得太遠,等到停下腳步,已站在這個世界的兩極。想到這裡我覺得要真正讀懂這篇小說,也不應該站在世俗道德的層面去評判父親兒子的對錯成敗。

父親遙遙站在不遠的遠方,渴望去觸及,渴望去到達。穿梭在塵世中的我們,朝著“第三條岸”坎坷前進,一路上各種各樣的牽絆,各種各樣的約束和不自由,甚至還會有孤獨和黑暗不斷擾煩著我們。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樣跟著時間不斷地流逝著,當我們完全的屈服於社會,完成臣服於塵世,完全融合於現世,待我們再次回望曾經所希望的那片寧靜的幻想時,我們卻害怕了、逃避了。

這個短篇小說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證明由故事帶出的情感得到了很多人內心的迴應。父親離開了家庭,放下了子女,遠離岸上的一切,選擇了孤獨的在河上漂流,我們都在問為什麼?思考這個問題,我的淚洶湧而出,我還是不瞭解父親,我怕孤獨的父親,可答案只有父親自己知道。

無論如何,從文字中,我深深體味到親情的可貴,親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親情讓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愛,愛讓我們在幸福中度過每一天。失去親情將是多麼的可怕。有了親情就有一件厚厚的棉衣,為我抵禦風寒;有了親情就有一張柔軟的床,讓我忘記安然入夢。當親人託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我們可以倒一杯熱茶給他們;當他們在工作不順心時,我們可以說兩句安慰的話……

親情就好比避風的港灣,親情需要召喚,需要建設,需要修煉,時代需要我們用心鋪設一條親情高速公路,親人之間互相勉勵,親力親為,達到和諧。

河的第三條岸,它或許曾經存在,或許從未存在。一條寧靜的河岸,屯在心靈不遠的遠方,靜靜地望著我們,但我們一定要守住人生的底線—讓親情永駐。

世界第一少年偵探團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316字

最近我讀了《世界第一少年偵探團》,作者是英國的依妮德。布萊頓,作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描述了四個偵探探險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本書讓我總體覺得很驚險。

我最喜歡的人物有四個偵探,因為他們喜歡去探究有趣和驚險的事情,他們幾個人很團結,也喜歡公平和公正。

我從他們探險的事感到他們很團結,遇到困難不會後退。從他們發現老沉船的新發現感到他們有一雙凌利的眼睛,很善於觀察,喜歡自己去生活中找自己不瞭解的事,然後找到答案。

當我讀到喬治的計劃時我覺得喬治是個很有計劃性的人,他們不會東做做這件事,西做做那件事,而是有計劃的渡過每一天。

從中我悟到了團結才有力量,不知道或不瞭解的事,在大自然裡就可以有答案。

這是一本偵探書,我會好好的珍藏它。

《牧犬三部曲》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468字

在寒假裡,我讀了三本書,名叫《牧犬三部曲》。它的作者是牧鈴,他曾被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譽為講故事的高手。

這三本書主要講了:牧工的兒子林達為了給牧犬黑雲報仇,將黑雲的兒子灰灰藏進了一個古老的陷阱裡,希望按傳說中的馴獒法馴出一條可以獨戰群狼的超級猛犬。不料,灰灰卻墮落為比野狼還要凶殘的牧場公害。而正常馴養的灰灰的兄弟黑頭卻成為了一條優秀的牧犬,在保護牧群的戰鬥中成了灰灰的剋星,灰灰逃入山林,淪為野狗。黑頭因替同伴復仇,遭人追殺,被迫逃入城市,不料遭人誘捕,加入了馬戲班。灰灰擊敗豺狗當上“豺王”之際,黑頭逃離馬戲班,隨著新朋友白娃去了它家。後來,灰灰在山中遭遇偷獵者,陷入了天羅地網之中。黑頭在白娃家裡仍然想念牧場,帶著白娃回到了牧場,白娃被黑狗咬死,黑頭大受刺激,咬死了黑狗。灰灰在山中迴歸了本性,不再濫殺。林達帶領黑頭去尋找灰灰,遭遇狼群,生死關頭,灰灰趕來搭救,最終灰灰迴歸了牧場,成為了一條優秀的牧犬。

從這個故事裡,我得到一個啟發: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只要用一顆從容的心去認真面對困難,一切難題就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罷了。

《青蛙合唱團》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44字

暑假裡讀了一本書書名是《青蛙合唱團》讀完以後令我感受頗深,這本書講的是來自鄉下的一支青蛙合唱團因為人們的貪慾而選擇“背井離鄉”,來到城市的它們每天上午為人們辛勤吃害蟲晚上聚在一起高歌嘹亮,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可是被利益薰陶的人們又開始捕獵它們成為飯桌上紅燒蛙腿。青蛙們又被迫返回鄉下。

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刻我想了很久,在地球上和我們人類朝夕相處的除了動物還有誰?可是人類的心早已被利益汙染。它們早已忘記在這個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陪伴我們的動物!保護動物的今天就是在保護人類的明天,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人類!

在義大利多年前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鐵路工人每天傍晚坐車回到離家最近的車站時,他的那隻相伴多年的愛犬都會準時風雨無阻地在車站迎接他,然後一起回家。一天,不幸降臨,工人在火車上因故身亡。不明真相的愛犬仍然一如既往地到車站去接主人。等啊,等啊,仍然不見主人回來。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這隻狗仍然一動不動地在站臺上等著。有人給它吃喝,它不予理睬,眼睛仍然直直地望著鐵道的遠方,周圍熟悉這隻狗的人們都知道它是在等待自己的主人。這隻狗後來終於在等待中死掉了。它的忠誠感動了車站周圍的人,大家就在車站站臺上為它製作了一個雕像。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忠誠的精神。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那麼一隻青蛙,它被人們親切的稱為“蛙堅強”。別的青蛙是吃飛蟲而它卻吃地上的害蟲。眾所周知青蛙是靠強勁的後腿進行彈跳吃飛蟲然而它卻失去了後腿,但是它非常堅強,沒有退縮反而比別的青蛙更努力。

同學們想過為什麼這麼多害蟲在逐漸減少嗎?是它們—那些辛勤的青蛙,它們無私的為人們服務著,奉獻著。而同學們,你們是否還在稱讚餐桌上紅燒蛙腿的美味,你們可否想到過青蛙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宋詞三百首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43字

近段日子,一直在讀《宋詞三百首》,並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詞的詞海中。書中優美的詞和詳盡的註釋、精闢的評述,讓我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

我喜歡李清照婉約派的委婉細膩。描寫孤單寂寥時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苦悶。遙想初見時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誰知現如今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當真是“花自飄零水自流“啊。陳染其中,彷佛與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悵。我敬佩李清照的才華橫溢;感嘆她經歷的悲歡離合與坎坷;欽配她在那麼一個時代,作為一個女人在詞作上所得到的傑出成就,讀她的詞,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賞豪放派慷慨曠達的豪情,看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感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站守沙場,看那“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感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何等大氣與徹悟!反覆誦詠,彷彿親臨其境,道不盡“浪花淘盡英雄”般豁達。我為之敬佩,也為之折服。

我欽佩蘇軾的大氣,面對東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許只是感時傷勢,東坡卻是何等慷慨,一句“人聲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就將其拋到九霄雲外。這是何等的大氣啊!我寡歡於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傾心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訴說;惆悵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的孤獨……

讀完了《宋詞三百首》,真是讓我對宋詞的理解又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宋詞中蘊含著許許多多對人生的大度、豁達,都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

《隱姓埋名三十年》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85字

學習《隱姓埋名三十年》這篇課文,首先我會想是誰隱姓埋名三十年呢?為什麼要隱姓埋名三十年呢?我帶著疑問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哦!原來是女科學家王承書隱姓埋名三十年。因為王承書要放棄名利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才隱姓埋名三十年的。

在隱姓埋名三十年中,王承書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掌握了提煉濃縮鈾的技術,為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句話,三十年,一件事!這一件事讓我對王承書有了深刻的認識,王承書是一位用自己智慧保衛祖國的女科學家,她為了祖國的強大,毫不猶豫的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有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那就是掌握提煉濃縮鈾的技術。不掌握這項核心技術,就不能製造出原子彈!對於王承書來說,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在她原來的研究領域中,沒有涉及這個難題,再加上要研製的原子彈需要濃縮鈾,而她卻是研究的稀薄氣體領域,要轉行,要一切從零開始,這需要犧牲自我的極大勇氣!王承書她克服裝置簡陋的困難,不分晝夜的工作著,終於有了成果!1964年元旦,高純度的濃縮鈾在王承書和她的同事手中誕生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昨天,王承書是一位默默無聞的隱姓埋名者,然而所作出的貢獻是那麼的偉大,為了祖國的強盛,她隱姓埋名三十年!我們要尊敬她,我們要學習她。今天,為了我們的中國夢,我們更要繼承她的優秀品質!沿著無數像王承書一樣的先輩的足跡,報效祖國!

三字經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011字

寒假期間,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讀一遍《三字經》,然後再分段逐字逐句的去理解,每次都會有一些新感受,在反覆誦讀的同時,理解體會也在一點一點地加深。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讀物,雖然只有200多句、1000多字,但所包含的內容卻很廣博。它裡面的每三個字後面都包含著歷史、故事、做人準則等,靜下心來仔仔細細的琢磨品味每一字每一句,我發現它不但精闢,而且還非常“厚重”。經常誦讀確實能夠潛移默化的起到美化心靈、激勵志向的作用,《三字經》值得我們每個同學來了解它、感悟它。

《三字經》前面的部分,講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及環境對人的影響,然後是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當中必知的一些常識,中間部分是歷史方面的內容,後面部分講的是古代名人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學有所成的故事,最後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勵。”為結束句,勉勵人們要刻苦勤奮!

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段話讓我理解了父母和老師不斷督促教育我的良苦用心。以前,爸爸媽媽經常督促我抓緊時間學習,我卻滿不在乎,有時甚至有點反感,嫌他們太嘮叨。偶爾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批評自己,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有不服氣的時候,覺著沒什麼大不了的,卻沒有想到“苟不教,性乃遷”的道理。正因為一個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教育指導,即使有善良的本性,也可能被改變。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好像雕刻師一樣,在用他們的教導、督促努力讓我們成為最精美的“成品”。

從“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當中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不恥下問,什麼叫學而不厭。孔子那麼有學問了,還肯拜七歲小孩項橐為師,這樣的勤奮,不放過任何一個求知的機會,確實為我們普普通通的人樹立了榜樣。想想以前自己有時遇到難題,馬馬虎虎不求甚解的態度,實在覺得有愧,真是太不應該了!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古代一個又一個學有成就的人的故事,讓我知道了知識是靠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得到的,要想為國家有大的貢獻,就必須勤奮!我決心今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誦讀《三字經》不但讓我體會到了它語言韻律的精美,還擴大了知識面。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規範、積極向上的精神,也促使我不斷反思,激勵我更加勤奮!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覺得不僅應該經常誦讀,更重要的是取其“精華”,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促進我們健康成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三字經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