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一角的光明相關作文20篇

缺了一角的光明 篇1

高三作文 ,1269字

在每個嚴寒的冬日,陽光就如同救贖一般,能溫暖我們的身心,我們因此嚮往光明。

在每個盛夏的光陰裡,陽光帶來的不只是日漸燥熱的空氣,還有青春的鮮活與浪漫,因此我們熱愛光明。

12月26號中午有日食,午休結束回班時,我們親愛的地理成老師帶著我們在走廊上用小孔成像法看到了日食影像——一個缺了角的圓形光斑。這也引得六樓絕大部分回班同學駐足驚歎。

其實,那天中午從食堂出來時,我和兩個朋友也曾抬頭眯著眼想去看太陽上有沒有陰影——聽說日食已經開始了。但無奈,太陽的光線太刺眼,弄得眼睛生疼,看東西都會有個由黑色變成綠色的點,也沒有看清有什麼東西。其中一個朋友打趣著:“這哪是日食啊?什麼感覺都沒有,反而還更亮了呢!”我們都笑了。

那個缺了一角的光斑,我看著眼熟,有點悲傷的心情,卻一時理不出頭緒,只是眼眶有點發熱。但因旁邊聚了一大幫同學,都在驚歎老師手中那張紙的影子中間的那兩個光斑——是的,老師後來又紮了一個大一點的洞,方便我們觀看——我趕緊收回了敏感的心情,也跟著感嘆議論起來,但目光卻死死地盯著那兩個光斑的缺角。

我們日常看到的總是完整的太陽,儘管我們的眼睛透不過耀眼的光線去看清太陽的輪廓,但我們就是固執地認為,它會一直在那裡——在我們有生之年,會一直是圓的,一直髮光,發熱,像永不熄滅的心燈——在極其有限的生命裡,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可以圓滿,可以捍衛所謂的永遠。

但它昨天就這麼在我面前“殘缺”著,讓我懷疑自己的自信了。

我是很喜歡月亮的,皎潔,清冷,孤單,卻未必寂寞。它只是單單在那兒,把太陽的光線反射到揹著太陽光的這半邊兒。雖然夜風有點冷,身邊的人有點少,而那月光卻是暖心的。

但那光終究是太陽的。不可否認,我曾經也很喜歡太陽。只是,我後來知道它的熱可以灼人,便不敢再伸出手去擁抱它;也知道它的光確實可以幫植物生長,卻也可以在旱季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讓枯萎的禾苗再也無法直起身來,我於是便不敢恣意地在陽光下奔跑了;也知道了直視太陽太久,眼睛會受傷,便不敢再直視它。

而月亮卻不一樣。不管你怎麼看,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看,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看,它都是那麼溫柔,帶點兒悽美,對心靈也頗有治癒的功效。

其實,我忘了,或者說刻意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月亮一旦被雲層擋住了,大地就又迴歸到黑暗的懷抱;而太陽即使被雲擋住了,它的光也能穿透雲層,散落到大地上,給我們另一種光明。

我一直沒搞清楚,太陽的這種光明若是遇到真正的阻礙,例如厚甲高牆,它還能亮得那麼刺眼嗎?

現在我知道了,即使在與地球遙遙相對的距離中,插入陽光無法穿透的東西,只要它沒被完全擋住,只要它還有一角的光線可以抵達地球,其亮度也不會減弱一絲一毫。不完整的光明,卻有完整的溫暖。

若說,月是一位溫柔婉約的女子,日便是一個努力散發著自己光芒的固執少年。而現在的我,又有點兒喜歡上這個少年了。

缺了一角的圓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8字

太陽是圓的;氣球是園的;蘋果是圓的。世界裡有許多圓的東西。可是,你們見過缺了一角的圓嗎?如果你見到了,它一定快樂地向你招招手。

其實這個圓並不是一直那麼快樂,它也悲傷過。下面我講講它那不平凡的經歷吧!

那個缺了一角的圓常常鬱鬱寡歡,整天對看牆角偷偷哭泣。只因為它缺了一角,其它圓都嘲笑,於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缺一角的圓決定去尋找去失的一角,它便踏上了它的“尋角之旅。”

在這“尋角之旅。”中,缺了一角的圓可以隨時停下來休息,只因為它缺一角;它可以靜靜地聞小花的圓芳香,只因為它缺了一角,它可以高聲與小草聊天與吹牛,還因為它缺了一角;它可以……

因為那圓缺了一角,所以它可以看到路途中美麗的風景,可這並沒有化解圓心中的執念。圓仍然不停地滾,不停地找那丟失的一角。終於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圓找到了丟失的一角。圓把角逢上去後,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圓。

完整的圓高興極了,它想一蹦三晝高,可它已是完整的圓了,蹦不起來了。而這並沒有打擾它的好心情,它興高採列地往回滾。滾著滾著,圓看到了一棵百年老樹。圓想停,可它已經是完整的圓了,停不下來。圓想轉彎,可已沒時間了!於是,圓直衝衝地撞在了樹上。所以,圓開始不太喜歡這|個角了。

圓又滾,滾啊滾。滾到了美麗的原野,圓想停下來看看,可它已經是完整的圓沒法停下了;圓滾到了花草邊,想停下來與花草聊天,可它已是完整的圓沒法停下來。最後,圓恨透了這個角,它把角扯下來,狠狠地扔進了湖裡,平靜的湖面盪漾起了一圈圈波紋。

圓終於又變回了缺了一角的圓。它高興極了。它又能蹦;又能停;又能與小草聊天和吹牛;又能聞小花的芬香了!但圓不再因為缺了一角而鬱鬱寡歡。它想通了,我就是我,是缺了一角的圓!我能蹦,我能停!上天給予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又何必不去利用它呢?

如果你能見到這個快樂的圓,請不要嘲笑它;如果的能見到這個快樂的圓,請洗耳恭聽它的故事;如果你能見到這個快樂的圓,請仔細觀察它的內心。

缺了一角的圓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2字

從前,有一個圓,它缺了一角,所以它想去尋找那失落的一角。

想著想著,它的心情變得愉快了,於是就開口唱起了歌:“我要去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唱著唱著,它覺得有點熱,原來太陽出來了。圓越來越熱,好像身體快要被融化。忽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圓淋了個透心涼,舒服極了!可是情況越來越不對勁兒,天空又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圓在雪地上滾不動,雪越積越多,直到把圓埋在裡面,圓在雪堆裡瑟瑟發抖,心想:為什麼老天就這麼戲弄我呢?

在這趟旅程中,難道圓只有痛苦的經歷嗎?圓因為滾得太快所以沒有注意到腳下的小蟲,突然圓一個急剎車:“沒事吧,有沒有嚇到你?”“沒事。”小蟲甩甩手說,“對了,你那麼急是要去哪?”“我要去尋找我失落的一角,你要跟我一起去嗎?”圓追問。“不了,謝謝。”蟲兒擺擺手說。圓告別了蟲兒繼續滾著。

圓翻越了茫茫的海洋,陡峭的高山,終於在一個山腳下發現了一個失落的角,興奮地跑過去唱著歌。這時角開口說話了:“停!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更不是別人失落的一角,我就是我,不屬於任何人!”圓愣住了,停了一會兒,說:“哦!那麼打擾你了!”圓失落地走了。

在一個草叢邊,圓又發現了一個角,立馬跑上去一試,結果就差那麼一點點,圓傷心極了。在它剛剛氣餒的時候,圓又發現了一個角,這回圓半信半疑,到底合不合適呢?適一下就知道了。“小角,你願意成為我的角嗎?”圓誠摯地問。“可不可以,不都憑合不合適嗎?”角淡淡地說道。圓立馬跑上去一適,剛好合適,圓笑出了聲音:“我終於找到了我失落的一角了。”

因為圓完整了,所以滾得比以前快多了。它從來都沒有體驗過這種激情和速度,興奮極了!但是,它滾得太快了,快得讓它無法停下來和蟲兒說話,或者聞聞花香。“沒關係,我可以唱歌。”圓安慰自己說。可它的嘴巴被堵住了,哎,現在再也不能唱歌了。圓停了下來,把角吐了出來,輕輕放下說:“或許我還是更喜歡那個有缺陷的我,我要繼續出發。”

“我要去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噢,不,我要去尋找更美好的明天……”圓唱起了歌,繼續出發……

一角的陽光擋不了風雨 篇4

國二作文 ,849字

在不可名狀的可怖追逐下,我慌張地躲入一個陰暗的角落,抬眼望去,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一縷輕微的不能再輕微的光亮。奇蹟般的,我迎著它緩步走向光源。忽而,腳步急速起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個地帶,那就是我渴望的救贖!

伴著微微弱的和風,我看見那個小小的身影在夕陽的投射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她在那一條窄窄的路上慢慢地走著,漸漸蹦跳起來,歡悅起來,終於,她奔向了一個溫和的女人。“媽媽!”我聽見她在春風中欣喜的叫聲,轉頭望向那個女人,那是,我的慈母!

“媽媽?媽媽!”我也同樣歡快地漾起笑容,但,毫無迴應。“啊!”一聲稚嫩的呼喊讓我再次轉過頭來。“嗚嗚,媽媽,我的膝蓋好痛!”兒童脆脆的聲音是那樣令人憐惜,我請求般望向我的母親,她說:“站起來!這有什麼好哭的?像你這麼柔弱,以後還怎麼經歷得起風風雨雨?站起來,給我站起來!”她的聲音一點兒也不嚴厲,還是那樣柔和,但她一字一句中卻帶著一種奇異的能源,能讓我正視自己,從而,堅強!

“嗚嗚,嗚嗚……”脆生生的小孩兒一開始還有點兒傷心,亦或是懷疑自己,可當她再一次將水盈盈的眸光投向母親時,她呆了一下,在我驚奇夾雜擔憂的目光中,她撐著那有些髒的水泥地小心翼翼地站了起來。她瞟了瞟母親的眼睛,那裡面不再有複雜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有滿意,有欣慰,更有無盡的緊張和擔憂,但那雙漂亮的眼睛裡卻從未出現過後悔。

我想,因為她知道,她的孩子必須成長,不然等到某一天,她漸漸步入社會,漸漸知道人情世故,她就會被傷得體無完膚的。她的孩子有一顆純真的心,有一個善良的魂,可在這汙穢的世界裡,終將都會變為沒有盡頭的孤獨和悲哀。因為,一角的陽光擋不了風雨。她同樣也知道,她的孩子,改變不了這個現狀。於是,她選擇,讓她成長。

幸運的是,她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的母親成功了!

我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我的母親曾教會我堅強,那麼,為了她,也為了我自己,我必須堅強。我轉身離去,這裡並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因為,這僅僅只是過去。我的童年,有母親的鼓勵和引導,我想,我畢生難忘。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篇5

高二作文 ,1021字

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重重的蛻變。從年幼到成熟,從單純的外表到成熟的內心,從簡單生活到為他人著想……太多的英雄人物,數不清的豐功偉績,都折射出了不同的人性光輝。那裡包含著同情、熱心、友善,還有一顆最真實的心。無論一個人有多平凡,都會有讓別人心靈觸動的時候,他們為我們的人生,投下一縷陽光,拂過一陣微風,灑下一絲甘霖。那一刻,我亦看到了殘疾人身上人性的光輝,將社會的溫暖重新點亮。

冬天在不知不覺中已降臨了人間,我卻依然要起早去上學。正趕上一些人去上班,公交車顯得十分擁擠。無奈,為了上學不遲到,我只得拼命地隨擁擠的人群往上擠。車門吃力地慢慢合上了,車開始緩緩向前駛去。一路上,開開停停,搖著每一個人未睡醒的夢。

我被擠到了一個角落,身旁坐著的是位失去了一隻手的中年人。他的穿著在人群中顯得如此之樸素。身著一件青黑色的大棉襖,略微肥胖的身軀更顯得臃腫了些。頭戴一頂棕色的線織帽,正好蓋住了他凍得通紅的耳朵。一切卻又遮不住他帶給人的和藹可親的感覺。

車依然在平坦的路上開著,又停了,一些人下了車,又有些人擠了上來。在這之中,令我影響最深的是失去了一條腿的一位年輕人。他上了車好一會兒,卻始終沒有人讓座。隨著車的搖擺,他的身子也極不穩定地向四周傾斜,還時不時不小心撞到旁邊的乘客,卻咬著牙,努力想使自己站穩。司機見了此情形,按了下按鈕,廣播中傳出了溫和的聲音:“熱心的乘客請給行動不便的乘客讓一下座位,謝謝。”車內的乘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都無動於衷。我不禁為這樣的畫面而默感悲哀,這個社會的友善與溫暖真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慢慢褪色了嗎?我們曾經的愛心與互助哪去了,這難道就是成長所失去的,換來的冷冰冰的心嗎……就在我陷入沉思時,那位失去了一隻手的殘疾人站了起來,讓那為失去了一條腿的年輕人坐在他的位子上。因為在身體上都有不便,兩人相互推讓了很久,最終那位年輕人被說服坐在了他的位子上,並連身說謝謝。那一刻,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幫助,折射出了人性至美的光輝。

失去一了手的殘疾人說:“生活讓我失去了一隻手,但我的心沒有殘疾。我比他更幸運,至少我能夠一步一步穩健地走著、站著。殘疾人更應該關心殘疾人……”

身體的殘疾並不能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在生命面前,在心靈面前,人人平等,而那一刻,殘疾人卻顯得比我們更懂得生活,懂得體諒與幫助別人。那一刻,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謙讓,什麼才是人性的至美,在她的外圍,始終都有一層光輝,溫暖別人,照亮自己。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篇6

記敘文 ,1095字

在那鮮血般殷紅的光芒背後的隱藏著的是無與倫比的美麗—題記

夕陽,將世界像血一樣染紅,這透著悲哀與肅殺的一日的尾燈,給於這世間萬物那猶如鮮血四溢的悲痛。

緩緩地,獨自一個人,行走在這鋪滿紅色的放學的歸途,心情沉重地,任由那美麗的夕陽,在身上留下那一道道血一般的疤痕。

那天的自修課,和同學一同討論了朋友這個話題,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我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卻遭到了無盡的攻擊。也許是當時的他們無法理解,也許是當時的他們一直在排擠我。

“這種想法也只有這個心理變態才能想得出來。”他們這樣嘲笑道。

“對呀,我們是不是要打電話給第七人民醫院啊。”又是一陣笑聲,這一句句不帶半點猶豫與人性的侮辱般的嘲笑,我在上初中的這一個月來已經聽得太多太多了,而這次,我的忍耐,真正的到達了極限。我大聲地進行了反駁,甚至不理智地喊出了:我後會被分到這樣一個班級。這句話。

然而,我這不被理解的感受一點也沒有被任何人注意,他們一個個,從玩笑中甦醒,轉變為一種無法原諒的憤怒。

一個同學將我說的話寫到了黑板上,全班的同學悟不透來憎惡的目光。

“你這個神經病有什麼資格將這種話,”他們罵道,“不滿意你就滾啊,和你這種心理變態分在一個班我們還真倒了八輩子大黴!”各種鄙視和罵語在那個時刻不約而同地,向我襲來,我為了我內心的一絲最天真的想法,遭到了如此在我眼中毫無人性的待遇。

我這樣想,有錯嗎?難道我的思想,必須要與他們一樣嗎?

隨著下課鈴的敲響,我哭著衝出了教室,想要再也不會到這個地方,那時正是傍晚,夕陽那血色的光芒,我的淚水,在此刻化為一滴滴鮮血,從心中緩緩地向外流。

“我恨他們。”我彷彿一隻喪失了理智的野獸般對著自己,喊道。

那日我不知在路上走了多久,不顧自行車還停在學校,緩緩地走著,隨後便一個人坐在小區的院中,沐浴著夕陽的悲哀,只能用淚水,發洩心中的絕望與無奈,我想起了以前他們笑我愛哭,但這,我又有什麼錯?

而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我的面前。

“給,”一雙細小而溫暖的手遞給我一條白色的手帕,“別哭了,這是他們的不對。”少女清脆的聲音在我耳邊縈繞。我緩緩地抬起頭,光,輕輕地照在臉上,好暖,好溫柔,瞬間,彷彿一切都如流動的泉水停止一般,我看到了,那在黑暗中的明燈一般耀眼,在沙漠中河流一般清涼,在嚴冬中火爐一般溫暖的,在這少女那溫馨的微笑背後,那散發著光輝的金色的夕陽。

那一刻,溫暖的清泉,像蜜汁般傾入我的心房,那如陽光般開朗的微笑,深深地印在我的腦中,在這悲哀的血色的夕陽背後,並不是肅殺的毫無人性的社會,而是金色的,隱藏在紅色背後的,那最美的人性的光輝。

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黑暗盡頭的光明 篇7

高二作文 ,952字

經典猶太籍《塔木德》中說: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個部分組成,可是神為什麼要讓我們透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呢?那是因為,人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見光明。只有經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才能取得成功,收穫撲鼻花香。

人生,便是一場在黑暗中行進的旅程。生活中不乏在困難面前畏首畏尾的人和只知臨淵羨魚而不知退而結網的。他們從未在黑暗中等待、尋覓,從未在長夜中忍受難耐的寂寞,沒有對光明熾熱的追求,便會錯失一段美麗的邂逅。而如果讓自己完全淹沒在其中,執著地向前,坦然接受上天給你的考驗,縱然暗淡了身影,浸溼了雙眸,也擁有對夢想的偏執和對光明的追求,向深處前行,走到盡頭,一剎那,萬丈光芒會為你加冕,你終會成為強者,傲然屹立於世界巋然不動。

這是一道最亮麗的人生風景線,這一聲堅強的生命足音。史鐵生,當他被命運的韁繩勒住時,他的世界黑暗了,但在輪椅上煎熬的歲月裡,他依舊內心光明。命運給了他獨特的生活,苦難磨礪了他剛毅的內心,他用黑暗的寧靜和滿腔的熱情連綴出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洗滌著一個個浮躁的心靈。他用不屈的品格和直面困難的坦蕩警醒世人沉睡的堅毅,贏得了無數人的敬仰。史鐵生從泥淖內奮起,於是命運也給予他寬容,驅散他心頭的陰雲,融化他眉宇間的愁苦,指引他來到充滿陽光情趣盎然的生活裡。

生命的畫卷並不是只有轟轟烈烈的故事才能為其增色,一段靜默的歲月、一段無人問津的旅程,依舊能夠勾勒出生命的華美,在驚濤駭浪的時代,一代文豪魯迅,筆鋒犀利,總是一針見血地擊穿敵人的胸膛,可曾想,他在無數個夜晚中奮筆疾書?無人理會他獨自前行的苦楚,亦無人懂得他內心的堅定。黑暗造就了他勃發的銳氣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標榜了一個時代,在黑暗的盡頭邂逅了光明,他是睿智而幸福的。

“取火莫如取燧,汲水莫若鑿井。”我們應直面黑暗,用雙手去創造輝煌。置身於命途的艱辛,若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的豁達,“身世浮塵雨打萍”的文天祥怎能“留取丹心照汗青”?若沒有看淡禍福、堅持真理的堅毅,達爾文的進化論如何得到推廣?若沒有“芒鞋踏破嶺頭雲”的奮鬥,又怎能在回首之時笑看風雲變幻、拈來梅花清香?

霜雪欺梅,梅卻綻放在苦寒之地。它的香氣氤氳整個寒冬,沁人心脾。當你被世界拋棄,陷入深淵暗無天日,“盡日尋春不見春”時,請坦然接受這一切,因為那是你離光明最近的地方。

小小的花,一生的光陰 篇8

國一作文 ,558字

在非洲戈壁上,有一種可愛的小花依米。

依米花非常奇特,它的花有四瓣,呈蓮葉狀,每個花瓣自成一色,紅、黃、藍、白,煞是嬌豔絢麗,惹人喜愛。但是,誰又能想到,這朵小花為了這一瞬間的美麗,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和努力啊!

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只有根系龐大的植物才能生長,而依米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的插入石縫中,它要花費五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任務,然後一點點的積蓄養分,在第六年的春天,才能芬芳吐蕾,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花,但令人惋惜的是,這種極難生長的依米花,花期很短,僅有兩天,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

我羞愧的低下了頭,小小的依米花從此在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記。它沒有強大的生存能力,但依然利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綻放屬於自己的美麗,經歷六年的風霜雪雨,只為兩天的盡情綻放,這種生命歷程,是何等的辛酸與頑強,又是何等的美麗與輝煌!而我們呢?我們是否也該為自己漫長的人生過得精彩而努力一把,拼搏一回呢?

我們的人生要比依米花智慧和理性,我們的理想要比依米花更燦爛、強烈。我們如果像依米花那樣勇往直前,那麼理想就會實現,我們的人生將會更精彩,更絢麗多姿。

泰戈爾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活出精彩,我們要讓自己的生命也綻放出光彩,哪怕是一瞬間,也不要放棄!

我懂了一步的距離 篇9

國三作文 ,173字

此時,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不是怕路的遙遠,怕的只是那小小的一步,那一步的距離。

我不知道我的路還有多長,但我不會再去害怕了,因為我把握了每一步,這一步的距離,足夠是最長的,最遠的。很多人也許和我以前一樣,不敢大膽地走下去。但我現在可以大膽的說,我擁有了一小步,僅一步的距離。

將來,我不會害怕前進,不是因為勇氣,是因為……

我擁有了每一步!

還我們所需要的光明 篇10

高三作文 ,748字

黑夜裡,一些人打著手電筒,將刺眼的光照到那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我們。瞬間,我們在所謂的光明中失明,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那些人是聰明的,他們手舉大燈,攜著我們聞所未聞的高明,託著我望塵莫及的真理,徑直朝我們走來。他們面帶真誠的笑容,眼中閃爍光芒,告訴你:這就是你該信仰的一切!

於是,我們迷失了,我們追隨著他們誘人的號召聲,以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們緊跟著他們鏗鏘的步伐,卻發現走入了深淵,失去了自我判斷的能力。

明清時期,統治者將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註》作為科舉考試的唯一標準,儒家經典亦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信條聖律,八股取士,思想壓制。中舉的范進瘋了,黑髮的少年終其一生未成功名,白髮落魄時依舊不明所以。這套統治者強施給人們的思維模式,不需要理解,不需要智慧的探索,跟著學,照著看,彷彿一切都有了方向。然而求知的意識缺乏了,社會的良知缺席了,敢於質疑的聲音飄遠了……一場不為人知的危機正四面埋伏!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他便陷入了亦步亦趨的可悲境地;一個社會如果失去了對個體的尊崇、對理性的思考,便會陷入狂熱的專制這一可怕的境地!

康德說: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終於,龔自珍在清末發出了“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的呼號;伽利略攀上比薩斜塔避開了亞里士多德直射的“大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打破了洋人“修建這條鐵路的中國人還未出現”的謬論;十二月黨人踏上了西伯利亞的征途,只為衝破那個“最好的時代”摸索真理的殿堂……這是一個又一個時代的人對權威的諷刺,他們的探索之路縱然泥濘不堪,卻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請還我們所需要的光明!漠漠昏黑中,我們不需要直射眼睛的刺眼的燈光!我們需要的是點到為止的引導與慧悟,而非自以為是的要義的裹挾。讓我們用自己的光熱,步步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