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觀察日記相關作文20篇

蝸牛觀察日記 篇1

日記 ,417字

今天終於雨天了,我迫不及待去草叢找蝸牛。在草叢裡、牆角邊我翻翻找找,過了多久,終於找到了一隻小小的蝸牛。

這隻蝸牛大小不到一個指甲蓋。一雙眼睛長在觸角上,像長在觸角上的裝飾品,兩根觸角不停搖搖晃晃,好像在探路。要是你的手碰到它的觸角,它會立即把頭縮回殼裡,你看它的膽子是不是很小呢!嘴也長得很小,但科學書上說,它有22500顆牙齒呢,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啊!

蝸牛吃東西很有趣!吃樹葉時,它先把頭伸到葉片上,再在葉片的中心咬一個圓形的洞,然後它又圍著洞一圈一圈往外吃,好像走迷宮,有趣吧!

蝸牛爬行很慢,要不人們怎麼經常嘲笑動作慢的人說,你的動作簡直比蝸牛還慢。

可是,你不要以為蝸牛沒用哦!其實它可有本領了,特別是逃生本領。即使你把它放進一個密封的硬紙板做的盒子裡,它也能利用神奇的22500顆牙咬破盒子,逃出去。它還能揹著比自己重的殼走,走到哪,哪是家。不怕風,不怕雨!

你們說蝸牛厲害嗎,如果你對它感興趣,那你也趕緊去觀察觀察吧!

蝸牛觀察日記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8字

觀察很重要,我覺得,只要長久細緻地觀察,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這次我想觀察蝸牛。

這幾天剛下過一點雨,就在四十分鐘後,下課鈴響了。我開心地拿起一個放大鏡,走向了溼潤的草坪。我在地上找啊,找啊,終於在草坪邊上找到了一隻小小的蝸牛,我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居然找到了它的一對觸角!我想,這就是科學書上提到過的“蝸牛的眼睛”吧!我繼續觀察下去,又發現了它的“五官”、“屁股”,我用手觸摸了一下它小小的殼,摸上去硬邦邦,涼絲絲的。可等我準備伸手再摸它第二次的時候,上課鈴卻響了。我趕緊藏好蝸牛,急匆匆地向教室跑去。

第二節課一下課,我又跑來觀察蝸牛。我找來一片菜葉放在蝸牛面前,它開始大吃起來,我在一旁仔細觀察著。完整的一片菜葉就這樣慢慢地被咬出一個小洞洞,我心想:它是怎麼樣能吃得這麼快呢?我想起來了,科學作業本上也說過,它有兩萬多顆牙齒呢!我怎麼看都看不出來!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道過了多久,上課鈴又響起了,這次我居然忘記藏好蝸牛!果然等我下課再走向草坪的邊緣,發現蝸牛不見了!再仔細一瞧,我發現地上有一條水塗過一樣的粘液,我順著粘液找啊找。終於,我又找到了那隻蝸牛!原來,蝸牛爬行過後還會留下痕跡呢!

我不僅僅發現了蝸牛的祕密,還證實了:只要努力認真觀察,一定會有重大發現!

蝸牛觀察日記 篇3

日記 ,499字

“天哪!竟然有二萬五千六百顆牙齒!如果被它咬上一口,會怎麼樣呢?”

不用怕,這是蝸牛的牙齒,即使,人被咬了一口,也沒有關係。

這是我在科學課上,關於蝸牛最讓我驚訝的知識,我有點不相信,這芝麻大小的嘴巴里怎麼能長這麼多顆牙齒呢?

我去找了很多很多的資料,原來,人們用了荷蘭的列文虎克發明的顯微鏡,來觀察蝸牛,發現蝸牛嘴裡有一條矩形的舌頭,上面長著無數細小而平整的牙齒。

為了瞭解更多知識,我養了六隻小蝸牛,還觀察到了蝸牛的觸角,我用鉛筆輕輕碰它一下,它就快速縮了回來,然後,慢慢地,它先把短觸角伸展開,再把長觸角慢慢地探出來,這個過程像樹枝抽新芽的情景。

如果你多弄幾次,它會向另一個方向爬行,因為蝸牛覺得前面有阻礙物,觸角對於它是感應器,像盲人的柺杖。

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和潮溼的地方。但又不能生活在水裡。我非常好奇,它在水裡是什麼樣的表現?

我拿了一個紙杯,裝了半杯水,把蝸牛放進去,睡著的蝸牛會立刻醒來,拼命地往上爬。

我又往杯子里加了一些水,比剛開始更快的速度往上爬,好像在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快喘不過氣了……”

我趕緊把蝸牛從水裡解救出來。

通過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蝸牛身上的許多祕密。

蝸牛觀察日記 篇4

日記 ,387字

我們家有一隻蝸牛叫“小蝸”,我媽媽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素牛”。為什麼叫“小蝸”呢?因為它還小,所以叫“小蝸”,為什麼叫“素牛”呢?因為它吃的都是一些水果啊,青菜啊這些東西,所以叫它“素牛”。其實它的真名叫白玉蝸牛。

蝸牛的特點很多:全身無骨,它的殼就是家族避難所;它有四個觸角,長長的角其實是一對眼睛,它的眼睛是可以隨意拉長伸短的,我覺得像天線寶寶的天線;短的角其實是起鼻子的作用。第一天,我們給它吃了蘋果、青菜,發現它愛吃青菜葉,它的大便是從殼裡面的排洩孔排出來的,而且我發現它吃什麼顏色的東西拉什麼顏色的屎。這幾天特別冷,蝸牛都縮排殼裡一動不動,中午會出來走一走。一天,它失蹤了!老媽上找下找都找不到,晚上我發現了它,趴在棕色木板上,然後我開始唸咒喚醒它,祕決是往它身上噴三下水,

它以為下雨了,就醒了,說時遲那時快,我拿起水果往它嘴裡塞。

因為它太可愛了,所以我喜歡它。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5

日記 ,376字

蝸牛是一個又髒又醜的小傢伙,但是它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

今天,我捉了好幾只蝸牛帶到家裡玩兒,只見一隻只小蝸牛扭動著身子,趴在杯沿上,有的伸著脖子,好像在觀察周圍的動靜;有的動了動觸角,好像在跟我們鞠躬;還有的彎著頭嘟著嘴好像在說:“摳門,也不給點兒東西吃。”聽科學老師說蝸牛喜歡吃葉子,我連忙去廚房拿了一片綠綠的菜葉,把蝸牛都放在了新鮮的菜葉上。瞧!剛才還嘟著嘴的那幾只小蝸牛趕緊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了呢!其中一隻個頭大點兒的蝸牛,頭一晃一晃的,兩隻觸角也緊跟著晃了起來,好像在和我打招呼,我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它立馬就把觸角縮了回去,真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去了趟臥室再回來發現剛才那隻大蝸牛不見了。他爬到哪去了呢?啊!原來它爬到菜葉裡面去睡覺了。

這一隻只小小可愛的蝸牛給我帶來了不少快樂。希望大家善待它,如果你走到它小小身軀旁邊,請腳下留情哦。

蝸牛觀察日記 篇6

日記 ,568字

夏天的驟雨過後,蝸牛總是集中出沒,路邊的花壇、公園的草地、樹枝、溼潤的牆角……放眼望去,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的剛發芽,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蝸牛的印象全來自這首貝瓦兒歌。近距離的觀察蝸牛今天是第一次。

它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在專心致志地挪動,有的在安穩地睡覺,有的在竊竊私語,有的在靜靜地發呆。蝸牛的殼重而堅硬,是它的房子和盔甲,上面有很多深深淺淺的花紋,彷彿大芬油畫村牆上的壁畫。每隻蝸牛均有兩對觸角,一對大一對小,伸長的時候,像天線寶寶,又像神祕的探照燈。兩隻眼睛分別長在大的一對觸角上,很小很小,像下筆太輕寫就的逗號。嘴巴似針尖,不仔細看很難發覺。全身沒有骨頭,溼溼的、黏黏的、涼涼的、軟軟的。

蝸牛的膽子極小,你只要輕輕一碰,它立馬就蜷縮了回去,然後一動不動地躺在原地裝死,要過好一會兒,在確認周圍沒什麼大響動時才又會一點一點地探出頭來繼續玩耍。它爬行的速度可能比烏龜還要慢上百倍。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細細的白線,像銀絲,用手電筒一照閃閃發光。

噢!多可愛的蝸牛呀。我特想抓幾隻回去養起來玩兒,但是媽媽說養它並不那麼容易,蝸牛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需要有足夠的溼度才能生存,否則會因身上的黏液蒸發窒息而死,我太貪玩了,為了它不被無辜乾死掉也只好打消念頭了。

蝸牛觀察日記 篇7

日記 ,876字

9月24日 星期一 陰

我家養了兩隻大大的白玉蝸牛。它們揹著一個褐色的螺旋形的堅硬的外殼,身體軟軟的,胖胖的,潔白如玉。這兩個傢伙很懶,總是縮在殼裡,不吃不喝也不動。要是逗它們,它們就爬出來活動活動身體。

“蝸牛,蝸牛,先出犄角後出頭……”我一邊唱著歌謠,一邊噴水逗它們出來。不一會兒,蝸牛從殼裡探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像四根天線。在那對長觸角的頂上,長著兩隻小眼睛。接著,蝸牛的頭出來了,它們的脖子也伸出來了,越伸越長。後來,整個腹部都出來了。腹面扁平寬大,上面有一道橫褶,後端較尖,這就是它們的足。腹部摸上去粘粘的,原來是它們的足分泌出來的粘液。蝸牛潔白如玉的身子上揹著一個大大的殼,可愛極了。

我把蝸牛從盒子裡拿出來放在地上,只見它們的足緊貼在地板上,腹部肌肉做波狀蠕動,它們就慢悠悠地向前爬著。雖然爬得很慢,但是它們還在不停地向前爬著。它們爬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長長溼溼的痕跡。

看著它們爬了很久,我便用手輕輕地碰了一下它們的觸角。它們就用力一縮,躲進了殼裡。

9月27日 星期四 陰

我的蝸牛縮在殼裡面待了一整天了。放學回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盒子,朝它們噴噴水,希望它們能把身體露出來,到處活動活動。

過了一會兒,我再去看它們的時候,它們竟然爬到了盒子外面了,整個身體伸展開來,足足10釐米長,顯得生機勃勃。

慢慢地,它們就爬到陽臺落地窗的玻璃上了。只見一隻蝸牛爬得快,一隻蝸牛爬得慢,它倆便拉開了距離。突然,跑在前面的那隻停了下來,好像在炫耀自己說:“你過來呀,我比你快那麼多,你還不快點爬。”另一隻蝸牛越爬越快,好像在說:“你別得意,我過不了多久就會追上你的。”跑得快的那隻蝸牛一直在等,慢的那隻一直在爬。

看著蝸牛爬行的樣子,我想到了一句歌詞:“蝸牛揹著重重的殼啊,一步一步往上爬。”

後來,它倆遇到了一起,只見它倆彎著脖子,頭碰著頭,尾連著尾,擺成了一個心形的造型。

我看著它倆依偎在一起,開心地笑了。

蝸牛觀察日記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7字

科學課,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的外表和生活習性。

我的同學邢家暢送給我一隻蝸牛,我非常興奮,我給小蝸牛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懶蝸蝸。媽媽幫我找來一個小盒子裡面撒上了一層粗沙,然後鋪上一層潮溼的土壤,再放進幾條樹枝和幾片落葉,這樣我的懶蝸蝸就有了自己舒適的家。

放學回到家,我寫完作業吃完飯,就開始細心的觀察起來。我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一下一下慢慢的用腹足往前爬,後面還留下一條黏液,時不時會拉一些便便。我的蝸牛非常懶,經常會紋絲不動地趴在盒子裡睡大覺。有一次我觀察它很長時間,它就是不肯動,我聽我的好朋友王嘉峻說了一個喚醒它的祕訣,把蝸牛放在水裡一會兒,它就會慢慢地醒來。

我發現,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的蝸牛是右旋的,蝸牛有兩萬六千多顆牙齒,它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一種動物,它對強光刺激很敏感,它喜歡潮溼,陰暗,疏鬆的環境,它們喜歡吃白菜葉,各種果皮和樹葉。蝸牛頭上有兩對觸角,上面一對長,下面一對短,長的這對觸角上有一對小眼睛,短的這對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

這次觀察蝸牛,給了我許多收穫,讓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知識。懶蝸蝸一定會成為我的好夥伴!

蝸牛觀察日記 篇9

日記 ,630字

20XX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多雲

今天一大早,我和弟弟去樓下玩,意外地發現了一隻小蝸牛。於是我們決定把它帶回家仔細觀察一番。

蝸牛又醜又憨。它背上揹著一個“小房子”,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我想蝸牛一定知道自己走得慢,擔心天黑了來不及回家,於是走到哪就把它的家帶到哪,過起“四海為家”的生活。蝸牛的觸角上有兩個黑芝麻似的的小眼睛,顯得格外可愛、迷人。蝸牛最有趣的就是爬行了,它鬼頭鬼腦地東瞧瞧,西瞅瞅,仿若在探測軍情。如果發現有人或者危險它會急忙把頭縮會它的“小房子”裡。等到它認為安全的時候,它就會時不時探出細長的觸角,就好像在探路。

20XX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多雲

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到陽臺看蝸牛,只見它伸長脖子,好像在觀察敵情,一會兒又擺動著觸角到處尋找食物。它好像在說:“主人,我餓了,給我食物吧!”我趕忙跑到廚房拿了一片菜葉,輕輕地放它旁邊。蝸牛慢慢地爬到菜葉邊上,先用觸角在菜葉上來回移動,應該是在聞看看是不是可以吃。我就坐在不遠處一動不動地觀察著蝸牛。過了好久,我發現菜葉破了個小洞,哇!蝸牛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吃起菜葉。慢慢的,我發現菜葉的洞越來越大,看著他津津有味的樣子!我忍不住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哈哈!蝸牛反應還挺快,它立馬把觸角縮了回去,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這隻憨厚又可愛的小蝸牛給我的假期帶來了無窮歡樂與驚喜。

蝸牛觀察日記 篇10

日記 ,581字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想知道蝸牛它吃什麼?沒有腳怎麼爬?怎麼呼吸?

我拿來放大鏡觀察它的外觀,它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像兩顆黑黑的小珍珠。嘴巴就貼在觸角下,像個小圓圈。它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遮風擋雨。

我找來了許多葉子,連白菜葉都拿來了,擺在它的面前,一放下去它就慢慢的往白菜葉那邊爬去,到了葉子上它就開始大吃了,它吃得津津有味,特別享受的樣子哦!我明白了,原來它喜歡吃白菜葉!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麼爬?我把一隻正在呼呼大睡的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裡,一到玻璃杯裡蝸牛就急的團團轉。我發現蝸牛順著玻璃往上爬,而且是在用腹足爬行,它爬行過的地方都有一道痕跡。我查了一下,原來它的面板很嬌嫩,而且有點水分,所以就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怎麼呼吸的?我查了一下原來蝸牛房子的入口處有兩個小洞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肛門”。如何分辨哪個是鼻子哪個是肛門呢?這好辦,平時一開一合的小洞是鼻子,因為它要不停地呼吸,而經常合著的就是肛門了,因為只有在排便的時候肛門才張開。

我發現了蝸牛它喜歡吃白菜葉,它爬行時用的是腹足在爬行,呼吸時用的是“鼻子”,排便時用的是“肛門”。只要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蝸牛這麼小的身體裡有這麼多的祕密。

蝸牛觀察日記 篇11

日記 ,358字

10月3日星期一天氣雨轉晴

今天中午,剛下過一場大雨,雨停後,我和姐姐就下二樓去看蝸牛了。

我和姐姐看到的蝸牛很特別,它的殼是螺旋形的,還有一些奇怪的花紋。殼由前面黃、後面橙兩種顏色組成。二樓有許多蝸牛,我觀察完第一個蝸牛又觀察第二個。姐姐把蝸牛從磚上放到地上,還沒到地上的時候。蝸牛在半空中動來動去,別提有多噁心了!那隻蝸牛像很渴了似的,在喝地上的水。我們發現蝸牛喝水的時候額頭會動,真神奇。我們反轉了蝸牛的身體,蝸牛就用頭往前爬。身子用力一翻,他就正過來了!

姐姐問我:“你知道蝸牛有幾個觸角嗎?”

“兩個!”我說。

姐姐立刻把蝸牛拿起來給我看。我一看,蝸牛的頭底下居然還有兩個比較短的觸角!蝸牛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我特別開心,因為沒想到蝸牛也有那麼大的奧祕!

蝸牛觀察日記 篇12

日記 ,416字

今天,我在菜園裡捉了一些小小的蝸牛,帶回家把它們放在一個透明的盒子裡。

蝸牛有兩對觸角,兩根長觸角,兩根短觸角,這幾根觸角就像幾根天線。長觸角長著兩顆芝麻般大小的的小眼睛,不仔細看是看不見的。兩根短觸角下面有一張非常小的嘴巴。最引人注意的那還是蝸牛的殼了,它的殼黑黃相間,上面有螺旋形的花紋,還是逆時針的方向呢!摸起來滑滑粘粘的,一碰到它的身體就會縮排殼裡。它的殼好像一個家,每天揹著它的殼東晃西蕩!

聽說蝸牛可以倒著爬行,我要做個試驗來驗證看看它可不可以倒著爬行。我從盒子裡抓了一隻小蝸牛,把它放在一片綠色的菜葉上。蝸牛先啃一點菜葉,然後才開始慢慢地向前爬行。它爬啊,爬啊,終於爬到了菜葉的另一面,我不停地搖啊搖,它還吸在上面。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蝸牛為什麼能牢牢地吸在菜葉上而不掉下來呢?我就立刻去查了百度,原來,蝸牛會產生出粘液,所以它就能靠吸盤式的腹足牢牢地吸在上面並不會掉下來!

這小小的蝸牛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啊!

蝸牛觀察日記 篇13

日記 ,471字

9月24日星期四小雨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抓了一隻蝸牛,放在一個瓶子裡,餵了些菜葉後,我就去寫作業了。

寫完作業,我看著瓶子裡的蝸牛,想到它會縮排殼裡,不禁產生了好奇心。我拿鉛筆輕輕觸碰它的眼睛,它馬上縮回眼睛。過了一會兒,它才試探著伸出眼睛向外看,好像在觀察“敵情”。我把它從瓶子裡拿出來,它馬上縮排殼裡,我想:它有“恐高症”吧。為什麼我一碰它,它就會縮排去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資料,原來,它縮回殼裡是為了躲避危險,防止天敵來打擾。蝸牛在冬眠的時候也會縮回它的“小房子”裡,但是,如果把它的殼砸碎的話,它肯定會一命嗚呼。

蝸牛走路的速度很慢,它是怎麼走的呢?我把它貼在玻璃杯上,從外面透過玻璃杯往裡看,只見它的底部呈波浪狀規律地向下移動。那呈波浪狀的就是它的腹足,利用腹足伸縮向前走。蝸牛底部還會產生出粘液,使它緊緊貼在玻璃上。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勁,根本不可能把蝸牛從玻璃上拿下來。

我在這天裡解決了兩個問題,過得真是充實啊!原來,小小的蝸牛身上還有這麼多奧祕。

蝸牛觀察日記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8字

蝸牛,自然界中最奇特的生物之一,我第一次見蝸牛是在很小的時候,當時我以為那是一隻普通的蟲子,後來在看百科全書裡介紹的蝸牛,我才知道原來看它軟綿綿的揹著房子的樣子雖然可愛,但是它卻是一種嘴裡長有1200顆牙齒的害蟲,突然感覺蝸牛好奇妙。

在一個夏末的午後,雨後初晴,天氣異常溼潤,我和媽媽在樓下散步,看到三隻大蝸牛,這三隻蝸牛比平時見到的都大,它們背上都揹著一個大的硬殼,在土地裡爬啊爬,爬的是那麼慢,那麼悠閒,但是我發現在它們爬過的地上都有一層液體,像是它們身體裡分泌出來的一種粘液,就像我們穿的鞋一樣,可以把它們釘在地上,讓自己不受傷害,我把蝸牛拿起來,發現在蝸牛的殼下面有一個白色的小點,那可不是尾巴,蝸牛是沒有尾巴的,這就是蝸牛的腳。

我找了一個小樹枝,在它們的觸角上碰了一下,蝸牛馬上把整個身體都縮到了殼裡,我想是蝸牛頭上的小觸角非常敏感,而且很軟很靈敏,就像人的眼睛和手一樣,並且佈滿了細胞,因此觸角碰到別的東西就會很快變換方向和路線,觸角起到的作用真大,看它軟哄哄的,難以想像那1200顆牙齒怎麼長的,什麼樣子,吃東西又是什麼樣子,估計只有放到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吧。

啊,大自然多麼美妙,其中蝸牛真是一種奇特可愛的小動物!

觀察日記——蝸牛 篇15

日記 ,533字

蝸牛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今天,我在菜葉裡發現了一隻可愛的小蝸牛,我把它放在飼養盒裡,開開心心地餵它菜葉。

我仔細觀察,發現跟科學老師說的一模一樣。它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觸角上長著一對“黑珍珠”似的眼睛。它的嘴巴就像一條縫隙,你可別小看它的嘴,科學老師說蝸牛有兩萬五千六百顆牙齒,吃起東西來可快了,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蝸牛是靠腹部行走,人們叫“腹足”,走路就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再伸著長長的身體,像個匍匐前進的戰士。每當它走過的路,都有一條像膠水一樣的粘液,粘液有兩種作用:一是保護自己的身體,二是減少摩擦力。

蝸牛的殼有兩種,一種是左旋,一種是右旋,右旋的較多。你知道為什麼把它的頭放進水裡不會死嗎?因為它的呼吸孔和肛門都在殼上。蝸牛的背上揹著一個精緻漂亮的“小房子”,就使它爬得這麼慢吧!當你碰到它的觸角時它就會縮回去,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它感到安全了又伸出來,繼續往前爬。

科學老師說:“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一般在16℃到31℃。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動物,怕光,晝伏夜出,是一種害蟲,喜歡吃農作物的葉、莖、花、果等。因此農民伯伯都討厭它。”

蝸牛雖然是害蟲,但是我讚美它的精神,雖然揹著沉重的包袱,邁著艱難的步子,卻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蝸牛的觀察日記 篇16

日記 ,1103字

【篇一:蝸牛觀察日記】

袁宜忱

201X年10月21日 週六

今天是我養蝸牛的第二天,我給蝸牛找了個家,讓它住在我的空礦泉水瓶中。蝸牛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我家,我也不急,一點一點勾引它上來與我玩。

網上說蝸牛喜歡吃甜食,我便在塑料瓶的內壁上均勻抹了一些葡萄糖水。小蝸剛開始只是聞到了糖水的香味,卻依然十分謹慎,只露出兩隻小眼睛往外看。確保沒有危險才小心地爬了上去。我看見蝸牛的底盤微微發黃,看來這隻蝸牛正直青春期,特別喜歡吃甜食。

現又是初秋,激發了它的食慾才如此。小蝸挺著四隻觸角,浩浩蕩蕩地爬著,爬到我抹糖水的部分,便放慢了步伐。小蝸迫不及待地張開了一張擁有全世界牙齒最多的嘴巴,一張一合,吃著糖水。左爬右爬,花了好久才爬到了瓶子的頂端。意猶未盡地享受著口中最後一絲甜味。我的小蝸是個吃貨,卻也是懶蟲,既然都上來了,自然也不願意下去,怎麼也趕不走。

中午,小蝸在睡覺時,我噴了一些水在瓶子中,讓瓶子保持溼潤與乾淨。小蝸依然沒有醒,昨天給小蝸喂得菜葉它沒有吃,今天早上放瓶子中的白蘿蔔片它也沒有吃。真不知道它是否餓了。於是,我打算從廚房切幾片黃瓜喂小蝸。開始時發現切得太厚,不便於小蝸咀嚼,便切薄了!這次我沒有一下子扔到底部,而是放在小蝸的殼上。沒過幾秒,小蝸便伸出了腦袋,這次它沒有再猶豫,而是選擇了直接吃。它憨態可掬的用嘴咬著,嚥著,甚至可從它的頭部看見一塊綠色從上至下的滑落。小蝸很聰明,它把黃瓜咬成線狀,然後從一端開始咬斷,嚥下,咬斷,嚥下,以此來消化。不到5分鐘,小蝸用餐完畢,又沉沉睡去了!看來我的小蝸還是很挑食的,就愛吃甜甜爽爽的食物,真不知牙齒會不會被蛀壞!

養蝸牛的奔波使我感到快樂,一次一次的忙碌也使我感到充實,家有小蝸,不亦樂乎,不亦樂乎!

【篇二:觀察日記—蝸牛】

鄧入意菲

我家裡“住”著一隻小蝸牛,它的速度緩慢,因為它揹著一個重重的殼。風吹雨打都不怕,別的動物都回家了,只有小蝸牛沒走,因為,它已經到家了。

通過科學課,我知道了蝸牛的身體可分為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它那所謂的“房子”(殼部)。蝸牛長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觸角下,別看它小,這卻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大約有25600顆左右。蝸牛是軟體動物,腹足柔嫩,它行動緩慢,經過的路面會留下黏液,原來這些黏液會幫助它降低地面的摩擦力,讓它的身體不會受到傷害。

蝸牛的飲食也很豐富,有蘋果、橙子、黃瓜、青菜等,但它最愛的是青菜,看它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讓我也垂涎三尺呢!吃完後,它就回“房”睡大覺了,真是能吃能睡的“蝸牛豬”啊!

蝸牛不僅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也讓我在這次觀察中獲得了很多知識。

觀察日記之蝸牛 篇17

日記 ,439字

我家養了兩隻大蝸牛,每隻都有一個雞蛋這麼大。它揹著一所螺旋狀的房子,身穿一件雪白的大衣。頭上長著四根天線,兩根長,兩根短,兩根長天線上還長著一雙米粒般大小的眼睛。在碰到物體時,天線會告訴它,讓它改變前進的方向。

以前總聽大人說,蝸牛的觸角有很多作用:能聞氣味,能判斷方向,能……我想做個試驗。

我先給蝸牛搬了個新家——一個大臉盆,然後在蝸牛的面前放一個乒乓球,再在乒乓球的後面放一些菜葉。一切準備就緒,我靜靜地等在一旁,觀察蝸牛的一舉一動。

過了幾分鐘,蝸牛慢慢地挪動著,就像在播放慢鏡頭似的。觸角不停地向遠處伸展著。就在這時,它的觸角碰到了乒乓球,只見它本能地快速地縮排殼內,彷彿遇到了天敵。又過了幾分鐘,它慢慢地伸出觸角,像偵察兵一樣向四周探索著,終於成功繞過了乒乓球。它又碰到了菜葉,咦,它怎麼沒縮回去,反倒是爬到菜葉上,啃了一個小洞,在吃菜葉了呢,還吃得津津有味。

蝸牛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祕密,等著我去探索去發現。

觀察日記蝸牛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9字

雨後的傍晚,天空出現了美麗的晚霞,空氣變得格外清新。閒來無事,我便下樓跑到小區院裡來回溜達,突然發現牆角處有幾隻蝸牛在慢吞吞的爬行,於是便蹲下來仔細觀察起它們。

蝸牛的頭上長著直直的觸角,圓圓的眼睛似乎長在了長長的觸角之上,它的背上揹著一個又大又圓的“房子”,捲成圓卷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之上,它沒有可以活蹦亂跳的腳,只能慢慢往前爬著。

我用手去碰了一下它的長觸角,長觸角就縮回去了一點,過了一會兒它又伸出來。我感到很好奇,來回觸碰了它好幾次。回到家,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原來蝸牛的長觸角就像盲人的柺杖,遇到危險時,就會縮排去,在安全的環境下它又會重新伸出來。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蝸牛的長觸角為什麼會縮排去。

蝸牛觀察記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0字

10月12日星期三多雲

趁著科學課的機會,我和爸爸捉來了兩隻蝸牛。這兩隻蝸牛長著兩對像天線似的觸角,揹著一個青綠色的殼,腹足伸展開來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幾粒黑色的斑點。我用白菜給它們鋪了一個舒適的窩,我的觀察之旅就此開始。

10月13日星期四多雲

放學回來,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兩隻“寶貝”,“啊!難道死了嗎?”我大聲尖叫。原來,這兩隻蝸牛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我用手敲它的殼,可還是沒有一點反應,這該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難道是它們的小窩太髒了?於是,我不管三七二一,給它們洗了個澡。過了沒一會兒,奇蹟發生了:兩隻蝸牛慢慢地探出了小腦袋,其中一隻伸展開腹足,緊緊地吸附住盒面,緩緩地向前蠕動,一對長一點的觸角像指揮棒一樣帶領著它向前爬行;另一隻則懶懶地躺在菜葉堆裡,用它那針尖般鋒利的牙齒貪婪地咀嚼著新鮮菜葉。葉子邊上很快就留下了一些牙印。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蝸牛真是裝死高手啊!

10月16日星期日晴

蝸牛會不會游泳呢?我真想做個試驗。於是我和爸爸一起把蝸牛扔下了水池。咦?蝸牛怎麼浮在水面上了?只見兩隻蝸牛伸展開腹足,使勁往岸上爬,好像兩個游泳運動員。不一會兒,它們就游到了水池邊,不過我又把蝸牛兄弟雙雙打了回去。這下,好像惹惱了這兩隻性情原本溫柔的傢伙,它們在水中“撲通撲通”亂轉圈,終於,它們又爬到了“岸上”。蝸牛真不愧是游泳將軍啊!

10月18日星期二多雲

科學課結束了,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把它們放生了,希望我的蝸牛兄弟在大自然中更快樂地生活!

蝸牛觀察記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0字

一天,我在花鳥市場買了一隻白玉蝸牛,為了便於觀察,特意給它準備了一座透明的小房子,還取名“小白”。

小白有著海螺狀的殼,長長的觸角,雪白的身體。我上網查了一下,蝸牛是腹足綱陸生動物,它的嘴雖然小,可是裡面卻有約25600牙齒!這件事讓我大吃一驚,我想:小小蝸牛竟然有這麼多的牙齒,平常我還沒注意過呢。

平時小白吃得最多的就是生菜了,要是你放一片菜葉進去,它立刻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過,小白畢竟是蝸牛,一片葉子就夠它吃五天了。

小白的大便從殼裡排洩出來的,上面有一個洞。我還驚奇的發現,蝸牛原來會小便呀!爸爸說只要是動物,都會大小便。

小白除了吃飯、睡覺、拉大便,沒就就爬來爬去,有時還玩玩“倒立”。平常只要一碰它,它就會縮排殼裡,等過了好一會兒,它才會探出頭來。

這真是一次快樂而充實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