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等於自由相關作文20篇

規則等於自由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15字

規則不是約束,而是另一種自由。

我們的生活需要規則來維持平衡,來保障安全。規則很多,大到國法,小到家法,但我們必須遵循它—有秩序的生活才會有安全。

打個比方:就說交通規則。交通規則條條嚴謹,如一不遵守,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不說酒駕、追尾那些重大事故,請你捫心自問,你過馬路時遵守紅綠燈了嗎?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這朗朗上口的小口訣,這幾歲小朋友都知道的規則,為什麼那麼多人視而不見呢?

在剛開學的時候,一位朋友請假沒來上學,說是受傷了。我感到很奇怪,不是因為他以前從未缺席過,而是我在前一天還和他一起玩兒,怎麼這麼短時間就出事了呢?

放了學,我匆匆趕到他家看望他,並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他一臉懊悔地看著自己被包紮起來的腿,講了起來:

那天,他和我再見後,一個人走回了家。路上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催他趕快回家,他便加快了腳步,一路小跑著。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他要直行,但偏偏面前是紅燈,他認命地停下腳步,耐心等待。但可能是心情太焦灼了,這個紅燈似乎異常的漫長。

他開始變得不耐煩,緊緊地盯著紅綠燈上跳動的的數字—他第一次覺得度過幾十秒鐘是那樣艱難。

焦急的心情正在進攻他的理智,心裡像有小貓爪子在撓一般,實在難受。

終於,心裡急切的火焰燒斷了理智的最後防線,他現在只想著快點到家,再也顧不得平時牢記於心的交通規則了。

他四下張望了一下,環顧了四周,確認沒有危險後,他邁開腳步,以最快的速度飛奔向馬路對面。

偏偏命運之神捉弄他,當他馬上就要到達對面,跨上那步臺階時,一輛電動車突然從側面衝了出來,當看到他時車主急忙捏閘,但為時已晚,還是冷不防地撞上了他……

故事就是這樣,朋友告訴我,車子撞過來的那一剎那,他甚至聞到了絕望的氣息,緊接著來的就是劇烈的疼痛,是給他闖紅燈的懲罰—小腿骨折,要在家休養,不能走動。

他真是後悔到骨子裡了啊,如果再耐心地等一會兒,就那一分鐘的事,不就沒有現在疼痛萬分的傷了嗎?

其實我想說,規則絕對不是約束。如果你乖乖地遵守,帶來更多的是歡樂,是自由,是平平安安的生活,又何必為了一時的衝動,而毀了自己近在咫尺的幸福呢?

規則真的不是約束,而是另一種自由。

規則,守護自由 篇2

國二作文 ,869字

一天,我在街上看到這樣一則宣傳語:遵守規則,守護你的自由。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

週五午休時間,我看到阿昊同學抱著籃球飛奔出教室。我心裡立馬就癢癢了。我想,今天中午教室裡要搞大掃除,一部分同學得在教室外休息等候。我們正好可以藉機溜到操場上來一場籃球賽!

我飛奔到操場,阿昊、阿楓已經開動了。“咚咚咚!”那拍球的聲音一如我興奮的心跳聲。我們分成兩隊,籃球賽開戰了!

阿昊接連投進了好幾個球。終於,球到了我手裡,我站在三分線後,奮力向籃筐投去,結果球在籃筐上轉了好幾圈,最後頑皮地溜了出去。

只見阿楓此刻像“飛人”喬丹附體般,一下跳得老高,去搶這個溜出來的好球。彷彿一伸手他就能扣籃了,可他因為飛得太猛,居然沒接住這個好球。待“飛人”腳落地時,站在他後方的後衛阿豪將腳踮起,也正伸手搶球,阿楓不偏不倚地踩在了阿豪的腳背上。他頓時失去了重心,一個趔趄橫飛出去,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我與阿文一起想將阿楓扶起來。只見他痛苦地搖搖頭,眉頭緊皺,一口白牙緊咬著,臉色發青。

我們便架起阿楓的兩隻胳膊,扶他站起來。他的右腳已經不能落地,頭上冒出一層冷汗。

班主任來了,立即叫車將阿楓送到醫院。

放學時,班主任非常嚴肅地說:“今天阿楓腓骨骨折。以後兩個月時間要拄柺杖走路,作為我們班的體育健將,運動會他也不能參加了。聽到這個結果,你們有什麼感想?班規明明規定課間、午休不準打籃球,時間太短,來不及熱身,劇烈運動容易受傷。你們做到了嗎?遵守規則,就是守護安全。安全,才能給你更多自由。從此以後,籃球放到我辦公室裡去,只准在體育課上去拿……”

聽了老師的一番話,我們幾個偷偷溜去打籃球的同學,都低下了頭。我明白了打籃球很好玩,運動很重要,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遵守規則,就是守護安全。安全得不到保障,像阿楓一樣受傷了,上下樓都成了難題,談何自由?這是多麼痛的教訓!

規則,守護安全;安全,守護自由!這值得我終生銘記。

行於自由 篇3

國三作文 ,1221字

自由之於人類,就像亮光之於眼睛空氣之於肺腑愛情之於心靈。—英格索爾

他計劃開始擁有一場屬於自己的漫長旅行。

不需要多華麗的陣勢,多繁冗的情調,一個人,一個揹包,一筆不算闊綽的資金,以及一種等待已久懷揣著對未知旅程期盼與忐忑的心境。

大概是對疲乏吵鬧的現實生活產生厭倦了,才會想要放下包袱,走出去,看一看外面廣闊又繁花似錦的世界。

接下來的旅行,這多姿世界的萬千風景應該都會同我一一相會吧。他這麼想。

他決定去往一望無際遼闊壯麗的大草原。

他在那個地方見到了四季嫩綠欲滴的挺拔青草,龐大密集的成群牛羊,揮著鞭子四處追趕的大片牧民,以及那個地方獨有的無可比擬的藍天白雲,蔚藍如洗,澄澈又幹淨。

草原終年不變的蒼翠和潔淨使他忍不住心馳盪漾,置身於這樣一個可以令自己身心完全放鬆毫無任何約束和喧囂的天堂,換誰都會情不自禁地淪陷於此。

他靜靜地站在原地凝視了遠方好久,似乎有不斷掠過這空曠草原上空的流動不止的風悄無聲息地遊蕩而去。帶著一股草原獨有的清新,輕輕吹動這碧得驚人的綠草,輕輕吹動這成群聚集的顏色紛雜的牛群羊群,輕輕吹動牧人們在陽光下微微揚起的衣角,也輕輕拂過他早已彎起一絲弧度的嘴角。

不遠處似有低沉黯啞的嘶鳴聲傳來,他轉過頭,只見一匹脫韁的野馬飛快地奔騰於這蒼茫的草原上,那陣勢尤為猛烈,所到之處泥土和青草皆是一陣飛揚。它馳騁的速度極快,野性中帶著灑脫和自由。

野馬從他跟前疾馳而去,那矯健雄壯的身影已然遠去,馬蹄聲在耳邊獵獵作響,嘶吼聲還歷歷在耳,震撼且驚險。

他沉默了良久,剛才親眼目睹的情景還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平心而論,在草原上遇見這樣的馬匹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卻沒來由的,有些莫名的情緒無聲牽動了他的某根神經。

流動的藍天白雲,不羈的風,遊蕩的空氣,脫韁疾馳的野馬,和一顆原本疲憊不堪此刻微微觸動的渴望自由的心靈。

他開始一個人獨自反思,每天都這樣日復一日把一萬天當做一天來過日子的自己,究竟缺少什麼東西?是本身對於自由的嗜好,還是早已貧瘠麻木的追求。

或許活在這樣的社會下換做是任何人都可能過的平淡且無味,但總有人心中充滿了嚮往和奮不顧身。為了不可或缺的自由而像這奔騰浩蕩的野馬一般馳於草原。

野馬奔跑在草原,自由的代價是孤獨。

就像王爾德曾說過的那句話:“我們都住在下水道,可總有人夜夜仰望星空。”

何嘗不是,自由,之於人來說本就是一種應該享有的權利,可奈何現實的枷鎖卻沉重地束縛了自身,種種的限制鑄就瞭如今內心的缺失,然後自由,變成遙不可及的信仰。

他於是想了很多,關於自己,關於意志,關於追求。

究竟他一直以來渴望的,是行動上的無拘無束,還是精神上有無盡的廣袤天地。

其實人生就像愛一場旅行,你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他終於瞭然於心,依舊是那個姿勢,遙遙凝視著遠方無垠的遼闊草原,似乎是在用目光追逐那已然絕塵而去的脫韁的馬匹。

就像在奮力追逐著自己終於明白終於想要去親手擁獲的自由。

關於自由的作文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10字

家人不在家,對於我這個搗蛋鬼來說,往往都是我最開心自由的時刻。

鎖上家門,開始搗蛋!嘻嘻,那就拿來一個面具,戴在小熊的臉上,再給小熊穿上衣服,放在爸爸媽媽的床上。哈哈!那時候你們就會被嚇一跳啦。

再來到妹妹的房間,先把她最心愛的娃娃藏到床底下,再拿來她的手機,把密碼給換了。嘻嘻!這下你完了。到時候,你問誰都不知道的,哈哈!

這時候,我又來到了廚房裡,把快用完的醬油摻入水,到時候奶奶燒菜的時候,那味道,嘻嘻!不說了,你懂的。

現在,兩個字,“自由”!

“叮咚—”來了!來了!我裝作在看書的樣子,去開門,媽媽先進了門,看見了床上的小熊尖角起來,我見了哈哈大笑起來。這時,他們都尖叫了起來。

這樣搗蛋真自由啊!

關於自由作文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1字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乘著月色如水,清風徐徐,沒有白日嬌燥,我們準備好一切,說:“再見!山西;再見!五臺”。

沒有一絲遺憾,在那裡選擇了你,夜飛機升起時於機窗外隱約的兩個大字—山西。紅色的豔字為這黑夜長空中有一絲色彩,緩緩撩起我輕柔細膩的回憶。

一個城,一座山,一座山五連峰。它們緣是五朵雪蓮花散落凡塵,在東西南北中距離悠長的地方由山勢相連,五臺因五峰稱名。

夕陽下的一切都帶著蕭條,這裡沒有南山樹木蒼翠,鳥語花香。這裡是飛沙走石,石子多的,就是路。風吹來,絲牽線沙追石,我們決定乘包車去最遠的北臺。那裡是離天最近的離地最遠的,聽說只有風聲。

然而,在這綿延盤旋的山間,僅僅只有一條只能通兩車互相交匯的道路,滿路沙石,時不時有坑窪,跌蕩。我們坐在車上無語,車子搖搖晃晃,一輛接著一輛。而道路似乎並不直,它彎,很隨意的彎,你剛過一個,可能就又要轉下一個。我們一車的人東搖西晃,個個面色蒼白。不知是誰喊了一句“看”,一轉頭,一輪圓月停在西邊的上空,不是彤紅令人慾滴,它略帶橙黃,染了身邊雲霞一臉紅韻。就在大夥為這難有的美景所讚歎欣賞時,我看見,那滿臉紅光的司機,他並未欣賞這圓月,只是這手握著方向盤,緊緊盯著前方。真是盡責,我笑著想。車胎時有打滑,卻打不亂程序。我們還是準時到達了北臺。

記憶被母親的問候打斷,我坐在座位上,忽地想起了車胎與方向盤的故事,車胎問方向盤為何限制它自由?而方向盤卻婉爾:“我不是限制你,只是不想讓你誤入岐途”。再想想那個司機,如果它不控制方向盤。車胎,就會失控,我們也會撞車。沒有刻意的制止,只有目的地控制。

我回頭望望母親,她也是控制著我,不讓我走失自己的道路。

被控制的才是自由,不控制的叫作放縱。此行,註定銘記。

關於自由的議論文 篇6

議論文 ,1371字

餘心言老作家的《游泳的不自由》一文主要寫的是一個男孩學游泳的感悟,讀第一遍後我沒有讀懂,再讀幾遍,覺得越看越有意思。文章通過學游泳這件事,講述了“自由”和“不自由”的關係,深入淺出,讓我受益匪淺。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話雖是這麼說,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不自由”。魚在水,鳥上天,看上去都很“自由”,其實都有“不自由”——魚兒受環境侷限,只能在水中暢遊;鳥兒也只能在低空中翱翔,飛不出大氣層。“自由”與“不自由”是相對的,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想“自由”,必須要“不自由”,只有做到“不自由”,才能達到理想狀態的“自由”。

每項事物都是侷限於“自由”與“不自由”兩者之間。比如齊天大聖孫悟空,他雖然法力無邊,自由自在,可是還有閻王爺管著他的生死。他學有所成後,大鬧天宮,卻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他被唐僧救出後,頭上便有了一個“金箍”,如果不聽命令,唐僧便會念“緊箍咒”。於是,他明白之前的“自由”是任性而為,不是好事,要追尋更大的“自由”,必須專心向佛,才能修成正果。最後,孫悟空作了鬥戰勝佛,“金箍”自動脫落了,從此他擁有真正的“自由”,變得更加強大,但此時的他已經懂得如何運用“自由”,限制自己的個性了。

生活環境給予我們很多“不自由”,但是隻要有毅力和決心,通過自身努力便能獲得更多的“自由”。比如先天聾盲的海倫·凱勒,她看不見光,便用鼻子呼吸陽光;她聽不見雨聲,便用手指捕捉風向;她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便勤奮刻苦學會讀書寫字。她雖然有身處黑暗的“不自由”,卻通過不懈奮鬥從黑暗中得到了“自由”,成為聞名世界的女作家。再比如天才物理學家霍金,年輕時患了運動神經元疾病,全身除了三個手指頭外都不能運動,但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突破身體的極限,完成了《時間簡史》等鉅著,為人類作出了突出貢獻,實現了思想的“自由”。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將面對“自由”和“不自由”兩種選擇,就像文中的小男孩,沒學游泳時身子總往水下沉,還會嗆水,處處“不自由”。學會後,男孩能感受到游泳的“自由”,但同時發現,縱使自己會許多樣式,也要按照一定姿式來,才能遊好,越是亂撲騰,越遊不好,想遊好,就不能隨心所欲。所以,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識和客觀規律,我們才能逐漸擺脫“不自由”的束縛,實現真正的“自由”。

遵守規則,做好自己 篇7

高二作文 ,777字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因為你認為做一點小壞事沒什麼關係,這影響的不只是你一個人的未來,也影響了整個社會風氣。

“中國式過馬路”,在外國人眼中,我們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的那些紅綠燈,對於一些人來說僅僅是一個擺設。那些人並不會去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或許從第一個傳播這種現象的人開始,這種現象就瀰漫在每個大街小巷,有些人的不平衡心理就會促使他們產生“你能我也能”的想法。這種想法便會使更多人無視紅綠燈。即使現在國家設立了闖紅燈罰款條例,但社會上還是有著那麼些漏網之魚,鑽著那些空子在道路上為非作歹,彷彿你錯過了這個機會就吃了虧似的,可能在你看來這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也許一個不小心就會對你自己甚至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作弊,在全國各個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可能都有這種現象的發生。或許在人們看來作弊算不了什麼,並且在虛榮心的促使下,人人都想著能有一個好成績。況且有的人認為,反正老師不知道不作白不作,不作可能還吃虧了似的。也許你作弊了會得到一個好成績,家人也會開心,但如果他們知道你的成績是作弊得來的,並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與真實水平考出來的,他們心裡會怎麼想呢?或許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自己真正的水平,和靠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勞動成果。誠實待人也是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更何況是自己的家人呢。

社會上或許還有很多了類似的事發生,但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該去制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不應該取頂風作案,可能你自己認為這是有勇氣的體現,但在別人眼中你就是一個不講文明,沒有素質的人。在社會上並不沒有所謂的吃虧不吃虧,只要做好自己,遵守好規章制度你就可以得到別人給的讚許、尊重與認可。

講文明,樹新風,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自由與規則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8字

我們一家人在劉家香吃完午飯,正準備離開,車開到路口才發現,一輛白色的別克車正好堵在那兒。

爸爸下車看了看,這輛別克車把出口堵得嚴絲合縫,別說是車輛,就連行人也難以通過。

爸爸只好開啟手機,試圖通過交警和車主聯絡,可車主的電話沒人接聽。

周圍的人越聚越多,人們紛紛擠在車旁,皺著眉頭,有的在車邊踱來踱去,有的趴在車窗玻璃上向內張望,希望能找出車主的一點點線索。更多的則在仔細審視過往的行人,一位身穿白襯衫、卡其色長褲的男子上前叫住了一位行人,指著別克車,問道:“這車是你的嗎?”

那人回答說:“不,不是啊。”那位白襯衫男子不甘心地退了回來。

時間滴答滴答地在流逝,人群開始騷動起來,一位穿著藍色T恤的男子說:“我上班都快遲到了,老闆要發怒了。”一位家庭主婦說:“我還要去購物呢,再這麼等下去都沒時間了。”

等啊等,約莫半個鐘頭後,一位中年婦女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了過來,一臉愧疚地向我們賠禮道:“對不起啊,剛才去吃飯了,沒停好車,我以為這不是個出口呢!真對不起,讓你們等了那麼久,我馬上把車倒出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這位阿姨或許因為找個車位不容易,或許趕時間,她把車這麼一停,自己是方便、自由了,但是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她最終還是要因為 “自由”而付出應有的代價。

自由是可貴的,人人都向往。但只有遵守了規則,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僅停車如此,學習如此,與人交流也是如此。

在規則中自由 篇9

高二作文 ,979字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這響徹歐洲的聲音來自盧梭。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人在自然狀態中是自由的;第二,自由人一旦進入了社會狀態,自然的自由就被社會的枷鎖所約束。簡而言之,當今社會,我們都是自由人,但必須在道德、制度、法律等秩序規則下行使自由的權利。

最初的規則是在自然界中產生的,自然界中的規則使萬事萬物都在自己的軌道上執行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幫助生物們優勝劣汰,使物種在規則中變得更適應環境,變得更快更強,不適應規則的生物會被自然法則無情的淘汰。

從自然規則中演變而來,人類在生存和發展中也產生了種種規則。法律是維持正常生活和秩序最為普通的規則。是我們謀求個體需要以及利益時必須考慮的前提。從當今社會的種種犯罪中可以分析出,其中的根源不外乎為了滿足人的慾望,對利益追求不顧一切,最終受到法律制裁。拿馬路上的紅綠燈來說,儘管規則限制了自由,但實際上最終是保護了自由。因此,當個人需求與法律、社會秩序這些社會基本規則相矛盾時,個體必須放棄“自由”,滿足社會的整體利益,這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當然,社會生活中絕非只有“死板”的法律,在科學發明、商業競爭等活動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面對這些,我們首先要用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加以辨別,同時必須靈活運用,甚至主動修改完善規則,絕對不能被條條規則框住了大腦,做了井底之蛙。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早在春秋時期,墨子就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主張通過人們之間互動的相愛來改善人際關係,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規則使每個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滿足,打破舊有規則,創造新的更適用的規則,讓每個人獲得更大的自由。科學界更是如此,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是對舊有技術規則的挑戰。正是有了牛頓這樣不為“蘋果總是掉在地上”思維所束縛的大科學家,正是有了愛迪生這樣敢於實現一切想象的大發明家,人類才能突破地心引力,擁有了如此美好豐富的生活。大家熟悉的馬雲,這個在20年前別人眼中的騙子,正是運用了創新將原來的實體商業模式打破,建立了自己的“雲”規則。這些人類世界的佼佼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了規則。

由此可見,自由與規則絕不是一對矛盾,而是一種相互支援的關係。當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正真的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規則的時候,我們自然就學會了如何享受自由不放任,如何適應規則不僵化,這個時候,我們的創造力就來臨了。

自由與規則 篇10

高一作文 ,990字

王小波說:“人類渴望打破規則,卻無往不在設定與被設定之中。”

在無限重複疊加的規則所構成名為“秩序”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下,我們沒有智力也沒有勇氣逾越雷池半步。劍是始終懸掛在頭上的,冰冷殘酷的,但是至少在餐桌上你有享受美食的自由。

有人說:“打破規則,釋放火熱的生命。”但是如何打破?打破什麼規則?到什麼程度?打破規則後就能得到理想的生活了嗎?在現有的規則下不能實現生命意義嗎?誠然,“被設定的生活是豬的生活,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泰的人,是豬。”但在所謂“秩序”的束縛下,規則給予我們太多自由,以至廣闊似草原,磅礴如大海。怎麼可以藉口慾望來實現放縱呢?正如芥川龍之芥所說“過度自由與山巔上的空氣相似,對弱者都是要不得的。”想必所謂弱者就是那懷揣著無限膨脹的自由慾望,以打破規則與精神食糧卻不懂珍惜彌足珍貴的自我自由的狂熱分子吧。

我眼中的自由,彷彿堅硬碳酸鈣包裹下的雞蛋,自由流淌徜徉。那些意欲打破規則的人,一定處在蛋清與蛋殼之間的空隙,在擠壓中渴望打破這球形世界,竟不知殼碎質流,灰飛煙滅。當然也總有人處在金黃的蛋黃之中,被“秩序規則”的耀眼光芒矇蔽雙眼。他們是清代文字獄統治下的文武大臣;他們是“八股文”束縛下的文人儒士;他們是封建時代被封建禮教吃掉的人們;他們是在五四與維新運動中藉口“中學為體”來抨擊新知識的宦官。人們遵守規則,生活才有秩序,才能告別暴力統治的奴隸時代,但在規則的繭絲中固步自封,安於現狀,便永遠不能破繭成蝶,不能成萌動的新生命。

沒有自由的秩序和沒有秩序的自由,同樣具有破壞性。老子說:“物極必反。”走向極端必會導致滅亡。自由像是會使人上癮的藥,需要在規則的迷宮中加以阻止。只有在當代的新理念倡導的中國,而非藉口階級鬥爭威脅自由的文革時代,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成就。遵守規則,華為研發5G科技,馬雲創辦網際網路金融,中國首次登上月球背面;不遵守規則只求自由,就有實驗人體基因編輯的遭法律制裁,全球聲討,不守倫理道德拈花惹草,劉強東遭遇人生滑鐵盧。

規則像蛋殼,保護著我們的自由。在默默度過後,終將化為雛鳥迎接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