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文化回家相關作文20篇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9字

穿越時空,傳統文化是如此豐贍而厚重:

它是顛沛流離的孔子,逍遙雲遊的莊周;它是炫目的先秦諸子繁星,皎潔的漢宮秋月;是“史家之絕唱”的《史記》,是卷幀浩繁的《四庫全書》;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夢中淚;是王羲之流暢自然、鳳舞龍翔的《蘭亭集序》,是一人一馬一車一戶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它是京劇、是老腔、是蘇州評彈,是河北梆子;它是武術、是空竹、是風箏……它既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喟嘆;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思;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味;還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更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

時過境遷。現代大都市,高樓鱗次櫛比,霓虹閃爍的街巷少有人吟哦詩詞歌賦;江南小鎮,蔥蘢的篁竹中,笙簫琵琶喑啞了,風蕭蕭兮少有笛短簫長……長江、黃河落寞了、困惑了,因為傳統文化與現實之間恰似隔著厚重的門,令它難以回家。

我們到底怎麼了?近年來,我們不是一直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嗎?渴望它生生不息的傳承,為此,竭力發展著傳統文化專案。

只是,形式大於內容,我們真心讓它回家嗎?

有多少人真的靜下心來,放下大都市裡的速度、遠離喧囂,像外賣小哥雷海為那樣堅持不懈13載,精心地品讀、涵泳過一首首唐詩宋詞?有多少人摒棄浮躁,甘居陋巷幾十載,齊白石般如初遇如訣別,研墨執筆,讓眼中捕捉到的鮮活躍然紙上?當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的森林,遮蔽了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小橋流水時,國人心中早已淡漠了傳統文化那幾千年陳年佳釀的回味,意識中西方張揚、活潑的時尚和洋節似乎比傳統文化更有品味—聖誕節的紅和綠,喜氣洋洋;萬聖節的蝙蝠、南瓜,比比皆是。誠然,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接納各種各樣的東西方文化來豐盈自己。但怎可冷落、忘記祖先用五千年曆史創造的燦爛而瑰麗的華夏文明。落葉歸根,百川入海,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變得日益功利、浮躁,恰似隨波逐流的萍,漂浮不定。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再像國人內心之外放飛的鴿子,更不能像異鄉的遊子漸行漸遠。快洞開厚重的門,用真誠召喚它回家吧。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2

國二作文 ,974字

科技日新月異,各地文化交融,生活中我們多了許多新事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文化的淡去,我們應該讓傳統文化回家。

那天學校勞動課上,老師教我們傳統茶藝。於是我決定回家一試。放學到家後,我把桌子上的飲料喝咖啡收了起來,從櫃子中找到茶具洗淨,整齊地擺在桌面上,又從冰箱中翻找出茶葉放在旁邊備好。晚飯後寫完作業,我燒了一壺熱水,叫來父母,開始學著課上的步驟泡茶。不一會兒,茶便泡好了。我先端起那聞香杯,放到鼻前,同時雙手轉動茶杯,瞬間清淡茶香竄入鼻中,頓時讓人心情舒暢。聞完茶香在端起品茶杯,見那茶湯如清澈的泉,倒映著我的雙眸,如晶瑩的翡翠,讓人愛不釋手。抿一口,留著滿口清香。那香味含蓄優雅,如同中國人性格一樣不張揚。

“不錯!不錯!”

“比咖啡的味道,好多了!”

“嗯嗯,這是中國的味道!”

……

爸爸媽媽一邊品茶一邊談論著中國的味道。這時電視機裡傳出詩詞歌賦聲,原來詩詞大賽的節目又開始了!雖然這裡沒有靚女帥男,但它的魅力經久不衰!讓它迴歸到我們的心中,讓我們代代傳頌它!讓它在家中把魅力綻放!

端午節到了,又該吃粽子了。往年父母總是從商場買來各種口味的粽子,雖然它們都是小巧精緻,但都少了節日的味道。之前,勞技老師教我們包粽子,這次我也讓它回家!讓粽子的味道更加濃烈!我拉著爸媽回到奶奶家,大家一起包粽子!我把洗乾淨的葦葉遞給媽媽和奶奶,只見她們三下兩下就把它弄成沙漏狀,不一會兒就包好了。爺爺在旁邊評論著誰包的好看,爸爸在一旁給我們講傳統節日的來歷,雖然從小就知道屈原的愛國心,但是每次都喜歡聽爸爸講的故事!我看著盆裡的粽子,聞著清香的葦葉,聽著耳邊傳來的故事聲、笑聲……心情無比溫暖!我家的粽子口味包羅南北,媽媽是北方人,放的餡是豆沙和紅棗,奶奶是南方人放的是豬肉或牛肉,這南北的味道在我家融合,一如南北的文化在我家聚頭!這包粽子的活動,讓我們在一起團聚,在一起思念,在一起歡笑!這傳統的節日帶給我無限的溫馨!

不論世界如何的發展,我們都要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回家,因為它讓我們一起歡聚,讓我們感受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對國家的尊重,中國人對文化的創造……讓它回家,更回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讓傳統文化回家 篇3

國一作文 ,896字

回家,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卻寄託了無數遊子的期望。那是倦鳥歸巢的踏實、迷途知返的慶幸、重新擁有的喜悅。隨著國家的發展文化的復興,那些漸漸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也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瑰寶,比如唐詩和宋詞。它們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耀眼的珍珠。

詩詞是充滿情味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悽美哀婉的愛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透過詩詞,我彷彿聽見李後主那道不完的亡國恨抒不盡的歌聲;“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透過詩詞,我彷彿感受到了蘇東坡那寵辱不驚、勝敗兩忘、曠達瀟灑的境界。

詩詞是充滿力量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李太白站在太行山的頂峰上抒發青雲之志;“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岳飛在戰場上率領岳家軍勇往直前,為了直搗黃龍,迎回二帝而重創敵軍;“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透過詩詞,我彷彿看見奄奄一息的陸游在病榻上竭盡全力囑咐他的孩子們不要忘記報捷。

詩詞是充滿情懷的。“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白居易對唐朝苛捐雜稅的不滿與對廣大勞苦人民的同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杜甫願意犧牲自我,而讓天下寒士住到大廈中的精神,通過自己的現狀推己及人,表達了他對有志之士的關心;“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透過詩詞,我感受到了林升對南宋貴族奢侈糜爛生活的不滿,更感受到了他對國家的那份赤誠與熱愛。

詩詞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它既有古老文化的芬芳,也有現代文化的律動。詩詞是經典的,更是未來的。它既承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思,又蘊含著文化復興所必須的力量與情懷。

多背些詩詞吧,讓那優秀的傳統文化早日回家。

讓傳統文化承擔起時代責任 篇4

高考作文 ,793字

現代人要求順應時代潮流,這無可厚非。食古不化者,終會因落後而遭社會淘汰。但順應時代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讓傳統文化承擔起社會責任才是當務之急。

傳統是一個民族的跟。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往往包含了規範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與一個民族整體的性格與精神。這些往往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必然有落後的部分,但我們不應該將洗澡水和小孩一齊倒掉。文化大革命堪稱新時代的“焚書坑儒”:人們大肆宣揚“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想要切斷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否定一大批舊時代學者的思想成果,這是荒謬的;而歐洲的文藝復興卻借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名號傳播新思想,使歐洲從封建社會順利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在思想變化方面,前者是毀滅性的,後者卻是由衷的轉變。

傳統文化發揮時代作用需要藉助新的形式,更要有新的內容。林語堂先生曾欲將《紅樓夢》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但考慮到國內風雲變幻,人們的思想已經開始發生轉變,他另起爐灶,用英文寫下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更加切合地反映了當時的中國。《京華煙雲》的格局是仿照《紅樓夢》的,但其思想內容,卻是新的。巴金曾提出中國需要有新的“月亮文學”。其實月亮仍是原來的月亮,古人賦予它憂思、鄉愁,現代人卻要賦予它激情與勇敢。這在巴金同樣是模仿《紅樓夢》格局寫的《家》中有所體現。

有人以為要讓自己不停於傳統就是標新立異,無底線地彰顯個性,這是不正確的。我們完全可以仍借古詩的形式高聲唱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當然還有種錯誤的理念,認為傳統文化僅僅是外殼,因此披著傳統文化的外衣就算是讓傳統面對未來了。於是有了無病呻吟的“古風”盛行;在京劇藝術中加入低俗、無深度的“笑點”。這些都是現代不倫不類、粗製濫造的仿古制品。

讓傳統文化承擔起時代責任,即不脫離傳統也不停於傳統。這需要現代人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具有時代氣息的詮釋。而非一味仿古,亦非完全拋棄。

不要讓傳統文化之花枯萎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913字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古文、古詩詞、曲、賦等。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寒食節、端午節、中秋節……

可是“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七夕節。春節白天熱熱鬧鬧,而晚上在電視機旁看春晚。可是,現在的春晚沒有意思了。以前,春晚上不是應該扭秧歌啥的嗎?清明節又有誰會在自家的門前插幾隻嫩柳呢?只不過去掃掃墓,僅此而已。中秋節,誰還會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呢?端午節來臨,誰還會閒著去包粽子呢?重陽節又會有誰去登高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遺忘,可見,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一些文化習俗正離我們遠去。傳統佳節現在日益冷清,怎能不讓人擔憂?

想想以前,每當大年三十晚上,村子裡立刻就熱鬧了起來,有敲大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舞龍的……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你追我趕,不停地放著炮,老人聚在一塊兒聊天,年輕小夥子和俊俏姑娘給大家表演節目。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自己家的門前,端午節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會拿著一盤月餅坐院子裡,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的一大樂事啊!可是……現在呢?人們對西方很崇拜。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有了一種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又歆羨的種子。面對這種情況,怎能不讓人擔憂?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倡議大家獻上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屬於整個民族,它更屬於整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節日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我們要保護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積澱了悠久的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人類的美德精華,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讓我們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每個人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我要向別人、整個社會呼籲:不要再崇拜和恐懼西方人了。我們的傳統節日正在和我們告別,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捉住它們,不要讓它們揮手和我們永久的告別。我們的傳統節日是無可替代的,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傳統文化,不要讓“傳統文化之華”枯萎。

讓傳統文化充滿和諧 篇6

國二作文 ,872字

“祖國的兒女,龍的傳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雅士撰寫名著,來突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

孔子云:“禮之用,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愛人如己,和而不同,才能相容幷包,和衷共濟。和諧是我們國家社會核心價值觀之一,為世人所知。這一觀點在我心中更是深刻。

小時候,我還不懂和諧這個詞語的含義,與別人相處不太融洽。那一天,爸爸帶我去慈祥的胖叔叔家玩,爸爸要和胖叔叔談公事,所以要我去和胖妮玩,前幾天,因為和胖妮不和,所以我們已經好幾天不說話了,也沒有去找她玩。回家後,我把心中的話全部訴給了爸爸聽,爸爸聽後說:“女兒啊!你知道為什麼有的友情不長久嗎?因為她們倆不和諧,不和諧才會分開,你想和胖妮分開嗎?”我仰起了那天真的臉龐,看了看爸爸,然後一頭鑽入爸爸的懷抱中,“不想”我的聲音已有了些沙啞,淚水早已鋪滿了我的臉龐,肆意地浸溼著爸爸的衣襟,爸爸一邊安慰我,一邊給我說:“爸爸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你爺爺教會了我兩個字,知道是什麼嗎?”我在父親的懷中搖了搖那顆小小的腦袋,“是‘和諧’你爺爺雖然一生平平凡凡,但一生最注重和諧。鄰里間吵架不和,他總會去調解,在公路上,路人和路人發生爭吵他也會去調解。他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和諧能使萬家興,和諧能使國家旺’告訴爸爸你想和胖妮和好嗎”我把那張佈滿淚痕的小臉抬起來,說道:“想”,“那就去吧”……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自從和胖妮和好後,我們倆的感情日漸深厚,且學習越來越好。我們曾約定過即使日子像流水一樣快速逝去,我們也一定要相伴到老!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著世界上最好的真理。快去品嚐它們吧!

讓文化回家 篇7

國二作文 ,918字

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小家匯成大家,大家聚成國家,看看我們身邊,如果自己家裡的東西遺失在外面,你會置之不理嗎?華夏傳統,源遠流長,望古人吟詩作對,看文化深厚底蘊,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現在,古代人民鑄造出來的瑰寶有些卻流落海外,作為中國人你難道不會心痛嗎?儘快讓我們的文化精華,讓其歸家,葉落歸根…

初二上學期,學校組織我們以緬懷歷史文化為主題去西安遊學。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來到歷史博物館,導遊細緻耐心的帶領我們對博物館的展品做了繪聲繪色的講解,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一邊聽著講解,一邊開始認真打量起第一件青銅器皿,它上面拂著些塵土,那是他們經歷的歲月的痕跡,一道道深印刻在了上面,那是他們曾經戰鬥的證明,雖然不能接觸他們,但濃縮在其中華夏文化的氣質是隱藏不住的,小小的一個酒杯反應出古代人民飲食,餐桌禮儀文化。隨後導遊帶我們參觀了許多藏品,隨著深入的瞭解,我思考起了一些問題,難道這些國寶已經全部挖掘?難道他們還在祖國這個家中?憶古時,流觴曲水,論畫閒談,可嘆世事,變化無常,時間長河,拭其印記,高山流水,月明天清,再難找回。抗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我們的文化,國寶都被侵略,流落海外,難道我們不應心如刀割,不想讓我們的文化回家?

世界之大,千變萬化,中外文化,差異頗大,華夏傳統,內斂含蓄,外國文化,迥乎不同,以其直白熱情,受世人所愛。很多國家都對於我們的文化虎視眈眈,都想要據為己有,所以我們找回所有文化回家已經很難。

隨後我們參觀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佇立在坑洞中,不禁心生自豪,看過去一派輝煌,動態靈活,眼神逼真,其更主要是為他們都還能在家的保護下展示出來而開心。

西安之行告一段落,在這次遊學中可謂受益匪淺,我懂得,華夏似樹人似葉,葉落歸根化春泥,根於華夏,我們乃炎黃子孫,需隨潮流,亦須斟酌,失其根本,樹亦難活。文化乃根,可汲取長處,卻不可捨本逐末。要我們把我們的文化都找回來,紮根家內取一壺清茶,對飲明月,月光冷淡,如怨如慕,如悲如泣,哀傳統一去不復返,嘆今人不重拾文化,愁若彎月,淡淡愁光,望四處,寂寥無人。

屬為己物,必歸其主,希望,能儘快讓屬於我們的文化都回到家裡來。

讓文化回家 篇8

國二作文 ,644字

現代科技的發展,“快”已經成為生活的主旋律,快餐、快遞、速成,已經把我們的傳統文化擠得無處藏身了。不知你可曾想過,讓傳統文化回家,讓生活慢下來呢?

拎著一杯買來的奶茶回到家,一入口,盈滿口腔的濃烈的甜味,再看一眼杯子,混沌的黃色和速成的塑料杯子讓人有一種被敷衍的感覺。這奶茶,快倒是快了,但甜膩和混沌中,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許是少了傳統文化的味道吧,讓這些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飲品死氣沉沉,無論多甜都不能填補心中那份缺憾。何不讓久違的茶道回家,讓我的感官和心靈再次接受文化的洗禮呢?

拿出塵封的茶具,洗淨,煮水,用竹製的茶夾小心地夾出正山小種,放入花紋淡雅的蓋碗,絲絲茶葉好像等待著被喚醒。水放置到合適的溫度,緩緩注入茶碗,茶葉在水中歡快地舞蹈,觀之賞心悅目。洗過茶,再次注水,明亮的棕紅色茶湯從透明的公道杯流進白瓷茶杯,還沒喝到茶,心情已經大好。溫熱的茶流進口腔,進入喉嚨,它經過的每一個部位都留下了醇厚的回味,我只想閉上眼感受這種美。

洗茶具,煮水,泡茶,洗茶,分茶,飲茶,這一系列程式,需要從容,需要淡定,需要從緩慢中聞香、觀色、品味,需要從緩慢中體會茶的意蘊,於是,浮躁的火氣隨著氤氳的茶香漸漸降溫,急躁的心情在從容的動作中漸漸平復,甚至連剛才奶茶留下的甜膩也一併帶走了。

忘了誰曾經說過,一切美好都從慢中來。快節奏的生活帶來的浮躁,也許會讓傳統文化離家出走,你可否也停下來,慢慢地沏上一杯香茶,在繚繞的香氣中請流浪的文化回家,享受它帶給你的美好和恬靜。

讓優秀傳統文化作我們生命的底色 篇9

國三作文 ,909字

傳統文化是一個太大的話題,她有持久的魅力,以前總覺得,與我們很遠。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原來,傳統文化離我們很近,而不僅僅是課堂中的朗讀與背誦,課本中的文言與古詩。

有誰見過書一樣的教室?今年的公開課教室的造型別致新穎,像一本翻開的書似的,兩邊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課桌椅整齊排好,由三十二名來自各地的小學生整齊地坐著,和主持人“老師”互動。在“書”中游歷,“書”中思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課堂伊始,一個有關漢字的遊戲——人體擺字,就吸引了我。遊戲非常的有趣,“人體擺字",真是從未聽聞。看時全身心地投入,為那些猜出的小朋友們叫好。有時他們擺不出來那個字,或是猜不出時,電視機前的我,心急如焚,真想自己親自走進電視機裡面去幫幫他們。

王教授的漢字演示,簡直令我神往。博學的她,演示了“正”和“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的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原來,漢字是如此地美妙。原來,正直,是和“足”“目”相關;原來,祖先造字,都有樸素的真理蘊含其中。

漢字能溯源,穿過漢字,我們能看見幾年前的歷史。一撇一捺,一橫一豎,小小的漢字也能展現出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們像一群群淘氣又可愛的孩子,在方格中跳躍著;它們像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在筆尖上流動著;它們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出現在你的眼前。

傳統文化遠嗎?似乎不遠。我們的身邊,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今晚,“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幾節課,都讓我們領略了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普遍。

傳統文化,這是一曲古典的旋律。或許傳統沒有處在時尚的前沿,但它永遠是人們生命的原色。我們的生命是色彩斑斕的,其中必有一個主色調,希望傳統文化能成為我生命的底色。

誦讀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論語》、《孔子》、《荀子》、《莊子》、《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可是現如今的我們很少涉及到我們祖先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這些精髓,最多也就是在課本上學到一些古詩文或是散文,而真正瞭解其深意又懂其背景的同學還是屈指可數,這樣的現狀不禁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堪憂。

瞭解這些古籍,並不是為了單單的傳承文化,還是為了讓我們先輩的精神理念傳承下去,每一次讀古籍的過程,那都是一次心靈的淨化。

這些古籍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扇進修的大門,以其不自生;外其身而身存,要做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不自命清高,待人友善,待人待事不要有偏見,不要因為一個同學沒有跟你說要借你的什麼東西,就借走了,沒有跟你打招呼,你發現了,就認定了他是一個小偷,且以後、將來都不會變,那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同學可能只是無意的拿走了沒有跟你說,但是,他還回了,就說明他不是偷,你不應該去傷害你的同學,可能你的這一句話就影響了他的一生,你因該告訴他,下次要記得告訴你,畢竟“人之初,性本善”,世界本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全是憑你自己的判斷,可能他是無意識的,卻被你誤會成了有意的,所以人要學會寬容大度的待人、處事。

凡是並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難言的苦衷,你做不到了解每一個人,瞭解每一件事,不如學著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的苦衷,多去發現身邊、生活中的美,學會感恩,感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討厭你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都要感謝,因為正是有他們你才會進步,才會成長,才會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