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家之人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養家之人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373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養家之人》的書。看過之後,我十分感動。

十一歲的小女孩帕瓦娜家裡十分貧窮。爸爸被塔利班士兵誣陷入獄。她只能減掉長髮,女扮男裝和特力華一起做苦工賺錢。沒有苦工時就去集市擺攤兒。

帕瓦娜為了見到父親一面,一個人走了很久,吃了一路的黃沙。拿了錢卻被守衛打。但這都不能使她屈服。最終,她成功的救出了爸爸。

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養活了一個家。不管是風吹還是雨打,他都不放棄。在這種精神上,勇往直前,不言放棄是最難做到的啊!她把一切困難都留給了自己。不讓家人操心,想盡辦法去養家,哪怕自己受到傷害……

其實帕瓦娜完全可以不用這麼做。可是,她為了他那滿身都是傷的母親,為了她那隨時都會死去的父親,為了她那牙牙學語的弟弟,為了她那個剛剛成年的姐姐。她選擇了去承擔家庭。她的這種擔當,聰慧,克服困難的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養家之人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172字

本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塔利班粗暴掌權不準女孩上學,還規定女性穿的話不能花哨,不準拋頭露面也不準工作只能呆在家裡,如果成年女性要遠外出,全身必須照在連帽長袍中,不準露出身體的任何部分,還要由父親兄弟或丈夫陪同,違者會遭到毒打,11歲女孩帕瓦娜的爸爸被塔利班士兵,因為陷入欲家裡沒有成年,男性生活陷入困境太晚,那剪掉長髮女扮男裝扛起了養家的重任,他心懷希望,鼓起勇氣,在家人的關愛和朋友的幫助下,在黑夜中前行。

本文介紹,在亞洲的中南部有一個國家叫阿富汗那裡。那裡地處冀世界,交通要道,戰亂頻繁,在阿富汗首都克爾克布林生活著,怕那一家,怕那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有一個已經成年的姐姐和一個牙牙學語的弟弟,本來還有一個哥哥,自己名叫蘇萊曼,但已不在人世,在塔利班政權的統治下,大部分阿富汗人生活貧苦,家裡快揭不開鍋了,爸爸只好在帕瓦娜的陪同下到集市上擺攤,希望能利用他們段文史識文斷字的本領,為不認識的人帶讀寫代寫信件來維持生計,但顯然這不是一樁好生意,沒辦法,今天他們只能把家裡最後一件看起來值錢的東西,一件漂亮的紅衣服拿出來賣了,這是怕了,那心愛的衣服還有一次沒穿過呢,她呆呆地望著這件紅衣服帕瓦娜的心思全在那件衣服上,紅衣服太漂亮了,這時不知哪跑來了一條狗,在盼望那的紅衣服上嗅來嗅去給我走開,你這條笨狗跑完那大聲驅趕著。這姑娘叫海什麼?隨著一聲怒吼兩個塔利班士兵跑到婦女的兩位擺攤前,他應該待在家裡,不應該到市場上拋頭露面,長鬍子的大個子提醒道,他在吸引別人的注意,年輕的小個子說的在阿富汗,這是一項非常嚴厲的指控,我需要女兒的幫忙,父親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站起來和我們說話,年輕的小個子看起來脾氣很壞,父親在他那的攙扶下費了好大勁才站起來,他在戰爭中失去了右腿,但戰爭從她這朵走的還遠不止於此,我認得你,你得里斯,我曾經是你的老師,那是你那是你還是個好學生,父親看著小個子說你浪費我的生命,曾經的師生關係,沒能改變什麼小個子小個子吧,不客氣的,目光移到怕把那身上這姑娘多大了,小個子問她可以嫁人了,她已經許配人家了,父親找個藉口藉口拒絕到他摟緊女兒,只是這小個子表情十分威嚴,他把那些事重重的豐富且回到家中,11歲的他好像忽然長大了,他也知道自己的紅衣服早晚都要賣掉,對小弟弟站起來說葡萄乾最要緊,而對姐姐而言水是她的心頭大事,愛乾淨的姐姐就是一個亭亭玉立的成年女子了,所以她只能和媽媽在一起做做家務和照看小弟弟,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簡單的手抓飯,雖然他們貧窮但是幸福,如果怕那的哥哥在還在就更好了,突然一陣巨大的敲門聲傳來,全家人頓時愣住了,他在裡面我看到了外面的人喊道,這聲音有些熟悉。

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我們要都要勇敢,要擔起養家之責,每個孩子的勇敢之書就是這本要學會感恩,親情,勇氣,智慧,有希望才能在黑夜中前行。

養家之人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81字

在絕望中萌生希望的火苗

希望與失望是兩條平行線共存帕瓦娜心裡。

——題記

《養家之人》這一本書講述了在一個女性遭受歧視的年代,而一個小女孩,女扮男裝,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一個家的故事。

身為主人公的帕瓦娜,她的一家子生活在塔利班的暴政之下。她的爸爸因教女性識字而被抓入監獄。之後,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之中,他們失去了生活來源,而且即便有錢也不能離家購買食物。在危難時刻,帕瓦娜剪去長髮,裝扮成男孩,成為小小的“養家之人”。她的努力、愛心、勇氣與永存心中的信念,才使得一家人沒有活活餓死,也從監獄中救出飽受折磨的爸爸。

帕瓦娜只不過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但卻有不符合年齡的勇氣。爸爸被擄走後,生活給她一記重擊,不肯讓她苟延殘喘。可她仍是掙扎地站起來,與生活作鬥爭——冒死扮作男孩。同時帕瓦娜也獲得了一位摯友——女扮男裝的肖希婭。

帕瓦娜給自己取名為“阿迪許”是火的意思,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家子希望的小火苗。“與其埋怨天黑,不如點起一支蠟燭”。這句話是帕瓦娜心裡的信念。是啊,你與其埋怨生活帶來的困難,不如將其克服。帕瓦娜在壓抑的生活中,唯一的精神支柱是“象王”這個故事。她講給家人聽,朋友聽,同時也講給自己聽。帕瓦娜努力賺錢,試圖買通獄長,救出爸爸,可屢次未果。在一次偶然機會下遇到了一位塔利班士兵——拉扎克。在他的幫助救出了父親。但最後的結果卻令人憂慮,她和父親,姐姐和母親、弟弟卻在天涯各一方,不知還能不能相遇,團圓。

這樣開放式的結局最殘忍,但同時也留下了一絲“再生”的希望。

在一個女性慘遭踐踏、炮火連天、失去家園、親人離散……這一切本不應該發生,帕瓦娜也不應該承受這般痛楚,在童年時期就成為“養家之人”,如花兒般的她難道不應該無憂無慮地在藍天下玩耍嗎?可是被現實的生活壓迫,不得不習以為常。帕瓦娜就像絕望中萌生出的一絲希望的火苗,生生不息,永生不滅,微弱卻堅強,給予家人溫暖,救家人於水火之中。

“畢竟,人,才是最無價的珍寶……”

《養家之人》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529字

在昨天的時候,我和表弟、妹妹和媽媽拿著學校發的電影票一起到新建文奧斯卡電影院去看電影。一路上我和表弟都興奮的說個不停,我們還想了好多有趣的事情。終於到了電影院,我們從別人的口中得知這回看的電影是養家之人。我們走進了影廳,等待著電影開始。

電影開始了。在影片的開始,就介紹了在一個遙遠的國度,那裡的女人都不能出門,只有在男性的陪伴下才可以出門,一旦女性出門了就會被那些巡管給打。看到這裡,我對那裡的女性憤憤不平,為什麼不讓女性出門啊,可看到最後,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有一個女孩她叫卡瓦那,有一天家裡的糧食吃完了,可爸爸被那群人給抓到了監獄,無奈之下,卡瓦那隻好把自己那長長的秀髮給剪掉了,穿上了自己去世的哥哥的衣服穿上了,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男孩。在買貨品的時候,卡瓦那認識了一箇中年大叔,並和他成為了好朋友。在最後的時候·,大叔不顧危險把卡瓦那的爸爸救了出來。

在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最後一個片頭。卡瓦那的舅舅來接媽媽了,可卡瓦那的媽媽不願意跟他走,因為卡瓦那還沒回來。卡瓦那的媽媽和舅舅拼搏了一陣,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就讓自己的孩子跑。

這個影片告訴了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不讓做的事,都是為了保護你的安全。

《人類未解之謎》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05字

翻開這本《人類未解之謎》裡面的故事使我震驚,這本書由六十八個小故事組成,並且說了各種各樣的神奇故事,看完它後,才知道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謎沒有解開,有的無法解釋,有的原因複雜,有的奇妙無比,有的撲朔迷離,有的……

《人類未解之謎》是一部科學著作,也是一部教育精品,裡面介紹了各種奇人、各種目前還存在的怪物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科學理念、科學發現,大家可以學著做一做,在毛骨悚然中體會到科學的神奇和威力吧!

我愛看這本書不僅是他的神奇讓我愛不釋手,還有就是他的封面色彩豔麗,插圖美輪美奐,緊緊的抓住了我的好奇心。神奇的故事,發現往往要比解答容易的多。比如說,茫茫宇宙是否存在著智慧生物?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人類失蹤之謎,人體自燃現象等。這些謎在很早以前就已被發現,不過現在也尚不能從科學的角度來判斷它,所以我們不但要在眾說紛紜的科學界裡進行大膽探索,更要給未解之謎們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走進向我們敞開的奧祕之門。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要從小好好學習,勵志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從小我們也要多讀書,多看有益書籍,多做筆記,為我們的將來創造不凡,讓智慧和知識一直伴著我們成長吧!

人類失蹤之謎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1210字

有時候,世界上會發生一些我們所無法理解的事,就好像上帝在開我們的玩笑。

有的是成千上萬年前的歷史,或許已被人所淡忘;有的是幾年或幾十年前的謎團,還被人們津津樂道。它們能使懦弱者膽戰心驚,也能誘惑勇敢者不顧一切去冒險。只不過,至今無人能發現他們的祕密……即使已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人類失蹤之謎》就記載了這樣的事,這些看似最不可信的事,卻是最真實的。在這些謎團中,有古代發生的類似於世界末日的毀滅性劫難,也有近代發生的不解之惑。海難之後,遇難地點離海岸只有一里,為什麼那些水性嫻熟的船員一個也沒游到岸邊?遇難的飛機為何會發出“天空打開了”的訊號?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為什麼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沙漠之狐”把財寶藏在了哪裡?從機場起飛的飛機,為何消失了35年後才降落?20世紀,席捲全球的瘟疫是怎樣發生的?……如此多的問號,令人眼花繚亂。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法老王的詛咒”。的確,這與當代科學完全是背道而馳,不太使人信服,但情節卻令人膛目結舌。圖坦卡蒙(一位法老王)的咒語有兩則,一則鐫刻在墓室外一塊陶瓷碑上:“誰擾亂了這位法老的安寧,死神將展翅在他頭上降臨”。另一則繪在主墓的一尊神像背面:“我是圖坦卡蒙陵墓的保護者,是我用沙漠之火驅趕那些盜墓賊”。咒語的第一位犧牲者是英國人卡納馮爵士,他的死因是敗血症,患此症的原因是不小心割破了頭上一個腫塊,而腫塊是在圖坦卡蒙陵墓裡,不知被什麼所蜇的。極富戲劇性的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凡是進過陵墓的人,以及他們的家人,都莫名奇妙的死了。儘管科學家們都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想法,還是未能揭示“法老咒語”的祕密。

讀完這本書,我重新審視了一下人類科學的發展歷程。從《日心說》到《相對論》,從“鈾物質的發現”到“第一顆核彈爆炸”,人類前進的歷史是伴隨著無數個問號,並沿著這些問號被解答的路向前延伸的。在這前進的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像愛因斯坦、富蘭克林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為我們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今天,世界已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了一個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類,正不斷走向未知領域,對我們的歷史、未來提出了一個又一個質疑。其中,像外星人、多維空間、時間隧道、神祕生物乃至神靈,無疑對當代科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可否認的,只有攻克了這些難關,人類科學才能前進的更快。

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了科學的重要性。它並不只可以讓我們生活更方便,還可以使我們的生命安全免受侵害。就好比上面提到的“法老王的詛咒”,我相信,即使它有多麼真實,也不會有人相信的,可是它卻時時刻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同時,事到如今我想我們也無法否認外星人或神祕生物的存在,可他們動不動就把人抓去做實驗。我認為,只有我們的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徹底杜絕“法老王的詛咒”,擁有與外星人或神祕生物對抗的能力!

而這個重擔,在不久的將來便會落到我們身上。

讓我們努力學習,積累知識吧,科學的世界會需要我們的!

《人生只是一念之間》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02字

最近,無意中讀到這樣一本書《人生只是一念之間》。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是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世界,無可奈何的活著一生,不知所以然的死去。

記得爸爸曾經對我說過:我也是無意中當了你的父親。具體他是怎麼樣當上了我的父親,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我恩重如山。小的時候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得病後的傷心越絕的掙扎,到現在看著我每天活蹦亂跳的上學的開心,我感受了父母對我無私的愛。我好好珍惜和他們的一世情緣。

死亡是人的正常現象。而且生與死是共存的。但是,當我的親人姥爺離開的時候,我看到媽媽悲痛欲絕的傷心,看到了親人面對生命的無奈。我才認識到原來我的親人也會離我而去。我只能痛苦的去承受,而無能為力。

當在這個灑滿陽光的世界裡,我再也看不到疼愛我的姥爺的時候,我知道,原來我家裡的人也會死亡。

我苦苦的思考: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書中有一句話:人活著就是呼吸之間。是啊。無常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什麼時候就降臨到我的身邊,我能做的只有珍惜。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當我懂得一些這樣的詞語意思的時候,我要珍惜現在的當下的每一個瞬間,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求活得精彩,只要問心無愧。

橋下一家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11字

《橋下一家人》這本書,我讀完之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阿曼德的上了年紀的流浪漢在巴黎生活。在一座大橋下,他有一個棲身之所。有一天,他發現有三個陌生的小孩和一隻狗佔了他的地方,他很吃驚又很生氣,想把他們趕走。但後來他喜歡上了這一家人,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樣溫馨。

這本書裡,阿曼德給我的印象最深。他很善良,他經常說自己不喜歡小孩。但是當他和這幾個孩子初次見面,就給他們分享了自己的食物,還把唯一的住所讓給了幾個孩子。他很有愛心,他帶著這群孩子去看聖誕老人,答應讓聖誕老人送給孩子們想要的房子;幫助他們通過賣唱得到許多好吃的東西,還帶他們住在吉普賽人的地方。他還很有責任心,當他們成為一家人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們過得更好,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幫助他們實現了願望,有了一座可以住的房子。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阿曼德對孩子們的愛,和孩子們對他的愛。這讓我明白生活處處都有愛。有了愛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影子的交流,心靈的靠近——《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52字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著名法國作家李維寫的《偷影子的人》使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書中主要寫的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祕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在書中,作者用完美的筆觸寫出了男孩與女孩克蕾兒之間令人沉醉的美麗邂逅;也寫出了男孩與好朋友呂克之間美好的友情。但是,讓我為之感動,讓我的心靈泛起波瀾的是男孩和母親之間的親情。

從我們咿呀學語,到邁出人生的一步,到說出一個完整的詞,這些瞬間都藏在母親的內心深處。她用那最溫柔的目光看著我們長大。也許她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細心,但是她卻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耐心細心,就像那無私的太陽照耀著大地,就像無聲的春雨滋潤著萬物,但是,我覺得她更像一根鐵杵,在我們身上磨光了她的青春年華和美麗的容顏,直到磨成了一根鋒芒的細針也也不曾停下為我們辛勤的腳步。

“她添了皺紋,但眼中閃耀著永不老去的溫柔。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裡,只要閉上眼睛,想著他們,就能浮現出他們昔日的臉龐,彷彿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一個個呆呆的笑容,一步步笨拙的腳步……那些我們記不清的,或是我們忘記的瞬間卻雋永的牢牢刻在她的心底。

她為生計奔波,為生活操勞。可是曾幾何時,我們還與她無理的爭吵,對待她的提醒卻是草草敷衍,這些都是母愛對我們的包容。讀了這本書,我更能理解母親,更能理解母愛的偉大。從現在做起,學著體貼父母,試著為他們分擔,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耐心撫平親情的裂口。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有幸福的幻影。”現在我們應該擁抱自己愛的人,感受幸福的真實,讓溫暖環繞。

生存、死亡與愛——《擺渡人》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66字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了一場火車事故,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在一片荒原的世界裡,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該去的地方。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後,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註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當迪倫跨越擺渡的重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自己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己灰飛煙滅的豪賭,儘管前途未卜,但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茫荒原中,迪倫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盡力勸說崔斯坦跟自己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儘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儘管一切都充滿未知的風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願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過迪倫決不會失去她,一定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後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願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哭。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己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說:“原來你在這裡。”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