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鼓頭相關作文20篇

麥鼓頭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0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特色小吃,叫麥鼓頭,是用麵粉、梅乾菜等做成的圓圓的餅。在煎的過程中,餅因熱氣而發胖,所以叫麥鼓頭。

麥鼓頭原先是山裡人的乾糧,山路凹凸不平,他們上下山不方便帶盒飯,也不方便回家吃飯,就帶這種乾燥的麥鼓頭,在路上充飢。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迷了路,還品嚐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也很容易製作呢!先抓出一團麵糰揉圓,像一個圓球似的。再把手指插進去,往外捏,使它變成碗狀,在裡面放上香氣撲鼻的梅乾菜,像是嘴巴里塞滿了食物,再把嘴巴包裹起來,像是把嘴巴拉上了拉鍊。然後把它放在菜板上,用手把它壓平,變成一個圓圓的臉蛋。最後放鍋裡煎。漸漸地,漸漸地,等到它變成金黃色了,就可以翻到另一面繼續煎。這樣反覆多次後,再把鍋蓋蓋上。透過鍋蓋,麥鼓頭越來越胖,像灌了水的熱水袋,這樣就算熟了,可以吃了。

鍋蓋一開,麥鼓頭立即癟了下去,就像自行車輪胎漏了氣似的。我拿起麥鼓頭:“啊,好燙,好燙。”一股濃濃的香味散發出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太香了,吃在嘴裡讓人回味無窮!

麥鼓頭不愧是寧溪的特色小吃啊!

麥鼓頭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8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特色美食—麥鼓頭。它是由雪白的麵粉和香氣撲鼻的梅乾菜做成的圓餅。之所以它叫麥鼓頭,是因為它在鍋裡受熱時,內部空氣膨脹,會使它鼓起來。

麥鼓頭原來是山裡人的乾糧,當時山路凹凸不平,所以幹活的人不方便回家吃飯,也不方便帶盒飯,而麥鼓頭既乾燥又耐飢。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迷路時還吃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很容易製作。首先,把麥粉倒入一個盆子裡,加入少許溫水,用手向同一方向把麥粉做成麵糰。再揪下一小團麵糰,放在手心裡搓成一個小球,然後捏成一個碗狀。用勺子盛了一勺事先炒好的餡料,放入“小碗”裡,用雙手先將“小碗”的口子捏緊搓成“包子”,再放入手心裡重新搓圓,在“小圓球”上灑下少許粉,用擀麵杖把“小圓球”擀成餅狀。所有的餅都做好了,就該煎了。先將餅放入鍋裡,用木勺一會兒翻這面,一會兒翻那面,餅就像一個小孩子的小白臉一下子變成了中年婦女的黃臉。

煎了好久,終於可以吃了,拿起麥鼓頭,就聞到了梅乾菜的味道,那焦黃的麥鼓頭,會使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咬下一口,表面很脆,但裡面的餡料卻十分的美味。不過,它真的幹,很適合當乾糧。

麥鼓頭不愧是民間特色小吃,太好吃了!

麥鼓頭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1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遠近聞名的小吃叫麥鼓頭。它是由麵粉加梅乾菜做成的圓圓的餅。在煎的時候,餅中間受熱膨脹而鼓起,美其名曰“麥鼓頭”。

麥鼓頭一開始是山裡人的一種乾糧。山裡人出來幹活,因為山路崎嶇,既不方便回家吃飯也不方便帶著盒飯,而這種麥鼓頭非常乾燥,存放時間長而且攜帶也很方便。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山裡迷了路,也曾吃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很容易製作。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做麥鼓頭。取適量的麵粉放進盆子裡,倒入溫水,邊倒邊揉,等麵粉成團後,蓋上保鮮膜,又大又白的麵糰像一個胖娃娃靜靜地躺在盆子裡。

在醒面的過程中,我們還做了餡。首先把肉剁成末,把梅乾菜切成丁,一起放進鍋裡翻炒。掀開鍋蓋,一陣梅乾菜的香氣撲鼻而來,立刻勾起了我的小饞蟲,令我垂涎三尺。

開始包餅。我先抓一把事先做好的麵糰,揉成小球,中間按個小洞,做成碗狀,四周要捏薄。再用勺子舀來一些餡放進“小碗”中,四周往中間收並捏緊,這樣餡兒就不會露出來了,然後用擀麵杖擀成扁圓形。媽媽告訴我:擀餅是個技術活,擀輕了攤不開,擀重了就露餡了。

當平底鍋燒熱後,把麥鼓頭放入鍋中煎,不一會兒就聽到“滋滋聲”,麥鼓頭也開始露出淡黃色的外殼。翻轉另一面繼續煎,反覆幾次,麥鼓頭開始鼓起來,像一個大玉盤,又像塞滿東西的口袋。麥鼓頭金黃的“外衣”越來越深,“肚皮”越來越鼓,香氣越來越濃。麥鼓頭馬上就可以開吃了。

終於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不管它多燙,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梅乾菜的味道真濃郁,餅皮很有嚼勁,好好吃啊!還沒細細品味,一個麥鼓頭就已經下肚了!

麥鼓頭真不愧是寧溪的特色美食!

麥鼓頭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4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民間特色美食,叫麥鼓頭。它是用麵粉、梅乾菜做成的又圓又大的餅。它為什麼叫“麥鼓頭”呢?那是因為它在鍋裡煎烤時,會因受熱膨脹而鼓起來。

原先,麥鼓頭是山裡人的乾糧。那時,山路難走,山裡人外出幹活時不方便回家吃飯,而麥鼓頭既乾燥不易壞,又便於攜帶,而且還非常好吃,所以他們幹活時都喜歡帶著麥鼓頭。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還品嚐過它呢,對它大加讚賞。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還很容易做。首先,準備好材料。然後,把水和麵粉混在一起,用力地揉,等麵粉和水揉得均勻,麵糰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那就揉好了。之後,再摘取一小塊麵糰,把麵糰做成一個空空的“小碗”。隨後,在“小碗”中放一些梅乾菜,再把“碗口”給包起來,這樣小碗就成了一個帶餡的“小包子”。最後,用雙手疊起來將“小包子”壓扁,再把壓得薄薄圓圓的餅放在爐子上的平底鍋裡煎烤。一邊煎,一邊往餅上塗糯米粉,還不時翻動,這樣煎的餅會彈性十足。過了兩分鐘,麥鼓頭“吃飽喝足”了,它的“肚皮”就鼓了起來。這時,麥鼓頭就做好了!

剛烤出來的麥鼓頭穿著焦黃焦黃的“衣裳”,聞起來有一股濃濃的梅乾菜的香味,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輕輕地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油滋滋的,可美味了。

麥鼓頭不愧是寧溪的特色小吃,我們大家可愛吃了!

麥鼓頭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4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民間特色小吃叫麥鼓頭。它是用雪白的麵粉和香氣撲鼻的梅乾菜做成的圓圓的餅。為什麼它叫麥鼓頭呢?因為它在煎的時候,會膨脹起來,所以叫麥鼓頭。

麥鼓頭以前是山裡人的乾糧,因為山路凹凸不平,人們不方便帶盒飯。而麥鼓頭既能充飢又攜帶方便,便成為了山裡人外出幹活的食物。傳說在乾隆下江南的時候,乾隆皇帝還品嚐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製作簡潔。上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就做過一次麥鼓頭。我將韌白細膩的小麥粉和糯米粉揉成一個大面團,媽媽把豬肉、梅乾菜剁得又細又小,放進鍋裡面行翻炒,香氣聞著十分誘人。

先把一塊麵團揉成圓滾滾的小“皮球”,再把“皮球”捏成“小碗”,然後用勺子盛一些餡,放進“小碗”裡,把“小碗”封口,最後用擀麵杖把它卷得圓圓的,薄薄的,就可以放進鍋裡煎了。煎的時候,火要小小的,還要經常給麥鼓頭翻面,以免一面還沒熟,另一面就變成“包公臉”了。若是它像一隻大青蛙似的鼓起了圓溜溜的白肚皮的話,就說明麥鼓頭已經熟了,可以出鍋了。

麥鼓頭出鍋了!我把麥鼓頭放進盤子裡,拿起了筷子,大口大口地咬了下去。嗯!真好吃,蔥的香,梅乾菜的酸……全都包含在裡面了,讓人回味無窮。

麥鼓頭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9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特色小吃叫麥鼓頭,它是由雪白的麵粉和香氣撲鼻的梅乾菜做成的圓圓的餅。之所以叫他麥鼓頭,是因為在煎烤的過程中,麥鼓頭會受熱,中間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

麥鼓頭原先是山裡人的乾糧,那時山路又險又陡,凹凸不平,不方便回家吃飯,也不方便帶盒飯,麥鼓頭既乾燥又耐飢,適合人們食用。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山裡迷了路,還品嚐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還很容易製作呢!先抓一把事先做好的麵糰,用手揉圓,在麵糰中間捏出一個洞,做成碗狀,再用勺子把事先用梅乾菜和肉做成的餡放進“碗”裡,把“碗”上部漸漸收攏閉合。接著,用手把麵糰壓平,用擀麵杖擀成大餅的形狀。然後,把麥鼓頭放進平底鍋裡,用文火燒,不停地翻動。不一會兒,麥鼓頭就變成了淡黃色,併發出輕微的“噝噝”聲。再過一會兒,麥鼓頭的黃色越來越深,也多了幾個黑色的斑點,好像一個金黃盤子裡撒了幾滴墨水。又過了一會兒,麥鼓頭上出現了一個個小洞,一股股又香又燙的熱氣從裡面冒了出來。如果這時把小洞堵住,麥鼓頭就會像正在充氣的氣球一樣越來越鼓,好像一個小山丘。這時把小洞鬆開,麥鼓頭又會像漏了氣的氣球一樣,中間慢慢變平。最後,把麥鼓頭繼續翻面,就可以出鍋了。

做好的麥鼓頭兩面金黃,上面有幾個黑點,還有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咬一大口,麥鼓頭又香又軟,裡面的餡鹹鹹的,非常好吃。

“此餅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麥鼓頭真不愧是遠近聞名的特色小吃!

麥鼓頭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6字

在黃岩寧溪,有一種特色美食叫麥鼓頭,它是把梅乾菜夾在麵糰中間做成的圓圓的餅。因為它在煎烤的過程中,中間會因受熱而鼓起,所以這種特色美食的名字就隨之而來。

古時候,山裡的路又險又凹凸不平,山裡人出去幹活不方便回家吃飯,就把這種乾燥、吃下去又容易飽的麥鼓頭帶上當作乾糧。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山裡迷了路,還品嚐過麥鼓頭呢!

麥鼓頭不但攜帶方便,而且容易製作。第一步:準備食材。把梅乾菜等食材切碎,放進一個大盆裡,倒入調料,攪拌均勻。第二步揉麵。倒出適量小麥粉,加入一些水,邊加水邊揉,直到成為麵糰。第三步:做麥鼓頭。把麵糰揪下來一塊,捏成碗狀,往凹陷下去的地方加入準備好的餡料,封上口,用擀麵杖擀成薄餅。第四步:煎烤。把麥鼓頭平攤在平底鍋中,每隔1-2分鐘翻一面,直至中間鼓起。

麥鼓頭出鍋嘍!剛才肚子還鼓鼓的麥鼓頭立刻像洩了氣的皮球似的癟了下去,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麥鼓頭就往嘴裡塞。頓時,肉香、麥香、菜香、油脂香填充了我的嘴巴。我三口兩口就把整個餅吃完了,仍覺得回味無窮。

對古人來說,麥鼓頭僅僅是一種果腹之食;而對今天的我來說,它卻成為了我口中的美味佳餚。我不禁感嘆:此餅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

父親的愛,在隱蔽處——讀《拐彎處的回頭》有感 篇8

讀後感 ,677字

父親的愛是厚重的、堅實的。每一個父親都不善於表達,因此,有的人會誤以為自己的父親不愛自己。

父親對孩子的愛可以一個細緻而微小的動看出來。我看過一個故事—《拐彎處的回頭》,裡面講了一個男孩的腳受傷了,放學後,幾個同學扶他回家的路上,遇見了父親,父親向他交待幾句就走,拐彎時父親回頭看了男孩一眼就走了,那個動作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拐彎處的回頭,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包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愛。故事中的父親在面對兒子的腳傷時,沒有行動上的關愛,也沒有語言上的安慰,只是簡單交代幾句,就走了。表面上父親讓人感到很冷漠,但是,天下間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他隱藏在心中的愛,在“回頭”這動作中顯露了出來,這一動人的細節把父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動作寫滿了父親對兒女的愛。

大部分父親都不善於表達自己,我父親也不例外。記得小時,我是個調皮的小女孩,經常爬上爬下。有一次,我和朋友賽跑,我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擦傷了。回到家,父親瞟了我一眼,看到我膝蓋上的傷,冷淡地問道:“膝蓋怎麼了?”我把賽跑的事告訴了他,原以為他會安慰我。不料,他卻說:“沒事做嗎?要去賽跑!現在可好,膝蓋摔傷了吧!”當時,我覺得很委屈,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當我伸手想用袖子擦去將要流出的淚水時,卻看見爸爸已經從櫃子裡拿出了藥箱,並取出消毒藥水遞到我面前,讓我塗在傷口上。雖然他只是冷冷地說了句:“傷口別碰冷水,知道嗎!”但從中我知道父親是關心我、愛我的,此刻,我的心中充滿了溫暖。

父愛是羞於表達,疏於張揚的。父愛,如山高,如水深,如天寬。父愛是厚重而堅實的,也是溫暖而深沉的,更是巍峨持重的!

老龍頭遊記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老龍頭遊記作文7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01568.html

生活中的一個小鏡頭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我的生活影院裡,經常放映著數不清的“電影”,時時呈現在我的眼前,便組成了絢麗多彩的生活電影。讓我難以忘懷。

那天下午,我正在公園的街道上散步,一邊走一邊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忽然,我看見一個老人在緩緩前走,這位老爺爺拄著木製的柺杖,戴著墨鏡,顯然是一個盲人,老爺爺慢慢走去,前面有一塊香蕉皮,不知道是誰丟的,我心想:誰這麼沒有公德呀?老爺爺又看不到……突然我耳邊傳來一個大哥哥的聲音,他喊了一聲:“老爺爺,您當心一點,前面有一塊香蕉皮啊!”老爺爺聽到了聲音,也聽到了大哥哥急促地腳步聲,正朝著老爺爺奔來,老爺爺拄著柺杖,往前走了幾步,他摸索著前面的路,蹲了下來,老爺爺的腿好像有點疼,看他痛苦的樣子,他把香蕉皮小心翼翼撿了起來,忍著腿疼,朝著某個方向走去。我和大哥哥都跑到老爺爺身邊,我問老爺爺:“老爺爺,您這是要……?”老爺爺樂呵呵地說:“我想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不要讓路人踩到了,可我這不爭氣的眼睛,還有不靈活的腿……你們可以帶我去嗎?”我扶著老虎爺爺往前走去,哥哥迫不及待地說:“老爺爺,我跑去扔吧,您又不舒服,休息一下吧!”老爺爺欣慰地笑了笑,我對爺爺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您趕快回家吧,別迷路了!”老爺爺親切的說:“你們都是好孩子,我有人來接回家,沒事!保護環境很重要!”

老爺爺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老爺爺為了不讓人踩到香蕉皮,忍著疼痛去撿垃圾,他愛護環境。這位大哥哥關心老人,愛護環境,我們一定要學習這種精神,做一個關心老人,保護環境的人。

生活像一個萬花筒,那位老爺爺和大哥哥是筒中最鮮豔的那朵花,我永遠牢記在心。

爸爸的白頭髮 篇11

國二作文 ,716字

早上起床時,爸爸正在梳理頭髮,我也要梳頭髮,於是催他快一點用。爸爸笑著說:“催什麼催,把我白頭髮都催出來了!”我哼了一聲,趁爸爸不注意,跳上爸爸的背,認真翻看起來。果然,爸爸的頭上零零散散的長出了白頭髮,再一翻,大片白色躍然眼前。在我翻找白頭髮的時候,爸爸早已不堪“重負”,開始大口大口的喘粗氣,喊道:“快下來……你真沉呀,爸爸背不動你啦!”我邊扭動身子邊抗議著“才沒有!我才六十五斤,比你的一半還輕呢!”爸爸一個趔趄,撞到了洗臉的瓷盆上,我也從他背上滑下來,重重的摔在地上。

“欠摔!”

我抬起頭,強忍住淚水,卻看見了媽媽。媽媽嚴厲的瞪著我,大聲呵斥道:

“過完暑假就上初二了,還這麼沒大沒小,你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多不容易,你還這麼和他鬧!不知道他這麼辛苦是為你好嗎?你……”

我聽不下去了,跑回還有餘溫的被窩,低聲啜泣起來。

“我跟孩子鬧著玩呢,你瞎摻和什麼!”

“還不是為你好啊,小妮子越來越沒法沒天!”

聲音越來越弱了,但聽得出來,媽媽是佔了下風的。

過了一會兒,爸爸來到了我床前,玩笑一樣打了打我的被子,“辰煜,還生氣嗎?”

我不予理睬。

爸爸又笑道:“我替你教訓你媽媽了,不生氣了啊!”

我從被窩裡探出頭來,又馬上縮了回去,從夾縫裡偷偷看他,嘻嘻的笑了一下。

爸爸抓抓腦袋,頭疼的樣子。突然他面露喜色,搓搓手,用力拔下幾根頭髮,然後揉揉腦袋,又扔了幾根頭髮,欣喜的拍拍我,高興地說道:“給你,算賠禮啦!”我接去一看,是幾根白頭髮。我撲到爸爸懷裡:“你怎麼不打我呢?”爸爸微笑著說:“我可捨不得打我的小瘦妮兒”我們一起笑了起來。

我將白頭髮放進寶貝盒子裡,回頭發現爸爸站在我身後。我說:“爸爸,我愛你”爸爸說:“我也愛你。”

愛的鼓勵 篇12

國一作文 ,735字

人生道路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新鮮事,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和體會。如今的我。已經踏入了初中的大門,新的感覺也隨之而來。雖然感到了壓力,但是我也明白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人間處處有真愛。”

進入新學校的大門,面對全新的人或事。在興奮和激動之餘,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壓力,面對初中的七門學科,我感到壓力倍增。我的同桌成績很好,我經常向她請教問題,她每次都耐心的給我講解。我常常認為,這就是上天給我的恩賜。

她在我的眼裡是一個溫柔善良但又固執的人。在一次星期三的下午,老師讓小組內解決問題,她帶領我們一起學習。她給我們認真的講題,浪費著自己寶貴的時間,卻又擔心我們每一個人不明白。我問她:“你為什麼怎麼幫我們呢?”她笑笑說:“我不只是在幫你,而且也是在幫自己啊。每給你們講一遍,我自己就加深了一遍的印象,何樂而不為呢?”接著,她又繼續給我們講題。正當我們講的津津有味之際,老師告訴我們,每一個小組要派一個代表上臺講題。她聽了這話,思考了一會兒說:“你去吧!”“我不行,我語言表達能力差。”“在咱們組除了我,你就是最明白了,你可是代表的我們組。你語言表達能力差,就是缺乏鍛鍊,這是一鍛鍊的好機會,我們相信你會做到的。”在她的鼓勵下,我只好“投降”了。

我戰戰兢兢的走上講臺,心裡忐忑不安,像是很多的小兔子在蹦。我突然看見她在下面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我瞬間有了自信,完完整整的將這道題明明白白的講給同學們。講完後,同學們都為我熱烈的鼓掌。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曾經一緊張就忘詞的我居然能講的那麼好。她為我豎起了大拇指。

在我的心中,她絕對是一個好的組長,一個樂於幫助、關心、鼓勵別人的人。雖然在學習上她給我帶來了壓力,但是我卻十分的幸福,因為我交到了一很好的朋友,我收穫了滿滿的友情。我很感激她。

經典的口頭禪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9字

我本名叫叢浩天,但是我還有另外兩個特別有意思的名字,大名“不高興”小名“等一會兒”。要問我為什麼會有這兩個特別的名字,說起來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呢!

在學校時,在老師的督促下,我一直努力做一個勤勞、自覺、愛學習的好孩子,老師佈置的所有任務,我都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它。可是,我今天要說的是我這麼好的表現都是我在學校的表象,在家的我其實是另一番模樣。休息在家的時候,我就成了家裡所有人的監督物件,因為我已經完全被電視,電腦,遊戲徹底地誘惑了,我的作業,課外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的都已經被我拋到了九霄雲外了。這時候,家裡人就會在我身邊一遍遍提醒我:“不要玩了,快點寫作業吧!”而我總是隨便應付一句:“等一會兒。”這種現象在一天裡會發生十幾二十幾回,我的“等一會兒”這句話也被我發揮的淋漓盡致。直到我媽媽下班回家對我大聲呵斥,我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作業。長期以往,我的“等一會兒”就成了我的標誌性的代言詞,我生活裡必不可少的口頭禪。

說起“不高興”,算起來要比我的“等一會兒”來的好一點。因為這句話出現的時候,都是媽媽讓我跟她出去的情況下,無論吃飯還是看電影,我都會統一回答“不高興”。對此媽媽還取笑我說:“我兒子什麼時候變一代宅男了呀!”其實我特別想把我的“不高興”應用在寫作業上,但是我知道,要是我真這麼說的話,那我一定會被一頓痛打。

這就是我最經典的兩句口頭禪,雖然來的那麼不光彩,但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我。今天,我把這個故事告訴我的老師和小夥伴們,就是要大家監督我改掉這兩個口頭禪,擺脫掉我的大名和小名。

我的口頭禪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1字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口頭禪,基本的禮貌用語都已是我的口頭禪,但有三個每天都離不開口了。

第一句:“喏,這個……借給你”。每天來到學校,有許多同學需要幫助:有的鋼筆壞了,有的紅筆沒帶,還有的黑筆沒墨了,看到這些同學有困難,我就熱心地上前幫助他們:“喏,蘇銳,這塊橡皮借給你用”。“喏,劉子昂,這支鋼筆借給你。”漸漸地,這句話讓我養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同學們也在缺少學習用品的時候,常常第一個就想到我,為我和同學們的友誼架成了一座橋樑。

第二句:“請……謝謝!”。這句禮貌用語,幾乎是我每天要說上幾遍乃至幾十遍的口頭禪。在學校,正在寫作業的我不小心橡皮滾到了同桌後面盛俊哲的位置上,我會不好意思地對他說:“盛俊哲,請幫我撿一下橡皮,謝謝!”盛俊哲聽了這句話,放下手中的筆立刻幫我撿到回了橡皮。在家裡我也一樣,每天回家做作業或看書,有時會覺得口渴,我會對坐在旁邊的媽媽說:“媽媽,請幫我倒一杯水,謝謝!”這些雖然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縮短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使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為融洽。

第三句:“知道了,沒事”。媽媽是最嘮叨,也是最關心我的人,記得小學一年級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因為我是每天乘校車的,早上媽媽送我上車的時候,總要告訴我,放學的時候如果爺爺還沒來接我,自己就要小心什麼,當心什麼,為了讓媽媽放心,我就說:“知道了,沒事。”久而久之,這句話也成了我的口頭禪。不管是老師還是家人關照的話我都會暗暗記心裡,但口中永遠是這句“知道了,沒事”,就是這個口頭禪讓我更加自信,勇敢面對一切。

這些口頭禪將陪伴我成長,可能以後我還會有更多的口頭禪哦!

我的口頭禪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2字

口頭禪大家都有,隨著年齡的變化,口頭禪也會逐漸增多。我也有許多口頭禪,現在我和大家來講講吧。

我的第一句口頭禪是:是,母親大人。我第一次用口頭禪時媽媽叫我拿書,我馬上響亮地說了一句:“是,母親大人。”還為這句話配上了動作,先是立正站好,隨後迅速的敬一個禮,然後逃跑似的跑出了房間。媽媽先是一愣,眼睜睜地看我“逃”出了房間,但沒過5秒就回過神來,一邊笑一邊大喊道:“你這個小鬼,真搞笑。”嘿嘿,好玩吧?

我的第二句口頭禪大家一般都用,我也常常掛在嘴邊,那句口頭禪就是:知道了,知道了。星期六中午,我一吃完飯就直奔房間,去看電視了。媽媽一看就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一吃完飯就要多走走,別往這一坐,像什麼樣呀?”“看電視對眼睛不好,能少看就少看,要不就別看吧。”我老媽簡直比唐僧還要嘮叨,我聽的頭昏腦漲,立刻說:“知道了,知道了。”然後穿上“逃命牌運動鞋”飛奔出房間,媽媽這才停下了她的嘮叨神功,嘴角輕輕一提,滿意的笑了。

我的第三句口頭禪是:好可惜呀!有次阿姨和媽媽帶我和表妹去商店,店裡的東西可真是琳琅滿目,我拉著表妹好奇地向賣倉鼠走去,倉鼠真可愛,全身上下都是柔軟的毛,胖得幾乎看不見手和腳,遠遠地望去像是一個大皮球。表妹讓阿姨買了一隻,我纏著媽媽也想要,媽媽把臉一沉,在我耳邊說:“這東西沒有用,還要照顧它”我一聽便仍下一句話:“真是太可惜了。”還有一次在老家,我和王晶晶見面了,我們開心地一邊玩一邊說話,當我得知她競選三好學生因為一票之差而落選時,不由自主地來了一句:“好可惜啊!”我這句話說到了她的傷心處,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一見慌了,又是安慰又是賠不是,還好她一會兒就沒事了。

口頭禪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但有時也要分清時間用哦!

九月的雨,盡頭是回憶 篇16

高一作文 ,751字

後來我發現,你是留在我心裡的一個倒影,輕輕淺淺,讓我可以在某些時候想起。你是我最最溫暖的想念,或多或少,讓我在某些時候不覺孤單。

—題記

玻璃窗早已在入夜時分便被層層輕盈的雨霧緊緊依附,偶有數顆璀璨欲滴的雨珠乘風而來,旋轉落地,絢麗了天空,風帶著秋雨,淅淅瀝瀝的打在院子裡那棵冬棗樹上,葉子隨雨滴飄然而落,樹枝上還掛著幾顆紅彤彤的棗,孤零零的呆在那裡不忍離去,給樹裝飾著最後的風景。空氣中彷彿還夾雜著絲絲縷縷棗香,雨就這麼下著,整個世界卻充溢著一種難以言表的寧靜。

我靜靜地舉手觸控窗戶,一股沁涼順著指尖直達心底,不斷地在心裡蔓延,氾濫成災。似乎每個下雨天,心思都要百轉千回,總有一股突如其來的傷感縈繞心際,久久不散。似乎每個下雨天,某些過往都要出來摻和一番,總有一份莫名的愁思能勾起熾熱的淚滴,無聲落下。也許,雨的盡頭,亦是寄放思念的地方。

“我想你了……”我拿起話筒,又想著這句不知在心裡唸了多少次的話語,而始終沒有那份勇氣,微張的嘴,似乎蘊含著太多沉澱的淚。

曾經的我們,是那樣的快樂,那樣的肆無忌憚,我們可以一起煩惱,一起歡笑,那段日子,我依然記得,不知,伊人可否記得?也許一切都像那句歌詞“我懷念,別懷念,懷念也回不到從前”。

有人說,喜歡淋雨的人一定很寂寞。記得,那時的我們總是在下雨天丟掉雨傘,在雨中走或跑,彼此間都不說話,但只要一個眼神就都明白了,都說雨是無味的,可那天的雨裡有太多莫名的味道,你說,你喜歡雨,一種沒道理的喜歡。

如今,只有我一個人,獨自站在雨裡,任憑這纏綿不斷的細雨,淋溼我的回憶,有誰知道,我在等你,一次次問自己,是不是我們本不該相遇,相遇在這個季節裡。在雨中,和著淚滴,一起順著臉龐滑落。

你的離開像這九月的雨,不留一絲痕跡,留下的除了回憶,還是回憶。

天之盡頭 篇17

高一作文 ,762字

成山頭風景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榮成市龍鬚島鎮,成山山脈最東端。秦始皇稱這裡是“天之盡頭”,故而得名:成山頭。這裡與韓國隔海相望僅94海里,是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所以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此處群峰蒼翠連綿,大海浩瀚碧藍,峭壁巍然,巨浪飛雪,氣勢恢巨集,是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

成山頭自古被認為是日神所居之地。帶著一種尋古探幽的思緒,我們漫步在天盡頭風景區。在景區的入口處,可以看到一系列秦始皇東巡時的雕像。秦始皇及從人的面貌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寬闊的大路旁,依次排列著一些秦時勇士的雕像,那些勇士著秦時軍裝,手持各式武器,神態威武,這很容易把人們帶到秦始皇東巡時那種特殊的意境中去。

在大海邊,我們遠眺大海,心裡頗有些遺憾。人們常說天盡頭處的海浪聲勢極為驚人,頗有一種亂石迸雲、驚濤裂岸的氣象。但是我們到達天盡頭時,卻發現這天的大海顯得風平浪靜。海浪只是起著微波,似乎是老人慈祥的笑臉;這天也沒有什麼凜冽的海風,讓人感到的是無窮的溫柔,而不是懾人的殺氣。

望著大海,我遙想著那些傳說中的人物。我想象著他們的音容笑貌,想象著他們來到這裡時的感受。我想,那些大人物來到天盡頭時,望著這浩瀚無邊的大海,望著這裡的海浪,他們的心情會是什麼樣的呢?是感慨大自然無窮的力量,感到自身的渺小,還是胸中再起風雲,欲與天地試比高呢?大人物們的心思,我們無法揣測,但是我想,無論他們當時有種什麼念頭,這種大自然的奇觀,總歸是會給他們以強烈的震撼的。

歷史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震撼,我們的生活依舊在向前。我們就在創造歷史。

我站在天之盡頭,俯視蒼茫大地,鳥瞰雲端。天之於我胸懷,生活亦如此。我們也許不能真正的改變什麼,但是卻可以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是的,我們就要如此堅毅,昂首挺胸的走向下一段歷史。

成長需要鼓勵 篇18

國二作文 ,749字

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在不斷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鼓勵。鼓勵會使我們鼓起勇氣,奮力向前;鼓勵會給我們前進的動力;鼓勵會使我們有信心去戰勝挫折,最終取得勝利。

鼓勵給予我們勇氣

在學校中,各式的課程使我們苦惱。有人對於這一科有興趣就使勁學,對於自己討厭的科目就少學,出現了偏科現象,我也有偏科現象,我也有偏科的現象,我不喜歡的科,我的成績也不是很好,父母讓我抽出時間找老師補課,每次談到這個話題,我不是裝作沒聽見就是要看書等,我明知道這是對我好,但是我畏懼老師不敢上前。

在課後,我與我的閨蜜說了,他卻說;“不怕,你一定會成功的!”我依然搖頭,他瞪著兩隻大眼睛對我說;“快點去吧,你能行!”我依舊不肯前往。又一次,我再一次考砸了,他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怎麼了,還不打算去啊?再不去就再沒機會了啊!我相信你會成功的,加油!”說著,他把我帶到了辦公室門前,他卻轉身走了。我小碎步的走進辦公室,找老師問了問題。

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記得他說的話直至現在,我依然忘不了!

信心是鼓勵的產物

在一次陽光體育運動會時,我信心十足的站在了跑道上,迎來了女生800米跑。我當時不知道有多高興了,因為不與別的班級一起跑,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才跑完一圈,就聽到了本班同學在罵我,但是我沒太聽清內容,我當時心裡想;你們罵吧,我不好好跑了。說到做到,我們班級已經有一個人超過我了,我滿不在意。但是說時遲那時快班主任突然來了一句;“拿出實力來,跑給他們看,你是最棒的。”這使我失落的內心再次燃起了火焰,鼓起了勇氣,信心十足地向前衝,當時宛如一匹脫韁的野馬馳騁在沙場上,最終超越了第一。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有點小的挫折阻礙了我們前進的阻力,因此我們因該從同學、家人、老師的鼓勵中獲得勇氣與信心。衝破昏暗,迎來光明!

又見枝頭吐新綠 篇19

國三作文 ,1230字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我獨自一人站在房子的前面,西下的夕陽將我的影子拉的斜長,房子的門窗已經被拆走了,房頂上的瓦片也一個不留,瑟瑟的寒風從房子裡呼嘯而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極了正在慘叫的骷髏。我看著這些已經破敗不堪的小屋,心中無限的傷感—這曾經是我居住了七年的地方,現在將要被拆遷,這兒的一切都將變成回憶。我把目光轉移到房前的這棵芙蓉樹上,她依舊是那麼嬌美,門簾般的葉子在風中搖曳,雖然花期已過,但風姿不減。“哎,你的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再過幾天,你將會同這些房子一起消亡。”我將手輕放在她的樹幹上,最後一次深情的撫摸。這一次撫摸,讓我想起了以前與她朝夕相處的日子。

這棵芙蓉大概已有十幾年了,當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她就已經屹立在那裡,亭亭玉立的身姿,一頭翠綠的秀髮上戴滿了粉紅色的小花,在金色的陽光中做一個嫵媚的笑。她是我的希望之樹,我曾經學著電視劇裡的主人公,將願望寫在紙條上,放到小瓶子裡,埋在樹下,以這種方式來成全我的少女情懷。每當我傷心抑鬱的時候,我總會來到樹下,傍樹而依,感受自然的靈氣,細心傾聽大樹對我安慰鼓勵的話語。我的眼淚似乎具有召喚棲息在樹中的精靈的魔力,每當我在樹下輕聲哭訴,總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像是故友在和我傾談心語。我總能在平復心情,在樹下找回自己。回憶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我曾經在樹下,在這個小屋裡擁有的快樂呀,都將隨著拆遷而倒坍麼?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些天,我忙著搬家,沒有心力顧忌回家看看,直到我終於可以歇一歇,喘口氣時,一個對我來說已沒有懸念的噩耗傳來了—房子已經被拆了,變成一片廢墟,雖然我不願意觸景傷情,但還是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哪裡。“這是哪裡?”我十分驚訝於眼前的一切,方圓幾裡的是凌亂的石礫和碎玻璃,一片灰白蕭索。我曾經最熟悉,現在……當我轉身將要離開的時候,忽然看到石頭堆兒的後面有一簇心綠,那湧動的綠的力量像一塊磁石,將我吸引過去。“這……是我家門前的那棵芙蓉嗎?”我懷著疑惑的心理,俯身蹲下,用手開始挖尋,因為我知道—我家的芙蓉樹下有珍寶。雖然石礪很硬,我的手已經被突起的石頭劃破,但我卻愈發地興奮,終於,我找到了它—那些我用來裝願望的小瓶子,我喜極而泣,覺得我以前的哀怨大可不必,雖然樹身已被鋸倒,葉落枝斷,看似已不復存在,但地下的樹根依然在伸展綿延,那充滿活力的生命的運動還在繼續,這就像我的夢想,並不會因深埋地下而消亡,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新的起點,新的精彩。我不應該如林黛玉一般悵然若失,過去的已成為回憶,今天還在繼續,明天的陽光還跳躍著生機與活力。我起身站立,眺望前方,眼前出現了自己在這裡生活的片段,那些往日的歡歌笑語已成為我內心深處珍貴的記憶。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無數溝壑,無數坎坷,雖然有時會感到悲傷,但“抽刀斷水水更流”。我要相信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人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才好。

額頭上書寫的愛 篇20

高一作文 ,840字

“這雙眼睛能夠洞察兒女的一切,彷彿X光,會透過種種表象,透視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又彷彿千里眼,無論兒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作者用X光來喻母親眼睛,生動形象的描繪出母親眼睛的尖銳。但實際上,母親的眼睛卻是精密的儀器無法超越的。因為眼睛的背後,透出的是母親對子女深深的愛,這種愛,即使相隔天涯,也永遠伴隨你的左右。

我的母親也擁有著這樣一雙眼睛。有時候我在外面做了什麼事,可以瞞得過所有人,只是唯獨在母親面前,包裝得再好的假衣面具也會層層脫落。

還清晰地記得許多年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放學,我因為貪玩在外面多逛了半個小時,回家後,面對父親早已預料到的問題,我像背書似的將我早已準備好的理由流利的背出,絲毫沒有說謊的嫌疑。就在一切都進行的天衣無縫的時候,母親卻突然發話:“你沒有在同學家學習,你到底去哪了?”母親的話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我抬頭看了看母親,想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但迎面而來的,卻是母親嚴厲的目光,嚴厲中卻還透出透出幾分無奈、幾分懊悔,好像撒謊的不是我,而是她一般。面對著母親的目光,我連忙低下了頭,支吾著說出了實話。

母親的眼神是善變的:看到我生病時,母親的眼中滿是焦急和疼愛;當我犯了錯誤時,母親的眼中充滿了失望和嘆息;我們一同學習、一同進步時,母親的眼中漾著的是鼓勵和欣喜……但一切的背後,我感受得到,那是母親對我的深深的愛!

如今我已長大,母親額頭上書寫的愛也漸漸被我讀懂。那是蒼茫天穹對雄鷹翱翔的欣喜;那是雨水對雨後彩虹的期盼;那是黑夜對晨曦陽光的祝福……

終於會有一天,我也能像作者一樣感受到母愛的牽連,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愛護。那時,我會愛護、關心母親,就像小鴉反哺老鴉一般耐心,就像小樹保護老樹一般勇敢,就像母親愛我一般細膩;那時,漸漸長大的我會用心去愛那個因照顧我而漸漸老去的母親!

那時,我也會擁有一雙母那樣的眼睛,看透母親額頭上書寫的愛!然後,也向作者一樣,面對母親的疑惑,輕輕地對她說:“你的額頭上書寫的一切,女兒都看懂了!母親,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