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與“靜”相關作文20篇

“淨”與“靜” 篇1

“淨”與“靜”作文7 ,751字

現代都市人生活的快節奏已經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規律。例如一名學生,七點起床,七點半踏入地鐵,八點首節課準時開始,八點四十分下課鈴聲響起……一切都被規劃的如此細緻。三分鐘一班的地鐵,一旦錯過,影響的可能就是一整日的行程安排。快節奏所帶來的高效生活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緊湊,但何嘗沒有巨大的損失?

猶級今年暑假,空中傳來陣陣蟬鳴,熱浪翻滾,一直處於高壓學習狀態下的我難得有了機會向奶奶學習書法。緊湊的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立即顯現了出來,那就是“燥”。“這要怎麼寫嘛”不耐煩的我拿著筆在紙上塗著圈,面對著我寫出的歪歪扭扭的字,心裡一陣的不爽。“你看看你,把紙弄成什麼樣了!”奶奶在邊上看著我,“寫字,你首先要學會淨!”

淨?

奶奶接過我手中的筆,在紙上揮舞,不帶多餘的動作,不一會一個大大的“淨”就出現在了紙上。非黑即白,蒼勁有力的大字使我躍躍欲試。從奶奶手中搶過筆,學起了她的樣子。似乎,是比原來好看點了?欣喜溢於言表,奶奶卻在一旁搖頭,我不解的看著她,她再一次接過筆,對我說:“淨,你是有了,可是你還不夠靜!”

靜?

奶奶的表情嚴肅起來,原來的微笑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專注與認真,似乎整個世界只剩下手中的筆與眼前的紙。提筆,復又按下,我的目光也不禁隨著筆尖在紙上游走,在奶奶寫完後我還有些恍惚。“這就是靜。”奶奶將筆遞給我,“只有存靜,才能成事。”我愣愣的接過筆,回過來看了看那個字,是“靜”。我深吸一口氣,開始在紙上潑墨。汗水,從額頭滴下,但我不為之所動,似乎外界都與我無關了。待我與外界的橋樑再次顯現時,我驚訝的發現,我寫出的字是那般的好看,雖不及奶奶,但與最初相比,已是大有進步。看著那個“靜”與之前的“淨”,我悟了。

或許在這個一切都被碎片分化的世界裡,我們最缺少的便是這一抹“靜”與“淨”了吧……

歲月裡的乾淨與精緻 篇2

高三作文 ,1205字

人把歲月釀成了酒,微抿而醉的盡頭,嘗回了歲月釀酒的路途。曾經對削著捲刃的青春譜寫成了詩,敦實的生活勾畫了精巧。

在很多曾經年少的人的印象裡,記憶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青春。穿過初晨的一米微光,走過正午的三尺日高,轟轟烈烈的乘著年輕的步伐向時光衝去。寂寞在流年開花,迷茫在紅塵生根,熱血在心中澎湃。那大概是這一生的紅色時光。

那時候的青春是一把銳利的刀,鋒芒在風裡閃著光。吳邪說:“年少輕狂的一個特點就是覺得自己什麼都能承受,但很快又發現年少輕狂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什麼也不能承受。”藉著年輕藉著再不瘋狂青春就老了的話,將自己的時光過的張揚大膽,在夢想的路上因為年少氣盛而莽衝莽撞,遍體鱗傷。身邊的光芒碰撞,不斷刺痛他人,又再被人傷害。

但你站在一處前方往回看的時候,記得的並不是靜寂夜裡的掙扎與痛苦。在你眼中,那些畫面依舊是濾鏡下蒙了紗的乾淨。人說青春裡的人很無知,不知天高地厚。卻又有人說青春裡的人很乾淨比水清比風淡。其實所謂的最乾淨的歲月,就是還沒太懂人情與世故,還在不安與動盪中沉浮。尖銳的東西轉過身以柔和替,渾濁的事物低下頭以表面換,那是被傷害過後給你的附屬。只有在那個歲月裡一句“我不陪你玩了”能傷得了你,沒有延展沒有背後的故事。那種時光,豐富而純粹。最銳利的刀,才可將故事裡的糟粕割裂徹底,只留下歲月裡的乾淨。

人們習慣不變安穩的事物,而所有的東西都在處於變化之中,而當生活撲面而來的時候,唯有青春的氣息讓人感覺純澈,不會被苦難壓制到孤獨。於是人們開始詛咒生活毀掉了青春。卡夫卡說“我還年輕,生活撲面而來,告訴我,要做一個努力的人,一個聽命的人,於是我慢慢懂得,生命到頭來都是一場悲劇。而生活,如果你願意,可以很美好,是你的自己的。”

你最乾淨的青春所留給你的東西是選擇生活的權力。只要你願意,你可以選擇在光影明亮的房子裡泡上馥郁的紅茶,捧著黃了紙頁的《百年孤獨》,去思考這些年來,往後的日子裡,生活中無窮無盡的孤獨唱出怎麼慷慨淋漓的歡歌。生活不是老去與腐朽的載體,是終於有底氣站在乾淨歲月裡不知何處的路前,秉承為己負責的原則篤定走上的磨礪。你的把握,憑的是決心,不是莽勇。在生活中每一次心臟跳動的瞬間,你會意識到你還年輕,從不相信明天的成熟會是對今天的背叛。把路途擺的堅實而哲理,帶著於紅塵千錘百煉中豐富的心與年輕的面容,把歲月一刀一刻成最精緻的樣子。

青春是一把刀,鋒芒畢露,乾淨純粹;生活是另一把刀,寬厚敦實,美妙精緻。對削的時候,青春沒有敗給生活,所有的熱血與情懷深深嵌入了生活的紋路中。生活沒有荒唐青春,它讓鋒芒的東西變得寬厚博大,由光芒外露到靜水流深。青春與生活不是歲月的各部分獨立體,它們交織與一起,鋪成整個人生的路,是寫給歲月最美的情書。

歲月釀成的酒,不曾辜負每一刻時光,每一刻時光也不曾輕負歲月。沒有不該有沒有破壞。人生每個細小的節點,都是歲月濃郁甘洌的原料,寫成了歲月裡的乾淨與精緻。

安靜的浪漫與喧囂的現實 篇3

高二作文 ,766字

周國平厭惡喧鬧的世界,莫言卻坦然面對喧囂,甚至認為喧囂有可取之處。對於以上兩種觀點,我不置可否,他們只是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喧囂與安靜本只是外物,堅守內心,你便是整個宇宙。

周國平其實代表了一類空靈派的淡泊文人學者形象,看破紅產,自命清高,對於社會的一些醜惡現象不願瞭解,每日安靜地在自家小院裡品一兩杯清茗,閒了就掃掃落葉,順道思考一下人生,萌發出“生命本無名”的感慨。這樣的日子頗有些爛漫主義的色彩,沒有那些物慾橫流,少了勾心鬥角,平日裡過過這樣的日子,也是一種調劑。

此時的世界沒有靜與鬧之分,我與自然渾然一體,我靜,月光便也成了霜。

只是這樣的生活太過理想化,我等凡夫俗子似乎無法達到這種境界,倒是莫言的現實主義的人生態度更為實用些。

喧囂的世界已是必然,好好利用它,倒是能轉化為一種前進的動力。

毛澤東年輕時最愛在鬧市讀書,越鬧的地方越能鍛煉出一種處變不驚的品質,面臨危難,方能無所懼。一種是在安靜的小樓裡修身齊家,一種是在喧鬧的人世治國平天下。

喧囂其實無可懼,要相信內心能滌盪雜質。

也正是有了喧囂和各種凡物,才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完善。喧囂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的產物,刺激人們產生了功利主義和“向錢看”的思想,有了享受和奢侈,一些高科技產品、精美工藝品和人性化服務為滿足人們的需要也就應運而生了,倘若沒有這種觀念,人人淡泊名利,社會也許就要停滯不前了。

另一方面,喧囂象徵一種謬誤的存在,是可以隨歷史發展為真理的。出現了喧囂帶來的冷漠化等問題,就必然會推動人們去解決它,而正是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

莫言作為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展現的是原始的人性,喧囂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我們的生活做不到完全清淨無物,選擇莫言的生活態度,坦蕩地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釋放本性,表現出對物的熱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靜與想象 篇4

國一作文 ,444字

我理了理衣袖,在桌子旁邊坐下,拿起一本書,默默地看了起來。漸漸地……沒錯!這種感覺又來了,身體一點點的上浮,而心,卻漸漸下沉,我已經進入了“靜”的世界!

我的頭在一點點往上飄,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安靜的深呼吸,鼻子一張一收好似全身暢通,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周圍安靜得出奇,只聽見細雨正在不斷地點琢著玻璃,水珠在一點點的滑落,一個優美的轉體,啪的一聲落在擋板上,瞬時分身,變成幾十滴更小的水珠,又開始舞動那獨一無二的芭蕾。

我盯著木桌上的紋理,用手不停地來回摩擦,一道道紋理錯綜複雜,又那麼條理清晰,如果我的心嘈雜喧鬧,也永遠發現不了這樹紋的魔力。翻書的嘩嘩聲響起,一股書香撲鼻而來,木香也不甘示弱,它倆匯成一股文藝氣息。

書繼續不停地翻頁,傳奇的故事流程過半。鄰家的鋼琴聲進入耳簾,我閉上眼,試著細細品味音調的美。婉轉的琴聲彷彿令人置身於蔭山之間,彷彿涼風習習而來。我一直就這麼沉醉著,想象是無限的,但曲調是有限的。琴聲轉而一變,又一次把我帶到廣闊的原野上。靜與想象的世界就是這樣?

與回憶安靜相處 篇5

高二作文 ,977字

夏天逐漸靠近,好像每個季節的變換總是不知不覺,而夏天的大雨總是最煽情的東西。

早晨是被凍醒的,外面下雨了,這是臨近夏天的一場大雨,雨滴在樹葉上,從屋頂溜下水泥地。有些清脆又有些凌亂的聲音總是能勾起人的情感,隨之氾濫。

望著這片被雨包裹的天空,回憶在此刻適時地被雜在雨滴中,我盯著窗外連綿落下的雨滴,好像看見了那時的一些時光剪影,它們被定格在那些將要遺忘的斷層裡,一個個場景,像是一張張老舊的黑白相片,那麼抽象,卻又那麼真實。

回憶是最折磨人的東西,除非你能給它挖個坑,埋在裡面,直到腐化。往往那些我們越是逃避的東西,越逃避不了,有些東西,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比如現實,比如生活,比如回憶。

經歷過的那些點滴,被我們分成很多份塵封了起來,有快樂無憂的一份,有悲傷疼痛的一份,有純真無暇的一份,有情感深沉的一份……這些分成不知道多少份的東西,在被我們篩選過後,某個時刻像囚犯一樣被放出牢籠。而那帶有負面的情緒往往來得最快,所以每每浮現這一幕幕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被那些負面的情緒擊中,突然就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朋友,若是心裡有陽光,何懼那些不堪的過往填滿悲傷。

我想,這就是回憶變得沉重的原因,其實它本來能讓我們嘴角上揚的,這是沉重都是我們自己附加給它的東西。那些過去的故事五味雜陳,有歡有喜,有苦有悲,我們有時候把它想得最美好,然後忽略那些陰暗,再與如今的不如意來比較。可是,是不是誰都能承受住這兩者之間的差距?

那些曾經,也許沒有那麼美好,時光會把回憶鍍一層金。當然我也曾經歷過回憶的誤區,認為那些過去的就最好,只是我們當時沒發覺罷了。可是有沒有想過,過去再美好也回不去了,而我們不過好現在,現在的時光在不久之後也會變成所謂的過去,所謂美好的過去。到那時候,又來回憶現在的時光嗎?趕緊醒醒吧,現在和過去一樣美好,前提是你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不要頻繁回首。常常回頭,就走不好腳下的路了。連那些我們認為美好的過去,也可能變成牽絆和阻礙,也沒能看得清前方該怎麼走。你要明白的就是,回憶從來都是一種讓你前進的力量。當你前方無比艱辛,難以支撐的時候,你便回頭看看,曾經走過的路,都能給你力量。沒什麼能打倒你,除了你自己。

願你能控制好自己的回憶,在那些孤獨迷茫,黑暗的時光裡,安靜的和回憶相處。讓回憶變成一種力量,給你陽光,給你溫暖,然後在黎明破曉時,照亮你的世界。

寧靜與浮躁 篇6

高一作文 ,719字

習慣了吃完晚飯就回到教學樓,駐足於五樓的過道,在夕陽的餘暉中享受漁舟唱晚的風情。教室的前面是水,前面的前面還是水。不是喜歡魚的生機,而是痴迷於那浮著幾葉小舟的江面與天相合的畫面,依稀地在山與水之間再點綴些小房子。

然而,這份寧靜何去何從呢?早上從6點10分開始忙碌,輾轉於匆匆的腳步間,走啊走啊,就失去了新鮮感;擠啊擠啊,便習慣於繃著神經,帶著慘淡經營的執著,埋頭於課桌上。

於是漸漸學會從聒噪變成緘默,卻不是寧靜,緘默時時常發呆,懷念與好友一起的時光。那些沒心沒肺的笑聲,那些聲嘶力竭的吶喊,樓梯上的追逐打鬧,那些為了除去體育課後的熱量而講的冷笑話。那些的那些,是我們百無聊賴的生活中浮躁的慰籍。開啟這些尚未泛黃的溫暖,嘴角早已不經意地牽動。

現在的浮躁,卻像一隻沉睡的雄獅潛藏在心裡,又或者是因為太累了太疲倦了而無法爆發。無奈地揉揉右手中指上因為握筆而生成的老繭,起來的活動無非是伸伸懶腰扭扭發酸的脖子。為了節省時間有時獨來獨往;面對朋友縱使有千言萬語卻因不知從何說起而索性選擇不說了。都說是長大了安靜了,但我明白,那不是真正的寧靜。

真正的寧靜是可以釋然的,從複雜的現實關係中找到一片淨土,或是在回寢室的路上看一下路邊樹上的葉子的紋路,或是什麼都不想地發呆,回看舊照片,哪怕只是一盞茶的時間,給快節奏的生活一個喘息的機會;給帶上太久堅強的面具一個釋懷的休息。馬爾克思的《百年孤獨》,娓娓道來,肖邦的夜曲在冥冥混沌中勾勒出越發清晰的馬託邦式的夢想。即使桃花源只有武陵人見到過,但我們總有臆想中的桃花源與精神原鄉。

慶幸的是,我有這樣一個時間,從冗長的課文中逃離出來,採擷一塊空地供自己遁脫。樓下的路燈已經亮了,匆匆走過的人影越拉越長。

與寧靜不期而遇 篇7

國二作文 ,877字

獨自坐在窗前,望著桌上一疊疊的作業,輕嘆一聲。起身望向窗外,心道,不如出去走走吧。這樣想著,心頭的慾望越發強烈。於是,下樓。

晚風輕拂,夜影搖曳。就像個魔術師,將輝煌的世界變得如死一般冷漠無聲。夜晚,我抬首仰望,欣賞著夜晚的一片片星空。

整個天空被蓋上了一層薄紗,顯現出一種朦朧的美,襯著皎潔的月光,是一種無法言語的美,美得讓人沉醉。夜空,永遠是那麼縹緲、那麼深邃。在晴朗的夜空中,月亮拉開黑幕的一角露出半邊臉頰,可又突然像害羞似的拉回了那塊黑幕,把美麗的笑臉藏了起來。

月華侵染著整個大地,周身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被籠罩在聖潔的氣氛裡。遠處,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的沉靜,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美麗的長弧,繼而消失在天邊。我呆住了,原來流星那麼美麗!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卻又孤寂清冷了些,唯有這柔和如水的月光帶給我溫暖。

夜,很靜。是她,讓黑暗如此美麗,而這種孤獨的美,總是寂寞的尤其是那些恆久而堅定的美。星星淘氣地眨著眼睛一顆連著一顆,彷彿夜之長城正連綿不斷地貫穿長空,磅礴的氣勢中帶著些許的神祕,存有一種獨與天地同在的壯美。無數顆星將夜空點綴得格外美麗。只有靜在它身邊活動,只有暗在它身邊盪漾。那幅畫面被時光雕刻成亙古不變的永恆。

月光隨著月亮的隱去越來越淡,直至一片漆黑。在萬星璀璨的銀河系中做一顆不太引人注目的星,點綴著星空把時間的永恆盡收眼底。也許只有夜的黑靜,才能反襯星光的明亮。就算只能做一顆渺小的星星,也要把燦爛的星光和光明的溫暖傳遞。夜空這個暗與靜的結合體,是一天的盡頭。它悄悄地來臨,又悄然無聲的離開。當人們還沉浸在這種美中,後知後覺地發現月光變淡時,月亮正悄悄地躲向雲層。在這神祕的夜空,月亮默默無聞地照耀著人間,悠悠的展示自己的千資百美。

夜享有它獨有的美麗,佔據我靈魂深處。夜空是這無限迴圈的出口,看著夜空,心裡說不出的歡悅。在這萬物寂靜的時刻,不再有任何的苦難,仔細看,明亮的群星多麼閃爍,不再有任何的憎惡,有的只是無限的歡愉。

這夜,這星空,忽然之間就是一次偶遇,我與寧靜不期而遇。

走過你與我的靜默時光 篇8

高一作文 ,834字

親愛的L小姐,今年是我們相識的第八年,也是我們分隔兩地的第二年。時光荏苒,你早已從當年那個無知任性的小丫頭變成如今這個成熟體貼的大女生。雖然我們不是經常聯絡,但我相信不管對誰而言,對方都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們分開的兩年裡,我時常想起陳佩斯評價自己與朱時茂友誼時的一句話:“從來都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我想我們之間也是這樣的吧!雖然很久才能見一次,但每次見面都不會感到時光讓我們缺失了共同語言,也不需要耗費精力去解釋彼此不在時發生的那些事的前因後果,就好像昨天才剛剛一起喝茶聊天。我們之間隔著幾座城的距離,曾經無數海誓山盟的愛情就是輸給了距離,很慶幸,在這漫長的兩年之中,我們友情依舊沒有變質,就好像我們從未分開過。

在相識的八年裡,我見過你失戀後最瘋狂的模樣,也見過你牙尖嘴利咄咄逼人的樣子。我們一起走過一個又一個夏天,足跡踏遍一條又一條街巷,很慶幸,在彼此的八年時光裡,我們都從未缺席也從未遠去,不管經歷過多少繁華,品嚐過多少辛酸苦樂,你待我,我待你都依舊如初。我成功,你不嫉妒;我墮落,你不輕視;我挫敗,你不拋棄……我想這大概就是最美的友情了吧。

還記得你曾說過要在我十八歲生日那天送我一套禮服,而我也承諾要在你十八歲生日那天送你一雙高跟鞋。多希望在多年以後的某天,我可以穿上你送的禮服為你托起長裙,伴你進入婚姻殿堂。分開後第一年的某天深夜,你打電話哭著對我說:“對不起,總是會在難過的時候想起你。”你知道那個時候的我有多感動,感動於你在難過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人是我。在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原來那次是你失戀了。

這麼些年,身邊的朋友來來去去,有志趣不合一拍兩散的,有曾經形影不離如今卻形同陌路的,也有為我兩肋插刀,挺身而出的……有些人不作告別就已經離開,儘管心裡難受我也故作瀟灑的從不挽留,畢竟我沒有權力強行闖入別人的世界與他(她)談天說地,只有你,無論我變得怎樣都待我如初……

在相逢相聚又相離的日子裡,不變的真情相伴,走過你與我的靜默時光。

靜與安 篇9

靜與安作文800字 ,841字

霧濛濛的天夾帶著泥濘的雨,灰沉沉的霾裹挾著汙濁的空氣,在這座由水泥築成叢林中,人們神態焦躁,步履匆匆。在資訊時代的今天,世界已然成為一塊被大量資訊輪番攻擊著的鏡面,支離破碎、分崩離析。在這樣一片偌大的鏡面迷宮中,我們變得彷徨,變得迷失,心中原有的那份淡然寧靜,也就此化作了泡影,彈散在天地間。

霎時間,靜與安變得這般困難……

曾經的下午茶,可能真的真是午後的一盞茶。與三五好友圍坐茶桌旁,由一人主持煮茶、泡茶,其餘則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談著。沒有談及自己偶像時的瘋狂激動,亦不存在幾個人為一部網路劇的好壞而爭論不休,這種交談是不緊不慢的,是無須刻意的。可以是對於某部作品的品鑑探討,亦可以是冷門知識的交流互換。這樣的談話默然流淌在那一個個恬靜的午後,如手中的茶水一般,淡淡滑入脣齒間而沁人心脾,許久留香。幾十年後的今天,碎片化的生活中,面前精緻小巧的糕點,耳畔喧鬧的人聲與快感的音樂,無論看上去有多麼時尚優雅,都終是敵不過茶水間淌過的那份靜謐安然。

曾經的閱讀,可能只需簡簡單單一本書,一隻筆。無須特地挑選一個適宜的時間,更不用過於糾結手中的這本書是否能堅持讀完。閒下來了,空下來了,便隨心從書架上抽下一本翻開來讀。有時椅子或許也是多餘的,第一眼被那內容吸引了去,哪兒顧得上找椅子,只靠著那書櫥就地坐下便可。手中不時用筆圈圈劃劃,往往一恍眼便是一日過去了。現在的人們倘若是想閱讀,非得要先找好了書單,選好了書名,正正經經地坐在書桌前,卻往往是沒看幾頁便被手機上得某條資訊分散了注意力。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炫麗的書冊封面,各式的閱讀媒體,各種各樣貼心的閱讀服務功能,卻終是在那唰唰的紙頁翻動與簡潔明晰的閱讀筆記中顯得黯然失色,一無是處。

碎片化的生活,可能真的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時代的進步。可是人的內心,卻不需要這種“進步”。中華民族長期以來持有的靜與安,不能隨時代碎片化。

靜是心水的靜,安是靈魂的安。可能只有真正達到了虛極靜篤的境界時,我們才能在這碎片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吧!

文靜與瘋狂並存的她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4字

文靜是她的天性,害羞是她的個性。她,在我的詞典裡已經找不到再形容她的詞了,因為她實在太過於文靜了。不知老師為什麼竟把我這一個有好動症,和有著瘋狂神經的我和她同桌。

她呀,樣子不怎麼地,鼻樑上架著一副紅色的眼睛。在我的記憶中,她上課從不舉手,也絕不說話,除非是老師向她提問,她才肯說話,可聲音也是超級超級小的。可不知為啥,她的作文水平竟是一流,還經常與我賽車呢!

也許是因為我和她相處久了,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她開始變得瘋狂了,話也多了。而我卻開始文靜了,似乎不是以前那個瘋孩子了。這或許就是老師刻意安排我們同桌的原因吧!

不過話說回來,她畢竟是一個女孩,我覺得在176班裡,她仍然是最文靜的。

我很少看到他說話,即使是笑一笑,也會用手去掩住自己的臉,這大概就是文靜淑女的表現吧!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她,那便是“笑不露齒”。如果她主動跟我說句話,哪怕就是一個字,對我來說好比親眼看見了外星人天大的怪事。她也經常上QQ,即使是這樣,她的話也仍然十分少。“文靜”,彷彿這個詞語生來就是用來形容她的。她呀,已經把文靜這一個性發揮到了極限了。上課不說話,下課也不說話,在校說話的時間僅佔0、00001%。唉,她也忒內向了一點兒吧!讓我就拿上一次的“張家源事件”來說吧:當時,我正和張家源談天說笑。她從外面回來了,正要到座位上寫點什麼東西。而此時張家源正坐在她的位子上,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只見她對視了張家源一會兒,用手聳了聳頭髮,臉上露出一副難堪的表情,也似乎要開口說些什麼,但欲言又止,最後什麼也沒說。在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從抽屜裡拿出東西,去另找地盤了。唉,真有意思,太內向。如果她當時說出了:“請你讓一下,走開。”我相信張家源也不會賴著不走的。

又過了一段日子以後……。

最近,我發現她變了,她開始變得瘋狂了,無話變得有話聊了。我還經常看到她和幾個夥伴在一起說說笑笑,有時還笑出聲來。現在,我向她問了幾個問題,她不再緊閉著嘴巴,而成了有求必應。事實證明,她也被傳染了瘋狂神經病。

老師,相信不久之後,我再寫她時,文章開頭便會寫成野蠻是她的天性,瘋狂也是她的個性。

至於她是誰,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