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星空相關作文20篇

一個人的星空 篇1

高二作文 ,784字

我喜歡星空。

痴迷的是這個世界灰暗下來後,仍然燃燒自己,放著光亮;痴迷的是即使隔著幾百萬光年也要傳達到的孤寂的執著;痴迷的是“天黑下來,我便是光”的那種信念。

更是痴迷於,那樣夢幻美好的星空,在我追夢的路上,為我一人閃耀著。

那一晚夜色清朗,涼風習習,我獨自漫步在橋上。燈光下清風吹散我的髮絲,卻沒能吹去我心中的雜念。彼時的我,正在為前路猶豫不決。

從小就喜歡拿筆書寫生活,方格紙上的每一個筆畫都繪成了我夢想的天堂—我要成為作家,把故事講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這是我堅定的道路,寫作是我的城堡,可現在,我面對著一條分岔路,那座城堡,也開始動搖了。

身邊的人們發出聒噪的笑聲、交談聲,但這些都沒能打亂我耳邊那幾句不絕地迴響著的話:“當作家這種事,對於你來說,還是不大可能吧。文筆那麼稚嫩……”

“你寫這些東西有什麼用,還不如上大學更實際些。”

這些,都是朋友們看過了我的幾篇小文後發表的看法,我無法忘記他們話語中的恭維,以及說話時臉上不可思議的懷疑。我的耳邊反覆重播著這些話,我甚至也開始對我的夢想產生質疑。

可就是在那一刻,我險些就此放棄的那一刻,在某種力量的驅使下,我望向天空。漆黑的夜空不知何時綴滿了發著銀光的星辰。曾聽說那些星星的光亮是穿越了好幾百萬光年才傳遞到地球上的,它們用生命燃燒著,只為了成為黑夜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縷微光。儘管它們孤獨得沒有人來理解,卻仍然為那一瞬間的閃耀努力著。我近乎痴迷地望著那一片星空,心裡豁然開朗:有些夢想,就算不被理解,不被看好,也要讓它發光發亮。即使在整個宇宙中孤身一人微不足道,也要用生命讓它燃燒。

那一夜的星空,讓我在生命的岔路口駐足,它的光芒讓險些倒下的我選擇了一條也許曲折,也許寂寞,但義無反顧的路。而不論陽光風雨,都只有我一個人走。但我從不害怕。

我知道,即使天黑下來,我還有—我一個人的星空。

一個人的星期天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0字

星期天,我剛補完英語回家,就發現了一個令人擔憂與驚奇的訊息—今天一個人在家。

一直我就像是一朵在溫室裡長大的花朵,今天卻要去室外生活經歷風雨,心中充滿了興奮!一到家我就發現了媽媽留給我的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飯已經做好了。我放在電飯煲裡的,記得要及時吃。不然一會涼了吃了對身體不好,一個人在家裡不能摸電,用了水龍頭要關掉,專心在家裡做作業,不要到處亂跑要是我知道你沒有在家裡好好做作業,你看我回來以後你有好果子吃。我一邊看一邊想:讓我一個人在家裡乖乖地寫作業是不可能的,在說了媽媽每一次說打我都沒有打我,這一次也一定不會打我的。我心裡充滿了期待與激動,我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這是我開學以來第一次這樣吃飯。要是媽媽在家裡的話一定會像一隻蚊子一樣在我耳邊嗡嗡作響,所以今天我要瘋狂的玩一整天。

吃完飯後,我準備看電視。可是我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已經被播完了,暫時是沒有我可以看的節目了,我想了想決定吃媽媽給我買的鮮花餅,我一邊吃一邊哼著小曲。開心極了,經過我十分的努力。終於家裡所有好吃的零食都被我吃光了。所以我決定去找我小區裡的好朋友—袁星雨玩。可是到了袁星雨家裡時她的媽媽卻告訴我,袁星雨去她外婆了叫我明天再來找她玩,最後無奈之下只好回家去了,我東想想,西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可以做的事情。那就是看書了。我找出了我平時最喜歡看的書,十萬個為什麼。因為裡面有許多我沒有聽過的問題與答案,而我平時最喜歡的就是問問題了。我看了兩個小時地書感到十分無趣,又去給媽媽打電話問媽媽下午可不可以帶我去其它地方玩,可媽媽卻對我說下次帶我去,最後無奈之下只好去睡覺了,可是不論我怎樣努力都睡不著。唉!我真後悔之前這麼爽快的答應了媽媽。可是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潑出去的水,就再也收不回來了!無奈之下只好睡在床上看天花板了。

唉!沒有爸爸媽媽的星期天真無聊,我以後再也不要一個人在家了。

一個人的修養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5字

“人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與美德”。這是但丁說過的一句話,道德是規則的基礎,一個合格的公民,道德是最起碼的底線。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規範。它表現一個人的品格好壞。

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時時檢測著我們的道德。

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欣賞著四周的高樓大廈,看著路邊的大樹,邁步在這種環境中,真是享受,我心中快樂極了,整個身心放鬆下來。就在這時,我看到有幾個叔叔在一起走著,其中有一個看起來很有修養的很年輕的叔叔,他乾咳了一聲,緊接著突出了一口極為噁心的痰,我立刻把頭扭了過來,心中的快樂也隨之消逝。頓時,我散步的心情也沒有了。我回到家後,心中想起那個叔叔吐痰的樣子,心中很憤怒,這位叔叔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很有修養的樣子,可怎麼做出這種事,真是的,難道他不懂得道德嗎?不知道道德的重要性嗎?他吐痰時怎麼不想想他身邊還有很多人,不去想其他人在想些什麼嗎?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麼這個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世界還會和諧,美麗嗎?

還有一次,我在公園遊玩,看到一個阿姨隨地丟了一個果皮,這是,迎面走來一個脖子上繫著一個紅領巾的小姑娘,她把果皮拾起來,什麼也沒說,只是看了一下那位阿姨,接著就走了。頓時,那位阿姨臉紅得像熟透了的西紅柿。捂著臉跑開了。

看到這兒,我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愉快。如果人人都像小姑娘這樣做,那麼世界一定會鳥語花香,到處充滿和諧、健康、愉快。

道德是人與人交往的一把金鑰匙,作為小學生,有了它,同學與同學之間交往的會變得和諧愉快。有了道德,就擁有了朋友,擁有了一個美麗的、鳥語花香的環境,有了一個和諧的世界。同時也擁有了美德。

我們每一個人不要空談道德,重要的是要去做,去實踐,不要以為光說說道德就表明我們是個有修養的人。不要讓自己成為光說不做的人。人就像一棵大樹,你的根好,那你就會長得茁壯、挺拔。你有了道德,擁有了道德,才會被別人承認。不能因一時的便意,而做有損道德的事。

請記住,道德是一個人的修養。

一個人的獨角戲 篇4

高三作文 ,1248字

一個人的獨角戲由我一個人來自導自演。只要青春還在,我就不會悲傷,縱使黑暗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題記

也許有的人喜歡山水的秀麗之美,有的人喜歡彩虹的絢麗之美,有的人喜歡落葉的繽紛之美……而我卻喜歡在夕陽西下時,依在樹旁,仰望天空,看天邊的雲兒在晚霞中翩翩起舞,直到最後一縷餘暉被雲海緩緩地吞噬。

一個人回憶過去,那是一篇不容修飾的篇章,上面印滿了似清晰又似模糊的字跡,字裡行間透露著童真與幼稚。

在同學的眼中,我性格外向張揚,可他們卻從未走進我的內心。其實挺喜歡一個人獨處時的感覺,不會有那麼多煩心事;但卻不明白為什麼,不喜歡說話卻每天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不喜歡笑卻每天呵呵地笑個不停。朋友們都說我活得好快樂,於是,我也確信我是快樂的。可為什麼當一個人獨處時會感覺朋友們棄我而去,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孤獨和害怕?

其實,孤獨也是有好處的,它會讓我頭腦特別清醒,會讓自己在無所事事中反思自己的一切。我知道我是平凡的,但我總相信平凡的人也可以創造不平凡的人生,只要心中有期望,就會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期望,每個人都會為了它而不懈努力,拋開一切,奮不顧身。

曾經,我們或許因為貪玩而迷失街頭,因為貪玩而忘卻了世界,在熱熱鬧鬧的享樂中肆意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卻遺忘了父母殷勤懇切的教誨,遺忘了在題海中自由翱翔才是最實在的回報父母。其實我們都明白,父母的關愛從來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釋,他們總是毫無保留的付出卻從不求回報,可我們為什麼只會貪婪地從父母那裡獲取?為什麼總要在迷失方向後才能體會父母的用心?

總愛抱怨天不遂人願,總愛嬉笑命運的不公,總愛幻想一定會到來的明天,又何曾想過是自己的自暴自棄讓機會從手中悄悄溜走?高中的生活像音符一樣肆意地在跳動,偶爾也會有幸福的降臨,更多的卻是與寂寞憂愁相伴,似乎每一次的考試都是命運在對自己宣戰;但我知道,人生是一輛載重車,由寂寞和歡樂兩個輪子支撐著。只有一個輪子,這輛車永遠無法前進。從快樂走向寂寞,又從寂寞走向快樂,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重複,而是人生旅途上無隙的契合。於是,在快樂與寂寞的往返運動中,我學會了堅強。也許學習這條路本是崎嶇不平、充滿荊棘的,行走的每一步伴隨著的都可能是悲傷,但在這場賭注中,堅強是我唯一的籌碼。

我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根欄杆,它叫失敗、困難或者是生活中其他的種種不如意。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作欄杆來跳,跳過去了,成功便屬於你。可面對困難,許多人都戴上了放大鏡。其實勇敢地和困難拼搏,你會覺得困難也不過如此,正如生命中的許多傷痛一樣,並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嚴重,如果不把它當回事,它也不過如此。

經歷了那麼多獨自的相處,我終於明白:在人生的奔跑線上,我們都應該勇敢地堅持下去,不要抱怨上帝的殘酷,不要哀嘆命運的不公,因為生命是在奮鬥和堅持中輝煌燦爛的!

一個人的獨角戲,我終於不再害怕漫漫長夜會被寂寞吞噬,因為心中的明亮照耀著整個黑夜,讓黑夜亮如白晝……

一個人的獨角戲,我是自己的主角!

一個人的幸福 篇5

高二作文 ,917字

寒風呼呼,我一個人走在熱鬧的街道上。閃爍變換的霓虹燈映著來往人群的臉龐。我穿行在茫茫人海,無一親切目光,也沒有誰為我停留,沒有人拉著我的手為增添多一絲的溫暖。像是半個世紀過去了,我拖著緩慢的步伐來到了街口那間咖啡店。推門進後,室內的暖流朝我洶湧襲來,可我的心卻仍是冷的。

我一如既往地坐在那個最偏僻的位置,透著玻璃用空洞的眸子看著那一邊的繁華世界。一陣刺耳的爭吵聲把我從咖啡氤氳所營造的樂極世界中拉扯回來。原來是一對父子在爭吵,兒子想離開父母的庇護,過上一個人的生活,尋覓一個人的幸福。這些話像猛然從天掉落的冰雹,砸中了我的心。一個人生活真能尋覓到一個人的幸福嗎?不知不覺,我跌進了回憶的漩渦裡。

自從我離開家的港灣來到異地學習,便開啟了一個人生活的旅程。時間的流逝和日夜的思念磨平了內心稜角分明的倔強,稚嫩被流年殘忍地剝光,只剩下空殼。漸漸地,我學會了一個人扛下所有的事,把所有的悲傷埋葬在心底裡的馬裡亞納海溝,不讓內心的風暴卷出半點熱淚;學會了一個人在人群中安安靜靜,不哭不鬧,只展露微笑;學會了一個人默默走在繁星籠罩下的漆黑操場,放空靈魂,用以前所剩無幾的美好回憶來餵養寂寥。一個人生活真能尋覓到一個人的幸福嗎?我苦笑著。

可是那個兒子的回覆卻讓我幡然醒悟,宛如漆黑夜晚突現的一盞明燈,給我帶來一絲光亮。“人生總少不了一段一個人生活的時光,而是否能從中尋覓到一個人幸福,關鍵在於是否用心去發現。”

雨天,一個人信步在微雨的小巷,用面龐去迎接雨水對心靈的洗禮,感受那傳遍全身乃至透徹心靈的一絲微涼,那是一個人的幸福;晴天,追尋著陽光的足跡,踩在凋落了滿地的紫荊花上,用嗅覺感受生命盡頭的最後一絲芳香,那是一個人的幸福。

一個人可以沉溺於虛幻的肥皂劇,為此哭的稀里嘩啦而不用顧旁人眼神;一個人可以逛著琳琅滿目的精品店,試戴著各種搞怪頭飾,樂此不疲,找回童年時童真的自己;一個人可以喝著一杯香茗手捧一本好書,愜意地在陽臺獨享美好的午後生活。

原來,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絢爛多彩,原來,一個人幸福一直裹挾其中。

推開門,還是絡繹不絕的人群,霓虹燈仍在閃爍變換,冷空氣依舊像拿著鞭子抽打著我的身體,令我瑟瑟發抖。身體雖冷,但我的心卻變熱了。

一個人的孤獨 篇6

高一作文 ,938字

花謝了,來年可以重新綻放,但不再是那一朵;雲去雲來,也早已不再是原來的模樣。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幻著,我們越想活在從前,生活就偏偏拽著你向前跑,於是,你前進的路上往往只有一個人,與孤獨為伴。

那時,夕陽還是那麼美,餘暉映照在我的臉上,幾個小夥伴挽著褲腳,踩在河底的沙石上,用手揚起水花,濺落在每個人的身上,爽朗的笑聲可以趕走一天的勞累。天黑了,回家的路上採一朵路邊的野花別在耳後,風吹過,那田野的清香在空中飄散,芳香著你的鼻翼。

高樓大廈逐漸興起,我們一家搬進了大房子,望著窗外林立的高樓,我嘆了口氣,以後不用再擔心猛烈的陽光會刺眼,因為太陽已經隱沒在“樓海”裡,看著桌子上堆積如山的作業,我只顧低頭,耳邊不再是花開的聲音,筆尖在紙上的摩擦聲隔絕了一切,這成了我的生活常態。周圍沒了笑聲,只有孤獨在竊竊私語。

我開始習慣,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課桌前寫作業,開始一個人面對困難,生活因為學習變得緊張而充實,可是我總覺得少了什麼。

我少了兒時的那些隨意時光,少了自由。

生活開始變的麻木,我們在這樣的生活裡苦苦掙扎。於是,我開始抗拒每天沉迷學習,沒有人願意和你分享內心,每個人都自顧自的埋頭苦幹的生活。我不願相信這就是我的成長,我逃離了這裡,回到兒時生活的地方。

這裡也同樣使我失落。老房子依舊存在,村口的那條小溪也還在流淌,只是,老房子裡沒有人願意再住,積滿了塵埃,小溪裡不再有揚起的水花,路邊的野花垂下了頭,因為沒有誰還會在那裡玩耍,沒有人願意將野花放在耳後,一切都沒有了生氣,迴歸一片沉寂。

我坐在岸邊,風吹來野花的香,淡淡的惆悵。

或許那樣的日子是回不來了。

既然這樣,那為何還要回避現實,既然回不到過去,又何必執著。孤獨,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是成長中的一道坎,我們必須跨越。孤獨,是人必吃的苦,苦到盡頭,甘自來。或許,只有經歷過孤獨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這說明強者往往是不懼孤獨的,獅子不怕孤單,所以強大,而羚羊因為弱小,喜歡群居。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獨創精神的人,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所以孤獨對於他們來說什麼也不是。

人生無處不修行,熱鬧固然快樂,孤獨又何嘗不美麗,能在孤獨中心靜如水,才能在紛擾中安然無恙。

一個人的清晨 篇7

國一作文 ,627字

一人的清晨,是那麼安靜,四周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人。

一個人的清晨,應該在大山深處。一個人站在群山之巔,太陽即將從天邊升起,慢慢的,慢慢的,天空泛起一陣魚肚白。在那太陽初升之地,或許是一個世外桃源,或許是一片焦土,或許,那兒什麼也沒有,一片虛無……清風從遠方徐徐而來,拂過你的臉頰,使人的靈魂純淨、昇華。一個人在橘黃色的暖陽中,在清風的吹送下,走向未來和希望。

一個人的清晨,應該在江南小鎮。清早一起床,向窗外望去,一陣陣炊煙從房屋上的煙囪中升起,飄向空中,好似一層薄紗,虛無縹緲,讓人捉摸不透。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牽引著你。江南的清晨,每一個東西都充滿著和諧與溫暖。

一個人的清晨,應該在溫馨的小屋中。那是家的味道,一個人在家中,吃著早餐,看著報紙,聽著音樂,是那麼的悠閒自在,一切的煩惱、憂愁都在這輕快的音樂中煙消雲散。家的感覺,在一個人的清晨當中緩緩地,緩緩地醞釀……

一個人的清晨,還應該在唐代詩人張九齡的筆下。“晨興步北林,蕭散一開襟。復見林上月,娟娟猶未沉。片雲自孤遠,叢筱亦清深。無事由來貴,方知物外心。”清晨時獨自一人散步在林間,望見了天上的明月,天際的孤雲高遠澄明,不沾染俗世的恩恩怨怨。一個人的清晨是在恬靜之中,不沾染世上一切骯髒的塵埃,是那麼的清靈高遠,潔白無瑕。

是啊,一個人清晨,該是在清晨的暖陽當中,該是在愜意悠閒之中,該是在溫馨的小家之中,該是在唐朝詩人的筆下……一個人的清晨,沒有其他人,任何聲音。只有你,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的美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6字

一個人的美,不一定是要外貌的美才叫作美。一個人心地善良,那也叫作美;一個人誠實守信,那也叫作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就看見過一個很“美”的人,雖然她與我只見過一面,但是她善良的心靈深深感動了我。

假期的一天,我獨自一人在街上步行。突然,我被身後的一個衝擊力一下子撞倒在地。我痛苦地爬起來,扭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大姐姐騎自行車把我撞了。我的腳很疼,只好先坐在地上。

這時,只見那個大姐姐神色慌張的快速地向我走來。她,比我大兩三歲吧,一頭烏黑的頭髮,高高的鼻樑,炯炯有神的眼睛裡溢滿了歉意,最讓人難忘的是她臉上有很多雀斑。她把我扶了起來,輕聲問道:“小妹妹,撞疼了吧?真對不起!”我忍著疼說:“我……不太疼。哎喲……”“扭傷腿了吧?來,我送你去醫院吧!”

那位姐姐把我送到醫院後,又叫來了醫生。醫生幫我包紮好傷口後,跟我說:“那位姐姐已經付了醫藥費,她還讓我轉告你,她家裡出了事,才神情恍惚地撞到了你。她現在回去處理家事了。”

我的目光四處尋找那位姐姐時,已經看不到她的身影了。

看,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她善良的心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她是世上最美麗的人,她的美在我心中無人能比!

一個人的時光 篇9

國三作文 ,686字

感傷總是伴隨著一首歌開始,然而,當樂曲結束後,它卻是覆水難收。

在這樣的小情緒裡,我漸漸喜歡上了一個人的時光。

這種一個人的日子,單調的就像被水沖洗過的天空,藍的那麼徹底,藍的那麼孤單。但我總是在這樣的世界中尋找著另一個自己,悲觀的,無力的我。

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幹許多消遣的事兒。夢是永遠不會欺騙人的,它會永遠給予你最恰當不過的忠誠。於是乎,我開始喜歡做夢,荒涼的,期盼的,未果的,各種夢;與她有關的,與我有關的,與我們無關的,各樣夢。我還喜歡“白日夢”,讓所有不可能的事,在它的幻想中點點“實現”,來填充我無限期望的內心。

她說,什麼都會在時間的洗禮下消失,包括現在怎麼也忘不了的人,怎麼也揮不走的悲傷。我問她,那麼我們身上的陽光,純粹,溫暖呢?也會在時間的洗刷下,點點消失嗎?她不再回答,於是,我又陷入一個人的思考中。如果有一天,這些,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珍寶都消失了,我會是怎麼樣的呢?

靈魂深處,一個聲音在耳畔叫喊:我會憎恨時光。恨?如果它要奪走我的摯愛,強行將成熟、穩重安放在我的身上,我也會恨它,可是,恨又有什麼用呢?這一切終究是要到來的。在未來的日子裡,也許只有記憶的久遠,它會像一位長者一樣時刻提醒著我們,讓我們明白,那些年少時的單純和快樂,也曾深深地擁抱過我們。

有人說:“成熟的很大一個表現是不再跟自己過不去,學會接受昔日好友的漸行漸遠,也學會不再靠一些負能量來給自己感同身受般的心理安慰。”我無語。

一個人的時光,我認為,它讓成熟走向我的腳步延緩了,因為我總是喜歡用負能量和不知名的眼淚去替代我對這個世界的無力抗拒。

我知道,自己走不出一個人的時光。

不只是一個人的精彩 篇10

高二作文 ,1248字

古代、近代、當代、現代組成我們的歷史,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組成我們的文學,嚴肅、勵志、浪漫、頹廢、離奇組成他們的故事。精彩或不精彩結束我們的生命。

—題記

語文課本上最大的贏家魯迅,卻輸給了現代人的品味。被“正統文學”所排斥的郭敬明,卻充斥著青少年的課桌。是因為《藥》的隱晦,還是麻木的人們根本無意服下這些苦口良“藥”,是因為《祝福》的殘忍,還是善於逃避的大眾聽不進那些帶著痛的“祝福”。《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翻起來太過沉重,放在書櫃的底層早已佈滿了灰塵,那本韓寒的《像少年樣飛啦》,不斷的被借出,早已不知道“飛”到何處去了。

從語文課上男生大聲說著“郁達夫是外國人”開始,我漸漸思考為什麼人們文學知識那麼淺陋。從1918年的《狂人日記》到現在,中國文學的道路到底在哪一步走錯,連文化人都質疑文學的流行趨向能否讓中國文學走得更高、更遠?

從魯迅、郁達夫為“人生而寫作”,產生了教育意義深刻的雜文,嘲諷時人的小說。徐志摩的“為藝術而寫作”,沈從文夢尋的心靈的純潔聖地“京派”,張愛玲極力描繪奢華生活的“海派”,中國人民英勇抗戰,以開創新生活為原形的傳記,謳歌黨和國家的篇章,文革過後,對於文革時文化人艱難生活的再現,海峽彼岸三毛的遊記,金庸、瓊瑤和如今的“80後”,中國文學的流行趨勢向順著這個脈絡慢慢改變著。

從唐代開始的“虛構文學”到了金庸、瓊瑤那裡飛到了另外一個高度,逐漸偏離了現實的軌道。恐怕他們留給現代的最大意義就是捧紅了一批又一批年輕演員。完全無從談起的故事,開始讓讀者習慣於脫離現實的閱讀。男孩子丟開課本,拿起木劍,滿心期盼在某次回家路上撿到一本武功祕笈;女孩子丟開對父母的承諾,痴痴等待一個會承諾她永遠幸福的人帶她遠走高飛。由虛構文學延申到現在的一個流派即為“穿越小說”,用現代人的思想去描寫古時候的事情,極盡搞笑之能事。看過以後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沒有印象,也不知道它除了那些拙劣的故事處還想表達些什麼。

唯美是屬於年輕人的。一群帥哥美女,糾結不清,結局不能圓滿;小說裡的人名不像人名,愛一定要愛錯過,恨一定是因為愛過;越珍惜的失去的越早;一定要突顯時間的滄桑感。郭敬明被視為其中代表,他的“45度仰望天空,然後淚流滿面”,開創了所謂的“憂愁文學”。

在我看來,如果一篇文章或小說寫出來如果沒有它的意義就不能算是文學作品,寫的再好,文采怎麼出眾,也只是一些詞語的堆砌。文學,是要給人看的。文學,不只是一個人的事。那些精彩,也不應只是一個人的精彩。一部小說,在描寫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之外還需要些別的,它可以喚起人們某些認識。

先哲王安石曾說過:務為有補於世。

文學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學問,更應該是一種對於人性的探索。文學即人學,愛與恨這些情感只是顯性特徵。而內在的,真正能夠反映人們生存環境的部分,才是真正該去積極研究的內容。

已故的導演謝晉說:“電影的最高境界,不是在電影放映時贏得熱烈的掌聲,而是在電影落幕很長時間後,從觀眾席傳來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