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郵票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一張郵票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393字

又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又有一節美妙的音樂課,今天的音樂課和平時截然相反,似乎多了一些哲理性。

老師播放小品時,我心中想:哎,不就是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嗎?可最後,我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與其他小品比較,這部小品有了一種獨特的味道。

臺灣和大陸本是一家,因為一些歷史問題,有了一道海峽阻礙著一個臺灣小姑娘為了滿足爺爺的願望,來到大陸尋找風箏郵票,但很難找到。在昏黃的燈光下,她的眉頭緊鎖,雙拳緊握,依然沒有放棄。好一個堅強的姑娘!最後她終於找到了擁有郵票的人,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終於如願以償。最後小姑娘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大家心裡都在想:我們是一家人!

我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位現場觀眾,因為他是先前笑得最歡暢的,但也是後來哭得最悲傷的,是阿,一部好小品總會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何況這是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呢?小品都會令人捧腹大笑,但很多小品也會教育自己,理解內容,這就是小品真正的意義吧。

一張郵票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272字

今天,音樂課上我們觀看了小品《一張郵票》,這是由潘長江主演的,十分的好玩,也十分的富有哲理,用喜劇小品的形式來表達了臺灣同胞對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深切情感。

我們在小品中看到那個小姑娘為了完成她爺爺的願望,來大陸尋找風箏郵票卻找不到而焦急,最後落下了淚水。

我想,小姑娘代表著臺灣和臺灣的人民,郵票則代表著大陸和故鄉,我們共同有一個家,那就是中國。臺灣是我們中國的一份子,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那一灣淺淺的海峽,永遠都擋不住我們兩岸人民的骨肉之情;那一座座山丘也永遠擋不住我們兩岸人民團圓的願望。無論分隔多久,無論有多少阻礙,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

一張郵票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490字

大家瞭解風箏嗎?大家放過風箏嗎?我猜大家都不太瞭解風箏的歷史,但應該都放過風箏!

風箏的故鄉—山東省濰坊市,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濰坊在古時候又叫濰都、鳶都,有著悠久的製作風箏歷史,匠人們工藝精湛。濰坊風箏也是山東省的傳統手工藝珍品,放風箏也是當地的民間傳統文化習俗。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風箏產地都是濰坊。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也設定在濰坊市。現在濰坊是世界風箏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譽為風箏的故鄉。

我們在放風箏的時候,心中是很快樂的。但是一個出生在風箏故鄉的人,到臺灣幾十年,他心中一定會很思念故鄉的風箏吧?小品《一張郵票》,就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小品講述了一個老爺爺,年輕時離開了家鄉到了臺灣,媽媽送給他一個小風箏。幾十年來,他一直帶在身上,愛不釋手。在臺灣生活了多年後,知道故鄉發行了一張風箏郵票,圖案和媽媽當年送給他的一樣!而遠在大陸的媽媽早已去世……他很想得到一張風箏郵票,於是他的孫女跨越千山萬水,幾經波折,終於在大陸找到了那張郵票……

真希望我們的祖國能早日統一,臺灣早一天回到祖國的懷抱!

愛的魔法——《八十一枚金幣》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85字

《八十一枚金幣》這部電影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我是帶著四個疑問來觀看的:這是一部尋寶片嗎?為什麼是八十一枚金幣,一枚兩枚不行嗎?誰擁有這八十一枚金幣?是不是因為主人公心地善良,老神仙就給了他金幣?我完全沒想到影片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約四、五歲的山村小女孩丫丫正坐在媽媽的身旁,聽媽媽講故事。但是第二天早晨,媽媽就出遠門打工了,丫丫一邊哭一邊追趕著汽車。我的鼻子一酸,想到如果是我,我一定抱住媽媽撒嬌,不讓媽媽走。但是這麼小的孩子經歷這種事,真的是很可憐!我卻在丫丫的眼睛裡看到了“堅定”兩個字。一個收廢品的老爺爺收購了丫丫的礦泉水瓶,給了丫丫五角錢的硬幣,告訴丫丫這是金幣,有了它,什麼願望都能實現。我終於知道“金幣”是什麼了。丫丫的奶奶告訴她,只要有八十一枚金幣,就能見到媽媽了。老爺爺和奶奶的話,給了丫丫極大的希望,她到處收集空瓶子。我偷偷算了一下,丫丫一共要收集四百零五個空瓶子,才能攢夠八十一枚金幣,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影片中的丫丫,真的令我敬佩!她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而且還很膽大、執著。說她誠實,是因為她每次犯了錯誤都勇於承認;說她守信,是有一次老爺爺病了沒來收瓶子,她一直等到太陽落山;說她樂於助人,是一對來旅遊的哥哥姐姐迷了路,她幫他們帶路;說她膽大執著,是她一個人坐車跑到城裡去撿空瓶子,還不小心遺失了金幣;但是最後丫丫終於攢齊了八十一枚金幣,等來了媽媽,我感動得哭了……

原來這是一個留守兒童渴望父母之愛的故事,大人們的善意“謊言”做出的美好“魔法”,讓孩子生活得有希望,也得以願望成真。讓我們多多關心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愛的力量!

《一杯清水》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862字

一杯清清的水沒有任何味道,放入一片黃蓮就有了苦味;再放入一些糖,就變成了雜味。這就恰似人生歷程,向一杯清水不斷地新增著調味劑,苦澀成甜蜜都靠你自己選擇。

在觀看了法制教育宣傳片後,我更加體會到了正確的選擇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也許你會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其實並不盡然,法律其時就在我們身邊,無時不在。

宣傳片中的事例讓我感觸良多,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掃除時,一個男生(甲)正在擦黑板,另一個男生(乙)則在黑板上塗塗畫畫,在甲的幾次提醒下,乙還是沒有停下,於是他們爭吵了起來,甲仗著自己身體高大,突然出手摧了乙一下,衝突激化了,雙方大打出手,其它同學上前勸阻,將其攔下。乙同學在被勸下後,眼睛直盯著甲同學,面色陰冷,語帶威脅地說:“有本事你給我等著!”隨即轉身走出教室。不一會兒,乙同學回來了,手放在背後,快步走到甲面前,將手伸到甲面前,把在手裡的刀捅入了甲同學的身體裡。甲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乙也將在鐵窗中度過自己的餘生。在自己人生的白紙上塗上了濃重而不可磨滅的一筆黑色。

在人生路上會遇到許多影響其一生的十字口,這正需要我們用心去選擇,不能讓衝動控制了自己,留下禍端,這樣才能不用青春為自己的衝動買單!

世上沒有後悔藥可買,在犯法後進入監獄之中才悔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後悔,想到父母會因此而途透人心。不要在看到父母為自己而愁白的雙鬢才悔悟;不要在給自己的人生留下汙點後才悔悟;不要在自己將把青春度超額完成在監獄之中才悔悟。

衝動是魔鬼,在衝動和選擇撞在了一起時我們應靜下心來,慎重選擇,做到三思而後行,別讓怒火毀了自己的青春。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做到知法懂法,遵紀守法,才能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毀掉自己的一生,把青春都浪費在監獄之中。我們還要克服各種缺點、小錯誤、壞習慣、壞作風,把違法犯罪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於未然。

不要在衝動中迷失了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選擇口都要經過深思熟慮,考慮清楚將帶來怎樣的後果,才能作下決定。人生如下棋,錯一步,則滿盤皆輸!

一張郵票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我夢寐以求都想得到一張郵票。有一天,我在抽屜裡偶然發現了一封發黃的信件。上面貼著很久以前發行的郵票。這張郵票是1995年6月19日發行的郵票,現以有20年的歷史。我仔細看了看發現左下角寫著20分和中國人民郵政八個字,右下角上一點寫著上海居民四個字。雖然這張郵票沒有其他郵票那麼珍貴,但它是我見過的第一張郵票。

這張郵票保留著幾分古色,有亭臺、樓閣。顏色非常鮮明,青的磚,綠的瓦,半圓的拱形大門,半圓成淺綠色,門框成黑白色。從遠處望去像樓梯一樣一層又一層。

郵票素有“國家名片”之稱。世界各國把本國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歷史、地理、體育、衛生和生態等方面。郵票具有藝術性。郵票的藝術性指通過郵票藝術形象去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媽媽對我說:“這張郵票刻畫了上海居民住宅的情況,反映了上海的發展。上海發展地飛快,上海不僅是中國繁華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名氣。”

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我決定要好好得收藏這張古老的郵票。我拿起郵票慢慢地剪起來,生怕把郵票剪壞,在剪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笑。因為我為我收藏的第一枚郵票感到開心,我一定要收藏更多精美的郵票。

張思德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612字

銀幕上憨厚、淳樸的八路軍戰士張思德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永遠帶著微笑的臉,溫暖著每一個看見他的人。他的永不停止幫助別人的雙手和大腦,值得每一個人的尊敬。

雖然電影可能採用了一定的藝術渲染手法,但仍能完美地表現出張思德的人格魅力。僅僅是從他開荒的身影,對於工作認真的態度,就可以清楚地表現出來。做事默默無聞,不張揚,不邀功,以致於他參加了革命十幾年,仍舊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戰士。這還是因為他心裡時時刻刻想著的都是人民,念著的都是為人民服務,所以他一直默默無聞地幹著。他不僅是解放時期人民的楷模,也是當代我們應當尊敬和學習的榜樣。

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於鴻毛。張思德的死是為人民服務而死,就是重於泰山。在當代,為人民服務也已不在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猶如泰山一般的力量。為人民服務也不在是政府們的事,同樣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在我們每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為人民服務就演成了為他人服務,為大家服務。

這個社會有千千萬萬個人存在,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在別人困難時的一次援手,在別人無助時的一個微笑,在別人寒冷時的一條棉被,在別人飢餓時的一個麵包,這都是幫助,這都是為別人服務,這都是張思德精神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發揚

張思德雖然犧牲,可他的精神卻沒有因此而逝去,而且將永遠的留存在我們的心裡。在他以後的所有人,都已經將要沿著他的足跡走下去,一直堅持“為人民服務”。

珍藏每一張郵票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3字

爺爺走了之後,奶奶把家大整理了一次,理出許多郵票。

這些郵票不是現在買的,而是爺爺當年一張張收集的。有一九六幾年的還有一九七幾年的,在現在可都是古董了。雖然這些老郵票很有價值,但對於我來說最有價值的是我對爺爺的回憶。

翻開一頁集郵冊,我好像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一張張老舊卻別有深意的郵票映入我的眼簾。郵票在信封上粘有膠水,要在水裡泡一會兒,把它和信封分開,再剪下來一張張晾開。奶奶告訴我,爺爺以前都是把郵票一張一張用鑷子夾出來,放在太陽下晒,晒完了再一張一張夾起來放回原位收好。在這裡我也看出了爺爺對郵票的熱愛。

現在能看到這些古老的郵票都是爺爺的功勞。現在郵票歸我了,我也想像爺爺那樣細心整理儲存。

我早就有這個想法,媽媽也表示同意,可一直沒找到一個好時機,現在學業很忙根本沒空。不過我還是會去翻一翻。有客人來時我也會拿出郵票,別人都問我哪兒來的,我總笑著說:“祕密。”

有的上面印著生肖,有的畫著蓮花,有的畫著兩個小孩在玩……以後,這些郵票可能會越來越值錢,但不管有多麼高的價值我也不會賣,也不會用在寄信上。這些郵票是爺爺以前觸控過的、注視過的,我要把它傳下去,一直留著把它傳給後代。

一站到底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687字

戰勝自我,做真正的贏者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江蘇衛視訊道由李好和陳爍主持的《一站到底》節目,這個節目非常好,主持人出題,選手來答題挑戰,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吸引了好多的學歷較高或名校畢業的選手來參戰,最終獲勝的選手可以與機器人“汪仔”對決,並有相對應的獎品。而昨天,節目中出現了一位不同尋常的選手。

這位選手就是樑藝,也是節目開辦以來唯一一位坐著的選手,曾做過節目主持人,因為一場疾病而導致了下半身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當時的樑藝因為這場變故,很自卑,整天待在家裡,不敢出門,經過了14年的灰暗狀態,她戰勝了自我,走出了自卑。而且她用自己的力量做公益活動,資助了2名小男孩上學,同時樑藝還是北京殘奧會火炬手、宋慶齡基金會全國青少年生命教育愛心大使、小雨點愛心助學發起人。她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樂觀積極的心態讓人感動,值得我們學習,而今天她敢到這個節目來挑戰,更證明了這一點。

樑藝的精神也感動著來節目參賽的每一位選手,當雷兆雲選手打敗了3位選手選擇帶著獎品離開時,他選擇把接下來挑戰的位置讓給樑藝;當張櫻芳被樑藝打敗後,她決定把跟隨她6年的項鍊送給了樑藝。隨後樑藝勇往直前,憑著自己真正的實力,獲得了最終挑戰成功的人,雖然在與機器人“旺仔”的對決中被打敗了,但是她感到了無限地滿足。

這讓我感受到了:有時,當命運的不公平降臨到你的身上時,不要自卑,也不要退縮,懷著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迎接命運,挑戰命運,或許會成功。即使不成功,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已經努力去嘗試過了,你還是真正的勝者。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肯定會為你敞開一扇窗”,這是我看完這期《一站到底》的一些感想。

《另一隻鞋子》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518字

如果不是我的,我會把我得到的還給你。如果我無法得到,我會把我有的送給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簡短的八個字,卻韻含了友善,給予,關愛他人的無窮快樂。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播下一粒真善美的種子,收穫的將是靈魂的閃光,溫馨的花香。

一個貧苦男孩兒的鞋子壞了,他到了路邊修鞋,課鞋子怎麼也修不好,他無奈,將鞋子一甩。抬頭看見了一雙嶄新的皮鞋,鞋子的主人不停的擦拭著小皮鞋,窮男孩看著小皮鞋開心地笑了。火車要出發了,由於人太多,小主人的一隻鞋被擠掉了,他想去拿,可是來不及了,只剩了一隻小皮鞋在那裡。窮男孩看到了,拿起小皮鞋向火車的方向跑去,他想把鞋還給他的主人,可火車越開越快,在最後一刻,小男孩用力把鞋朝車門的方向扔去,可並沒有扔進去。車上的男孩沉默了一會,脫下了另一隻鞋向貧苦男孩扔去,兩個人揮手告別。

這個微電影沒有一句話,卻深刻感人,詮釋了人間最美的部分,窮孩子的追鞋相送正是君子固窮的體現,富孩子的脫鞋相贈正是君子成人之美的體現,僅僅四分鐘多的視訊卻捕捉到了人類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面,人世間的大德莫過於成全對方,有時候成全對方就是成全自己。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給予一點,還怕這世界不夠美好?

一封家書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721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古代技術落後的條件限制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能通過書信來實現,所以古代的家書,以及家書中蘊含的情義,家風,情感以及文化已然成為了一種寶藏,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和解讀,而《一封家書》這一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這樣有效的平臺,一個供我們分享感受,體會人生的平臺。

《一封家書》是一個充滿了歷史韻味、文化內涵的情感類節目,他的成功出臺不僅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保護,也側面反應了現代觀眾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所以這一節目一經播出就受到了業界業外的廣泛關注,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肯定。

在《一封家書》的整個製作流程中,節目組在每一期都會邀請一些當下非常有影響力的明星參與進來,這些知名人物通過寫家書、讀家書、品家書的親身實踐號召大眾重拾傳統文化,引導大家重視傳統文化,確確實實起到了模範榜樣的帶頭作用,也的的確確推動了這一綜藝節目的發展與蓬勃。

當然,除了單方面的強調傳統文化之外,《一封家書》的節目組還致力於喚起人們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感情,鼓勵大眾善於傾聽故事,勇於表達愛意,敢於傳遞愛意。在節目中,通過閱讀一封封感情真摯的家書,通過傾聽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寫信人當時的心境,而那些心緒與想法正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敢說出來的,不能表達出來的。至於那些飽含著思念,叮嚀,祝福,安撫,鼓勵的話語更是像一股股暖流一樣闖入我們的心底,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對家充滿了眷戀,對家人充滿了愛意。

《一封家書》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動與感慨,它讓我明白家書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也讓我懂得了表達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希望我也可以寫下屬於我的家書,表達屬於我的故事,留下屬於我的記憶。

我喜歡的一張郵票 篇12

狀物作文 ,503字

這個週末,老師佈置了一篇關於郵票的作文,可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些哪兒有郵票。於是,我苦惱地對爸爸說了這件事,爸爸取出了他的集郵冊,裡面各種各樣的郵票讓我大開眼界:美麗的風景、珍奇的動物的,稀有的植物……真是數不勝數。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張鮮紅的、富有中國特色的郵票深深地吸引了我。自從學習了《中國結》這篇文章,我就對中國結獨有情鍾。它的出現,讓我滿心歡喜。

這張郵票的面值是八十分,看,郵票上面的中國結是由一根紅色的絲線編織而成,不管這根繩子經過如何曲折的纏繞,總是不離不棄,始終圍繞著它的起點。中間還有還有一個福字,它象徵著幸福,隱喻著愛情,呼喚著友誼,讚美著生命,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純真的感情。你瞧,中國結有著絲線質感的鮮紅,美麗、典雅的造型讓人歎為觀止。我知道中國結寓意著中華兒女的中國心,飽含著中國情,因此也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可想而知,如果遠方的親朋好友在收到信的一剎那,滿心歡喜看到貼著中國結的郵票,該有多麼欣喜與激動。

小小的一枚郵票既能傳遞友情,又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我喜歡這枚郵票,不僅是因為喜歡中國結,更是因為它還能傳遞親朋好友間最真摯的感情!

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639字

4月30日,學校組織觀看了《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的直播視訊,習近平主席進行了一次發言,他提出:新時代青年應有五四愛國精神。

我們的國家有整個歐洲面積大小,國界線長度可以繞赤道一週。經過億萬人民七十年的努力建設,她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經濟休。綜合國力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中國正在不斷地發展、富強。她打破了外國侵略,挺直了腰桿子,使我們新一代的青年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

但是,和平安定決不是我們不去愛國的理由,習近平主席告訴我們,要居安思危。十來年前,有一個美國人叫龍安志,他熱愛中華文化,並且說過這樣一句話:"那時的美國,物質生活已經很豐富了,年輕一代變得奢侈浪費、崇尚名牌、不知感思、自我而膚淺,有點像現在中國年輕一代"。時間證明他是對的,中國年輕一代被美好生活衝昏了頭,他們忘了這美好生活是誰給予的,是祖國!

中國有很多不足: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土地問題。中國資源人均佔有量少,教育資源和水平中等。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一產業仍占主導地位。中國人口、經濟、資源的分佈不均勻,如今,還有中國孩子上不起學、吃不飽飯、穿不暖、睡不好;如今,還有外國勢力敢向中國挑釁,給中國使絆子,甚至是威脅;如今,還有奢侈風、祟拜風在中國盛行,人性的劣根性和冷漠在中國出現。中國有很多不足,中國仍需努力!做為中國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為國家努力!

愛國從來不是過時的話題,我們需要愛國精神!

五四運動百年有感:

列強侵略籤條約,

青年遊行當先鋒。

喜看華夏今雄起,

五四精神定長存。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711字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堂好課》的其中一課——思政課,那思政課又是什麼呢?是幫年輕人扣好人生第一顆釦子的課程,聽了這節課以後,我感觸十分的深刻。

這節課的主講是金一南教授,而這一節課的主題是:我們為什麼要愛國?怎樣才能真正的愛國?我帶著這兩個問題開始聽下面的講解。

首先,就是一句重要的話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次就是“信念,信仰的力量”!還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愛國的力量。是啊,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國,沒有一個崛起的民族,我們哪會有依靠,而我們的依靠又是什麼呢?

本節課的又一個主題是:百年輝煌,從1840年~1949年來是中國建國的日子,又是中華人民受苦受盡苦難的日子。在原來,我們中國只佔世界創造業的百分之二;2009年我國上升佔世界的百分之十八;2016年又上升到了百分之二十六點七;再以類推,到2025年上升佔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四十五,那2035年,甚至年數更往後呢?至今,中國從1949年~2020年,有70年的歷史了,在這70年裡,中國的每一天都在進步,而其它的國家,要想發展這麼多,至少要努力二、三百年。並且,中國是各個門類唯一齊全的國家!中國還擁有世界最多的理工畢業人才;年度申請專利第一個突破百萬的國家。比美國,日本,韓國加起來還要多!我還總結出一句話:要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不斷地自我挑戰。以及一個人只有不忘本(初心),你才能有所作為,才能使平凡變得不平凡。

……

是啊,不經歷風雨,滄桑,怎麼能見到陽光呢?中國從百年滄桑涅??,迎來了百年之後輝煌的這一刻,這一刻會永遠記在每個人的心間,永遠照耀著!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643字

今天我收聽了綜藝節目——《一堂好課》。第一期的主題是愛國,主講老師是金一南教授,是國防大學的教授。

這是一節思政課。金一南教授講了許許多多他的故事。比如:與基辛格、他的戰友、託卡勒……中國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復興。當被問道“提愛國你會想起什麼時”。他回答:是基辛格對他上班遲到而到了歉,他說如果沒有背後一個崛起的中華民族,基辛格就不會訪華。他也不可能會與基辛格見面會談。

託卡勒總結了三種力量——信仰、金錢、知識。金一南教授說:“還有了一種力量,那就是信仰。”中國大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少數人是因為相信而看見。比如我們的共產黨共產黨員們,因為信仰相信戰爭會勝利,所以他們成功了。軍人屈楚蕭說:“長征也是一種信仰。”因為長征隊伍相信自己能成功就真正成功了,如果你處於消極態度等於半途而廢不可能成功。

軍人宋璽在海上遇海盜時。默默地對自己說:“如果班長不行讓你上,你敢嗎?”他思考了一下對自己說:“敢!”他敢於挑戰,我們要向這位勇敢的姐姐學習。金一南教授說,如果沒有挑戰就自己創造挑戰。

今天我明白了,要愛國為祖國做貢獻,要有信仰,敢於挑戰。我非常非常愛我的祖國母親。在今天地理課上看到書上說的發展中的國家有中國。發達國家卻沒有時,心中像是被刀子劃了一道!

今生不悔生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940字

今天的《一堂好課》上的是思政課,主要講的是中華民族是怎麼從危難步向復興的。聽完金一南教授的課,我感觸很深。

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軍人們的口號中,“敢於勝利”最讓我熱血沸騰。我們所有人都在“追求勝利”、“渴望勝利”,但“敢於勝利”是這一切的基礎。心中得有一種渴望勝利的一團火,只有燃起這團火,中華民族才會有希望。

如果要我們回答“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話,有三句話最為完美:“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是啊,如果當年沒有那些為國家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怎麼會有如今的中國?如果沒有新中國,那怎麼還會有我們?所以,就是因為有了那些英雄,才有了我們如今繁榮安定的社會!

1840年,中國陷入了苦難之中。有個英國人說:“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登出廣告,這裡有一個願意付款但不願意戰爭的帝國。”因為我們在近代,富卻不強,沒有能力去捍衛自己國家的財富,也就會遭到其他帝國主義的掠奪。

1949年建國那段時間,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一顆小釘子叫“洋釘”。那時,我國的什麼東西都是從國外進口,本國幾乎沒有什麼勞動生產力。

但現如今,經過了70年的努力拼搏,我們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製造國。我們在這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其他國家在兩、三百年才能完成的程序!到目前為止,我國的GDP總額是全球第二,中國的製造總額一躍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速度”、“中國大橋”、“中國高鐵”等詞,不過是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中華復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唯有立志與愛國,才能讓中華重振雄風!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86字

陸游說過:“位卑未敢忘憂國。”因為只有愛國才能從苦難中走出來。

愛國是我們中國人的基本理念。還記得曾經的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多少個戰士英勇殺敵,他們心中存在光明,相信中國總有一天從弱小中走出來,而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因相信而看見。如果沒有中國崛起,何談小民尊嚴!如果不是那些英雄讓我們國家從“東亞病夫”的稱號脫身出來,我們會一直揹著這個包袱,其他國家看見我們中國也會瞧不起。現在的拼搏是信仰,過去的長征也是信仰,從而越來越多的70後和80後擔當國家棟梁,這讓我們的中國強大起來,他們為了救中國而浴血奮鬥。

正如現在的深圳,他們那裡原來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漁村,正是因為他們有夢想和希望才把現在的深圳打造的這麼完美。

新中國核導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六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軍事防禦工程,是我國的萬里長城,還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正如任正非所說的:“中國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如今的中國與曾經有著巨大的變化,閱兵式時,我們所見到的炮彈、飛機是那麼雄偉,我們要感謝新中國的製造,遇到困難要勇敢的站出來,為中國的創造而驕傲、自豪。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苦難重重,但復興在望。我們作為新一代少年,需要堅持不懈,努力學習,長大成為有用之人。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8

敘事作文 ,548字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個視訊,主要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國。首先,由金一男老師給我們講課,他先給我們講了新中國從以前走到現在的過程,東亞病夫為什麼是中國。因為中國西洋打不過,東洋也打不過,所以只能被捱打。但是中國沒有屈服,一點一點在發展,從一開始的4%,到現在的20%多,誰敢說我們中國不是好國。有句話說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未解放時的早餐遭。中國用倉庫的形式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但是現在。中國是多麼繁榮富強,時代在發展,中國在進步,全世界人民都看見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用

所有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而我們現在根本就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整天不認真學習,光想玩兒我們現在這麼好的條件,卻不知道為祖國獻一份力,現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你去戰場上拼殺,只要好好學習,掌握好本領,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盡一份力量。

還有就是三個力量,暴力,金錢和知識。金老師又給我們加了一條兒,信仰,有人問什麼是信仰,是呀,就是將來崇高的理想,中國的信仰。就是新中國的成立,不想再像以前,歌詞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誰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深深地想,中國真是太偉大了,在那個社會也不倒下,厲害了,我的國!

看完此視訊,我想中國一定不會再次落後。而會比現在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一堂好課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499字

什麼是一堂好課?一堂好課的內容是什麼?今天謝老師讓我們看的《一堂好課》中,我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今天要講的課是思政課,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歷史程序,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紅軍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了!

1934年,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的圍攻,率領30萬大軍進行萬里長征,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和陝西紅軍成功會師。但是經過長征之後,紅軍從原來的30萬人銳減到了3萬多人,給了紅軍很大的打擊。

中國在1949年成立之前,流傳著一句老話:“人在屋簷下,哪有不低頭”。在以前的那一箇中國,貧窮落後,經濟不發達。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和70年前不一樣了,中國華為已經推出了5G網路,比美國提前了3年的時間,這代表了國家的富強。

金一南博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他也是一名小學員,因為有車擋住了他的去路,導致他遲到了。而40年之後,他會和擋他的人坐在一起話談!

主持人讓臺下的人們說一下感受,三位課代表表明了他們對黨的信心和希望。是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信心,毛主席說過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錯,只要我們心中充滿信心,火焰一定會永存心中。

同上一堂課的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679字

今天班隊會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同上一堂課之雷鋒伴我成長》。

雷鋒,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吧!雷鋒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雷鋒就如春天的風,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雷鋒精神就彷彿一顆耀眼的星辰,引來千萬人的學習。2016年3月5日是第53個學習雷鋒的紀念日,百萬名中小學生一起觀看同上一堂課之雷鋒伴我成長。

2012年的一個夏天,有一位遊客在水中游泳納涼,但卻被迂迴的江水困住了,要往最近的岸邊游去也至少需要好幾分鐘,眼看著江水將他的頭頂淹沒,這時,一個小夥子從旁邊跳了下來,用了不到5秒的時間,就游到了他的身邊,就這樣一條寶貴的生命被獲救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雷鋒的精神,只有我們自己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才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可以與他們成為知心彼心的好朋友。

小時候,我聽身邊人說,只要有人幫助其他人,他就喊幫助他的人叫他“活雷鋒”。小時候我不懂事,只知道雷鋒是好人,已經殉職了,但是我不知道“活雷鋒”是誰,我便向媽媽問道:“媽媽,媽媽,雷鋒不是已經死了嗎?怎麼還叫‘活雷鋒’?”我把媽媽問得一愣一愣的,媽媽總是找藉口說:“小孩子長大後會明白的,不要老問大人,以後你總會知道的。”

現在我長大了,終於明白了什麼叫“活雷鋒”,“活雷鋒”就是在生活中從點滴中幫助別人的人。因此,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幫助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身邊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