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民族魂相關作文20篇

中華龍民族魂 篇1

國一作文 ,722字

龍是傳說中的一種奇異生物,它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古代的皇帝自認為:自己的身體為龍體,穿的衣服為龍袍,坐的椅子為龍椅。正因為龍的千變萬化,無所不能,它才可以主宰天下。所以人們認為龍是威力無窮的神王,它象徵了威力無比、毀滅一切的力量。如今,龍代表一種正能量,它是抵禦外部列強窺視中華的巨盾,也是內部防腐拒變的一把利劍。龍——就是中華民族魂。

可是,龍也有它的缺點——驕傲自大,就像我們的高高在上的清王朝,才使一箱箱的鴉片,一陣陣炮轟,一聲聲槍聲,給這條驕傲的巨龍打了麻藥,使它昏昏地沉睡下去,一個不小心,從九天跌入了無盡深淵,但龍畢竟是龍啊!在即將跌入深淵的那一刻,天際的一個響雷,使它陡然驚醒,隨即便是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龍吟,張開自己華麗的龍翼,勾勒出點點星光,隨即便扶搖直上,一舉登上世界之巔,成為世界最強。

眾人皆知的劉翔,以12秒91獲得世界冠軍,那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啊!那時短跑曾經是被稱西方人稱為黃種人進不了前八的專案,可劉翔這個黃面板龍的傳人卻以12秒91獲得冠軍,有力地質問了那些藐視龍族的人。

龍是不合群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力量很強大,所以不願意合作。後來,我們才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們不能忽視身邊的夥伴,更不能忽視集體的力量。

在小學、在初中,我都或多或少地步入低谷。可是我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頑強地回到龍的行列。因為我確信自己是龍的傳人,只要意志不消沉,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如今步入新的學習環境,擺在我面前的阻礙和困難還有很多,不過只要我有龍的精神,我就能昂首挺胸,迎接新的挑戰!

我們是龍的傳人,雖然龍是不存在的,可是能龍的精神、龍的魂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脈!

中華魂民族魂 篇2

國三作文 ,869字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這五千年的時間中,經戰亂,攘外敵,顯國威,建立了一個個太平盛世;在這五千年的時間中,人才輩出,他們挽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時,他們將中華民族發揚光大,他們就是我們民族的“魂”。

偉大領袖毛澤東,在那個黑暗的年代,領導中國共產黨艱難前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變得強大起來,讓國人以自己擁有“中國人”的身份而驕傲,而自豪——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偉大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在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在中國人近乎麻木之時,挺身而出,棄醫從文,以筆為械,直言不諱,喚醒國人——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黨的好乾部焦裕祿,擔任蘭考縣縣委書記,帶領人民群眾,同全縣幹部、群眾眾志成城,與沉重的自然災害作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身患肝癌,強忍劇痛,堅持工作,不求回報——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中華魂,民族魂!它不僅代表著一個人,更代表著他們身上永不磨滅的精神。不同的時代,中華魂也有所差異。當今時代,中華魂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奮進,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如果黨是巍峨的萬里長城,我願是長城上的一塊石磚;如果黨是烙印的錘子和鐮刀的旗幟,我願是旗幟上的一絲纖維;如果黨是一座鬱鬱蔥蔥的青山,我願是山中的一棵小草……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的命運、人類的命運聯絡在一起,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一代一代的先驅為我們鋪路,而在我們這一代夢想將成。中華魂,讓我們銘記歷史;中華魂,讓我們展望未來。業火化灰,英靈不散;先驅已去,薪火永傳!

號角已經吹響,壯志仍在心頭,讓我們滿懷豪情,再創新世紀的輝煌!

中華魂!民族魂!

民族魂中國夢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6字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出自魯迅的《自嘲》,它是魯迅一生的寫照。

經過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和媽媽來到了魯迅故居,媽媽說今天我們是去探訪一個偉大的靈魂。走進街口,一塊整整一面牆那麼大的浮雕便出現在我眼前,“魯迅故里”四個金色的大字蒼勁有力,浮雕的上面還畫著一箇中年的頭像,他頭髮豎著,眉頭深鎖,一臉的凝重,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這就是魯迅了,也是我們在畫冊、電視中經常看到的形象。初識魯迅,嚴肅中透著親切。

我們先去了“三味書屋”,這兒有一個關於魯迅小時候的故事:魯迅的父親生病了,有一次魯迅因為替父親抓藥而遲到了,雖然他被老師罵了,但他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默默的走到自己座位,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以後,魯迅再也沒有遲到過。這個“早”字,刻進的是他的“心靈”。走近魯迅,親切中燃起佩服!

順著人流,我們又去參觀了魯迅紀念館。一進門,便見一座高大的大理石像,這還是魯迅,我從那深沉的眼神中感受到了魯迅的憂國憂民。在雕像的旁邊,有幾個瀟灑的金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媽媽告訴我,這說的就是魯迅對敵人冷,對人民熱,這一冷一熱盡顯了魯迅的“孺子牛”精神。紀念館中,我瞭解到了魯迅坎坷的一生,知道了他棄醫從文的經過與決心,他用手中的筆喚醒大眾的靈魂,拯救苦難中的民族。更深地走進魯迅,佩服已升騰為大寫的敬意!

參觀的最後,我看到滿滿的一面寫滿魯迅語錄的牆,其中有兩句特別打動我:“只要我活著,就要拿起筆去迴應他們的槍支”“如果我是一頭牛,我吃進去的是草,吐出來卻是牛奶、血。”讀著他,魯迅在我心裡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了,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一直冒著生命危險在用他的文字戰鬥,他不但是文學家、思想家,更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此時面對偉人,已是心潮起伏,思緒飛揚!

如今的我們生長在紅旗下,享受著國家強大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魯迅先生他們這些革命先輩們犧牲與付出。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現在勤奮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實現我們自己的中國夢。

讀《中華龍鳥》有感 篇4

讀後感 ,606字

母愛,在每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母親便“賦予”了小生命義不容辭的關愛。

《中華龍鳥》是講述了在天災後兩種恐龍的變化,“澄”是主角華龍鳥的前身,而“岫”便是冷酷的犬齒甲龍。

“澄”,它把對子女的愛發揮得淋漓盡致,當子女面臨危險時,它絕對不會離它們而去,自己脫險;它明知鬥不過食肉龍,可是它選擇了留下,犧牲。是愛,是母愛的驅使。

“岫”,它們是個可怕的族群。是侏羅紀時期的“惡魔”,是最令“人”聞風喪膽的“老頭”。

在這處處潛伏著危機的侏羅紀時期中,我認為每一種龍都會以自己的生命安全為最依歸。但中華龍鳥卻突破了這個冷血的傳統。相反,它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就如當年“孟母三遷”的故事一樣。

與之相反,犬齒甲龍則給了我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它們的族群則是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天高。找不到食物,便撕食同類,以大欺小。最後,更是以伴侶為食,真是慘不忍睹。

我在想:若我以一隻犬齒甲龍的身份生活在侏羅紀時代,我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會不會成為自己同伴的點心呢?會不會被自己的伴侶吃掉呢?想到這樣的畫面,我再也沒有勇氣往下面想了。

天災—大黑暗時代來臨了,犬齒甲龍在此次天災中被淘汰了,而中華龍鳥就心想事成地振翅高飛了。這是不是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

這本書寫出了“心”的最醜陋的一面,但更大程度上是寫出了“母愛”的偉大。死亡,在中華龍鳥眼中遠比保護子女低,這是我們看到的最“人”性的一面。

民族魂 篇5

高二作文 ,764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先賢早已昭示世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定誓死捍衛我們聖潔的靈魂—民族魂。

昭昭大漠寒風摧,金衣鐵馬渡邊河。孤漠冷凝脂,刀光磨寒影,龍騎軀千里,直搗黃龍府。面對異族侵襲,大漢子民慘遭殺戮,漢武大帝怒吼:“犯我大漢天武者,雖遠必誅!”長達幾十年的漢匈之戰,終於澆滅了匈奴外族的侵漢志氣,使其一蹶不振。漢武帝這位天之驕子,用武力捍衛了祖國和他的子民,名垂千古,流芳萬年。民族的凝聚力,從此邁上了新的頂峰,這才使得漢王朝興旺強盛,威懾四方。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畫濺淚,恨別鳥驚心。”面對支離破碎的江山,不再華麗,不再錦繡,“臣子恨,何時滅”;面對載歌載舞的君王,不再納諫,不再早朝,慨嘆“漢皇重色”,唏噓不已;面對官貴朱門酒肉,不再勸諫,不再治民,“哀哉吾心乎”。三軍將士奮力北伐,收復河山,卻被十二道金牌告示撤軍還朝,鵬舉的“北伐”巨集願,唯有就此結束。戎馬一世,卻含冤入獄;功勳無數,卻貶為庶民;光復漢庭,卻“莫須有”,含無盡的怨恨死於風波亭。岳飛,立志興國的忠臣就此隕落,但他的靈魂,凝結成民族魂,昭示後人誓必光復華夏,壯我河山。

封建愚味無知,麻木冷血無情。近代的中國人民,普遍如此!昔日的禮儀之邦,強盛大國傾刻覆滅,受盡列強欺凌掠奪。吾中華有志之士奮勇爭先隻身投入救國扶民洪流之中。一支鐵筆,盡顯錚錚鐵骨,褪去中國人“東亞病夫”之衣,他,魯迅,革命的鬥士,彰顯民族之魂。嘔心瀝血,用剛勁震撼的語言,喚醒了無數中國人民沉睡的心靈。他像太陽,把生命的光輝,普照著人民,他以筆凝聚民族的靈魂直至生命最後一刻。民族魂,魯迅當之無愧。

大國崛起,歷經滄桑,改革開放,三十餘載,安居樂業,盛景繁華走康莊。安邦定國有策,實幹造福有方。

民族之魂,子孫萬代,恆古不變興中華!

語文課,中華人民的脊樑 篇6

國二作文 ,711字

語文課,中華人民的脊樑。語文課,人與人溝通的橋樑。語文課,滋潤乾枯心田的露珠。語文課,炎黃子孫的精神食糧。

語文課,曾經發生過許多故事。或帶給自己無盡的快樂,或有過說不完的羞澀,獲得了許多感悟……但是我最記憶猶新的是那雙猶如深邃的夜色星星般光亮的眼睛……

“叮叮”、“叮叮”……一陣急促的上課鈴響了,學生們紛紛回到教室座位上坐好。語文課代表馬上在講臺上領讀,原來是一節語文課。我心想:糟了,昨晚複習了一半就睡了,求神保佑千萬別被老師抽中。這時,我臉上雖然鎮定自若,面不改色,但是心裡早就像在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記得團團轉了。

語文老師,來了,“昨晚同學們複習好了嗎?”語文老師響亮的聲音在教室裡迴盪。同學們有的驚慌失措,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洋洋得意……而我呢:蒼天保佑一定不要叫我回答問題哦。這麼一想,頭一下子就往桌子下面栽下去了。但是老師的目光早已把我的行為鎖在眼皮底下,“靜儀,你就第一個回答吧!”老師目光柔和地看向我說。我緩慢地站起來,瞬間全班鴉雀無聲。我彷彿能聽到自己急促的心跳聲,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唉!老天爺對我可真好,一下子就選中我了。沒法,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老師的目光從柔和變得緊張,一邊望著我一邊引領我回答,好不容易在老師的引領下把答案說了出來。老師眼裡竟是滿滿的欣慰,沒有一絲責備之情。“啪啪”掌聲在班裡迴響著,流蕩到我的心裡。一陣暖烘烘的,臉上一下子更紅了,眼眶裡閃爍著淚光。我笑了,老師笑了,同學們也笑了。笑容是那般甜美,那般的清晰,那般的溫暖,在我的心中刻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更有老師那雙明亮的眼眸。

語文課,中華人民的脊樑,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炎黃子孫;瞭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從語文課開始。

何曾失落民族魂 篇7

高一作文 ,855字

浩瀚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愛國志士不勝列舉。這些歷史人物猶如天空中的點點繁星,他們為何如此光彩奪目,我不禁想去探索其中的奧祕。或許是源於一種共同的追求……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生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他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他大膽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以身殉國。但要,和平安定何時才可以實現,人民何時才能等到那一天。或許,他再也不想忍受煎熬,再也看不下去奸佞小人的胡作非為……汨羅江畔,他向天地表達了他的一腔熱血,然而只有靜靜流淌的江水理解他,接納了他,將他擁入懷抱,永遠與浩浩江水為伴。35作文網

自古,巾幗不讓鬚眉。為了年邁的父親,為了國家的需要,她沒有絲毫猶豫,挺身而出,馳騁沙場。即使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她也毫不畏懼。我想這一切都來自於木蘭的一顆愛親人的心,愛祖國的心。35作文網

是誰在兵荒馬亂的抗元鬥爭誓死不屈,是誰寧可用生命用鮮血來換取請白,就是不願與敵人同流合汙。最終,他只留下了這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來告訴我們什麼都可以拋,唯有民族氣節不可丟。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懷著既悲又喜的心情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正當自己為不能效忠國家而悲傷時,恍然大悟:原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不因自己仕途失意而沉淪,應該繼續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寧可犧牲自己,他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熱愛人民和祖國,為了民族的興盛,獻出了畢生的精力。35作文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一直尋求救國救民的他通過一部電影發現了中國人民的病症所在,雖有健壯體魄,卻沒有先進的思想。於是他棄醫從文,用筆桿同敵人的槍桿作鬥爭,拯救中國人民麻木已久的靈魂。

我終於明白,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或是一介草民,還是近現代的偉人,他們能在塵封的歷史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是因為他們不曾失落民族魂,都有一種偉大的情懷—愛國之情。

民族魂 篇8

高三作文 ,755字

一個民族傳承的重要標記,便是看民族文化是否延續。

—題記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兼不可得,舍魚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穿越千年的選擇之道至今仍清晰的迴響在耳邊,至今仍然作為社會發展的主潮而繼續著它的作用。

“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經歷了若干輪迴後一切精美華奢的建築設計都將會走向湮滅,而唯一長存的便是前人那充滿哲思與智慧的人生之道。

伴隨物質的發展,精神世界的選擇也變得愈來愈多,我們有了多樣化的選擇,但失去了作為人生髮展的精神之源的話,一切都只是空談。

浩如煙海的歷史古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經久不息的文化相傳、歷久彌新的不斷延續……足以撐起這個民族的靈魂。先秦時代的百家爭鳴的場景仍舊曆歷在目,如點綴夜空的繁星,明亮而清晰,他們一起照亮了這個民族前行的道路。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子的吟誦仍舊迴響在星空中,它給我們為理想而努力的力量;“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太白的豪言仍舊環在宇宙中,它給了我們任何時刻都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淵明的心語仍舊細心田,它給了我們一份幽雅的恬淡……

歷史車輪的腳步從未停止也不會停止,在這個繁雜喧囂的社會中,唯一不變的便是那些來自歷史的積蓄沉澱。“禮,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而厲嗣者也。”聖賢孔子以禮為基點建立了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這難道與今天我們所提倡的和諧無關聯嗎?在經歷歷史歲月的侵蝕之後,先人的智慧仍閃著耀眼的光芒。

總而言之,中華民族能夠延續至今,華夏兒女能繁衍至今的強大精神支柱便是那經歷千年的思想積澱。而它,也鑄就了這個民族最偉大的靈魂。

民族魂 篇9

高二作文 ,667字

一個民族的精髓,體現一種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魯迅以筆代弋,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誠如斯言,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等多個領域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享譽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魯迅為什麼受得起“民族魂”這個稱號呢?首先要事先宣告的是,“民族魂”的稱號可不是魯迅自封的,而是魯迅死後,左翼文人如郭沫若等人給他加上的。事實上,魯迅自己也沒有覺得有多偉大,他倒是希望自己的中以“速朽”,這樣社會才會顯出進步的趨勢來。但“不幸”的是,幾十年風雨過後,魯迅的文學非但沒有被人遺忘,他對中國社會的剖析今日讀來,仍叫人擊節讚賞。

有人會問,魯迅批判中國與中國人,為什麼還擔得起“民族魂”呢?首先,正如喬姆斯基所言:“知識分子永遠面臨著兩種選擇;做一個向權威俯首貼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個獨立的批評者。”他認為,選擇成為一個批評者儘管可能在當下遭遇煩惱,卻能使知識分子最終避開歷史和道義對他的審判。偉大的批評者往往是偉大的愛國者,毫無疑問,魯迅就是這樣的人。

其次,魯迅當年棄醫從文,只為用筆喚醒大眾,醫治中國人精神上的病態,他可沒有像某些他國人一樣巴不得和平大陸徹底消失。一個給你開刀救命的醫生,一個是拿刀想殺你的罪犯,這能比嗎?

魯迅這個“民族魂”的土壤號是後人給他的,這說明了中華民族還算是個有救的民族。

正如季羨林老先生的話,“歌頌我的祖國是愛國,對祖國的不滿也是愛國。”

你是民族魂 篇10

國三作文 ,875字

我望不見你,因為,你在詩裡。

你著《離騷》—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巨集偉詩篇,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你寫《天問》—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顯示了你非凡的學術造詣以及你的歷史觀和自然觀;你書《九歌》—楚國祀神樂曲,經你的加工、潤色而成,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你創立“楚辭”,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你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說:“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你才華橫溢,文采斐然,令世人為之驚歎。

我望不見你,因為,你在國裡。

“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當年的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因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於你之手。你為振興楚國大業,對內輔佐懷王變法,對外堅決聯齊抗秦,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然而,你卻因小人嫉妒,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昏庸的懷王於是聽信讒言,疏遠了你。你被免去左徒之職,卻不曾想,政壇黑暗,官官相護。張儀到楚拆散齊楚聯盟,寵妃鄭袖受賄後花言騙得楚王放走張儀,你,絕望了;懷王一意孤行獨赴秦國會盟而客死秦國,你,徹底絕望了!懷王已死,頃襄王執政,子蘭迫害,你也兩遭流放。曾經幻想的國泰民安,繁榮富強,終敵不過世事變遷。可你,還有對楚國的熱愛,對懷王的忠心,於是,你選擇了殉國,渴望用最後的掙扎,喚醒國君。

我望不見你,因為,你在水裡。

汨羅江畔,你面色枯槁,長髮披肩,漠然無情。你終於明白,你挽回不了楚國,挽回不了曾經的輝煌、曾經的昌盛、曾經的富強。你,已無力挽回!你仰天長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字字鏗鏘,迴盪在寂寞的江邊,敲擊著世人的心靈,流傳了不朽的光年。你縱身一躍,劃出生命的弧度。這道弧線,承載著你滿腔的愛國情懷,又書寫出多少不甘。縱然無奈,卻也是你唯一的去路。

可我想,我還是望見了你,屈原—那個才華洋溢的你,那個忠貞愛國的你,那個不卑不亢的你,那個以身殉國的你。因為,你在我心裡,你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