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狗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人與狗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549字

週末,我與媽媽跑到了電影院觀看《人與狗》。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隻狗,主要講述了在原古時代,人與狗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因此,人如果找不到獵物就必須與凶猛的狗進行鬥爭,這件事傳到了玉帝的耳朵裡,於是,玉帝把人的地位提高了許多,所以現在人要殺狗只要動一動刀就行了。本影片突出了人類的貪婪和凶殘。

在這部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從玉帝把人的地位提高後,狗便成了人的僕人,不斷地為人類捕捉各種野獸。但是,有一隻小狗,它的主人是一個粗暴、調皮的人,那個人每天動不動就拿東西打小狗,因此,那隻狗的身上佈滿了傷痕。有一次,小狗和它的主人出去打獵時,遇見了一隻非常凶猛的野獸,當時,人的手上沒有任何武器,就直接把小狗扔給了野獸。當我看到這裡,我不禁熱淚滿眶,心想:那個人真惡毒呀!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去年寒假髮生的一件事情。

那個時候,我正在寫日記,忽然看見樓下有一個手持菜刀的男人正在追趕著一隻小狗,邊追邊喊:“你這個狗東西,給我站住!”後來一打聽,原來是這隻小狗偷吃了主人的一塊肉而引來了殺身之禍,而他的這種行為不正是電影裡凶殘人們的真實寫照嗎?

通過觀看《人與狗》,讓我瞭解到了我們人類的自私,其實動物也是有生命的,生活中缺少了它們,我們會少很多的快樂,我們應該更多的是去保護、關愛它們,不是嗎?

《老人與海》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465字

他是一個孤獨的老人,每天自己駕著小船到墨西哥捕魚,漫長84天過去了,他卻一條魚也沒有逮到。開始前四十天,還有個男孩子陪他做伴。四十天過去了,他們沒有逮到一條魚。男孩的父母覺得老人捕魚技術不高,而且比較倒黴,所以不讓男孩跟著老人一起出海。

第四十一天,那孩子跟著父母捕魚,不到一個星期就捕來三條大魚。倔強的老人認為自己一定能補到魚,於是他一個人下海捕魚。有一次,他還獨自一人划著小船,不知不覺他一個人已經到了深海,深海里看不見漁船和漁民,可是老人很勇敢。他用魚餌補到一條魚,然後他把那條魚殺了,放在船的一側做成魚餌。結果,大海里有十幾條金魚來了,這些金魚在咬魚餌的時候,老人眼疾手快打死了好幾條金魚。老人正在得意,結果魚腥味引來了一條大藍鯨,大藍鯨一口吞下了剩下的魚餌,就向老人撲過來。老人趕緊舉起大錘子砸向藍鯨,藍鯨下巴流血了,錘子斷了;老人又用划船的船漿不停地砸向大藍鯨,大藍鯨被打死了。這時,天也亮了,老人開始收拾東西回岸了。結果,勇敢的老人脫著回岸了,大家都十分敬佩的勇敢老人。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做事要堅持不懈,要勇敢!

《那山那人那狗》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796字

矮矮的石橋壟斷了淺淺的小河,它們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圓,上半圓是碧綠的稻,下半圓是碧藍的天。

他是一位父親,一個丈夫,更是一位串鄉幾百裡的鄉郵員。如果生命都會擁有一個刻度,那他生命的刻度就是那條漫長蜿蜒的郵路。然而,年齡是一座翻不過的高山,腿腳不便讓他在郵路上的日子愈發漫長。於是,他把沉重的郵包交付給了唯一的兒子。可他又何曾放心,他堅持要走最後一次。

蜿蜒的小道,深深淺淺地劃過蔥綠的山丘,與小溪相傍,與水車相約,與太多的風景相合,拼成了清麗的水墨鄉村圖。

樹蔭婆娑,倒映在路面上,兩個搖晃的身影緩緩出鏡。他們的路線不是沿路前行,而是裁彎取直,趟河而過。為了抄近路,他不知趟過這條小河多少次,深諳那波光盪漾下潛藏的冰寒。年輕的兒子也毫不猶豫選擇了趟河而過。兒子靈巧地躍下河,接過他手裡重重的郵包,高高舉過頭頂,顫顫巍巍地渡了過去。待把郵包安置好以後,兒子又趟回對岸,到了父親的跟前。兒子微微屈膝,扎穩了馬步,然後回望了他一眼,示意他上背。他有些扭捏,但幾經推讓,兒子還是將瘦骨嶙峋的他穩穩地背在了背上。他默默地感受著多年來從未觸及的屬於兒子特有的溫度,悄悄抹了把奪眶而出的淚。

長長的路上,兒子用樹枝掛著收音機不時聽上一段兒,偶爾問他:“這麼長的路你一個人不覺得無趣嗎?”他總是不以為然地回答:“總惦記著趕路,哪有閒工夫在意有趣沒趣的。”

他的確是一個稱職的鄉郵員,幾百裡的郵路,即使有無路的山崖,即使有刺骨的河水,即使沒有一個人跟他說話,一踏上就是幾十年。

最後這一趟,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對鄉親們介紹交待:“這是我兒子!以後,這條郵路就由他來跑!”語氣裡充滿了驕傲,眉宇間滿含著信任。

青山依舊蒼翠,花草散發著幽香,河流還是那麼清澈,泥濘的羊腸小道繼續蜿蜒向前,最後的這趟郵路上,那個孤單的身影更加壯碩,步伐更加堅實。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57字

在漫漫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有的人呢,會知難而退,而有的人則會不畏困難,奮勇直前。

談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費盡了大半生才完成了《國榷》。這本書就是他生命中的一切。不料卻被偷走了。這對談遷來說是何等大的打擊啊!可談遷很快從絕望中脫離出來,重又攤開紙,繼續奮筆疾書起來。而《老人與海》裡的老人聖地哥亞也有著像談遷一樣不怕挫折的精神。

《老人與海》主要講述了老人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從五歲就陪老人一起出海的小男孩也離開了他去了另外一條船,所以這次老人獨自出海。老人捉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不過這條魚很大,拖著小船在海上行駛了三天,頑強地做最後掙扎。老人堅持到底,直至大馬林魚精疲力盡,終於被老人殺掉。在返航途中,這條魚不時遭到鯊魚的攻擊,最後老人深夜回港,拴好小船,摸黑回到窩棚裡睡了。次日清晨,男孩看到那位老人正在量死魚殘骸,從頭到尾足足有十八英尺長。

我十分敬佩這位老人,足足有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八十四”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可他依舊沒有放棄,如果是我的話早就放棄了,即使我半天沒釣到魚,也會對此失去信心。而這位老人卻做到了,可見這位老人的精神是多麼強大,是多麼樂觀,是多麼不怕挫折,我是發自內心的敬佩他。

我們也要像老人一樣,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你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我們還要勇於面對挫折,不要害怕挫折。

永不言棄——《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453字

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老人與海》的書。這本書寫了一位漁夫已經有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了,但是在八十五天的時候他打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在他帶大馬林魚回家時,血腥味兒引來了許多鯊魚。先是灰鯖鯊,它雖然被殺死了,但是把老人的魚叉帶走了,然後是鏟鼻鯊,它也被殺死了,但把老人的刀折斷了,最後是一大群鯊魚一擁而上,把它們都殺死了,木棍也不見了,老人經歷了這麼多磨難,終於成功了。

可能你們認為老人的魚只剩下骨頭了十分可悲,但這其實是可喜的。因為老人在精神上是勝利的,在信心上是勝利的,在戰鬥中還是勝利的。這讓我想起了我在生活中、學習中,有時只要遇到一點點的挫折或失敗就灰心喪氣了,現在看來這些挫折與老人遇到的困難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老人頑強戰鬥、永不言敗的硬漢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遇到再嚴重的困難,信心和希望也不會破滅的品質更值得我們學習。同學們,讓我們像老人學習,學習中遇到困難去戰勝它、去打敗它,也要像老人說的那樣“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現在讓我們努力起來,用老人永不言棄的精神感動並激勵著我們前行!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447字

這段時間,我讀了《老人與海》,這個故事刻畫出一個與大海搏鬥,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下,努力生活的老漁夫。大家都知道,老人漁船上那破舊的帆布,就像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是在告訴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但老人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著出海捕魚,最終捕到一條巨大的魚。

從這本書裡,我領悟到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面對許多困難,失敗,還會負面著許多情緒,很多人因此失去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一點都不堅持,有一點小困難都做不到,都選擇了逃避,面對挫折都選擇了放棄。

和已經生活窘迫的老人相比,那些逃避挫折,逃避困難的人,這些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困難,什麼才是真正的挫折。我們可能因為考試的失利,而失去信心。或者是被別人批評,而自棄。在這個時候,想想這個老人,他是如何面對生活的。無論是與故事中的那個老人比,還是和現實生活比,我們都要學會堅強的面對一切挫折。因為,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在今後我們會有更加多,更加嚴重的挫折與失敗,但是,我相信,只要想到那個老人,只要想到老人那堅強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就會變的堅強,面對困難!

樹蔭下的堅持——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7

國二作文 ,706字

涼風習習,樹葉泛著黃色,已經入秋了。但還是凌晨的時候,陽光就迫不及待的穿透了雲層,蔚藍的天空彷彿是流淌在溪水中的一副的古老的壁畫,神祕而美麗。

清晨,碧綠的樹葉被金色的陽光所滲透,在地面上投射出一個個圓形光斑。在蔥蔥蘢蘢的大樹下,一輛醒目的深藍色條紋的輪椅靜靜地立在那裡,上面已經覆蓋了幾片樹葉。座椅上,一個帶蓋的玻璃杯泡著墨綠色的清茶,看來,那個使用它們的人已經走了不久了。可就在不遠處,一個穿著普通的中年人正向前一瘸一拐地走著,步履維艱。他拄的是一個四腳柺杖,儘管柺杖可以讓他保持平衡,但腳部的不合適讓他每走一步都要付諸巨大的努力,他把身體的重心全都放在柺杖上。然後,我看到他嘗試著向前跨了一步,身體擺動的幅度很大,一搖一晃的。一滴汗珠從他頭頂的細汗中穿過,聚集在鼻尖上。

當我從課外班匆匆趕回來的時候,竟發現他還靜靜地坐在輪椅下,靜靜地喝水,默默地盯著一株細小的草看。不論是穿著張狂的少年哼著歌輕快地走過,還是一群上了年紀的老大媽們嘰嘰喳喳的路過,他都目不轉睛,旁若無人。彷彿,他才是這裡的植物,不,或者說他已經與周圍的景物融為一體了。

那棵大樹下的影子隨著時間的流逝,緩緩地轉動著,但那個中間人仍然開始了他再一輪的艱苦練習。他的每一步都那麼艱難,卻每一步都那麼堅定,因為,在那條路的盡頭,承載著一個沉甸甸的夢。而現在他需要做的,正是突出重重包圍,不停歇的向著那個目標前進。

就如《老人與海》中所說的:“你可以把我毀滅,但永遠不能把我打垮。”恐怕那個其貌不揚的中年人,秉行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無論前方的路如何,請一定,一定要勇敢的走下去。你可能買不到幸運,但要堅信,做個堅強而勇敢的人,這比幸運來的更重要。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46字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是我在讀過《老人與海》之後印象最深刻的。

這本小說主要講的是一位老漁夫桑提亞哥在海上捕魚的故事。經歷了84天的努力,老漁夫還是一無所獲,大家都說他運氣不好,等到第85天,他決定去漁夫們從未去過的深海捕魚,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與勇氣。經歷了幾天艱難的搏鬥,老人終於捕獲了一隻大馬林魚。在返回途中,遭到鯊魚襲擊,最後馬林魚只剩下一副巨大的白骨……

這個故事使我震撼。也許在別人眼中老人是個失敗者。因為作為漁夫,捕不到魚,還能算是真正的漁夫嗎?但面對外界的冷嘲熱諷,他也毫不顧忌。在我看來,老人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他的勇敢與頑強,而是在經歷了84天的徒勞之後,他仍能繼續堅持。這種堅持到底的精神令我震撼。

一次次的一無所獲,一次次被鯊魚帶走,但他始終用盡一切手段反擊,什麼力量也無法摧殘他英勇的意志。

也許很多人眼中老漁夫的結局是個悲劇,包括我也曾這樣認為,可作者海明威為什麼沒有給頑強而勇敢的老人一個完美的結局呢?

其實這個問題要以用書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屈服於它時,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不是嗎?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早已在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出來了。

人生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它的道路漫長而坎坷,其實只要為理想追求過,奮鬥過,何必去在乎結果是否擁有一條完整的“馬林魚”呢?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491字

開學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老人與海》的故事,是美國的海明威寫的。

故事描寫了古巴老漁夫桑提亞哥在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之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但這條魚實在是太大了,拖著老人的小船在海上游了三天才筋疲力盡,最終被他殺死綁在小船的一邊。但是在歸程中卻又遭到了鯊魚的襲擊。最後回到港口時,大魚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描寫的一部經典小說。

這一本書的句子既優美又生動,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寫出了被鯊魚襲擊的時候的驚險與刺激,令我讀了之後還想要再讀一遍。

有的人從一些書本中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收穫了許多的知道。而我,雖然沒有明白太多的知識與道理,但是我知道了要珍惜好眼前的事,遇到了任何困難都應該勇往直前,不能輕言放棄,否則,將會發和無法料到的事情。如果想要吸收好的知識,就應該先要選好書,認真地看好書。

大海是令人高深莫測的,是很特別的,是令人非常神往的。可是誰也不知道,大海里面究竟有多麼的危險呀!老人在書中非常地勇敢,愛探險,所以,我也要向故事當中的老人學習,做一個很勇敢的人,做一個不輕易放棄的人。

這些,就是我對《老人與海》的讀後感。

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15字

在浩瀚如煙的文學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老人與海》。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主要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人,出海捕魚,連續八十四天沒有任何收穫,但他並不氣餒。在第八十五天時,老人一大早把船劃得很遠很遠,他出乎意料地捕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魚。但受傷的魚留下了血腥味,引來了鯊魚。儘管老人奮力與它們拼搏,但魚還是被吃了,只留下魚骨。儘管如此,老人認為自己並沒有被打敗,夢中,他見到了獅子。

獅子,是百獸之王,是勇敢、自信、堅強的象徵。老人屢遭厄運,從不灰心,因為他總在獅子身上汲取力量,與命運做不懈地鬥爭。

這位老人,就是聖地亞哥。一個明媚的午後,我偶然在書架上邂逅了他。他在困難面前決不退縮,不斷前進,是因為他堅信: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即使在人生的角鬥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厄運,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強者!

我覺得,當今社會正是需要這種力量。如今,我們被家長捧在手心裡視為掌上明珠,嚴重溺愛,因此缺少了獨立與適應能力,只要遇到一點困難與挑戰,就退縮不前。當別人不認可或者嘲笑時,不能夠接受,不能去面對,只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逃避,走不出自己的陰影,或者只是因為一些小挫折就從此墜落到無盡的深淵,抬不起頭來。我感到,在老人面前,我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並不是因為物質生活,而是因為精神力量!

他,是一個傳奇,猶如一面旗幟,屹立不倒,迎著海風飄揚!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聖地亞哥,將人類的這種“打不敗”的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