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自然相關作文20篇

願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篇1

國一作文 ,862字

清脆的鳥鳴,綿柔的微風,晴朗的天空,我感受到了,這是大自然,這是大自然的氣息,大自然的聲響,大自然的美景!尤其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天空像是一隻大鳥的豐滿的翅膀,全是白色羽毛般的浮雲,白雲之間是藍色的背景,金黃色的太陽從那裡出來了,它剛對大地看了一眼,就改變大地上的萬物;天空靠著地平線,是緋紅色的,在較高一些的處所轉變成了淡金色,再上去是黃的,再上去又是碧色,再上去到了天頂,則是一種清澈而鮮明的藍色……

走近大自然,你會發現它是多麼的美妙。看,一隻肥大的蟈蟈在草地上穿梭,它那草一般的綠油油的身子,好像只為大地而生。聽,知了在樹上鳴叫,“知了,知了”,它的脾氣可真不小。到草地裡去捉螞蚱,到河裡去摸小魚,還可以在夏天的晚上傾聽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

大自然中,也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故事。大樹上,一隻小烏鴉在喂老烏鴉吃食,那是在教育我們學會感恩;草原上,一隻跑得太慢的羊羔被狼吃掉了,那是在告訴我們,競爭很激烈;土坑旁,一群螞蟻合作把肥大的蠕蟲抬回它們的巢穴,那是讓我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藍天、白雲是大自然的恩賜,然而,貪婪的人們並不珍惜它們;登高遠眺,煙霧籠罩,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令人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如此惡劣,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竟如此糟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生活廢氣……短短的時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消滅了蔚藍色的天空!如果大自然有個法庭的話,人類該當何罪?大自然不能審判,並不等於我們能逃脫受罰,歷史上的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大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深沉懲罰。

把一個清澈透明的天空弄得烏煙瘴氣,實在有愧於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高等動物”這一稱謂,追根溯源,就是人類需索無窮的自私本性,為了自己的舒適與方便,置自然環境和其他生物於不顧,導致了大量的生物種類滅絕,和諧的自然環境慘遭嚴重破壞。正如一位學者描述的那樣,人類文明的腳步走到哪裡,哪裡就留下一片荒蕪。

大自然是我們可靠的朋友,它們無時無刻不陪伴著我們。人類只有和大自然互相依存,才能共同構成和諧的自然界。

人類與自然 篇2

國二作文 ,789字

回首近幾百年,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是極其可怕的。從蒸汽機到燃油的使用再到現在電的廣泛利用,人類無一不在試圖征服大自然,利用自然,改變自然,利用風力、水力來發電,這便是一個利用自然的例子。可是這種利用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人類真的可以征服自然嗎?

就單單以水力電發為例,利用了自然來服務人類,看似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但是去看一看三峽大壩,蓄水洩洪、發電,可是這水一蓄便是百七十多米深,不但破壞了峽谷兩邊的自然景觀,並且使自然與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植被的減少、濫砍亂伐的後果便是嚴重的水土流失。中華民族母親河是一個血淋淋的警告。

現在社會,空調是我們日常最為常見的一個電器,人類將控制氣溫的使命交付於它,來進一步實現對自然的控制。但是汙染為人類自已找來了麻煩,自然發火了。空調所排放的氟利昂破壞了大氣的臭氧層,隨著能夠削弱紫外線的臭氧層的變薄,面板癌的病發率越來越高。

蕾切爾卡森所著的書《寂靜的春天》對人類試圖控制自然作出了批判。化學藥品出現後,人類便想要控制因自己破壞生態而造成的蟲災。自從第一種殺蟲劑誕生後,殺蟲劑便不斷推陳出新。DDT、七氯、DD等有毒的藥品只能短時間鎮壓起義的蟲子,自然的報復不會息停。過不了多久,蟲災再次捲土重來,蟲子對藥物還產生了抗體,人類只能再次升級殺蟲劑的毒性,然而農藥與殺蟲劑在植物上的殘留最終害了人類自己。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中毒的狀況,並且動物也未能倖免於難。生態的破壞使環境也越來越沒了生機。而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反擊,是對人類試圖控制自然的報復。

在對待自然方面,我認為道家老子的主張是很有道理的—自然,無為。順其自然便沒有了外來物種的橫行,沒有控制,也就沒有了汙染。幾十億年來,順應自然發展下去,都沒有出現過大汙染,也從沒有現在的環境危機。

人類是時候清醒了,不要對自然大行控制,應順其自然,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的交匯 篇3

高一作文 ,866字

回到家中,瀏覽著自己前往黟縣所拍下的影像,思緒縈繞在我腦海……

雖身為古徽州府人,但至今未能將自己的足跡遍佈徽州大地;雖早已久仰巨集村的大名,也卻遲遲未踏上這片具有燦爛歷史,引來無數賓朋的聖土。但卻有幸,終於在四月份遂了這個心願,一睹這個千年古村落的神祕容顏。

這個千年古村落寧靜安祥地臥在古徽州的土地上,訴說著徽商的傳奇,闡述著博大精深的徽文化。高高的馬頭牆,粉牆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築,並無多在特別之處,與其它地方的徽建無多大不同,吸引我眼球並引起我遐想的便是村口的南湖,以及穿行於古建群幽深小巷中潺潺流水。這便是巨集村古時的水利工程了。徜徉在這古村落的巷弄中,均可覓得小小溪般流水的身影。據瞭解,古時的人們都是在其中完成各項洗汙的任務。而這條條潺流均會彙集於村口的南湖,而南湖也具有獨具匠心的建造—隔離板。它能將垃圾攔截在固定的區域,便於定期打撈。由此可見,古人便懂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了。

巨集村人的這一創舉不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好印證嗎?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徽州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們依水而居,渴望與自然的親近,但是,在親密之間人們不忘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潺潺的流水洗淨各戶的汙濁,而他們也會定期地還綠水以原貌。二者有機地結合,就這樣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共存,人們沒有破壞生態的自然,而自然也沒有限制人們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態有誰不羨慕?而這,都緣於古人“物我一體”的理念。

可是,在返程途中,路經徽州區時,我依然聞到了那刺鼻的化工味,曾經碧綠的豐樂河也被汙染,早已不見了當年“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美景,汙濁,陰霾成了當代徽州人與自然共處的主旋律,若干年前的古人在若干年前便知曉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而身處若干年後的當代徽州人卻放棄了祖先的傳統美德,實屬徽州之不幸,我們並非如祖先般堅持“可持續發展”,“天人合一”,而是以“我”為中心,總是處心積慮地思考如何征服自然,實屬徽州之悲哀。

古徽州人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的美德卻葬送在當代徽州人的手中,不得不令人深思!

人與自然 篇4

高一作文 ,735字

人類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蹟,人類在大自然的庇護下成長。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漸漸和自然疏離,與自然產生了隔閡,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

人類發明了種種工具,挖掘大地母親用億萬年形成的礦物質,留下無數的礦坑,破壞地貌和地層結構,釀成許多嚴重的後果。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口激增,對大自然的索取愈加無止境,對水資源,森林資源,煤礦資源等破壞很大,對環境的汙染也越來越大了。

工業的崛起,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迅速惡化,全球變暖。科學家預測:如果環境進一步惡化,氣溫進一步升高,總有一天兩極高山上的冰雪就會全部融化,到那時大量的淡水資源將流入大海,海面高度提升超過10米,數以億計的人們將會生活在海底。地球也將真正成為“水球”。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加速了荒漠化的程序。我國現有荒漠化土地267.4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27.5%,全國沙化土地174.3萬平方公里,並且仍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充套件。

環境的惡化直接受害者是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據悉,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地球上紫外線輻射增強,每年因過多紫外線照射導致的面板癌就奪走許多鮮活的生命,現在我國瀕危動植物不下千種,還有的已經滅絕,揚子鱷、銀杉、白鰭豚等珍惜動植物數量已不過千。恐怕再過幾百年甚至短短的幾十年後,人們就只能在世界滅絕珍惜動植物的紅皮書上才能看見它們的可愛和美麗了。

為了人與大自然在以後的歲月裡相處融洽,我們應該樹立環保意識,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把對自然的保護和愛惜當作是一種責任。大自然創造、養育了我們,而我們呢,換來自然千瘡百孔的身軀嗎?人類身為有思維、有智慧的生物,應該知道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大自然—創造我們、養育我們的慈母。

人與自然 篇5

國一作文 ,720字

自然,美如詩,豪如畫。

自然,彷彿有著一支無形的畫筆,為大地添上了無盡的風采。

春天,它在土地上輕輕地塗抹了一筆,草兒便探出頭來,接受陽光的沐浴,春風的洗禮,當小草匯成一片時,它又在草地上細細點綴了一番,五顏六色的花朵遍佈於大地,高大的綠樹紮根在肥沃的土壤之中。清澈的溪水流淌在高山旁,“叮叮咚咚”的聲音迴盪在耳旁。

夏天,它在清澈的湖中用綠色與粉色的顏料畫出聖潔的荷花和碧綠的玉盤,為可愛的魚兒建設歇息的場所,在綠樹上畫上了一片又一片的綠葉,為人們製造蔭涼的天地。

秋天,它在大樹上畫上了金黃的樹葉,紅彤彤的美味果實掛在枝頭,令人垂涎欲滴,摘下嘗一口,嘖嘖,別提有多美味啦!

冬天,樹葉全部落於地下,大自然為了添上幾許色彩,在乾枯的枝頭上,畫上了帶著芬芳香味的梅花,在被白雪封印的泥土上畫上了不畏嚴寒的蘭花,雛菊和高大的竹子,為嚴冬抹上一處新風采。

看到如此之美麗的畫卷,我不禁陶醉於其中,在我陶醉的同時,突然,一聲巨響將我拉回殘酷無情的現實:天空灰茫茫的一片,本是碧綠一片的森林變得光禿禿的,新長出的小樹苗都被垃圾佈滿成了“廢水河”。被綠色佈滿的草地都受到了汙染變得所剩無幾。我不經感嘆到,人類們,世界上的所有動植物都是一份微弱的生命,它們都需要關愛和營養,但我們無情的將它們殘殺,難道不覺慚愧嗎?我們雖常常將“保護環境”四上字掛於嘴邊,但從未用行動證實這四個字的存在。如果,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世界將變得極為美好。

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世界便多一份綠色生命,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世界便多一曲婉轉動聽的歌聲。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世界便多一片蔚藍天空。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世界便多一份綠色光明,多一份人類對自然的愛,世界也將變得多姿多彩!

人與自然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3字

那時,外婆家的房子還沒有拆,座落於田野間。

外婆家緊挨著一條小河,我常常追著鴨子跑。鴨子有時會跳入小河,我有時腳下一滑也不慎跌入水中;有時鴨子會跑到鄰居家裡,我也一跌一跌地跳跑過去,更多時,鴨子往往會跑進河邊的蘆葦地中;我也常去那裡。去得多了,我竟不經意間漸漸愛上了這片蘆葦地。有時閒著無聊,我便會躺在蘆葦地中睡午覺。一睡就是大半天,直到外婆來喊我吃晚飯。

當我睡醒時,伸個大大的懶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再慢慢撥出去,便會感覺像脫胎換骨一般,回到自己最原始的狀態。抬頭凝望著那天空的白雲。似乎並沒有離自已太遠。一陳風吹過,蘆葦輕拂著我的臉頰,從遠處傳來“沙沙”的聲音。

躺在蘆葦地裡,看兩隻小蟲在蘆葦尖上打架;看露珠從頂端一點一點地往下滑;聽小鳥一邊交談,一邊飛過……好不愜意。

靜靜地,我似乎變了,變成了什麼,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似乎變成了蘆葦,在一片兄弟姐妹中,快樂的交談。我似乎變成了蝴蝶,在每一朵花跟前竊竊私語。我似乎變成了一隻小鳥,偷聽著雲和風的談話。甚至有可能是露珠—在蘆葦辛勤紮根的同時,從它頭上滑落。

“陽陽,吃飯了……”我陡然驚醒,這是夢?是的,這是一個奇特的夢!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麼喜歡重溫!

人與自然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290字

《勤儉節約》主要講了通過李紳的《憫農》和一個小故事講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有一個財主的兒子常到一個飯館裡吃餃子,只吃內餡,把餃子皮全吐掉。他們家裡遭遇火災,他變成了乞丐,飯館老闆用扔掉、晒乾的餃子皮招待他。他很慚愧,後來勤奮勞動,生活節儉,家裡又重新殷富起來。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寶貴的,讓我們節約使用身邊的資源,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比如:洗手後關緊水龍頭、洗澡時間短一些可以節約用水。睡覺前關燈、人離開時關燈可以節約電。不倒飯倒菜、“光碟”行動、點餐多了打包回家。玩具、衣服少買,夠用就行。舊衣服、玩具、書可以送給需要的人。

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讓我們都記在心裡並行動起來。

人與自然 篇8

記敘文 ,706字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人類是靠大自然的饋贈來生活,人類也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提供了世界上的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大自然提供了人類溫暖的陽光,涼爽的風,美麗的花朵,我們應該要越來越重視對大自然的保護,善待自然,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們也應該學會和大自然和平相處,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不去愛惜大自然,一定會得到大自然瘋狂的報復,颱風,火山爆發,泥石流……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保護大自然其實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努力保護好我們大家的衣食父母,把寧靜的生活還給大自然,只有這樣,才會生活的更加幸福。

大自然對人類是友好無私,它們無私奉獻,從不曾向我們索取什麼,偶爾大自然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有時甚至是對生命有了威脅,但是人類要坦然面對,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一定會有一控制住它的暴脾氣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敬畏自然,嚮往子鵝鞍,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希望過恬靜的生活,追求與自然和平相處,互惠互利,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我們變得更加有韌性,更加堅強,在一舉一動中,我們都可以表現出對自然的善待,輕輕彎腰繞過低垂的樹枝,溫柔的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生物之間的平等從一點一滴中都可以看出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對大自然的珍惜與愛護。

大自然會對過度開採資源的人,不愛護環境亂扔垃圾的人,對他們懲罰,我們人類社會,是文明的社會,應該加強對大自然保護的認識,和平相處,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大自然的一切都讓我們對它產生敬畏之情,這美麗的大自然,吸引這無數人來欣賞他壯麗的風貌,我喜歡大自然的生活,美麗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綠油油的草坪,讓我不得不感嘆一句,大自然真美啊!

人與自然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5字

地球是一個宇宙中存在的一個行星,也是目前人類賴以生存的甚或環境居住地。近年來,地球環境不容樂觀,人類的生命活動大肆破壞環境,致使地球開始出出現了一系列的環境遭到破壞的景象發生。如:冰川融化、大量的動植物滅絕、海嘯、地震頻繁發生、火山噴發等等,這都是人類破壞環境之後的結果。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的話,我們人類將沒有居住地,我們得子孫也將無處生存。

科學家指出,由於現在工業製造業的大力發展,人類文明步伐加快,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可是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環境汙染,空氣汙染,空氣中的硫化物,pm2。5、pm10等嚴重超標,大城市醫院資料表明,近10年間,肺癌、呼吸道感染事件頻繁發生,各種癌症病例逐年增加,滿醫院都是病號,患有奇奇怪怪的疾病,這都與環境的汙染有很大關係。保護環境為的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得家人、朋友、孩子等,多為別人想一想,還他們一個美麗的明天。

地球只有一個,如果到現在人類還不知道要珍惜保護環境,那等待人類的就只有滅絕,死亡。我們真的非要等到那一天嗎?趁著我們現在還有機會可改變著一切,何不從我們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不為別的,為我們自己活一次!我們得孩子想一想,不要把未來子孫的世界糟蹋的一塌糊塗,讓後代子孫們大罵祖宗十八代。

再次呼籲,珍愛地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人與自然 篇10

國二作文 ,742字

天地之間,存在著一些微小的色彩,經由點點滴滴的積累,逐漸變成了生機勃勃的世界。在萬物之中,唯有一種生物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我們稱它為—人類。被賦予了這樣一個名稱的生物,帶著比其它生物更加智慧的大腦,迅速佔領了地球,成為無上霸主。

在一個奇妙的轉折點,人類進化了,從而會使用並製造工具。歷經千萬年的“改造”,就出現了新一代的我們。雖說是引領全球,卻還有更多神祕的高智慧生物。早期,人類開始嘗試接觸沒有攻擊性的動物,將其馴服,為人服務,現在的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狗其實只是狼的亞種,演變之後,從狼變成了狗。一些狼離開了群體,遇到人類,被人類馴服,脫離了狼的野性,慢慢變為所謂的“狗”。

地球大氣層幾乎完全是氧氣、氮氣,它們和地球表面增溫變熱時所釋放的紅外線,都是十分透明的,也就是說都能穿透過去。但是,目前地球大氣裡還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對可見光是透明的,然而二氧化碳會極多地吸收紅外線。這就意味著,當大氣中有大量二氧化碳存在時,它就會阻止熱量從地表散發出去,結果,熱量便積累起來。所以二氧化碳正像溫室的玻璃一樣,使地球產生了“溫室效應”。相反,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時,地球就會慢慢地變冷。據科學家估計,如果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那麼,這一點點“微小”的變化就足以使地球的總溫度上升,從而會使地球上大量的冰川融解。反之,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一半,那麼地球溫度就會下降到足以使冰川面積擴大3倍。17世紀以來,人類盲目地砍伐森林,破壞環境,無休止地燃燒石油和煤,使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地增加。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加下去,地球上的冰川將在幾百年內全部融解為水體,所有沿海大城市都將會沉入海底。

令人無奈的事,總是降臨在我們頭上,那我們又能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