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故都的秋相關作文20篇

仿寫故都的秋 篇1

寫景作文 ,802字

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若問我北京的什麼最令我難忘,那當然是北京的金秋時節。不管我身在何處,無論是漂泊遠方,還是流浪四方,怎麼都不會忘卻,我魂牽夢縈的,那古都之秋。

秋天是北京一年四季裡最美好的季節,她短暫卻又美麗,還帶著一絲浪漫,不然老舍先生怎會說:“秋天一定要往北平。”

立秋時節,我們常要吃餃子。一盤熱騰騰的餃子下肚,總是大汗淋漓。這因為,立秋時節的北京,仍是夏日炎炎,暑氣難消。不僅熱,連樹都是綠油油的,絲毫沒有要敗謝的樣子。這不能說是入了秋,只稱得上金秋的前奏。

白露時,天明顯乾燥起來了。早晨起來,泡上一杯甘甜的花茶,細細品味,心情自然十分舒暢。通常,這時總要下幾場不大不小的秋雨,但這雨卻是恰到好處,帶走了炎炎夏日,取而代之的是涼爽的秋。秋風秋雨像是在歡快的奏著交響樂,提醒人們秋的到來。樹上許多葉子也被風雨摘了下來,這才真正入了秋。

臨近秋分,又下了幾場雨,日益變涼。街上的行人相繼換上了長袖長褲,少有穿短袖的人了。所謂“一層秋雨一層涼”,正是如此。

我喜歡去頤和園去看秋風拂柳,也喜歡去看香山那火一般的紅葉,還喜歡地壇金黃的銀杏。每當我想起故都的秋,這些畫面就會浮現在眼前。

銀杏樹上掛的白果也都成熟,環衛工人正忙著摘落它。你瞧!它多像紅彤彤的燈籠多好看!我倒不希望好端端的白果被摘下來。當然,白果卻是臭臭的,但這是北京的秋天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槐樹的葉子漸漸飄落下來,花黃花黃的。有的像在盪鞦韆,飄飄悠悠;有的像燕子,悠然飛翔。不幾天,地上就鋪了一層“地毯”

我們管樂團總是從秋天開始排練。音樂聲一時歡快,一時惆悵,我的內心也是如此。

我歡快,自然是因為秋天的降臨而歡快,為豐收而歡快。

北京的秋天氣候宜人,可她跟春天一樣,都轉瞬即逝。這清秋佳日可稱得上是黃金般的日子,正因這佳日短暫,我才感到惆悵。

總而言之,這故都的秋味,必然是我永遠不可忘卻、銘於胸間的了。

故都的秋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08字

自古至今,“秋”總是代表著一層淡淡的憂傷,而《故都的秋》卻打破這永恆不變的韻律,作者穿過大半個中國,就為一睹故都“秋”的味道。

“江南的秋固然存在,但卻沒有北方秋的詩意,草木凋零的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作者給出了這樣的回答,而在北國秋的描寫上,作者草草幾筆,就足以將北方的秋表現的淋漓盡致。“碧綠的天的顏色,馴鴿的飛聲,從槐樹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作者的筆尖似乎又轉到北方的秋與南方的秋的“較量”上。

作者的筆還不完全的停在“秋”上而是專注於北國的槐樹,蟬,雨這些平常物體上,而對南方景物的描寫卻是少之又少,深沉中有點落寞的槐樹,享譽“北國特產”的秋蟬,下得奇,下得有味的秋雨,這一切似乎都在說明北國秋的特點,接下來作者又稍降寫了北方的一大奇景—果樹,而又在果樹分別撰寫了棗子樹,柿子,葡萄,而在這裡呢!作者又隻字未提南方的……

中國的文學似乎與這篇秋並無關聯,可仔細一回味,卻驚奇的發現其實裡面卻蘊藏太多太多的相似,中國的秋,北國的秋總是能夠引起深沉,幽遠,蕭索的感觸,並且在這段末尾強調,能體會到這最深味的秋,只有在中國的北方。

在這裡,作者最終把筆指向南國的秋,用“甘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來變相的說明南方的秋與北國秋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而作者卻生動形象的用比喻句來形容南方的秋的渾渾沌沌,不適合。

文章的最後,作者願用生命來換取三分之一的零頭,就越發的表明作者對北方秋的讚譽,一種心靈,精神上的寄託。

作者對北方秋至深至愛,令我感動,令我懂得一種超出靈魂之外的脫俗感受,面對他的感情,我們能做得就只有嘆息,嘆息這古都秋的偉大,以及作者由衷的感受。

故都的秋 篇3

寫景作文 ,546字

下午,練了好久的G大調奏鳴曲,頭暈暈的,放下琴,把頭探出窗外,伴著清涼的秋風,整個人便頓時舒爽。是啊,我愛故都的秋天,愛秋天那獨有的樂章。

聽,那是秋天婉轉的聲音!夏天那清亮,連綿的蟬鳴漸漸退卻,彷彿從高亢的大調,轉入溫婉的小調;又好似從歡鬧的主旋,轉入和諧的伴奏。涼爽的秋風徐徐吹過,引得樹葉沙沙作響。她們縱有不捨,陣陣徘徊,卻也終逃不過凋落的命運,在風兒的鼓舞下,最終“唰”地歸回了大地。還有那偶爾傍晚的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滴滴嗒嗒地敲打著屋簷……

看,那是秋天灑脫的旋律!那天空的湛藍,到了北京的秋日,彷彿又長了個兒,只有大雁飛過時,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跳到五線譜上,不知要加多少線,才能奏出天空的高遠和遼闊呢;秋日的天空,也更加包容,它能映襯銀杏的金黃,柿樹的斑駁,白樺的迷彩……降到五線譜下,不知要加多少間,才能彈出天空的溫和與深沉呢。而那七十二變的雲朵,有的像活潑的裝飾音,有的像沉穩的全音符,成為北京秋天完美的伴奏型。

還有那秋天的人兒呦,不再像夏天被晒得蔫蔫的,個個都直起了腰板,舒展了眉頭,去清華聽殘荷滴雨,去燕園看銀杏飄飄,去北海賞菊花招展,去香山染紅葉層層。他們一定能哼出秋天的婉轉,唱出秋天的灑脫……

我收起神思,又架起了琴,彷彿剛剛拉出了一首動人的秋日奏鳴曲……

故都的秋 篇4

寫景作文 ,788字

手執畫筆,架好畫架,準備好我常用的幾種顏料。很久沒有畫畫了,今日閒來無事,便心血來潮重拾幾年前放棄了的藝術。

在椅上坐了一會兒,又在椅旁站了一會兒,望著空空的畫紙,閉上眼,嘗試感受這將印在紙上的一切。最先聽到的就是鳥鳴,嘰嘰喳喳一陣又一陣,清脆而歡樂,唱著圓舞曲,迫著我調好彩虹的顏色;然後就是人的喧雜,好似一抹浮雲飄的到處都是;再接著,是汽車嗖嗖的聲音,嗚的掀起一陣風,好像搖晃下來兩三片葉子……三個聲部合出了彷彿維也納童樂團的合唱,那是一種柔柔的、濛濛的聲音,美妙而和諧。

秋風從指間輕輕劃過,涼颼颼的。我向它揮揮手,卻什麼也沒有了,乾乾的,調色盤中是該加些水了。往前走兩步就聞到草的香氣,好像一瞬間治好了那折磨人的鼻炎。使勁吸那草香,打個噴嚏,一股清爽湧入體內。

睜開眼,畫面生動了許多。

用大筆掃上又灰又沙的土地,沒洗筆就接著點上藍色、浸上水鋪在又亮又淡的天空上。風突然把畫紙捲起來,架子震了兩下,陽光又緊接著射入眼中,逼人的眼。在轉頭捂眼的剎那,看到樹葉的顏色隨著光線的強烈變淡了,陽光灑一天金金黃黃,樹葉上的綠色也透著些許黃色……多麼希望這是我拿畫筆點出來的啊!

仔細看,樹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高大粗壯的是墨綠色的,挺拔在馬路兩旁;矮一點的是青綠色的,顯然綠意已經不濃了;剩下的那些一簇一簇的、小小無名的花草小樹已染上了秋意,黃色、棕色、白色、綠色……混出了雜色,要是再點上高光,那就真是太妙了!

我連忙上樓拿下膠帶,穩定住畫架,將蜷縮在一旁的紙展開、粘好,抄起畫筆又在那裡一點一點的畫。陽光灑在紙上,加的水一下就幹了,剩下的顏料凝成一個顏料塊。我先上的色勾了些不清楚的邊兒,那是因為輪廓限制不住秋意的蔓延。

顏料盒標籤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再也沒有對齊,我畫完了。畫完了畫,畫完了故都的秋的一切。

最後我在右下角胡亂的簽上小名,描上:故都的秋—2019。

故都的秋 篇5

國三作文 ,1010字

我喜歡生機勃勃的春天、驕陽似火的夏天、銀裝素裹的冬天,可我更喜歡的還是五彩斑斕、碩果累累的秋天,特別是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是是低調又文靜的。不比夏天,動輒就雷雨暴風的熱烈,北京的秋天,每次都來的那麼清,那麼淨,那麼無聲無息。可能是某個清晨,你透過窗戶的一望,外面那悠遠湛藍的天空,也可能是你上班路上,偶爾飄落的幾片落葉,抑或是間歇鳴叫的幾聲蟬鳴,都會倏然意識到,北京的秋天已經在你的不經意間到來了。你看那天多高、多藍;那雲多輕、多淡;還有那風多輕、多柔啊……。

北京的秋是多彩又熱烈的。同南方溫婉溼潤的氣候不同,北方的氣候是乾爽清透的,所以就有了北京秋天色彩斑斕的顏色。有金燦燦的銀杏黃、有四季如春的冬青綠、有水天一色的碧空藍,還有如火如歌的楓葉紅,每到這時,最想做的就是去香山賞紅葉了。香山紅葉是北京最濃最濃的秋色了,那一片片紅葉像一張張小孩紅通通的手掌,又像一個個小五角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每次站在香爐峰頂,俯瞰紅葉似火的西山時,都不由得想起毛主席《沁園春。長沙》中那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也會想起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的,秋色、紅葉總給人以無窮遐思。

北京的秋是頑強又有生命力的。你看,田野裡、山坡上,小草仍然綠綠的,似乎並沒有屈服於秋霜的威逼。草尖上只有一點兒黃色,就像一頂小帽兒,在秋風中不停地搖擺著,似乎在向人們報告:冬天還沒到呢。再看看秋天那菊園裡的菊花,爭芳鬥豔,傲霜綻放,瞧,有的像白玉,有的像水晶,有的金燦燦,有的紅豔豔,一朵朵、一簇簇、含苞的、初開的、怒放的,都像一隻只色彩斑斕的寶石,使人不禁伸手去摘一朵。花下蝴蝶飛舞,給秋天增添了無限的活力。

北京的秋是豐收與喜悅的。不遠處的西山,就是一個農產品收穫的天堂。你看那柿子樹、核桃樹、梨樹,一株一株,遍佈在每個山腳,春天送來一樹樹花開,每到秋來,結出累累碩果。你看那紅紅的柿子掛滿枝頭,真像一個個大紅燈籠,又喜氣又漂亮,每年秋天,來採摘的大人、孩子的歡笑聲,如銀鈴般在西山裡迴響,像一首幸福的歌。還有,最不能忘的是,祖國的生日也是在這豐收喜悅的秋天。70年前,1949年的秋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民收穫了自由、平等,至今一路走上了富國強民的道路……

我愛北京,我愛北京的秋天。

故都的秋 篇6

國一作文 ,758字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耳熟能詳的詩句從耳邊傳來。時光飛逝,轉眼間秋天已悄無聲息的到來了,我望向窗外,看著那動人的秋色就不禁想出外走一走,看看這故都的秋。

我推開樓道的大門,一出去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那藍藍的天空好像一塊碧藍的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藍的那麼明媚;又好像一塊藍色的大玻璃,擋住了宇宙的黑暗,藍得那麼深邃。

藍天下是小區中心的一汪湖水,天空上的白雲在湖面上悄悄遊走,輕盈靈動,不似夏天大朵大朵的白雲那樣慵懶。湖旁的幾棵大樹還是綠茵茵的,北京的初秋還沒有來得及將它們染成金黃。一陣秋風吹過,水波微微盪漾,湖面泛起了淡淡綠光,又夾雜著點點寒意。

故都的秋色像是一方明快的畫布,是那麼美麗!

一群大雁劃破湖水,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上自由翱翔,我多想成為它們中的一員,拍動翅膀,在碧水藍天之間無憂無慮的飛翔,不為飛往南方,只為呼吸這清爽的空氣。

小區裡的人們也都出來了,有的人看著這派令人神清氣爽的風景,掛著耳機,滿臉笑意,邁著輕快的步伐;有一對老爺爺老奶奶走在石子路上,透過柳枝的縫隙,奶奶幫爺爺緊了緊衣領,臉上都洋溢著孩子般天真無邪的笑容。

故都的秋意像含著一枚薄荷糖,是那麼清涼!

不知不覺間,太陽收斂起了光亮,迎來了月亮,傍晚到來。熙熙攘攘的聲音慢慢隱去,不時還聽到聲聲蟲鳴,一切都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之下,一片清幽,一片朦朧。

天也是可愛的,星星在這塊藍黑色的幕布中調皮的眨著眼,月亮靜靜的注視著她們,像守護著自己的寶寶。

故都的秋聲像溪邊隱約的低吟淺唱,是那麼安寧,是那麼幽靜!

故都的秋色、秋意和秋聲是那麼真切……

故都的秋是明快的,是清爽的,也是寧靜的……

我愛這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篇7

國一作文 ,651字

午後,我漫步在頤和園裡。

已經是九月了,夏天如一位暮年的老者,生命力在逐漸衰退,而秋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潛入了這座熱鬧的城市,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停地玩弄著樹葉和知了,讓他們一點點的褪色、息聲,又用自己的雨水衝散炎熱,當人們察覺時,天已經涼了不少,不會有人去責備她,而會興高采烈地迎接,像我,並沒有因為她給我披上了外套而生氣,滿心歡喜的看著她用一股風把天空推高,又用一陣雨過濾了灼熱的陽光。

秋天的暖陽裡,我流連在昆明湖邊,天上掛著幾絲白雲,若隱若現的,像海面上偶爾泛起的浪花,慵懶的隨風遊蕩。輕微泛黃的柳葉輕撫著銅牛,像是撫慰她孤獨的心靈。遠處平靜的湖面映出了十七孔橋的曼妙身影,我到了十七孔橋近旁,驚喜地發現了北京的名片——紅葉。原來不止在香山,頤和園也有紅葉,片片紅葉像張張洋溢的笑臉,歡喜的迎接秋天的來臨,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忽的一陣風吹來,紅葉飄飄灑灑的落下來。走近,蹲下看一看,每一片紅葉都有優美的形狀,顏色鮮紅鮮紅的就像剛上了漆。紅葉與古色古香的橋和路邊的亭子相映,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是一道只屬於頤和園的風景。走上十七孔橋,用手扶著橋上的獅子,看著清澈的天和天上的一絲絲雲,感覺自己也融入到這溫暖的秋裡面了。

回望不遠處的銅牛,它靜靜地臥在那裡,忽然覺得銅牛並不孤獨,她已經與十七孔橋一起看過無數個這樣的秋天了,正是銅牛與十七孔橋的百年相守,給這份秋景又增添了一些色彩。

老舍對濟南的秋天珍愛無比,而我最喜愛的則是我所親身經歷過的,這故都北京的秋。

故都的秋 篇8

國一作文 ,628字

春天的回憶伴隨著九月的鐘聲消散,夏日的驕陽也被吹落在西山之下。漫步於北京,難得安靜的今日、難得幽謐的小徑,何不好好欣賞一下這難得的秋日?

很明顯,這還不是真正的秋,真正的秋應該是漫山遍野的紅。在這座即將被冰封於冬日白雪的城市釋放出屬於夏天的最後一波熱情。不過照樣是美的:空氣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炎熱,不冷不熱,但還能感受到春天溫暖的笑容。一陣風拂過,吹在臉上,涼絲絲的。這應該就是這個時節最美好的地方吧,雖然不如晚秋的紅豔似火,但能在這裡尋到四季,山上的葉子還沒紅透,所以顏色才繽紛多彩綠的、青的、黃的、粉的、紅的,這是來自春的絢麗多彩;溫潤的暖風,還有一份暖意的夕陽下的溪水,這是來自夏的柔軟殷勤;葉落隨風,鋪載著我們腳下輕聲作響的地毯,這是來自冬的如畫聖潔。

秋天恐怕是四季中最為矛盾的季節了吧,尤其是北京的秋天。前一天還熱的讓人恨不得退一層皮,後一天就冷的讓人寧願直接裹上十層羽絨服。這種變化,尤其在郊區最為明顯:山上鳥兒的鳴叫漸漸少了,大雁向南飛去。真是可笑,明明叫做候鳥,卻不願意為我等待一個嶄新的春,稀疏的聲音清脆而悠長,迴盪在山谷裡,這是他們留與這座都市餞別的禮物,算是對我的回答嗎?我不知道這些狠心的鳥兒有沒有感情,但想來他們心中,也對這份土地有著一份柔情吧,再會,願明年仍與你們相見。秋天的帷幕剛剛拉開,還沒有晚秋的冷酷肅殺,真是……到了那個時候,多愁善感的我卻又能如何呢,只能默默地企盼著來年最美的風景了吧。

故都的秋 篇9

國一作文 ,768字

清晨,喝一杯暖暖的紅茶,我知道,已經到了深秋。

故都的秋是從立秋開始的,這立秋節氣就像盤古的一把刀,劈開了夏日的暑熱。早上騎車上學,涼風從臉邊滑過。學校的陰涼處清爽宜人。天變得湛藍,雲變得潔白而輕盈。花草仍然盛開如舊,似乎沒有意識到時節的變化。

從前我是被太陽叫醒,但是過了中秋,太陽就不會那麼勤奮了,它竟然也和我一起起床。上學路上覺得天變得高遠。雲朵被風吹著跑,樹枝也在風中搖擺,樹葉沙沙作響,如同貝多芬奏著高昂的進行曲。此時,公園裡的藤蘿只剩下咖啡色的枯藤,糾纏在一起,十分蒼勁有力,而玫瑰和月季也在奮力開出最後的花朵。那種紅,不是鮮嫩欲滴的豔麗的紅,而是“楊花落儘子規啼”中杜鵑啼血的紅。

不知道何時開始,我起床的時候天竟然似亮非亮,被窩裡好溫暖,我都捨不得離開。上學的路上,空氣裡帶著涼意,要奮力騎幾下才能暖和過來。天還是藍色的,但這個藍是清冽的藍;雲也像浮冰一般漂浮在空中,半透明的樣子。此路邊的落葉乘風而起,打著卷,再落下,覆蓋了堅實的大地,好一幅“碧雲天,黃葉地”的景象。

秋日的傍晚,球場熱鬧起來,一入秋,一場球打下來,雖然一身熱汗,但迎面吹來徐徐涼風,清爽宜人,心情舒暢。不知不覺中,天就漸漸黑了下來,球場亮起了燈,我們都意猶未盡。秋天的夜晚格外深沉而高遠,我踏著月光回家,發現每個夜晚都不一樣:初秋的天空是深藍色,在天空的映照下,月亮也慢慢露出她真正的模樣;中秋前後,天空變成深紫色,月亮如同白玉盤一樣明朗、透亮;而今天到了深秋,天空便是暗黑,斗轉星移間,再看月亮,卻已經再次藏到了夜色中。在如雪的月色中……

月亮走,我也走……那故都的秋,是千姿百態的,是色彩絢爛的。四季有更替,人生有起伏。我喜歡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篇10

國一作文 ,687字

“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這是老舍口中北京的秋。但是秋天一到,跟隨著金黃的落葉,北京就重新變回了那個幾十年前的北平了。

故都的秋在紫禁城中。帶著上下五千年的神韻,秋天沉浸在諸多歷史文物之中,踏著紫禁城房樑下的一隅秋樹梢輕輕的來了。紫禁城跟秋天是很配的,不同於南方的九月漸涼、帝都天朗氣清的秋天如帝都本身幾百年的歷史,襯著歷史長河中那些英雄豪傑、襯著紫禁城的紅牆碧瓦,向我講述那些傷春悲秋的故事。

故都的秋在香山上。上一年,我在那紅葉于飛的季節中來到了那裡。山上的楓葉彷彿點燃了雲彩,在天上燃起半邊的火燒雲來。我逆著人潮上山去,拾起地面上尚未沾染上泥土的葉子,它是那麼的熱情似火,但邊緣卻好像突然害了羞,露出了一點青澀的綠來。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趣,如此看來,便是也與這般無異了。

故都的秋在衚衕裡。在這秋樹泛黃、落葉凋零的季節,帝都形形色色的衚衕裡卻別有一番洞天。——熱鬧得很噢!所謂的聊天,在南方是一種風格,在北方的小衚衕裡卻又換了一種風趣。逗貓、聊鳥、論食、雜談……各種各樣的人從街坊裡走出來侃天侃地。因此時已沒有夏天的炎熱——人們不用手握大蒲扇躲在陰影裡假寐,也還未到冬天的寒冷——人們不用裹成粽子一般縮在被窩裡。對於在小衚衕里居住的人家來說,秋天可是有著一年裡為數不多的幾十次盛會。

北平之秋,故都之秋,在我眼中便是由歷史、紅葉、與熱熱鬧鬧的衚衕所構成的罷。

小練筆——螞蟻(仿寫《草叢的村落》) 篇11

動物作文 ,329字

在牆角、樹根、田野、樹幹上,你都可以看到無處不在的螞蟻。這不,我坐在大樹旁的板凳上,拋開頭腦中的一切事物,進入了螞蟻的世界。

突然,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我變成了螞蟻群中的一員。

看!那裡有一塊掉下來的麵包,許多螞蟻排成一條長隊,向麵包“進攻”去了!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眾螞蟻”齊心協力抬起自己這幾天的乾糧。我的兄弟姐妹們肯定是餓了,全體一起“圍攻”那塊麵包。沒幾分鐘,一塊麵包就被咱們解決了。

忽然一下子,螞蟻洞的洞口燃起了一團熊熊焰火,向洞內蔓延進來我看見螞蟻們抱成一團,“它們肯定是要滅掉那團火焰!”

果不其然,螞蟻團向火焰滾去,我也被結結實實的包裹在內。外面那一圈螞蟻被燒掉了,火也滅了。我哭得淚流滿面,醒了過來。

你難道不想去看看螞蟻的世界嗎?

故鄉的秋作文 篇12

國一作文 ,1672字

【篇一:故鄉的秋】

故鄉的秋,我兒時的玩伴。

小時候,我住在故鄉。那是一個偏遠的山村,樹木叢生,落英繽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在那裡,故鄉的秋陪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朔方的秋,總不比南國。南方的秋,總在你毫無察覺時悄然而至,雖是秋天,卻使人感到“潤物細無聲”的溫緩。而北方的秋,總像個頑皮的孩童,突然間跳入眼簾,令人猝不及防。故鄉的秋就是這樣。“一層秋雨一層涼”是故鄉秋的真實寫照。往往一場秋雨過後,天氣就驟然涼爽起來,炎炎的夏日一掃而空。我也總喜歡在這時跑出家門,去感受那秋日的涼意。行走在鄉間小路,踏著被秋雨滋潤後微溼的土地,享受那裹挾新鮮氣息的雨後清風,便能感受到自己已融入那寬廣的自然,那美好的秋天。

“秋”由“禾”“火”構成,意思是莊稼長得紅紅火火。這一點我一直深信不疑。在故鄉,秋天代表收穫。站在田野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農田裡還有農民在辛勤地採摘著,臉上全都掛著幸福的微笑。一時間,這片天地間彷彿只剩下那片金黃與那抹微笑,交相輝映,奏成一曲美妙的音符,與那絲絲清風應和著。晚上,爺爺用新收的穀子做了飯,一家人全都洋溢在歡快的笑聲中。這笑聲溫暖了寒夜,也溫暖了我的童年。

故鄉的秋陪我慢慢長大。最終,我走出了農村,也走出了她的陪伴。但故鄉的模樣依舊迴盪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直到那天……

那天,是我時隔七年重回故鄉,在我最難忘的秋天。然而,回到故鄉後,眼前的一切震驚了我:昔日蜿蜒的鄉間小路變成了筆直的油柏大道;那大片的田野也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巍峨聳立的工廠與樓房。一切的一切都瀰漫著人類工業的氣息……昔日故鄉的秋去了哪裡?

我知道,故鄉的秋已然遠去。當故鄉在城市的銅牆鐵壁間逐漸迷失時,她就已悄然離開,再也找不回來了。

但我還知道,故鄉的秋一直留在我的心裡。

【篇二:故鄉的秋作文】

當冰爽薄荷般的微涼秋風喚下第一片枯葉,就暗示著秋天已經優雅的踮著腳悄然來到。

想到秋天,似乎總能令人想到枯黃的落葉,涼爽到有點兒冷的天氣。但這與我故鄉的秋不同,或許是故鄉太美,秋天憐香惜玉,對她溫柔了許多。

故鄉的秋是忙碌的,一年的辛勤勞動,只在秋天才收穫自然慷慨的饋贈。天還微微亮,甚至還帶有漆黑的墨色,家家戶戶如收到命令,陸陸續續開啟燈,默默收拾東西,不言不語,出奇的默契。溫暖的橙黃色穿過窗子射出,燈光如薄霧籠罩整個村子。縷縷青煙悄悄從煙筒飄出,很快融入清晨牛乳般的天空。

農人穿戴整齊,向田間地頭開去。園裡枯葉已經落下,只有幾對“亂世戀人”還眷戀著不肯離去,在風中搖曳。各類水果緊緊密密掛滿枝頭,真的像別人說的,壓彎了枝頭。戴著頭巾的婦女熟練扭下果子,樹枝上下搖晃,花了眼。田間路邊潮溼的泥土味與蔬菜特有氣息夾雜,融合,混成獨一無二的芳香。黃昏燃盡,載著滿筐的果實,車燈照亮了小路,灰塵在光束中頑皮跳動。車笛聲,車輪聲,吵鬧聲交織,這是一天聲音最多的時刻。農人喜悅談論的今年的收成,又在打算明年的種植。

故鄉的秋是悠閒的。當然,這隻屬於老人。太陽在空中待得不耐煩時,老人才慢慢悠悠從屋裡搬出老躺椅,放在院中央,舒舒服服往那一躺,吱吱呀呀搖著。拿本書,聽收音機,要不乾脆閉目養神。跟夏日能煎蛋的“暴脾氣”相比,包裹奶油泡沫的香橙太陽要柔和太多。陽光穿過霧氣,潤滑輕柔像絲綢,朦朦朧朧,茫茫渺渺,是少女舞動的裙角。也有的拿著馬紮坐在門前,點根旱菸,閒聊著。

故鄉的秋是歡快的。大人忙著,老人偷閒,最愜意的莫不過小孩子。隨意喊喊幾個平日裡一起調皮搗蛋的夥伴,像脫韁馬駒瘋狂竄來竄去。上山,採野果,但最喜歡的地方是小河邊。河水似乎比春夏的更清澈,更寧靜,幾片上游的樹葉順流在水中蕩啊蕩啊。小魚小蝦早躲起來,不過這不會掃興,我們把胖乎乎的腳丫泡著水裡,撿起石頭打水漂,追趕戲水的鴨子……累了往地上順勢一躺,枯草抗議的輕扎臉龐。女孩子摘朵野花戴在發間,嘴裡嚼著酸酸甜甜的小野果,聊聊昨晚那個超人怎樣打敗怪獸。追逐打鬧,享受小孩子的秋天。

秋,忙碌,悠閒,歡快。不同原料劇烈反應,似乎很矛盾卻又十分協調,也許只因為她是我故鄉的秋天。

故鄉的秋天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7字

我的故鄉坐落在霍山腳下,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在那裡度過了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每當秋天來臨時,我們便會跑到柿子樹下,數一數有幾個紅了的柿子。秋天到了,我們數著的柿子也漸漸增多,等滿樹的柿子紅了的時候,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噌噌”幾下爬到樹上,把滿樹的柿子摘光。我家的柿子樹就在池塘邊,因此,我們每次摘柿子都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會掉進池塘裡。有時候,當有魚躍出水面時,我們便會挽起褲腳、衣袖,忙跑到池塘裡去抓魚,可那魚機靈得很,我們只好再把注意力放到摘柿子上。

秋天給水稻披上了金黃色的衣裳,一陣風吹來,稻子起伏著,一層又一層的,讓人不禁想起“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詩句。然而大人們又要忙碌了,他們在收割水稻,而小孩子便在稻草上打滾、跳、蹦……這時,大人們便繃起臉,嚴肅地叫我們不要在稻草上玩。可我們也不覺得沒趣,隨手拿起稻杆,三下五除二便做成笛子,宛轉的笛聲從每個孩子口中發出,歡樂洋溢在臉上。

這時,樹葉兒黃了,打著卷兒飄下來,那空蕩的老樹也不悲傷,因為今天的落葉預示著明天的新葉,那松柏,心中仍然保持綠意,在寒風中越發蒼翠。

故鄉的秋天,美得至今還令我難忘。

故鄉的秋 篇14

國三作文 ,656字

故鄉的秋是最讓人回味無窮的,它是那麼的多姿多彩。

秋天它是黃金色的。

當你走進我的故鄉就會發現四周都是黃金色的。原先是綠油油的小草,現在也變成了黃金色的地毯了。在向前走幾步,你瞧,辛勤的農民正在收割稻穀,那稻穀遠遠望去就像是灑滿大地的黃金。你再向前走幾步,又會發現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正在樹上摘果子,那果子散發出一種迷人的芬芳,如果你輕輕地咬上一口,你會被果子的香甜所陶醉,久久還在回味脣齒留香的感覺,那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秋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

最迷人的還是秋林映著落日,那秋林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一絲絲涼意,隨著暮色的加深,那是一種十分豔麗的美,讓你想在這仙境般的地方睡上一覺。

最耐人尋味的是秋日的風。

秋天的風不帶點修飾,是最純淨的風。那伶俐的輕輕得掠過園林,對落葉不必有所眷顧。季節就是季節,不需要參與,也不需要流連。有的人說,秋風是冷酷無情的。但我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如果不是秋風把樹葉吹落,那一片片的葉子不是要被凜冽的冬風撕爛了嗎?如果不是秋風把果實從樹枝上卸下,那果子豈不是被冰雪所吞噬了嗎?如果不是秋風將種子吹下,那種子豈不是要被酷寒所凍僵了嗎?它就是秋風,把葉子送到了樹的根系,使葉子找了能讓它延續生命的母體。是它—秋風,把種子藏進了厚實的泥土,使種子有了成長的溫床;是它,把果實帶到了一個個溫暖的家,使果實儲存了生命的胚胎。你看,我說對了嗎?

秋天是金黃色的,是最迷人的,它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充實的季節。故鄉還有許許多多迷人的地方,說也說不完,我愛故鄉的秋。

古都的秋月 篇15

高一作文 ,773字

蟬鳴,將我於夢中喚醒。那蟬不是夏天的,它是長安的寒蟬,在秋天鳴唱。

月,漸漸變圓,之前來勢凶猛的秋老虎已經不見蹤影。一場風,一場雨,人們開始增添衣物。古都城內的老街上,國槐挺拔,樹冠上好像被潑了黃漆,大片葉子都被染成了金色。起初還像點綴上去的黃斑,隨後黃與綠便在枝葉上平分秋色。一片黃一片綠,雖不規則,卻也自然瀟灑。

北方的秋來得快,古都的秋也是。這感覺就如古都的秋雨,上午還是炎陽,一會兒群雲聚集,下午便是小雨,讓人猝不及防。來得快,走得急,倒也不添麻煩。

月,終於由缺滿圓,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

白天,古都人便忙活起來,為中秋這晚做準備。有的人拜親訪友,互送月餅;有的人驅車前往老家,前去團圓;還有的人在家裡準備賞月。

走在街上,踩著時黃時綠的落葉,能看到很大的太陽的餘暉。金光射下,照在葉上,並透過了葉的間隙。愈到秋深,愈是金豔,在陽光的襯映下,國槐更美了。

中秋節的夜晚,古都沉浸在慶賀節日的氛圍裡。很多人約著親友去了大唐芙蓉園的湖畔,觀賞中秋晚會。可以想象,也有人會在城牆上賞月,也有人會在曲江賞月,也許還有人會在樂遊原或終南山上賞月。當然,更多的人陪伴在家人身邊,吃著月餅,享受這中秋佳節。我沒有看電視節目,而是陪著父母聊天。

玄時,我下樓也想去賞賞月。那月,皎潔無暇,很是驚豔。較去年不同的是,它身邊沒有了雲霧可以躲藏,只好孤單地懸在那裡,似一顆白珠,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沒有云在月的周圍環繞,便可看清月的表面不僅是白色,也有點灰斑。那是天上宮闕嗎?

古時的中秋,人們不僅賞月,吃月餅,他們還祭月、拜月,視月如神,寄情於月。現今人們生活過於緊張,中秋節的傳統文化正在被淡化。雖然仍存在一些祭月活動,人們穿漢服,對月跪坐,但這些活動過於表演化,是商業性質的,傳統的過節方式不再呈現。

踱步於月下,感到涼,它既是中秋的風,也是圓月的寒。

把故鄉的秋天裝進瓶子裡 篇16

國二作文 ,758字

故鄉的秋天才是最可愛的。她沒有春天那樣柔情綿綿,只有莊重、質樸;她沒有夏天那麼奔放、熱情,只是文靜又不失甜美;更沒有冬那麼冷傲,她是大方的。

人們總認為秋是無情的。要我說,秋天其實是最仁慈的。天氣轉涼了,秋用枯葉織成了一條美麗的大毯子送給母親,好讓她能安心度秋。秋不是仁慈的嗎?

故鄉的環境是最好。每到秋天,故鄉的雲更薄更淡了些,像是一條白絲帶眷戀著天的深遠。天更藍了,偶爾有幾絲秋風拂過柳梢,柳梢拂著人家磚房。磚房前是莊稼地,莊稼裡到處都能聞到秋的氣息。我漫步在小道里,陶醉在豐收的喜悅中。故鄉的莊稼地裡種的大多是些玉米和高粱,每到秋天,玉米便炫耀自己的頭髮紅了,對面的高粱像是偷喝了天上的玉露瓊漿,又像是個樸實的莊稼漢,因為大豐收了,心裡高興,忍不住的偷喝幾口,結果喝的一發不可收拾,醉醺醺地黑紅著大臉像人們訴說著秋的到來。

這是故鄉的農家,說說小城裡的秋的美吧!

“洪坡上,蕩著秋葉一片,上面坐著秋天”,這句話來形容小城西湖的秋天是最合適不過了。秋天的確微涼,可不少人因涼而錯過欣賞秋的美實在是可惜。

踏著輕快的步伐,漫步在環湖路上,讓秋風夾帶著柳絲滑過你的臉頰。深呼吸,繼而聆聽著風滑過柳葉沙沙的輕聲。轉而凝視某一片柳葉從樹上落下,打著旋兒落入湖水中。柳樹下有幾戶人家,遠離了往日的喧囂,每天接受著秋的洗禮。抬頭仰望被柳樹遮住的天空,才發現,原來秋天是如此的美好。

我摘了片柳葉放進瓶子裡,那是一片微微泛黃、又略顯青的柳葉,我又放入一小朵象徵秋天的菊花。我討厭人們在秋天為一朵枯死的花草而哭,那不是對秋的詮釋。用眼睛隔著瓶子望了一眼家鄉的景色,這便是把秋天的家鄉裝入瓶子裡了。

不經意間抬頭仰望,一排大雁在飛向遠方。踏著黃昏走回家裡,把瓶子放在窗前。

她會陪我走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秋天的故鄉才是最可愛的……

仿寫神奇的書 篇17

仿寫神奇的書 ,818字

【篇一: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盞燈,

能像一本小說,

照亮我們人生的旅途。

沒有一臺時光機,

能想一本童話,

帶我們遊覽歷史的長河。

沒有一列超常的火車,

能想一部史書,

帶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

沒有一束嬌豔的鮮花,

能像一篇文章,

散發迷人的芬芳。

【篇二: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塊耀眼的寶石,

能像一本書籍,

綻放智慧的光芒。

沒有一列超長的火車,

能像一冊史籍,

帶我們穿越時空。

沒有一束豔麗的鮮花,

能像一篇短文詩,

散發著迷人的芳芳。

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能像一本短篇,

讓我們明白世間的真諦。

【篇三:仿寫神奇的書】

也沒有一列超長的火車,

能像一部史書,

帶我們穿越時空。

也沒有一部完整的影片,

能像一本史詩,

讓我們感受歷史的滄桑。

沒有一座燦爛的金山,

能像一本詩集,

讓我們領略知識的富貴。

【篇四: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艘神奇的飛船,

能像一本書,

把我們帶到知識的天地。

沒有一匹賓士的馬,

能像一頁詩詞,

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沒有一列火車,

能像一部史書,

帶我們穿越時空。

【篇五: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列長長的火車,

能像一本史書,

帶我們穿越時空。

沒有一把鑰匙,

能像一本書,

能給我們開啟知識的大門。

沒有一顆耀眼的鑽石,

能像一本書籍,

散發知識的光芒。

【篇六: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把萬能的鑰匙,

能想一冊書籍,

開啟智慧的大門。

沒有一束溫暖的陽光,

能像一頁詩扉,

照射我們的心田。

沒有一座精緻的涼亭,

能像一篇文章,

在夏日中送去清涼。

【篇七:仿寫神奇的書】

沒有一把神奇的鑰匙,

能像一篇文章,

讓我們開啟智慧的大門。

也沒有一架超長的梯子,

能像一冊書籍,

帶我們走向成功的殿堂。

沒有一臺先進的儀器,

能像一本科學書,

幫我們瞭解世界的奧妙。

也沒有一個有趣的玩具,

能像一部童話,

陪我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沒有一支精緻的毛筆,

能像一本字貼,

讓我們領略書法的魅力。

故鄉的秋 篇18

國二作文 ,834字

放假了,我回到了家鄉。一天,跟著母親去地裡收割莊稼,在勞動的間隙裡,也就有機會欣賞到家鄉的秋色。

站在田間地頭,遙望遠山,忽然一陣秋風吹過,我打了一個寒顫,樹上枯黃的葉子打著旋兒,簌簌的飄落下來,就像一隻只蝴蝶隨風跳舞,葉子落地融入泥土,來年“化作春泥更護花”。

漫步在田間小路,放眼望去,玉米、糜子、穀子……一望無際,田野彷彿都穿上了金黃色的衣裳。特別是玉米,黃中留綠的葉子中間,飽含著一個個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結實而又飽滿,有的露出半邊變臉,頭上頂著黑黑的長髮,就像在窺視人間豐收的景象,實在令人喜歡。

抬頭仰望,秋的天空遠沒有夏的藍,可是單調絕挨不上秋的邊,秋自有它的豐富多彩,黃是主色調,再配上灰的草、黃的花、綠的柏、紅的果……,你還能說秋是寂寥嗎?秋高氣爽也好,秋風瑟瑟也罷,任憑你怎麼評價,我就覺得,秋天就像媽媽洗淨晾乾的被子,睡在裡面,有股淡淡的陽光的味道,所以秋天的味道是溫馨的。

當紅葉在空中飛舞時,菊花笑開了酒窩,菊花是最聰明的,她不選擇在春天開放與百花爭豔,而是在萬物生機逝去時,在秋風中任意揮灑自己的風采,為充滿冷意的秋平添一種溫暖的色調,有多少人能拒絕得了這種孤獨的美呢?於是秋天多了一種奉獻的味道。

路過樹林邊,走在小徑上,這邊棵棵松柏依然昂首挺胸,那邊叢叢翠竹依然精神抖擻。瞧,是誰在那趕趟似的給杜鵑姑娘換上了紅新裝,你瞧,她似乎似羞非羞地漲紅了臉,真是“霜葉紅於二月花”啊!

走進樹林,遠遠地傳來鳥的和聲演奏,偶爾,你還可以偷聽到秋蟬支支動人的樂曲。夕陽西下,你會驚奇地欣賞到蟲子們開得動人悅耳的演唱會。夜晚來臨,草野中的蟋蟀聲使秋夜更加的空曠遼遠,於是鄉村的秋夜有一種靜謐的味道。

輕輕的淌過小溪,寒意刺激著腳丫;輕踏著枯灰的草兒,死寂蔓延在四周。漫步在秋天的大自然,一個人,靜靜地享受秋收獲的幽香,閱讀這大自然生命更替的輪迴,也許你就有一份感念和領悟。

秋天也是欣欣向榮的,秋天也是絢麗多彩的,秋天更是富有詩韻的,我愛故鄉美麗的秋景!

故鄉的秋天 篇19

故鄉的秋天作文400 ,415字

我喜歡鮮花遍地的春天,我更喜歡果實累累的秋色。秋分一過,秋意越來越濃了,告訴你吧,那就是我的故鄉—太倉。

美麗的秋姑娘來到了田野裡,所有的東西都成熟了,農民伯伯高興地裂開了嘴,秋天是他們豐收的節日。高粱紅著臉笑了,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玉米舉著紅纓樂譜,忘掉一個夏天的煩惱。棉花笑得彎下了腰,像白雲一般柔軟。稻惠兒金黃金黃的,像無數顆珍寶在閃耀。

秋姑娘來到了果園裡,她輕輕地吹了一口氣。所有的水果都成熟了:葡萄穿上了紫色的芭蕾舞裙,隨著秋風翩翩起舞,跳出了美麗的舞蹈。石榴張開了大大的嘴巴,唱出了美麗動人的歌曲,為葡萄伴奏。柿子開懷大笑,你看她把臉都笑紅了,還不肯停下。西瓜哥哥挺著大肚子,穿著一件黑綠相間的西裝也來湊熱鬧。啊!果園裡的水果可真多啊!

秋天裡,菊花開得好熱鬧啊!你看,那碧綠的葉子,襯托著金黃的花瓣,多像一位仙女穿著鑽石鑲嵌的連衣裙。

你不覺得秋天的景象就像一副漂亮的畫嗎?我愛秋天,我更愛故鄉的秋天!

故鄉的秋水 篇20

故鄉的秋水作文300 ,260字

還是那一片湛藍,倒映著小橋,依稀可見秋水伊人。站在橋中央,遠眺耕作過的田園,心中漫過甜蜜的記憶。在這橋底下我曾游泳的天池;在這水旁邊,媳婦清晨眷念的洗衣石,捲起的褲腿溼了又溼;女兒曾在溪邊嬉戲,掉入波浪翻滾的洪水,差點丟了年幼的生命。

夕陽西下的時候,我挑起水桶裝滿,澆灌田園的自留地。一日三餐,很少光顧商店市場的蔬菜。光陰就這麼美好地儲存了八年。橋下的歡樂的影子,恍惚如昨日。

故鄉的秋滿眼翠意,故鄉的水清澈透亮。中秋的遠山青翠,修長的竹林搖影,映照出著一批批新人,傳承著美麗的故事,沐浴著清涼的秋水,怎不懷念故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