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理+直尺相關作文20篇

仰望大樹借物喻人 篇1

國二作文 ,582字

何謂大樹?是因其高大而名嗎?不,是因其精神及品質的高大而名,是因其須仰望而不可俯瞰而名,更因其為人們提供一個避處、成就一方歡樂之地而名。

依稀記得小學的校門口旁有一棵小葉榕,雖說其葉小卻繁多。每到秋天,樹上便稍微有些許泛黃,並夾帶一粒粒小果實。灑落在地上化作肥料。“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豔麗的紅花如此,小葉榕樹的黃葉及小籽兒又何嘗不是呢?從樹上落下的不只是葉和籽兒,更是一份奉獻無私的精神。

秋天的小葉榕如此,冬天的小葉榕更勝於之。自臘月起至正月,冬天的小葉榕腳下早已散落了過去的回憶,枝幹上空空蕩蕩的。偶爾有一隻小鳥掠過,停在枝幹上,不一會而便飛走,可能連小鳥也覺得冬天的小葉榕太寒磣了吧。我隔遠望著它,眼前浮現出它第二年春天徹底乾涸而死掉的樣子,心裡不免一陣難過。但走近一看,星星點點的綠意在如魔爪一般的枝幹上悄然萌發,與韓愈的早春周恰恰相反。在這一棵小葉榕身上“草色遙看近卻無”成了“綠意近看遙卻無”。莫非是這棵小葉榕不畏懼嚴寒嗎?是的。它用行動告訴我,它不但不畏懼嚴寒,而且要迎寒而上。畏懼困難,在它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迎接並勇敢去面對困難才是它真正的生存之道。

校園中的許多樹也應是像這棵小葉榕一樣,具有經風雨而不歪,遇嚴寒而不倒的品質吧。仰望大樹不是隻因為樹的高度,更是因為樹的精神品質。因尊重而仰望,因敬佩而仰望,讓我們也來仰望大樹吧。

松樹作文借物喻人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5字

人生茫茫,各種坎坷數不勝數。站在茂盛的松樹下,我思緒萬千。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盡如人意。

看著試卷上一個個鮮紅的叉叉和那刺眼的分數,感覺所有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盯著我,路邊的小鳥也陰陽怪氣地叫著,我憤怒地撿起一塊石頭,朝它扔去。家裡不知來了幾個電話,也都被我一一無視,我的心情真的跌倒了谷底。我心想:或許我真的不如別人吧。我嘆了口氣,想放棄了。

伴著“隆隆”的雷聲,暴風雨說來就來。只見一棵墨綠色的大松樹被狂風吹得四處搖晃,彷彿隨時都會折斷。但在那濃密的夜色中,一簇簇細細的松針卻往外扎著,彷彿要刺破天空,同命運進行抗爭。那堅硬的樹幹使勁扎進土裡。是啊,松樹是那麼的堅強!在這殘酷無情的風雨中,它仍然在生長,努力在釋放著屬於自己的色彩。它沒有春天裡桃樹的爭芳鬥豔,也沒有夏天裡梧桐的碩大葉片,更沒有秋天銀杏金黃的禮服,它只是穿著樸素的綠外套,在夏天為人們帶來一片綠蔭。等它生命漸逝,樹皮亦能成為珍貴的藥材,它就是這樣無私地在奉獻。

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松樹在風雨中依舊無畏無懼,我也不應該懼怕面對現實中的不如意。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0字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間裡寫作業,。忽然燈閃了一下,整個房間變得黑漆漆的—停電了。

房間裡頓時伸手不見五指,就在這時,媽媽帶來了一根蠟燭,並幫我點著,不一會兒房間裡又充滿了光明。多虧了這根蠟燭,我才寫完了作業。正準備去休息時,我無意中掃了一眼,那根蠟燭,只見他已經剩下三分之一了,可他卻依然在燃燒,不斷地為房間添光增亮。多愁善感的情思使我靜靜地坐了下來,蠟燭仍在燃燒。他給予人光明,也給予人溫暖,直到最後一刻,他還在盡職。是什麼力量,使他在生命快結束時依然選擇了奉獻?

燈亮了—電來了。房間又亮了起來,在燈光的照耀下,蠟燭的光顯得格外微弱,終於,這根蠟燭燃盡了,化為了灰燼。他帶給人的光明是短暫的,卻又是舉足輕重的。我不禁想起了一句格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不正像我們偉大的老師嗎?他們為我們熬夜備課,做完一夜的工作後,白天又把知識交給我們,課後還要幫我們修改作業,可卻從來不要求同學們給予回報。

當我們受傷時,是老師給予我們幫助;當我們困惑時,是老師給予我們鼓勵;當我們被冷落時,是老師給予我們溫暖;當我們傷心時,是老師給予我們安慰……老師,就像一根蠟燭,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使我們求知的腳步不再迷茫!

蠟燭,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我終於知道了,支撐他在生命快結束時依然選擇奉獻的力量—價值。我們也應該做一個像蠟燭一樣的人,為祖國的未來獻出一份力,實現自己的真正價值。

梅花作文借物喻人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0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對梅花最好的闡述,他是如此得獨樹一幟、與眾不同。

一個寒冷的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凜冽。我慵懶地躺在床上,一縷冬日陽光透過玻璃,照射進來,是如此的愜意。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了一個刺耳的聲音“起來吃飯了。”我揉了揉眼睛,嬌滴滴地說:“在讓我睡一會兒,就一會兒吧。”我半眯著眼睛,透過窗外,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在白茫茫的一片白雪中,梅花像一個戰士一樣的傲然挺立,不畏嚴寒。他用自己的頑強的毅力對抗寒雪的襲擊。我不禁肅然起敬,掀開被子,立馬跑向那顆梅花樹下。

站在樹下,我心潮澎湃。寒冬臘月,萬花凋謝,花兒往日的光彩也被埋沒在皚皚白雪之下,只有他傲立在白雪之中,似乎想讓蒼天知道他的傲氣在冰天雪地中依然長存。梅,蘭,竹,菊被稱為植物四君子,梅在第一位,可見他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歲寒三友中也有梅的一席之地。我被眼前的這位勇士所折服,仰望著他我看到了那些為保衛我們國家而遠在他鄉的解放軍戰士。他們也像梅花一樣頂天立地從不低頭折節,為保衛祖國的安寧,無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對抗風雪,寧死不屈,堅守自己的崗位,保衛著我們這片安寧的土地。

梅花雖然沒有杜丹的高貴,沒有玫瑰的熱情,也沒有百合的清香,但他身上卻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迎寒冬,戰風雪,堅強不屈!

我,立志像梅花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做一個永不放棄,堅持自己夢想的追夢人。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0字

捨己為人,默默奉獻的精神是無比高尚的,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是偉大的雷鋒;擁有這種品質的樹是挺拔的松樹;擁有這種品質的物品就是再普通不過的蠟燭。

外表樸實無華,泛著珠光的紅色身體與一根又細又長的奶白色蠟芯就是它的全部。生活中非常常見,價格也實惠,我家的蠟燭就是從便民商店買過來的。

記得在一個深夜,我趴在書桌前奮筆疾書地完成著老師佈置的作業,可在這時,“砰”的一聲,房子裡頓時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停電了,媽媽急忙從櫃子裡拿出幾個蠟燭,一一將他們點亮,將其中兩根放在我的書桌上,讓我繼續寫作業。蠟燭散發出溫暖的橘色光芒,那光芒微弱卻溫暖,用手靠攏它,令我感覺到絲絲溫暖。在這溫暖的光芒照耀下,我將作業寫完了。我情不自禁地注視著蠟燭散發的光芒和一滴滴燃燒過後流下來的蠟痕,那蠟痕彷彿是它為自己的一生就這麼失去而感到悲哀與惋惜。望著那蠟痕,我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光明時,蠟燭在一旁做好時刻為我們奉獻自我的準備,黑暗時,它就燃燒自己,為我們提供一時的光明,直到將自己徹底燃燒殆盡。這種行為不正代表了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嗎?

雖然蠟燭沒有黃金的昂貴价值,沒有鑽石的美麗優雅,沒有工藝品的精緻小巧,但蠟燭的這種內在美比所有事物的外在美更令人心動,它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借物喻人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7字

【篇一:粉筆借物喻人】

張柏銘

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大家可能經常會看到老師上戰場的“武器”—粉筆,它在老師手中慢慢地犧牲自己,給予了我們無限的知識,相信大家都對它心存感激。

當你看到粉筆時,它那潔白短小的身軀,熟悉到我們一看便知它是誰。可是,在我眼裡,它彷彿就是老師的影子。

我們經常看到,老師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桌前批改如山高的作業;我們經常看到,深夜,老師休息的很遲很遲,總是在燈光下奮筆疾書;我們經常看到,老師已經生病了,可為了我們依舊堅持上課,毫無怨言。

是的,老師就像粉筆,用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力量來把我們教好,希望我們羽翼豐滿,展翅高飛,而他們自己,卻日漸消瘦,變了模樣。

想到這裡,我不禁對粉筆肅然起敬。就是它讓我們學會了知識,讓我們成為國家棟梁,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謝謝你,粉筆,謝謝您,老師!

【篇二: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李明博

夜深了,星星困的直眨眼,一支蠟燭靜靜的在黑暗中燃燒著。

它個子不高,潔白無瑕,光點微弱,卻有著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它,總是在黑暗中為我們指引回家的道路。我不禁想到了老師。每當我們在黑暗中掙扎的時候,老師總是及時的給予我們批評指正,讓我們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老師給我們正確的指引,讓我們在困境中看到前方的希望。

蠟燭,直著身子站在黑暗之中,不怕辛苦,不畏風吹雨打。就像老師苦口婆心地給我們講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向正確的道路進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我們才能努力前行。

蠟燭,它明亮的燈光,照亮我們幼小的心靈,把我們人生路上的一隻只攔路虎嚇跑,讓我們得以走出困境、黑暗和自卑。

蠟燭,你教會了我們太多太多做人的道理。是你,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動力,充滿勇氣。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4字

當我提到“老師”這個詞是,許多人都會浮想連篇。有人會想到“老師”的諧音“老實”;有人會想到僅僅是職業身份的老師,還有人會想到自己的啟蒙老師。

而我的老師呢,卻只是一根普普通通、喜歡蹲在牆角的蠟燭。

蠟燭呢,不管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點。它都身穿大紅襖,它身材苗條、高大是個不可多得的“行走衣架子,”可上天給你開一扇窗戶,就會給你關上一扇門;而它那頭上的一根毛毀了整體形象。可謂是“一隻蒼蠅毀了一鍋粥”。

有許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沒有生命、感情……”還沒等他說完,我一下打斷了他:“誰說蠟燭沒有感情、沒有生命?”

對啊,不解釋不代表真實:不說話不代表啞巴;不傷心、不難過不代表沒有感情;躺在床上一動不動更不代表失去了生命。

你們都嫌棄蠟燭,嫌棄它的醜、它的無用,可你們誰也不知道,你們在無形中卻一直在“貪婪”的使用它。

每當停電是,小小的房間裡都會閃過火光,對,沒錯,這就是蠟燭!在你緩緩的進入夢鄉時,都會有一個小傢伙失去了生命。它在最後一刻為自己的主人努力地燃燒自己,讓主人擁有那對他來說微不足道的一絲溫暖,儘管自己也只是“曇花一現”可又有誰聽到過蠟燭的抱怨,沒有!因為在它的眼裡,所有的人類都值得它獻出自己的生命!

一想到蠟燭,你就會想到一首千古絕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首詩歌頌了蠟燭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是它,讓我明白了蠟燭的偉大,蠟燭成了我永遠的人生老師。

白楊作文借物喻人 篇8

國三作文 ,519字

村子果園邊的防風林是由高高聳立的白楊樹組成的,一棵一棵連在一起,就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風魔張開了大口,使勁地吹,它想越過白楊,掀翻果園,因為它嫉妒人間的美好生活,白楊見狀立刻手拉手,肩並著肩,東來東擋,西來西擋,搖擺著身軀與風魔抗爭。風魔發怒了,掀起了沙粒,大樹冠緊緊收攏在一起使沙粒落下。風魔無計可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

雨魔接踵而至,傾盆大雨夾雜著電閃雷鳴,來勢洶洶,下狠勁非摧毀白楊樹和那片果園。雷聲和閃電,製造了一個恐怖的氛圍,白楊勇士們用根深深抓住泥土,你連我,我連你,變成了一道固若金湯的銅牆鐵壁,拼命吸收著水分。終於,雨魔使盡了自己的最後一口氣,也退了回去。這時紅日高照,又一個豔麗的晴日,我園裡安然無恙。

可剛過不久,旱魔也來了,它很不服氣,想與白楊樹打一場持久戰,看誰的耐力大。幾十天不下雨,白楊不停地工作,把吸收的水向外散發。整個果園,依然翠綠一片,果實由小變大,生機勃勃,旱魔就支援不住了,只好掩面離去。

如今走到楊樹下,看見他們矯健的身姿仰望藍天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兵,我不禁心生敬意,舉起了右手,敬了一個軍禮。樹和人人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困境,但困難永遠會向勇敢者低頭,勇氣的力量讓這個世界永遠都充滿著快樂和幸福。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450字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00字

蠟燭是什麼?是人們生活中一顆小沙粒,卻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蠟燭在黑暗時燃起,在光明時熄滅,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我要為無私的蠟燭唱一首歌!

它物美價廉,卻得不到人們的愛護,總是被小孩掰斷了身子,被大人隨處丟棄,處處受人冷落,它卻沒有一絲的抱怨。如果你細細觀察,會發現它很美,在燃燒時,它頭上好似帶了一個24K純金皇冠,紅色的柱子像是一條玫紅色的禮服,順之流下的,是華美的珠寶。

蠟燭不但外形美,心也美。停電時,人們點燃了小小的蠟燭,驅走了黑暗的魔爪。而蠟燭用自己火紅的身軀去履行自己的使命,直到最後一刻。它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在痛苦中創造光明,在奉獻中感到欣慰,它默默地存在,又默默地逝去。想到這兒,我又想到了我們可敬的老師,老師奉獻出自己的青春時光,為了我們,他用自己的汗水澆灌了我們這些祖國的希望!

盡人皆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蠟燭啊!你照亮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我為你而贊!

寫苔花的作文借物喻人 篇10

國二作文 ,708字

趁著課間休息的時間,回想著自己從小到大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如放電影般在我腦海裡迴盪,偶然間被窗外吹進來的風吸引了,隨著它把目光頭像了窗外,這時發現了一個我從未注意過的生物-苔,這麼小的生物一身素色關注它的人也不多,它卻在綻放自己美麗的花朵。

一個漫天飛雪的夜晚,寒風呼嘯,一棟棟樓房的窗戶都暗了下來,伴著一陣啼哭聲,渺小的我出生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愚笨的人,媽媽曾經跟我說,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認四個字,這個看似簡單的作業,爸爸教了我一晚上,我也沒有學會。我和這小苔花是一樣平凡。

到了小學我依然平庸,資質平平的我只能在河的中游走來走去在,在一堆雍容富貴的牡丹中生活在最底層,陰暗、潮溼不見天日的地方。想要努力向上時卻只看到比自己美麗的牡丹,頓時感到自己好渺小,好渺小。自卑也慢慢浸到自己的土壤裡。

小學畢業時,果然在層層選拔中細小的苔花會從篩子的空隙中篩下來,落到專屬於它的地方—沙河市第五中學。在這片專屬於苔花的地方,我得到了豐富的養料,有負責的老師無微不至的照料我,讓我吸收陽光、雨露、茁壯成長。在這裡自卑的外衣被一層層剝開,我開始綻放自己,努力證明自己的存在,開始自信起來。像小小的苔花開始綻放自己,不畏懼與牡丹勢必高。

當我戰勝了自己,也像他們一樣拼了命的學習時,我的花開始綻放了,它雖然在別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心中它與牡丹沒有區別。我覺得苔花雖如米小,但其精神可貴,正如袁枚詩中所說‘也學牡丹開。’

苔花是一種精神,它的精神是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它們雖然沒有被造物主賦予美麗的外衣,但是卻並不甘心輸於牡丹,無所畏懼展示自己。

我也是苔花,我也要學苔花奮力開。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蠟燭,相信大家對它都很熟悉。它雖然普通,但它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去學習。

人們常常把老師比喻成蠟燭。我記憶中就有一位具有這種精神的老師。我記得那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第一天去幼兒園是坐校車,記得當時是王老師來接的我。可能因為第一天上學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我有點無措,所以我大哭了起來。王老師見狀,開始耐心地給我講著有趣的小故事,逗得我哈哈大笑起來。她對我們可好了,還經常給我們發糖吃呢!王老師溫柔又善良,她美麗的眼睛上那又長又翹的睫毛彷彿蝴蝶撲扇著的翅膀,彎彎的眉毛像柳葉一樣纖細,高高的鼻樑,小小的嘴巴,可好看啦。

有一次王老師生病了,可能是因為粉筆灰“吃”多了,有點咳嗽,後來變得越來越嚴重,連園長都叫王老師回家休息了,可是王老師堅持要把課上完。這讓我想到了一首詩裡面的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不正是對老師這個職業最好的詮釋麼?我特別喜歡王老師,雖然她很溫柔並不是特別嚴厲,但是我們卻很聽她的話。

我還想到了環衛工人,他們每天都早出晚歸,不畏嚴寒、酷暑,默默奉獻著,給了我們一個乾淨、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也要向這些環衛工人致敬!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蠟燭一樣無私奉獻著的人,他們也許是警察、是消防員、是園丁、是建築工人……是各個不同領域的工作者,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無私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粉筆借物喻人作文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7字

“嚓嚓,嚓嚓”聽,這是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聲音。

粉筆,一個不起眼的嬌小的身軀,可你卻不曾想過,正是粉筆幫你打開了知識的大門。當它在黑板上飛快地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字,卻沒有一個人發現,那似有若無的粉筆灰正飄飄灑灑從空中落下來,粉筆在減少,它的生命在減少,當粉筆沒有了的時候,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粉筆的生命是短暫的,像流星雨一樣一閃而過,但它無怨無悔,它只為我們能努力學習;它無私奉獻,只為我們能憧憬自己的未來;它更不在乎別人對它的看法,它只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一生,它像極了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

老師是多麼普通的一個職業,但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卻對我們認真負責,我們就像一顆小樹苗,而李老師則是一棵參天大樹,源源不斷地給予我們營養,為我們傳送知識。當我們長成大樹時,李老師這棵參天大樹也慢慢衰老了。

記得有一次,放學了,我路過辦公室,看到李老師面前堆著如山的作業,可李老師卻還是一絲不苟地幫我們批改作業,並沒有一絲想離開的樣子。李老師其實真的很關心我們,雖然有時嚴格,但卻真心是為我們好。

粉筆,老師,二者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關係,與其說粉筆像老師,倒不如說老師像粉筆……

借物喻人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鷹,它像一道光,穿梭於一碧如洗的天穹之上,它也是經歷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磨難,才有如今的雄姿英發。

剛出生的鷹,還是毛絨絨的一團,渾身上下都閃著灰乎乎的暗光,一對纖弱的翅膀牢牢地環抱著身軀,一雙初識世間的眼睛,顯露出一股無知純潔的目光。但迫於生計,它必須要學會飛翔。在崖邊,它雙爪緊緊地攥著岩石,時不時哀鳴一聲,懇求母親的寬容。無奈,未來的路只能自己前行。雛鷹“騰”地一躍而起,灰黑色的羽翅奮力地撲扇著,在天地間沉浮著,柔軟的胸脯也在劇烈地運動著……漸漸地,它慢慢地“浮”了起來,東倒西歪地落在了附近的山巒上。它尖叫著,金燦燦的嘴喙向著朝陽,欲說些什麼。

誰的成功是一揮而就的呢?雄鷹之所以能自由遨遊於蒼穹,是因為它能戰勝內心的恐懼,勇敢地踏出嘗試的第一步。剛剛出生的它,看到眼前如此深的懸崖,難免會產生恐懼,在絕望之際,不放棄,依舊敢於邁出第一步,那麼再繼續往下走去,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解決不了的呢?雛鷹如此,我們亦可如此。

我的表弟才四歲,當飽嘗母親懷抱的他突然有一天被大人們勸說著要自己行走時,他是百般不願的。他一手死死地拽著媽媽的衣襟,不願落地。“嘭”地一聲,又摔下了,緊抿著雙脣的他頓時嚎啕大哭起來,再不願爬起來。無奈,還是得繼續學著。他一手揪著大人的衣角,一手扣著身旁的圍欄,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著……漸漸地,越走越順利,越走越快速,這不,已經能扶著牆跌跌撞撞地挪動一兩步了!

面對前方的困難,我們都可能會打“退堂鼓”,雛鷹如此,表弟也如此,但重要的是,都要敢於去嘗試。

蠟燭作文借物喻人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6字

“點……點”的聲音,通過燃燒而發出的亮光,蠟燭的光,也許比起光芒四射的太陽光顯得那麼渺小,那樣的微不足道。一個紅紅的圓柱體,頭上有一個長長的天線。我猜大家一定知道它是什麼?對,就是蠟燭。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豆小”的蠟燭越來越不被人重視,或許有人覺得,它的用處不大,甚至有人會覺得它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微光,有時還會嫌棄它不夠亮。但是一旦停電,你就會覺得它的用處可真不小。

有一次,我正在寫作業,突然停電了,爸爸在家翻了一個遍,終於找了一根蠟燭,把它點燃了,10分種,15分鐘,20分種,它發出的微弱的光終於讓我寫完了作業。我正要準備收拾書包時,發現蠟燭已經不到三分之一了,於是我在桌旁靜靜地看著它,蠟燭聲…點…點。它在慢慢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蠟燭著完了,家裡又成了一片漆黑,燭光是放向,是嚮導。

每當我面對閃閃跳動的燭光時,我會思考很多,它讓我不得不想到一個人,老師,燭光的這種精神不正是老師真是行為的寫照嗎?不知多少次老師為我們批改作業而伏案天明,多少次,老師為了給我們補課而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親愛的老師,你在講臺上辛勤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的花朵,但你不圖回報,你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同燭光一般。甘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你們有自己的付出培養了一代又有一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

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蠟燭那樣敢於犧牲自己。甘願付出,那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老師,我敬佩的一個職業,他們是平凡的人,但他們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橡皮作文借物喻人300字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4字

美術課上,正在畫畫的我拿出橡皮,準備擦去畫錯的部分。

“橡皮”橡皮雖然在語文課、數學課上都不怎麼用,但是在繪畫時它的作用就大了。橡皮白白的,是一個長方體。我邊畫畫邊修改,它和鉛筆左右分工的配合著我的工作,不一會我的畫大功告成了,我交給老師,老師向全班同學展示我的作品,並誇讚我。

我坐到座位上,回過頭來想了想,這一切都是橡皮的功勞,它才是最大的“功臣”。再看看它,比原來的它縮小了許多,它的全身都被我弄得髒兮兮的。橡皮就像清潔工一樣給別人帶來整潔的環境,但是自己卻勞累地無法走路;橡皮就像農民伯伯一樣,不辭辛勞地為別人做事,為別人種蔬菜,如果沒有農民伯伯,那我們現在恐怕就沒有食物吃了,早就因為飢餓而餓死了;橡皮也像在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叔叔,為了保護朝鮮人民,犧牲了自己,讓自己永遠留在了朝鮮人民的土地上,永遠回不到自己的祖國,永遠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橡皮看似不起眼,但是在你寫錯字時,它就會挺身而出,幫助你把錯字、錯題改正。橡皮用自己的身體,幫助了你,它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幫助你學習,這種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學習嗎?我們也要向橡皮、清潔工、農民伯伯那樣,做一個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人,也許現在做不到那麼好,但是隻要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生改變。

松樹作文借物喻人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1字

雪,輕輕地飛舞著,漫天地飄,緩緩地落,真是完美。它們落著,落著,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美的衣裳,悄無聲息,極美!

我披著長長的圍巾,踩著厚厚的積雪,整個園子裡毫無生機。那春夏時的花草已經謝了,只剩下一株被大雪即將遮蔽的松樹。滿園的一片雪白,白得刺眼。

我信步走到松樹下,看著那白皚皚的雪覆蓋的原本蔥鬱的樹枝,葉上,只露出一點點的綠,讓人依然能辨識出它還是那株松樹。

我慢慢靠近它,發現歲月的痕跡已經在它臉上留下了皺紋,但蒼勁有力的樹枝直插蒼穹。它的葉綠得如此深沉,綠得如此有力,讓人不由聯想到它彷彿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挺拔到令人震撼,美到極致!

站立許久,松樹動了,一堆白色的雪從樹枝上掉下來,它那不屑的神情分明在說:“這點雪算得了什麼?來得更猛烈些吧!”

這時,我終於看清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那蒼勁的松枝上有著一根一根細細的松針,他們交織,重疊成了一片片美麗的細葉。

賞識著松樹那種不畏嚴寒,不懼風雪的品質,我不由得想到了“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詩句,這不就是它的真實寫照嗎?它不懼風雪,傲挺風中,這種精神難道不令人敬佩嗎?我要學習它那堅忍不拔的意志,抗擊困難;學習它那永不言敗的精神,獲得人生的成功。

粉筆作文借物喻人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86字

在我的世界裡,我覺得該敬佩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精神,而不是那些外表光鮮亮麗,而實際卻沒有用的東西,比如說那些首飾,耳環之類的東西,有用的就比如說橡皮、粉筆等。

在每一個教室裡,都有一盒粉筆,它們,才是最偉大的。

在其他同學都炫耀自己有掛式的筆的時候,而它,卻靜靜地躺在粉筆盒裡聽著。在黑板和講臺正在嘲笑它弱小的時候,它,只能笑笑而已;在桌子、椅子罵它生命短暫,不配合我們做同一間教室裡的配置時,它,只能默默的在盒子裡不說話。

可是,它們卻看不見,粉筆的好處,它默默無聞地犧牲著,教著教室裡的學生們,一點一點地失去著生命,它們真的是太偉大了。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一個人,他是我們的老師,他培養了祖國的花朵,把最美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學生,就是為了我們能更好的為祖國奉獻,他們真的太偉大了。

所以我們就要像粉筆一樣,無私奉獻,不要像那些徒有外表的人,一定要做有用的人。

路燈作文借物喻人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1464字

【無私的路燈】

胡宇涵

在我們的小區之前沒有燈時,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所有的東西。後來裝了路燈外面一下子就全亮了起來。

我們走在開著路燈的路上,我問媽媽:“媽媽,路燈有什麼作用啊?”“路燈可以讓在晚上行駛的車子和行人能更好地看清楚前方的路,還能更好的提升安全感。”媽媽答道。媽媽問我:“那你喜歡它嗎?”我說:“那肯定喜歡啊!因為只有擁有了它,我們才能在夜晚中玩耍。它就像是一個夜空中的‘太陽’。”爸爸說:“路燈它天天白天雖然不工作,但是在黑夜裡,當別人都在夢鄉中游玩時,而它卻只能孤單地站立在那兒工作著。”

我看著那路燈想起了那個一天天為我們照亮前路的老師,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了我們,這路燈也就像我們的老師一樣。

最後,爸爸告訴我:“我希望你也要學習路燈照亮別人,做個為他們指明方向的人。”

【路燈】

陶榮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或物,只是缺少發現她們的目光。

清冷的晚風吹過馬路兩旁,拂起路旁柳樹的髮絲。在這秋風瑟瑟的夜晚,幾乎沒有人出沒,大家都在睡夢中,只有路燈還在路邊給少數的“夜貓子”帶來光明,同時,它給一些睡不著的小孩子帶來了勇氣。

它們不分春夏秋冬,嚴寒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個夜晚,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它們深知自己擔負著無人可替代的重任,沒有了它們,城市的夜晚將一片漆黑。它們從不叫苦叫累,沒有需求,一直默默無聞。風雪雨露,它們都紋絲不動,它們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路燈。

路燈,沒有霓虹燈那般五彩的華光,也沒有華麗的外表。或許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是啊,它那麼不起眼,不引人注目,可是它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最偉大的。

【路燈】

範如焱

在烏黑的夜裡,是誰還在發光?那柔和的光,照亮了一位位行人,一條條街道。這就是路燈!

路燈,它高高的個兒,站的又挺拔,就會讓人有一種安全感。一到晚上,它便散發出奪目的光亮,彷彿要把白天所蘊藏的力量全部散發出來。它就是這樣安靜、默默無聞。

想想看,假如沒有路燈,夜晚將一片漆黑,毫無生機,處處充滿了恐懼,黑夜也會變的更漫長。

看到了路燈,我就會不由得想起了環衛工人。他們不就像路燈一樣嗎?他們做的是普普通通的工作,每天很早起來,晚上又是滿臉灰塵的回家。正是因為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城市才能更加乾淨美麗。

路燈啊!你不僅照亮了人們回家的路,而且照亮了人們的心。我們要學習你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

【路燈】

王?麟

夜幕悄悄籠罩著城市。此刻已是萬家燈火的時候了!

大街上,出來散步的人越來越多。橋上、馬路上,沉睡了一天的路燈,揉開了惺鬆的睡眼。

我趴在窗臺上,望著那路燈深深地沉思著。路燈——那是一個平凡的路燈,可是就這麼一個平凡的燈,照亮了一年365天,可以想象,要是沒有它們,世界將會是一片黑暗。人們在路燈下走來走去,汽車飛奔而去,飛奔而來,沒有一個人和一輛車停下來欣賞它;或許,只是不經意抬頭望了一下路燈,而感覺不到他們的偉大、可貴。這路燈不就代表了辛苦培養著我們的老師嗎?

人們說:老師像蠟燭一樣,默默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像播種機一樣,播下了新生命。可我覺得,老師像路燈一樣,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教育著我們。路燈還在照亮著城市,照亮的老師的一片心……

借物喻人蜜蜂的作文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1字

【蜜蜂】

許智涵

人們一想到蜜蜂,就會想到它的勤勞、無私奉獻和默默無言,它就如同清潔工人一樣的偉大,不會不滿。

每天早晨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無論是酷暑或是寒冬,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而且從不報怨,只是默默的為人民報務。

記得有一次,有一名少年想說他的工作不好,於是就把一團紙巾扔到了地上,於是就說:“你怎麼掃地的,還有一些垃圾都沒有掃乾淨,還有掃地地上還有灰,都不灑點水呢”,但是清潔工人沒有理他,也沒有說他,有人看到,就說少年,還怪少年。

還有一次,我走路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口香糖,然後我想在草上弄掉,但是有一個清潔工看到了,於是叫我把鞋子脫下來給他,清潔工用小刀把口香糖去掉了,還問我在哪裡踩到的口香糖,我把踩口香糖的位置告訴了他,他就去那邊用小刀刮口香糖,我心裡佩服油然而起,我很佩服他!

啊!清潔工人你如蜜蜂一樣無私奉獻。

【蜜蜂】

張忠良

蜜蜂是我們一種很常見的昆蟲,而且很勤勞。

蜜蜂身體的顏色是黃黑,長著一對小翅膀,後面長著像針的刺,長著圓潤的眼睛和小小的嘴巴,飛出來的聲音“嗡嗡”的。

有一天,我被蜜蜂紮了一下,然後媽媽帶我去醫院看,醫生說沒什麼事,我們就回家了,從那開始我就很討厭蜜蜂,我一看見蜜蜂就躲的遠遠的,它住的地方就是養蜂箱,之後我在家爸爸就回來了,看見爸爸手上拿著一個罐子,裡面有黏黏的東西,我吃了吃,味道很美,而且很香甜,我問爸爸說:“這是什麼呀?這麼好吃。”爸爸說:“哈哈!這是蜜蜂產的蜜。”我驚了以前它紮了我,

它卻默默的為我們產出了香甜的蜂蜜,以後我再也不去招惹它了。

蜜蜂那無私奉獻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草作文借物喻人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3字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白居易對草的讚美。

實話說,白居易的《草》描寫跟現實的草一模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有著默默奉獻的精神,有著隨遇而安的品質,這是我從在白居易的《草》讀出的味兒。

在我外婆家的旁邊,有顆高大挺秀的白楊,樹下有約一畝不起眼的草地,那是我小時候娛樂嘻戲的地方。我喜歡在那裡抓蛐蛐、青蛙,有時候還能抓到小菜花蛇。玩累了,就在草地上睡覺,我喜歡那裡的草。

我每次回外婆家都會去看,每次都是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這顆大白楊樹被砍了不會再長了?而草被割了為什麼一下子又長得那麼茂盛?”媽媽總是微笑著說:“因為小草生命力頑強,哪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那生根發芽,你看比如竹子,竹子也是草類,它可以長得比樹還高,比樹還壯,被颱風吹過的竹子,雖然在風中是變彎的,但風一過,它立刻變回原來筆直樣兒。”

雖然我當時不理解,但我記住了:草的生命力是頑強的,草的生命是無限的,草是無私奉獻,哪兒需要它,它就在那生根發芽。

草有很多的用處: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新鮮空氣,做標本、綠化、裝飾等。像草一樣的品質的人很多:如守護祖國的解放軍戰士、警察、白衣天使醫生、時刻待命的消防員等。

我看見,在草地上被我躺平的地方,那裡的草越長越直,在它們的縫隙中,長出幾根新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