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土相關作文20篇

做陶土 篇1

國小二年級作文 ,482字

晚飯後,我和爸爸在廣場散步時,無意中走進裡“玩土陶吧”。

“小朋友,想玩兒嗎?”一位叔叔和藹地問。

我望了望四周陶土做成的東西,又看了看上了顏色的陶瓷,無比羨慕那些跟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竟然能做陶瓷,既然如此,我也要試試!於是,我說:“想呀!”

“那你想做什麼樣的?”叔叔問。

“嗯—”望了望愛心型的杯子,想起自己最愛的黃色,“愛心黃色杯!”

“你先去把手洗乾淨。”叔叔命令道。

我把手洗乾淨後,叔叔叫我把手伸進黃水中浸泡一下。可手剛從水裡拿出來,我不禁大驚失色—我乾淨的手變成黃黃的骯髒的手!

“第一步……”叔叔一會兒給我講解,一會給我做示範。一會讓我自己做。“這第一步也太簡單了吧,這種雕蟲小技難得過誰呀!”我捧著未成型的陶瓷想。

“第二步……放鬆放鬆……靠著,對!”我總是做不好,但叔叔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

“第三步……”咦,第三步咋跟第一步一樣?

“老師我斷了!”

“老師我斷了!”

“耶!大功告成!我竟沒斷過一次!”我望著身旁兩個男孩奇怪地想。

“兩天後來染色哦!”叔叔對我說。

“知道了。再見!”我回頭看了看,跨出了大門。

學做陶土吊墜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5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了,今年我準備跟著水晶姐去做陶土吊墜送給媽媽

首先,從水晶姐姐那裡領來了線丶工具、塑料板、圓片玻璃,然後我拿來了藍色和白色的陶土,先把藍色和白色混起來捏了好久,形成了淡藍色。我突然發現白色沒有了,趕緊排隊去取,取來白色之後,把白色和藍色同時捏軟,然後把藍色放在圓片上,然後把藍色做了個蓮蓬底,用白色做成芝麻大小的花瓣貼上去,用淡藍色弄一條長長荷的莖,再用兩片荷的葉,圖案形成了,我看見別的同學一個個都做好了,我非常著急,但不一會兒,我的也完成了,等的去燒,這個過程比較漫長。

我等啊等,等了很長時間,我的陶土終於拿在手上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把乾花放在圓片上,粘膠水用玻璃按緊,用紫外淺燈光照一分鐘,去水晶姐姐那把線穿上,然後送給媽媽,媽媽說非常漂亮,能獨立完成,非常不容易,手工有提高,我非常開心,下次有機會還去參加水晶姐姐的課,非常有意義,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我學會了做陶藝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2字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玉潭公園的陶藝室。一進門,我就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桌子上、窗臺上,滿滿的都是陶藝作品,各式各樣,美不勝收。

一個陶藝師傅和一些小朋友正在親自制作陶藝品,只見師傅把一團泥巴放在轉盤上,然後用手啟動轉盤,我還沒看清是怎麼回事,一個花瓶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讓我羨慕不已,我也想做一個漂亮的花瓶,爸爸媽媽也鼓勵我去學做。於是,師傅給了我一團泥巴,我坐到了轉盤旁,轉盤旁還有一盆水,師傅說要邊做邊沾水,不能讓手上有太多泥巴。我打開了機器,用雙手捂著陶泥旋轉,不知為什麼,泥巴總是不能立起來,無奈的我,只好向師傅請教,他說在捂的時候雙手同時要將泥巴往上提,我按照他說的去做,做著做著眼看著有點像花瓶了,我一分神,不料泥坯歪了,一會兒,一大塊泥巴都甩了出去,真是慘不忍睹。師傅又給了我一團泥巴,我又開始重新做。這一次我將大拇指直插泥巴中心,另外幾隻手指頭則輕輕地捏住外圍,逐漸向上拉,不一會兒功夫,泥巴變成了花瓶。功夫不負有心人啊!雖然不像師傅做的那樣精美,但畢竟成形了,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做陶藝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第一次做陶藝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9字

暑假的一天,我和哥哥、妹妹三人結伴而行,去南通陶藝館做陶藝。

一進門,我就看見琳琅滿目的陶藝作品,有可愛的兔子、憨態可掬的福娃,還有非常實用的盤子、杯子等,我心裡癢癢的,迫不及待地選了盤子進行創造。

沒有燒製的陶瓷雪白雪白的,像一個瓷娃娃,叔叔告訴我一定要輕拿輕放。我小心翼翼地給盤子塗顏料,先用鉛筆輕輕勾畫出輪廓,然後再用筆刷蘸顏料仔細塗。

我畫了一口井,井邊有一條河,河面上有幾隻鳥兒在飛翔,夕陽西下,人們都陶醉在陽光裡。幸運的是,我的作品竟然被評為了“最佳創意獎”。畫好的作品要放進窯爐燒製,大約半個月之後,就可以拿到了。

我真希望能快一點拿到我的陶藝作品,真希望這半個月時間能像時光機一樣飛速前進。可媽媽告訴我:一把利劍,需要十年才能磨礪而成,好的東西是需要時間的打磨後,才能變成一件件精品。

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等待我的第一件陶藝作品脫胎換骨地歸來。

做陶泥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1字

假期裡我學會了一項手藝,那就是做泥貓。這隻貓的身體胖胖的,頭小小的,它還有一雙尖尖的耳朵和一雙賊溜溜的眼睛。它的尾巴最為奇特是捲起來的,很可愛。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小貓咪。

這麼漂亮的貓是怎麼做成的呢?很簡單。先用三四塊泥片疊成一塊,再用泥水糊上去,使它們合為一體。接著用大姆指充當‘推土機’,把貓身體粗糙的地方打打滑,這樣身體就做好了。

做完身體,開始捏貓的頭部。用泥搓成一個球,再用兩粒黃豆般大小的泥球作為貓的眼睛,輕輕地按在頭部的中間,這樣眼睛就做好了。接著就是做鼻子。我用小姆指充當‘打洞機’伸進貓鼻子的部位,戳一個小洞,當我拔出‘打洞機的’的時候,這個貓鼻子竟然發出了‘啵’的一聲。好像親嘴一樣,真好玩!最後再把準備好的姆指般大小的小泥團放進鼻子的部位。一個圓鼓鼓的貓鼻子誕生了。

我用餘下的泥片搓成條狀,粘在身體下面充當貓腿。再用閒泥條做了條粗壯的尾巴,這尾巴還是向上翹著的,看上去簡直就是個神氣十足貓將軍。

做泥貓最難做的要數捏鬍鬚了。我捏的鬍鬚要麼一邊高一邊低,要麼一邊細一邊粗,要麼一邊長一邊短。最後我只能借助尺子,精確地量一下,再比一下,最後好不容易做好了兩條大小,粗細,長短對稱的鬍鬚。

看著我親手做的泥貓坯,還來不及上色我便雙手小心地捧著回家了。做陶藝真有趣!

學做陶藝 篇6

國小二年級作文 ,350字

星期六下午,媽媽帶我去新天地的陶藝館裡做陶藝,我非常開心。

我穿上圍裙後,叔叔給了我一團白顏色的泥,並告訴我這叫做瓷泥。

我告訴叔叔,我想學做一個小碗,於是叔叔讓我把這團泥巴拍成圓形,再讓我把它摔在車輪的轉盤中心。接下來,叔叔讓轉盤動起來,我用雙手包圍著瓷泥,把雙手的大拇指插進瓷泥的中心。如果你想讓它高一點,就把瓷泥往上拉,如果你想讓碗口大一點,就用大拇指往外拉,如果你想讓碗口變小,就用其它四個手指和手掌把瓷泥往裡包。手幹了,就沾點水,繼續做。

最後在叔叔的幫助下,我成功地做出了一個可愛的小碗。碗口大大的,從碗口到碗底越來越小,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碗。我很有成就感。

叔叔說:“做陶藝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並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反覆的練習。”聽了說說的話,我覺得學習做陶藝,這個事情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做陶泥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885字

不久前,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南寧遊玩。

住進了酒店後,爸爸說三祺廣場有一家新開的泥娃陶,要帶我去做陶泥,聽到這訊息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第二天,我們早早就起了床,吃過早餐後就趕往三祺廣場。進入廣場,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高大上的大廳和電梯,亮堂堂的,整棟大樓共有7層,分別有大型地下停車場、兒童遊樂園、服裝店、化妝品店、玩具店等等,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來到三樓的泥窪陶店,牆壁的木架裡擺放了各種各樣的美麗可愛的陶器,有碗、杯子、花盆、花瓶……讓人眼花繚亂!據陶泥店的叔叔說,這些漂亮的成品和還未上色的半成品陶器都是好多大、小朋友們來店裡親手製作的。於是我決定做一個花瓶送給媽媽,明年再做一個水杯送給爸爸。

開始做陶泥了。陶泥店的叔叔拿來一大坨泥巴、一個小噴水壺和一把小木槌。他告訴我:“先把泥巴壓扁,然後再噴點水在泥巴上,把它捲起來,再用力將泥巴摔在桌子上,如果小朋友力氣不夠,就藉助小木槌來拍打,只要反覆十幾次,讓泥巴變軟就可以製作出精美的陶器。”聽了店員叔叔的話,我就開始動手揉泥。

首先,我將陶泥用小木槌壓扁,就像擀麵一樣,接著就在泥上灑上少量的水,捲起來後,使出全身喝奶的勁用小木槌拍打陶泥,最後又用力把它摔在桌子上,經過反覆的揉捏捶打後,泥巴變得又鬆又軟。接下來就要開始製作花瓶了,叔叔接來一盆溫水,把我叫到轉泥盤的座位坐好,把泥巴捏成一個圓球狀放在轉泥盤中間,啟動開關,轉盤立即飛快地轉動起來,我將雙手放入盆中弄溼後,用手輕輕地握著手中的泥,大拇指慢慢往泥中間伸進去,很快就成了一個碗,然後再捧著陶泥慢慢地往上提,4個手指按在外面的瓶身,大拇指輕輕插入瓶口處的同時向外按,接著又繼續將瓶身往上提的同時往裡壓,就這樣,瓶頸和瓶口做成了。為了讓瓶頸再小一點,瓶身大一點,就雙手輕輕扶著瓶頸處往下拉,就這樣,花瓶的形狀做好了。為了讓花瓶更漂亮些,最後,我又用一點泥巴慢慢揉打好了,做成一朵花的樣子。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終於做好了一個精美、漂亮花瓶。爸爸媽媽看了,樂得合不攏嘴。

通過第一次做陶泥,使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對待每一個細節,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做陶藝 篇8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6字

8月26日下午,我們去做陶藝。

穿好圍兜坐好,阿姨給我一塊陶泥開始教我做拉坯。陶泥放上轉盤,機器就轉動起來,我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幸好阿姨教了我三種手法:大拇指豎直往下挖空;手掌往上擠讓泥坯變高;右手插進去,左手輕輕放在外邊,讓泥坯變薄。

陶泥黏黏的好玩極了,我做出各種形狀的花瓶、碗、罐子,可是玩得太久了,陶泥不知不覺越來越小,最後沒有了。

阿姨讓我去洗乾淨手,清理了轉盤,又給我一塊陶泥。這回她拿著我的手,一下子就做了一個高大的花瓶,接著又教我把瓶口變小、肚子變大,還教我做出花瓣形的瓶口。

作品完成了!它是一個漂亮的花瓶!

再過兩週,經過上色、燒製,我就可以帶我的花瓶回家了,真期待啊!

第一次做陶罐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3字

“叮鈴鈴,叮鈴鈴”美術課的鈴聲響起,只見美術王老師抱著六大包油泥進來了。

老師平靜地對我們說:“這節課我們用油泥做陶罐。”整個樓道就聽見我們班歡呼雀躍的聲音。過了一會兒,老師說我們現在開始分組,我們都安靜下來。王老師按座位,把四個同學分為一組。我、同桌和後面兩位同學一組,所有的同學分好組,王老師開始髮油泥。這個油泥發下來是一整塊的,但是一組有四位同學要分,所以必須要切開。我們組是我的同桌唐晨曦切的,不過切起來有點費勁,老師來幫忙之後,我首先拿到了屬於我的那份油泥。

看著手中的油泥,我暗自思索:“我要做什麼呢?”想了一會,決定做個罐子。首先我拿出四分之一的油泥,做出一個圓柱形的罐體並且給它做了底盤,又拿出三分之二的油泥,按每條大約15釐米長度,做了10條,放在一邊,接下來我把這些泥條一條條盤在罐體上,可是當我盤到第九條的時候,我盤不了了,為什麼呢?因為我想用這個泥條來裝飾一下我的陶罐,我用這根泥條做了一個蝴蝶結,然後放在陶罐上,現在我還剩下一點點油泥,看著陶罐我想要不再給它做個蓋子,最後我用這些油泥做成的罐蓋,竟然能正正好好蓋在陶罐上,哇,我暗自驚歎太巧啦!我把老師獎勵給我的糖放在陶罐裡,完全可以放下。

這節陶泥課讓我不僅讓我認識了油泥,還多了一個小小的儲存收納空間。我好喜歡這樣做手工的課。

做陶泥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7字

臺灣之行,最令我難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做陶泥。

踏入陶泥作坊,那裡擺放著的琳琅滿目的作品使我眼花繚亂。我心動了,挽起袖子,躍躍欲試。手頭正缺一個洗毛筆的筆洗。對,就這麼辦。心裡有了目標,我便開始動手了。

一位大哥哥拿來一塊泥巴,放在轉板上,開啟開關,轉板和陶泥一起轉了起來,感覺像在逃避我,不讓我碰它。我用雙手輕輕地扶著,那轉動著的陶泥像嬰兒的面板般滑滑的,柔柔的。我都不敢用力擠它,按它。過了好久,陶泥還是紋絲不動。我生氣了,用力一擠,筆洗的下半部分竟奇蹟般地出現了。我大喜過望。

可是新的困難旋即又來了,泥巴越“長”越高了,都可以和喜瑪拉雅山媲美了!它活像個醉漢,搖搖晃晃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不知所措。沒辦法,只得求助大哥哥。大哥哥從“山”頂往下用力一壓,它就聽話地慢慢變矮了。大哥哥告訴我,要用兩個大拇指用力壓陶泥的中間,但不能壓到底。漸漸的,一個小小的洞就出來了。然後大拇指稍稍用力,輕輕往外拉,中間的洞越來越大,一個筆洗的樣子呈現出來了!我高興極了。沒想到一得意,矮矮的洗筆盆變成了高高的杯子了。我試著一邊捧著“杯子”。一邊用大拇指慢慢往下壓,終於又變回來了。原來手心往外拱,大拇指往下壓它就變胖些,手心往裡擠,它就會變成瘦瘦高高的模樣,真是太神奇了。

最後在聽到媽媽說這個形狀最漂亮時,我關掉了轉板的開關。看著自己做出來的作品,真是越看越得意!

做陶泥靠的是耐心和細心,還要邊研究邊探索。做題目也是一樣,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哦!

做陶藝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6字

陶藝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還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便和陶藝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候我經常到少年宮學陶藝,每次把一塊陶土捏出各種各樣的物品後,老師都經常表揚我做得不錯,因此我對陶藝也充滿了熱情。

上個週末,我和表姐一起去到陶藝店玩,陶藝店的裝修古色古香,靠牆擺了兩排架子,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形態各異的陶藝作品,房子中間放著幾臺製作陶藝的拉胚機,我馬上就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隨後,我們就開始製作陶器了。我拿來一塊白色的陶泥放在拉胚機的平板上,開啟開關後,陶泥就隨著平板就開始旋轉起來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女孩。我伸出雙手輕輕地捧住陶泥,慢慢地往上託,陶泥在我手中就變長了,變苗條了,旋轉的舞姿也更優美了。然後,我把兩個大拇指慢慢伸入在陶泥中間,並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陶泥一圈圈捏薄,陶泥就變成空心的了,漸漸杯子的形狀就出來了,但我要做的可不是杯子哦。我繼續用手掌把陶泥向上託,而中間的位置用手指卡得小一些,最上頭卡得更小,很快,一個葫蘆的形狀就出來了。最後,我又小心翼翼地繼續修改著我的作品,讓葫蘆的曲線更光滑,形狀更對稱,表面也更圓潤一些。就這樣,我心中完美無比的葫蘆製作好了,我想過幾天我要把烘烤好的葫蘆放到家裡的書架上,讓家人和朋友都能欣賞我這一精心製作的作品。

我喜歡陶藝,陶藝一直陪伴著我慢慢長大,陶藝如一股清涼的甘泉,滋潤了我的心田。

做陶瓷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1字

爸爸媽媽在星期日帶我去了長沙銅官窯做陶瓷。

“媽媽,就是這裡嗎?”我指著前方的建築物說,媽媽點了點頭,我頓時來了精神,拉爸爸媽媽跑了過去,收銀員小姐問我們是不是來做陶瓷,我比誰都反應快,連忙說“是的”。收銀員小姐給我了一個黃色圍裙,以防把衣服弄髒,然後,又讓爸爸媽媽付錢,我才不管他們呢,我已經迫不及待地跑到做陶瓷的大廳哇!那裡的小朋友可多啦!人山人海,我還是比較幸運的,還有一個空位子,我立馬坐上去,這時,一個年輕的姐姐,拿著一小堆土走過來,放在我前面的圓盤上,她按了一個按鈕,圓盤快速的轉動起,她說:“我來教你做”。我點點頭,只見她用她的大拇指在泥土的正中心,輕輕地往下按,再用兩邊的手,往外拉,一個標準的碗做好了,好厲害呀!她做完,便讓我自己做一次,我好緊張,手不小心動了一下,使泥土向右邊傾斜了一點,我再往外拉時,因為拉得太大,所以做出來什麼也不像,我十分失望,那位姐姐鼓勵我,她相信我一定可以的,她說:“你不要緊張,慢慢做,要對自己有信心。”她說過就走了,我下決心,一定要做好,於是,我再做了一次,雖然比上次好了許多,但是還是很醜,我不恢心,做了一次又一次,手上的泥土也越來越多,頭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流了下來。終於在做第八次時,我成功了,做得和那位姐姐一樣漂亮,我把我的作品輕輕鏟了下來,端出去給爸爸媽媽看,得到了表揚的我心裡喜滋滋的,媽媽還送了一個精美的禮物,一串漂亮的陶瓷項鍊,我開心的跳了起來。

這一天真快樂呀!我好喜歡做陶瓷!

做陶器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9字

寒假的一天下午,爸爸帶我去旺角做陶器。

老師先教會我手法,怎樣開口,怎樣拉上,怎樣變大,怎樣變小。當時我暗暗琢磨:怎麼樣可以做好,怎麼樣可以做到正確操作。

老師先給了我一塊用來練習的泥巴,我先開了一個口,然後把它變大拉長,再做形狀,可是我總是做不好形狀。我又練了幾次,才把形狀給練好。

泥巴小了,老師給我換了一塊,這塊是用來做陶器的。老師先幫我開了一個口,接著讓我把下面的步驟做好。我先把它拉長,然後把它變大。老師說:“做陶器的泥巴時間不可以太長,不然會粘手的。”

做陶器的時候我發現,練習的泥巴有點土黃色,而做陶器的泥巴有點黑灰色,做陶器的泥巴很乾,練習的泥巴有點溼。

做好了,我做了一個花瓶,它的頭很小,身體圓圓的,像一個胖乎乎的小娃娃。老師說:“過三四天,就可以來在花瓶上畫上畫了。”

走在路上,我打算在花瓶上畫一幅風景畫,有山有水。

今天我很開心,這是我第一次做陶器。我還領悟了一個道理:做事要認真細心,不要半途而廢。以後,我對待學習也一定要像這樣。

做陶泥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3字

“叮鈴鈴……”,傳來上課的鈴聲。噢,原來這節課是上“傳統文化體驗一小時”。我既激動及開心。

這次我們是學泥塑。這位給我們講泥塑的老師姓馮,他面容清秀,十分和藹。

馮老師首先跟我們講起了泥塑的文化和故事,他講得通俗易懂,很快就到我們自己動手做陶泥的環節。

馮老師吩咐大家都要做一個蝙蝠。過了五分鐘,大家還在猶豫,不知從何下手,此時,馮老師說:“不要想著一次就能做好,先把陶泥一塊一塊放上去,好的陶泥都是改出來的。”我們聽到此話後,紛紛開始動起手來,過了十幾分鍾,我們做的蝙蝠都已經成形了,我看了看袁暢同學的蝙蝠,再看看自己做的蝙蝠,我又修改了起來,再過了五分鐘,我終於完成了。馮老師還說到:“這種泥是軟陶,把它放進鍋裡隔水蒸20分鐘就會變硬,定型。”馮老師的話剛說完就傳來下課的鈴聲。

這次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收穫了許多。

做陶器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7字

星期五美術課上,老師教我們做陶器。老師對我們說:“陶泥比彩泥硬,做之前要先蘸水,打溼之後就好做了。”我準備做一個筆筒,因為既簡單又實用。

我心裡盤算著:先揉一個圓柱形,然後再慢慢拉長,做成中間粗兩邊細的長條。接著把它圍成圓圈,放在筆筒圓形的底上,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摞起來,就能組成一個完美的筆筒。

很快我就發現,想象很美好,現實很無情。在搓長條時,搓著搓著就斷了。我不灰心,蘸點兒水加點兒泥繼續做。這回倒沒有斷,卻又出新問題了,我搓成的長條連線起來組成的圓圈太大了,比筆筒底還要大呢!我有點想放棄,但還是有些不捨,就決心重新做。

說幹就幹,我先把圓圈兒扯開,再去掉一小截,最後再連線上,大小正好和筆筒底一樣!費了這麼大的勁兒才做好了一個。不過我已經掌握了技巧,所以很快就做了一個有二十層高的筆筒。因為做第一個時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做出來的不怎麼好看,我安慰自己: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實不結實。這時我才發現有的地方已經裂了縫。我馬上開始了快速搶救,在筆筒的八個方向粘上了豎著的長條,這才勉強撐住了了。

正當我準備來一個全面大修補時,下課鈴響了,沒有時間了,只好到家再搶救吧。

雖然我的第一個作品不夠精美,但我已經掌握了做陶器的技巧,收穫了知識。相信下一次一定會做成功的!

第一次學做陶瓷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3字

小時候,每次經過陶瓷店,看見哥哥姐姐們做的陶瓷就非常漂亮我就想跟著學。剛好,國慶節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學做陶瓷了。

這時興福興邊上的一家很小的店,我看了招牌小陶瓷,我想肯定是這兒了,便和媽媽進去了。

那裡的老闆讓我們穿上髒兮兮的圍裙,我剛開始還有些嫌髒,後來還是禁不住陶瓷製作的誘惑穿了起來。

我捲起袖子,坐在那簡陋的小椅子上,開始做了起來。老闆拿出一堆泥巴放在機器上,叫我按住腳下的鈕,圓盤便轉了起來。只見老闆雙手握住泥巴兩邊,用大拇指捏住泥巴中間,一個又粗又扁的東西瞬間被做出來了。老闆指揮我用大拇指像他那樣慢慢地向下按。過去了十分鐘,老闆看見我覺得不錯,就叫我做一個碗,還不時地催促我像他那樣做下去。我用一隻手抱住泥巴的一端,另一端豎著,用腳踩著。泥巴便慢慢變薄變寬。可是由於我的腳突然失控,速度驟然加快,泥巴攤了。雖然失敗了,但我不放棄,繼續雙手握住泥巴,仔細地看著手操作,很快又救了回來,後來慢慢地成形了,再經過老闆的加工居然成了一個碗。

後來我才知道,做陶瓷其實還有很多步驟,通過這件事,我決定以後要好好學習這門手藝。

做陶泥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5字

2018年8月20日,我去了富陽網紅街達夫路上的“匠藝空間”。

“匠藝空間”,顧名思義就是工匠和藝術工作者的家。走進大門,裡面挺深,空間不小,我先參觀了一下,那有做手工、木工、繪畫、陶藝……應有盡有。最後,我選了陶藝。

由於是第一次來,我先請教了那裡的師傅。師傅先幫我將陶泥揉軟,拱圓,再定型。做著做著,不由使我想到了做麵餅,又搓又揉,又拍又按。

接下來,我開始自行探索。我將雙手壓在陶泥四周,使原來的圓柱型成為碗狀。又用手壓,將其壓扁些。再用大拇指壓一個坑出來,漸漸的,一隻小碗初步成型。我正高興,卻發現碗沿的一部分因為太薄,有部分陶泥掉下來了!我急忙撿起想貼上去,可惜卻如斷了的頭髮一樣無法再複合。我只得放棄,重新把碗沿壓出來。又過了一會,小碗終於基本成型啦!我又將一些不規整或突出的地方進行打磨了下,終於完工了。師傅說要放幾天等它風乾了再看有沒變形,能不能燒。三天後,我乘興又去了那裡看我的小作品,真可惜,因為碗底處理不當,風乾後的小碗底部裂了條縫,師傅建議不要燒了,我不由得有點掃興。

雖然這一次陶藝體驗失敗了,但是我對陶藝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看似簡單平常的事,卻也不是看上去那麼容易做好的。如果沒有用心,掌握門道,實踐起來就會困難重重。

做陶藝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1字

以前,是我在電視上看別人做陶泥,今天我終於能自己做陶泥了。

媽媽帶我來到了陶吧,這裡的師傅介紹了做成一件像樣的作品,要經過幾個步驟:1、揉泥,把泥揉得乾溼均勻。2、拉坯,在拉坯機上面塑造成自已喜歡的形狀。3、修坯,等泥半乾的時候,把表面修平。4、上色,等泥坯幹了以後,用色粉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5、上釉,使泥坯表面更光亮。6、燒製,把泥坯放到窯裡,高溫1250度燒9個小時,就燒製成功了。

師傅首先幫我定好位,定位很重要,如果定位偏了,泥坯就重心不穩了。開啟電源後,拉坯機轉盤勻速轉動起來,我先把大姆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個洞,之後用兩隻手把泥按成一個筆筒狀,如果幹的話,手沾點水。之後就是我隨意創作的時候了。我做的是一個小酒壺,灑壺的大肚子,需要一隻手在外扶好泥坯,另一隻手伸到洞口裡,把它慢慢撐大,酒壺的小嘴巴,需要雙手在外慢慢往裡掐。

經過老師的幫忙和自己的領會,我終於做成了一個小酒壺。陶泥在師傅的手裡是一個聽話的小狗,師傅讓它成為什麼樣,它就乖乖地成什麼樣,而在我的手裡卻是一個調皮的小貓,我讓它成什麼樣,它偏成另一個樣子。這可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練成一門手藝,可真是不容易啊!

做陶泥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6字

今天又到了一個星期當中我最期待的一個日子—陶泥課。

我們三五成群的來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等老師發陶泥了。等人都來全了,老師開始發陶泥。我拿到陶泥,在想一個做一個什麼?我左思右想,哈哈,想到啦,我要做一個大色子!對,就是大色子!

我拿起陶泥,我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把它拿起來,我把它舉過頭頂,往桌子上用力一摔“呀!不好用力過猛!”我大尖叫起來。把老師都嚇了一跳,最後我又把頭給低了下去,看來,得控制自己的力度,我暗下決心。然後我把那塊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陶泥拿了起來,還是一樣,把它放在手心搓成了一個圓,潤滑溼潤的陶土在我手指間摩擦。我可不敢像上次一樣那樣莽撞了,俗話說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把陶泥握在兩指之間,在桌子上輕輕的敲動,不時的翻面,用水抹平凹凸的地方。哈,一面已經成型了,如鏡子一樣平,一點都不粗糙,很光滑,在人的手指間很舒服,很涼。

接著我又把它翻了個面繼續對著桌角子輕輕敲打,直到它其他五個面都一樣,我才把它給翻了個個。當其他五面都好了之後這個色子也就完成一大半了,我又問老師借了一個專門雕刻陶土的一個長條狀橢圓形,一頭較粗,漸漸變細,似錐形,我握起,用那個較粗的一面對著我的色子戳了一個洞,在另外一個地方出了兩個洞,雖說洞的大小不一樣,可還是比較工整的。

不一會兒,我的大色子就完成了。

看著自己親手的勞動結果,有種喜悅感湧上心頭。

做陶泥杯 篇20

國小二年級作文 ,471字

媽媽答應我週末的時候帶我去做陶泥杯,我可興奮了,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週末。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媽媽帶我來到萬家城市廣場三樓天物坊陶瓷館,我發現展示臺上擺放著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杯子和碗,還有用陶泥捏成的卡通人物,真是太漂亮了。

這時,媽媽讓我選一個我最喜歡的陶瓷,我千挑萬選,終於選了一個彩虹條紋的陶瓷水杯。接下來,一位阿姨幫我拿來了做杯子用的材料,有一包陶泥和一杯水,然後這位阿姨耐心向我介紹了做陶泥的步驟,我還沒聽完就心急地做起來。先把陶泥弄溼,這樣陶泥就會慢慢變軟,變滑,接著那位阿姨幫我把陶泥變成一個杯子的形狀,然後教我把兩個大拇指鉤在一起,扶著泥杯,但是我做了三次都沒做好,我有點失望。這時,媽媽見我有點難過,輕輕地告訴我:做杯子沒有那麼簡單,需要耐心一步一步地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接著我調整了心態,經過自己的琢磨,終於把杯子做好了,我開心極了!但是,阿姨說因為杯子還需要烤和上色,需要七天時間,我只做好了胚子。

回家的路上,媽媽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我連忙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