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相關作文20篇

元宵佳節燈籠DIY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1字

元宵佳節即將來臨,俗話說:“年三十的煙火,正月十五的燈”。燈籠是這個節日的永恆主題,所以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組織了元宵燈籠DIY活動,我也報名參加了。

這天一早,我就帶上做燈籠的各種材料,興致勃勃的跟著媽媽一起趕往活動現場。走到門口,一眼就看到了兩個精緻的燈籠。一個是公雞燈籠,一個是梅花燈籠。我心想:這大概就是我們今天要模仿製作的燈籠吧!等參加活動的同學差不多到齊了之後,水晶老師就開始教大家做燈籠了,他先講解的是梅花燈籠的製作方法。然後,開始講解公雞燈籠的製作方法。我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生怕漏掉任何一個製作細節,因為我希望自己能做出一隻精美的燈籠來!

水晶老師講完之後,同學們都開始動手做了。按照老師講的流程,我先開始做雞脖子,可惜我畫不好,只能讓老師幫我了。接下來是製作雞翅膀、雞尾巴、雞冠等。我都是先在彩紙上畫出形狀,然後用剪刀剪下來,逐一把它貼上到燈籠上。紙張有些硬,不太好剪,但我還是克服了。終於,完成了公雞燈籠的製作!我好開心吶!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也很有意義,既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又親身感受了我國元宵佳節的傳統文化。希望今後還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也希望我親手製作的這隻燈籠,給家人帶來健康、平安和幸福!

元宵佳節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7字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無宵節,也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

早晨,我一起床就匆忙地上學去了,來到學校我就向同學們問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元宵節快樂!”同學們也回道:“是啊,五年級下冊的學習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上課了,邱老師向同學們講了這學期的規章制度,還說四年級時的英語老師又回來教我們了,同學們無比高興。第二節課,Miss張真的來了,同學們歡呼起來,而Miss張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上課時,同學們聽得特別認真,特別用心,課堂上沒有一個人講話,安靜極了。我感覺一個寒假的時間,讓同學們一個個都懂事了,還是同學們對知識非常渴望,我不知道。但我也沉浸在這樣的範圍,對學習的態度也增加了不少。

下課了,同學們都在聊英語老師的課上得好,其實我覺得是同學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最重要的是守紀律、不講話,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有更多領悟,成績自然會上升。就像我們班新轉來的同學一樣,她不調皮,不貪玩上課很認真,同學們很喜歡她。下課後,我跟她玩“千手觀音”“蝸牛滾蛋"之類的遊戲,還聊一些她原來就讀的學校班裡的趣事……

下午放學回家,吃了晚飯後,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市區看燈會,發現步行街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有各種各樣的紅霓燈,真讓我大開眼見啊!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韶關書城,買了五年級的學習資料,又去了新華書店看了許多的資料和試卷。

今年的元宵節真讓我受益匪淺啊,這一天真開心!在這裡,我再次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難忘的元宵佳節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4字

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盛行了,放彩燈,舉國歡慶。但,我今年在學校裡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3月5日那天,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學校早已煥然一新,操場上掛著幾個超大號的燈籠,張燈結綵。等到第二節課過去,變化更大了,操場上貼著很多燈謎,以及由許多同學組成的“大海”。等到上課鈴響過後,猜燈謎活動開始了。我左瞧瞧右看看,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燈謎。再看看別人,都猜對一兩個了,我急得直冒汗。忽然,我看見一個超級簡單的燈謎:雪中送炭(打一歌名)。這也太簡單了吧,不就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嘛!我馬上撕下來。可命運總是和我作對,我不知道209班在哪兒。我以為在老教學樓,可是沒找到。後來我才打聽到原來在辦公樓,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四樓。可教室裡空無一人,我頓時感到我的心好累啊!找了這麼多次,難道最後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就當我要放棄之時,旁邊辦公室裡傳來一陣笑聲,這笑聲像是天籟之音,我似乎又看見了希望。只見老師們在裡面聊天。我把燈謎給老師看,老師也真大方,一條巧克力飛來,哈!原來我猜對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又開始在茫茫人海里搜尋燈謎,第二個燈謎很快被我猜對了,一根棒棒套到了我的手裡。在歡樂中,下課的鈴聲在不知不覺中響了起來,宣告這次活動圓滿結束……

元宵佳節包湯圓嘍——記第一次包湯圓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6字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在那成百上千的星星中那顆最亮的“北斗星”就是親自包湯圓了。

在2017年的元宵節,我和媽媽去超市裡買湯圓,但是到超市後,媽媽並沒有伸手去拿袋裝的湯圓,而是拿了一包糯米粉和一包豆沙餡。

“媽媽,你這是要幹什麼呀?”我非常不解。“猜猜看”,媽媽調皮地說道。“做湯圓!”我想了一會兒,興奮地叫道。“對了!”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可把我高興壞了,因為我還沒有動手包過湯圓呢!

回到家後,媽媽好像也和我一樣興奮。於是,我們不敢浪費一秒,就開始了“工作”。

媽媽把糯米粉倒進碗裡,再倒一些水進去,攪一攪,揉一揉,揉成團狀放在碗裡。這樣準備工作就算做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要交給我了。

我先把糯米麵團和豆沙餡料分別揉成小球,再把揉好的糯米球弄成碗狀,然後把豆沙球放進去,揉一揉,儘量揉的圓一些,這樣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晚上,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裡美的不得了。

原來,只有自己親手摘下的果實最好吃。

元宵佳節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5字

芝麻餡、芙蓉餡、花生餡,甚至還有水果餡。表皮Q彈,入口即化,內裡香甜,回味無窮。鬆軟甜蜜的餡一下就在口中化開,順著喉管滑進肚裡,許久後,仍然是脣齒留香。吃完元宵後,再喝一口元宵湯,雖然甜,卻絲毫不膩;雖濃,卻並不會糊在口中,堪稱食之極品。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據說是天官的誕辰,因元宵是其節日食品而得名。

元宵節,吃元宵。待到飯後一至兩小時,一碗暖暖的元宵下肚,足以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駭之間都彷彿流淌著瓊漿玉露,即使再疲憊,都能馬上放鬆身與心。

吃完元宵後,便可趁腹中飽飽去逛燈市。

一條長長的街上,到處都是燈。孩童們手中提著燈籠般的紙燈,還有的抱著動物一樣的紗燈,屋簷房梢上都掛著燈,小商小販的攤裡也擺著各種各樣的燈。大大小小的燈連成一片,黑夜也就不顯寂寞了,當真是“花市燈如晝”!

逛燈市的一大亮點,便是放孔明燈。一盞孔明燈,便寄託了對一個人深深的思念與真切的祝福。它們會帶著祝福飛上雲顛,祈求相應的神官們完成這一個個願望。

人人都放孔明燈。在燈的一面上,輕輕寫下自己的祝福,只需點著火,再輕輕地託著,它便會緩緩地向天空飛去。儘管一陣風便能把它吹歪,但它仍這麼一直飛著。因為它身上,有著人們心中最深的思念。

這時候,你如果站在高處,便能看見一番格外壯麗的風景——無數盞明燈,如千萬游魚渡過江海,在黑夜中,緩緩上升。它們在黑夜之中閃閃發光,熠熠生輝,如同一個個瑰麗的夢,壯美至極,亦奪目至極,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浮燈在夜的長河中流動著,浩浩蕩蕩,連星月的光輝都被蓋了下去。在這一個晚上,它們是這寂寞長空中唯一的色彩,璀璨中散發著溫暖,絢麗裡閃爍著親切。

燈市裡一定有猜燈謎的活動。兩條長長的繩子上掛滿了燈,每個燈下面都掛著一條謎語。“早不說晚不說”,“找到白頭”,“含羞低頭表傾心”……猜對了有獎勵,猜錯也絕沒有懲罰。這獎品,有時是一串糖葫蘆,有時是一盞紙紮的燈,都是些討人喜歡的小玩意兒。令人猜對了開心,猜錯了也絕感受不到失望。

猜燈謎、放孔明燈、點蓮心燈、耍社火……燈市裡應有盡有,人們在裡面呆一個晚上,也不足為奇。

做元宵,為節日添上一份自己的心意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7字

正月十五是我們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人們會用各式各樣的活動來慶祝這一傳統佳節。吃元宵代表著全家人團團圓圓,而裡面的豆沙則象徵著日子過得甜甜蜜蜜,今天我們蕭報小記者們也用做元宵的方式為節日添上了一份自己的心意。

我們來到蕭報的食堂,水晶老師和橙子姐姐為我們每個小組提供一盆糯米麵和豆沙,這是製作元宵的食材。首先用適量熱水將麵粉和成勁道的麵糰,然後揪一塊下來,用雙手搓成一個圓子,接著把圓子壓扁,四周要薄一點,用筷子挑一小坨豆沙進去,再將圓子口從中間向兩頭按,使口子封住,最後就用手掌輕輕揉搓了,很快一個“大珍珠”形狀的元宵就完成了。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完成元宵的製作,心情非常激動。我迫不及待的要繼續做下去,結果第二個元宵的豆沙放多了,搓揉的時候,豆沙漏出來了,我緊皺眉頭,想要把豆沙塞進去,結果還是沒有成功。有了前面的經驗,我接著做下面的元宵的時候,在豆沙和糯米麵的用量及揉搓的力量上都十分小心,結果後面的圓子越做越上手,越做越完美了。心情一下子又雨過天晴了,一股成功的感覺湧上心頭。當我們完成了所有的元宵後才發現胳膊已經酸酸的了,原來元宵雖然好吃,過程卻也是艱辛的啊。

這次的慶元宵活動,我過得太開心了,它不僅使我學習到了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常識,還讓我品嚐到了元宵的美味。願我們將這個美好的節日一代代傳承下去。

元旦佳節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1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旦佳節,每個小朋友都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慶元旦,我也萬分欣喜地來到學校。

我剛進教室小夥伴們就開始裝飾教室了,有四、五個同學畫黑板寫著元旦快樂,下面畫了點裝飾,也寫了許多英語,前面的黑板螢幕開啟著也寫著元旦快樂。

8點到了我們開始了元旦的節目,先是開幕3個女孩子跳舞盡收眼底在中央翩翩起舞,好似仙女下凡,她們舞動著優美的舞姿簡直讓人目瞪口呆。第一個節目是唱歌,她們用優美的歌聲讓我們如痴如醉,打動了整個教室,沉浸在歌聲中。第二個節目是相聲說出來的話讓我們大笑不止,教室裡充滿了歡笑聲。我們還看了小品、唱歌、舞蹈、朗讀等。第八個節目下來後我們就開始玩遊戲了,第一個遊戲是玩夾瓷球一男一女一組,玩的非常開心。第二個遊戲是你畫我猜,班長大人來畫我們來猜,我們猜的歡笑不已。多麼有意思,我們一邊吃東,一遍觀看不同的節目。最後我們來了個大合唱,雖然唱的不是很好聽,但是大家都非常開心。我們還拍了一張大合照,紀念這最後一個歡樂的元旦佳節。

十點半到了我們開始了大掃除。狂歡之後的教室一團糟,非常亂,雖然我很不喜歡大掃除,但是在打掃的同時也和夥伴們共同融入其中。開心的風波已經過去,這是我們最後一個元旦了,但是我相信只要心裡在想,什麼時候我們都會像今天一樣開心。

放學了我們仍依依不捨地走出了最後一個元旦的大門,走向了我們回家的路。

家鄉的元宵節 篇8

國三作文 ,647字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都張燈結綵,而在我的家鄉—湖南衡陽,也不例外,過元宵節時要比大城市裡過得還熱鬧多了。

元宵節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著自己一年都會勤奮。起床後,穿衣服也是有講究的,得穿的一身紅,代表著紅紅火火。衣服穿好後,事情就輕鬆了:老人們在家中包元宵;大人們要大掃除;小孩子們就是到家外面去鬧元宵了。先說說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數量自然也是一個吉利的數字,每人包十二個,十二個是由兩個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順。元宵的餡兒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幾個元宵裡包糖,誰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裡包硬幣,誰吃到就會走財運;有的往元宵裡包蘋果碎兒,誰吃到就會平平安安。雖然這樣包並不一定會實現這些祝願,但是這一種種包法卻透露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大人們大掃除是為了把家中所遺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統統趕走,辭舊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鬧元宵了。大街上人挨人,人擠人,他們都穿著紅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紅的海洋,美麗極了。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元宵節:有的在舞龍燈,希望自己能飛黃騰達;有的在踩高蹺,希望自己步步高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小販們支起小攤,一邊跟街上的人們慶祝,一邊賣元宵和各種元宵節的紀念品。大家都盡情地玩著,歡快地笑著。

這一天晚上還必須得吃元宵呢!是多麼快樂、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家鄉的元宵節有著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有著濃濃的地方特色,有著喜慶的節日氣氛。這是在大城市裡感受不到的。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快樂的元宵節 篇9

節日作文 ,562字

盼望著,盼望著,元宵節終於來到啦!元宵節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這一天,不但能吃到又香又甜的湯圓,還能觀賞五彩繽紛的煙花。

上午,媽媽帶我去超市裡買湯圓。來到超市,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湯圓,有簡裝的,也有精裝的;有水果餡的,也有花生、芝麻餡的,真是種類繁多,應有盡有。我和媽媽挑了兩袋簡裝的、黑芝麻餡的湯圓,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

終於到了晚飯時間,媽媽開始煮湯圓,當我看到雪白的湯圓在鍋裡翻滾時,早就饞得直流口水了。媽媽剛把湯圓盛出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幸虧媽媽喊了一聲:“小心燙!”我才沒動手。等了幾分鐘,開始吃湯圓了,我挑了一個放在嘴裡,感覺湯圓粘粘的,軟軟的,輕輕咬一口,裡面的黑芝麻餡流出來,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我連續吃了好幾個,媽媽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樣子,笑著說:“小饞貓,慢慢吃!”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一個湯圓“調皮”地掉到了地上,當我正從心底裡感到可惜時,爸爸一起身,正巧踩在湯圓上,結果湯圓黏在了鞋底上,爸爸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引得我和媽媽大笑不止。

吃完湯圓,天色也暗下來,我和爸爸媽媽到大街上看煙花。空中的煙花好美啊!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無數顆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像長長的瀑布,還有的像一個巨大的降落傘……看著五顏六色的煙花,我不禁歡呼雀躍!

多麼快樂的元宵節啊,我企盼下一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快樂元宵節 篇10

節日作文 ,1349字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古人亦稱為“元夕節”、“上元節”。中國傳統認為,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算結束了,一切就要恢復常態了,所以在這天要最後慶祝一番。古代時,民間對元宵節是非常重視的。

為什麼農曆正月十五這個節叫“元宵節”呢?原來古人稱夜為“宵”,“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正月十五這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最早起源於漢朝,到了唐代開始重視起來了,到宋代更加重視元宵節。中國民間傳統是要在明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賞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元宵節民間又被稱為“燈節”。元宵賞花燈的風俗也起自漢朝,到了隋唐時賞花燈更加興盛,唐玄宗時規定觀燈為三夜,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發展成盛大的燈市,還建立高大的燈樹、燈輪,甚至燈樓。到宋代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也延續五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充分體現出這一盛景。明代時賞花燈習俗達到頂峰,明規定正月初五張燈,正月十五落燈,要連續賞燈十天,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明時增加了戲曲表演,元宵節逐漸演變成內容豐富的節日習俗。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三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在這時除燃燈之外,還放鞭炮助興。

元宵節賞花燈自然少不了燈謎。燈謎始於南宋,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等等一百餘種。猜燈謎,直到今天依舊是元宵節一景。

元宵節總是要吃元宵的。元宵節吃元宵始於宋朝,不過當時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稱“元宵”。元宵又叫湯圓。據說袁世凱稱帝后,認為“元宵”就是“袁消”,於是下令改“元宵”為“湯圓”。過去每家做元宵、吃湯圓,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團圓、和睦、幸福。近千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製作越來越精緻美味多樣。

從漢朝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逐漸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元宵節成為春節的最後一次民間藝術展演,其熱鬧程度堪稱古代中國的“狂歡節”,所以不少地方將過元宵稱為“鬧元宵”。

現在,元宵節雖然過節氣氛較古時淡多了,但元宵節依然保持其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國人重視,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呼籲元宵節放假,以便更好地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剛到馬路上,只見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只見那燈會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九天”啊。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隻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