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謎相關作文20篇

元宵燈謎會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84字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東方紅學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元宵燈謎會。

猜燈謎的時間定在第二節課下課之後。等待的時候,我感覺一分鐘就像一年一樣長。許多同學都按捺不住了,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下課鈴終於響了,大家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出教室,去猜其他班的燈謎。

我首先來到了220班。發現一個小燈籠上寫著:“小時層層包,長大做材料。(打一植物)”。我想:竹子小時候就是竹筍,竹筍小時候就是被一層層包著的,竹子又可以做材料。嗯,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竹子。於是,我找到220班的班主任,胸有成竹地對她說:“老師,這個謎語我猜出來了,謎底是竹子!”老師微笑著說:“你猜對了,這是獎給你的。”說完,她給了我一塊巧克力,我心裡頓時美滋滋的,真是旗開得勝啊。於是,我滿懷信心地向著下一間教室出發了。

所到之處,只見同學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地競猜著。他們有的正在冥思苦想,漲紅了臉;有的已經猜出來了,歡呼雀躍;還有的隨著人潮前行,尋找目標。由於有三千多人同時參與,燈謎已經不多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上面寫著:“第二次遇見”(打一字)。我想:“第二次”也可以說是“又”,加上一個“見”就是個“觀”字。我對老師說:“這個燈謎的謎底是‘觀’字。”老師遞給我一支棒棒糖,說:“你真棒!猜對了。”

吃著棒棒糖,我在校園裡興奮地穿梭著。只見到處高掛著寫著燈謎的燈籠,張貼著大紅的對聯。那象徵著吉祥如意的顏色,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喜氣洋洋的。猜燈謎的活動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還讓校園生活變得這樣多姿多彩。此時此刻,我想像著歐陽修筆下“花市燈如晝”的盛況,再品味眼前的良辰美景,感覺到我們的日子比手中的棒棒糖還要甜。

元宵燈謎會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0字

2015年3月5日,我渡過了小學生活中唯一一個在學校裡過的元宵節。

早上到校除了國旗臺旁邊,那六個醒目的大紅燈籠以外,與平常沒什麼區別。上完兩節課後,走到走廊上看操場,與早上到校時大不相同。才來時操場上十分空曠,現在一根根細繩縱橫交錯,細繩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燈籠。風一吹燈籠像火焰一樣在風中躍動。

活動開始!我們一個個如離弦的箭衝出了教室門,我們像在和風賽跑,衝到了燈謎現場。來到了五年級的走廊,眼睛掃過一個又一個的燈謎。“好難啊!”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哈哈,我知道了!”我去兌獎,一塊巧克力。這甜美的味道,使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猜對一個,更加激動了,開啟極速奔跑模式,又兜了幾個圈。發現不管是哪裡都是一片黑壓壓的人群。我突發奇想可能上去人會少些。到了二樓,扭頭一看,湧動的人潮把走廊堵了個水洩不通。此時人潮流動比考試時的時間都流逝的慢。人人都盡力讓自己變高看到燈謎。我搖了搖頭,向上一層跑去。

來到第三層,這一層十分空曠,轉過身來。“啊!”,牆壁上只有寥寥無幾的數個燈籠了。瞄準一個,飛奔過去。突然潔白的牆上多出了一隻手,撕掉了那個燈謎。順著手看去,那人表情複雜若有所思中帶著點開心又有點煩惱。盯了燈謎一陣後,希望的眼神看向同樣在思考的兩個人。兩人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三人陷入了沉默。

我又開始尋找了。雖然後來一無所獲但我被熱化朝天的場面感染了。即使白跑了我依舊開心著。

這是我過的最熱鬧的元宵節。

鬧元宵——燈謎會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6字

雨點打溼了各色各樣的燈謎,一大片綠意乘著風降落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兌獎處擁滿了人,每個人都很踴躍,一個個都怕別人搶掉答案似的。要麼著急地催前面的同學,要麼低聲埋怨兌獎人員速度慢,要麼轉來轉去,反覆小聲念著謎底。

在一排排精巧的燈謎面前,站著一個個正在思考的小朋友,或三五成群,或獨自思考,有的閉目靜想;有的摸著腦袋,努力猜著;還有的緊皺眉頭,似乎在為自己不知道答案而著急。突然,一個小朋友靈機一動,指著謎面大聲呼叫同伴,接著就使盡全身力氣,放聲吶喊,腳下裝了彈簧似的,蹦得那樣輕鬆,正在思考的大家全部被他驚得從思考的世界裡給“揪”了出來,看上去肥胖笨拙的他也跑得風一般快從兌獎處領到獎品—棒棒糖後,馬上塞到嘴裡,閉上眼睛,做著一副非常享受的樣子,拿著上面的棒子左轉轉、右轉轉,恨不得讓自己嘴裡每一處都品嚐到,鼓鼓的肚皮又調皮地挺了出來,胖胖的兩條腿得意地擺開,連鼻涕小子也被這棒棒糖甜美的香味給“引”了出來。

“呀!我知道謎底了!”一個女孩激動地對兌獎處的人員說,她把答案告訴工作人員,趕緊進行核對,核對的同時,小女孩握著拳頭,嘴巴里不斷地慶賀:“YES!YES!YES!”同學們都為她感到高興,圍過來一起期待結果,突然,工作人員說:“謎底已經猜過了,答案也貼在後面,很遺憾。”小女孩一聽這話,臉立刻就紅了,還咧開了嘴,這個表情不知道是尷尬、羞澀、還是遺憾。但同學們都踴躍得蹦起來,紛紛搶著說:“我知道這個答案!我知道那個答案。弄得對獎人員都不知道選誰好!

看著同學們笑的笑,猜謎的猜謎,而我卻一無所獲,心裡不禁失落起來,像一塊鏽鐵沒有了光彩,但看到大家開開心心,和和睦睦,我就有種暖暖的幸福的感覺。

再看看兩棟教學樓都換上了節日的盛裝,教室門口都貼好了喜氣的對聯,站在樓上往外看操場上掛的一排排燈籠隨風搖曳,大家制作的燈謎別具一格,在這個紅紅火火的地方,第一次在學校過元宵節,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歡樂的!奇特的!

元宵燈謎會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2字

今天,是星期四,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元宵節。一清早,我就不捨地離開暖和的被窩,懶洋洋地來到了學校。

剛剛進學校門口時,我被驚愣到了,個個教室貼的貼對聯,弄的弄燈謎,到處都是張燈結綵,連操場也掛滿燈籠,滿校喜氣洋洋,漸漸地人越來越多,各班的老師派了一些同學一起去裝飾,在老師的帶領下教室被裝飾得和和睦睦的。

鄧主任第一、二節課召集了我們收聽廣播,然後讓我們在自己班上說一說,介紹介紹元宵節。過完這兩步曲後,最高潮的節目來了—猜燈謎會,這個部分也是我最期待,也是我最想玩的部分。

當鄧主任說可以開始了的時候,我們迫不及待地終於爆發了,一窩蜂直奔向操場。首先我先來到了199班看了看,一個燈謎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邊看邊念:“上下合為一體。”一邊思考,我皺著眉頭想:是不是“忐忑”,咦?也不對耶,是打一個字。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突然,我叫了出來:“哦,是卡字。”我興沖沖地去排隊領了獎品心裡樂開了花,心情格外地高興,猜完了這一個之後,我吃著領到的棒棒糖,感覺比之前自己買的棒棒糖還甜,像吃了蜜一樣。我又去別的地方看燈謎。左看看,右看看,一個燈謎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個用卡紙折成扇形形狀的燈謎,我拿起它看了看“九隻鳥”,會是什麼呢?我煩躁地撓了撓頭。算了,實在猜不出了,我只好知難而退。

有些灰心的我在操場中邊走邊看,在操場中徘徊。也看見了一些同學猜燈謎時的表情,有些同學因為知道答案而露出燦爛笑容;有些同學因為沒猜中而沮喪;而有些人,在為同學們服務……

可是短暫的時光總是那麼快,就要跟燈謎會說“再見”了,走在回家的路上還在想著,它深深地刻印在呢我的心裡,像在放電視一樣在我腦海中播放。

元宵燈謎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9字

在我的家鄉——潮汕,這裡有許多文化習俗,其中,猜燈謎便是我的最愛。

猜燈謎一般在元宵節,元宵節也成燈節。宋代最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非常熱鬧,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今年元宵節,我的家鄉開展猜燈謎活動。我一時起興,也就去湊湊熱鬧。一到現場,可熱鬧了,大街小巷裡。人來人往,男女老少提著燈籠,燈光籠罩著整個潮汕。在一個廣場裡,有一面牆上貼滿了謎語,旁邊有放著一個大鼓,不時“咚咚咚”的敲一下。我走向前看了看謎語第十四題:“由字多了一直,莫往曲字猜。”有人回答“再”,但不正確。有人回答“申”,還是沒猜對。我冥想苦思:由多了直,難道是由加了加豎,我馬上地回答是“郵”。沒想到敲鼓的人,“咚咚咚”敲了三聲鼓,表示我猜對了。還送我一盞燈籠,並且滿意地說說:“人小,志大,有前途。”聽了之後我高興得不得了,從此,我也喜歡上了猜燈謎這個活動呢!

你有沒有對猜燈謎動心呢?要不要也一起來猜一猜呢!

元宵燈謎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7字

中國傳統文化各式各樣,燈謎就是其中的一種,燈謎是寫在彩燈上的謎語,謎語來源於漢族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語,在中國源遠流長。燈謎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漢族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記得那一次元宵節,吃過晚飯,我便興高采烈地來到猜燈謎現場,現場人山人海,到處張燈結綵!牆上貼滿了燈謎。各種型別的都有。有些人直盯著謎題,正冥思苦想,有些人一邊思考一邊用手比劃,有些人則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似乎想出了答案。

不一會兒,只見一位男子舉起手來,說出了答案,一番流利的解釋使鼓聲連敲三下,拿下了第一道題,得到了獎品。

看到這麼快就有人猜出了謎底,我也來了興致,將目標鎖定在一道謎題為“四個晚上”的謎語上,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謎語一條一條地被答中,我卻依然毫無收穫,但我並沒有放棄,依然冥思苦想,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想出來了,我連忙舉手,學著他們,念出謎題,鼓聲響了一聲,我說出了答案:羅,鼓聲又響了兩下,“因為晚上就是夕,四跟夕組合起來就成了‘羅’字。”緊接著,鼓聲連響三下,我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接過獎品,心裡美滋滋的……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們人民的智慧結晶——元宵燈謎,讓人認識後不得不喜歡上他的神祕者。

元宵燈會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0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到那時,大家都放起了煙火,吃起了元宵,當然還不忘看元宵燈會。今天,我去春秋淹城看第三屆元宵燈會。

進了大門,我便看到還沒有亮的蝴蝶燈、兔子燈、小鹿燈等,它們真是千奇百怪。“咚!咚!咚咚咚!”一陣鑼鼓聲撲面而來,原來是堂鼓表演。表演者手中的紅絲巾在風中飄揚,腳下的步伐整齊統一,那堂鼓聲響徹了淹城上空。

到了五點,各種各樣的燈一齊“綻放”:花叢採蜜的蜜蜂燈,水中嬉戲的丹頂鶴燈,栩栩如生的孔雀燈,高大雄偉的財神爺燈……這真是“火樹銀花鬧全城,萬頭攢動賞花燈。莫怪人稱第一景,億兆星斗燦龍宮。”再往裡走,來到了古老的大街上,有打獵的人,有捉魚的人,還有賣糖葫蘆的人,這時我彷彿站在了《清明上河圖》中。

不知不覺,我竟來到了一座小橋上,仰望上空,一彎月亮高高地掛在烏黑的天空,在水裡映下了它的倒影,水面微波盪漾,月亮若隱若現。“啊,好美呀!”往遠處眺望:兩隻天鵝在湖中嬉戲,在蓮花的襯托下,別有一番精緻。“呱呱呱!”青蛙唱起了春之曲。我也情不自禁地隨著抒情的音樂跳起了優美的舞蹈……

在元宵燈會裡,那熠熠發光的彩燈,照得黑夜好像白晝,讓人們看到生活的甜蜜,人人臉上漾著燦爛的笑容!

DIY元宵燈籠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2字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可以掛燈籠、吃元宵、猜燈謎。今天,我在蕭山日報跟著橙子姐姐和小鹿老師一起學做DIY燈籠,感受元宵的氣息。

活動開始了,橙子姐姐先給我們講解了燈籠的製作過程,我聽得可認真了,生怕漏掉一個小細節。接著小鹿姐姐給我們發燈籠模型和材料,我選了一個紫色的燈籠,美極了。我按照橙子姐姐說的步驟,先把燈籠撐開,哇,像極了一個大大的紫葡萄,我剪下了“金雞送福”幾個字,貼在燈籠上,作為燈籠的主題,然後我開始給燈籠裝飾了,貼上了各種顏色的小花、樹葉和彩珠,把燈籠裝飾得像一個小花園,最後還用紅色的花邊給燈籠做了一個掛鉤。我心裡想,這個燈籠一定是獨一無二,完美無瑕的。

這時,橙子姐姐走了過來,看到我的燈籠,也誇我的燈籠漂亮。我的作品被評上了“最美燈籠”,還給別的小記者展示了呢,獲得了橙子姐姐的勳章,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把燈籠帶回家,掛在了視窗,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

元宵燈籠DIY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12月10日下午,我來到了蕭山日報社的一樓食堂參加了元宵燈籠DIY的活動,和藹可親的水晶老師給我們認真講解了做燈籠的步驟,小魚兒姐姐和石頭哥哥還在下面輔導我們。我經過努力終於DIY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燈籠,在這個燈籠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畫,貼上自己親手製作的梅花,特別開心。

在燈籠製作的過程中做梅花最複雜了,我折騰了好久才做好。開始我拿起一張紅花,塗一塊固體膠,找一個花蕊,往中心一黏貼,還沒有來得及把花蕊包起來,花蕊就倒了。我一拎,卻黏上了,在用力,紙卻被我拉破了。雖然有點沮喪,但是抬頭看到水晶老師那關切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沒關係,來重新做一個,這回及時包上了,可怎麼做成花的樣子呢?我一擰,一擰,呀,太緊了,不像花了,鬆一下,太鬆了,不好看,擰了半天,紙都快被我弄破了,我還沒有弄好。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把花的底部擰細,上部開啟,就是一朵看起來很好的梅花了,我再做第二個,可我的手居然被膠水黏住了,一扯,哎,我真是笨手苯腳,又把好好的一張紙給捅了個大洞,還損失了個花蕊。

功夫不負有心人,折騰幾次,我居然熟能生巧,很快就做出了很多朵美麗的梅花,紅紅的花瓣,黃黃的花蕊。我愉快地把這一朵朵紅梅貼上在燈籠上面的梅花樹枝上,瞧,多漂亮的元宵燈籠了。

元宵燈籠DIY 篇10

國小一年級作文 ,306字

今天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去蕭山日報那裡做元宵燈籠DIY,地方是在蕭山日報九樓,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去蕭山日報,所以幾經周折才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一到那,我們就被眼前的熱鬧場景感染了,便加入了他們一起做燈籠,老師就給我發了一個普通的燈籠,讓我們自己裝飾,我馬上就開始了我的傑作,我先在燈籠上畫了一個南瓜臉,然後做了一個信封沾了上去,最後還畫上了一個彩虹,一個喜氣洋洋的燈籠就做好了。等我們所有的人都完工了,老師要給我們評評哪個小組做的好,看著我們小組得了二等獎,心裡像吃了密一樣甜,雖然今天的活動很短暫,但我收穫了許多: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否則將會一事無成。

今天做的燈籠很好,我也很開心,回家爸爸一定會把燈籠先掛起來的。

元宵燈籠DIY 篇11

國小一年級作文 ,318字

今天上午,媽媽帶著我一起去參加“元宵燈籠DIY”。我們9:00到達蕭山日報一樓餐廳簽到處,很快我就找到了我的名字簽到了。我們找座位做下,等水晶老師講怎麼做元宵燈籠。

開始上課了,大家坐得端端正正,仔細地聽水晶老師教我們怎麼做元宵燈籠。水晶老師說:”現在石頭哥哥發給你們做燈籠的材料,你們要把燈籠裝飾起來,現在可以開始裝飾了”

我開始裝飾燈籠了,我先畫上樹幹,我拿出綠色的彩紙把樹葉剪下來,再用雙面膠粘上。我剪下10張粉紅色的正方形的紙和5張紫紅色的正方形的紙折成扇子的形狀,然後剪了3個花兒做成了3朵美麗的花。我把這三朵花用雙面膠粘到燈籠上,一幅美麗的梅花圖就展現在燈籠上了。

原來,過“元宵”這樣的中國傳統佳節,也是這麼快樂而有意義。

美麗的元宵燈光節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6字

夜晚,華燈初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望海樓觀看燈光節。

來到了望海樓,檢完票,我迫不及待地衝進了景區內。

一進門,我彷彿進入了一個光夢幻的國度,既美妙有神奇,原本碧綠的草地上,鋪滿了五彩繽紛的光鏈,顯得美妙絕倫。樹上掛著各式各樣的光鏈,那光充滿了活力,整個光鏈像天空中的仙女纖纖玉手、富有魔力。

再往前走,便是“五彩通道”了,五彩通道是由“紅、藍、綠、黃、白”五種顏色搭配起來的半圓形通道。我走進一瞧,那些光鏈上的一個個小燈泡,小而耀眼,不奪目而絢麗,猶如夜空中閃亮的小星星,一顆雖不美,但滿夜空的星星在一起,就會變得燦爛奪目,“五彩通道”也是一樣,我站在通道內,有種飄飄然的感覺,像在童話世界裡,有像在走向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走出通道,我們去了“動物園”,裡面全是同光鏈圍起來的動物,十分逼真。

看!那是一隻大公雞,它正昂首挺胸,撲打著翅膀,氣宇軒昂地朝我們走來,真像守衛邊境的戰士,絕不允許敵人踏進國家半步。瞧!那是一隻白天鵝,它正伸長脖子、四下張望,也許是在尋覓食物,也許是在看周圍有沒有猛獸吧!

接著,我們陸續參觀了許多美輪美奐的景物,拍下了美好的瞬間,玩得不亦樂乎,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漂亮元宵燈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5字

今天,我和爸爸去街上玩。

因為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了,所以街上都擺滿了元宵燈。你瞧,這街上有牛燈,有兔燈,有奧運火炬,還有燈籠……它們形態各異,五顏六色,漂亮極了。

先說顏色吧,那燈籠紅的似火,也許這代表著2009年的日子會過得紅紅火火;那頭牛黃的似金,難怪人們稱它為金牛呢!那隻小兔子渾身白的似雪,瑞雪兆豐年嘛!

你再看,那奧運火炬讓我感覺到自己已經站在北京鳥巢旁了,那開幕式令我久久難忘;那隻只人工製作的小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可愛極了。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隻小金牛了。雙角就如鐮刀,全身金光閃閃,那如金子般的牛背上還坐著一位可愛的小牧童,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看了這麼多美麗的元宵燈,我真盼望元宵節早日來到。

元宵燈會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0字

早就盼著能到夫子廟看燈會,我和媽媽為了有個好位置,一吃完飯就來到了夫子廟門口。

誰知道剛過了五點,看燈會的人,就已經從馬路這一端排到了那一端。

“呼呼呼……”北風呼嘯,眼看著時針,過了6點半,門還沒有開,風越來越大了,而等燈會的人更多了。

風還在吹著。

“不是說好了6點半入場嗎?怎麼遲了這麼多,都等了這麼久!”前面不少人嘀咕著,抱怨著!

突然有人興奮的喊:“開門了!”果然,在不遠處,許多工作人員將門的擋板緩緩移開,在風中苦等、抱怨的人們興奮極了,也許是可以馬上欣賞到燈會的緣故,剛才等待的煩惱一掃而光。

工作人員還在開門中,人們都迫不及待地擁到了大門口,周圍擠來擠去,工作人員一邊高喊著,一邊兩隻手本能的將人群往後撥。

這時大門中間,忽然露出了一條僅兩個人可以通過的縫隙,就在我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女人手中牽著一個小男孩,猛的衝過工作人員的身旁,一個箭步跳到了燈會長廊入口,她的身後響起了工作人員氣急敗壞的聲音:“著什麼急啊,不就是看個燈嘛?注意安全啊!有必要這麼急嗎?”這位媽媽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妥,一邊道歉,一邊往後退,嘴裡還不住地說:“抱歉,我家孩子太想要那個燈籠了,抱歉,就怕有人先買了……”“媽媽,快點快點,我就要那個小兔子樣式的!”一旁的男孩不耐煩地抱怨著,嘴巴嘟得老高。

大門依舊堵塞著,後面的人源源不斷向前擁,隨著人流我一路緊緊握著媽媽的手,向前緩緩的移動著,也許是人多的緣故,總有人不時的喊著,“快一點,快一點!”

也不知道是看了燈,也不知道是看了人,總之我隨著人群走出了夫子廟。

做元宵燈籠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881字

元宵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按漢族傳統名俗,在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湯圓,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在元宵的前夕,我和媽媽準備一起製作元宵燈籠,過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元宵節。精心挑選好了材料,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袋,裡面的東西卻讓我傻了眼:一大堆長長短短的木棒,五花八門的固定器,大大小小的塑料管,各式各樣的紅色紙片,我根本無法下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片更是讓我眼花繚亂。唉,這個燈籠看起來那麼簡單,是一兩分鐘就能夠搞定的事情,但是一開始使讓我犯了愁,我嘆了口氣,拿起材料和說明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研究了起來。我把所有的固定器和塑料管連線起來,將木棒從長到短排列好了順序,就過去了30分鐘,真是慢工出細活,可是真正的大工程還沒有開始。按照圖紙上的步驟,我將十六根最長的木棒分成四組,每組四根,每兩根之間用四頭固定器連線,成功拼成了四個大正方形,接下來的拼接任務是這裡面最難的步驟了,需要將四個大正方形的所有直角上的四頭固定器剩下的兩頭與剩下的木棒連線,可是木棒怎麼也裝不進去,這時我才發現我所有的四角固定器全部都裝反了,原本應該向外突出的尖角,我全部裝在了裡面,沒辦法,不仔細看說明書的後果可真大:我只能全部拆掉,重新做一遍。經過上次的失敗,我這一次仔細了許多,認認真真地拼成了四個正方形,這回總算沒有搞錯。我將剩下的所有木棒一個一個插在了四頭固定器上,再將每一根木棒上插上六頭固定器,把六頭固定器插在剩下的木棒上,元宵燈籠的框架完成了。

我找了幾張彩色卡紙,準備在上面寫謎面。可是,這麼多謎面,寫哪一個好呢?既然是過年,那麼就找一些過年乾的事情吧,經過挑選,我決定寫:拜年、祝福、愛好旅遊。寫完後,在卡紙上打一個小洞,用細繩穿上,掛在燈的下面。

接下來只需要貼上紅色的紙。把每一根木棒塗上膠水,貼上紅紙,上面寫著“恭喜發財”四個大字,下面掛上大紅和金黃的中國結,上面寫用繩子掛上木棒,一個元宵燈籠就做完了。

望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燈籠,我的心中好有成就感,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元宵燈會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8字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正如崔夜所說,每逢元宵,有誰會錯過賞燈的好時機。今年的元宵,我也去湊了熱鬧,汝湖公園的花燈會讓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走進公園的花燈大門,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成群結隊來賞燈的人很多,老人攜帶著孩子,青年男女帶著專業相機,中學生拿著精美的畫本,各自尋覓著好去處。在公園廣場的正中央有一個碩大的花燈,有好多人在那燈下合影留念,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隨著人流,我擠進了“幸福大道”,一個個紅燈籠串在一起,變成了一條隧道。在隧道里,紅色的燈光染紅了地面,彷彿鋪上了一塊紅色的地毯。很多人在這裡拍照,記錄著這一個幸福的時刻。

今夜的公園,不僅是人的世界,更是燈的海洋。花燈五彩繽紛,形式多樣。那鼓形的五個燈籠,鼓面是各種狗形的剪紙畫。湖面上魚形的花燈像在荷花叢中嬉戲,在蓮葉間自由地穿梭往來。突然,湖邊響起了動聽的音樂,湖裡的噴泉在彩燈的映襯下,彷彿是一個正在跳舞的小精靈。好多人圍了過來,讚歎今夜美麗的汝湖。

夜深了,當我走出公園,發現整個公園張燈結綵,燈火通明,一派熱鬧的景象。我依依不捨地離去,但賞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做元宵燈籠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4字

快樂的寒假生活一開始,我便迅速完成了各科作業。接下來的時間要專心完成我的實踐作業了,其中最有意義的要數手工製作了。今年我要親手製作一盞燈籠。

為了使我的燈籠精美別緻,材料我可都是精心準備的。有的是自己製作的,有的是在網上購買的。材料一收到我便迫不及待的開始我的創作。當我興高采烈的開啟材料包一看,傻眼了,包裡竟只有幾根類似竹筷子的木棍和幾個連線木棍的塑料拐角,這能做成燈籠嗎?我心裡浮出了疑問。看來要自己創作發揮了。

開始製作燈籠了,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要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了。首先要把支架做好,這需要力量,我請來了力氣最大的錘子。拿一根木棍,把它錘進連線木棍的拐角裡,再把另外幾根木棍也錘進去,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將其他的幾根木棍連線起來,燈籠的框架就做好了。在完成這一步驟的時候,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們連線在一起的。“唉,終於弄好了!”剛開始我是興高采烈,到現在是氣喘吁吁,但看著製作好的框架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糊紙。我從文具店裡買來了皺紋紙,想把它包裹在已經做好的燈籠支架上,完成這一步驟不得不請來雙面膠。在每一根木棍上都貼上雙面膠,撕下雙面膠的一層皮。接著用手工健將——剪刀把皺紋紙裁剪到合適的尺寸,再把剪好的皺紋紙貼在燈籠支架上。這一步驟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也許皺紋紙就會貼歪,導致整個燈籠不協調,就是想補救都補救不回來了,所以我才請來了媽媽來幫忙。她負責扯著紙,我來滾燈籠。經過我們倆的同心協力,紙很快給糊好了。“太美了!”,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讚歎不已!我好像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燈籠。此時我又回到了起初的興致勃勃。

令我最開心的是最後一步在燈籠紙上繪畫。我的燈籠一共有六面,經過我的深思熟慮,我決定在這六面中兩面畫小豬的剪紙圖案,兩面畫梅花,還有兩面分別寫上“福”和“豬年大吉”的字樣。繪畫可是我的強項,經過我的精雕細琢,原本樸素的純黃色燈籠,完美的蛻變成了一盞圖案鮮明、顏色鮮豔的彩色燈籠。我高興極了,連忙拿給爸爸媽媽看,就連他們也對我的傑作投來讚許的目光。

六角宮燈製作的很成功。在我看來,製作過程不僅檢驗了我的手工製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讓我懂得了互相協作、精益求精的好處。這真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手工製作!

元宵節喜猜燈謎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1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而我們漢族的元宵節就要猜燈謎。

元宵節這天,好熱鬧呀!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燈謎大賽。我們心急如焚,窗外陸續傳來同學們猜燈謎的歡呼聲,心裡很不是滋味,著急想著猜燈謎。忽然,廣播響起了,我細細聆聽,“請六年級的班主任帶同學到操場”,班上同學們的心裡早已小兔亂撞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操場。幾乎是全級的同學都圍在周圍,你推我搡,卻都沒影響各自專注一心的態度。有的望著燈謎仔細思考,有的和同學在一起探討,有的同學踱步思考極為苦惱……總之,操場上的場面十分吵,什麼聲音都聽得見。

我越來越好奇了。走近人群,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擠到前面來。我看到一個燈謎是:“所有的甲魚穿金衣(打一電影名)”,我想到,這絕對是用意思理解的燈謎。“甲魚穿金衣?”那就是金顏色的,所以我立刻想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果然,我又猜對了。別提多興奮呀。

還有一個燈謎是:雙筷加個碗—警務名詞。我想了一下,心想:這題目好眼熟呀?在哪見過呢?應該想錯了,一般都不會重複考題的。於是,我看另一個謎題:兩個人並肩有愛心—字一。我歪著頭苦思冥想,用左手食指不斷拍打著左側臉。我心想:難道是恕字嗎?心字肯定是,那兩人並肩呢?沒用到啊,那就是錯的啦。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旁邊的同學舉手了,老師也叫她回答。她非常有自信地說:“老師!這個‘兩人並有愛心’是慫字。”老師點點頭,並拿出獎品遞給她,她雙手接過,說了聲謝謝,便回到原位上。我看了一眼身邊的學生,心想:這女孩不但聰明,還很有禮貌呢!”

可是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活動快結束了,同學們都帶著“戰利品”回教室。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猜燈謎鬧元宵 篇19

國一作文 ,920字

寒冬臘月是它的標籤,雪瑞豐年是它的寓意;孩子們歡呼它的到來,大人們也因它的來到而歡呼雀躍……沒錯,這就是寒假。且不說春節,就光元宵,也夠大家樂上幾天了。

元宵節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相傳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所創,在這天,人們通常舉行吃湯圓、放花燈、猜燈謎等特色活動,有的地方還舞龍燈。臨近幾天,各地都點著各色各樣的燈籠,一派節日氣氛。

在元宵節的前兩天,我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了東上虞的居民服務中心,參加了這裡的“元宵猜燈謎”活動。

寬敞的大廳裡貼滿了紅色的條幅,上面用毛筆寫著謎語,木質的物品架和座椅給人一種舒適感,再加上牆邊的中國畫,更渲染出一種中國風。大廳中共分成一個小柱子和一個用木板圍起來圓形房間,每根木板上都貼了一張字謎,一共有一百左右個字迷。居委會的阿姨講完注意事項後,我們也就正式開始猜謎了。

我們是按照順序從一開始的,每一個謎語都看了一遍。謎語有很多種型別,有猜字的、有猜現代作家名字的、有猜人體生理器官的,各式各樣。一進門,我們就注意到了門口最顯眼的一個謎語“一群鴨子開會---打一成語”,我還沒反應過來呢,俐和王就異口同聲地說是七嘴八舌。好像也對,但先保留,一會再去兌獎。接著,我們又找到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比隻字少八---打一字”,比“只”字少了個“八”,那不就是“口”嗎?對,一定就是“口”!先留著,待會再去問。再看這邊!連續猜出兩題的我們信心大增,我們決定再猜一題,就去兌獎。這次我們看中的題目是“同去一邊,慷慨發言---打一字”。這個可就沒上次兩簡單了,我們思考了許久,但我們還是答出來了,“同”去半邊,就是“司”,“慷慨發言”,說的應該是“訁”。“司”加上“訁”就是“詞”!

我們信心滿滿地來到了兌獎臺,李和王到了一號視窗,我到了三號視窗。最終,我報的“同去一邊,慷慨發言”和王報的“比隻字少八”回答正確,得到了一份獎品—一包碧浪洗衣粉!而李報的“一群鴨子開會”遺憾答錯,沒有得到獎品。

快樂就像是一頓飯的作料,沒有了作料再好的食材也沒有味道;知識就好像一頓飯的油鹽醬醋,有了油鹽醬醋一道菜才能更美味;生活就像一道菜,油鹽醬醋和作料具全,才能更加美好!

過元宵,猜燈謎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6字

2017年2月11日,媽媽帶我去參加由蕭山日報和EF一起舉辦的過元宵,猜燈謎的活動。

我先拿了張任務卡,仔細的看了上面的五個遊戲。第一個遊戲是自己動手做燈籠。遊戲規則是:自己動手做燈籠,發揮自己的想象,DIY自己想要的圖案。第二個遊戲是踩高蹺。遊戲規則是:踩高蹺競技遊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賽。第三個遊戲是跳動的燈謎。遊戲規則是:猜燈謎,答對十個即可過關。第四個遊戲是摸福字。遊戲規則是:家長用眼罩矇眼,孩子口令指揮下走向“福”字,直到摸到“福”字為完成。第五個遊戲是運元宵。遊戲規則是:參與者從起始處用湯勺裝上“元宵”,穿越障礙運到指定點的容器內。兩分鐘內運的超過五個即可過關。

我在猜燈謎的時候,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周雨!”原來是譚天悅呀!我們一起把任務卡的遊戲二、三、四、五做完。最後就是做燈籠了,我和譚天悅一人挑了個紅色的燈籠。拿了幾張彩紙,便做起燈籠來。我打算做個小豬的燈籠,我找好彩紙,便做了起來。我先用粉紅色的紙做了豬的鼻子;再用黑色的紙做了豬的鼻孔,然後用黑色的紙和白色的紙做了豬的眼睛;在用粉紅色的紙做了豬的耳朵和臉頰,最後用紫色的紙做了豬的嘴巴。這樣我的小豬燈籠就完成了。

參加了今天的活動我很開心,因為我自己動手做了一個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