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需要道德相關作文20篇

共享需要道德 篇1

國一作文 ,862字

當今社會是個共享時代,各種打著共享名號的產品出現,恍如滿天星,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然而,這種“共享”真的能稱之為共享嗎?

就說最先出現並流行著的共享單車吧。共享單車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付了錢,就能騎上車。可就是這樣便捷的方式讓人鑽了空。電視新聞上有人利用暴力手段砸壞車鎖,從而不付錢便騎上了單車,心安理得;更有甚者直接光明正大地將單車停在了公寓樓下,換上一把自己的鎖,就理所當然的將單車歸為了自己所有。這樣層出不窮的現象著實令人不齒,這些人獨佔了本屬於社會眾人的資源,還不自知,以為別人看不到。

我不常使用這種共享單車,但對這樣的現象是絕不認同的,可沒想到,這樣的事竟發生在了我身邊。那天,我乘電梯回家,電梯門緩緩開啟,剛出去我便注意到了樓道里停著的一輛共享單車,不舒服的皺了皺眉,我家的門就開了,是母親,她見是我,興奮的拉著我到了單車旁,“看,這是我今天找到的,不知道被誰撬開了鎖,倒好,給我撿回家了!”她臉上是佔了小便宜的激動,我的心卻像是墜進了寒冷的深淵,又冷又重,我不知該說什麼,不知該怎麼告訴母親這樣是不對的,我只能沉默不語。

幾周後,那輛單車又被別人拿走了,母親很失望,我卻悄悄地鬆了一口氣,暗暗慶幸著,但心情還是無比沉重。

共享需要道德。共享本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便捷而存在的,它是屬於這個社會人民的公共資源,為人民而服務。但有些人卻利用社會對他們的信任,自私地佔有、破壞;有些人帶著“既然別人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的錯誤思想,盲目的跟風行為也是一個原因。所以我們需要做好道德規範,樹立正確的思想,對共享有一個正面的認知與理解。不只是自己個人做好,更要呼籲身邊的人,絕不做有愧於社會,有愧於自己的事。

每個人都需要做好道德規範。不管是我們身為學生,或是那些社會上的大人們,只有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分,遵守規則,才能使這個社會和諧而安定。共享單車只是一小方面,還有更多本應屬於共同的事物遭到不正確的對待。

從共享擴大來看,其實不管是什麼事情,我們都要遵守道德規範,才能在這個社會做一個無愧的自己。

共享時代,道德危機 篇2

國一作文 ,1059字

現在,我們在街頭都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甚至電動車、汽車都能共享,而且使用方法十分方便,只需用手機掃一個二維碼,就可使用。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係,它們對我們的生活也有了逐漸的改變。

共享單車給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明顯的,它的到來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便捷。像摩拜單車,OFO等,紅的黃的在路邊滿滿的一條,不斷有人推了騎,騎了進,頓時,街邊變得繁忙起來。

但在共享單車為我們帶來便捷的時候,我們也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在街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被損壞的共享單車,其中屬OFO的情況最嚴重。有的車鎖壞了,有的車座沒了,有的人更過分,還在車座上放釘子,等著別人坐上去“挨蟄”。

這些情況說明了什麼?它在顯示著人類的道德危機:

有的人太自私了!巴不得自己永遠免費使用,是自己的“專座”,別人只能另尋他路,誰也不能對“他的車”下手。可付1元錢又怎麼了呀?你們家窮得連1元錢都沒有呀?要你去大費周章地換鎖來“省”這麼區區一元錢啊!

有的人太無聊了!專門做那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把自己的快樂駕之於別人的痛苦之上。請別做那些無聊的事了,好嗎?想想看,如果是你被蟄了,別人還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裡幸災樂禍地笑著,你的滋味好受嗎?

有的人太過分了!好像他們的工作就是去損壞公物的,是小時候的老師、父母沒把他教好嗎?還是他本來就這麼邪惡?都不是!那只有一種原因:他們的父母為他們樹立了“榜樣”,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也把這一手學會了。我記得看過一篇報道,講的是兩個孩子在研究怎麼“破解”OFO的密碼,而他們的父母不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還在那兒誇耀自己的孩子多麼多麼聰明,已經“破解”出來OFO的多少多少個密碼了……這些情況說明了什麼?這,就反映出了中國教育的無能!

教育,不單單是指學習,更重要的是道德,要學會做人,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正大地幹事,但現實呢?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扶一下老人都會被人誤以為是肇事者,就像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中的《忠誠的流浪狗》一冊,就用孩子世界的單純反襯出成人世界的複雜與世故,特別感人,給人以反思。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以懷疑的眼光看別人了,不要再有“物非所物,人非所人,一切都是假的,唯獨親人。”這種想法了!世界上還是有真善美的,就像有一次我向同學藉手機給爸爸打電話,她就毫不猶豫地借給我了,我也很守信用地還給了她。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而大人的世界很世故,我們現在還只是一張白紙,請大人們為我們畫上色彩鮮豔的畫,而不是用你們的行為扭曲我們的性格!

共享單車帶給人類的啟示還不止這些……

共享時代——道德檢測時代 篇3

國三作文 ,969字

午後,陽光透過薄薄的葉片撒到地上,空氣中伴隨著絲絲花香,校門口站著三個女孩,那是我,雪兒和鼕鼕,我們要去圖書館看書。

我們今天的計劃是騎用大名鼎鼎的“共享單車”。在這個共享時代,隨地有車可騎,去哪都犯不著走路。想到這裡,我不禁蠢蠢欲動起來。我們三人趕快拿出手機“掃一掃”,哈哈,真方便,有這樣好的共享資源,以後出門再不用愁了。

可正當我回過神來看向手機時,不禁吃了一驚。螢幕上赫然是幾個大黑字:“此單車已損壞,請更換。”再看向雪兒和鼕鼕,她們也是同樣的情況。我才發現,這一大排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損壞,有一部分是自然引起的,而另一部分,卻是顯而易見的人為損壞!一股憤恨之感湧上了心頭。共享單車是用來造福人民,而這些不道德的人竟對它們這樣肆意妄為!

終於,我們的救星來了。他們開著大卡車,帶來了一批用心修好的單車。你瞧,那個搬車叔叔,用健壯的雙臂把單車扛在他牢靠的肩上,再用一顆善良的心,像放置一件稀世珍寶似的輕輕地放下它。火球似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可那位叔叔,卻只是隨意地擦擦汗,喘兩口氣,又去搬另一輛,才使得我們有了好車去圖書館。

騎車的路上,我一聲不吭,只是沉思著,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著搬車的叔叔,這樣努力執著的工作著呢?

我想,是那一股子造福人民的永不變的信念。

到了圖書館,我和雪兒鼕鼕都興奮地借來了喜歡看的書,我不由自主地感嘆起來:“共享資源真美妙!”就翻開書看了起來。“哎呦,我的書這一頁怎麼被人撕掉了!”雪兒大叫起來。鼕鼕也隨之說:“看!我的書頁上的字也被人塗得看不清了!”這都是以前借過書的人的惡意損壞!我氣憤而又無奈地想著,便提議說:“我們把書還掉吧,這樣的書,也看不了了。”於是我們便心情低落的把書還給了管理員。不料,管理員看了看這破損的書,竟一本正經地拿起工具,修補起來。她的動作似春風般輕柔,怕不小心弄壞了書頁;她的神情是那樣的專注,好像怎麼叫也叫不醒。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心裡是感動著的。

我沉思著,是什麼力量,驅使著修書的姐姐,這樣努力執著的工作著呢?

我想,是那一股子造福人民的永不變的信念。

這個共享時代,把人們分割成了兩種—不道德的“小人”和善良無私的人。不道德的人做了這麼多令人憤恨的事,但正是有這種善良無私的人,才使這個世界到處籠罩著光芒,溫暖而明亮。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共享需要誠信 篇4

國一作文 ,726字

隨著“共享時代”的來臨,人們的出行、生活越來越便捷,“共享充電寶”讓人們不再為手機臨時無處充電而煩惱;“共享雨傘”讓人們不再為外出時突然下雨卻沒有雨傘而焦急……

但一些問題也漸漸浮現。“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現象十分嚴重,甚至有人惡意損毀單車;“共享雨傘”常常有借無還,甚至還回來時已變得破爛不堪。許多人因貪圖小利而私藏或損害“共享物品”,這體現了他們缺乏了誠信這一重要品質。

誠,乃為人之本。誠信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基本的品德,也是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也有這個詞語。由此可見誠信的重要性。

我想,小時候所有人都肯定聽過《狼來了》這個故事,這是缺乏了誠信之後最嚴重的後果。古代也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使諸侯不信任周幽王,直接導致了周王室的衰落。誠信對於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都十分重要。

從小,長輩們總是教導我要守誠信。我爺爺的言傳身教更是令我記憶深刻。爺爺曾是一個水電工,總有鄰居請爺爺幫忙修一些物品。而爺爺只要答應了,就從不反悔。一次,爺爺發著高燒,但還是因為答應了鄰居,而堅持去幫忙。由於爺爺的誠信熱心,周圍的鄰居都和我家相處融洽,當家里人實在沒有空接我放學時,鄰居們會主動來接我,並讓我到他們家中做作業,還熱情地讓我在他們家吃飯。鄰里之間的誠信,給大家相互之間帶來了許多便利之處。

在這個“共享時代”,所有的一切都應建立在誠信之上。沒有了誠信,什麼事情都無法完成,“共享”也將變成“獨享”。所以,為了自己、為了身邊人、為了所有人的便捷,在“利益”和“誠信”之間,請選擇那千金難求、價值連城的品德—誠信。

共享需要誠信,生活需要誠信,整體社會都需要誠信。從自己開始,做一個誠信的人,讓生活乃至社會變得更美好。

共享時代,道德共享 篇5

國二作文 ,989字

如今,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你會發現騎車人中十有八九騎的是ofo,摩拜單車等共享單車,時不時能看到共享球場、共享書店這類共享資源。社會上許多資源都變為共享化,所有資源人人可用並價格低廉,對於現在這個“共享時代”,無人不拍手叫好。這些共享資源的出現的確令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多彩。

就拿共享單車來舉例,“掃一掃”開鎖的方式十分貼近人情,就算是老年人,只要有一部智慧手機,開啟微信,上繳押金,便可以騎車出行了。而其每小時1元的收費標準,時不時搞個活動還免費騎行實在深得大眾歡心。騎行結束僅需拉下鎖就可以了,省去了許多對付“私家車”要費盡心思將車鎖好以免小偷光顧的時間和顧慮。在騎共享單車的同時,既達到了強身健體的功效,又大大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還節省了出行時間,可謂是一舉多得。自共享單車推行以來就廣受好評,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傳統的出行方式,改騎共享單車出行。我身邊就有許多原先乘坐公交或父母的車的同學都改騎共享單車上下學,它的影響力也可見一般。

然而,在共享資源為大家帶來數不勝數的好處時,不和諧的景象也比比皆是。

當你路過巴黎春天,龍之夢等大型商城時,你很難忽略那排放雜亂,甚至堆成一堆的共享單車;當你開啟新聞時,你會為那些“共享單車遭人破壞”“共享書店中書本越來越少”的新聞不住地皺眉;當你興致勃勃地騎上單車時,卻發現座墊、鏈條、剎車有著種種問題……這種時候,你會不禁質問:共享時代,人們的道德呢?

或許正因為是“共享資源”,人們不會像對待自己的物品那樣善待它們,也抱著“反正也不知道是我乾的”如此心態,將共享資源據為己有或隨意對它發洩一番。還是拿共享單車作為例子,二維碼被塗改、車籃被卸下的“殘疾車”隨處可見;在分明標有禁止停車字樣的人行道上停放著數量共享單車;即使有可停放區也停得橫七豎八;騎車人違反交規被民警攔下後丟下車便一走了之,從我家陽臺向遠處望去的一大片空地上有著數以千計的五顏六色的報廢的單車甚是壯觀。儘管交管部門,市容管理部門和各家單車公司通過網格化管理或是對亂停放亂騎行的額外收費等種種方法來抑制不良情況的發生,但依舊沒有使這類現象完全消失。因為共享資源的維護需要每一個公民的主觀意識的改變,單靠有關部門的努力是無法完全改善這不和諧的現象的。

共享時代,願每個人能多為社會考慮一些,多為他人考慮一些,讓資源得以共享的同時,道德的芬芳也能被每個人所共享。

共享時代,道德先行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4字

“嘀……咔擦”,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車上的鎖釦已鑽入鎖孔。我推了推車把手,確認停穩之後,便背上書包走進了校門。身後的馬路依舊是車水馬龍,聽著此起彼伏的發動機轟鳴聲,我在心裡由衷地感謝“小黃車”為我帶來的便利。

是的,在當今這個現代化的社會,生活的便利度也大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馬路上,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匯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街道旁,共享書店滿足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望;還有新出現的共享汽車,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就拿我來說吧,騎上了共享單車,每天的上學時間減少了十多分鐘,再也不用擔心堵車和遲到。由此可見,共享資源為我們帶來的幫助非常之大;它與我們的生活,也正在愈發緊密地聯絡起來。

可是,正所謂“有得必有失”,為人們提供諸多便利的共享資源,也有它的弊端。看到路邊那亂停亂放,甚至倒在地上也無人扶起的單車了嗎?看到書架上那因閱讀者的不愛惜,而染上汙漬的圖書了嗎?看到共享球場上被隨意放置,有借無還的籃球了嗎?越來越多的“共享”,造就了越來越多的資源浪費。我曾在網上看過一張照片:上百輛共享單車因為騎車人使用不當而損壞,只好被收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由製造廠集中處理掉。如此多的車子白白地報廢,著實令人觸目驚心。但究其原因,暴露的卻是使用者的品德,以及整個公眾社會的素質與涵養。

共享本身,是一種公益;若共享資源遭到破壞,無疑涼透了公益者的心。常言道:“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如果每個人在使用共享資源時小心一點點、珍惜一點點,那麼資源的浪費便會大大減少,為後來的使用者帶來的方便也是不言而喻的。所謂共享,不僅僅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資源,更是公眾文明程度的一種體現,每位使用者的一舉一動,都將坦露在整個社會群體的眼中。

所以,當你使用共享資源時,請溫柔待它;你在使用完畢後將它完整地還給社會,同時也傳遞了一份道德無涵養的正能量。

無德,寸步難行。讓每個人學會珍惜、提高素質,這是如今這個共享時代,給予我們最大的禮物。

共享需要文明 篇7

記敘文 ,666字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共享資源像一頭巨龍籠罩著整座城市。

生活在這樣的大城市,街邊隨處可見共享單車。它們秉著減少城市汙染、便利人們出行的理由佔據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看到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停靠在路邊。地鐵站和公交車站最為突出,繁多的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一開始,共享單車剛剛進入城市時,人們的借與歸還都還算理性,街邊的共享單車不多不少,使用的人也很文明。到了繁盛時期,數不勝數的人都肆意破壞,未滿十二週歲的小孩子騎行放眼望去幾乎都是,這樣的危險事情怎麼可以允許發生呢?在來來往往的大馬路上,年幼的孩子穿行,又是何其危險?一些社會閒雜人等也常常騎著它破壞城市的一草一木,在城市中為非作歹,造成了大面積性破壞,這是何等不文明?還有一些另類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把共享資源佔為己用,給共享單車上自己的鎖,毀壞車號和二維碼,或是鎖在自家院子裡,導致他人無法使用。

我與父母逛街時,做了一個小調查,據統計顯示,每十輛ofo中有五輛是遭到損壞的,我思來想去,總是有許多感想,常常與父母交談,那天,我問母親:“共享單車雖是方便,但遭到破壞,又有不符合年齡的孩子騎行,這樣的單車要它又有什麼用呢?”母親斟酌了一會,告訴我:“科技的發展非常之快,時代也在突飛猛進,人們的大腦能想出共享資源,卻無法控制人民的破壞。這是人的素質和文明問題,我們不能阻止他們破壞,即便是有心也無用。既然這樣,你定不能學他們,一定要成為一個有素質,講文明的社會好公民!”

共享需要人民的支援,需要人民的素質。期待人民素質得到改善,讓城市散發出文明的光彩。

要共享,也要共贏 篇8

國一作文 ,957字

街邊,顏色亮麗的共享單車幾乎隨處可見;公交車的欄杆上,正掛著幾把共享雨傘;便利店的櫃檯旁,借取共享充電寶的人源源不斷……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的關聯,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共享時代,真的來臨了!

在共享資源給與人們無盡的便利時,越來越多的不和諧的現象也隨之暴露出來,就以共享單車為例:車把上、座椅上、甚至供人取車的二維碼上,隨處可見那些不堪入眼的小廣告;原本狹窄的街道兩側停滿了共享單車,行人都難以下腳;而鬧市區的街口有時一輛都沒有,有時好不容易找到一輛,卻是“斷手斷腳”:不是少了座椅,就是缺了踏板,更有甚者被上了私鎖。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這個人與資源本應該共贏的共享時代,卻給雙方都增添了不少的困擾。

這些不和諧現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於:不同人對於“共享”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時刻謹記“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每次使用共享資源,都儘量保證共享資源的不受損害:有些人卻將“共享”理解為“共同擁有”:既然我擁有了這一資源,我把它帶回家,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嗎?因此,想要解決共享資源帶來的種種不和諧現象,先要幫助人們認清“共享”並非“擁有。

當然,共享資源的負責人也應擔當起相應的責任。阿里巴巴的集團創始人馬雲曾表示,現在由共享資源引發的種種問題,很大程度是由共享資源的負責公司不作為所造成的。再次以共享單車為例,儘管公司在規定地點安排了管理人員,但我們仍看到某些地方的某些管理人員在工作時間躲在樹蔭底下玩手機,聊天,而不遠處的地鐵口,一輛輛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的停放著,嚴重影響了行人的來往,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時候;人行道的一邊,損壞的共享單車早已堆成了小山,卻無人清理,影響了市容的整潔美觀。而在另一些共享單車的規定停放點,管理人員卻能認真負責地引導人們有序取用單車,他們來來回回的檢查、整理單車,使之有序擺放。放眼望去,一輛輛的單車秩序井然。由此看來,公司安排有責任心的管理人員,來維持好共享單車的秩序,是解決共享資源所產生的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共享資源的出現不是用來一味地給予人們便利,它們在奉獻自身的同時,也需要受益者來愛護、珍惜它們。若是人們只知道消耗,那不僅是共享資源,再豐厚的資源總有一天也會被用盡的。在這個已經來臨了的共享時代,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讓共享,真正做到人與資源共贏。

共享,是種美德 篇9

國三作文 ,882字

共享,是從古到今人們所推崇的一種美德。共享,不僅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能促進人與社會的關係。共享對社會的進步,對人們的溝通,交流起著巨大的作用。現如今的社會,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酒店等等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它們對我們每個人產生著密切的聯絡,同時也逐漸改變我們生活的理念。

共享時代對人們的好處,對國家的好處是很大的。共享對人們的好處是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更加密切,互相更加信任。在現在科技發達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溝通,交流,走在馬路上,每個地方都少不了手機的身影。電子產品就好似一個操控者,使我們對它越來越依賴。而共享時代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之間多了一些交流,多了一些信任。

共享對於國家的好處是可以減少車輛的生產,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資源,減少大氣汙染,使空氣變得更加的新鮮,使們的生存環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一次親身的經驗使我對“共享”這個名詞有了一個新的理解。那一天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我的母親出去遊玩,當我看到共享單車時,我便要求和媽媽一起騎單車去目的地,媽媽欣然答應了。正當媽媽在解鎖時,我四處望了望,便看到了一個同樣在解鎖的外國人,我看到他眉頭緊鎖,手裡拿著手機正在研究如何開鎖,他的臉早已被太晒得通紅。我正想過去幫他,就來了一個年輕的男人來幫助他。那個小夥子好像會說英語,他和那個外國人便愉快的交談了起來,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但是看到他們越聊越開心,我的心情彷彿也變得愉快了呢!與此同時,媽媽也開好了鎖。我們騎著共享單車行駛在路上,我發現周圍有許多人和我們一樣,我看到這些畸形的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他們都在互相交流,互相幫助。

我看到這一幕後,心裡覺得“分享”使我們變得更加快樂,使我們變得更加有活力。我認為我們有時候應該放鬆一下,不應該整天忙於工作和學習,我們應該勞逸結合。

共享時代讓我覺得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分享的樂趣,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共享時代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友好,使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共享時代就像是一座橋,一座通往人心靈的橋樑。

要“共”享,不要共“享” 篇10

國二作文 ,1096字

當“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這些愈來愈多的新生事物萌發時,我總是不禁微皺眉頭,心想:設若思維也能共享,那會是怎樣的景象?

古時候,文人墨客們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互相傳閱。在傳閱的過程中,詩人會得到中肯的評價和瑕疵的指出,使詩作、更使自己的文學修養得到提升。有時,有一句上聯出得精妙,他們往往會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再自己給出一句下聯,為這句話賦予了全新的色彩與靈魂。例如,有一位詩人寫了“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他之後,許多人爭相把這句話引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如一位詩人所寫“月若無憾月常圓”。毛主席更是將它化作了絕世之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句話被不同時期的文人所“共同”引用,並將它化作了自己的獨特演繹,令我著實感嘆與佩服。

先賢們懂得如何“共”享,是在原有的基礎上衝破思維的枷鎖,達到嶄新的境界與高度。

放眼當今社會,人們似乎也在仿效先賢們的“共”享,但有所不同的是,人們更注重共“享”,也就是“共”享後的利益、讚譽。時下熱門的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翻拍成電視劇、電影,作者唐七公子在收穫了巨大的名譽、利益後,未料到被扒出抄襲作家大風颳過《桃花債》的醜聞。前陣子的《錦繡未來》作者也因抄襲被告上了法庭。我想到這些,總是有一絲的憂慮。當思維被同化,當創作者、創造者自詡“共享、借鑑”而大肆抄襲原創,那麼每個人還有自己獨立辛苦勞動出的、獨一無二的成果嗎?

不妨設想,當科學探索者們也這般共“享”,那麼還有多少人願意自己實踐探究,還是等原創者嘔心瀝血後坐享其成?這就是為什麼有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而“中國製造”已趨於消失匿跡的根本原因啊!是美其名曰的共“享”造成的惡果啊!

“共享時代”固然是目前社會發展的新弄潮兒。但我想讓人們區分“共”享與共“享”。“共”享,是糅合了所有人智慧的結晶;而共“享”則是失去了自我創造的能力。

要“共”享,不要共“享”,才是“共享時代”的真正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