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識秦始皇相關作文20篇

再識秦始皇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7字

如果我說到秦朝的話,大家一定會想到秦始皇吧?對於秦始皇,大家都不陌生吧?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一個暴君,官逼民反,最後使秦王朝土崩瓦解的暴君。他在大家的心裡,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皇帝,對吧?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今天,我徹底改變了對秦始皇的看法。

直到今天,我才通過資料明白,那個所謂的“暴君秦始皇”,其實是被人修改後變得“七分虛,三分實”的,真正的秦始皇,其實也是立了不少功勞的。

事實上,真正的秦始皇擁有四大孟建:殺神白起、中華第一、勇士蒙恬、大將王剪以及他的兒子王賁;秦始皇修築了萬里長城,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不是過吧?還有,秦始皇統一了貨幣,統一了語言,統一了經濟等等。

其實,我看到這裡時,也會想到:那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一滔天罪行又從何解釋呢?讀完後,我才知道,秦始皇是反對迷信的,他把中國所有的煉丹書給燒得七七八八了,使人們相信科學,這也算是功勞啊,怎麼就變成滔天大罪了呢?

其實,真正的秦始皇並不是殘暴的化身,讓我們來看到他的另一面吧。

一部歷史,了悟生活——讀《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有感 篇2

讀後感 ,927字

第一次體系化的瞭解到秦統一六國的全部故事。

全書以上下兩篇講述了秦的崛起興衰以致滅亡,上篇以秦的崛起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三十五代帝王為秦統一所做出的貢獻。下篇則具體講述了秦王掃六合的故事細節,其中以三家分晉,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等膾炙人口的故事講述了六國的興亡衰敗。最後,又講述了秦建立後的興衰。三公九卿制,修築萬里長城,大求仙藥,焚書坑儒等,使秦國逐漸喪失民心,孟姜女哭長城也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通讀上下兩本書,知認識人對國家興亡的作用也是尤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夠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國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統治時期為秦的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圖強,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政治經濟也迅速發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國卻因魏主不懂識人而喪失強大的機會。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時機,東進中原,擴大了秦國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摧毀六國的生力軍。秦莊襄王重用呂不韋,切斷六國南北合縱連橫通道。秦王嬴政虛懷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繚、李斯等人,使秦國進入最強盛的歷史時期。也正是秦王身邊人才的協助,才最終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歷代君主所期盼的統一。

而秦強大以後,又面臨短暫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們所恥笑的事情,而夢想秦國能夠世世代代相傳下去,自稱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終沒有逃過死亡。求仙藥妄求長生不老,以致在臨終之時因無太子而導致的一系列鬧劇,最終的秦國也沒有逃過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懼怕死亡,一味求仙,也顯得更為荒誕。

任何英雄都是時勢英雄。沒有時勢,就沒有英雄施展才華的舞臺,也就沒有英雄成為英雄的平臺。所以,僅僅有成為英雄的潛質而沒有機遇,永遠不會產生英雄,擁有平臺後,立即綻放異彩。而人才只有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別人與後人牢牢記住。再優秀的人才,如果出現在“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代,都無法將效益發揮至最大化。韓非有著比商鞅更系統的改革方法,卻最終沒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個所謂的平臺的出現。

歷史,只是過去,而我們應從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書中提到的那樣: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寬度!

讀《真秦始皇》有感 篇3

讀後感 ,1100字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青年草根學者程步先生的一部力作—《真秦始皇》。通過學習歷史,我們都對秦始皇有所瞭解,知道他始終扣著一頂“暴君”的帽子。可當我讀完這部小說時,對秦始皇的印象卻有所改觀……

這本書以正反論證的方式分析了歷史,並對秦始皇做出一個公允的評價。確實,他用“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的方式統一了中國;他“焚書坑儒”毀壞了眾多的文化典籍;他徵發七十萬罪犯來為自己修建宮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卻沒有妄殺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護人權的法案;他滅六國卻未誅滅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卻被六國貴族夷滅三族……這眾多的歷史事件夾雜在一起,讓我有些凌亂,他到底是怎樣的一位君主?

秦國在攻打楚國前,老將王翦提出要用六十萬軍隊才能滅楚,而大將李信卻說只要二十萬人。秦始皇聽信了李信的話,而王翦因為計謀不被採用,負氣卸甲歸田了。不久,李信大敗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條路:第一,斬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聲斬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殺李信,再發兵讓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認錯,請他出徵。歷史上大多數君主都會選擇第一條路,例如:諸葛亮斬馬謖,漢武帝斬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錯卻要斬殺將領。而秦始皇是怎麼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敗,大怒。不過他沒想怎麼處置李信,而是駕車前往一百多裡外的王翦的老家頻陽,當面向王翦認錯。

秦始皇用幾乎懇求的語氣對王翦說:“楚軍正在向西推進,我知道將軍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拋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軍嗎?非也!以秦國之力,現在的楚國不可能撼動秦國江山。而王翦依舊不依不饒:“老臣年邁體衰,大王您還是另擇良將吧。”秦始皇再次認錯:“老將軍別說這樣的話了……”王翦說:“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讓我去打楚國那就非六十萬不可。”這話有點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個暴君這樣說話,他活夠了?秦始皇怎樣回答呢?“都聽你的!”一個君王對自己的臣子這樣,其胸襟可見一斑了吧!

秦始皇還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嗎?王翦作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謀深算的將軍,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為人,怎麼敢這樣說話呢?能做到像秦始皇這樣主動向自己的臣子認錯,在歷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幾人?再看看歷史上眾多被公認為“賢明”的君主,他們就沒有暴行了嗎?“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哪一位開國君主不是踏著鮮血登上王位的,難道他們就應該被稱之為“賢明”嗎?不盡然吧。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結束了那個戰亂、動盪的年代;他書同文、車同軌,使整個國家融為一體;他焚書,但它卻保留了所有書籍的副本,最終卻被項羽付之一炬。他真的是暴君嗎?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氣度是非凡的,他的魅力是永恆的,他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假如我是秦始皇 篇4

國一作文 ,608字

想必大家對秦始皇這個名字早有耳聞。秦國也是戰國晚期的強國,秦始皇還命人修築了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古代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蹟。

假如我是秦始皇。我就不會焚書坑儒。我會心平氣和的接受各方人士對我提的意見。改變殘暴的統治。不欺壓黎民百姓,不搜刮民脂民膏。採取民為貴,君為輕的政治措施,施行仁政,儘量不打仗,為人民營造一個沒有硝煙的極樂世界。

假如我是秦始皇。我會選擇做一位明君。和人民一起勞動,嚐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放下帝王的架子,讓大家能指正我的錯誤。讓整個國家的人都團結起來,互幫互助,互愛互敬,讓國家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假如我是秦始皇。我還要制定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同樣,一個國家也是一樣,只有嚴明律己,才能治理好國家,不論是哪個人犯了法都將受到懲罰,連皇家子弟也不例外。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信任自己,從而臣服於自己。

不但要治理好國家,管理好人民;還要讓國家的經濟發展得到有效的提高。

首先要使各民族,各國家之間的交往增多,促進各地區的和諧和文化的交流。多種植一些特產,與別人進行貿易活動。為國家的經濟多提供一些有力的幫助,也共同推進了國家的發展。

君以民為重,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各種權力。平等互利才是最重要的。這樣才不會有分歧的現象,才能有利於國家走向統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就是我的治國之道,一些有利於國家走向統一的治國之道。

遙想秦始皇當年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2字

歷史的長河,流轉過數千年。而其中秦始皇的名字早已被千雕萬篆於文字中,人們對他的是非功過也頗有爭議。

遙想秦始皇當年,雄韜偉略,憑藉一己之力,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集權國家,並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等。他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這是不得不提的一點。六國的統一由他之手結束,並有了今天國土的雛形。回顧這位君王的一聲,可謂是轟轟烈烈。

但如今,秦始皇為何成了人們口中的“暴君”?他修建陵墓,修建長城的事蹟,有人稱是,有人稱非。而帝王為自己修建陵墓,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哪一個君王不這樣做?秦始皇修陵墓時,除了呼叫牢內的犯人之外,還從各地大量徵召勞動力,間接造成了從事勞動生產的勞動力銳減,很多人甚至為此失去了生命。這大概是秦始皇為人們所唾棄的原因。

除了修建長城,“焚六國史冊”這件事,受到的叫罵聲恐怕也是最多的。為了防止百姓私下議論朝政,秦始皇採取李斯的建議,企圖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於是他下令焚燬秦國以外的所有史書典籍。有人認為,秦始皇這麼做統一了思想,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文化的荼毒,這件事終沒有定論。

至今,如果你去參觀秦始皇皇陵兵馬俑,你會被它的浩大所震懾。因為它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軍千萬,戰車千乘的巨集偉氣勢。從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無愧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遙想秦始皇當年,風雲激盪,千萬思緒在腦海中迴盪……

歷史將記住秦始皇 篇6

高二作文 ,951字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始皇是我國第一位封建帝王,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他的一生有功也有過。有人說:“他的功大於過,值得萬人敬仰。”也有人說:“他的過大於功,是一位十足的暴君昏君。”可是不管怎麼樣這都是後人對他的評價,而他的存在,推動了歷史的發展,而我們應該選擇記住他。

秦始皇年僅十三歲就登上了皇位,將整個國家的治理都壓在他一人肩上。他變法革新廣納人才,採取合理措施,在戰國諸侯中儲蓄力量,開展兼併戰爭。依次攻取韓、趙、魏、楚、燕、齊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過秦論》中統一的描寫。“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簡短的一句描寫,卻展示了吞併六國的英雄氣概。

在六國的統一後,秦始皇採取一系列措施,統一文字,以小篆為主。並讓李斯等人用小篆書寫統一的文字並向全國推行。統一度量衡,向全國發放統一的度量衡,將各諸侯流行的形狀、大小、重量、單位不一的度量衡統一起來。修築馳道,建設以咸陽為中心的水陸交通,修建了水陸兩種交通,使得交通四通八達。修築長城抵禦匈奴,成就了震驚中外的長城。這些都能說明秦始皇的功勞是巨大的。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有功就會有過,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呢。他作為一個專制統治著,加強中央集權,尤其是為了加強文化上的專制而採取了殘忍的方式“焚書坑儒”。而後大興土木,修建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而至民生沸騰,沉重的稅賦,繁重的兵役和徭役,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這也使得他從此背上了暴君的稱號。

回顧這一切來看,沒有他的霸氣統一,何時我們的社會才能發展起來,沒有長城多少百姓匈奴殺害。沒有他修築馳道,連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開闢關中漕運航道,怎樣才能灌溉了幾百萬畝農田,發展生產。他的過錯遠不及他的功績,我們為何不看看以為“完璧”的偉人的一生,片面的擷取,只會看到一種極端。

總的來說,秦始皇一生五十年,他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的多民族國家,成為了一位夾雜著批評和欣賞的“千古一帝”當你站在巍峨的長城上,眺望我們的大好河山,彷彿看到歷史的變遷,聽到了戰國時期的歷史迴響,踩在石板路上,你會想到埋在地下的愷愷白骨,聽到他們的哀鳴,它在為屹立東方的文明古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印證了一代明君的光芒。

遊秦始皇陵兵馬俑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8字

暑假,我遊玩了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兵馬俑的總面積達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兵馬俑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型別眾多。沒有一個兵馬俑長的是一樣的,據說有一位外國留學生來參觀兵馬俑時竟發現有一個和他很相像的兵馬俑,就站在旁邊,工作人員都沒有發現。可想而知兵馬俑是多麼的逼真、精巧。

在整個兵馬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號俑坑。這個俑坑裡有未開挖的兵馬俑,有開挖但正在修復的兵馬俑,也有已經修復完畢完整的兵馬俑。修復完的兵馬俑都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幹練,好像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秦兵馬俑惟妙惟肖地展現了當時秦國大軍百萬雄兵、戰車千乘的氣勢雄偉。而最小的就是三號坑了,三號坑其實就是打仗時的指揮部和車馬房。正前方有三匹非常高大的馬,後面就是一塊高起的平地,上面有八個兵馬俑。作為指揮部,它周圍的一圈土坡保證了它的安全。

這次秦兵馬俑之旅讓我領略到了中華民族當時高超的技藝和強大的軍事力量。這秦兵馬俑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參觀秦兵馬俑的經歷我將會終生難忘。

遊秦始皇兵馬俑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5字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近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暑假裡媽媽帶我來到了西安,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

順著長長的走廊,來到了一座拱形大廳上。站在高處鳥瞰,我們看到了已經挖掘的三個俑坑中氣勢最巨集偉的一號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最多,共有6000個左右。坑內的兵馬俑有的規規矩矩地站著,似乎在聽候將軍的指令;有的手執韁繩,舉目遠眺,似乎隨時準備上馬搏殺……兵俑之間,一行行,一列列,真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二號俑坑。二號俑坑比一號要小,卻能近距離觀察。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表情各異:有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彷彿在戰爭上遇到了困難;有的怒髮衝冠,好像想衝上去把敵人一舉殲滅;有的眼神堅定、緊握雙拳,似乎隨時準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當我們走近它們的身邊,似乎還能聽到它們輕微的呼吸聲。

在三號俑坑裡,我們可以更好地觀賞陶馬。只見一匹匹陶馬膘肥體壯、栩栩如生。看它們那架勢,一定是沒少訓練吧。好像只要一聲令下,它們就會撒開四蹄,馱著戰士們馳騁疆場,與敵人浴血奮戰。

望著這些惟妙惟肖的兵馬俑,我情不自禁地想:古人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才藝創造出瞭如此雄偉的建築,誰能說這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呢?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9字

暑假,媽媽帶我去西安旅遊。我們去了華山、回民街、華清池……我最喜歡的,是秦始皇兵馬俑。

一早起來,我們就乘車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歷史博物館。媽媽請了一個導遊,給我們詳細講解。

先來到一號坑。一走進去,我就看到了一個拱形大廳。坑裡的兵馬俑很整齊,就像一個方陣。導遊說:“這地方本來是一塊田,因為種不出來農作物,就有人一直往下挖井,結果卻挖到了兵馬俑。”一號坑最多的俑,是武士俑。這些俑身高差不多一米八,千姿百態,有的像正在準備戰鬥,有的像是在思念家鄉。

再到二號坑。這兒都是馬或騎兵俑。戰馬栩栩如生,好像正在狂奔,戰士們騎在馬上向著遠方衝鋒。

來到三號坑。這裡的兵馬俑都是將軍俑。將軍俑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昂首挺胸,好像經戰多年,區區戰鬥小事一樁。

你們喜歡兵馬俑嗎?去西安看看吧!

秦始皇我想對您說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991字

秦始皇,您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號稱千古第一帝。您開創了大一統的中華文明和版圖,但對於您的治國方案和重大決策,自古至今卻譭譽參半,各有評說。在這裡我想對您說說我的想法。

第一,作為第一位結束諸國分裂,統一中國的皇帝。首先應該做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在群雄爭霸,連年戰亂後對人民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以發展經濟,保護人民安居樂業做到國泰民安,俗話說“國以民為本”。只有人民對您忠心,勤奮勞作,國家才能安定,強盛。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您做得不盡如人意。如果您稱帝時就執行發展生產、科技、經濟,那秦朝將會更加富庶。

第二,為了不遭受匈奴的侵犯,您修建了萬里長城,把以前諸國的長城相連線。如今雄偉的長城成了中國的代表,可您那時,長城雖然帶來了短時期內邊境的安寧,但是也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樣一來,致使國庫空虛,人民怨聲載道。您如果把這些人、財、物都用於發展國家經濟和軍事,那將會事半功倍,秦朝將會更加強大的啊!

第三,您統一了全國的貨幣,度量衡,統一了法規、道路,統一了土地制度。您為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方便,讓各國人民的生活得到一致地飛躍發展。這位祖國的大一統事業奠定了基礎,這是正確的決策。可是您為了自己死後還能得到安樂繼續行使皇權,舉全國之力修建了秦始皇陵,為此秦朝百姓苦不堪言。您把年輕男子都徵召去修建陵墓,那百姓家中的田地只有婦女、老人照看管理。您缺少勇士如何發展軍事,如果匈奴或其他外族攻打您時,能打的贏嗎?

第四,您做了一件最不該做的事—焚書坑儒。您因為徐福、盧生的罪過,聽信讒言,活埋了460名儒生。您把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著作全部都埋進了黃土。而更多的儒生、學子被您斷送了鮮活的生命。您不知道,您這樣獨斷專行,嚴重摧殘了中華的文明程序。

第五,最令您想不到的是您皇位繼承問題。您稱帝時自稱“始皇帝”,並寓意秦朝自您開始能延續千世、萬世。但您卻沒料到您寵幸的大臣李斯、趙高等人卻篡改遺詔,立了您無知的兒子胡亥為皇帝。您的兒子胡亥荒唐無道,不理朝政。對百姓壓榨更加變本加厲。最終導致農民大起義。千古第一朝秦,滅亡了!在皇位繼承問題,繼位者培養上您做得真是糟透了!直接導致秦朝僅僅存在了15年,您如果在生前就挑選好一位賢德、英勇、愛民的皇位繼承人,秦朝也不會落得這樣短命的下場!

我好希望時光穿梭回到您的時代,能把我的心裡話說給您聽!

秦始皇兵馬俑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9字

今年暑假,我去了陝西西安。西安古稱長安,有好多朝代、國家的都城都定在長安,經歷了帝王興衰,朝代更迭,雖然昔日的繁華早已淹沒在歷史中,但還是有不少名勝古蹟。其中最最有名的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

一進大門,眼前就是一尊秦始皇雕像。他威嚴的面孔,不禁讓人聯想這位始皇帝生前的權力與威風。即使他已經死了,還留下這樣讓世人震驚的兵馬俑,真是不可思議。

兵馬俑分一、二、三號坑。一號坑是規模最大的,它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比兩個足球場還要大呢!我順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往裡走,忽然眼前一亮,出現了一個極寬敞的大廳—秦兵馬俑一號坑!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接著我立刻驚喜萬分地向俑坑衝了過去。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擠到了最前面。

“哇—!”當我站在高高的觀賞臺,鳥瞰整個一號坑時,我情不自禁地叫出了聲!實在是太壯觀了!一排排棕色的兵馬俑排列在眼前,像一個巨大的方陣,就好像當年秦國那百萬兵馬在朝我們整齊劃一地走來。一直延伸到很遠,幾乎看不到盡頭。雖然有些兵馬俑缺胳膊少腿,有的沒了頭,但是當你觀望他們的時候,心裡還是激動無比。這麼多1:1製造成的兵馬俑,千千萬萬個表情各不相同卻又精神飽滿,神采奕奕的兵馬俑毫無遮掩地在你眼前一展無遺。我心潮澎湃,左看看右看看,這可是我期盼了許久的兵馬俑啊!今天的親眼所見,比書上的,照片上的雄偉很多,更加震撼人心。我站在觀賞臺上,久久不願離開。

參觀完一號坑,我又去參觀了二號、三號坑,更加近距離觀察了兵馬俑以及他們的傳奇故事,更加全面地瞭解了秦王朝以及秦始皇那傳奇的皇帝。直到太陽快落山了,園區要關門了,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離開了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

觀秦始皇兵馬俑有感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8字

秦始皇兵馬俑,我相信這個名字大家肯定都熟悉,因為他是華夏人民的驕傲,世界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而在這個暑假,我就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親身領略了這一份輝煌。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問爸爸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的一切,也從爸爸的口中得知,秦始皇陵是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的,也從爸爸的口中得知,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造成的,為此,我無不惋惜。

正當我想要了解更多的時候,開車的叔叔告訴我們到了,我興奮地朝車外望,望見了秦始皇的雕像,雖然外面烈日炎炎,但是照在秦始皇贏政的身上就顯得無比的輝煌偉大,我不禁想到秦始皇的種種功績,而秦始皇最大的功績應該就是統一了全國的文字!就連現在的歐洲都沒有統一文字,而兩千多年前的我們早已統一文字!也許,只有這樣心懷偉大,志在高山的人才能統一我們華夏走向富強吧!

我們稍作停留,便走向了一號坑。

我一進去就不由自主的驚歎起來,以前只在網路上看到過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心中雖然有許感嘆,但是從不像今日這般完全說不出話來。

正如那一句話一樣:“看著那一個個孔武有力的典型的陝西人外貌的秦軍將士,看著那一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彷彿看到殘陽如血浴大旗、彷彿聽到北風瀟瀟戰馬嘶。

就覺得這一輛輛精製的馬車、這一個個強壯有力的將士,浩浩蕩蕩的從公元前出發,穿過歷朝歷代的關隘,浴血奮戰、風塵僕僕、兢兢業業,一直走到現在,然而又在突然間,鼓角無聲,天地緘言,硝煙漸散,血雨腥風之後,古戰場挺立著引起全世界千古驚歎的奇蹟。

看眼前形態各異的將士,雖然外形灰白,可看那表情栩栩如生,無一雷同,兵陣陣法嚴謹,戰袍俑、跪射俑、甲士、將軍等級森嚴,髮型裝束、儀態氣質各不相同,雖然在地下塵封了兩千年,仍然氣宇不凡。”

在離別時,我依舊依依不捨,我不捨得,是那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我不捨得,是那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壯觀的兵馬俑啊!你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寶貴的財富,是一種歷史更迭的見證!您堅韌挺拔的身軀,向我訴說了你挺過來的風風雨雨!您是世界上不可取代的輝煌成就!

秦始皇陵兵馬俑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5字

八月初,西安的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彷彿要把這座古城烤焦,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到西安旅遊的熱情。人們幾乎都是衝著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而來。

一進入一號俑坑,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成千上萬個兵馬俑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俑道之中。細看,他們的外貌、服飾甚至神情都雕刻得十分精緻,栩栩如生。據說,秦始皇從即位起就動用了三十二萬工匠,花費十幾年的時間為自己修築了一座和地上宮殿一樣大小的地下宮殿,地上有什麼,地下也盡有之。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陶俑是安1:1的比例製成的,有的俑高達兩米多,為了防止在燒製的過程中破碎,先秦的工匠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把陶俑的頭和身體分開來燒,然後再安裝上去。幾千年前的先秦工匠們竟然有如此的智慧和技藝,真是令人驚歎!

更為神奇的是鎮館之寶—安車。安車上的馬戴的項圈都是金鑲銀的,如此發達的現代科技都無法做到。最奇妙的還是安車上的那把傘。這把傘可以隨著太陽的移動旋轉方向,替主人遮擋陽光。如果主人想下車休息,車伕可以把傘從車上拔下,插在地上給主人遮風擋雨。如果遇到危險,觸動傘上的機關,它還可彈出一杆矛,變成攻擊的武器。真是神奇啊!

參觀完秦始皇陵兵馬俑,我真是被先人的智慧折服,並由衷地為中國驕傲!

秦始皇陵博物院參觀記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70字

提起兵馬俑,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在這裡看到了我國古代人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也感受到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走進秦始皇陵博物院吧!

“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也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導遊阿姨繪聲繪色地說著,“主要是以戰車、戰馬、士兵組成”。我們不知不覺跟隨著導遊阿姨走到了黑金色的大門,在一條羊腸小道漫步著,我們一路走一路聊,據說我們所有的這條路的下面也是秦始皇的墓地,只是沒有人敢下去挖。忽然,一棵巨大的參天大樹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阿姨告訴我們,這棵樹是一棵柿子樹和棗樹的雜交樹,兩棵樹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據說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這棵樹也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呢!我們聽後,都發出了一聲聲的驚呼聲。

大約走了10分鐘左右,我們來到了一號坑兵馬俑,這個坑非常的巨大,足足有幾十個足球場那麼大,坑裡站立著數以千計的士兵。每一個兵馬俑都神態各異,有的士兵手拿玉牌,戴著大官帽,一看就是個文官。有的手拿寶劍,身穿戰服,一看就是要上陣殺敵的武將。我驚歎古代的陶藝竟然可以這樣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導遊阿姨娓娓動聽的聲音再次響起:“一號坑主要就是看兵馬俑士兵的地方,也是人馬聚集最多的一個坑。”我們聽了連連點頭。“一號坑的東面排列著全身戰袍的士兵俑210人,其餘每排68人,組成了方陣的後衛……”阿姨繼續說道,在場的遊客無不聽得全神貫注,還不時拍手叫絕,讚歎秦人的偉大。

之後,我們從一號坑的後門走了出來,來到了二號坑。導遊阿姨告訴我們二號坑是曲尺形,主要是以騎馬士兵、戰車組成的特殊部隊。一共有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還有成千上萬的兵器,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最後,我們進入了佔地面積最小的三號坑,這個坑呈凹字形,從正面看好像一個小型指揮部,一共有兵馬俑68個,中間我還看到有一輛古代高階駟馬戰車,裡面的士兵比較少,我覺得大概是一些軍官在指揮作戰吧!這個坑裡的兵馬俑是現在唯一沒有被大火燒過,出土顏色比較豐富。

觀察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秦始皇陵博物院,燦爛炎熱的陽光又一次灑在我們身上,坐在出租車上,在石板路上顛簸,我心裡不禁佩服我們的前輩、祖先,在那個時候就能製作出這麼多兵馬俑。我想驕傲地對世界喊一聲:“我是一箇中國人!”

秦始皇兵馬俑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4字

這次休假的時候我和家人來到了中國的文化古都—西安。在秦始皇陵周邊的俑坑原址,我們親眼見到了曾深埋在地底下2000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為什麼這些陪葬品會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呢?原來一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7000多個兵馬俑他們的表情、眼神、外貌、身材、都不一樣,你找不出任何一模一樣的兵馬俑。兵馬俑的手還和人類的手一樣有關節,清晰得看到每根髮絲,甚至是腳上鞋釦的勒痕,多麼精緻啊!令人歎為觀止!

38年前楊爺爺在打水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殘片,之後考古學家們對陪葬坑進行了發掘,費盡心思拼裝兵馬俑,可是保留了形狀,卻保留不了顏色。所以在技術還達不到的情況下有許多兵馬俑都被密封起來,以免氧化掉顏色。

說到兵馬俑就不得不說秦始皇。秦始皇的名字並不叫秦始皇,而叫嬴政,嬴政的父親去世後,年僅13歲的他就登上了王位。但是嬴政當時還小,國事需大臣辦理。但是嬴政22歲時開始親政,花了十年的功夫將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統治起來,並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能千秋萬代。秦始皇自認為有雄才大略,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所以他生前一邊尋找長生不老藥一邊建造了龐大的地下王國和千軍萬馬。如果不能長生,即便死後他也要有替他繼續開疆擴土的軍隊。他認為這些兵馬俑並不是普普通通的泥娃娃,而是裝有靈魂的陪葬品,是實現他死後繼續他的王朝統治的必須品。可惜的是他的殘暴讓他的王國僅持續了12年,他千秋萬代的夢想終究只是泡影,只留下這些陶俑訴說著他的不甘。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日遊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3字

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轟動整個世界。暑假到了,我嚷著讓爸爸帶我去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看一看兵馬俑到底都長什麼樣子?終於,爸爸有三天假期,開著車帶著我和媽媽、爺爺、外婆自駕車到西安旅遊。

到了西安,我們的第二站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進了博物館大門,我迫不及待地跟著解說員馬阿姨一起快步地走到了秦始皇帝陵文物成列廳,我們先看到了秦始皇的銅馬車一號車,這是一輛仿製車。這輛車又名立車、高車,車馬長225釐米,車通高152釐米,總重1061公斤。車前駕四匹馬,車廂是橫長方形,車廂較低,四面敞露,車廂裡立著一個高槓銅傘,傘下有一個御手俑。車上配有銅弩、銅盾、銅箭等兵器。這輛車看上去就像現在的警車一樣威嚴、帥氣。除此之外,文物成列廳裡還成列著各種秦始皇的陪葬品,這些文物都非常精緻、非常珍貴。

緊接著,在解說員馬阿姨的帶領下,我們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了一號坑。映入眼前的“敢死軍”兵馬俑,他們穿著威武的鎧甲,證明秦始皇的“敢死軍”很壯大。中間是核心兵力,左翼和右翼都是拿刀槍的重型兵力,後面是一排排威風凜凜的戰車,讓我驚訝無比,我的腦子蹦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秦始皇要設定這麼隱蔽的軍隊?秦始皇選派的工匠是怎樣設計這些祕密的機關的呢?……馬阿姨把她所知道的答案都告訴了我,讓我吃驚不已。一號坑觀看完以後,我們又來到三號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的西端北側25米處。它現在被考古學家認為是一、二號俑坑的指揮部,坑洞比一、二號俑坑小得多,每一個角落都有衛兵站崗,不許任何人進入軍營,每個陣營都有大將在兩側來回巡察。看完三號俑坑指揮部以後,我們又走進了二號俑坑,它是三個俑坑中的精華,俑坑的東北端是由332個弩兵組成的方陣,中間是160個跪射俑,四周是172個立射俑。這種排列方式與弩兵的特點有關,一立一跪,讓敵人無機可乘。

暑假的西安真是無比熱辣,就像進入了火爐一般。但是,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國古人是多麼的厲害。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心動了呢?那就趕緊和家人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去參觀世界的第八大奇蹟吧,它絕對會讓你驚歎不已。

遊秦始皇兵馬俑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5字

這個暑假,我和家人來到了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

當我們走到大門口——天呀!我根本沒想到,兵馬俑真的是太出名了,進大門都要排像龍一樣長的隊伍。隊伍裡哪裡的人都有,本地的、外省的、外國的……真是中外聞名啊!

​我們終於進了博物館。可想而知,裡面也是人山人海!長方形的展廳裡,圓拱屋頂下,人挨人,人擠人。有的人只是跟著人群繞了一圈,啥也沒看到,又跟著出來了。爸爸帶著我拼盡全力的擠了進去。我一看,爸爸已經滿身大汗,衣服都溼了。真是太辛苦了!我拉著爸爸的手,跟著他來到兵馬俑面前。“你看,每個坑裡的兵馬俑都不一樣。對不對?”爸爸一邊用手指著,一邊對我說。

是啊,每個坑裡大約有六七十個兵馬俑。它們大約一百七八十釐米高,俑人的面部表情各種各樣,令人讚不絕口。再看它們的腳下,我定睛一看,都有著一張卡,上面分別寫著“將軍俑”、“文官俑”、“立射俑”等等。它們身份不同,神情和衣著也不一樣。我彷彿看見了秦始皇指揮天下幾十萬兵馬與敵人勇敢戰鬥的場面。我想,在科技不發達的兩千年以前,兵馬俑全靠古代勞動人民的雙手製成,不正體現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才幹嗎?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遊記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5字

我去西安玩的時候,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看到了我心馳神往的秦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秦兵馬俑是從秦始皇死前約40年就開始籌建,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目前對遊客開放有三個陪葬坑。

我們坐大巴去的,按照導遊的參觀行程,先參觀二號坑、接著是一號坑,最後是三號坑。館內參觀遊客非常多,全都要排長隊參觀,我首先進入二號坑,二號坑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內基本看不到兵馬俑,只看到高高低低幾個坑,坑裡外都只看到黃土,導遊說這些坑底下其實是有很多彩色的兵馬俑,根據挖一號坑的經驗,兵馬俑出土後遇到空氣馬上會被氧化,導致原來的彩色全部消失,所以為了更好的保留兵馬俑的原貌,目前考古隊還沒開挖這個坑,所以我們看不到。

接著我們參觀一號坑,這個坑已大規模開挖,是館內規模最巨集大的坑,兵馬俑數量最多。進到裡面,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大隊兵馬俑,我趕緊走近看,這一看可把我驚呆了,那兵馬俑刻得惟妙惟肖的,古時候可沒有模型,所以,陶匠在刻的時候,是陶匠與陶匠面對面,看著對方來刻的。兵馬俑“頭輕腳重”的,因為他們是上半身空心,下半身實心的。那兵馬俑是用什麼做的呢?答案是:泥土!那他們是陶瓷的嗎?不是的!它們是陶!因為他們是用約1030攝氏度高溫燒製而成。那什麼是陶瓷呢,是用1300度的高溫燒製的,這才算是陶瓷。兵馬俑排著隊站開,仔細看,這些俑很”爛“了,兵馬俑等級有不同,有文官、武官、射手、將軍,還有前面三排的”送命軍,還有騎軍。馬兒壯,人多力量大啊!

最後我們來到三號坑,三號坑是一、二號坑的總指揮部呢,裡面數量極少的兵馬俑都是軍隊高層指揮官。不過他面積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它也是唯一沒有被燒過的呢。

秦兵馬俑繼承了戰國以來中國的陶塑傳統,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我們要好好保護國家文物!

遊秦始皇陵兵馬俑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8字

去秦始皇陵,一直是我的一大願望。直到去年寒假我才如願以償,去了秦始皇陵。

一大早,我們坐上了大巴車,早早地來到了秦始皇陵。雖然我們早早地來到目的地,可還是人山人海。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啊!這些人手拉手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環繞地球一週啊?我們排好隊,等了一個小時以後,終於等到我們入場了。我心裡早就等不及了,我恨不得一下衝進去看看。秦始皇陵到底是怎樣的呢?它為什麼那麼出名呢?這些都是我心中的疑問。希望在這次參觀中能解開我心中的疑問。

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號坑。我看到坑中的兵馬後,第一就想到了辛棄疾的名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那氣勢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領略到的。仔細一看,每一個人表情、面相都是不一樣的。那些小泥人有的微笑,有的嚴肅,有的似乎不怎麼高興。雖說表情大致分為三類,可微笑中也有差異,嚴肅中也有差異。不怎麼高興的,差異就大了,有的傷心,有的是無奈,也有的在哭泣。這些人做工細緻,不僅面相、表情不同,就連服裝也是不同的,可見在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啊!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來到了二號坑。在路上講解員告訴我們:“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怪不得剛才在一號坑我會被它的氣勢所震撼。二號坑多是一些帶有戰車戰巴的車兵俑。它們有的駕車,有的站在戰車上,還有的騎在馬背上。之前說到它比一號坑小,可面積小,氣勢也是毫不遜色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功夫我們就參觀完了所在的俑坑,可講解員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看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卻是被埋在泥土中。因為技術的原因,我們無法把它給儲存好。”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那些被埋在土裡的俑坑一定會重見天日,在那時它將不是世界十大古墓中名列第二,而是名列第一。

三年級作文是記一次有趣的實驗,在講清楚的基礎上,輔以趣味。

秦始皇兵馬俑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在我的故鄉陝西省有不少的名勝古蹟,而在西安市的臨潼區,向東五公里驪山北麓,有一處古今中外的名勝古蹟——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靈墓的陪葬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據史書記載,從秦始皇十三歲即位開始營建陵園,修建時間長達三十八年,工程十分浩大,有七十二萬人之多修築陵園。

來到一號坑,十分的震撼,面積約為14220平方米,一號坑共有陶俑6000多件,出土的青銅兵器上萬件,是以步兵、戰車、弩兵、車兵、騎兵為主,弩兵張弓作待發姿勢,高度集中,準備一觸即發,而車兵手握兵器跟在戰車的後面,騎兵則是一手握著兵器,一手牽著馬,規模十分的龐大,每個俑每一個的神情都不同,服飾也不同,胖瘦高矮都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我站在上方,就像率領著這個雄偉的軍隊。

2號坑又有所不同,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由多種兵種組成的特殊部隊,也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是由四方陣組成,有的人皺起眉頭,有的人堅定而剛毅……

第三號坑面積約520平方米,是一號坑和二號坑的總指揮,有六十四尊衛士俑拿的不是兵器、威嚴的物品,可能是整個軍隊的總指揮部指揮著千軍萬馬去攻打外族人,那氣勢是多麼雄偉,多麼巨集偉啊!

這次親眼見證了這個偉大的古蹟,之所以它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古蹟,是因為它是多麼雄偉壯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