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壁畫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北朝壁畫觀後感 篇1

國小一年級作文 ,388字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參加了我們東風西路小學組織的“相約博物館”的活動。

2月1日下午,爺爺、奶奶帶我和妹妹一起來到了河北博物院。我們參觀了瓷器展廳,參觀了帝俄時代館展,又來到了抗日英雄展館,這裡展出了許多的抗日英雄和打仗的歷史圖片,看到了抗日英雄名錄,我還在抗日時繳獲的日本大炮前照了一張相。爺爺告訴我,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和爺爺又來到北朝壁畫的展館裡,看到了非常好看的壁畫,壁畫上有著形態各異的彩色的動物和飄著的彩雲,特別是一隻飛翔的兔子讓我非常喜歡。這隻仙兔有著潔白的身體,長著兩隻長長的耳朵,嘴裡還叼著一棵紅色的仙草,特別是它的兩個大大的有著彩色花紋的翅膀,是我最喜歡的,仙兔的四周還有彩雲在飄,真是美麗極了。它要飛到哪去呢?它可能是飛向人間,給人們送去美好的希望吧!我把這隻美麗可愛的仙兔畫了出來,請老師和同學們欣賞,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喜歡它!

漫畫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711字

觀《霧霾裡的“全家福”》有感

今天,沈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觀看了一幅漫畫—《霧霾裡的“全家福”》。漫畫中煙霧繚繞,一家三口帶著一隻小狗正在拍全家福。他們一家,連同嬰兒和狗狗都戴著防毒面具,身後黑壓壓的一片……地球沒有了昔日的光彩,沒有了孩子的歡笑,沒有了鳥兒的歌聲,只有汽車排放的尾氣與遠處的濃煙。

惡劣的天氣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嚴重的霧霾給人類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霧霾天裡,人們只能看見十米以內的地方。交通堵塞,行車緩慢,交通事故頻發。在霧霾天氣出行,霧霾極易侵入人們的呼吸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是呀,霧霾帶來的危害,數不勝數。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因空氣汙染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累計已達1200萬。而且,這個數字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在課堂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個視訊:在中國,每年因為霧霾而死亡的人數約達50萬人。近年來,比過去30年肺癌死亡率增長了465%。有人把取樣儀放在霧霾中的一天,一個白色的取樣儀會變成黑色,從中能測出的致癌物質竟然高達15種之多,而最危險的一種物質的含量超過國家標準14倍!看著這一個個駭人聽聞的資料,想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了一起!

霧霾簡直“十惡不赦”!可是,霧霾也在時時刻刻地警告我們,真正的“罪魁禍手”是我們人類自己。

工廠的濃煙隨意排放,讓人們大白天也不能開窗;人們隨手亂扔垃圾,漂浮物汙染著河道;大街上,汽車擁堵,尾氣排放與日俱增……改變吧,人類只有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保護環境的志願者,才可以真正改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人: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不亂扔垃圾,綠色出行,減少排放……

讓我們一起用一雙雙“環保之手”,托起人類最美好的明天。

圓明園國寶及南北朝佛像展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867字

中秋,是一家團圓的日子,而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我去看了圓明園國寶及南北朝佛像展。圓明園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佔據。不過,在中華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圓明園的國寶:十二獸首已經有七個與祖國媽媽團聚了。今天,我將去一睹其四大獸首的風采。

一進去,四大獸首便出現在我的眼前:聰明伶俐的猴首、親近和藹的豬首、威風凜凜的虎首、端莊大氣的牛首,瞬間讓我耳目一新。這些國寶多麼有氣勢,完美的體現出了我們祖國的強大。

我看著這些獸首,不禁想起當年圓明園被毀的場景。強盜們是多麼可恨啊,奪走了我們國家的國寶,拿不走的甚至還往地上砸。我為當時的中國感到惋惜,為什麼不強大一點,保護自己的領地?雖然現在國家已經強盛,但失去的圓明園再也回不來了。想到這裡,我的鼻子有一點酸,雙眼也有些模糊。我強忍著淚水,不讓它流出來,但兩滴晶瑩的淚珠還是從我的臉頰上劃過,四大獸首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彷彿也在為圓明園惋惜。

我繼續走著,任憑淚水貼在臉上,好奇心驅使著我,去看看南北朝的佛像。我在想,南北朝的佛像和現在寺廟裡的佛像一樣嗎?難道也是一個頭頂上戴“首飾”的金佛祖爺爺嗎?當我看到它的真面目的時候大吃一驚:石灰石質的材料,長得各不相同,有的還缺胳膊少腿……這可真是慘不忍睹啊,真的是我國的佛像嗎?在我震驚時,忽然瞟到了漠白玉思維菩薩的介紹:菩薩坐在圓形高座之上,正陷入沉思之中,將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思維的場景表現的極為真實感人。菩薩肥碩豐滿,前額寬厚,頰腮圓潤,細腰豐臀,兩足肥厚得體,具有典型的唐代藝術風格特點,代表了當時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我非懂似懂地又看了看那座菩薩像,它左腿抬起,左手撐著臉,雙眼微閉,正陷入沉思之中。這時,我在真正看懂了這個菩薩,它刻畫得是多麼的生動,不僅僅是正面,還有它的側面。我還仔細地看了看其他的菩薩像,如貼金彩繪佛三尊造像、佛立像、菩薩立像等等。

展覽看完了,但中國人的國家精神還在繼續,以國寶來喚醒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但願在下一次中秋節,我能夠看見十二獸首迴歸祖國的懷抱。

漫畫假文盲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50字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看到了一幅由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先生畫的漫畫《假文盲》我感受很深。

畫的是車站的牌子上寫著“母子上車處”幾個字,但卻有幾個男人在那裡等候上車,他們有的身著皮衣、有的穿著軍大衣、有的穿著皮鞋戴著眼鏡,還的有穿著白大褂……看上去都不像沒有文化,不認識這幾個字的人,可他們都對牌子視而不見。就在牌子額旁邊,有一對母子站在那,正用驚異的眼神看著這幾個男人,但她並不敢上前指責。

難道他們不認識“母子上車處”這幾個字嗎?不是的,他們只是裝作不認識,只是自私,只是光想著自己的利益罷了。他們又有什麼資格在母子上車處站著?是因為有錢、有地位嗎?

看畫中的第一個人,身穿皮衣,應該是認識字的,第二個人穿著軍大衣,也是有學問的人,他把手放在口袋裡,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臉上沒有一點羞愧,倒像是理所當然的。後面幾個有的閉目養神、有的裝作看不見……這樣的做法的確令人心寒!看他們外表乾淨整潔,但內心卻十分骯髒!

只能說利益在人們的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而道德的地位卻在慢慢下降。他們哪怕是一點便宜也要佔。

生活中這樣的假文盲一點也不少。垃圾桶牌匾,一個小牌子上寫著:請勿亂倒垃圾,但有的人就不願多走兩步路扔進垃圾桶。草坪上離著一個牌子寫著:請勿踐踏草坪,但在草坪裡試試被人們踩出了一條小路。水龍頭上方一個牌子子寫著:請不要讓水龍頭流淚,但水龍頭依然“淚流”不止……

這些人真的不認識這幾個字嗎?不是的,只是他們裝作看不見,如果每個人對標語視而不見,社會將會變成一個多麼冷漠的社會!那麼,讓我們杜絕假文盲吧!

百鳥朝鳳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695字

師兄們告訴焦三爺,天鳴病得厲害。焦三爺略加思索,說:“遊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勞吧。”說完,他背朝人們,劇烈地咳嗽幾下。片刻,他轉回身,捧起嗩吶,堅定而又大聲地說:“《百鳥朝鳳》,敬送亡人。”

嗩吶聲響起,抑揚頓挫,真好似百鳥朝見鳳凰。天鳴的鳥叫也是惟妙惟肖。漸漸地,天鳴愣住了,他看見一股殷紅的鮮血在鏽跡斑駁的嗩吶管上流著,是那麼刺眼!一股,兩股,天鳴毅然拿走師父的嗩吶,三爺再也沒忍住,“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吐在地上。但他顧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跡,大吼一聲:“拿鼓來!天鳴,你繼續吹!”說著,便“咚咚咚”地敲了起來。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麼堅決!那麼無畏!

我的眼淚從眼角悄然滑落。這個堅毅的身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頭。

焦三爺是在用生命吹嗩吶呀!他不顧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決然地吹響《百鳥朝鳳》,這不僅是對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對嗩吶藝術刻骨銘心的熱愛啊!他把嗩吶吹到了骨頭縫裡!我的視線又一次模糊了。

為什麼焦師傅能用生命吹嗩吶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是傳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鮮血告訴鄉親們,不要忘記嗩吶;告訴天鳴,不要氣餒,牢牢守護嗩吶的技藝,八百里秦川不能沒有嗩吶!

現在,只要一開啟收音機、電視機,就聽到或搖滾或悠揚的西洋樂曲,它們就像細菌一樣無處不在,肆意侵佔著民族樂器的世界。許多民俗藝術正在遠離我們,瀕臨失傳。

慶幸的是,又有人開始重視民族樂器,嗩吶藝術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些曾經拼了性命保全民俗技藝的民間藝人們,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了吧?

《百鳥朝鳳》告訴我們,民族文化才是我們的根,我們要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民族瑰寶重新綻放光芒!

北京女子圖鑑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905字

《北京女子圖鑑》是2018年我看的第一部電視劇。

看到最近關於《北京女子圖鑑》熱火朝天的評論,我決定用它來打發我待在家裡的這幾天無聊時光。全劇只有20集,剛好適應我的急性子。我用兩天時間看完了這部劇,有很多話想說……

都說這部劇是北漂一族的真實寫照,看哭了很多北漂女子。我卻不以為然。我不是北漂,所以我看這部劇並沒有很多情感帶入。全劇可以用陳可與她的八個男友的故事,間接穿插她的職場生活來概括。

一、陳可與楊大赫

陳可與楊大赫是大學情侶。畢業後約定好一起去北京奮鬥,只不過楊大赫因為要照顧他癱瘓的母親,不得已與陳可分手。所有大學期間美好的誓言,終究抵不過現實。孤身一人的陳可在北京街頭沒有住處,沒有零錢買玉米,又遭遇了分手。我知道這部劇想要極力表現現實,但是太刻意了。難道在北京街頭,一個夜晚,一個女孩子真的一塊錢買不到原價兩塊的玉米嗎?北京,真的是這樣冷漠嗎?我沒有在北京生活過,這個答案無從得知。

二、陳可與張超

陳可是一個充滿慾望的女人。她不會滿足於現實的吃飽穿暖,她想要過上一種更高一層的生活,一種LV隨便買的日子。以前,我把這種想法定義為虛榮。現在,我認為這是她的慾望,我不能以我的價值觀去評判。或許是虛榮,或許是要強吧。而張超是一個追求安穩生活的人,劇中他有一句話:“能省一點是一點。”讓我一下就明白了他倆的結局。陳可想要的是不用考慮價錢的買買買,不在意花錢多少,是否被坑,這都無所謂,只要自己喜歡就好。而張超是精打細算能省一點是一點的男人。張超想要回答西安過安穩的生活,而陳可卻只想要留在北京過上珠光寶氣的生活。所以,在一頓金錢豹之後,陳可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說實話,這一點,我很佩服陳可。但並不真實。一段感情,真的就可以這麼輕而易舉地放下?我怕大多數人不同意吧。

三、陳可與於揚

於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公子。他可以給陳可買很多大牌,卻唯獨不願意對外宣佈陳可是他女朋友。一個不願意承認你身份的男人,無非是對你還不確定。陳可請她媽來北京催婚,沒想到於揚卻避而不見。顧映真告訴了她真相:他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和你結婚。對於這樣一個不確定的人,年近30的陳可確實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她又一次離開了。

四、陳可與黃越彬

黃越彬是一個導演。他身上的藝術細胞以及他對藝術的熱愛深深吸引了陳可。但他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陳可為了黃越彬改變了自己,這已經就是不幸福的開始。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要最醜的樣子對方都可以接受。如果為了對方,失去了自己,那本身就是一種束縛。

五、陳可與魏奇

魏奇,是一個大帥哥。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我很期待他與陳可在一起。只是,在陳可需要的時候,他並不能待在身邊。曉芸還說,魏奇非常喜歡陳可。難道所謂的非常喜歡就是在搬家後一個電話沒打通就放棄了追求?這能定義為“非常喜歡”?編劇怕是沒遇到過真愛吧。陳可與魏奇也就不了了之了。

六、陳可與何志

第14集一開篇,陳可已經稱呼何志為老公……我以為自己錯過了上一集他倆結婚,還退回上一集看了一下,並沒有。這劇也太匆忙了吧。難道陳可結婚都不帶看臉的嗎?居然找了全劇中最醜的一個男人結婚,就因為他是北京人?可能編劇這麼寫是要突出北京人的身份大於一切?原諒我還年少,不懂北京戶口意味著多大的好處。我只知道,如果是我,也不會忍受一個每天打麻將的老公。陳可的離婚是對的。但我很納悶,我不知道離婚後陳可還有什麼可悲哀的?在我看來,離開這麼一個人,完全應該欣喜。

七、陳可與朱朝陽

朱朝陽是典型的九零後。他敢愛敢恨,無所謂年齡差距。他身上更多的表現了九零後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而陳可已經是30歲的中年婦女,她和九零後的生活格格不入,光光有愛是不夠的。生活是要過日子的,兩個人思想上的差距以後很難讓他們對一件事物有相同的看法。隨之而來就會是不斷的爭吵……陳可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於是有了她的第N次決絕。

八、陳可與許醫生

記不得許醫生的名字,也不知道劇中有沒有提到。許醫生是一個穩重的中年男子,也有自己的一腔抱負,關鍵是也有北京夢。這與陳可不謀而合。而年齡的相仿,也決定了兩人在思想上不會有過大的差距。這麼看來,許醫生是陳可最好的選擇。而故事也到這裡戛然而止。

我並不覺得這部劇多麼真實:1。陳可作為一個女人,可以幾次撒手自己的戀情說走就走,太假了,這根本不是女人,即便是女強人也不可能作出這種事情。2。陳可的工作是吳總介紹的。我很難相信一個大老闆會無緣無故幫助陌生人介紹工作。也不相信就因為她遞給了顧映真創可貼,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更不相信在酒吧里加了微信認識的朋友以後就成了她的閨蜜。

這部劇,劇情太匆忙,人物刻畫太刻意,距離現實還是很遠,總體來說還是很假。差評。

北京汽車博物館觀後感 篇7

敘事作文 ,462字

在這春意盎然的日子裡我們來到了北京汽車博物館。在學校的組織下同學們開展了一次主題為“中國夢,汽車夢”的社會實踐活動。

到了館內我們班分成了六個小組,我們小組有5名同學,大家一起走進了汽車的世界。

館內共有五層展覽,各個樓層都有很多珍貴稀奇的車,有指南車、蒸汽車、裝甲車,看後讓同學們歎為觀止。還設有汽車科普和汽車娛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博物館發的答題卡,大家一邊觀看一邊回答問題。

最讓我們小組同學好奇的是,有一個汽車只有兩個輪子,並且還站的很穩。有一個汽車像火箭一樣,尾巴長長的,頭尖尖的,可它還是一輛汽車,在地上走。有一個汽車沒有門,它是通過遙控器指令,把整個車棚杴起來,再坐進去。還有一個車又像雪橇又像馬車,但它不用在雪上走,也不用馬拉,最特別的是它沒有方向盤!

我們還看到了用廢舊汽車的零件做的各種裝飾品,有自行車、長頸鹿、羚羊、小號等,真是巧奪天功、維妙維肖讓大家感慨藝術的想像力。

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有趣的汽車知識。瞭解到汽車的起源和改進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製作一輛汽車要非常幸苦認真,不能有絲毫放鬆。

我愛北京天安門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751字

《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一部以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執著努力為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很好看。今天,學校就組織我們觀看了這場電影。

電影中,原本來寶爺爺是堪小慶和他的小夥伴的惡作劇物件,但後來因為想學照相,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感動了來寶爺爺,最終原諒了他們,並且幫他們做成了全班同學在天安門前的合影。

電影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有他鮮明的特點,而讓我感動最大的是他們對於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向上,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可親可敬的精神。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堅持為理想而奮鬥。

看完這部電影,那電影裡無邪的笑容和純真的歌聲還在我耳邊久久迴盪,為了天安門前的合影,為了給同學們承諾的諾言,小主人公們都可以戰勝一個個困難,努力做出這張合影,完成他們要去天安門的理想,那我們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我們是新時期的新一代,更應該朝向夢想的地方,不懈努力、堅持奮鬥,努力爭取像那些電影裡的朋友一樣,實現自己的願望、夢想!

賀拉斯曾經說過:“被克服的困難才是勝利的契機”,我們不光要朝著夢的方向前進,更要去除這路上的無數荊棘,戰勝這些實現夢想的阻礙。只有戰勝這一切困難,我們才會獲得實現夢想的契機,才能一步步離我們的夢更近。“能進一寸進一寸,得,進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這部電影正式將主人公們這種勇於戰勝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給完完全全地展露出來了,我們正是要學習這種精神,好好讀書,努力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將來才有可能實現自己期望已久的夢想!

電影早已放映完畢,可那首幼兒時期就一直傳唱的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依然迴旋在耳邊,這一次,熟悉的歌聲又有了不同的含義!

我愛北京天安門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863字

在一個和諧的小鎮裡,有著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可以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

他們每天早上堅持跑步,用貼小紅旗的方法來實現自己“到北京”的願望。但是諶小慶卻不是如此:他有一個洗相片的盒子,每天早上他都幫同學洗相片,從而耽誤了跑步的時間。一天,他在洗相片的時候不小心將自己的和一位玩得好的女同學的照片發生了二次曝光,使得別人看起來好像他倆在一起照的相。這件事使得那位女同學十分難過,但經過自己的解釋和老師的幫助終於洗脫了罪名。由此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他們鎮有一位在酒廠工作的來保爺爺,只不過現在酒廠已經被關了,應此他每天都喝酒來消愁。直到有一天:縣裡有人來找來保爺爺拍下小鎮的新面貌,被小慶聽到了來保爺爺會照相的訊息,於是每天都找來保爺爺要拜他為師,經歷了千辛萬苦,來保爺爺終於答應教他們照相了。

快國慶了,老師在徵集同學們關於怎樣慶祝的建議,小慶的建議讓大家大吃一驚“全班同學去北京天安門”。後來老師明白了他的意思——將班上同學的相片和天安門的相片放在一起。

經過小慶和同伴們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了,但是因為相片還是比較粗糙,遭到了老師的否認,他失去了重新制作的動力。後來來保爺爺幫助他們完成了“去北京天安門”的願望。

通過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只要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有時雖會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困苦,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的。電影中的小慶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終於使來保爺爺把酒戒了,重新作了一位記者。有時,只要你願意去為別人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你就可以得到想不到的快樂與成就感!

劇中的來保爺爺一開始用喝酒的方法來逃避以前工作時的痛苦,但後來被小慶他們感動了,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其實有時逃避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選擇面對相對更加現實。逃避並不能真的會讓自己安心,只會讓自己每天活在提心吊膽的生活裡,更加不好。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煩惱,但只要我們堅持下來,不逃避,敢於面對,有信心就一定能過去!

我愛北京天安門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605字

前幾天,我們看了一場名叫《我愛北京天安門》的電影,這是一部以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執著努力為題材德一部勵志電影,給我們的啟發很大。

這部電影大致內容為: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一群調皮的孩子放學後經常在來寶爺爺家玩水、滾鐵環、搞惡作劇,總是捉弄來寶爺爺,生活得很快樂。孩子們都非常熱愛北京天安門,想去天安門,他們每天堅持跑步一直跑到天安門。一個名叫小慶的孩子,沉迷於相片洗印中,國慶節前,他想為全班同學做一張咱在天安門前的相片,後來在來寶爺爺的幫助下,成功的製作出了相片。

看完這部電影,我和同學們都學到了很多。我們是新時代的小主人,弘揚民族精神、熱愛科學、好好學習是我們現在的任務!看到電影中的小慶、大剛和她們的夥伴,我不禁想到了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無論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非常優越的環境裡,有時候,可以說,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就如面對世界末日一般,不知所措;而電影中的主人公們。他們卻敢於挑戰困難,並戰勝它!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難”也是如此,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天縫來,但用斧鑿,能進一寸進一寸,得一尺進一尺,不斷積累,知難而上,堅持不懈、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徹底給展示出來了,而我們,也正是要學習這種精神!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歌聲,電影結束了,我們也在歌聲中時時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