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遊記相關作文20篇

南京博物院遊記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4字

研學的第二天下午,我們將出發去第四站——南京博物館。

在車上,導遊老師向我們介紹說:“南京博物館又簡稱南博,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這座博物館佔地面積13萬餘平方米,共擁有各類藏品42萬餘件,館藏數量居中國前三。”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南博,近距離地觀察那些文物。那裡面的文物可真多呀!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官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剌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

我們觀賞完了南博的上層,我們又順著樓梯來到了下一層,穿越到了民國時期的南京。我們一家商店、一家商店地看,有賣煙脂粉的,有賣糕點的,有賣首飾的,還有賣衣服的,都帶有古典氣息。

導遊老師先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個雜貨店,又去了別的店,每到一個店我們都買了不少的東西。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賣雨花石的商店,裡面的雨花石在水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誘惑著我們這些外地的遊客,可惜我們這些小學生只能撿便宜的買幾個當作紀念品,等我長大了,一定會買幾個大點雨花石收藏。

最後,我們還是滿載而歸地走出了南京博物館,但心中依戀之情卻久久不能平息。

南京博物院參觀記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86字

南京博物院座落於紫金山南麓,佔地13萬餘平方米,院內有各類藏品42萬件,光是國家級文物和一級文物就有二千件以上,院藏中外專業圖書近30萬冊,有3萬多件都是名列全國的珍品。它是中國內地第二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博物館。

走進博物院,一個雄偉壯觀的大殿一下子映入眼簾,這便是院中的展館了。它採用了仿遼代的建築風格,位於博物院內那寬大深遠的草坪盡頭的三層白色石臺上,九開間的仿遼殿上敷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緩,斗拱粗壯,以紫金山為“背景”,遠看像一幅秀麗的大畫。

進入館廳內,給人的第一感覺即是規模巨集大,但它卻將如此大量,精美的文物分的井井有條,清晰地分為了六個館: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和民國館,而在這六個館內又依照年代特色分成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展區。真是一個特點鮮明、格局清晰的場館。

走進歷史館,“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令我不得不放慢腳步去仔細端詳。從遠古時代至青銅器時代,我瞭解了人類文明逐漸進化的過程。在春秋時期時,人們大多都以製造青銅器為主。公元前221-220年間,秦漢時代期間,秦朝多是青銅器,而漢代則慢慢演變出了陶製品,外觀上比青銅更加光滑,色澤上也更為柔和。當到了公元229-589年時,六朝時代逐漸加大了陶製品製造量,還演變出了形態勻稱,曲線柔美的青瓷器。青瓷器與其它器具相比,形體更加優美,質感更加細膩、柔滑,與青銅器相比,少了幾分粗獷,更增添了幾分優雅。青瓷瓶表面顏色泛青,色澤光亮也不扎眼,在柔和光線下顯得更為優美。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數材質華麗,昂貴的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了。它是漢代皇帝和高階貴族死後穿的殮服,外形與人體形狀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用銀線、銅線縷結,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透過玻璃細細端詳,無數塊大小相近的玉塊鋪滿全身,玉塊與玉塊之間相連結的是用黃金打造的金線,是高貴權力的象徵。光滑的玉衣在燈光下顯得熠熠生輝,折射出神祕的光澤。

離歷史館不遠的是數字館。剛步入那裡時,我們彷彿一下子從古代穿越回來了。數字館內有許多現代設施,以動畫、3D影像等方式從另一個角度去讓人感知歷史,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引領我們走進歷史的長河。

參觀了這麼多,我發現博物院不僅是規模巨集大,更是種類繁多、巧奪天工啊!

如果說歷史館和數字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域,那麼民國館則是一個十分自然的過渡線。

踏進民國館,裡面的設計、裝飾給人一種古老的感覺,卻也不失現代的風韻。走進一家小商鋪,一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對於我們的爸爸媽媽來說,卻是一個又一個美好童年回憶。這裡更有許多經典小吃,例如花生酥、蒸發糕、芝麻糖等等,既飽了“口福”又飽了“眼福”。

南京博物院,雖然有著濃重的歷史氣息,但也不乏現代化氣息的渲染,兩者結合十分巧妙,卻又不顯突兀,是一個古今文化的薈萃之地。

山西博物院遊記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0字

星期天,風和日麗,我和同學們來到山西省博物院參觀。

剛下車,一座倒梯形的建築物映入眼簾。走進一看,建築物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面有六個金色的大字—山西博物院。

博物院的周圍種著許多樹,置身於這些樹叢中,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博物院大約藏有珍貴文物四十餘萬件,其中四千多件被分置在十二個展廳內向遊客展出。

由於時間不夠充裕,所以我們只參觀了其中四個重要展廳: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佛風遺韻。

如果讓我百裡挑一,從幾十萬件的文物中挑出一件,我一定會挑出鳥尊—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鳥尊,得名於它的外形,前半身為鳥,後半身為象,鳥身和象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鳥翅膀做大象的耳朵,象鼻子為鳥的尾巴,將二者合一。在鳥背上立著一隻小鳥,而這隻小鳥是鳥尊的蓋子,開啟蓋子,是鳥尊的口,通過這個口可以倒入液體。

鳥尊區別於其它的酒樽的地方,在於只有倒酒的入口,沒有出口,這是因為鳥尊是古代祭祀用的盛酒器,只需倒酒入尊,不能倒出酒。

鳥尊的設計之精妙,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這次博物院之旅,使我明白,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我所知道的微不足道。我以後要繼續學習歷史。

南京博物院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7字

暑假,我參觀了南京博物院,它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13萬餘平方米。

走進大門,一幢氣勢巨集偉的中式建築就出現在眼前。左右各有4根紅柱,中間上方寫著金黃的“南京博物院”五個大字。這幢建築十分對稱,給人一種由內而外的嚴謹。登上門前的臺階,就能感受到南博獨特的古典氣息。我先去了歷史館,那裡有各種各樣的藏品,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至近代:編鐘、江豚形陶罐、青銅金銀立鳥幾何紋壺、金縷玉衣……不計其數。其中有十八件“鎮館之寶”,新石器時期的玉串飾,西漢的春秋金獸,清代的金觀音菩薩立像等等,十分精美,還有不少是國寶級文物呢。

接著,我走進奇妙的數字館,它把古代的名畫變得動起來了,還有與歷史相關的小遊戲。數字館分為實體館和網路虛擬館。實體館展現了中國古代文明,尤以江蘇為多。網路虛擬館則以網路為平臺,打造永不閉館的“網上博物館”。

而我最喜歡的是民國館。它還原了民國時期的市民生活。有火車站、郵政局、客棧……十分逼真,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陶罐呢!這裡充滿著濃濃的民國氣息,走進來就像穿越了一樣。我彷彿也變成了當時梳著麻花辮,穿著藍衣裳,揹著小書包的女學生,快樂地在南京城中穿梭,無憂無慮地過著生活。一會兒去郵局看看有沒有信,一會兒去書店看看新書,一會兒約上幾個夥伴去逛街。就像沉浸在夢中,久久不能忘卻。

走出南京博物院,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有驚歎,有喜愛,有嚮往……

參觀南京博物院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3字

春色滿園,鳥語花香,我們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春遊活動。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揹著裝滿零食的書包來到了小桔燈作文,等待著出發。十點半左右,我們抵達了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走進大門,我們首先來到了歷史館,那裡有許多遠古時代的恐龍化石,然後我們來到了數字館,那裡有許多用現代科技來呈現歷史影像和冒險的小遊戲,隨後,我們又來到了藝術館,那裡有許多有名的藝術家畫的畫,做的工藝品……在這麼多的館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國館。

走進民國館,首先看到的是一條民國時期的街道,天空中的月亮和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在如同披上黑布般的夜空中玩耍。街道上的每家商店的門頭上都掛著一盞紅彤彤的大燈籠真熱鬧啊!

民國館街道上,每個人都穿著那個時期的衣服。走在那裡,簡直就像穿越到了那個時代,成了那個時代的人。民國館裡最吸引我的是那個交通銀行,因為交通銀行裡有許多的“錢”。我是一個貪錢的小女孩,嘻嘻!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民國館。

下午,我們坐上車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南京博物院不僅歷史氣息濃厚,還處處透露著歡樂的現代氣息。

南京六朝博物館遊記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1字

南京是六朝古都,位於玄武區長江路的六朝博物館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星期五的下午,我們帶著好奇心跟著老師的步伐來到了南京六朝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我一眼就看到大廳上面懸掛著六幅條幅,上面寫著“東吳”、“東晉”、“宋”、“齊”、“樑”“陳”,這是什麼意思呢?聽過老師介紹後,我終於知道這就是在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了。

六朝博物館的文物真豐富啊!有紋飾多樣的瓦當,有刻滿圖案的建宮磚,有六朝人穿的木屐,還有神態各異的人物陶俑……

我們來到一排展櫃前,看到裡面陳列著許多瓷罐,它們壺面圓潤,顏色各異;大小不一,有高有矮,但有一個地方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個壺的壺身會有一個或者兩個雞頭,雞頭的造型栩栩如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雞首壺啦。我俯下身子,仔細觀看。好奇怪呀?為什麼有的壺嘴是開口的,有的壺嘴是封起來的呢?壺是用來裝水或者裝酒的,沒有開口的壺怎麼倒水、倒酒呢?

帶著這個問題,回家後我上網仔細查閱了資料,終於找到了答案。最早出現的雞首壺,只是作為裝飾品或者隨葬品出現的,壺身上的雞頭是實心的,是粘附在壺身上的。因為“雞”和“吉利”的“吉”同音,古人制作雞首壺是希望能帶來吉祥如意。到了六朝東晉時,雞頭由裝飾性的實心變為實用性張口、雞首壺也就成了一件實用美觀的用品,盛極一時。

這個發現讓我感到古人真的很智慧,他們的發明創造,值得我們後人敬佩和學習。

遊南京博物館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7字

進入古色古香的南京博物館,我彷彿置身於幾百年前,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玉堂佳器館。

玉堂佳器館裡典藏著許多硯臺。小小一方硯,集文人雅趣,聚工匠巧思。質奪天地精華,藝奪造化神功。有虎紋箕形的蓋硯,有魔蠍翹尾的形硯,還有蓮花半綻的風字硯。有一臺蓋硯圖案精妙,形象逼真,十二生肖躍然於硯身,它們張牙舞爪,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看著這一臺臺鬼斧神工的硯,遊人無不嘖嘖讚歎。

玉堂佳器館裡不僅有巧奪天工的硯臺,還有精妙絕倫的書畫瓷玉器。其內容豐富多彩,有書繪自然風光的,有記錄歷史故事的,有呈現神話浪漫主義色彩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那玲瓏精巧的印章。櫥櫃裡的玉章晶瑩凝潤,有的雕刻神佛,方方正正;有的上雕蟠龍,張牙舞爪;有的全身通透,玉色光輝;有的身刻經文,精雕細琢;有的麒麟偃臥,凶神惡煞……看著這些精美的展品,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館裡的青花瓷碗也令我記憶深刻,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青花瓷紋飾題材多樣,有清秀山水,靈動人物,有龍鳳瑞獸,花鳥魚蟲,有江上扁舟,翩翩秋草,有騰雲仙鶴,漫步走獸……淡雅脫俗,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比過精美的容妝。

晶瑩剔透的玉石;栩栩如生的木雕;以及巧奪天工的民間藝品……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們讓我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博物館遊記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9字

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內心的喜悅。因為我終於有機會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博物館一遊。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我一眼望見的是一座巨大的牌坊。它如同巨人一樣巍然屹立在大廳的正中央。上面寫著四個金燦燦的大字:會元狀元。我問媽媽,什麼是會元狀元?媽媽笑著說:“就是祝福人們能夠事業有成,學習進步,成為各行各業的狀元呀!”我十分高興,一蹦一跳地跑上去與它合了個影。這時,我抬頭向左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大字:故宮珍藏紫砂壺返鄉展覽。還別說,對於博大精深的宜興紫砂壺工藝,我還是有著一定的興趣。我十分喜愛紫砂壺,也十分敬佩一些古代的紫砂名家,如:邵友蘭、楊彭年、惠孟臣等等。其中,我最為佩服的還是邵友蘭先生。他善於仿古制茶,是清光緒年間較出名的紫砂大師。啊,看著這一個個精美的紫砂壺,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這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汗水與心血締造的傳奇!我在心中默默地感嘆著,思索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個巧奪天工的紫砂工藝品上。這是一隻亭亭玉立的大公雞,它的羽毛鮮豔極了。只見它通體金黃,有些古色古香。背上託著一尊紫砂寶瓶,此寶瓶撤口、束頸、溜肩、孤腹。沙泥呈深紫色,腹部飾金彩繪祥和壽字。這真是件鬼斧神工的大作!雞尊旁,有一幅巨大的畫作,是一位父親正在教兩個孩子識字。父親眉頭微皺,聚精會神的教著;而兩個孩子則滿不在乎,只見他們一臉歡笑,好像在回味某件童年趣事呢?人物形象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彷彿這個畫面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令人嘖嘖讚歎。遊覽者無不停下腳步,細細觀察這精妙絕倫的畫作。之後,我又參觀了古詩、畫的展覽廳,同樣令我讚歎不已。

快到出口了。此時的我內心不禁敬佩起了古代的人民。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創作出了那樣美不勝收的畫作、工藝品。我想,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把這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用在學習、生活當中,那還有什麼困難能夠打到我們呢?這次博物館之行,讓我受益匪淺,我真正懂得了一個道理:成功的祕訣在於不斷的努力。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杭幫菜博物館遊記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7字

今天是春假的最後一天,我們學雷鋒假日小隊組織參觀了杭幫菜博物館,對於我們這些小吃貨來說是一件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

杭幫菜博物館座落在玉皇山邊的江洋畔景區內,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南宋餐飲大觀圖,解說員為我們講解了杭幫菜的歷史和發展。杭幫菜是杭州特有的菜系,具有杭州特色,比如說“鹹件兒”、“片兒川”、“筒兒骨”、“辣幾兒”等,都有杭州話帶“兒”的特點,接著解說員又帶我們參觀講解了具有傳說故事的名菜,有“宋嫂魚羹”、“東坡肉”、“龍井蝦仁”等,最讓我們這些小吃貨垂涎欲滴的是杭州將軍府的全席宴,那逼真的模型讓我們大飽眼福,可肚子卻不爭氣地咕咕直叫。

參觀終於結束了,我們來到了博物館的餐廳品嚐到了地道的杭幫菜,通過剛才解說員的講解,我覺得這些菜更加美味可口了。

大英博物館遊記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5字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巨集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可真是奇珍異寶不計其數的好地方。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我和小夥伴們來到了大英博物館。

剛進入大英博物館,菱形玻璃鋪滿的天花板吸引了我,陽光從玻璃傾瀉下來,好耀眼。門口是租導覽器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排著人,我們沒有租導覽器。

我們上了二樓,領隊老師講完要求,對我們說這裡的藏品就屬埃及館最為豐富,尤其是著名的木乃伊。於是我們組成小隊,就迫不及待地去參觀了。

到了埃及館,門口的“羅塞塔石碑”吸引了我,一位聽著導覽器的阿姨自言自語的說:“哇,這個竟然是鎮館之寶”。我仔細的看著這個石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刻著古埃及文字,心想可能是這上面的文字比較重要吧。

再走進一點,一個大玻璃櫃面前圍著一群人,邊上的隊員突然指著它說:“木…木乃伊!”我擠進去一看,原來是個木乃伊金棺。這個金棺似人型,臉上畫的是一個少女的臉,全身上下都戴著古埃及首飾。這個分館內還有好多貓的木乃伊,我們隊的好幾個隊員都有點害怕,我倒是覺得很神奇。

博物館內的藏品真是數不勝數,兩個小時的時間一晃而過,我依依不捨的告別了大英博物館,期待下次再見。

博物館遊記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8字

週二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去省博物館參觀,讓我們瞭解一下自己身邊的歷史和文化魅力。一路上,在樑老師和劉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輕快的步子朝我們的目的地—河北省博物館,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欣和興奮。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行走,我們終於到達了盼望已久的博物館。迫不及待地整隊進入館內,還要把隨身書包放入機器內,進行安檢檢查,這裡的安全警惕性還蠻嚴格的!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這些古代文物的稀世珍貴!

在眾多的展廳中,我們參觀的第一展廳是《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在這裡還原了中山國的真實存在。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排陳列文物的櫥窗,裡面都是戰國時代的奇珍異寶:精湛的青銅器、手工細膩玉質瑩潤的玉器和精美絕倫的陶器等,它們將戰國雄風再現於世。其中最讓人折服驚歎的就是錯金工藝,錯金銀四龍四風銅方案座、錯金銀虎噬鹿銅屏座,堪稱稀世珍寶。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真是智慧超群,太厲害了!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是我們去的第二個展廳,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從滿城漢中靖王劉勝墓裡挖掘到的品種豐富的珍貴文物:棺具、金縷玉衣、玉器、人俑、車馬、烹飪飲食、兵器、石磨、淘氣等。這裡有劉勝、竇綰的兩套金縷玉衣—它們是我國唯一發現最早、等級最高、儲存最完美的金縷玉衣。其中劉勝的金縷玉衣用玉片為2498塊,用金絲重量約1100克。設計精巧、做工細緻、複雜的金縷玉衣真不愧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真是大開眼界呀!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只參觀了兩個展廳。在一樓大廳裡,我們全班合影留念,大家都把自己最好、最燦爛的笑容呈現在鏡頭前,我們的班級生活最美好的回憶,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遊記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8字

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時刻,因為我馬上要去自然博物館了!

自然博物館設有許多場館:貝林館、恐龍館、進化館……首先我來到了貝林館。你知道它為什麼叫貝林館嗎?因為自然博物館裡面展覽的三百件稀有動物標本,全部由貝林捐贈,所以把它名為貝林館。這裡的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馴鹿,它的角非常奇怪,遠看有四個,近看才發現只有兩個。但我最喜歡的是扭角林羚,它的角像螺旋一樣長在頭上,十分獨特。

走出貝林館,我來到了恐龍館。一進來,我就看到了一隻長達二十二米的溪龍化石。如果要挖掘它的化石,需要耗時兩個月,需要兩艘船才能運走。接著,我還看到了許多龐大的恐龍化石,有劍龍、甲龍和翼龍……

自然博物館裡展出的東西可真多,我已經看得眼花繚亂了。今天由於時間有限,我們要離開了。我期待下一次再來了解更多知識!

博物館遊記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0字

星期六,爸爸說要帶我去四川博物館,我高興地跳了起來。爸爸說:“博物館裡有很多珍貴的文物。”我做夢都想去看看,我從來沒有去過,好奇的不得了,今天終於美夢成真啦!一路上我都在催爸爸開快點。

終於到了博物館,我們去排隊,可是輪到我們的時候門衛叔叔卻說:要提前在網上預約才能進去。啊MYGOD!不是吧!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我真是欲哭無淚,好失望!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情,他說:“沒關係,我們現在馬上預約,明天再來。”

第二天,我一邊唱歌一邊叫爸爸開快點,終於到了博物館了,我和爸爸進去看到了好多文物,有古代的房子、有蠟像、還有皮影……最讓我驚訝的是還有埃及王后戴的皇冠,我從出生到現在都沒見過古代的皇冠,那閃閃發亮的寶石,那金黃璀璨的顏色,真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要是我能戴上它的話,那各位的眼睛不是要被我閃瞎,哈哈哈哈哈!

這兩天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我過得好充實!我下次還要去!和我約嗎?

博物館遊記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2字

今天下午,我們乘車去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那可是一個放著“南海I號”的“水晶宮”!大家別提有多興奮了,一路高歌,恨不得長出翅膀一下子飛到“海絲館”去。

一進展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仿古船上用品。隨後,我們進入了真正的展廳,這裡擺放著各種閃閃發亮的瓷器。看,這是產自江西景德鎮官窯的碟,那是產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碗……它們個個玲瓏剔透,在館內微黃色的燈光下泛著金光,上面的釉光滑無比,細膩清潤。瓷器上的花紋千姿百態,捲縮著,翻滾著,扭動著,猶如一條受驚的蛟龍,又像一隻冬眠的黑熊,有的圖案是凹進去的,有的又是凸出來,這一個個的瓷器看著看著,會讓人感到一股股透心的清爽、純淨、潔白,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彷彿置身仙境。

參觀完瓷器展館,我們來到了“南海I號”—這個神祕的宋代古沉船。這個長達30多米,高達4米多,寬達9米多的龐然大物為什麼會靜靜地臥在海底下800多年呢?難道是因為承載的貨物太多?不大可能;難道是因為海盜的襲擊?也不可能;又難道是因為遭遇了風浪?關於“南海I號”的沉沒之謎,種種疑問,至今都沒有人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忽然,我腦海裡浮現出了奇怪的一幕:商貿繁榮的宋代,高涼(今陽江)港口上,裝滿貨物的“南海I號”商船正準備啟航,給海上絲綢之路的各國帶去各種精美的瓷器。下午,大家出發了,突然風起雲湧,暴風雨吞噬了整一艘船,瞬間人、貨、船都被甩到了茫茫大海,“南海I號”慢慢地沉入了海底深處……

過了好一會兒,我醒過神了,隨著隊伍進入另一個展廳,這裡展出的是除瓷器外的其他物品,以及當年船員生活的模擬展示。

一個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呀,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海絲館”。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遊記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09字

大家好,今天我要化身為一名小導遊,帶領大家去參觀一座龐大而又神奇的博物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我可是剛剛和我的小夥伴從哪裡參觀回來哦!

整個博物館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虢旗獵獵,吉金燦燦,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車馬轔轔,古墓秩秩。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來一一介紹一下吧。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圓盤,名為陽燧。這是古人取火用的器具。在陽燧周圍有許多旗子,上面都有一個‘虢’字,不問便知這是虢國國旗。在微風中他們盡情搖曳,顯得霸氣十分。我彷彿看到了虢國士兵高舉著旗子,高喊著‘傳說不朽,我們不敗’的口號,手持長槍,為保衛國土的尊嚴,馳騁戰河。

進入博物館大廳,牆上的一副壁畫引起了我的注意:壁畫形象的描繪了虢國的歷史,從東向西依次為:周初受封,虢王出征,虢文公諫言,忌父主政,虢焦之戰。人物形象逼真,體態各異,虢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恍然在眼前真實的浮現出來。

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第二個陳列展廳“吉金燦燦”。這裡面有西周時期的諸多銅器,其中儲存最完好的是獸蜀銅鼎,是西周貴族的洗漱器具;還有排列整齊能依次發出高低音色的七鼎編鐘;以及有“問鼎天下”之說的列鼎銅,它象徵著地位和權利。虢國青銅器件件外觀雄奇,紋飾粗獷又不失細膩,可見虢國當時在西周時期是一個重要邦國。

“古之君子必佩玉”在“美玉灼灼”展廳,玉器數量之眾,形式之多,材質之精,在西周玉器中堪稱首位,其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龍紋玉璋”,上端的人面像以獸面雕刻,莊重尊貴,下段身體部位是兩條倒置的龍紋,彷彿受制於皇權,在當時以龍為神的年代,可見虢國國君的權勢之大。

在‘奇珍熠熠’第四部分,有譽為‘中華第一劍’之稱的玉柄銅芯鐵劍,雖然已經腐爛,但其工藝之精湛仍舊讓參觀者為之驚歎。還有氣勢恢巨集的車馬祭祀坑,此坑長為15米,東西寬3。82米,儲存有戰車5輛,戰馬10匹,由北向南排列,甚是壯觀。

最後來到了展館的最後一個部分“古墓秩秩”,國君墓陪葬品豐盈繁多,其中龍形組玉佩是虢國國君的身份象徵,其造型,刻工,紋樣都具有時代風格。玉佩,呈青玉質,冰青色略顯白,由少許黃白斑紋,總共六件,依次從上到下漸小。導遊告訴我們,此墓極為可能是虢國國君之墓,由於歷史久遠已經無從考究,但是墓葬陪葬品卻給世人留下了無限的謎。

虢國博物館的六個展廳,我給大家介紹完了,你們說我這個導遊做的好不好,歡迎大家來我們美麗而神祕的三門峽虢國博物館參觀,一起領略崤函大地的風貌吧!

西安歷史博物館遊記 篇16

國三作文 ,643字

接近暑假尾聲了,我和爸爸一起去了西安遊玩。爸爸建議先去歷史博物館參觀一下,那裡對每個朝代的物品收藏都有詳細的文獻記載。

當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只見博物館古色古香的,深沉而雄偉。進入展館,我們首先來到了特展廳—-何家村珍寶文物展。聽說這些瑰寶是隋唐物品,是最近幾個星期才發現並收入博物館的。展廳裡燈光幽暗,仿若讓人沉浸在古代的深遠氣氛中。進入門口先是兩個非常大的陶罐,這就是存放珍寶的罐子。我們圍繞著轉了一圈。有像麻將牌一樣大小的玉串成的腰帶,玉帶散發出象牙白色,它靜靜地躺在那裡,似乎想要告訴我們它是如何地跟隨古時的主人經歷了多少的事情。再下來還有當時喝酒的金盃,金簪,特別是還有藥香銀囊,但是最讓我稱讚的還是三隻小小的金龍。它們被擺放在一起,動作各異,每一個只有我一箇中指那麼長,比中指還細,但做工十分精美,身上鱗片就像能抖動一樣,栩栩如生,讓我久久駐足。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一號展廳,這裡展出的都是從西周到秦朝的物品,看上去都非常粗糙,沒有像唐朝文物那麼精細,但是每一樣物品都承載著它的文化歷史和特點。我走著走著,又參觀了許多古代的一些殘卷書畫,雖然沒有幾個是完整的,但是這些資料不僅有利於讓現代人們猜想古代人的生活和歷史,更是中華新的文化瑰寶。

所有的都參觀完了,我戀戀不捨地走出展廳。坐上車子,不禁回想起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各種朝代和人物的故事,突然覺得中國的歷史是多麼悠久和偉大,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人、事、物都深深地印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上,見證中國的成長和變遷。

博物館遊記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1字

今天我去了上海觀復博物館,博物館共有五個館區,分別是陶瓷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還有一個展示文房四寶的館舍。

我們聽了講解,講解員告訴我們陶瓷館分成兩個朝代展示的,南宋和北宋。北宋是在北方,南宋是在南方,兩種瓷器風格不同。第二個東西館展示的有古代出口到西方的畫,有現在很難見到的椅子,還有比現在還漂亮的瓷器。金器館裡有各種各樣的金子做的文物。造像館裡有很多佛像,還有一個很奇怪的佛,我感覺它像西遊記裡的牛魔王!文房四寶的展示櫃裡有很多筆墨紙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器館,因為金器館裡的展示櫃很特別。有些展示櫃從一邊看是兩個一模一樣的文物,從另一邊看又變成另外兩個一模一樣文物。開始我覺得很奇怪,後來媽媽讓我從對角線觀察,發現裡面有兩個不同的文物,文物之間有一塊雙面的鏡子,這種展示方式可以讓兩種文物一起展示,太棒了!

我參觀得很開心,我想再去寧波的博物館看看。

北京動物園遊記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761字

聽說今天要去北京動物園,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走進動物園,展現在我眼前的就是那可愛的熊貓了。瞧,它挺著圓圓的大肚子,兩隻眼睛滴溜溜地轉,悠閒地打量著一個個遊客,多可愛呀!旁邊的熊貓們有的正在吃竹子,有的正在向遊客們招手……

往前走就是大象館了。看,那頭大公象發現有這麼多遊客瞅著它,嚇得東躲西藏。哈哈,大公象那麼壯實,躲到哪裡都會被發現的。它一看這招不管用,便用長鼻吸水,向遊客噴去,就像一挺高壓水槍在發射。但遊客們只是笑笑而已。大象看這招行不通,尷尬了,一緊張,一泡臭氣熏天的象屎拉了出來……後來大象平靜了,它用鼻子捲起一把青草,慢悠悠地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們的視線轉移到了另一個圍欄。那裡有一頭母象和一頭小象。母象正在給小象餵食。瞧,它熟練地用長鼻捲起一把草,遞給小象。小象伸出小鼻子接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雖然那只是一些爛草根,但是在小象嘴裡好像和蜜一樣甜。吃完,它們倆還用鼻子互相蹭了一蹭,很是親暱。隨後,它們倆抬起腿向剛才那大公象邁去,大公象也朝這母子倆走來。到了中間,被圍欄隔開了,但它們還是在給對方梳理毛髮。原來它們是一家人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即使是在圍欄裡也能這麼開心。

前方就是猴山了。一隻只活潑機靈的小猴子正在嘻戲。午餐時間到了。突然,冒出了“猴子強盜”,它們搶奪其它猴子的食物,鬧得猴心大亂,許多猴子在打“內戰”。過了一會兒,“戰爭”才漸漸停止。猴山旁邊還有一個金絲猴館。走進金絲猴館,你就可以看到一老一少兩隻金絲猴。老金絲猴生性好動,愛走來走去。小金絲猴則是用好奇的眼光望著遊客。不知是遊客餵食,還是太飽的緣故,小金絲猴還打著飽隔“呃,呃,呃……”哈哈!

動物園裡還有笨重的狗熊,美麗的孔雀,披著鎧甲的豪豬,會學人說話的八哥,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企鵝……千姿百態,妙趣橫生,正等著你去參觀呢!

觀復博物館遊記 篇19

高二作文 ,668字

“觀”即看,“復”即一遍又一遍。聞世間萬物只有你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反覆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觀復博物館由此得名。觀復博物館中藏品眾多,在傢俱展廳,我發現這裡多為紅木傢俱,且又有少許紫檀木器點綴其中。此時,一對與背景格格不入的高塔引起了我的興趣。塔高大底為1。5米,邊上的牌子赫然寫著“紫檀描金七重簷寶塔”。而正在這時,一位講解員穿過人群向這邊走來。而她的到來讓我對這對塔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古人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浮屠是樊語中“塔”的意思而七級浮屠就是七重寶塔。在信佛人心中,七重寶塔則最能表現對佛的敬仰之心。寶塔共有八面,原設48位佛龕,原置佛像48尊。為乾隆盛世時為慶祝其母八十大壽宮廷所造。它是觀復的珍品之一,但由於年代久遠,其原置佛像有部分遺失。在文物方面來講。因其特殊工藝無法加入新的佛像。”我抬頭望向那對做工精緻的塔。那龕中剩餘佛像栩栩如生。足可見當時的繁華情景。而其他空餘的佛龕和塔身的木紋,也似乎在訴說著一段再也無人知曉的祕密。

七重寶塔則最能表現對佛的敬仰之心

在窗前,並沒有玻璃阻隔著你與窗的距離。

離開傢俱廳,走上樓,我恍惚間如入蘇州園林。與其他博物館不同,這裡並沒有把古老的窗櫺裱到牆上供人觀賞。而是在牆上開出一個洞,一個窗戶大小的洞。讓這些窗櫺繼續做著窗的事。在開窗的後面是成排的竹子。雖說不是真的,可從窗望出去,便儼然有了徐徐生機。在窗前,並沒有玻璃阻隔著你與窗的距離。唯一有的,便是地上一道離牆不到半米的紅線。這便是所謂的人情味兒吧。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期待與觀復再再次相遇。

廣州地鐵博物館遊記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19字

週日的下午,我和老爸、小弟一起來到位於萬勝圍的廣州地鐵博物館進行參觀啦!

一來到大門前,我就發現那裡地上立著七個大字—廣州地鐵博物館。

走進館裡,第一個小廳就是“始發站”。站門是由一列按地鐵車廂仿造的模型組成,穿過中間的車廂門就會進入展館通道。我們順著通道走過去,沿途的牆壁分別展示著位於世界各地地鐵站的圖片和建築模型,讓我不知不覺中就走過了長廊,到達了交通發展館。而這個展館裡面存放了廣州人一步一步交通出行發展的各種模型。這些逼真的模型告訴我,在許多年前的廣州城裡,人們都只能靠“11路車”,也就是用雙腳走路出行;然後,有了靠人力拉抬的轎子、黃包車,出行便捷多了;再後來,人們發明出了自行車、木殼船、的士、無軌電車等等交通工具,為大家節省了更多的出行時間,真是太厲害了!

緊接下來的展館叫飛躍站。通過觀看展廳裡的大螢幕,我瞭解到廣州市民對地鐵的評價,這裡面有讚不絕口的,也有等待改進的地方,當然少不了要廣大市民共同建議和推廣的好點子。

走下樓梯,我們又進入了模擬隧道。這裡為我們展示了埋在地下里面許許多多的管道,像一條條鼴鼠挖出來的小道,紅的藍的,還有一些球型閥、閘閥裝在中間。原來一條看似簡單的隧道里面竟藏了這麼多管道,而我現在才知道,地鐵需要開動接送乘客正是依靠這些不起眼的管道!

然後我還在有趣的挖掘工作室裡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岩石,它們是在挖掘隧道時發現的,有花崗岩、石灰岩、粉砂岩、礫石等等。地下能挖出這麼多不同種類的岩石,而且是這麼硬的石頭,我還真不能相信!你信嗎?原來,挖隧道不靠人力,而是用專門的盾構機開挖,還能邊挖邊清理淤泥呢!

看完這些,終於到終極考驗區了,我最先體驗的是判斷“地鐵內的這些行為是否不良”遊戲。開始,我先站在體感螢幕前的指定位置上,一邊看著螢幕上出現的人物動作,判斷它在地鐵裡是否違規,一邊揮動手臂作答,正確的揮左手,錯誤就揮右手。我不斷的像警察一樣糾正錯誤的行為,例如躺著、鋼管舞、懸吊東西等等,真好玩呀!

然後我又玩了判斷“過閘的人錯在哪裡?”的遊戲,比如說,有一個大人拉著小孩過閘,可大人刷卡後閘門一開,小孩立刻就衝了過去,這種行為錯在大人沒有拉住小孩一起過閘,結果往往造成大人沒跟上就卡住了,人多時就會造成擁堵和危險。後來我還體驗了“手扶電梯上的安全”遊戲:一個人站在扶梯中間,你只要用手點一下那人,他就會立馬靠邊站好扶穩。通過這些遊戲,我知道了不但在扶梯上要站好扶穩,不可以嬉戲打鬧,在其他的公共場所也同樣要遵守秩序,保證安全第一。

我依依不捨地離開展館,發現博物館正在招募講解員,我不禁心想:如果能成為廣州地鐵博物館的講解員,我一定會用心對待工作,讓小朋友知道如何安全的乘坐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