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之行相關作文20篇

陝西曆史博物館之行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2字

天空萬里無雲,我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氣一樣燦爛。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了我的陝西曆史博物館之行。

步入展廳的大門,一幅壯觀的壁畫便映入我的眼簾。氣勢磅礴的黃河好像要噴湧而下,似乎能夠聽聽到滾滾的河水不斷翻騰的聲音。

戰國出土的金怪獸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個怪獸真是長得太奇怪了。它那兩隻長長的犄角分別有四個叉,每個叉上又好像是一個鷹的頭,就連尾巴也是像這樣的鷹頭。怪獸低著頭,長著像鸚鵡一樣的嘴巴,那兩隻眼睛更像是鳥類的眼睛了。它的身上雕刻著一圈圈像雲朵一樣的圖案,而四隻蹄子就像是山羊的蹄子一樣。

唐代是我國曆史鼎盛時期,在歷史博物館裡有很多出土的唐代文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鴛鴦蓮瓣紋金碗”,那碗散發出金燦燦的光澤,十分耀眼,那層層疊疊的蓮花瓣塑成一隻碗的形象,碗的外壁上,每個蓮花瓣裡都有能工巧匠細細雕刻的各種怪獸,栩栩如生。聽講解員介紹說這金碗是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非常珍貴。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大開眼界,是一次文物知識的惡補,讓我領略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燦爛歷史文化,激起了我對歷史的興趣。博物館,記載著歷史,傳承著文化,以後我要多去各種博物館看看,多瞭解我們勤勞聰明的中國古代人民!多瞭解我們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

中國水利博物館之行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4字

2017年6月18日,水晶老師老師帶著我們小記者們來到了中國水利博物館,讓我瞭解了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

小記者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中國水利博物館,聽著館長講解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及重要性。首先館長給我們講解了中國的水災、水減少會引起旱災、髒水會使魚類死亡造成生態會破壞,不由得想起要如何處理好水資源的利用,搞好水利建設(建水壩、搞水渠、建海塘堰壩等)。看到建起來的一座座三峽水壩、新安江水壩、寧波白溪水庫大壩、海寧魚鱗大石塘及寧波它山堰等,這些跟人民的心情勞動是分不開的,沒有他們付出哪裡來現在幸福的我們。

隨後,我們小記者們聽完館長的課後,在各個展廳看到古代到現代水利發展。尤其是看到《大禹治水》的過程,“三過家門而不入”,可見大禹有多偉大,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那精神。

最後,我們這幫小記者們在爸媽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座水博寶塔,一眼望去是那麼的壯觀,那麼的偉大。所有我們要好好的珍惜現在的我們,好好利用水的來之不易,保護水環境。

水利博物館之行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2字

大家好!大家知道在美麗的錢塘江南岸,矗立著一座美麗的水晶寶塔嗎?沒錯,這就是著名中國水利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就看到一塊大螢幕,在宣傳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我們在解說員阿姨的帶隊下,去大廳參加關於五水共治的講座。大家知道五水共治是指哪五水嗎?老師給我們講解到:“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老師給我們做了個實驗,測水中的含氧量。漸漸的水呈現黃色,說明含氧量豐富,適合魚蝦類生存。通過講座我懂得了好多知識。接下來,就是如何區分甲魚和烏龜。這個我最喜歡了,’“烏龜不會咬人,甲魚會咬人。還有烏龜殼上沒有裙邊,甲魚殼邊上有裙邊。”我連忙發言。老師點點頭,後來讓我們選,讓烏龜和甲魚賽跑。我選了小甲魚,無奈是隻懶甲魚,我使勁敲它的背,還是不肯爬。最後懶甲魚肯定輸了。

接下來,就是參觀水利博物館了。大廳裡懸掛著好幾幅浮雕,都是關於治水的,好雄偉大氣啊!通過大廳,我們進入了四個展廳,從遠古時代開始到新中國,所有的關於水利建設的過程,都在這裡呈現。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沒見到過的水車,水桶,盛水的器皿。古代的人發明了很多實用的東西,建起了著名的都江堰。

最後登上了水晶塔,從塔上往下望,美麗的錢塘江盡收眼底。期待下次再來。

博物館之行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6字

春節假期,我們來到了國家博物館,恰巧那裡展出漢世雄風,也就是中山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綰墓室中的隨葬品。

劉勝在當時也是地位很高,他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哥哥,他和妻子竇綰的墓室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墓道,停放出行的馬車,隨葬赫赫戰功的戰馬;第二部分是大量隨葬品,大量陶罐,說唱陶俑等,第三部分就是主墓室,隨葬墓主人生前所用物品。最重要的展品是那套金縷玉衣,用玉片二千四百九十八片,金絲約一千一百克,覆蓋全身,最有趣的是從側面看還有一個微微隆起的“啤酒肚”。看來劉勝想讓自己的靈魂在地下永生,就像《荀子。禮論》中提到的“事死如事生。”

在墓中的隨葬品中我最喜歡博山爐,它是一種刻有祥瑞紋的山形小香爐,在焚香時煙霧如同仙境一般繚繞,特別美麗,當時就的人認為這樣可以祈求住在仙境中的人降臨,傳授不死之術,因形制象徵海上“仙山”,所以稱作博山爐。此時帝王及漢人的信仰人死後可以上天成仙。從劉勝的墓中也可以看出帝王們大多很會享樂。

參觀漢世雄風展,讓我對劉勝的中山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大量的隨葬品給了我們瞭解文物,學習歷史知識的機會。

上海汽車博物館之行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0字

在上海我去看好醫生,爸爸媽媽帶我坐上上海地鐵6號線,過一會到了轉地鐵4號線的那個站,我還看見4號線在高架橋上行駛了。下車沒多久,我們在橋下找到了爸爸導航裡的陸安線公交車。走到後,上客門旁邊寫著“巴士三公司”。上車後,司機、售票員都在了,司機開車了,廣播裡插送著“乘客們,你們好,低沉現在乘坐的是陸安線(高速)客車”,然後報著一個一個的站臺。

沒過一會兒,我們走在汽車博物館路上。一棵樹下一隻蟬,爸爸說又叫知了,已經死了。

到了汽車博物館那裡,走進館內,我看見許多古老的汽車,很多法拉利。在一個拆下來的上海大眾汽車裡,我知道了汽車的構造。

在旁邊,有一個汽車賽跑,兩旁有電影和三螢幕三輛賽車模擬賽跑。

等我們回去,坐陸安線回高架橋下,又坐了64路去找吃的。

晚上,我們坐船遊黃浦江,遊了一點時間,爸爸打了車回賓館了。

一天的旅行遊好了,下次會去那兒吧?還是去其他地方呢?

南宋官窯博物館之旅 篇6

國小二年級作文 ,458字

今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到達目的地,在陶陶和瓷瓷姐姐的講解下,和小夥伴們開啟了一場陶瓷文化之旅的探索。

首先老師給我們進行了科普啟蒙,比如陶和瓷的主要區別是原料不同、燒製的溫度不同、瓷敲擊聲清脆、響亮,而陶卻沉悶、輕弱,這些都是因為瓷有鈾,而鈾的燒製溫度是1200度……聽完這些我一知半解地跟隨講解員去南宋官窯歷史文物陳列館瞭解了主要瓷器—青花瓷,這些青花瓷以動物造型居多,有公雞、青蛙、鴿子,它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最後我們還參觀了瓷器製作工藝流程。

不過最期待已久的還是做遊戲,首先我們開始找地圖,這也沒有,那也沒有,正當我們垂頭喪氣之時,一聲驚喜的叫聲劃破了當前的寧靜,地圖找到了,我們開始答題,一題兩題三題……九題,答完這最後一題就做完了,但關鍵時刻掉鏈子了,這一題怎麼也答不上來,我們心急如焚,一分鐘半分鐘20秒10秒,時間到了我們還沒答上來,這時突然有個小朋友說出了答案,大家激動地跳了起來。通過這個遊戲,我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尤其是南宋時期陶瓷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也對今天的參觀有了更深的印象。

上海自然博物館之旅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5字

“哇,這麼多精美的照片啊!”我望著自己手機中的相簿,不由驚喜地感嘆。這,可都是我遊學時的滿滿收穫啊!

前不久,我們四年級展開了向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遊學活動。下了車,我們便開始了一天的旅程。我們先來到一樓的生命長河。哇,這風神翼龍的化石的左右兩根肋骨就像兩根石柱般支撐著身體,在天空中凱旋飛翔,彷彿一架褐色的飛機。這霸王龍的化石雖算不上龐大,但眼睛陰森森的瞪著我,齜牙咧嘴的,兩隻粗壯有力的前爪放在胸前,還是讓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好像它隨時會朝我撲來。再看樑龍,咦,它的脖子怎麼在動?我仔細一看,原來,這是個機器樑龍,可以控制。它是個龐然大物,嘴巴微微張開,露出了一口鋒利的牙齒。它的脖子又細又長,猶如一架巨型滑滑梯。我看了看樑龍,鼓起勇氣,閉上眼睛,牽著夥伴的手走過了它。

看完恐龍,我又看了人類起源、非洲大陸、植物標本……其中,我對蝴蝶標本印象最深。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蝴蝶組成了一個大環,一抹抹色彩映在標本上。遠看,還以為是一個真正的大花環呢!那是多麼美麗呀!

上海自然博物館實在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要再來玩!

收穫滿滿的博物館之旅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3字

出了梅,天氣突然就熱得讓人透不過氣來。有一個地方,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好地方就是博物館。

上好英語課,媽媽帶我到城北沿著大運河,依次參觀了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和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沒想到,炎炎夏日,博物館裡好不熱鬧,參觀的大人、小孩絡繹不絕。

通過參觀,我瞭解了傘的起源、製作工藝,欣賞了亞洲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傘。在扇博物館,我有幸現場欣賞了一位技藝高超的阿姨,幾分鐘功夫,就把一把精美的紙扇做好了,真是一絕啊!還有大師正聚精會神地製作精美的風箏。展臺和牆壁上掛滿了各種大小不一的風箏,顏色鮮豔,形象逼真。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篆刻區域。有位爺爺正專注地雕刻著知了,一塊石頭經過打磨,變得如此活靈活現,旁邊一位叔叔看我驚訝的樣子,說:“小朋友,有沒有興趣?你姓什麼,選一塊你喜歡的石頭,自己刻一顆章帶回家,很有意義的。”我說我姓“崔”。於是,叔叔(後來我知道是潘老師)幫我挑了一個小篆的“崔”字作為樣子參考。潘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先把印章要刻的一面在鐵絲網上來回磨,直到磨平為止。然後,根據這個字的結構,用黑筆在刻面上大致劃一下位置。然後,再把“崔”字反著,一筆一筆畫在刻面上。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篆刻了。潘老師讓我左手戴上保護手指的手套,右手拿小號刻刀。大姆指和食指握住刀頭,中指緊緊地抵住刀頭的另一面,在刻面上,由下往上,由裡往外,根據畫好的線用力一點一點刻下去。真是說說容易,做做難啊。我一不小心,就把刀頭劃了出去,還好手沒弄破,不過刻面被破壞了。潘老師耐心地和我說:“沒關係,剛開始學是這樣的,你再把刻面稍微磨平一點,然後用刻刀再補一下,剛才的劃痕就會沒有的”。果然,經過“彌補”,我的姓氏章終於刻成啦!

我和媽媽說:“我很喜歡篆刻,下次能不能再來學啊?”媽媽微笑著點點頭答應了。剛才專注地刻著知了的爺爺,抬頭微笑著對我說:“小師弟,歡迎下次再來啊!”原來,老爺爺也是潘老師的學生呢!

低碳博物館之旅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732字

“嘩啦啦嘩啦啦—”

早晨下著傾盆大雨,讓我們不得已,取消了本次西湖出遊計劃,改為低碳博物館之旅。

低碳博物館不僅倡導我們生活要低碳環保,還展示許多高科技的產品。

來到低碳博物館,剛走進門就看到一些可以節能減排的高科技材料:太陽能充電寶、光伏陶瓷瓦……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叫氣凝膠的東西,很輕,一根狗尾草的絨毛就能把它舉起來!

我們還體驗了很讓人激動的VR產品—虛擬現實。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一個重重的、類似的墨鏡的VR眼鏡,讓我拿著一個類似遙控器的東西來把握方向,我好像就身臨其境一樣!好神奇!

來到二樓,是一個低碳生活的展廳,裡面有一些交通工具:自行車、汽車、動車……,然後讓我們去駕駛,從而瞭解他們的排碳量。

除了這些,我們順便還深度地瞭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陽光一照就能變成養料和氧氣呢?這估計就是植物讓我們覺得神奇的地方吧。

來到三樓,我們就真正地領悟到高科技了!我們先去看了機器人跳舞,它們揮動著兩隻胳膊,有些機械地動著。最讓人感到有趣的是,在表演完了以後,它們還會彬彬有禮地鞠個躬,真有禮貌!

我們還玩了一個叫虛擬更衣櫃的鏡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小樂趣,比如,我按了一下特效鍵,結果讓媽媽變成了大胖子!真是一面神奇的鏡子呀!

很幸運,我們在VR的問卷調查中了大獎,換回了兩張電影票,我興奮極了,告訴媽媽想去看。

媽媽告訴我沒問題,但是隻能看一個。於是我們去了巨幕影院,看了一部叫《小動物大英雄》的電影。誰也沒想到,我們竟然包場!感覺超酷!

我們的最後一站是策劃環保婚禮,他給我們幾個選項,看看誰的方案最環保!

走出低碳博物館,我心裡總是有些捨不得:多麼有趣的博物館呀!什麼時候才能再來?

博物館之旅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7字

早上,姐姐說帶我和小侄女田田去國家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參觀。

吃完早飯,我和田田就迫不及待地跑下了樓,姨媽和姐姐跟在後面追。我們先坐公交車來到國家博物館。入口處,我們發現許多人都在排隊,長長的隊伍中還有許多外國人,也是前來博物館參觀的。

排好的長隊圍著博物館,左三圈右三圈,一眼看不到隊尾,也一眼看不到入口的盡頭。為了看一看中國悠久的歷史文物陳列和中國文化,冒著烈日排隊,再辛苦也值得。為了分散疲勞,我和田田吃著零食、聊著天,姐姐還辛苦地給我倆扇扇子。

終於到入口,安檢後走入國家博物館,裡面好涼快。我們先補充能量吃點東西,然後觀看了古代許多文物,有唐、宋、元、明、清等幾個朝代的瓷器展覽;有世界各國送給中國曆代領導人的禮物展覽;還有各類古石器、青銅器、佛像等文物。真是收穫頗多!

下午,我們去了自然博物館,姐姐又是排著長隊去領票。我們先看了恐龍化石博物館,裡面陳列了4架恐龍化石標本。據介紹,恐龍生活在1億6千萬年前,在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我想什麼情況能讓這麼一群龐然大物突然消失呢?這可能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問題。

在化石標本陳列館的後面,還有一個恐龍世界,雖然裡面的恐龍都是假的,但是很逼真,特別是它們的尖叫聲。這一路觀賞,我看到了霸王龍、翼龍、慈母龍、恐爪龍等等。我認識了很多種類的恐龍。

除此之外,我還遊覽了人的由來介紹館、植物館、海洋動物館、動物標本館、古代爬行動物館、古代黃河象等滅絕動物標本陳列館……

這次參觀真讓我眼界大開,不虛此行!

成都博物館之旅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6字

成都博物館一個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這次我終於一睹了它的“芳容”。

走到博物館的門口,映入眼簾的是無數個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全金鑲玉”建築。走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成都平原出土的各式各樣的寶物,這全是成都的一段歷史記憶,真讓人們大開眼界!

踏進博物館的一樓,我看見的了一塊巨大無比的石碑,上面刻滿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字。館裡的陳列物也讓我看得應接不暇:什麼金器、銀器、石刻、字畫……。突然,一隻石犀牛把我的目光給牽了過去。我的眼光真好,這隻石犀牛重8噸,是鎮館之寶。雖外表有點萌,但它可是秦朝時期製作的,到現在是活了幾千年的犀牛爺爺了。

博物館一共有5層樓,每層樓展示不同的文化,但讓我最感興趣的應數皮影了。皮影的圖案有有動物、人物、風俗文化等,大大小小的皮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且這些圖案被製作得栩栩如生,讓我對皮影更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著博物館裡的這些文物,我彷彿看到了成都的歷史變遷。這次真是不虛此行,讓我又學到了新的知識,而且讓我對成都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上海自然博物館之旅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8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其實,這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原來它的舊址是在黃浦區延安東路260號,是上海第一座鋼筋混泥土造成的房子。新館可比延安東路的那幢小老房子大多了。它建築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呈螺旋形,靈感來自古生物“鸚鵡螺”,同時表示了此館致力於古生物研究。

走過位於二樓的入口,我們進入了“起源之謎”展區。這兒主要講天體的故事。慢慢的,我們又走過一條充滿標本的斜坡,來到了1層。1層畫風突變,使我的身邊圍繞著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以及模型。

我最喜歡的,還是位於B1層的“演化之道”。之所以喜歡這兒,當然是因為這裡陳列了許多恐龍化石。忽然,我聽到身後一聲吼,就回頭去看。“啊!”我被嚇了一跳。原來,我身後有一隻霸王龍正張開大嘴,怒氣衝衝地盯著我。再定睛一看,終於鬆了口氣。原來它是個模型!我想,世界上從古至今的生物可真是各有各的特點啊!像霸王龍,就十分有點霸王的氣派,光用眼瞪著你就會感到一絲恐懼。在它身後,又是雜食性動物—竊蛋龍(因第一次發現裡一個蛋窩很近而得名,其實那窩是它自己的)站在霸王龍身後,它感覺溫順不少啊!在這一層,我又瞭解了許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物種,如三趾馬等。最後,又講述了他們中的一些是怎麼進化為人的。看完了,我真想說一句,自然界的生物千奇百怪、無奇不有,關於大自然,我們還要學習更多!

雖然後來我也去看了“上海故事”、“生存智慧”等展館,但都遠沒有我在演化之道上學習的東西多。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我在紀念品商店裡買了一塊三葉蟲化石,為了紀念我在化石區獲得的豐富的收穫!

博物館之旅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4字

想到馬上就可以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省博物館參觀,我真是太高興了。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山山水”,果不其然,張思苒姐姐正在門口衝我笑呢!石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浩浩蕩蕩地排著隊出發了。

外面飄著小雨,正好幫助我們驅散了夏日的炎熱。坐在舒適的車上,我們一路歡聲笑語。不過每個同學最期待的肯定是省博物館裡到底有多少稀奇的寶貝呢?

進了博物館,導遊告訴我們,博物館裡有四大鎮館之寶,它們是: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隕縣人頭骨化石和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最令我感興趣的是隕縣人頭骨化石。和其他精美的藝術品比起來,它的樣子真的很恐怖,就是一個米白色的骷髏頭,頭的後半部分已經在出土的時候擠壓變形了。可我看著他,就覺得很神奇,彷彿看到了遠古人的樣子。

經過考古學家艱苦的發掘,我們才能看到這個舊石器時代的頭骨。這個頭骨的顱長26釐米,顱寬19釐米,顱高12釐米,是湖北省首次發現的人類頭骨化石。在這個館,我瞭解到了人類的演變歷史。

博物館裡還有許多專題展覽:茶馬古道、火與土的藝術……

雖然我們的腳步匆匆,但那些展品和介紹卻令我心潮澎湃,我為我們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祖先的智慧感到自豪!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來省博親身體驗一下,你一定會為自己是一個湖北人,是一箇中國人而深深地感到驕傲!

歷史的見證……

湖北省博物館之旅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4字

“吱—吱—”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似乎不會疲倦。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看大地,樹葉都打著卷兒。就是在這樣炎熱的一天,我們“山山水”的同學要去參觀省博物館了。這炎熱,也許正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吧!

博物館裡藏品豐富,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寶庫,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曾侯乙銅尊盤。

這件寶貝有42釐米高,口徑58釐木,重30公斤。就這麼重的銅尊盤,底部竟只有四隻小龍狀的青銅支撐,真是奇妙!古人對力的平衡把握得真是精準。

這銅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鏤空藝術。其裝飾品互不連線,單獨位於內層之中還有鏤空花紋,一層中還有一層,這種極其複雜的雕刻藝術竟在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己經被人們所掌握,真是太厲害了!要知道在高科技廣泛運用的今天,人們依舊無法複製出那樣精美的雕刻品。這銅尊盤也是權力的象徵。上面不僅刻有繁複而有序的鏤空花紋,而且還刻有象徵皇權的蟠龍,象徵著一方霸王。

我們還領略了2000多年前的“冰箱”—銅鑑缶,2000多年前的“鋼琴”—編鐘,一件比一件震撼……

兩個小時過去了,帶著滿滿的收穫,我們一行人離開了省博物館……

“啾—啾—”與先前令人厭煩的知了聲不同,此時小鳥正在枝頭高歌,太陽也躲到了雲朵後面,給我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如果說之前是老天給我們的考驗,那麼,現在的陰涼就是老天給我們的獎賞吧。

博物館之旅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0字

今天,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去博物館春遊,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動的。

湖州博物館創建於1962年10月,新館總建築面積10274平方米,分藏品庫房區、陳列展覽區、觀眾服務區、行政辦公區和裝置機房區五大功能區塊。其中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三大基本陳列為《吳興賦—湖州歷史與人文系列》(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刀木人生—趙延年藝術陳列》、《物我兩忘:趙紫宸 趙蘿蕤 趙景德家族紀念館明清古典傢俱陳列》。

走進博物館,我看到裡面擺放著眾多的展覽品,有石刀、絲綢、寶劍、大炮、皇帝的皇袍還有毛筆的作坊……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絲綢,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刺繡和豐富的顏色,熱心的講解員告訴我們:“中國是最早有絲織品的國家,大約在400多年前的夏代,人們就有織一些比較簡單的絲織品。”博物館裡還陳列著絲綢的製作原材料和工具,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這個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總數一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35件,二級文物135件,三級文物1256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湖州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

通過這次春遊,我學到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歷史,發現自己對中國歷史的瞭解頗少,我以後要多看歷史書。

博物館之旅 篇16

敘事作文 ,659字

第二天早上,天氣很好,天空是那麼的藍,金色的陽光灑在樹叢裡,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

我們去了西安的碑林博物館,那邊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碑首。它雕刻得十分精緻,頂部是兩條龍纏繞在一起,直到碑首底部。旁邊有一些精美的花紋,刻字的上方還有一尊栩栩如生的佛像,摸上去十分光滑。古代的雕刻家一定是費盡了心血,才雕刻出這麼精緻的碑首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拓印技術。這種技術十分獨特,先把要拓印的石碑均勻地鋪上一層墨,然後再輕輕地把紙鋪到石碑上,再用粉撲輕輕拍打,使墨均勻地鋪在紙上,最後將紙從石碑上輕輕揭下,一張拓印作品就完成了。別看說起來這麼簡單,其實做起來是很難的。墨須鋪得很均勻,鋪紙的時候必須沒有一點折皺,粉撲必須把每一個地方都給拍到……拓印工人們的一絲不苟,也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下午,我們去了西安的歷史博物館,西安是一座文化古都,它的文化底蘊也一定十分深厚。有13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因此具有豐富的歷史文物,我們按照王朝建立的先後分別遊覽了周、秦、漢、隋、唐等封建王朝。其中最讓我映像深刻的是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它像一隻牛角,前面是一個羊首,羊的雙角為杯柄,看上去栩栩如生,瑪瑙杯在燈光照射下散發著金子般的光澤。聽導遊介紹說,雖然鑲金獸首瑪瑙杯聽起來貌似是由瑪瑙和金子做成的,但事實上並不知道它是由什麼材料製作的。因此,它是獨一無二的一件珍品,也是西安歷史博物館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西安的博物館敘述了西安那悠久的文化歷史,也成為了西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南山博物館之旅 篇17

國一作文 ,847字

2019年12月1日早九點,我們飛鷹十四班已經在南山博物館門前蓄勢待發了。今天我們一起參觀南山博物館的展出。

南山博物館位於南山區佔位面積1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000平方米,共分為五層(含地下停車場),今天這裡正舉辦“永遠的長安·大象中原·煙霞寄興”等展出。

一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陝西唐代文物展——永遠的長安。長安自古以來就是多個王朝的都城,到了盛唐這裡不僅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次展覽包括陶俑,金銀器,玉器,瓷器,佛像待,從這些展品中不難看出大唐盛世發達的物質文明及燦爛的文化藝術。

緊接著,我們就到了此次博物館的重中之重——大象中原。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個骨笛,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閉上眼,悠揚的笛聲彷彿在我耳邊響起,一個人坐在石頭上笛聲在空曠的原野上回蕩。睜開眼,看到了介紹牌原來這隻骨笛距今已有7000-9000年曆史了。

歷史老師講的知識在我腦海裡浮現,原來這就是磨製骨器,還有各種青銅器,例如:婦好?尊,虢季銅列鼎,斑斑鏽跡彷彿在訴說他們的歷史,精細而古樸的花紋,現示出古人在製作青銅器上的高超技藝。正如趙老師所說,大部分青銅器都是祭祀用品,也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如此昂貴的青銅器。

走入二樓,煙霞寄興近在咫尺,一副副山水畫,畫出了我國的壯美河山,雖然是紡製品,但是這直插雲霄的山峰,形狀各異的怪石以及堅毅挺拔的樹木都給人以極大的震撼,真是“此畫只應天上用,人間難得幾回見!”。

一件件文物訴說著自己的歷史故事,幫我們把知識串連在一起,通過觀察實物也讓我們更好的瞭解了西周,新時器時代。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受益匪淺。趙教師精彩細緻的講解讓我見微知著,對歷史的理解更進了一步。

謝謝趙老師,謝謝組織這次活動的家委,請讓我代表同學們說一聲“您辛苦了!”。

博物館之旅 篇18

國二作文 ,544字

昨天的杭州之旅,讓我今日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它有著現代城市的繁華,也有著古韻文化的滲透,其中,省博物館給我的印象最深。

走進省博物館的大門,整個大廳金碧輝煌,迎面向我走來的是一架史前巨獸的骨骼,這龐然大物氣勢磅礴。

轉入內部,猶如進入一片茂密的史前森林,它高度還原了一億年前地球霸主的領土,走在這密林深處,時不時從耳邊傳來三角龍的呻吟,翼龍的獅吼和霸王龍的咆哮……走著走著,覺得自己已身臨其境般,腳下踩的不再是玻璃,感覺就像一棵棵小草和一攤攤泥土。

走過了森林,再走幾步來到了冰河世紀,看見一隻只猛獁象在冰面上行走,雄偉的身姿映照在那威武的長牙,往下一蹲,你就會看到一隻只企鵝在水中潛游,捕食著一條條渺小的沙丁魚,有趣極了。

走完了史前時代,又穿越到了宋朝,一張清明上河圖詮釋了大宋的繁華與安居樂業,瞧那街市口一個個小攤小販站在街頭比劃叫賣,又穿過一個弄堂,走到了廣場,廣場上正有一個大舞臺,進行著各式各樣的表演,讓人看得喜笑顏開,再往前走就到了港口,虹橋鎮有一個船隊即將出海,他們滿載著大宋的輝煌,前往西方傳播著我們的文化。

這次的杭州之旅,不僅讓我與博物館的恐龍時代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還讓我瞭解和學習了不少其他方面的知識,真是一次收穫不小的旅行。

濟州島泰迪博物館之旅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2字

韓國濟州島的泰迪博物館是個美麗的、獨一無二的博物館。

進了泰迪博物館的大門,走在石板路,慢慢地繞過翠綠的草坪,走進大門,將會看見一隻勤勞的泰迪正織著一雙手套呢!瞧!旁邊放著一條已經做完工的藍色的圍巾哩!咦,這個籃子裡怎麼還有各式各樣的毛線:粉色的、黃色的、藏青色的……難道,它想做毛衣、裙子、褲子………可真是勤勞啊!

往前走,上了二樓,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戴廚師帽的泰迪,似乎在熱情地說:“快過來,嚐嚐我們倆的手藝啊!”走過去仔細地觀察,發現一隻泰迪衣服和褲子都是藍的,頭髮是棕色,而另一隻衣服和褲子則是紅色,頭髮是黑色的。它們旁邊的水池裡的碗馬上就要洗好了,可真是認真對待“工作”啊!可能在給新娘新郎準備婚禮呢!

前面,兩隻泰迪正在舉行婚禮哩!瞧!這美麗的新娘頭髮是黃色的,長著一雙大大的黑眼睛,頭上戴著皇冠和一個長達大約兩米的頭紗,婚紗則是裙襬長達一米呢。新郎的頭髮是黑色的,禮服和鞋子同樣是黑色。一看,就知道它們倆非常恩愛!

泰迪博物館的泰迪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仔細遊玩哦!

閩臺緣博物館之遊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7字

以前,我和爸爸媽媽來閩臺緣博物館,總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今天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收穫了許多知識。

站在廣場上,放眼望去,廣場上那兩根高聳入雲的石柱尤其顯目,上面盤繞著九條張牙舞爪的巨龍,格外壯觀。我才知道這石柱叫作“九龍柱”,它還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呢!柱子上的龍和下面的臥牌相組合,象徵著海峽兩岸的人們都是龍的傳人,關係堅如磐石。廣場正中央的倒影池,非常淺但波光粼粼,水從裡往外流,源源不斷。我站在遠處往池裡望,瞧!倒影和實體連在一塊真像箇中國結,成了廣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不禁感嘆設計這個博物館的人是多麼別有用心啊!

走進大廳,一眼就看見中亭懸掛著的那幅巨大的畫,畫的是一棵參天古榕。我總以為它是一幅水墨畫,對它並不感興趣。可通過老師的介紹,我知道它是用火藥爆破而成,是鎮館之寶,還是世界最大的火藥爆繪壁畫呢!多麼了不起啊!

走進展廳,燈光頓時暗了下來,感覺走進了文化長廊裡。展廳裡展示著各種物品,有化石、陶罐、農具,民俗場景……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古代戰鬥用的武器。那盾牌是用青藤編織而成的,好似一頂斗笠;那大炮威風凜凜,是用青銅做成的;那土長槍、短槍,也很有意思……看到它們,我彷彿看見了祖國人們抵禦外國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情景。那三尊身穿軍服的蠟像,形象逼真,每次看到他們,我都嚇了一跳。據老師介紹那是1945年10月25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的場景。看著這三尊蠟像,再看看牆上貼著的圖片,我似乎聽到了全國人們勝利的歡呼聲。

遊覽完博物館,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閩臺緣”三個字的含義,更深入地明白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