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竹影相關作文20篇

又見竹影 篇1

國三作文 ,641字

一片修竹,勾勒出一幅帶有濃墨色彩的畫。

月色朦朧,天空上點有淡淡的雲彩,慢悠悠地走著,徐徐的晚風透過窗紗,吹的屋內的蠟燭搖搖晃晃,彷彿海中搖曳不定的扁舟……

走到窗前,看向那一叢細竹,地面上勾勒著其隨風而動的剪影,一筆一畫,若神來之筆。我轉身從屋裡翻出了相機,輕輕帶上了房門,向外走去。那片細竹,扔搖曳著俊美的身姿,在風中,葉與葉摩挲之音竟成了一首舞曲。青翠的綠色在此時變成了濃濃的墨綠,全身上下,無一絲雜色,正如它堅定向上的信念。望向地面,清晰的泛著墨畫般的影子。

我按下快門,想要記錄下這帶著濃濃墨韻的景色,可卻無法記錄。閃光燈將這份美景破壞的一無所有,如一面精緻的鏡子,碎裂成了無數塊,無法重拾那份美。它大概只想留給人們遐思,而不想去宣揚它的美吧。

雨,悄悄地來了,毫無徵兆。等我回到家時,外面的雨聲已是嘩嘩作響。透過泛著雨花的窗戶,我看到了那叢細竹—在風雨中,仍舊搖曳著,竹影已經隱退了。

小草被打溼了,蔫了,柳樹被打溼了,垂了,竹被打溼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口中輕輕念起了這句詩,它的這份品性,恐怕只有古人才能真正懂得了。

窗透初曉,昨晚的大雨將世界重新洗滌了一遍,走在路上,空氣中漾著的草的清香,絲絲縷縷潛入鼻中,頓感清爽。

回家時,天空中已經掛起了零星。等再見到細竹,它已然似被重塑了般,在風裡輕輕搖曳著。吃完晚飯,我又到了窗前—

月亮和繁星毫不吝嗇地撒下其輝芒,那叢竹影,泛著濃濃的墨色,搖曳著,搖曳著……

又見苦竹路真好 篇2

國二作文 ,670字

重回老家,曾經泥濘而又熟悉的那條路,如今卻被鋪上了厚厚的柏油,童年的快樂回憶,也被這柏油鋪成了難忘的記憶。

一出家門,就是一條短石巷,牆根已爬滿了青苔,牆面上面,不知道是哪個調皮的孩子將自己快樂玩耍的畫面畫了上去。再走個幾十米,就是我兒時牽著爺爺奶奶的手,不知道走過多少次的路。路的兩旁,種滿水果,順手摘幾個解渴,熱心的鄰居也從未怪過我們,甚至於見到,還熱心地幫你摘下,塞到你手裡。這條路的名字叫做“苦竹路”。在這兒住的人,都記著它的寓意──“臥薪嚐膽”。

那時,我根本不知道這條路的來歷,甚至於它來自於何方?去向何方?我們只知道無憂無慮地玩耍,大把大把揮霍著童年時光。當時,最喜歡的一種惡作劇:那時有一種鞭炮叫摔炮,顧名思義就是用力摔在地上就炸的鞭炮。我們一幫孩子,一有空就聚在苦竹路上摔,笑聲一聲追著一聲跑,迴盪在苦竹路上。

不知何時,我們當中有一個人發明了這種惡作劇,把摔炮埋在苦竹路里一層很薄的土中,等到大人騎車經過,炮就發出一聲巨響,嚇他一跳,這對當時調皮的我們來說真是百玩不厭。一時間,爆炸聲、大人的責怪聲和我們的笑聲,這些聲音,是從火藥味裡傳出來的,是從奔波在苦竹路上的大人的無奈中發出來的……

如今,我從蘇州再回到老家那條熟悉的苦竹路時,它被鋪上了厚厚的柏油;水果地已被改成了停車位;畫著調皮孩子的牆,已貼著許多小廣告。

兒時的記憶,雖被抹去了一塊,但苦竹路整個印象已煥然一新,早已不是從前那樣。驀然回首,又見苦竹路真好,它讓我見到一條見證故鄉變化的路,但見到了不變的是鄰居的熱情、朋友的友情和兒時那份一起玩耍時快樂的時光!

又見渡船 篇3

國二作文 ,545字

緩緩行駛的一艘大船,穿梭於兩個渡頭之間,船一靠岸,大家都歡呼著,從還在搖晃的船體上急匆匆走上岸,好像有什麼急事兒趕著做一樣,沒有過多的言語,也不會打招呼,人來人往,有一種好聚好散的感覺。

小時候就有這樣的渡船,那時一個水庫,在山坡上,那兒有一個很小很小的渡頭,很淺,有幾塊大大的石頭,一個小小的站臺,一個大大的,上面還有年輪的木樁。就是一個所謂的渡頭,只有一艘舊舊的船,年邁的船伕,發動機“突突”地吐著黑氣。

水庫中有一個天然的白沙灘,現在已經被淹沒了吧!但那裡是很少人知道的,老船伕是一個退休的老黨員,因為他與外公是老朋友,所以他常常載我們去沙灘上玩,船是公家的,他有幾次被公家警告後,就回家了,他走了以後,渡頭漸漸荒廢了。但是我們還是會到船頭上坐著玩水,偶爾會遇見老船伕,但他只是一言不發,默默看著那生長著青苔,澱著積水的船,好像在回想著過去,那些閒適輕鬆的日子,一船說說笑笑,很親切的感覺,大概再也沒有了吧。

回去時,已經是傍晚了,黃昏已經悄悄然沉寂下去了,坐上渡船,清痕的河風拂過我有些發燒的臉,一股莫名的愜意。百年唏噓的渡頭,夜晚卻沒有燈火陪伴,顯得有些冷清。穿過河中央,聽著久違的機動馬達的聲音,心中悄然回憶起哪往日的一段難忘的歲月,還有哪又見渡船的一份情,難捨難分的一段情……

又見枝頭吐新綠 篇4

國三作文 ,1230字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我獨自一人站在房子的前面,西下的夕陽將我的影子拉的斜長,房子的門窗已經被拆走了,房頂上的瓦片也一個不留,瑟瑟的寒風從房子裡呼嘯而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極了正在慘叫的骷髏。我看著這些已經破敗不堪的小屋,心中無限的傷感—這曾經是我居住了七年的地方,現在將要被拆遷,這兒的一切都將變成回憶。我把目光轉移到房前的這棵芙蓉樹上,她依舊是那麼嬌美,門簾般的葉子在風中搖曳,雖然花期已過,但風姿不減。“哎,你的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再過幾天,你將會同這些房子一起消亡。”我將手輕放在她的樹幹上,最後一次深情的撫摸。這一次撫摸,讓我想起了以前與她朝夕相處的日子。

這棵芙蓉大概已有十幾年了,當我第一次看到她時,她就已經屹立在那裡,亭亭玉立的身姿,一頭翠綠的秀髮上戴滿了粉紅色的小花,在金色的陽光中做一個嫵媚的笑。她是我的希望之樹,我曾經學著電視劇裡的主人公,將願望寫在紙條上,放到小瓶子裡,埋在樹下,以這種方式來成全我的少女情懷。每當我傷心抑鬱的時候,我總會來到樹下,傍樹而依,感受自然的靈氣,細心傾聽大樹對我安慰鼓勵的話語。我的眼淚似乎具有召喚棲息在樹中的精靈的魔力,每當我在樹下輕聲哭訴,總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像是故友在和我傾談心語。我總能在平復心情,在樹下找回自己。回憶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我曾經在樹下,在這個小屋裡擁有的快樂呀,都將隨著拆遷而倒坍麼?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些天,我忙著搬家,沒有心力顧忌回家看看,直到我終於可以歇一歇,喘口氣時,一個對我來說已沒有懸念的噩耗傳來了—房子已經被拆了,變成一片廢墟,雖然我不願意觸景傷情,但還是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哪裡。“這是哪裡?”我十分驚訝於眼前的一切,方圓幾裡的是凌亂的石礫和碎玻璃,一片灰白蕭索。我曾經最熟悉,現在……當我轉身將要離開的時候,忽然看到石頭堆兒的後面有一簇心綠,那湧動的綠的力量像一塊磁石,將我吸引過去。“這……是我家門前的那棵芙蓉嗎?”我懷著疑惑的心理,俯身蹲下,用手開始挖尋,因為我知道—我家的芙蓉樹下有珍寶。雖然石礪很硬,我的手已經被突起的石頭劃破,但我卻愈發地興奮,終於,我找到了它—那些我用來裝願望的小瓶子,我喜極而泣,覺得我以前的哀怨大可不必,雖然樹身已被鋸倒,葉落枝斷,看似已不復存在,但地下的樹根依然在伸展綿延,那充滿活力的生命的運動還在繼續,這就像我的夢想,並不會因深埋地下而消亡,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新的起點,新的精彩。我不應該如林黛玉一般悵然若失,過去的已成為回憶,今天還在繼續,明天的陽光還跳躍著生機與活力。我起身站立,眺望前方,眼前出現了自己在這裡生活的片段,那些往日的歡歌笑語已成為我內心深處珍貴的記憶。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無數溝壑,無數坎坷,雖然有時會感到悲傷,但“抽刀斷水水更流”。我要相信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人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才好。

又見花兒爛漫 篇5

高一作文 ,1066字

細雨帶風溼透黃昏的小徑,淚眼盈盈,隱隱約約,天宇上嵌著幾顆星斗,一閃一閃地發出暗光,望著小院一隅紫藤蘿那盤虯臥龍般的枝幹,那如瀑布傾瀉般的紫色大條幅。不知不覺思緒又開始流浪,流浪……

同樣的季節,同樣的泥土氣息,也是藤蘿開花的時候,總愛將一株花貼在臉上,嗅嗅她的芬芳,觸控她的溫柔。可是學業繁重,青春談何從容?考試失利了,鋼琴比賽由於過分的緊張,也沒有正常發揮,一連串的打擊如纏著亂麻的石頭接踵而來,肆無忌憚地砸向我疲憊不堪的心。

人處低谷時,總是多愁善感的,至少我是這樣,低落的情緒讓思維變得遲緩甚至栓塞,內心的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一片空虛,一片狼藉。

晚上回家,我落寞地走進琴房,掀開琴蓋,室內日光燈泛著蒼白的光,灑向那一排黑白鍵,我茫然地把雙手放在琴鍵上,煩亂的心緒伴著那極不流暢的琴聲傳向了室外。室內響起了媽媽的敲門聲,也許媽媽早已站在門外,從我嘩啦嘩啦的翻書聲和極不協調的琴聲裡讀懂了此時的我,媽媽的心也在翻漿。

門開了,媽媽走了進來,我不敢扭頭去看她,我怕看到她那傷心失望的目光。而媽媽卻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溫柔地說:“孩子,陪媽媽到外面散散步吧。”說著挽起了我的手,我無力拒絕,跟著媽媽走出了家門。

我們來到距家不遠的一個小花園,走在花園的小道上,花香、草香、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大自然的清新撫慰了我受傷的心靈,我的心緒平穩了許多。

“這幾天心裡不太舒服吧,閨女?”媽媽的語氣似乎帶著一絲喜悅。我低下頭,隨手撿起一片落葉,說了句違心的話:“哪裡呀,挺好的!”

媽媽不再說話,我們沉默地走著,不遠處,不知誰家的孩子正在彈奏貝多芬的《黎明》,我側耳傾聽,琴聲雖不流暢,但貝多芬那一曲曲昂揚奮進的樂章又好像在我的耳邊響起,抬頭望天,幾顆明亮的星星好像在向我調皮地眨著眼睛。

還是媽媽先開了口:“孩子,你的未來之路還很漫長,如果一點挫敗感都受不起,以後該怎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終於我沒能忍住,淚珠子噼裡啪啦打溼了衣襟,打溼了曾經疲憊的心。又是一陣沉默,我似乎能聽到草叢間那微弱的蟲鳴。

“媽媽,您聽!這是貝多芬的《黎明》!”這次是我主動先開了口,“我一定會記住這支曲子,它會激勵我不斷前行,曾經的失敗絕不會成為我前進的絆腳石!”街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在我們身上,我看見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如今,紫藤蘿又開花了,仔細想想,人生之路雖荊棘遍佈,卻也有一路花香。踏著荊棘,嗅著花香,去追尋心中的夢想,這才是最踏實最美麗的人生。

輕輕摘下一株藤蘿花,心中繁星點點,嗅著她的芬芳,看遠方已是一片晴空。

又見花兒爛漫 篇6

高一作文 ,836字

樓下那盆菊花,仍在熱烈而奔放地開放著,一如熱烈奔放的生命,一如真摯深厚的友情。

那天一放學就看到中玉蹲在菊花前,那菊花原本是很好看的,只是不知為何這幾天花瓣接二連三地稠謝,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幾縷黃花瓣也耷拉著腦袋,蜷縮著身子。這有什麼好看的呢?晚飯時才知道她班的一個同學得了急性闌尾炎,住院了。有人說花是有靈氣的,所以他看菊花,若菊花開得好那麼那個同學就會很快好起來,可菊花成了萎糜不真的樣子,中玉低下頭,有淚珠落在桌子上,我暗笑小孩子的傻里傻氣,花和人有什麼關係!?再說闌尾炎又不是什麼大病,住十幾天院就好了,也真當回事兒!

不成想,中玉好幾天都顯得憂心仲仲,心不在焉,我不得不警告她:“專心點兒!別耽誤了學習!”不料,她竟一扭頭跑到樓下,撂下一句話“哪有心思”,又去給菊花澆水、鬆土去了。別說,她侍弄的菊花還真有點樣子,葉子綠得更健康了,花謝的地方鼓出小包來,像是嬰兒睜開眼睛,先窺探一下這個世界,風一吹來,搖頭晃腦,煞是可愛。還能開出花來嗎?我心中倒也有些期待了。

又過了幾天,中玉興高采烈地跑進來告訴我,花快開了。我趕緊跑到樓下,果然已經長出成形的菊花來了,只是還團聚著,只有一縷花瓣張開了,燦爛的金黃有點讓人眩目。第二天她向我炫耀,手舞足蹈地說:“小妹,你還別不信,花真的是有靈氣的,菊花開了,結果今天老師說曉雪明天就會來上學了,哼,讓你看不起我,。”曉雪就是他住院的朋友。怎麼?那菊花開了?奔到樓下去一看,怒放的菊花也“張牙舞爪”地向我炫耀,一縷一縷的花瓣四處伸張著,像凡高畫的向日葵熱烈的舞蹈著,一恍神,那金黃動起來,水母似的游來游去。花竟然又開放的如此美麗!

中玉又變得活潑好動,吱吱喳喳像麻雀似地說著當天的趣事,也想很多小孩子一樣,很快就把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可我忘不了,忘不了菊花在這個秋風蕭瑟的季節頑強的生命;忘不了中玉的有情有意關心朋友。菊花的怒放彷彿在嘲笑我的蔑視,中玉的做法和想法竟顯得我“冷酷無情”。

燦爛的菊花迎風搖擺,又見花兒爛漫……

又見春花爛漫時 篇7

國一作文 ,654字

當和煦的陽光再次照耀大地,當溫暖的輕風再次拂掠萬物的時候,春天,也便悄悄的來了。

新燕的呢喃,喚醒了惺忪的桃樹。於是,他伸了伸懶腰,吐出一串粉色的音符。樹下的小草也探出嬌綠的身子,充滿好奇地張望著周圍,在不知不覺中,給原本荒涼空曠的土地鋪上一層綠毯,給暗淡的桃林又添了幾篇鮮亮。於是,這樹林便紅綠交映,淡淡幽香沁人心脾。睡眼朦朧的蜜蜂再也禁不住這香味的吸引,成群結隊匆匆趕來,爭先恐後的品嚐著第一縷香甜。高潔的玉蘭終於衝破了厚厚的花苞,緩緩的舒展開潔白如玉的花瓣,愜意的享受著溫暖,淋浴著春風。人們不禁在他它腳下駐足,陶醉於那份高雅,那份純潔。它依舊是迎風而立,只是用粗糙黯灰的面板,訴說著這美麗的來之不易。在那滿是裂紋的面板上,至今還有冬天的痕跡。沒有人知道,為了今天的絢爛,它付出了多麼艱辛的努力。這是生命之花,是頑強之花,是高尚之花。

大概是怕人們看演了滿園的紅河唄,丁香也迫不及待得將它紫色的花幕鋪展開來,遠遠望去,一簇簇,一叢叢,如雲如霞,如煙如霧。這亮眼的紫色,加之醉人的濃香,壤所有欣賞它的人都深深折服。繽紛的彩蝶絕不會錯過這難得的舞臺,在枝間成雙成對,在畫中翩翩起舞,用它們迷人的舞姿,喚起人們浮想聯翩,使人觀覓尋路。

春天的綠是嫩的,春天的紅是鮮的,春天的藍是淡的,春天的白是靜的,綠樹紅花,藍天白雲,共同繪成一幅絕妙的春之花捲。在這美麗的畫卷中,滿地盡是花紅柳綠,奼紫嫣紅。

又見春花爛漫時,我自心往神馳;君不見蝶戀蜂舞花中過,碧葉粉瓣滿地拾;日照花簾如煙漫,風吹白楊似鋼直,怡然望春池!

又見那條巷 篇8

國三作文 ,797字

時光匆匆,周遭一切都在變化著,唯獨你安靜地在那。

—題記

從小,一放假我就喜歡回老家。在老家,奶奶總是會帶我到門外的巷子裡去找夥伴玩。

老家門前的巷,不像江南的巷那樣曲折、蜿蜒和幽靜,它是平直的,石泥路上常有孩子擲玩的小石子,前後房屋都不高,所以陽光總是鋪滿整條巷。巷不長也不寬,剛好容下一輛三輪車和小小的路。它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在我心中,它卻一點也不普通。

門前的巷是很乾淨的,因為家家戶戶每天都會出來打掃,孩子們總喜歡赤著腳丫在巷子裡追逐打鬧,我也不例外。我總是扎著兩個小麻花辮兒,穿著碎花裙,光著小腳丫,兩手提著鞋子,屁顛屁顛地追在哥哥姐姐後面在小巷中來回穿梭,玩抓人。抓到人後,總會一手叉著腰,一手扶著牆,休息一會兒,然後再露出缺了幾個口的小白牙咯咯地笑。

每到下午的時候,巷裡總是安靜的,大多數孩子都去睡午覺或幫著大人跑腿去了。我這個調皮蛋就會跟著奶奶,帶著小板凳去到巷裡陰涼的人家前,和這巷的老人們聊聊家常。可我哪裡坐得住陪她們聊天兒?我左瞧瞧右看看,尋思找些新奇的玩意兒。奶奶總是知道我這性子,就會從荷包中掏出幾毛錢,讓我去巷口熟識的鋪子買陳皮糖和“豬耳朵”吃。奶奶用吃的打發了我,就和老人們搖著竹扇悠然地聊著天,好不自在。而我含著陳皮糖,嚼著“豬耳朵”,在一旁拿著小石子在地上畫小動物,玩得不亦樂乎。

前段時間再回老家,周圍都建起了高樓,新房子,門前的小巷和那個片區冷清了許多。兒時的玩伴都長大去外地讀書了,很多人都買了新房搬出去了,就連巷口的小鋪也不在了,我再也吃不到好吃的陳皮糖和“豬耳朵”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站在巷口,向這條充滿回憶的巷望去,它沒變,它還安靜地在那,陽光還是會灑滿它,只是不像從前那般乾淨熱鬧,蒼老了許多。看著它,在那繁弦急管的新區中顯得尤為突出,堅持著自己,心中竟有些敬佩。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唯有你還堅定地默立在那,我親愛的小巷。

又見蘆葦海 篇9

國三作文 ,769字

中秋佳節,叢桂怒放,葉子被月光勾勒出一道銀邊,夜靜月輪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我踏著舊路,回到這裡,記憶開始與現實重疊。

今年中秋,一家人回來探親,看見老家變化了很多。沒變的是這亙古的月光和酒香。

還記得以前的中秋夜晚,爺爺帶著我,路過大街,穿過鬧市。晚風路過陶壇吹散了酒香,倒空的酒壺還掛在牆上,等星星都被點亮,人們能閉著眼睛聞到酒香……

“爺爺,我們不是要去這兒賞月嗎?”我指著很多路邊的小攤,有賣涼水的,有賣西瓜的。攤子旁都會擺幾張椅子,人們在那裡邊賞月邊閒聊。

“是啊。不過這裡看月亮不漂亮。”爺爺故作神祕的提了提語調,似乎毫不留戀街道上的月光。

手被爺爺牽著,能感受到爺爺手上的老繭和清晰的紋路。我們來到村尾,放眼望去,一片閃閃發光、金色璀璨的海洋—一片蘆葦海。

蘆葦海盪漾在金色的月光下,如同鏡子一般,蘆葦投影在最溫柔的波濤。或許是忍受不了月下獨酌的寂寞,幾個老傢伙們相約一起在此賞月。

“今兒個的月光不錯。”“酒沒上次好。”“上次是哪次?”幾個老人家一坐下就開始閒聊。論月光的明暗,論老酒的清濁。

爺爺開啟陶壇,甜甜的桂花香味,金色的月光照在蜂蜜色的酒上面,晃呀晃……鵝絨絨的蘆花,搔首弄姿,掀起層層絮潮。

“香嗎?”我點頭。“想嚐點嗎?”我猛地甩著我的腦袋,“別告訴你奶奶啊……”“好!”不管爺爺嘮叨什麼我盡是說好。

酒的味道我是記不清了,只模糊的記得風霜浸透歲月爬上爺爺的臉龐,蕩蕩蘆葦,和桂花香味的晚風。

“大姨,您還記得這曾有片蘆葦海的,現在是在哪個地方?”

“哦,你說那片蘆葦啊,幾年前早剷平了。”

“啊……是這樣啊。”我有些失落。爺爺去世後,我就再也找不回那片記憶中的蘆葦海了。

老家的酒香依舊,只不過不是熟悉的老人論酒清濁。月光下的燈火瀰漫,我彷彿又見到了那片金色的,璀璨的蘆葦海。

又見古鎮 篇10

國三作文 ,609字

夜晚,月光輕柔地透過雲層,但月光與燈紅酒綠的道路比起來,是如此微弱……

走在寬敞的道路上,五彩的招牌不停地閃爍著,心中不免自主地失望著,這裡怎麼會變成這樣?來來往往的人眼色平淡、空虛,街邊開滿了酒吧,傳來一陣又一陣雜亂無章的樂曲。突然,一幢華麗的房子出現在眼前,與這裡格格不入,進進出出的都是身著華服的人……

追隨著光,我回憶起了童年的時光……

走過一座年久失修的石拱橋,走進這座小鎮,迎面撲來陣陣的柳香、花香,令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這裡。

路上的青石臺階上已長滿了青苔,它歷經了歷史的風霜,流露出一絲滄桑。路旁的民居古樸自然,植物與房子融為一體,別有一番大自然的氣息。偶遇在小河旁洗衣的少女,親切地向我微笑。她臉上的微笑親和、自然,是如此純淨。

追隨著光,我走進了小巷,逐步沉了進去。它如此長,令人無法辨清來路,但無人去尋來路,只是領略它的神祕。

漸漸地,雨下了起來,正如古鎮的寧靜那般祥和,溼潤著人的心田。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雨後,花朵上沾滿了露珠,帶來一絲芳草和花的氣息。整個古鎮,在紅霞的照耀下,如此美麗迷人,如同一幅江南的水墨畫……

漸漸地,我身邊的光散去,看見遠處那美麗的樓房前,門前的服務員僵硬地笑著,那麼勉強,那麼不自然。

痴想許多年後,我右手輕端茶杯,左手輕托杯底,看著窗外,人們把高樓拆毀,把馬路變窄,鏟去石青,鋪上青石板,一切重歸原景,不知這一不現實的夢,能否圓滿,帶回這畫中的情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