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農村相關作文20篇

古老的農村 篇1

國一作文 ,568字

我姥爺家住利國吳廟村,最近那發生巨大的變化。

到了那,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大門。上面寫著:吳廟村,這個古老的農村終於有了一扇美麗的大門。再向前走,你會發現曾經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變的十分牢固。路旁也修上了路燈,不再像以前那樣晚上走著走著可能會被東西絆倒。公路兩邊的土屋變成了紅磚瓦房。

再往前走,來到了那曾經是小木橋,現在修成了水泥橋的地方,我想起以前人與車過橋時,原先的橋搖搖晃晃,人的心中忐忑不安,生怕掉下去。河兩旁用了石塊修建上了,以前經常有人因為在河邊斜坡打水,踩到了薄而身亡的事,現在不怕了知民心的村長在斜坡上建了用石塊搭成了大提。還修了幾處樓梯和幾個水泥臺子,方便村民取水灌溉。

再到橋的這邊,新修了一個全民健身廣場,裡面修了許多健身器材和許多娛樂的器材、二個籃球架等。不信你看,村中的大孩子正在打籃球了,看他們那股認真讓人想到NBA籃球協會。

再來到村民家中,你會發現村民家中也發現了變化。比如我姥爺家,曾經的園中除了菜什麼也沒有,現在增添了許多動物如:小狗、小貓、小鵝、小白兔等。園中有了他們熱鬧非凡。姥爺家曾經的電視是衛星電視,原先常常找不到臺。現在鳥槍換大炮,變成了數字電視。我問姥爺:“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姥爺說:“在黨的偉大領導下,使我們脫窮的。”

是呀!我相信在黨的偉大領導下,會使多個古老的農村變為嶄新的農村。

河北老家的農村生活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07字

暑假來了,媽媽說要帶我去她的河北老家看望姥爺,體驗農村生活。農村生活是什麼樣的呢?帶著期盼,我們出發了。

路很遠。河北老家位於滄州市獻縣西蔡村,那裡真偏僻啊,我們下了火車,又乘坐了三個小時的大巴,到了河間縣(因為西蔡村位於獻縣的邊緣,離河間縣近)。這時,已是下午5點,沒有通往村裡的公交車輛了,我們找了一輛計程車,開往西蔡。路上,我看到了藍藍的天上飄著幾絲輕薄的白雲,路邊有大片大片的田地或樹林,田裡大多種著玉米,風兒吹過,田地裡泛起一片一片的綠浪,又象綠色的絲巾飄舞,真漂亮啊。

北方農村的房子大多是平房,座北朝南,佈局整齊,道路都是井字形的。姥爺家就在村中心旁,院門內是一個大院子,院子裡有一個柴火棚,還種了八稜瓜、南瓜、茄子、辣椒、豆角、葫蘆瓜、西紅?{等好多菜呢。正屋進門是大廳,兩邊各有一間房,右側房間後還有廚房、洗澡間。右側房間的床真大呀,貼著牆用磚砌的床,足有兩米寬,三米多長。原來,這就是北方的炕。炕中間是空的,與廚房的灶臺相通,用灶臺生火做飯時,熱氣就會通到炕下,整張炕就會暖暖的了,根本用不著空調、取暖器什麼的,環保吧,哈哈。房間後還有個小後院,應我的要求,姥爺在後院養了三隻小鴨子,還給它們挖了個小小的坑,因為鴨子要游泳嘛。不過,這個坑真的好小的哦,能游泳?

北方缺水,農村就更缺了。這裡沒有自來水,是由村裡在附近水源地挖了口深井,再用水泵抽水上來,通過類似自來水管道傳給各家各戶,用起來感覺和自來水差不多。但是,送水時間只有早上6點到10點,所以,各家各戶都準備了大大的水缸用來儲水,以備整天的用水。

北方日出早,早晚涼快,中午太陽曝晒,所以,早上也是澆地做農活的時間。村裡的人五點多就起來幹活了,到了九點十點,就是大家休息娛樂的時間了,十字街那裡樹蔭下,就會有一兩攤下棋的人聚集。晚上吃過飯後,大家就在家裡看電視,或者在院落裡乘涼,感覺很休閒舒適,再加上清新的空氣,城市裡的人應該會很羨慕吧?姥爺也起得很早,大約五點就起來了,起來後就儲水澆菜、準備早點。媽媽和姨媽也起得很早,大約六點吧(估計是被姥爺吵醒的),她們起來後就洗衣服擦桌子什麼的,於是,我和星皓哥哥也被吵醒了。這時,已經到了八點左右。除了去走親戚,我就是在家裡寫作業,周邊也沒有什麼玩的,星皓哥哥就不停地看手機,生活真是枯燥無味啊。

偶爾,我們也會去姥爺村裡其他人家的院子看看。俊生爺爺家有兩個院子,種了好幾棵杏、桃、李,可惜現在即不是開花時節,也不是果子成熟的時候,只能看看綠色了。香葛舅媽家院子裡有許多太陽花,白的、粉的、黃的、紅的,花朵比大人的姆指稍大,重瓣,開的挺豔麗,好看極了。午、晚餐,我們就在自己院子裡摘些姥爺自己種的菜,新鮮又環保。

晚上,我們就開啟院子裡的燈在院子裡乘涼,燈光引來了好多的金龜子、飛蛾,它們在燈光附近聚集開會,時不時有蟲子飛來又飛去,又引來了一些壁虎在周邊虎視眈眈。我拿蒼蠅拍,想去消滅一些害蟲,一拍下去,它落到了我的頭上,嚇得我往旁邊一跳,跳到了姨媽身上,差點把姨媽推倒。誰知,金龜子的殼太硬了,我受了驚嚇以後,它居然振翅飛走了,真是可憐的我啊。蟲子們還把隔壁的貓也吸引過來了。貓兒邁著優雅的貓步趁我們不注意,敏捷地穿過院子,跳上圍牆,這優雅和敏捷的綜合體,也是我的理想啊。蟲子飛來飛去,貓的眼睛就跟著蟲兒轉來轉出,貓可沒這麼魯莽,不會輕易出動。貓兒選好目標後,就跳過去用爪子把蟲子扒下來,趁蟲兒還沒飛起,再用兩個爪子撲住蟲子,用嘴去咬。估計抓蟲只是貓的遊戲吧,蟲子那麼小,貓能吃飽嗎?

枯燥的農村生活啊,悠閒的農村生活啊。媽媽說: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我們要體會不同事物中的美好之處才行啊。

聽古老的文字說話 篇3

高二作文 ,873字

古老的文字散發著灼灼的光芒,閃耀在廣大的地球上,在人類最古老的起源中,默默的穿越時空隧道,向人們傾訴著什麼……

大河上下,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炎黃子孫不斷髮展演變文字。裂甲上歪斜的甲骨文,是我們的祖先凝結著多少汗水刻下的文字,它告訴我們它曾孕育出多少後字,曾經歷多少演變,無聲的記錄著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青銅白銀上的銘文,是那個時期的人們混合著血液深烙下的文字,它記載著每一件珍貴無比的器件的故事;竹簡上秀麗的《史記》,是司馬遷隱忍著多少屈辱噴灑出的文字,它告訴我們千百年前司馬遷所受的痛苦是多麼的刻骨銘心,告訴我們西漢繁榮的背後隱匿的真相多麼不堪;娟秀的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是書法家們飽含著淚水揮斥出的文字,它告訴我們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多麼的剛勁有力,“柳筋顏體”曾受多少人膜拜。聽,古老的文字在輕嘆。

北斗星移,古國傳奇。在深林中屹立的峭壁上,在那已經消亡了的國家的土地上。曾幾何時,楔形文字?@赫一時,如今卻被遮天的密林擋住了光輝,古巴比倫創造的屬於他們的獨一無二的文字,在黯然訴說著什麼,是回憶古巴比倫過去的繁榮?還是思念古巴比倫神奇的空中花園?我們無從知曉,只能隨著歷史學家的破譯慢慢知道一星半點。聽,古老的文字在哀傷。

繁榮衰敗,世事難卜。誰會想到在埃及肆虐的風沙中埋藏著曾聲名大噪的象形文字?誰會想到在古老的陵墓中依舊有文字在嘶吼它的不甘?獅身人面像,金字塔,一座座高大的“傳奇”拔地而起,塔內古老的石碑上有象形文字在閃爍光芒,記載著那些偉大的法老如何管理古埃及,古埃及人民又是如此建造出這舉世矚目的雄偉建築的,在那幽暗的墓穴中,隨著創造它的人們沉睡,它也陷入了深眠,曾經的繁榮一去不復返,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聽,古老的文字在哭泣。

然而如今,除非有興趣或者研究人員才會去研究古老的文字,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文字的吶喊聲越來越大,我們是否應該抽出時間走進古老的文字,聽聽它們的聲音,聽聽它們是如何繪聲繪色的描述過去的興衰起落而不是機械的在電腦上顯示。

聽古老文字說話,你會感到心靈如古老的文字般純淨,質樸,源遠流長。

雲南一顆古老的明珠——傣族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6字

傣族,一個古老而神祕的民族,它是西雙版納頭頂上的桂冠,也是雲南一顆神聖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絕:建築絕!美食絕!服飾絕!

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進入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一叢叢鳳尾竹,一大片油綜林,唯有叢林深處傳來的那一兩聲雞犬聲,顯然竹林隱藏在這蒼翠的綠色之中了。竹樓是傣竹傳統的建築形式,十分別致。整個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一般種植花木果樹,養殖牲口。主樓有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撐。屋內橫樑穿柱,有的橫樑上雕刻著花紋,好不典雅。傣家竹樓建築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清雅美觀,在室內坐著,定會覺得微風徐徐,花果飄香。

要說美食,何不品嚐一下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飯呢?其味獨特,源遠流長。青翠的竹節裡,米飯醬黃,口感柔韌,更有臘肉拌在其中,青豆更添加了一分鮮味。黃的黃,紅的紅,青的青,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口味極佳,嚼一口,甘美的米飯,鮮美的臘肉,脆嫩的豆子,總就一字兒:“絕!”更有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竹清氣,令人陶醉於它的美味。傣家菜的特點是清淡,開胃。既如此,就來了解下牛撒脾吧。牛撒脾的湯是綠的,菜是綠的,既有苦味又有清香,既有肉鮮,又有蔬菜的清香,喝一口,令人神清氣爽。

傣族服飾最為特別,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男子服飾顯其英俊瀟灑,女子以腰細為美,因此穿著窄袖短衫,下身套著長筒裙,緊緊裹住身子,顯其修長苗條,不論走路做事,都給人一種俊俏、飄逸的感覺。

悠藍的天空,碧綠的山川,蔥翠的竹林,清澈的河流,不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這就是令人嚮往的傣族!

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 篇5

國三作文 ,936字

披一路風塵,看斗轉星移。師徒四人,走過風霜雨雪,走過大千世界,走過滄桑歲月。將這一段長長的旅程用文字鋪展開來,變成了一部古典文學中的煌煌鉅著—《西遊記》。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在文學的天空上燦燦生輝,並且歷久彌新。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乃是吳承恩所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書中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的取經之路,不管是嫉惡如仇的孫悟空,貪玩、好色、不失善心的豬八戒,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的沙和尚,還是誠心向佛、頑固、善良的唐僧,都各有特色。

這本書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些啟示和體驗。有些人喜歡它的人物形象;有的人喜歡它的語言特色;有的人喜歡它的精神象徵。這本書也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孫悟空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叛逆、直率、不畏艱險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對待壞人從不手軟,對待可憐之人卻心存慈悲,愛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他這一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無私奉獻精神,一種慈悲的精神,一種豪爽的精神。

豬八戒的本事並沒有孫悟空那麼厲害,而且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美色、一身毛病,但人很憨厚單純、敢於與妖怪鬥爭來保護唐僧,偶爾在師傅旁邊告告孫悟空的狀,讓孫悟空吃吃苦,偶爾耍小算盤,不過都是作繭自縛。他這一人的形象也告訴了人們不要期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沙和尚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只想保唐僧取經,謹守佛門戒律,雖然他的性格並不突出,但在小說裡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給人們帶來的就是簡單平凡、憨厚老實。

唐玄奘愛好和平、和睦,有純潔、善良的心靈,他不怕取經路上的艱辛,勇往直前。有時也是一根筋,只看表面並不瞭解內心。不過他讓讀者學會堅強,知道怎麼看人。

這四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也是因為有這四個人物才能讓小說如此大受歡迎。

雖然這本書歷史悠久,但還是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它深刻的告訴我們正邪不兩立,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一直存在,所以我們決不能氣餒,要勇敢的走下去,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青少年需要的嗎?不過也不能盲目付出,要運用智慧,使事情事半功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學習、生活上也一樣,不能遇到困難、挫折就認輸,要敢於面對,要相信自己不管多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其實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所以好好努力吧!

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篇6

高二作文 ,882字

歷史的千年餘暉搖落了那些花季雨季,我們不妨把或深或淺的記憶放進日記,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

—題記

飄來了,飄來了……

天邊飄來的白雲是放牛娃唱出來的嗎?是童年吹上天的蒲公英變的嗎?是那掙脫雙手的白蝴蝶的化身嗎?……遐想中,那風箏的細線把我拽回了故鄉。

我記得那一無片瓦的村落,記得那共飲一河水的樸實村民,記得我在青草地上爬滾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記得村東白鬍子爺爺長長的旱菸杆,我更記得村口那古老的石磨……

那時候,沒有電,更沒有碾米機。碾米只靠一架古老的石磨。石磨坐落在村口的一個草棚裡,有多少年代誰都說不清,就連白鬍子爺爺都說,他的爺爺的爺爺也沒說清。

“吱呀,咕嚕。咕嚕……”石磨每天都重複著一首古老的歌調。

我常常像小狗一樣蹲在一旁,看著爺爺弓著脊背,牛一樣喘著粗氣推著沉重的石磨。我望著玉米粒被碾成細細的麵粉,十分欣喜,因為我再也不會盯著鄰居家的阿姐的玉米餅垂涎咽沫了。我時不時把掉在地上的玉米屑拾起,放在口中,細細地嚼著。

“吱呀,咕嚕,咕嚕……”爺爺的汗水灑落在深深淺淺的磨道上,也灑落在無奈的搖頭嘆息中。這石磨的歌聲雖然單調,但,比起外婆講的讓我聽出耳繭的“小紅帽”強多了。於是,我不懂事的心透出了天真的快樂。

後來,磨聲由快板變成了慢板,磨槽多了塵土的飛揚,我嘴邊也少了玉米餅的香甜。我幫爺爺推著沉重的石磨,心裡怪是難受。這沉重的石磨啊,從遙遠的昨日碾來,碾彎了我爺爺的脊背,也碾出了鄉間的寂寞;碾走了我的童年,也碾碎了村民們世代的夢……難道這就是故鄉的主題曲嗎?

而今,爺爺去了天國,奶奶的故事早已無人續說,磚瓦房取代了草棚,礱穀機替換了石磨,水泥馬路修到了門口,有線電視連線了全國……唯有那棵古老的柳樹依舊站在村口,迎來送往,話說滄桑。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要駐足村口的柳樹下,總愛觸控那被風雨剝蝕,長滿青苔的古老石磨。駐足樹下,我想念爺爺就像爺爺當年盼我回家一樣;觸控石磨,我彷彿看到了爺爺駝背推磨的情景,彷彿又聽到了那單調而悠長的石磨聲,我更感受到了世代洪流滾滾向前的堅定與執著。

“吱呀,咕嚕,咕嚕……”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烏鎮,一座古老的城 篇7

國二作文 ,744字

搖曳於水中的倒影,錯落有致的民宅,層疊翹飛的簷角,大小不一的石橋,緩緩流淌的河水,青磚黛瓦,無一不透露出這座城市的歷史悠久。

這就是“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烏鎮。

烏鎮雖然沒有西湖的絕美,沒有皇家園林的奢華,沒有萬里長城的恢巨集,但卻有著江南水鄉獨有的氣派,那洗盡鉛華後的婉約靈動,正是它獨特的魅力。

烏鎮那已然成為經典的水鄉風光讓人讚歎不絕。古樸、典雅是烏鎮房屋的特色。潮溼的青石長階,即便是在夏天,也生出了一絲絲涼意。給烏鎮添上一抹抹色彩的,正是那一棵棵蒼翠的柳樹。

一陣微風拂面,柳枝便隨之搖擺,樹影婆娑,丰姿綽約,在陽光的照射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

我們遊覽的是西柵景區。走進西柵,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石橋,石橋飽經風霜,經過一次次風雨的洗禮,石橋上雕刻的花紋早已模糊不清,卻透露出一種歲月無言,卻又萬語千言的豐富與深邃。

烏鎮的水清澈見底,如一塊一塵不染的碧玉,不帶一絲雜色。水中的魚總是那麼歡脫,或快或慢地在水中游動著。

乘船渡過元寶湖,穿過西柵大街,走過通安橋,我們走到了敘昌醬園。園內空地上擺滿了形狀相同的醬壇。而敘昌醬園的不遠處,則是亦昌冶坊,一進坊,就能看見一個大鍋豎立在內,支撐著鍋的方臺上,刻著幾個字“天下第一鍋”。

走上棧橋的時候,恰巧看見幾個人在餵魚,原本沉於水中的魚聞到食物的香氣,漸漸地浮出水面,餵魚的人將魚食四處拋灑,魚群都聚集在一個區域,每一條魚都很肥大,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星星點點,閃爍不停。

草木本色染房,將是我觀賞的最後一個地方。一陣風颳過來,晾晒在空地上的布匹飄蕩起來,各色各式,直叫人看得眼花繚亂。布匹紛飛,像是揮動告別的手,在送別我們。

清新而脫俗,秀麗而雋永,古色古香而不加修飾,這就是烏鎮,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

美麗的農村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9字

我生活在農村裡,農村的景色美,人也美。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熱鬧,但空氣可比那裡的更清新,讓人心情舒暢。

我們那裡的景色,就像一幅美麗的畫,讓人看了就心曠神怡。一棵棵柳樹排著整齊的隊伍,春天到了,她那美麗的長髮,頭上戴著綠油油的髮簪,讓人羨慕不已;清澈見底的河水,有許多在嬉戲的小魚兒,當一個龐大的身影過來時,它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四面八方地溜了;哇!這時天上出現了一隻美麗的喜鵲,喜鵲是吉祥鳥,在我們這裡經常有,它就像在給我們保平安似的,經常吸引了很多人來觀看,有些人竟把它拍下,製作成照片,掛在自己家的牆壁上。

農村裡的景色多美啊!當然也吸引了我們的興趣。

夏天,驕陽似火的太陽,照射四面八方,就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天空上。下午,我和爸爸還有幾位叔叔一起去河中游泳,在半路中,我遇見了我的好夥伴,當她知道我要去游泳時,便毫不猶豫地陪我一起去了。到了那裡,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可惜我不能下水了,因為我的腳扭傷了,我好傷心,只要一碰到水,腳就會疼。所以我只能看他們玩了,陪我在一旁的小夥伴,當我看到她那雙眼睛,似乎覺得她很想去游泳,我便讓她的心願達成。哇!當她下水的那一刻,把我驚呆了,我們農村的孩子竟然會遊得那麼好,爸爸他們對她真是佩服,真是讓人羨慕不已。回去時,爸爸他們帶著一大盆的蚌,個個都鼓鼓的,恰巧我見旁邊有一個刀,我拿起刀,輕輕地把它塞到蚌的縫裡去,使盡了吃奶的力氣,用力一搬,蚌裡一下子出現了幾顆亮晶晶的珍珠,我好開心,便接二連三的搬起來了。

這時,那太陽像跳水遠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的優美姿勢向人們道了“再見”。

戀戀不忘的農村生活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7字

我們生活在農村,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讓我們難捨難忘。回憶起來,總會咯咯地笑個不停。

小時候,每當看到奶奶在田裡拔草、打除蟲劑時,我心裡總是癢癢,便多次央求奶奶帶我去“玩一玩,耍一耍”。終於,奶奶受不了我的糖衣炮彈,答應了我的請求。

剛一跑到田裡,我就像回到我“家”似的,東奔奔,西跑跑;見到花就採下來;見到蒲公英就吹一吹……早把拔草那事兒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奶奶叫了我一聲,我才反應過來,準備做正事兒。我提著小籃子,一蹦一跳地來到我家田裡。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怎麼地裡的植物都一摸一樣呢?我還以為是我眼花了,看錯了呢!便趕緊揉揉眼睛,再定睛一看:怎麼還是一樣的?我摸不著頭腦,只好哭著去找奶奶。她聽了我的話,那真是哭笑不得,說:“孩子,你再仔細看看,哪些麥苗和雜草,雖然長得像,可還是有區別的呀!”我眨著閃著淚花的眼睛,似懂非懂,蹲下來,一顆一顆地辨認著……

就這樣,我頂著炎炎烈日,不顧蚊蟲的叮咬,仔細地拔完我眼中的“草”,儘量不放過任何一個漏網之魚。收工後,奶奶看著汗如雨下的我,再看看籃子裡的野草,欣慰的笑了,誇我拔完了“所有的草”。我知道,其實我沒有那麼出色,以致拔完所有草,但聽到這番話,我明白了奶奶對我的愛,也漸漸戀上了農村生活!

每當走在鄉間小路上,問這油菜花香,感受著徐徐涼風的溫度與速度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生活中的點點趣事,便會咯咯的笑個不停!

我愛農村,我戀農村生活!

有趣的農村生活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8字

在那一碧千里、百花盛開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只有一粒米大的小山村,在這個小山村裡住著八戶人家,這裡的村民們每天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在這裡,春天樹木穿上了新衣,百花露出了紅紅的笑臉。到處紅花、綠葉、小鳥,應有盡有。對於這小山村來說,春天的到來就是希望的到來。清晨,男兒老少們趕著水牛,身背鋤頭、犁、背籮……向自家的稻田走去。有的男兒騎著摩托車,放著優美的音樂,也急匆匆駛向自家的田地裡。他們把田鬆開後,拿著金燦燦的稻種灑下希望。

夏天,烈日炎炎,女人們忙著織新衣,這裡的女人們似乎在比試著誰的手藝更巧,都把各自的衣服繡上各式各樣的東西,比如衣袖上縫了很多的圖案、小圓珠等,看上去特別漂亮。還有許多人在樹下悠閒地乘涼,他們有說有笑,好象在述說豐收將要到來。

金秋十月,稻花飄香。秋天到了,秋風送爽,曾經種下的希望,默默地實現了。果樹上掛滿了紅燈籠。稻田裡,金燦燦的稻穀個個笑彎了腰。這時人們可樂了,唱著豐收的歌,在田裡收割。收割完,他們揹著沉重的稻穀,走在紫金的海洋裡,還帶著滿懷的愉快回家。

冬天吃著秋天豐收的食物,心裡感到甜蜜,濃濃地留在心頭。

是啊!冬去春來,村民們又有了新的希望,新的豐收,新的愉悅。這生活,難道沒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