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伴我行相關作文20篇

古詩伴我行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9字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已火遍全國,是什麼原因才使它這麼紅火呢?古詩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古詩伴我行,我們的成長有古詩相伴,我們的一生有古詩跟隨左右。古詩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東西,沒有它,傳統文化就從此告一段落。

當你絕處逢生的時候,你就會感嘆道:“哈哈!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當你目睹到太陽姍姍來遲,山水如畫,春風吹拂著花兒草兒時,你就會不由吟誦道:“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當你發現沙漠如雪,月兒似鉤時,你就會道:“大漠似如雪,燕山月似鉤。”當你飽覽到江南的美景之後,你就會讚歎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些事物中隱藏著詩句,要靠自己去“發掘”。

古詩其實無處不在,就等你自己去探索,與詩相伴,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人的一生如果有古詩相伴,那會是多麼有意義啊!

讓我們一起與古詩相伴!與傳統文化相隨!

古詩伴我行 篇2

國二作文 ,1017字

古詩——中華文化的瑰寶!那一篇篇流芳百世的佳作,給了我們無盡的教益。

在我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認知古詩。她陪我一起閱讀書店裡買回來的配有插圖的《唐詩三百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些句子,我都能琅琅上口。那時的我還小,不太懂詩句的意思,只知道了原來小草是燒不盡的,是春風一吹就又長出來的;明白了所有的媽媽都愛孩子,要讓孩子吃的飽穿的暖。那時的我,跟著媽媽讀著一首又一首古詩。

當我上了幼兒園,我算開始正式接觸古詩了,因為我就讀的幼兒園正是一所古詩詞特色的幼兒園。每天早上我一踏進幼兒園的大門,就會聽到操場廣播裡迴圈播放著小熒星藝術團的孩子們用歌唱的形式吟唱的一首首古詩。此時,我都會跟著優美的曲調,一邊唱一邊走進教室,這一路我還能欣賞到製作精美的古詩角,過道上、樓梯的轉角處、教室外的走廊裡,隨處可見。課堂上,老師也會通過多種方式教我們認識古詩:繪畫白鵝,我記住了《詠鵝》;參觀公園,我學會了《詠柳》……就連每天的早操,也被改編成好聽的曲子成了古詩的律動操,我在唱唱跳跳中接受古詩的薰陶。

上了小學,語文課本上每個單元都有古詩二則,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更深地體會到那一則則古詩的意境及寓意。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幼兒園學的時候,在我的意識裡,我天天可以和我的朋友見面,自然無法理解詩句的意思,現在語文書上教到這首古詩,透過老師一句句的分析,我體會到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我們在學校依舊每週都會接觸古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沉鬱頓挫的吟誦中,我不僅看了一個憂國憂民的政治家的形象,那受時代束縛而壯志難酬的苦痛之情也讓我不禁隨之黯然!音樂課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吟唱,同樣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雄才偉略的蘇仙不計個人得失,祝願天下人的曠達胸襟……除了課本上的每週一詩外,一年一度的“古詩遊園燈會”也令我受到了特殊的薰陶,我們在“遊玩”中觸控先賢的衣袂,感受中華民族滄桑而悠遠的腳步……

中華古詩浩如煙海,讓我們徜徉在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感受中華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色古香伴我行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從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詞環節開始,今晚的好戲也隨之上演了。

“我們是‘古色古香隊’。”“我們是‘一支筆隊’。”張錦舉起一支筆說道。“不行,既然他們叫‘古色古香隊’,那我們就叫‘古香古色隊’。”許筠建議。老師想都沒想就回絕了:“這隊名都把我繞暈了,我來幫你們取一個,就叫做‘萬紅一紫隊’吧。”“好!”在同學們的應答聲中,分組輪番背古詩的環節正式開始。

由“萬紅一紫隊”開場,王依鳴背了一首《遊子吟》,而我緊接著背了一首《水調歌頭》。當七八個同學背完時,輪到了“萬紅一紫隊”,他們竟然詞窮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首詩。自然,我們贏了。大家興奮地擊掌,慶祝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第二輪比賽名為“搶答補詩”,老師說:“人生若只如初見。”對手馬上舉手了,即使我奮力舉起自己的手,也無濟於事。眼看著對方的第一分順利到手,心中很是不甘。誰知,下一道題目我們也失利了,對手一連拿到了兩分,這更激起了大家的鬥志。後來,我們直追三分,心中無不歡喜。對手也心懷不甘,想把我們打個落花流水,卻未能如願。終於,到了賽點,我們輕而易舉地取勝了。

後來,當老師發下戰利品時,大家心中無不歡喜。我開啟糖果的包裝袋,把糖果塞入口,品嚐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

活動落下帷幕,這古詩詞的魅力也深深地吸引了我。古色古香伴我行,中國古典文學讓我明白了許多哲理,我成長了。

古詩伴我成長 篇4

國一作文 ,825字

我在慢慢成長,陪伴我的,除了爸爸媽媽,還有那一個個動聽的旋律,那一首首美麗的詩歌。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童年時,我眼中的鵝,只是穿著一身白色的“毛衣”,昂著驕傲的頭顱,在水裡嬉戲的紳士,但駱賓王的《詠鵝》卻讓我發現,原來那普通的鵝,也可以成為一首詩歌,這不禁勾起了我對古詩的興趣。

上了幼兒園後,我發現詩可以教會我們一些道理。李紳的《憫農》,不僅只是描繪農民伯伯辛勤耕種的場景,也教育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種的糧食,正如詩中所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孟郊的《遊子吟》讓我們知道愛母、敬母、孝母,因為母恩難忘。

進入了小學,我們學的詩歌就很多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道理,也告訴我們如何為人處世。《望廬山瀑布》告訴我奔流而下的瀑布可以像天上的星星落下來一樣壯觀;《遊山西村》啟示我在遇到困難時不能灰心喪氣,輕言放棄,也許堅持之後會看到美麗的彩虹;《登鸛雀樓》鼓勵我努力奮進,一定要用更多的知識、更強的能力完善自己。

詩還提醒我觀察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勾起我的好奇:為什麼人們只在春天放風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讓我知道初生的荷葉與“一一風荷舉”的荷葉是完全不一樣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告訴我經霜的楓葉竟是那麼鮮豔;“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告訴我柔軟的柳條竟能和美麗的絲綢媲美……

詩歌並不都是快樂的,也會有讓我為之潸然淚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不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依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孤獨,“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的不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的艱難跋涉,“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的悲傷,這些都讓我知道詩其實就在我身邊,它可以是我們心中的喜怒哀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詩歌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我要用我有限的生命,在詩歌的海洋中激起更美的浪花。

古詩伴我成長 篇5

國一作文 ,1028字

世上優秀的古詩燦若繁星,星羅棋佈,讓我們追尋古人的足跡,體會古詩的魅力。遇見古詩,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題記

記得我第一次遇見古詩,是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當時,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發了張寫滿字的紙條,然後我們跟著老師朗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我們就跟著老師咿呀咿呀地讀著。回到家,我在媽媽面前背起詩來,媽媽還摸了摸我的腦袋誇我是乖孩子。然而,那時候的我並不知道李紳寫的《憫農》的真正含義。

後來,直到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的疑惑才得到瞭解答。那節語文課,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憫農”二字,同學們都在底下嘰嘰喳喳地念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時,老師轉過頭問我們說:“你們知道這首古詩的意思嗎?”我們都搖了搖頭。接著,老師意味深長地說:“詩的前兩句的意思是: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後兩句的意思是:我們每天所吃的糧食,每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聽後,不禁想到自己平常挑食、浪費糧食的情景,羞愧地低下了頭,眼眶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

這時我彷彿穿越了歷史長河,看見了古代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畫面。不遠處的田地裡,有一群農民伯伯頂著炎炎烈日,正在辛勤地勞作。他們頭上戴著白色圍巾、面板黝黑,眼睛在太陽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條縫。他們都光著膀子,手裡拿著鋤頭,在田地裡用力地鋤草、耕田,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流了下來。然後,他們就用脖子上的毛巾擦臉。他們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勞作,汗水一滴一滴地流淌著。我也好奇地跑過去拿起他身邊的小鋤頭,可是一點都舉不動。後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小鋤頭與地面有一點距離。但是還沒堅持多久,我又馬上放下小鋤頭,鋤頭砸到田地上,田裡終於裂了一個縫。這時我才明白,農民伯伯種田是多麼不容易啊!

傍晚放學回家,吃晚飯的時候,我把碗裡的飯吃得一粒不剩。媽媽好奇地問我:“兒子,今天怎麼吃得這麼幹淨呢?”我不好意思地笑著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時,媽媽摸著我的腦袋笑著說:“我的寶貝兒子,長大了!”

隨著年段的升高,我掌握的古詩越來越多,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蘇軾的《題西林壁》……一首首古詩餘香繞口,令我沉醉其中。

文字如風,古詩就是最涼爽的清風,迅速地撥開我們心中的烏雲;文字如雨,古詩就是最纏綿的雨,輕輕地洗淨我們蒙塵的心靈,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真諦!

遇見古詩,遇見更好的自己。古詩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古詩伴我成長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1字

看到冬天有人垂釣便會想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看到媽媽我便會想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看到老師便會想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讓我理解了老師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記得有一次下課了,同學們出去玩兒了,可我不想出去,便看起了《唐詩三百首》。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上課了,我是班長,上課了應該喊起立了,我卻被優美的詩句迷住了,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同桌推了推我,小聲說:“上課了,該喊‘起立’了。”我這才反應過來,可站起來卻隨口喊了聲:“天下誰人不識君。”同學們都愣住了,隨後便笑了起來,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有了古詩詞,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了;有了古詩詞,我也懂得了更多的知識。我相信,有了古詩詞,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更幸福!

古詩伴我成長 篇7

國一作文 ,1041字

古詩,乃文化之精髓,語言之精練,內容之濃縮,意義之深長。它宛若一座穿越歲月長河的橋樑,橫跨在我們心中,與古代相聯,古樸又震撼人心!

我,是一個愛詩的女孩。古詩,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它,就這樣陪著我慢慢長大。

種下“詩”的種子。

孩時,詩的墨香便環繞著我。我有一個姐姐,那時他剛好上小學。她時常會拿出課本,靜靜地坐在窗邊,用那清脆悅耳的聲音朗誦古詩。這時,我便會乖乖的坐在姐姐身旁,靜靜地聆聽—“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有時,我聽著,聽著,便在腦海中展開了另一個世界的憧憬與想象……這樣一來,“詩”便在我幼時心中紮下了深深的根,那樸素玉潔的花,便隨著我的成長,悄然開放。

與“詩”攜手,共同成長!

還記得,我背的第一首詩,至今仍是記憶猶新。偶爾與爸爸手牽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然間,望到池塘中的幾隻大白鵝,它們脖子高高地挺著,不住地叫著:“嘎—嘎—嘎。”不知不覺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綠色,隨著水紋盪漾開來。我好奇地望著這群快樂的天使。緊接著,爸爸便高聲吟誦起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於是,我便學會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詠鵝》。

上了小學,古詩的積累量大了。學習古詩,我再也不是從前的不求甚解,我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我讀出了詩中不一樣的美。我認為,美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美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脫與豁達;美就是王維“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與恬淡……升入初中後的我,對愛國詩篇更是情有獨鍾。文天祥一句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了他胸懷四海,為國家肝腦塗地,嘔心瀝血之情。在魂歸西天之際,陸游拖著病軀,揮筆顫顫微微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千古絕唱!

悲哉,壯哉!雄哉,前輩們,我為你們自豪!

腹有詩書氣自華。

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古典詩詞已伴隨著我的成長,融進了我的生活。它改變了我,也成就了我,它已成為一種潛在的氣質,如影隨形,將會與我相伴一生!

古詩的魅力,正如那燦爛的陽光,繼續照耀著我茁壯成長,我也要與你白首不分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征途中,詩詞的探索永無止境,不會停息。接下來,將會由我們接力,繼續傳承和發揚!

古詩伴我成長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7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猛然間,我已經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成長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我經常抽出一些空餘時間來背誦古詩。古詩已經成為我的精神食糧,背誦古詩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還記得嗎?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個一個字教我們:鵝鵝鵝;床前明月光……那時候,我們對古詩還沒什麼概念,只是一味去死記硬背。直到上了小學,才開始真正學習古詩,開始學會了理解古詩的意思,走近詩人。開始發現古詩的美妙和神奇。

瀏覽高適的“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使我彷彿看到了邊塞風光的奇特與壯美,吟誦白居易的“岳陽樓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欄”,讓我彷彿親臨八百里洞庭湖,品讀王樹楠的“矗翠嶙峋石柱天,好花開遍雪中蓮”,又讓我見到天山石柱直插雲霄雪蓮盛開的奇觀……閱讀,背誦古詩,讓我領略到大自然那美妙無比的景色。

通過古詩,我能感受到詩人那激昂慷慨的愛國情懷,領略祖國山河那奇異的壯麗與秀美。通過古詩,使我懂得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通過古詩,使我體會到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關心國家未來的博大胸懷,通過古詩,使我懂得了守邊將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誓死保衛祖國邊疆的決心和情懷……古詩讓我心中燃起了愛國的火焰。

閱讀古詩絕不是為了消磨時間,更不是什麼休閒娛樂。它是祖國文化寶庫的瑰寶,能夠最大程度的陶冶個人的情操。成長中,古詩伴隨著我,讓我時刻受到古詩文化的薰陶。

古詩伴我成長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9字

古詩是中國文化寶庫裡的一塊瑰寶,千百年來,它孕育了一代代中國人。古詩給予我心靈的啟迪,情操的陶冶。在我成長的路程中,古詩總是伴隨我的。

在我四歲時,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必背古詩》,讓我背。當時我還太小,根本不明白這些古詩的意思,只知道媽媽讓我揹我就背。在我上一年級的時,我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這時媽媽就又給我買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唐詩三百首》,這時我又學會了比較難的古詩——《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也懂了不少古詩的意思。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給我最大影響的是《離騷》中的一句詩。那時我上小學四年級,臨近期末時,我很貪玩,結果考的的成績一點兒也不理想。我十分失落,心情沉重。回到了家,我將成績單放在桌子上,拿起了一本書,隨便翻了一頁,這時提到了《離騷》中的第97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便上網查了一下,這才知道是一句勵志的詩。這時,我想到了自己,只是一次失敗,我就放棄了。真是不應該。現在我完全擺脫了當時悶悶不樂的心情。

古詩也給我寫作帶來了不少好處,在開頭結尾運用詩句,能夠迅速把整篇文章的主要觀點和主要意思,起到最好的“畫龍點睛”作用,使文章主題鮮明。

古詩教會了我許多知識,讓我們品味經典,沐浴書香。古詩伴我成長!

古詩伴我成長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7字

假期裡,周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裡面有一百五十五首古詩。

拿到書後,我首先翻開書的前言,映入我眼簾的一句話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裡“……背誦一些優秀的古詩詞,能使小學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和美的薰陶。”我覺得利用假期的時間,好好地學習書中的古詩。

這本書裡不少詩都是我學過或背誦過的,雖然這樣,但對詩的含義不太理解,看到這本書的譯文和賞析部分讓我精神為之一振。翻到《登鶴雀樓》這首詩的時候,我被詩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負所感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對我們少年的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學習永無止境。讀到《長歌行》裡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一個人少年不努力學習,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還有《遊子吟》裡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歌頌了母愛的偉大。

除此之外,書裡還有描述邊關戰士壯志豪情詩,有思念家鄉的詩,有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有表達朋友間的友情詩……我說也說不完。

總之,在反覆讀、背古詩中,我有了巨大的收穫,這些古詩詞將成為陪伴我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