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工匠精神相關作文20篇

呼喚工匠精神 篇1

國三作文 ,891字

“咔嗒、咔嗒…”一塊年齡過百的手錶堅定地執行著。這是一塊瑞士產的機械手錶,不僅承載著精密的機芯,更是烙下了瑞士表匠那追求極致,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

中國古代手工業非常發達,工匠們追求極致,技藝精湛,沒有什麼做不出來,幾乎任何物品都能做成藝術品。《核舟記》中談到,“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多麼精湛的手法呀!一個小小的核桃能做出如此多的造型,技藝之精為人所驚歎。

工業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製造技術豐富多樣,製作工具越來越強大,但高精度、高質量的產品卻依舊少有。這一現象是生產者對產品缺少精益求精的追求的表現。生活質量高了,社會氛圍變得浮躁了,名聲本就不好的國產商品依然粗製濫造,這種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前幾日閉幕的全國兩會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為推崇“多,平,快”的當下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提到德國,就會立刻想到人家那尖端器械和精湛技藝,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經濟損失慘重,而今經濟再次振興,靠的正是那異於別國的專注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精益求精已成為他們的傳統。

世界各地都有中國製造,但人們對其印象卻很一般,甚至無法讓本國人民喜愛,大多數中國人更喜歡外國貨。中國製造給人以工匠精神匱乏、低價低質的印象,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吸收德國、日本和瑞士這樣有著精益求精製造技術的經驗,由追求合格向著追求完美髮展,以質量強國,而不是以數量與人競爭。

羅民說:一個擁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

做人也要像做工匠,由浮躁變為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變為積極主動工作,真正熱愛企業、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職責。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裡出類拔萃,這也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現。

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學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境界。

傳承工匠精神爭做行者達人 篇2

高一作文 ,1110字

工匠遠非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工匠具有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成功的企業家身上都有工匠精神。

工作成為一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需要什麼精神支撐才能做到呢?“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祕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這就是工匠們的心聲。

工匠精神在歐洲,是象徵著瑞士鐘錶的品質,德國工匠的嚴謹與準確;工匠精神在中國,表示了航天精神,女排精神,乃至“非遺傳承”。

當今社會,“浮躁氣”濃重,追求“快餐式”的工作、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企業都在追求做大,做強,而不想做“小事”。試問:什麼是真正的大,什麼是真正的小?小的事業做到極致並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極致,這事業就是“大”,就是“強”;我們全方位的去考量“馬桶蓋”、“電飯煲”案例的時候,不難發現正是我們缺乏工匠精神所致;也同樣,由於我們的工匠精神才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

《工匠精神》這本書,教給我們的也不正是:專注產品、重視積澱、享受過程,這正是工匠精神與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間最大的差別。他們身上或許會少了商人的敏銳,但他們卻多了一份對事業的執著。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如何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呢?首先我們得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選對的?還是選貴的?這是一個問題,是一個連哈姆雷特也會糾結的問題。

工作不僅僅使我們賺錢謀生之道,更應該是我們追求目標,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明確目標,把夢想當做信仰”。這句話很對,我們需要尋找方法,達成目標,實現夢想。

工匠精神的價值在於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專注、一絲不苟且孜孜不倦。這就是工匠精神對我們的工作、學習的要求。

真正的踐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用一生為代價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種純粹的偉大。擁有修行的狀態,才能讓你的生命沉澱下來,才能讓你拒絕身邊無窮無盡的誘惑,才能抑制你的貪慾,才能讓你專注、聚焦,才能讓你把“簡單的動作練到極致就是絕招”。這也是我校行者文化的體現吧。

讓我們一起開始“真修實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煉自己的心性。精細,嚴謹的將工作做到極致,反思反省,實務精進。帶著“工作是一種修行”的工作觀,每天享受通過努力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也正是帶著修行的心去工作,成為一個快樂的工匠,去實現價值,去創造財富,去創造更燦爛的華夏文明。讓社會明白,褪去鉛華,真正珍貴的,是誠意的用心與對夢想的執著。

傳承工匠精神爭做國家棟梁 篇3

高一作文 ,747字

什麼是工匠精神?字典上解釋到:一種匠人精神,對一件事情,對一種信仰,一絲不苟,做到極致,執著堅守,一生熱愛的精神品質。

說起工匠精神,我先想到的是那些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的工匠手藝和傳統文化。古時的中國,曾是一個立於眾國之首的泱泱大國。繁華富饒,更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沒有小國家敢來侵犯。甚至有許多國家派使者前來拜訪,學習我們中國的優秀文化。

繁華過後是蒼涼,這些古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逝。但是無論時代怎麼變化,無論還有多少人記得8這些中國文化的精髓,總有那麼一群人,堅定不移的守護著我們中國的瑰寶,並且一代一代傳承,傳承這種精神,這種品質。

具體來說說景泰藍的製作過程吧。分為六個步驟—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來說說掐絲這一步吧。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掐絲工人心裡有譜,不用在銅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的粘成圖畫。他們能自由的在銅胎上粘成山水,花鳥,人物種種圖畫當然也能按照美術家的設計圖圖樣工作,他們雖然不是美術家,但是在這一方面他們並不遜色。製作的工人都知道刻畫的時候用繁筆,為接下來的點藍燒藍做好充分的準備。他們使景泰藍物推陳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愛好。當然這也需要花費他們好大的功夫才能完成。他們心裡明白,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就是如此。他們一生堅守這個職業,一生執著,一生熱愛。其中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心裡知道。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就是如此。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內涵。

作為一名中職生的我,我的職責是好好讀書,將來爭做國家棟梁之才。同時我們也要發揚工匠精神,讓這種精神滲入我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當中。向每一位工匠師那樣不忘初心,大膽創新執著堅守。工匠精神,不僅僅是指工匠們所擁有的這些精神,同時這種精神也是傳承中國之美的一種方式。讓我們傳承工匠精神,爭做行者達人吧。

學習十九大、弘揚工匠精神 篇4

話題作文 ,637字

黨的19大在2017年10月18日召開,是黨集中人民思想貫徹落實行為的政治覺悟的召開,這屆黨的19大提出的思想是什麼呢?相信大家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都不陌生吧,黨決定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作為21世紀的學生們我們要積極維護黨的思想,認真做到那24個字。還要認真學習,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樑。弘揚工匠精神,傳承世紀美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什麼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熱愛本職工作、嚴謹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勞模的本色凸現了工匠精神的內涵與品質。

在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大國工匠傳承著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工藝,有在中國航天事業中,給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高鳳林,有載人潛水機上被稱作“兩絲”鉗工的顧秋亮,有高鐵研磨師寧允展,有港珠澳大橋深海鉗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飛機的鉗工胡雙錢,有鏨刻人生、為APEC會議製作禮物的孟劍鋒,還有撈紙大師周東紅。

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這個道理。

要讓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方才能讓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而我們也要以他們為先驅,為動力,為標杆,去創造和諧美麗的中國。

每個業者都應該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世界的喝彩。

而我們也要為黨提出的思想而奮進,讓新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燦燦輝煌。

“工匠精神”在我們身邊 篇5

“工匠精神”在我們身 ,849字

每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對於不同的人,“工匠精神”有著不同的定義,其不同之處就是各自工作的中所要完成任務的相異方式。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種理念,是精益求精、是一絲不苟,更是耐心、專注、敬業的中合。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在默默無聞的堅守這份精神。

我的實訓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剛開學不久,上了幾堂課,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教我們折被單的那一堂。因為來了新生,我們的實訓室被挪到了教工食堂旁的小屋,環境並不好。由於準備的匆忙,屋裡總有一股油漆味兒,她總是先開啟著門,透一會氣再讓我們進去,雖然還是有味道,可已經散去了不少。進去之後開始了今天的實訓課。這節課學的是鋪暫空床、麻醉床及備用床。她為我們做了幾遍示範,確認好我們都有個大概瞭解,便讓我們分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她也沒有坐下休息,而是在這個小教室來回打轉,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學會方法。剛開始我們鋪的並不工整,她就一遍又一遍的為我們演示著、解釋著,這時氣溫漸漸升高,同學們熱得不行,有同學申請,解開幾個釦子,她猶豫後便同意了,隨後又道出了猶豫的原因:“因為你們是護士,在醫院內代表的是醫院,不能做有損自己形象的事兒,在工作時不管再苦再累,你都是患者的依賴,不能讓患者有不信任的感覺……”,最後實在熱的不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解開了釦子,只有她沒有,因為她始終都記得自己是一名老師,更是一名優秀的護士。直至下課,輪到我們組打掃衛生,其實只要學生打掃完衛生,鎖好門就可以了,可她每節課下課後,都留下來和我們一起打掃然後再檢查一遍。最後親自鎖上門,再去休息。我們對她講“老師,您回去就行,後面的我們來做就行,您放心”,可她最後卻回了一句“我對你們放心,可這是我的工作啊!”

我不知道她教出過多少優秀的護士,但是我知道她有著“工匠精神”。我一定會努力的學好,因為她的教導我收穫了很多,以後去的是臨床,照顧的是生命,我會好好記住她教我的一切,教我的每一項操作,每一條要求,每一句話。

她就是那個默默堅守的人,她就是我們班的實訓老師,她叫王麗萍。

工匠精神 篇6

高三作文 ,1353字

在蓮花衚衕裡面,住著一個“工匠大師”老李。

老李不是老北京,但搬來也有一陣子了,據說是乾隆年間皇宮御用裝潢設計師的後代,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不得已離了北京,混到老李這輩兒才回來。雖然大家覺得那什麼裝潢設計師洋氣的跟朝廷根本搭不上,但老李是這麼說的,大家也就這麼聽了。

老李愛嘮嗑,總愛往衚衕兒裡的人堆兒裡湊,嘮著嘮著就嘮叨了自己的光輝事蹟,說什麼年輕的時候他們家門口總是堆著一長串兒人求他讓他給“雕樑畫柱”但大多數人他都是看不上眼的。“咱只挑那個順眼的,一長溜兒裡就挑那麼一個,多了一概不論!”

有人就問老李,說你多接幾個活計不是挺好,得掙多少。老李眯著眼睛搖了搖頭,抬著個下巴衝著人:“你懂什麼,咱這叫工匠精神。”

哦,工匠精神。周圍的大老爺們兒似懂非懂,在意又不在意地點了點頭,心想也沒見有什麼人來找你做活計啊,不過也沒多說,也就姑且聽一耳朵。“工匠精神”這麼個詞兒在電視上也看到過,聽說是挺厲害的,那就挺厲害的吧。

沒想到,還真有人來找老李了。

還是個大清早兒,杜鵑兒還沒睡醒,這衚衕兒裡就聽見“咚咚咚咚咚咚”,一陣子震耳欲聾的敲門聲把街坊鄰里都給敲出來了,一看,這敲的不是老李家門麼?這是要老李救命還是怎的?反正敲的也不是自家門,不感興趣地關門兒回去睡回籠覺了,跟老李混的挺熟的幾個也就半個馬紮兒往家門口一坐,想看看老李平常吹的場景是怎麼個樣子。

老李總算開門兒了,“誰呀……”話音沒落,這敲門兒的就像炸開了一樣:“李建國!你給我換錢!”街坊們手一抖,瓜子兒差點兒灑一地,這不是來要老李救命,這是來要老李命的啊。

老李頭還沒伸出來就慌慌張張想把門關上,這敲門兒的卻一把攥住門縫,把老李拽了出來,邊拽邊喊著:“當初我聽說你有那麼厲害才找你給老爺子搞靈堂,你非說先給錢再幹活兒,我們想著大師說不定比較個性就給了,結果好幾天不見動靜,我們問你,你就說你將就勞什子’工匠精神’,我們就想著再等等,結果呢?”他轉過臉兒衝著街道,“結果半個月再找他這人就跑了!我們老爺子天天躺在太平間就等著這個靈堂建好好下葬,結果捱上一個攜款潛逃!這回可算是找找你了!你這回甭想跑!”老李好像還想狡辯,雙手把著那個人拽著他衣領的手:“我不是換個環境找找靈感,我們講究工匠精神的人總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呸!就你還工匠精神?人家真正的工匠精神是對自己每一件作品盡心盡力的鑽研,不留一點兒瑕疵,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作品負責的大師才有的精神!不是你這種天天混吃等死吹牛不眨眼的敗類的藉口!今天我這話就撂這兒了,半個月之內再不還清我家的錢,咱們法庭上見!”

說完這人就把老李扔了回去,想勸架的鄰居也鬆了口氣,老李可能因為嫌丟人趕緊把門合上了,街坊鄰里的也就都回了自己的屋子,在這節骨眼兒上也不好說什麼。

後來沒幾天,老李搬走了,臨搬走也再沒跟鄰居再說什麼,估摸著也是覺得太丟人了,灰溜溜地就沒了蹤跡。

就算這樣,街坊四鄰扯閒天兒的時候還是會說起他,一陣唏噓之後也會再念叨唸叨那個工匠精神,不過這回大家也算是明白了。

工匠精神,是一種工匠大師們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種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產品的大師精神,不是對工作拖延的藉口,更不是什麼用來吹噓的詞彙。專業,敬業,才是工匠精神的真正意義。

工匠精神 篇7

高三作文 ,685字

文物修復師,聽起來偉大光榮而又神祕的職業,他們手中每天都在穿越千年,而他們的日常又是怎樣的呢?

一扇扇屏風被小心地摘下,木器組負責框架,絲綢組負責擦拭帛書……一組組人員忙著手下的工作,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無論是技術術語還是調侃大家都在以一顆平凡心來對待。

每天,一位老師傅都會騎著自行車穿梭在一層層的紅牆中,只為忙裡偷閒到外面抽支菸,清晨,大家和著溫暖的陽光,喂著院子裡的“御貓”,欣賞著自己在院子裡種的花草樹木。這與他們的工作有著巨大的反差,但就是這種反差,這種出人意料的風格,使他們的工作給人一種平靜,純粹。似乎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生動平和。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鐘錶修復師王津。瘦高的身材,和藹的目光。他親自修復了瑰麗的國寶鐘錶,讓他能在世人面前呈現。是他讓鐘錶上的每隻小鳥扇動翅膀,讓河水奔騰流動,船隻來往,讓冰冷的文物活了起來,賦予了他們鮮活的生命。

他站在櫥窗前,就像來來往往的遊客一樣看著自己一件件修復的鐘表,說了句有點心疼,只能靜靜的看著,無法領略文化本該有的生機。但從他眼中看到的更多是自豪,從十六歲進入故宮,現今已然花甲,眼中盡是感慨,也許本身就是修復鐘錶的他,更懂得時光在手中流逝的感覺。

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他們修文物的高超技術而是修復師們的生機,充滿了情感,他們沒有因為工作的精細,嚴肅而變得沉悶,他們積極向上與幽默的工作態度,讓文物修復師這份工作有了溫度,讓文物有了生命,讓我們對文物修復師有了新的認識。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絲不苟的精細工作,還需要對生活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就像把玉比作君子有了人的情感才使玉有了更高的品質。

工匠精神 篇8

國三作文 ,749字

在現在這繁華複雜的世界,許多人都會沉迷於新科技,而那些古色古香的工匠精神卻淡淡的被人忘卻。在這次遊學中,我看到了工匠精神可以回家。

我們坐在大巴上,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盤旋。累意,睏倦早已充滿了我的頭腦,當大巴漸漸停歇時,一棟棟徽派建築,一個個身穿樸素衣服的人們映入我的眼簾,我便知道這就是山林掩映中的胡開文墨廠。

導遊阿姨在門口接待了我們,她為我們講述了墨場的歷史及胡開文老先生的生平,伴隨著講解聲,我們來到了一個不大不寬的房間。剛踏進門口,一股刺鼻的異味撲鼻而來,我下意識的捂住了鼻子。可當我抬頭一看,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整個屋子呈暗黑色,從那暗黑色但又有細小的地方有白色的牆中可發現,這屋原應是白牆,可現在呈現著的,莫非為墨魂的足跡吧!再看那些工匠們身穿的衣服早已變了黑色,那些不知造就了多少徽墨的雙手早已充滿皺紋,可他們的眼神依舊透露著專注,淳樸,甚至使我們忘掉了城市中的喧囂—這應該就是工匠精神吧。

隨後導遊阿姨便帶我們去體驗徽墨描金。我們三人一組,在工匠阿姨旁邊仔細觀看著描金的步驟,她先把徽墨的半成品放在桌子上,隨後拿起宣筆,沾上金色。仔仔細細的描在墨的凹處,那宣筆的筆尖在墨硯中如蜻蜓點水般輕盈地點著金邊,她的眼神中透露著一種精益求精的執著—這也許也是工匠精神吧!等到我們描金時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很簡單。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手平穩,可還是避免不了小抖動,以至於描出了邊框。很難想象這些描金的阿姨們是如何憑藉著工匠精神,日復一日地做著如此單一的動作。

徽墨的製作,大大小小十好幾道工序,絕非一人可完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傳統文化也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社會依舊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時間放下手機,告別城市的喧囂,走進小衚衕,靜下心去體會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回家!

守住工匠精神 篇9

國三作文 ,866字

工匠,早先是指從事手工活動的群體。為工匠者,必靜其心,細其意,專於行,略於身外,乃成事業也。如今,工匠早已不侷限於手工業群體,他們散佈於各行各業,但他們身上,無不散發著濃厚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專注,是細心,是認真。更是一種忽略身外事物而把工作求精求秒的精神。正如鉗工高階技師寧展允,手工研磨精度極高,結構複雜的零件,十年如一日,從未出現任何差錯。亦或是十萬絲中挑一的四川蜀錦,美輪美奐令人嘆渾然天成。沒有十幾位匠人共同“發揚蜀錦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精神,蜀錦這般美妙複雜的技藝恐怕早不流傳於世。這一刻,他們不再是身懷絕技的偉大技師,他們只是文化的工匠。

工匠精神是自古傳承的。“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鬢腳兵法修列……”縱然他們面對人生種種絕難卻沒有消沉墜落。他們只是心懷孤憤,傾全部心血於作品。一代宗師,功成名就,而已矣。工匠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之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昌盛繁榮的精神根基。守住工匠精神,守住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守住人民的精神紐帶和精神根基,守住一代文明古國!

守住工匠精神,首先要“定平內外之分。”就是無論身外發生什麼困難阻礙,都不能放棄工匠傳統,堅持,恆久。畢加索生前未名,沒有金錢,沒有愛情的日子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窮愁潦倒,極度困難之境,他沒有放棄作畫,他以自己作鮮血,盡情揮灑在鍍著光輝的畫布上,他的堅持與努力,如向日葵一般明亮和倔強,終於照亮了歐洲花壇成為至今難以企及的現代派明星。正如他所說的“我無窮的作畫,是在追求無窮的美。”他以畫作,充分展現了典型的堅持的工匠精神。守住工匠精神,其次要靜心,專注做事。絮絮松煙霧,經過靜心的,專注的工匠錘鍊研磨,終成一代墨寶。烏亮的是墨汁,更是不朽的工匠精神。

靜下心來,克服外物喧囂,專注的,仔細的做好工職工作,也可謂“工匠”。當今時代的喧鬧沉浮之中,太需要如此一種沉靜的“工匠精神”了,做一個工匠,就如同在繁華紅塵中做一顆最自然質樸的大樹,紮根於地,頂立於天,默然生長,把中華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向工匠精神致敬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69字

有一種精神,叫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加完美的一種精神。

在我的家鄉泉州的豐澤廣場上有一座“鯉魚化龍”的石刻球體城雕。整個球體由一百二十一塊花崗石榫接拼成。上面雕刻了五條騰飛盤繞的蛟龍、三條正在演化的龍首鯉魚和十一條跳躍波濤的鯉魚,每一個細節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鯉魚化龍”因此得名。

媽媽告訴我,這尊“鯉魚化龍”的雕塑作品是我校傑出校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的作品。一聽是我所在學校的校友的傑作,我頓時興奮起來,心中油然生起對盧思立校友的敬仰之情。

我通過“百度”認識了這位傑出的校友。盧思立大師從事木雕設計和製作50多年,他留給人的印象非常樸實,但每一張記錄他創作時的照片都讓人感受到他平時工作的那種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勇於實踐、敢於探索的精神。

你瞧,他在雕刻創作時那專注的神情,那是藝術大師用心在與作品交流對話。欣賞著盧大師一件又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我深深地為他高超的絕活所折服。這一定必須是有著對木刻多麼深厚的熾熱感情,以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才能造出如此有靈感有創意的作品啊!

媽媽告訴我,我們學校有許多像盧思立大師這樣優秀的校友,如有世界體操冠軍蔡煥宗,有上海復旦大學首席教授蘇東水,有將中國藝術瑰寶木偶藝術傳到世界各國的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等等。

這些校友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以一種熱愛與創造性勞動推動了家鄉的建設、祖國的發展。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又一個傑出校友的故事,包括我們學校的建立發展之路和取得的輝煌成績,我深深地被感動著。從故事中,我理解了什麼是勞動之美、創造之美,那就是在勞動中創造美麗,在勞動中實現價值,在勞動中成就夢想!

媽媽告訴我,工匠精神是時代進步所需要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所必須傳承、發揚的優良傳統!我想,那就是從我們少年兒童開始,就必須學習工匠精神,並且把這種工匠精神帶到學習中,積極上進、刻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