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自然相關作文20篇

品讀自然 篇1

高一作文 ,705字

自然是一本厚厚的書,自然是一幅色彩豐富的畫,讓你細細地品嚐讓你靜靜地欣賞。

我喜歡黃昏,它雖沒有日出讓人振奮,但它讓人覺得安恬和從容。

我喜歡黃昏,它激發過太多詩人的靈感,因此留下了很多的絕妙好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一種境界,只是這種境界很悲涼,“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意境又無不飽含了太多的惘悵,太過冷清,“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丘”情多成恨,相思成災這重重的傷感之外,又蘊藏了濃濃的悲苦。

傍晚時分,靜靜的,看著那一片絢爛的黃昏之中徘徊,靜下心品嚐它的甜美,這便是生命中的一種恬淡,一種閒逸,放飛自己的思緒,任意它停留在那絢爛的黃中,你會感到生命中湧動著一種希望。

黎明固然美麗,但是卻又有一種冷清的感覺,驕陽固然熱烈,卻又有一種難以忍受的熾熱,而黃昏則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靜謐,讓你混亂的思緒得到沉澱,最後沉到那深深的夜色之中。

我喜歡小草,喜歡它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精神,我被那頑強的生命深深地震撼。

曾經覺得小草的生命很卑微,但後來發現小草不管置身於怎樣險惡的孤境,高山平地,峽谷丘陵,田畔路邊,也不管是陽光能否照耀,雨水能否滋潤,都蓬蓬勃勃,展示自己的生命。

人啊,有時候還不如一株小草。

我喜歡把自己高高地掛在天空,遠離塵世喧器的那一輪明月。

月亮像是看破了世間的興衰榮辱,喜怒哀樂,繁華似錦,於是變得十分的冷靜,變得從容鎮定,飄然世外,不染塵俗,或許陶淵明也是因為受到了你的絲絲感染吧!

我喜歡那輪明月,因為它,人世間產生了太多的佳話,留下了數不清的詩詞佳句,你那冰清玉潔的心是我永生的嚮往。

自然,我還在細細的,靜靜的品讀……

品讀自然讓生活更美好 篇2

國三作文 ,805字

生活常被各類事物填充,從而產生了人類的情緒。歡喜、焦躁或是憂愁……每種情緒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在品讀自然後,每種情緒也將會找到它們的歸宿,使人作出正確的選擇,使生活更美好。

當喜悅充盈著我的大腦,我慣於品讀自然使自己平靜。黃昏之時,手捧一本宋詞,於窗臺觀景。只見天空中排列著大小不一的魚鱗似的晚霞。在落日餘暉的映襯下,透露出一派平和之景。飛鳥在雲層中穿梭,那是它們的天堂。窗前的居民區中,老人、嬰兒以及幼童其樂融融。我逐漸忘卻喜悅所帶來的浮華與自傲,在此祥和美景中體會自然之趣。不喜歡“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觀。沉溺於過去的美好的人是可憐而可悲的。同樣,逝去的成功不該是助長自滿之心的源頭,應成為再次努力的動力。所以,我收斂起喜悅,繼續奮鬥。

我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因而當被生活捉弄之時,就顯得焦躁不安,但我學會了品讀自然使自己心靜。夜幕降臨,推門而出,倚靠在陽臺的欄杆沉思。靜謐而孤寂的夜晚容納著詭異的黑暗。星空很美,新月如彎鉤,鉤走了我的思緒。月光皎潔而朦朧,它該是公正的吧。它圓滿之後便殘缺,殘缺之後又重歸圓滿,周而復始。生活不也如此嗎?儘管有時會出現些許不如意,但挺過去了,就如每月十五的圓月一樣美好、充實。那麼,這些挫折能阻擋我的去路嗎?不能!所以,我重拾起丟棄的信念,去完成未完成的事。

總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便會想起生活的種種無奈,於是,憂愁便湧上心頭。可每當品讀自然時,便會讓自己釋懷。凌晨四、五點,我挺著疲倦,坐於床沿,憂愁著不該憂愁的事。窗外是一種深邃得彷彿可以吸走靈魂的黑暗,如我的心,陰沉、迷惘。遙遠的天際緩緩地吐出了一抹魚肚白,然後向周圍不斷蔓延。久違的光明映入我的眼簾,震撼著我的心靈。是啊,黑暗之後總有光明,絕望之後也將誕生希望。所以,不必憂愁,未來,自己去創造!

品讀自然,忘卻曾經的成功;品讀自然,撲滅焦躁之火;品讀自然,丟棄多餘的憂愁;品讀自然,讓生活更美好!

品讀自然 篇3

品讀自然作文800字 ,782字

大自然無疑是地球贈給我們最大的禮物,每一顆草,每一寸土,每一朵花,都是組成大自然的結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環境,如果沒有了自然,那我們還談什麼生活。

大自然那一年四季,就好像是“母親”的笑容。

春天的來到,就好像是“母親”露出一副“慈愛”的笑容,春風和煦得吹在身上,感覺到一絲暖意,毫無違和感,感覺暖意滿滿。吹在臉上,就好似“母親”的一雙柔手在輕輕的撫摸著你的臉。地上的小草,冰凍的河流,樹枝上開骨朵,用一句大張偉的歌詞:暖暖的春風迎面吹,桃花朵朵開……

夏天的來到,就好像是“母親”的臉露出“盛怒”的表情,不過萬物已經復甦,展露自己最美的姿態,把自己最妖嬈的一面顯現給大家看,不過,夏天烈日當頭,風吹在身上,都感覺不到絲絲涼爽,太陽炙烤著大地,低下身體,望著大地熱浪滾滾,那種感覺,心中滿是埋怨,對自然“母親”滿肚子的怨言不知對誰說。心中更期盼“母親”趕快消消火。

秋天的來到,就像是“母親”生完氣又恢復平靜的狀態,秋風吹得就像心裡乾涸的土地,突然有水的澆灌,透心涼,心飛揚,飛一般的感覺。秋風吹的樹上的落葉唰唰落地,鋪在大地上也並非不是一種美景,悠哉悠哉的走在上面,隨著步伐,腳底又形成一段優美的旋律,清脆悅耳。

冬天的來到,就像是“母親”傷心時候的狀態,萬物已經冬眠,縮回屬於自己的地方,對於任何事情,任何刺激,都毫無興趣,沒有一絲色彩,天上有時飄起鵝毛大雪,有時飄起零星小雪,好似“母親”的淚水已經冷到零度以下,才形成了雪花。寒風刺骨,河流又變回了“平板”,而我們的活動也逐漸減少,似乎我們的心情也受到“母親”的影響。

自然“母親”就是這麼善變,也正是因為她的“情緒”變化,才為這一年四季,增添了許多色彩,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如果自然“母親”沒有了“情緒”,也就代表她不愛我們了,也代表我們傷了她的心,也要好好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

讀自然這本書 篇4

國三作文 ,729字

我最愛讀大自然這本書。

最愛讀它的奇。天氣莫測,季節更替。新近才學的《看雲識天氣》講述的就是大自然的這種神奇。卷積雲、高積雲、高雲雨雲,還有民間的“九九歌”和天氣農諺,無一不是開啟這本書的鑰匙。古人早就對此進行過探求,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充滿了對自然的好奇與不解,充滿了對大自然的驚歎!大自然的奇其實我們僅僅才讀了一點點,更多更奇的故事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像大自然的火山爆發、地震、泥石流,都可謂是當今世界最熱點的話題;像特種起源、生物科技,都可謂是困惑著科學家們的頂尖難題,一切的一切,近在身邊,看著我們進化、發展,我們卻尚不知其真面目,我們只有發憤努力學好知識才能去一一破解它。

最愛讀它的美。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天,百花爭豔,鳥語花香,什麼桃花、杏花、梨花……一股腦兒全開放時,放眼望去,滿世界都被花布給遮住發,花布上還飛著小蟲子—蝴蝶,蜜蜂……一片生機勃勃。當第一片荷葉展露頭角時,便宣佈夏天來了!原來的花布一下子變了,變得綠滿天地,彷彿綠墨水翻了,天、地、人、草、蟲,全綠了,連風、雨、雲也綠了,好一片奇妙的景色。秋天,傳來一陣陣收割機的轟鳴聲,稻子、水果,全都碩果累累,急待上市,農民伯伯的臉上早已樂開了花,彷彿手裡捧的都是沉甸甸金子。冬天,銀裝素裹,大雪紛飛,大自然換上了白色的狐皮大衣,顯得冰清玉潔,萬物都在蓄勢待發,期待著新的一年到來……

最愛讀它的智。大自然賦予生物不同的性格,青松教我們堅強,挺起腰板,堂堂正正做人;寒梅教我們高潔,不與世俗爭名奪利,“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曇花教我們低調做人,在夜靜之時,展現最美的生命姿態……

總之,大自然這本書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讀好這本書,將使人受益終生。

品讀自己 篇5

高三作文 ,629字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也許我是這麼想的。要不,怎會看著朝夕相處的同學一個個淚如潮水,我的心卻靜如止水呢?是早已澎湃過,還是不懂得澎湃?我不知道。拖著行李一步一步往校門口移,身後同學那一句句道別,那一聲聲祝福,我銘記於心,可是我為什麼沒有反應,沒有表情呢?是早已麻木,還是不會表達?我不知道。可就在關上車門的一剎那,我哭了,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

我發現,原來自己是有感覺有感情的。面對同學們的真情送別,我先前只不過是逃避,只不過是故作堅強,殊不知在堅強背後躲著一個柔弱的我。

爸爸媽媽又要去外地工作了,剛團聚幾天又要分離,我是一萬個不願意,可是再怎麼不願意也沒有用,爸媽臨走時跟我說了許多許多話,要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而我卻沒有跟他們說一句他們想聽到的話。孩子希望父母鼓勵他們,父母也差不多,他們也想聽到自己孩子跟他們說,哪怕只是一句:“爸,媽,你們保重身體。”可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我卻沒能說出口。爸媽上車了,看著遠去的車子,我在心裡默唸道:“爸,媽,你們保重身體。”

噢,原來我並不是麻木,而是將對父母的愛藏在心裡。

父母一直說我不把學習當回事,老師也多次委婉地說我學得很輕鬆,我呢,也確實在想:學習,何必那麼太在乎,盡力就行了。可誰知,那次考試的突然退步,我竟然也會哭得一塌糊塗—紅了眼珠,腫了眼泡。

也許,我們真的應該找一個閒暇時間,沏一杯咖啡,安下心來慢慢品讀自己,品讀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

閱讀自然感受美好 篇6

國三作文 ,756字

初春,像往常一樣泛舟前行,徐徐的微風拂過臉頰,白雲從頭上飄過,潺潺的溪水順流而下。我與你在此相遇,於是我開始讀你。

清晨,我讀你。“一日之計在於晨”說得真不錯。和煦的陽光照在河面,彷彿泛起片片金鉑,讓人心醉。遊人泛舟劃過河面,一陣漣漪泛起。河面上有一座小橋,橋雖小,但橋上花紋的雕刻卻是獨具匠心,再加上是早晨,橋、水,還有橋上橋下熙熙攘攘的遊人全被籠罩在一片水霧之中,原本就醉人的美景顯得更加詩情畫意。她的美告訴我,她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我不忍離去,貪婪地讀著她的一切。

正午,我讀你。一道陽光射入眼眸,轉身,河面仍是微波盪漾,但與清晨不同的是,河面上顯得暖意融融。本該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但此時卻顯得安逸閒適。向岸邊望去,一片綠色盡收眼底:草兒才剛剛冒出地面,對這一切感到驚喜又陌生,探著腦袋,盡顯生機;樹木的籠罩顯得陰涼舒適,再加上幾抹零星的碎花,頗有一番“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景象。躺在被圓形陰涼籠罩的草地上,“讀”著這一派美景,真是愜意!

黃昏,我讀你。一陣涼意襲來,向遠處望去,金黃色的晚霞佔據了大半個天空,夜幕漸漸籠罩上來,天空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毛毛細雨,悄無聲息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千萬條細絲,盪漾在半空中,像一條薄如蟬翼的輕紗,為這美麗的夜景又增添了一絲朦朧美。我打著傘信步於河邊,嗅著花香,小草、大樹因接受了雨的洗禮而散發出芳香,這種香氣是那樣的真實、自然,以至於我都想化作一隻翩飛的蝴蝶,留在這片靜謐美好之中。

許久,收回對你的留戀,悄然離開,因為,我不想打破這份寧靜。

而對於你,我想我是感激的,因為我從你身上讀到了在書中讀不到的東西:讀你,是快樂,是頑強,是坦然,是艱辛。你是一首無言的詩,是一本無字的書,但你卻有著自己的閃光之處。

你的名字叫自然。

閱讀自然得 篇7

高二作文 ,743字

如果你想找一種方式讓自己的心靈在自由自在的海洋中遨遊,如果你想用一種方式讓自己的智慧在從容優雅的世界裡提升,那就讀書吧。

讀書,帶著一種專注的真情讀書,我們的心靈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我們的思緒會隨著書中的內容走向任一空間,我們的品格也會在書籍的引領下變得高尚。在每一頁聖經上都塗上蜂蜜,讓孩子體驗書本的甜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一種多麼聰明的做法啊。猶太民族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民族,這與他們對書籍的特殊感情是分不開的。試想,從小便讓孩子沉浸在知識的氛圍裡,探索著知識的奧祕,人又怎麼能不聰明,不睿智呢?讀書,從書中汲取智慧,這比物質,金錢更加重要。

智慧,是人類征服世界最有力的武器,而書籍,則是留住文明,提升智慧最重要的手段。讀書,是人類手中的接力棒,也是為生活的有心人開闢的一條綠色通道。在這條通道中,人們找到了獲取知識的捷徑,節約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季羨林老先生在《天下第一好事》中便以如滾雪球越滾越大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將讀書的妙處充分地展現出來。是啊,不讀書,智慧從何而來,缺少智慧的人生,又哪會有格調?

“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即將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人群,民族,甚至國家都可以滅亡,唯有書籍可以永遠存留下去”,這是赫爾金說過的一句話。讀書,千百年來不變的主題。讀書,讓我們穿過漫長的歷史,去聆聽人類文明積澱在心底的清音,去感受瀰漫於人世間最為真摯的感情。每一本書都好比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其中的每一片樹葉,每一根枝條都凝結著前人的智慧,為我們提供精神的食糧。

“人不能光吃米活著”,物質只是我們生活的基礎,而真正體現其自身價值的,還是精神食糧,而讀書,便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畢淑敏曾說過,“讀書使人優美”。是的,一個人的智慧,唯有在永不止步的閱讀中才能獲得。

閱讀自然 篇8

國三作文 ,800字

自然是神奇的,是美妙的。自然孕育了萬物,風在自然中成長,世間的生靈在自然中成長,花草樹木也在自然中吮吸著美好。

春天,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桃花悄悄地探出了腦袋,像小朋友們一張張粉紅色的小臉,有的紅彤彤的,有的粉嘟嘟的……柳樹的綠鞭子又抽了出來,微風一起,它就隨著風擺動著生命的旋律;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無限生機。春天將睡意昏沉的大自然從睡夢中叫醒,春天使自然復甦。

夏天,帶來了許多東西,荷花就是其中的一員。荷花在水面綻開了自己的粉白色的花瓣,青蛙在綠色的荷葉上高興地唱著歌,池邊茂密的樹林為他們搭起了一個綠色的涼蓬。當然,炎熱的太陽也是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似一個大火球,火辣辣地炙烤著大蒸籠似的大地,熱的讓人喘不過氣來。大自然的萬物也無精打采的,大樹蜷縮著葉子,它們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鏡子般的湖水,也反射著銀色的光。空中,沒有一絲風,也沒有一片雲,風姑娘似乎要跟我們調皮地玩捉迷藏。夏天使自然濃妝淡抹。

秋天,落葉如一隻只蝴蝶悠然而又瀟灑地在空中飛舞。輕柔爽朗的秋風吹過我的臉龐,我感到一種被愛撫的喜悅,情不自禁地去欣賞它,靜靜地聆聽她的溫柔話語。秋,是美的,她美在淡泊。抬頭仰望天空,那碧藍的天空上白雲朵朵,有幾隻小鳥嘰嘰喳喳地唱著歡快的歌。低頭俯視大地,大地沒有春的生機勃勃,沒有冬的深沉冷寂,沒有夏的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這一切都比不過秋的淡泊與和諧。秋天使自然孕育出的果實得以豐收。

冬天,它一吹,整個世界成了粉妝玉砌;它一吹,便下了鵝毛般的大雪。我仰望著簌簌飄來的雪花,我感受到了冬天的美。她的美,是那樣讓人心曠神怡令人陶醉!天晴了,太陽出來了,房屋和樹上都鋪滿了一層白雪,那雪白得像糖,像細鹽,很可愛。雪花兒閃著銀光,萬里江山變成了銀裝素裹的皚皚世界。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五光十色。冬天使世界變得沉寂。

自然唯美,閱讀自然的美,使人心情舒暢。

品味自然 篇9

國二作文 ,590字

每當清晨的露珠在草葉閃耀時,每當輕柔的陽光撒滿花園時,每當銀色的月光落在窗臺時,我都會在忙碌中停下腳步,閉上雙眼,在城市的喧囂中用心品味自然的美麗,感受自然的純真。

小區茂密的樹叢中隱著一條石頭小路,我撥開蔥鬱的樹枝,踏進這靜謐的“世外桃源”。此刻正是初夏,早開的花兒大多已經凋落,然而仍有幾朵沉睡在枝頭。望著眼前開放的紫色花瓣,我不由得走到樹下,鬆軟的泥土上鋪著一層大而美麗的紫色花瓣。隨手撿拾一片,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似有似無的香氣順心而下,我有些詫異,望了望樹上伶仃的花朵,不解地想:一朵花會有多少香氣呢?落花怎麼還如此芬芳呢?

彷彿瞬間的疑惑有了瞬間的答案,有一首詩迴響在腦海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確如此。花謝了,成了一片片花瓣,沉默地躺在泥土上,化作無人觀賞的花泥為來年春天奉獻著。我靜靜地思索著花的一生,笑著想:原來花的香並非一種為媚人而發的氣息,而是一種精神,一種生命的釋然。

一朵花,一個生命,一個化身,手中的花正在綻放著,更有無數的花在消逝著—它們從未因終將凋落而放棄開放。轉念一想,每個人都如此,在生命中用盡全力奉獻世界,直到能量枯竭死去。這生命的曲線詮釋了花,更詮釋了人生。

風中,又有一片花瓣落下,但有誰會嘆息,因為生命的價值已經以最美的姿態展現給世界奉獻給了世界了。

品味自然,更是品味一種人生,一種精神,一種生命的本質……

閱讀自然 篇10

國一作文 ,766字

看日出日落,聽江流水逝,感花開花謝,自然給予我們無窮無盡的想象。而閱讀自然,就是感受它的精神,這無疑讓我們心曠神怡;閱讀自然,就是感受它的魅力,感受它釋放出的光彩。

海执著

銜著一根樹枝的小鳥在大海的上空盤旋著。它永不停息地在海與山之間徘徊,從山上銜來樹枝,投入海里。它是一位美麗女孩化作的鳥兒,只因與海親近,忘記了海的多變與無情。它就是精衛。它發誓要把大海填平,保護其他無辜的人不被大海吞噬。從此,一隻弱小的鳥兒,在海天之間,執著地往往返返。就是這樣,時間過了幾十年。

讀海,海在我心中刻下了執著。

山坚定

他是這樣一位老人,在別人眼裡有些異想天開。有人笑他愚蠢,有人說他不值,還有人贊他無畏。一位老人能有如此魄力,能夠如此堅定,他要移走門前的兩座大山—太行、王屋。他就是愚公,他懂得什麼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明白不走出這兩座大山,就不能與外界溝通發展。他明白自己已經等不到那一天,但他不能實現這個願望,一定要子孫後代去實現。

讓我們記住這個與山發生的故事,讀山中那堅定的靈魂。

江无悔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吟著這首詩,縱身一躍,投入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中。他隨水而去,只剩下他的淚,凝著他的悲,他的淚和悲在這大江中散開了。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他就是屈原,他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臣子。他曾多次給大王獻好計策,都是因為小人的胡言亂語未被採納。現在,他不忍心親眼看見祖國的大好江山被拱手讓人,只好揮淚投江。他為祖國做的,盡心盡力,他已無怨無悔了。

大江也帶走了他無悔的精神,兩岸的人民也深刻銘記了這個名字—屈原。

閱讀自然,閱讀自然中發生的動人詩篇,讓我們讚歎不已,讓我們悲痛萬分。閱讀自然,感受自然,在閱讀中,我們經歷著、成長著、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