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62字

“休對故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蘇軾的《望江南》中的一句。這首詞描寫了清明時節,作者卻不能返鄉祭祖的一種遺憾的情感。因為有句俗話說:“有根才有家。”可是有一群人,他們卻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忍辱負重”,甚至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最終自取滅亡。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中描繪了抗日戰爭中北平人民的艱苦生活。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其中有許多人物,如祁瑞宣,祁瑞豐,錢默吟先生,冠曉荷等,他們每個人物都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但要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祁瑞宣了。

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是祁家的“當家主父”,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欽佩的愛國情懷,寧可被日本人捉進監獄,也不會向黑暗勢力低頭,甚至甘願吃就算是貓狗都不願吃的東西,也不願給日本人做事而衣食無憂。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民族氣節,一種不忘根的民族氣節,一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祁瑞豐雖說是祁家的次孫,可是他和大哥瑞宣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宣勤儉樸實,謹慎小心,老成持重的讀書人。瑞豐則是個看重金錢利益,大肆揮霍,好吃懶做的花花公子。為了利益,出賣了國家和民族,做了漢奸。我十分厭惡他這種“忘根”的行為。

可是,想著想著,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想到了外婆,她老人家70多歲了,外公去世後她一直一個人住,有什麼事不麻煩媽媽,總是自己想方設法解決。爸爸和媽媽因為單位工作忙,即使外婆家就在單位旁邊,也不能常去看看,所以媽媽對外婆總懷著愧疚,一年也只能見幾次面。可我總對外婆不理不睬的,甚至還說外婆土,俗,一直到上中學後,有時我想見外婆都沒有時間,現在我一見到外婆總會有說不完的話。一會兒是班上的趣聞,一會兒是在書上看來的笑話段子,聊天說地不像祖孫,倒像一對朋友。

人,無論到哪兒,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記在你身後為你默默付出的人。不能在後悔中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79字

《四世同堂》是中國著名作家老舍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住在“小羊圈”裡祁瑞宣一家人在北京淪陷時期內平凡而又不甘於平凡的一段生活。

祁瑞宣是一家之主,為人寬厚溫和,但還有中國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剛剛淪陷的時候,將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戰,並且告訴學生和街坊們,中國沒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星星,雖然不是很亮,卻能帶給人希望。

錢默吟是一位詩人,因為他的二兒子仲石摔死了一車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來後,變成了一位愛國詩人,他整日不斷地奔走,遊說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

冠曉荷,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發財和一些佔便宜的瑣事,靠著出賣身邊的人和事賺取些許蠅頭小利。

這三個人,性格迥然不同,其實這就是老舍先生總結的中國人的三大性格種類。如果中國都是像祁瑞宣這樣的人,那麼日本人入侵北平就是偶然事件;如果中國人都是像錢默吟一樣的人,那麼中國決不可能被日本侵略;如果全都是像冠曉荷這樣的人呢,中國是必然要滅亡的。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應有的血性,變得像綿羊一樣軟弱,任人宰割,那它註定是不會長遠的。但在整本書中,這段描寫給我的感觸最深:“他看著自己的一雙手,一雙白軟的手,他苦笑了一下,這樣的手是打不了人的。”這句話讓我看到了中國人軟弱的性格,這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接下來的他們祁瑞宣和錢默吟做做的事情卻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隱忍的同時,卻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默默的做著潛移默化的反抗,在周圍中國人的心中種下一顆反抗的種子,點燃一盞希望的燈火。這才是中國人的血性所在,中華民族長存的血性所在。

四世同堂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266字

亂世遺老

他是被清朝遺棄的老人。

小羊圈衚衕裡,他最為年長,一言一行都彰顯著十足的威嚴。這一帶的帶領者也非他莫屬。若非日本人無端闖入北平,他或許還安安穩穩地當著四世同堂的老太爺。

但世事又怎會如他所願,讓他風平浪靜地安享晚年呢?他“什麼也不怕,只怕慶不了八十大壽”。你能指責他自私嗎?不,他只是一個平民百姓,民族、國家相對於他的家庭,顯得那麼遙遠和抽象。北平是否淪陷,國家是否危亡,似乎都與他無關。在那人人自保的年代,他不僅能夠生存下來,還把家庭發展到“四世同堂”的局面,這於他而言便是足以驕傲的資本。

小說裡,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因為一場戰爭而變得物是人非。三孫祁瑞全不願在日本人的壓迫下生活,願為抵抗侵略者作一份貢獻,悄悄離開了北平。二孫祁瑞豐對日本人言聽計從,點頭哈腰都來不及,儘管領到了教育局科長這一肥差,最後仍落得被日本人活活打死的悲慘下場。而長孫祁瑞宣呢,他同老三一樣,懷著抗敵的心,但被家庭所累,始終無法離去,只得辭去教師一職,到英國使館就職,後來雖被日本人所抓,但終是在富善先生的幫助下平安出獄。兒子祁天佑則因被日本人羞辱投河自殺。而全家最小的成員妞子在抗戰勝利當日因腸胃病而死。

祁老人那四世同堂的美滿家庭呢?戰爭真的離平民百姓的生活很遠嗎?就連小羊圈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衚衕,都陸續搬來兩戶日本人,無形中將小羊圈居民們的一舉一動監管得牢牢的。

祁老人的心又何嘗不隨一個個家庭成員的悲劇而破碎呢?在富善先生眼中,祁老人的一切都帶著地道的中國味兒,他是“代表著清朝人的”。然而,這個清朝遺留下來的老人的命運是如此多舛,如此令人憫惜。

小說結尾,祁老人的重孫女妞子在極度飢餓中痛苦死去,這無疑給了他心頭最後一下重擊——他忽地抱起漸漸冰冷僵硬的妞子,踉踉蹌蹌地去找住在衚衕中的日本人。“他們的孩子吃得飽飽的,我的孫女卻餓死了。”他掙扎著走出院子,碰見了那個住在一號院的日本老太婆。他高聲叫住老太婆,想讓她瞧瞧他的重孫女是怎麼在日本人的壓迫下死去的。但老太婆只是想告訴人們一個震撼的訊息。“告訴你爺爺,日本投降了。”她用英語輕聲對瑞宣說道。這訊息彷彿一個響雷忽然炸起,人們心中的悲哀、喜悅和惶惑都摻和在一起了。

剎那間,人們紛紛圍住了日本老太婆,想將壓抑已久的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報復在她身上。“你們打算先揍這個老太婆一頓嗎?”瑞宣一言喚醒了人們埋藏在心底的良知——是啊,她是他們的朋友,她並沒有做出對中國人不利的事情,而是始終友好溫順地對待他們。

這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個片段。一向忠厚的祁老人在妞子餓死之際挺身而出,為受苦受難的人們道出了心聲。而那個日本老太婆,並不以自己的身份為傲,願以善良仁厚換取與中國人民的真誠友誼。是啊,她是他們的朋友。

他是亂世中被清朝遺棄的老人,時光帶走了他的青春,卻帶不走他作為一箇中國人的善良與堅毅。

《貓的天堂》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39字

這篇小說是法國作家左拉的作品,故事則是由“我”來講的一隻貓講給“我”聽的故事。

那隻在“我”家過著富裕生活的安哥拉貓,它在這甜蜜舒適的環境中,卻憧憬著過野貓的生活,嚮往自由。那時,窗外對它來說就是天堂。

但後來,在老雄貓的帶領下,它體驗了自立生活的艱難困苦,受不了這種艱辛,又想回到家裡。老雄貓帶了它回家。它又感到家裡才是天堂。

最後它總結出:真正的幸福,那天堂,就是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捱打。

我為這隻肥胖的安哥拉貓感到遺憾。它在這個豐衣足食的牢獄裡浸泡得太久了,浸得它的骨頭都成了酥的,充滿了贅肉,失去了作為一隻貓所追求的自由。即使它跟隨老雄貓體驗了艱辛,但無比可惜的是,它並沒有更加努力堅強,而是選擇退回那個溫柔鄉,過富裕的生活。

老雄貓說過“我就知道像你這麼胖的貓,生來是不能領略這種歷盡艱辛的、自由的樂趣的。”還有“你是個傻瓜,我在你那軟綿綿的安樂窩裡會悶死的。你那種富足的生活對沒出息的雜種貓是合適的,自由的貓絕不肯以牢獄的代價去換取你的肉食和鴨絨墊子……再見吧!”自由地生存,自由地活著,就靠自己獨立生存,這是對那隻安哥拉貓說的,但我認為這更是對我們這些過著富足生活的孩子們說的。

我們決不能像那隻胖的流油的安哥拉貓一樣,沉浸在我們家人的懷抱裡。我們已經離長大了,要開始自力更生了,要不斷上進創新努力,不要安於別人給的,要靠自己去爭取的。因為“被關在一間有肉的房間裡捱打”,遠遠比不上“歷盡艱辛的、自由的樂趣”,所以我們要獨立,自立,不要成為那隻可憐的安哥拉貓。

女孩請與我同行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989字

拉近心靈的距離

讀畢淑敏的書,我總是樂在其中。她的文章,彷彿是一個祕境之匣,開啟匣子,便能發現祕境中那束獨特的光芒,給你以深思、給你以啟迪,就如這篇《女孩,請與我同行》。

初看書名,便被深深地吸引,那個女孩和“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我”要請她與“我”同行。讀完文章,一切便有了答案。“我”與那位女孩幾乎同時攔下了一輛計程車,而那位司機卻停在了“我”身旁。女孩感到不滿,於是“我”便請她和我同行,可她卻不屑於“我”,而是漠然地請我下車,她寧可多付司機錢也不願與人同坐一輛計程車。這讓“我”緘口無言,感到十分難過。那個女孩顯然是個淡漠的人,她寧可用冰冷來偽裝自己,也不願意去接受溫暖,因為她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真情。這正是源於現在人與人之間,心靈與心靈之間在漸行漸遠。如果那位女孩不是那麼冰冷淡漠,她與我心靈之間的距離也不是那麼遙遠,那麼她肯定會欣然接受我們同行的建議,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會讓人感覺到彼此間沒有隔膜,只有溫情。

誠然,在如今物慾橫流、爾虞我詐的社會,很多人的心早已被現實的浮華所冰凍,失去了原本的溫度。他們就如朱自清在《憎》中所描述的一樣:“帶著乾笑、敷衍、冰擱著的臉冷淡的言辭行走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然而這樣的人絕對是可怕的,他們不僅讓自己的內心凝結成四季不化的堅冰,也讓自己與別人心靈之間的距離成為無法跨越的鴻溝,不可達到的彼岸。所以,我們應讓內心灑滿陽光、充滿花香,這樣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融化心靈的堅冰,架起溝通的橋樑。

“開心網”,對於這一網站,試問,現在還有人不知道嗎?還有人不種地、不經營牧場嗎?還有人不去別人的地裡和牧場裡“偷東西”嗎?正如開心網的創始人程炳皓所說,開心就是開啟你的心。我們去別人地裡“偷東西”,也許那個別人我們並不認識,也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但我們通過這種單純的人際交流,這種輕鬆的互動,讓大家都感受到快樂,拉近了心靈之間的距離,就算沒有創造任何物質財富又如何?其實,讓兩顆陌生的心緊緊相連很簡單,初見時一個會心的微笑,跌倒時一次善意的攙扶,失意時一句真誠的鼓勵,寒冷時一杯溫暖的茶水,都能消除內心的隔閡,讓心靈折射出生命的色彩。

我永遠相信,人世間不是心靈的沙漠,不是感情的冰窖,而是由各種至情至善的情懷築起的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讓我們用真心呼喚真情,消融陌生的冰雪,讓我們開啟自己的心扉,拉近彼此心靈間的距離。

與幸福同行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91字

幸福時代

幸福,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從黎民百姓到國家領導人,無不關注幸福、探討幸福、詮釋幸福、謀求幸福。

每次端起《與幸福同行》,我都津津有味地看著,不想錯過一篇佳作,而裡面所寫的就是對幸福的一些理解。“無論愛走到哪裡,我們都會跟隨-財富和成功永遠跟愛在一起。”寫得多好啊!有愛的地方就有財富和成功。

有人說得好:“人的心是紅的,眼睛是黑的,可是眼睛一紅,心就黑了。”當我們一味地去追求金錢和利益時,我們往往會忽視自己的言行。幸福並不需要大富大貴,並不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幸福其實很簡單,去幫助一下你身邊的人,他們的快樂讓他們感到愛的溫暖,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在中學的校園品讀生活,我對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而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他們的汗水、淚水、生命和愛換得的和平安康。

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張騫連通了中原與西域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原和西域的經貿繁榮;著名的王昭君,她用母儀天下的非凡氣度和機智征服了匈奴子民……正是他們的艱辛奮鬥促進了我們國家各民族的共同團結和繁榮發展,這才有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我們於一千年後感受到來自他們的大愛。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溫暖的陽光,照耀如波的麥田,沉甸甸的;幸福是淅淅瀝瀝的春雨,滋潤初生的小草,甜甜的;幸福是和煦的微風,撫弄低垂的柳梢,俏俏的……

幸福與愛,相伴相生。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47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馮驥才先生寫的《俗世奇人》,裡面有各種身懷絕技的奇人妙事,每個人都有一個外號,比如有力大無窮的張大力、有刷牆絕活的粉刷匠刷子李、手藝高超的泥人張等等。讀起來非常有趣,我很喜歡這本書。

我最喜歡裡面的刷子李,他的刷牆功夫超好。他每次刷牆的時候都要穿一件黑色的衣服,他的牆壁刷的非常勻稱,刷完後粉末一點兒也沒有掉在地上,更沒有掉在黑衣服上,可見他的功夫是多麼的高超。他有一個小徒弟名叫曹小三,對師傅的絕活是半信半疑。每次和師傅刷牆的時候只關注師傅身上有沒有沾上粉末—終於有一日,在刷牆的時候,他發現了師傅的褲子上有一處很醒目的白點,心想是不是師傅剛才刷牆時不小心沾上的呢,原來是師傅抽菸的時候不小心把褲子燒了一個小洞,他那潔白的襯褲露了出來,看上去就像是刷牆的粉漿掉在了身上。師傅教導曹小三要好好學習本領,不要把心思放錯了地方。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刷子李能有這樣的絕活和他勤勞的練習是分不開的,正所謂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靠後天加倍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想到自己每天都是極不情願的去練習書法和刷子李比起來我很慚愧,刷子李的故事讓我改變了我對練習書法的態度,想要寫的一首漂亮的書法,我必須踏踏實實的練習基本功,每天堅持練習,一定也能練就一手好書法。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73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書名叫作《俗世奇人》。這本書是由一篇篇的小故事組成的,讀起來妙趣橫生、不捨放手!現在,我就把我讀了之後的感受寫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先生,他是通過邊回憶,邊記錄的方式寫下這本有關各種天津奇人故事的一本書。他把這本書裡所有人物的性格、動作寫得惟妙惟肖,比如在“酒婆”這一章節,他把酒婆的外貌特徵寫得十分生動:衣衫破爛賽叫花子;頭髮亂、臉色黯。還有她喝酒後那種灑脫的動作"上搖下襬、左歪右斜;悠悠旋轉樂陶陶,風擺荷葉一般;逢到雨天,雨點淋身,便賽張慢慢旋動的大傘了"看看,馮驥才先生的語句是多麼的具有表現力、將人物的神態是描寫得多麼的生動啊!這個人物立刻就像活了一樣站在我面前。

我最喜歡的故事還是得數“狗不理”那一章了,他把狗不理包子寫得好像真的就擺在你眼前一樣,咬一口,噴香流油,寫得我口水直流了三千尺,已經迫不急待地想要買一個來嚐嚐了。“狗不理”包子除了包子有名,還有“狗不理”這個店名也很有名。據說,當時“狗不理”包子店並沒有店名,但是包子做得好,生意也好,狗子就是這個包子店的老闆,他每天都太忙了,在做生意的時候忙得沒有時間理人,久而久之別人就有了“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的說法,於是就得了這個店名“狗不理”。又因為這個名字是罵名,很稀奇,便有了更多的生意上門。直到現在,“狗不理”包子的名氣一直沒有下降,好吃的包子流傳至今。

這本書裡的奇人個個都有有趣的故事,還有馮驥才老先生親手繪出的畫,通俗易懂。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天津市井民間的小故事,還學習了作者描寫人物時的細緻生動,值得一讀!

與夢同行讀後感 篇9

演講稿 ,889字

從這裡啟航

很多人都說,人的一生,總要為自己定個目標,不必要多麼偉大,不必要多麼崇高,但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努力過,才不顯得遺憾。我想,這或許便是夢想的本質吧。

小的時候,我的家旁有一條小河,河裡只有一些細小的沙石,透過清澈的河水清晰可見。我曾經把白紙折成紙船,送入河裡,看著它搖搖晃晃,一點點隨著河流遠去。我望著小船白色的影子,想要追上撿起來,它卻一溜兒盪漾開去了。夢想就像紙船,僅僅一步之遙。

談到我的夢想,我希望將來的我能做一個航海員,探索浩瀚無垠的大海,找尋海洋中無窮無盡的能源。於此,促使了我從小對航模的興趣,類似“慶雲號”、“探索號”等的模型都是我所鍾愛的。時間漫漫過去,我明白了,夢想最初的來源,或許就是興趣吧。

後來,我漸漸長大了,很少去家旁的小河嬉戲了。我開始忙於學習、生活,各式各樣的輔導班深深壓在我的心裡,我不再有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航模了,我感到深切的焦躁和苦悶—我問自己,夢想和現實一定要有所取捨嗎?

許久不來光顧的我重臨小河,河上散落著汙物,滿是腥臭的氣味。我想起這裡曾經河水澄澈,我曾經在這裡打過水花,拋過紙船。聯想近來的煩悶,我心情鬱郁,為什麼一切變成了這個樣子?

再然後,時間又漫漫過去,我明白了,夢想的道路,總是艱辛的。

我開始抽空研讀海洋方面的書籍了,我開始學會了勞逸結合,我開始懂得了分配時間,我終於找到了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我繼續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了。我問自己:在我為夢想努力的時候,是不是該多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呢?我瞭解了五水共治的問題,決定清潔小河的汙水,保護水資源。

我向社群提出了清潔汙水,人人動員起來,清除了河裡的髒物,每個人都嚴格管理自己不再向河裡亂扔垃圾,用河水洗衣服的人也少了。不久,河水又恢復了往昔的潔淨。

我輕輕把新紙船放在水面,用力一推,白色的小船奮力駛向了遠方,波光粼粼。我看著它載著我從童年起到現在的夢想漸行漸遠,沒有再追。我想著,未來的我,或許會迷途,或許會被其他事情左右。

但就像紙船堅定不移的駛向河流的邊緣,駛向大海的盡頭,我也會在這條道路上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無論艱難,無論困苦。

與夢同行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77字

又見枝頭吐新芽

銀河系中有一個渺小而瑰麗的星球,藍白相間,外面裹著一層水藍色的“紗衣”,薄霧中朦朧著旖旎鍾靈的詩畫江南。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錯的。江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滴滴甘水,沉浸著四季美好的幻想。江上的水波渺渺茫茫,岸邊的楊柳嫋嫋婀娜,四周的青草綿延到天邊。我們對於江南總有一種不明糾纏的心結縈繫在心頭。

江南的水是迷人的,溪流就是江南條條翻飛的水袖,把江南舞動得清逸秀麗。這水做的江南,小河在斑駁深沉的巷內縱橫交織著,白牆黛瓦的古老民居緊緊依偎著。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溪邊,總是有婦女或蹲或站搓洗著衣物。溪水的流淌聲,婦女的搗衣聲,戲迷自娛自樂的二胡聲,將江南水鄉的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江南水鄉水亦憂,我們面臨著水資源的持續惡化。小溪不時的被人們化著“妝”,塑料袋、牛奶盒在水面上“游泳”,糞桶在小溪裡“洗澡”,死雞死鴨在小溪中“水葬”。小溪的水揹負著太多的重壓,只能沉重地緩慢地流淌。自私的工廠甚至將汙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道,各種垃圾、汙水泗流,臭氣熏天。

雪白的牆壁上,紅色的宋體整齊醒目地書寫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幾個大字。但殘酷的事實使人啼笑皆非—牆壁的下方,食品包裝袋三三兩兩的散落著,“灰”草上佈滿了塵埃,掩蓋了原有的亮麗色彩。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地球溫度迅速升高,幾千年的冰山即將融化,物種的滅絕,鳥兒飛翔在處處充滿PM2。5的空中,魚兒生活在被汙染過的水中……

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環境保護也日益重視,而不再一味追求金錢名利。古有大禹治水,今有五水共治,浙江治水的步伐一直沒有停過。

“千古治黃第一人”—潘季馴一生4次受命治理黃河,他實地勘察,不恥下問,擁有義無反顧的奉獻精神,把黃河治理得有條不紊。錢塘江,是我們浙江的母親河,但這條養育了萬千子女的大河卻遭到了人們的“唾棄”,眾多企業往錢塘江排汙。一個普通市民韋東英一遍遍拉響了錢塘江汙染警報。她,不畏權威,不怕苦累,組織村民聯名反映了環境汙染情況,減少了錢塘江的痛苦“呻吟”。

個人的夢想是渺小的,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集體的夢想是偉大的!十三億龍的傳人的力量更是無法估量的!我們憧憬,浙江這幅動人的山水畫卷愈加風情濃郁,古樸俊秀。

微風細雨洗去了枝葉的汙濁,枝椏間又隱約透露出星星點點的綠意,翠嫩的新芽又從枝頭探出腦來……

希利爾講世界史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713字

今年暑假,我一口氣把《希利爾講世界史》看完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了我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平日一聽歷史書我都會覺得枯燥無味,也很難理解,更提不起興趣。然而,《希利爾講世界史》改變了我的看法,它與傳統的歷史書截然不同。它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歷史書,它打動了我的心,激起了我學歷史的興趣,一旦開了個頭,便會被書中有趣的故事情節和不同國家的風情圖畫所吸引,一發不可收拾地想要了解世界歷史。

這本書講述了從人類起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作者希利爾用生動的語言,以幽默、生動的方式告訴我們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世界上所有國家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希利爾對歷史的講述方式十分奇妙,他能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每件事、每個話題都以故事或對話的形式引入,以一個個詼諧幽默的故事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書裡還配有豐富的插圖,是歷史上留下的一些文物和名畫的圖片,圖文並茂,增添了我瞭解歷史的興趣。更妙的是,作者還在書中加上了自己對這些歷史事件的看法,幫助我們正確地看待歷史,不被迷惑。希利爾總是能做到處處尊重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興趣,用很直接的語言,用孩子最感興趣的思路,把問題講清講透,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不知不覺就被帶入了漫漫的歷史長河。

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世界各國曾發生過這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湧現出那麼多偉大的人,各個國家一起造就了精彩紛呈的世界歷史。也讓我明白了我們每個人在歷史長河中都不過是一滴平淡的水。可惜的是書中關於我們中國的筆墨太少,如果能把我們華夏文明更多地寫到書中去,那就更好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聽了我的介紹,你應該也喜歡上這本書了吧,相信我,《希利爾講世界史》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它會告訴你許多豐富多彩的歷史,讓你受益匪淺的。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533字

《俗世奇人》寫的是清末民初天津衛的一些奇人怪事,小說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的形式,把奇人們的故事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這是一本講俗世的書,裡面講的都是一些俗世的事,比如連書中主人公們的名字都很“俗氣”,有很喜歡喝酒的酒婆,有特別會刷牆的刷子李,有力大無邊的張大力等等。雖然,喝酒、刷牆、力氣大等,這些都離我們生活非常的貼近,但是作者卻把這些俗事寫的如此引人入勝,真是令人佩服!

這是一本講“奇人”的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名叫《蘇七塊》,講的是一個叫蘇金散的大夫,他定下看病的規矩,病人要把七塊銀元放在他眼前,他才肯出手看病。眾人因此送給他一個綽號:蘇七塊,暗地裡嘲笑他眼裡只有錢,私下貶他只值七塊銀元。話說,有一回蘇七塊和華大夫正在打牌,車伕張四受傷找蘇七塊看病,因為拿不出七塊錢被拒,華大夫便偷偷借了時,主動免了他的藥費。最後,蘇七塊將看病收的七塊銀元悄悄地還給了華大夫,並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規矩不能改。一個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蘇七塊形象立馬樹立了起來,讓七塊銀元給張四,蘇七塊就飛也似得把張四的病看好了,在張四無錢付藥費人印象深刻。

在《俗世奇人》中,每個故事都很精彩。如果說俗世真有奇人的話,那麼《俗世奇人》也真算是一本奇書了。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不平凡的傳奇人生。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663字

生活是平凡的,卻是不平凡的。在《俗世奇人》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一位位有著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的地方,謂之奇人。

在天津衛這個地方,舉凡中國大災難,無不首當其衝,因而生出了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既在顯耀上層,也在市井民間,粉刷匠“刷子李”幹完活,身上不粘一個白點。“泥人張”從鞋底扣下一塊泥巴,一手吃飯,單手就可以把泥人捏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治病從來都是信手拈來,臨場發揮的“神醫王十八”等等。“碼頭上的人不搶活不成,一搶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文中的這句話,就是對奇人最好的描述。

開篇的“蘇七塊”蘇金散看病前必收七塊銀圓。有一次,三輪車伕張四請求先欠著,幫他接上胳膊,但蘇金散坐視不理,還是跟人一起打牌,出了名心善的牙醫華大夫藉著去撒尿的藉口,把錢偷偷的給張四。但在故事結尾,待人走光,蘇金散攔住正要走的華大夫,把前面那堆銀圓取出七塊給了華大夫。從中可以看出,其實不是蘇金散不心善,求財心切,而是他自己定的規矩不能亂。他若亂了這個規矩,他的話別人是不會聽的,在天津衛這個混亂的環境中無法生存,他也是在為自己謀生。

第十一個故事,給我們栩栩如生展現了一個“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個華大夫記性不太好,剛在他的診所治過牙,過一天就忘了。而當讀到最後,他認出了搶首飾的傢伙,他不是通過看面貌,是看到那傢伙的虎牙,就是他治的,而他治這顆牙的那天,就是便牙偵探說的那天,他再看一看那個傢伙的面貌,果然和便衣偵探形容的一模一樣。通過華大夫的發現,終於抓住了這個劫匪。這個時候,我再想一想,就發現不是華大夫記憶不好,而是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牙上,提高效率,增加自己的能力。

再談談能說會道的好嘴“楊巴”。楊巴本名楊八,跟楊七一起在天津衛這一帶賣茶湯。有一次,李鴻章來天津衛,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什麼才能把“中堂”大人哄開心。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幸虧知府原是地面上走街竄巷的人物,便舉薦出“楊家茶湯”。李中堂正要嚐嚐,目光一落碗中,就把碗給砸了,當官的都不知道李中堂為什麼發怒。楊巴腦筋一轉,就知道中堂大人肯定不知道浮在碗上的是碎芝麻,以為是髒東西。他趕緊磕下頭來,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不喜歡吃碎芝麻”。中堂大人也順坡下了,沒吃茶湯,反而賞銀百兩。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手藝人在處世方略上順時應變,像同行的競爭,惡勢力的橫行霸道、官吏們的仗勢欺人,常常威脅著他們的生存。如楊七和楊八,本以為給李中堂進獻茶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是當時楊八如果實話實說,可能科會招來禍水,機靈的楊巴不愧是逢場作戲的好手,他揣著明白裝糊塗,“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一次,今後一定痛改前非”這個絕妙的回答,既讓李中堂明白,又給足了中堂大人面子。但這又是多麼無奈的回答,明明是中堂大人的錯,卻要搶著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無錯,卻又搶著求恕罪。這種機靈是以犧牲自己的人格為代價的。此刻作者之前寫過“泥人張”為代表的手藝人那張孤高、耿介、自尊的人格蕩然無在,有的只是生存空間遭遇擠壓之後的人格扭曲,有的只是面對生存困境的順時應變。楊巴這個人是個異數,他沒有什麼硬碰硬的絕活,全靠一張嘴,卻成了楊氏茶湯的“頂樑柱”。並不是說作者文筆不好,前後矛盾,而是借楊巴這個人物點出了作者之前故事中未涉及的手藝人生存困難這個命題。結尾,作者特意強調說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啊!似乎在提示我們,茶湯的出現與楊七的手藝毫無關係,這又重複了作者之前說的一句話:“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作者通過楊巴的故事告訴我們手藝人也不例外,手藝人不是萬能的,手藝人也要去“求誰”“怵誰”。這再一道出手藝人生存現實的無奈,這種思考比“泥人張”故事中手藝人人格之獨立,要深刻許多,現實許多。

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到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競天澤、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416字

《俗世奇人》講了許多個人的故事。他們都有特殊的外號,其中本名已經沒有人之知道了,像:刷子李,九婆等人;有的本名雖然還有人知道,但知道的人不多,還張大力,蘇七塊等人。他們能有特殊的絕活,比如說:刷子李可以刷牆時穿著一身黑,刷完後,全身上下竟沒有一個白點……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捏泥人,治牙,養鳥……都是手藝人,個個有絕活,這個世界真是五彩繽紛,千奇百怪。雖然我覺得有些地方不符合常理,但是,如果把它們當做超人來理解,來崇拜,則會有另一番惟妙惟肖的滋味,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古怪人,這麼幽默,這麼厲害的人該多好!

因為這本書幽默,所以,在看這本書時,如果想笑就大聲笑出來,甚至可以忘掉整整一年的煩惱。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人雖然不可能哪一個方面都很優秀,至少也有某一個方面本領很優秀,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訓練出裝,屬於自己的“絕活”,長大之後才能在社會上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

絕世唐門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25字

最近,我看了一部讓我感受頗深的書—《絕世唐門》。撇開曲折感人、驚心動魄的情節不談,我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霍雨浩夢想當一位優秀的魂師,可他天賦極差,先天魂力才一級,但他毫不氣餒,努力修煉,結識了他的貴人—天夢冰蠶,在他的指引下,霍雨浩進入全大陸第一學院—史萊克學院裡學習。在這裡,他先後認識可信賴的夥伴:王冬、貝貝、徐三石……他們團結協作拿下了全大陸鬥魂大賽的冠軍。最後,他突破封號鬥羅,成為情緒之神。

有人說這個故事三觀不正,我卻說,即使它有些缺陷,到它卻通過主人公的成長曆程,強有力地揭示出夢想的力量。

是的,是夢想讓霍雨浩自強不息,結識了天夢,是夢想讓他永不放棄,獲得鬥魂大賽冠軍,更是夢想支援著他披荊斬棘,最終,成為傲視群雄的情緒之神。天賦差並不能代表一切,只要努力進取就能獲得成功。看,圖片中站在高臺上的他,臉上的表情是如此神聖,我想其內心也是堅不可摧!他不僅在向臺下的眾人宣誓,更是向所有的讀者宣誓,他會實現夢想!

霍雨浩做到了,可我們做到了嗎?夢想是人生的羅盤,是我們成功的能源。偉大的毅力只為偉大的夢想而產生,可見夢想是促使人前行的最大力量。王羲之練習寫字,因長期洗硯臺,把一個小池塘的水都洗黑了,天長日久,潛心研習,最終成了一代書法大師。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恥辱的宮刑,尋訪古蹟,查詢資料,沉心寫作,歷時14年,最終撰寫出震爍古今的煌煌鉅作《史記》。

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我們為實現夢想又付出了多少心血?還是得過且過,目標僅限於完成規定的作業?所以,合上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應該及早確定自己的夢想,並努力去實現它,因為—夢想有多大,成功的舞臺就會有多大!

四書五經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38字

中華文明的結果,華夏先哲的智慧,國學之經典,文化之瑰寶。你的語言千錘百練,字字流金,你就是美麗的國學文化。

我還是一個小學生,你走進了我的視野。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就深深地被你吸引,你讓我廢寢忘食,讓我不知飢渴寒暑;讀完你時,你又讓我意猶未盡,讓我冒昧地闖進了中華文化的意境,體會到國學的韻魅。你還使我修身養性,增智廣識,立德立志。那句“自天子以至於遮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讓我在為人修養上受益匪淺,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告訴我要舉一反三的道理,還有那“關關睢鳩,在河之洲”“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等語言讓我感受到中華古詩詞的精妙絕倫,源遠流長。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你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國、修身,立德的根本,更是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千古長流的中國美學的淵源。你提到的“欲治其家,先修其身”,“富不能淫,貧不能移”,讓我感受到你的大氣磅礴,又產生一種溫潤飛揚的感覺,更讓我更透徹地瞭解了中華文化瑰寶的美麗。

我最愛的《四書我經》,你不僅讓我感覺到美麗的中國美學,還讓我在課堂上風風光光了一把。記得有一次,一道難題難住了班級全班同學,那是讓我們說出一句《詩經》中的名字,看著大家束手無策,老師隨便點了一個名字,竟點到了我,我若有所思,忽然靈光乍現,你“提醒”了我,我脫口而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沒想到同學們向我以熱烈的掌聲……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你讓我擁抱了中華文化的廣博與美麗,把每一天的生活過成詩!我要真心感謝你!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055字

近來,我閱讀了馮驥才的小說集《俗世奇人》。馮驥才以細膩而平俗易懂,傳神而富有人情味的筆觸,塑造了36個“奇人”,令人歎為觀止。在天津衛這個魚龍混雜、臥虎藏龍的地界,是“不強活不成”的,但“一強就出現各種空前絕後的人物”,可見這“俗世”之俗,“奇人”之奇了。書中既有“蘇七塊”這種本領高強的怪人,也有“酒婆”這般不同尋常,充滿傳奇色彩的奇人,甚至還有陳四這種善於送禮討好的歪門邪道的貨色,實在令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但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要屬李金鰲了。他五大三粗,極講義氣,是天津衛出名的混混頭兒。一次,聞名天下的小楊月樓戲班被大水圍困天津,為了有飯吃,只好將行李押在典當鋪,而今卻無法取回。李金鰲一聽說戲班子的困難,二話不說,到典當鋪樓下一聲吼就解決了困難,還分文不收。後來,李金鰲去上海辦事,恰逢數千腳伕因黃浦江上凍忍寒捱餓,不忍放手不管,於是請小楊月樓義演三天,竟靠著這戲票錢就養活了上千人。李金鰲臨行,小楊月樓送還謝禮並盤纏,李金鰲仍是分文不收,一番話更是說得又熱又辣:“想想看,您和我這段交情,有來有往,打誰手裡過過錢?誰又看見過錢?折騰來折騰去,不都是那些情誼嗎?錢再多也經不住花,可咱們的交情使不完!”

是啊,“人脈就是錢脈”,“多一個朋友你就多一條路”,自古以來,朋友都是人們人生中的一大追求。朋友,是永遠可以依靠的避風港,是會認真聽你傾訴的那個人。他們總能在艱難困苦之中,讓你們心靈深處的紐帶牢固的連在一起,患難相扶。如若朋友滿天下,不論流落何方都不須彷徨,不論於何處為困難所阻撓都不必慌張,朋友總會遞給你一隻手,為你送來萬里晴空。魯迅先生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李金鰲此人,奇就奇在於他無論對哪個朋友都能推心置腹,都願為其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亞里士多德說過,“對誰都是朋友,實質對誰都不是朋友。”但李金鰲此人,人脈廣,交情深,真心實意,我們自然無法做到我們自然無法效仿,因而我們更應去追尋那最真摯、最永恆的交情,去守護、去奉獻那本已存在的情誼,讓自己時時刻刻為交情所圍攏,去體味朋友懷抱的溫暖。

李金鰲與小楊月樓的情誼更是告訴我們,當你可以無條件地,絲毫不猶豫地幫助你的朋友,且在你的朋友幫助你時,你的心裡全無愧疚,無任何欠還之意,你才是獲取了最為真摯的情誼,而你們更是融為了一個整體,無論如何,總可以一同緊握雙手,披荊斬棘,走上輝煌之路。

“俗世”之“奇人”,“奇”卻仍未脫“俗”,“俗”卻非凡離“奇”,無時無刻不為我們這些身處“俗世”之“俗人”指明為人處世之“奇”妙所在。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1603字

【俗世奇人讀後感】

丁澤鈺

一本好書可以把人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一本好書可以使我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馮翼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方剛;水鹹土鹼,風習強悍。近百餘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衝,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即在顯要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酒婆》了,講述了酒婆很愛喝酒,她常常上酒館喝酒,一走到路口時酒就醒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酒館的老闆每次都在濃酒裡摻一些水,使酒變多,沾一些便宜,老闆沒兒沒女,給佛爺口頭時,動了良心,不再往酒裡摻水了。這天,酒婆又來吃酒,喝了幾大杯酒後,到了路口酒也沒醒,結果呢?卻被一輛馬車給撞死了!哎,你說這老闆大發慈悲,不再往酒裡摻水,反倒害死了人,還不如繼續作假呢。

我喜歡馮翼才的文章。幽默,搞笑,給人說不出的歡樂,每當看到這本書時,就會把煩惱忘得一乾二淨,渾身放輕鬆,美美的享受這段幸福的時光。

【《俗世奇人》讀後感】

劉潤峰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知識的海洋,我們在書的海洋裡暢遊,就像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讀書使我們快樂,使我們充實。你這樣說:“書是人類沒有生命的朋友。”

最近,我讀了一本《俗世奇人》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馮驥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其中,著名的代表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作品。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神醫王十二》。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神醫曾多次救過許多人,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總是能讓人意想不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他用的方法都十分巧妙。

王十二是一個熱心的人。有一次,一位鐵匠眼睛裡進了鐵渣,王十二用磁鐵把鐵渣吸了出來,鐵匠剛要感謝他,可王十二頭也不回地走了。王十二不貪金錢,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不僅喜歡《神醫王十二》,更喜歡《刷子李》。

這個故事講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師傅,他刷牆時不沾一個白點,人們稱他為“刷子李”。

有一次,一個徒弟,聽說他從不粘一個白點兒,就有一些懷疑,於是師傅就刷了一面牆,而不沾一個白點。徒弟掙大了眼睛發現師傅身上一個白點都也沒有,最後徒弟相信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相信別人的實力,不要懷疑別人,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讀了這本書,使我收穫滿滿,也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努力就會成功,要相信自己!

【《俗世奇人》讀後感】

張起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俗世奇人》這本書就是寫這些“奇”人的。這本書裡的奇人大到文武百官、小到普通百姓;文人、武人、小偷、神醫,這本書裡應有盡有。這本書也是天津地區民國初期的寫照,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他是浙江寧波人,出生於天津,是中國當代大作家,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蓮》等。

《俗世奇人》中有許多許奇人,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是燕子李三。燕子李三雖然是一個小偷,但他偷富濟貧,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我喜歡他,不僅因為他的人品,還因為他的故事好聽,他經常偷富貴、貪官,濟窮苦人民。當他偷東西的時候,就會在被偷者的家裡畫一隻小燕子,給窮苦人錢的時候,都是從窗子扔進去一個賺錢的小袋子,袋子上有一個小燕子。據說他原先叫李三,因為他偷竊東西畫燕子,所以人們都叫她燕子李三。這本書還有許多“奇人”,像大名鼎鼎的“泥人張”捏泥人的技術一流‘’工人界的精英“刷子李”刷牆的技術幾乎無人能敵,“蘇七塊”神醫眼疾手快,不給病人痛苦…

這本書裡的人大多數都可以做到現代人認為神奇的事情。以前我以為世界上沒有人能像超人一樣厲害,但我讀了這本書後,我改變了想法,原來奇人到處都有呀!在古代就有許奇人,更何況在現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做未來的“新世奇人”啊!

追蹤怪同學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1129字

我以為外物之味,淺嘗以為美,久則可厭;然讀書之味,如酒釀之香,愈久愈醇愈醉人。我痴迷於書,日日為伴,相交甚深。近日,我讀到一本好書—《追蹤怪同學》,故事中孔東東和孔西西的善心之舉深深地溫暖著我。

主人公孔東東和孔西西的班上來了一位轉學生—郝郝郝,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是來自外星球的一位博士,因飛船出現了故障來到了地球,變化成一名普通小學生,而他的狗也被化身成人形,名字叫邢邢邢。隨著故事的發展,孔東東和孔西西發現了他們的祕密。在一陣震驚之後,他們選擇了一起保守這個祕密。孔東東和孔西西主動親近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幫忙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並最終協助郝郝郝和邢邢邢順利地回到了外星球。

合上書,一陣陣暖意湧上我的心頭,當身邊的朋友遇到困難時,孔東東和孔西西克服一切困難,幫助他們,這是最可讚賞的品質。熱心助人的人,在道德的天平上,他的砝碼最重;在歷史的明鏡前,他的身影最長。熱心助人是美德,它像冬陽一般,深深溫暖人心。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溫暖,也常伴左右。

記得上個學期有一次單元考,我遲到了,進教室的時候同學們都已經低著頭在做試卷了。我著急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低頭在書包裡找筆袋。可是我找了一遍又一遍,萬分無奈地發現我的筆袋沒有帶。我望向同學們,大家都埋著頭在爭分奪秒突破考卷難題。怎麼辦?在我六神無主,冷汗直冒的時候,同桌從筆袋裡翻出一支筆,放在我的考卷上。這小小的舉動,就像一陣及時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頓時,心裡一陣溫暖。一個簡單的動作,一支普通的筆,溫暖,就這樣悄然傳遞。這樣的事情不勝列舉,課間不慎摔倒時伸過來的一隻只攙扶的手,400米長跑快堅持不下去時傳來的一聲聲鼓勵的吶喊……都似一股股暖流充盈著我的心。

身邊的朋友們時時傳遞著溫暖,陌生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一次,我坐著公交車到圖書館還書。那天,公交車上的人特別多,我好不容易擠過人群,站到一個偏僻的角落裡。不曾想,還未等我站定,公交車來了個急剎車,我一個趔趄,手中抱著的書像一個個淘氣的小精靈一樣,鑽到座位下面去了。這可怎麼辦呢?人這麼多,我哪有辦法鑽下去撿書呀!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的救星—坐在對面的小妹妹看到了,她跳下座位,笑容如天使般燦爛:“姐姐,我來幫你撿。”說著,蹲下身幫我撿起滑進座位底下的書。熱心的乘客們也紛紛彎下腰,不一會兒,書全部回到了我的手中,看著完好無損的一摞書,溫暖重臨我的心頭。

是呀,你的善心之舉,也許只是一支筆,也許只是一個彎腰、一個笑容……卻能悄悄溫暖著別人,讓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讓世界充滿陽光!

朋友們,讓我們像孔東東和孔西西那樣,像許許多多的熱心助人的人那樣,行動起來,讓心常熱,溫暖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