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語言相關作文20篇

大地的語言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2字

我的家鄉在姚圩。原來家家戶戶都買不起電視、電腦。如今,那兒再不是貧窮、落後的土山溝了。從小到大,從沒回過自己家鄉的我,這一次終於下定了決心回家。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祖國六十歲的生日。當天一大早,爸爸眨著大眼睛對我說:“你長這麼大了,卻從沒有見過一直疼愛你的爺爺奶奶。今天和爸爸一起回去,怎麼樣?”我一聽,眉頭緊皺,原來的好心情立刻煙消雲散,悶悶不樂地想:“鄉下有什麼好,待在城裡不是挺好嗎?幹嘛要回去啊!再說,鄉下那麼窮,一點樂趣都沒有。”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衝我神祕的笑笑,說:“你知道大地的語言是什麼嗎?去了,就能聽到哦!”

“啊,大地的語言?”這倒挺有趣的,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爸爸。

來到家鄉,那裡的美景立刻吸引了我。一座座陡峭的山峰連綿起伏,樹木挺拔地聳立在山頂。我看的入了迷,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心想:“大地的語言,我怎麼聽不見?”

走著,走著,我來到了一汪清澈的溪水前。這時,爸爸停了下來,笑著說:“這不就是大地的語言啊?”我疑惑不解地問:“這怎麼會是大地的語言?”爸爸摸摸我的頭說:“你聽,溪水流淌,不就是大地母親的親切話語,她正通過溪流在與我們對話呢!”仔細一想,還真是啊!溪水時急時緩,聲音忽高忽低,真是妙不可言。我對家鄉的感情更深了。每逢過年過節,我都會回家鄉,看望親人,聆聽那美麗的大地語言。

“月是故鄉明“還是家鄉是最美的。只要仔細觀察,用心體會,就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和溫馨的倫常親情。

土地的語言 篇2

國二作文 ,712字

土地總是沉默的,可你能否聽見它無聲的語言,在訴說著它的無奈?

那天,隨意翻閱一本書,看到了兩張照片。前一張,2002年科爾沁的一個水庫,湖水豐盈,碧波盪漾,水鳥翔集,宛如仙湖。多麼美的景色!可是第二張照片,七年後的同一個地方,湖水已經乾涸,湖底雜草叢生,龜裂的空地上露出一隻只碩大的貝殼。書上說,在新中國成立前,千餘年的草原開墾使科爾沁從疏林草原變成了現在的科爾沁沙地;近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機械化墾殖作業的開始,使科爾沁沙地的土地荒漠化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即使我們把科爾沁沙地的擴張歸罪於千年輪迴的氣候大環境,農墾開發的事實,也會把人類的行為,放到是與非的天平上。

照片的作者戴白古拉,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我的地理老師,在一次講課時,用手指著內蒙古的一片沙漠說,十多年前她剛剛教學時,教科書上這裡的標註是草原,而今土地荒漠化,許多草原都變成沙漠,她去過的草原,只有呼倫貝爾值得去看了。教室裡一片寂靜,沒有人說話。我們都知道,我們對土地的認識和保護還遠遠不夠,為了更好的環境,我們也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堂課上的我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教科書上的黃土高原,網路上的黃土高原,在描述美麗的人文環境的同時,沒有忘記嚴重的水土流失。陡坡墾殖、濫砍濫伐,加上黃土土質疏鬆、夏季多暴雨的環境因素,黃土高原被水侵蝕的溝壑縱橫,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安全。許許多多的人們,哪怕自己不能溫飽,也積極擁護水土保持工作。每當聽說這樣的人與事,我總是充滿敬畏。

那些平凡又無私的人們,聽懂了土地的語言,你呢?

如果你還沒有聽到土地的語言,請你現在就靜下心來去聽、去感悟吧。它的聲音是那樣急切,甚至勝過飢餓的人們尋找糧食,它在尋找著安寧。

流水之生——大地的誓言 篇3

國三作文 ,1160字

我眷戀高山,愛情讓我們相生相息。我隨著冰消雪融來到,觸其堅澀硬朗的肌膚;我隨著情人脊上的紋路流繞,讓他的每一寸血肉,浸進我的津液。

這血肉本是泥土——生命以泥土的柔潤滋長勃發——大地的寸膚,披覆於高山的脊背。廣袤的大地日日夜夜地呼喚,世世代代流淌的心,生長著,包容我的血液,向我重現那亙古不變的輪迴軌跡——

潺??П穡?冶枷蚋?憷?奶斕?mdash;—同我至愛的情人割捨。

開闊的河道,我舒展手腳;空寂的原野,我奔騰不息。寂寞何許難耐——曾有多少次,高山綿延,我心之嚮往;曾有多少次,天高寂寥,我黯然神傷。我把真正的血淚揮灑在原野上,鑄就新的靈魂,新的精神。曾經的欣然愉悅已然逝去,痛苦,痛苦才是歡樂的真諦——我割出膏脂,割開膚髮,掰開肌骨,撕裂軀體——四分五裂,四分五裂吧,讓我肌膚的碎片撤滿整片原野,整片整片的原野;讓我血液的滋養潤澤一切生靈,一切一切的生靈。

有時候痛苦真叫我想毀滅——但我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這可恥的慾念。我有我的心,我的誓言。毀滅永遠不能教我解脫,自我的毀滅乃是新生的重塑,而良知的毀滅卻可怕而遭受唾棄,遭受憎惡。

——我明白了,我已永遠遭到了囚禁,我的靈魂的每一紋路都已深深刻入大地的深層。我再沒有自由之身,再不能逃離。因為我那樣痛苦、那樣深沉地愛著這原野,這土地,我的精神和肉體都已與它交融無二。我對他有著忠貞不逆的誓言,我的心紮在誓言裡,翻湧著熱血——我願為他付出一切。或許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土地,但我絕不會忘記,土地曾是我深深紮根的地方,我曾向他獻出靈魂。

夜夜不息地奔流,我澆灌一切希望,澆灌一切生的渴望。塵埃凝重,愈使我身姿矯健;濛濛混沌,愈使我目光清遠。冰肌玉骨不再,明眸雪膚不再,但我粗壯堅實的體格有大地的沉穩與厚重,我濁亮的眼眸裡閃射出堅定不苟之心。我的肌體裡早已裹著一顆大地原野的心,再也不能將它分離出去。這心是堅冰的心,是灼熱的心。我隨著萬物滋長生生不息,我流淌在亙古交替的時空中。這土地,這原野,賦予我毀滅,賦予我永恆的新生——不滅不息,不老不死。

我隨著冰消雪融來到,傾入這廣袤無邊的原野,注入這沉重粗獷的土地。日星交移,月月年年,我喚起新生的渴望,喚醒沉睡的心。我的心曾一次又一次地死去,我的肉體曾一次又一次地幻滅——但這是大地交付於我的,這是大地的靈魂附著於我的——這是我永恆的誓言,這是我不變的真理,這是我不息的生,這是我不滅的偉大。

大自然的語言 篇4

大自然的語言作文40 ,389字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到處都有自然現象,而且非常有趣,不信,我就給你說說吧!

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你聽過公雞啼鳴嗎?“雄雞一唱天下白”,它的意思就是公雞一叫天就亮了。它不就像個不用定時的小鬧鐘嗎?多可愛呀!母雞咯咯叫,不用說就知道它下蛋了,你去雞窩準能撿到雞蛋。“母雞下蛋咯咯叫,公雞打鳴人起早。”這就是雞的語言吧!多有趣呀!我再給你講一講無聲的動物語言吧!小螞蟻多勤勞,但你一看見螞蟻出洞搬東西,出門可別忘了帶雨傘,否則,你就會被淋成落湯雞。下雨時,你看見蜘蛛在織它的八卦網,你就不必擔心了,因為晴天就要來了。還有很多動物語言,你自己用心找找吧!

動物有語言,植物也有自己的語言。瞧!迎春花開放春天來,荷花綻放夏天到,菊花怒放秋天至,臘梅初開冬天在。這些植物悄悄地告訴我們一年四季的更替。

大自然中這些有趣的現象,妙不可言。它們蘊涵著自己的祕密,只有愛學習勤于思考的人才能發現。

大自然的語言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5字

今天,我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

我們來到小河邊,在河邊草叢旁發現了幾支小船,一個朋友解開了繩,我們陸續跳上一支船,我們拿起三根竹竿,竹竿有規律地在水裡劃,我們的船慢慢向河中心移去,我彷彿聽見河水對我說:“小朋友,要不要我為你們彈琴啊!”我還沒反應過來,河水姐姐就開始彈了,“嘩嘩!”“嘩嘩!”……河水姐姐的演奏漸漸消失了,我們也準備上岸了。

我們上了岸後又去了竹林裡玩,那裡有許多小熊貓在吃竹子,它們胖乎乎的,非常可愛!我走到一隻熊貓面前,摸了摸它的頭,當我要走的時候,那隻小熊貓還抓著我的外套,好像在對我說:“別走,再和我玩一會兒吧!”我只好又跟它玩了一會兒。

最後,我們去了草原玩,黃昏的天空好像在對我們說:“快回家吧,不然家人會擔心的!”我們確實該回家了,走的時候,我還回頭看了看這寬闊的大草原,它們就像捨不得我們似的,所有的植物都在左右搖擺,似乎在向我們揮手道別。

“叮零零!”“叮零零!”我被鬧鐘吵醒了。“啊!”原來我是在做夢啊!但是我相信世界萬物都是有語言的!

大自然的語言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6字

生活中處處都有語言,不光人有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的。

大自然的語言是十分豐富和奇怪的,你們聽說過託夢嗎?大自然曾託了一次夢給我,一五一十的把他的語言都告訴了我。

我夢見自己在一個鳥語花香,小河清澈見底,魚兒歡快活潑的在水裡游來游去,鬱鬱蔥蔥的樹林中,動物們自由自在地奔跑著,遍地都是五顏六色的花,有紅的,藍的,黃的。散發出陣陣芳香,天空藍的像藍寶石,空氣十分清新,這時大自然是溫和而又快樂的在說著自己的故事。

忽然,颳起了一陣陣的大風,天空烏雲密佈,樹林忽然之間都變成了樹樁,小河變得十分渾濁,上面還漂浮著魚兒的屍體,散發出陣陣惡臭,花全都枯萎了,小動物們全都被人們殺了,做成了衣服和鞋子。豆大的雨珠不停的往下落,天空中被劃出了幾十道閃電,這是大自然在傷心的傾訴人類對他的傷害。

在這傷心的傾訴中,場景又變了,火山噴發了,熾熱的岩漿不停的往外面飛濺,引發了森林火災,讓動物們無家可歸,有的甚至被岩漿給“吞沒”了生命,隨後就下起了大雨,以為就結束了呢,誰知這只是個開始,各個地區頻繁出現了地震,讓我們的家園變成了廢墟,緊接著靠海地區還發生了龍捲風和海嘯,但沒有靠海地區,卻發生了洪水和泥石流,傷亡十分慘重,僅存的人也沒有幾個,可是這樣還沒有結束,火山噴發後,冒出了滾滾黑煙就是火山氣體,它漂浮在空中,把太陽給遮住了,讓植物沒有陽光而枯萎,讓剩下的人應沒有食物,而餓死,這時大自然在憤怒的傾訴人類對他的傷害及痛苦。

在經過這場浩劫,我又來到了另一個場景,天空中飄著晶瑩剔透的雪花,路上積滿了有十釐米厚的大雪,有一些小動物們在雪中玩耍。河面結上了冰,樹木像穿上了雪白的大棉襖。忽然一陣風吹來,把樹上的雪都吹掉下來了,小樹苗被這風吹得搖了幾下,一切是多麼的安靜,這時大自然在不好意思的,小聲跟新交的朋友竊竊私語。

大自然的語言是以奇特的方式來表示出來的,你要用耳朵和眼睛來聆聽和發現他的語言。

我讀懂了大自然的語言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3字

大自然總是在我們身邊那些平常的事物中盡情描繪著它的語言。這些語言暗暗地昭示著許許多多人生的真諦。它豐富的內涵使人折服,但是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總是坐在家裡的人永遠讀不懂。只有細心、仔細地體會,才能夠感受到那妙不可言、歎為觀止的語言。

大地,是那樣一望無際,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細雨濛濛,或是電閃雷鳴,他總是那樣盡情地舒展著,歌唱著。春天,鳥語花香,柳綠花紅,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衣,它哼起了那首歡快、熟悉的歌:《春天在哪裡》;夏季,太陽炙烤著大地,地面被太陽灼得滾燙,這時,大樹來為它僻雨遮陽,它為大樹唱起了那首動聽的歌:《剩下的盛夏》;秋天,橙紅橘綠,丹桂飄香,地上鋪滿了金色的落葉,楓樹舉起了鮮紅的旗子,大地又唱起了那首悅耳的歌:《楓》;冬天,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大地變得銀裝素裹,它唱起了那首《認真的雪》。大地上,有的地方一馬平川,有的地方坑坑窪窪,有的地方是高山深澗……但不管是什麼情況,大地永遠能承載萬物。那樣深厚,任你奔跑、蹦跳;那樣寬廣,任你飛馳、跋涉。哦,我從大地遼闊的身軀上讀懂:就像無垠的大地能承載一切,人求學只能廣讀博覽,才能瞭解更多、理解更多,才能有所成就。

風兒從四面八方趕來,漂泊不定,動盪不安。有時在人們身邊久久徘徊,有時又急急地人們身邊掠過,瞬間無影無蹤,有時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咆哮著,飛馳著,有時又像一個羞澀的小姑娘,低唱著,輕輕撫摸著一切。它總是變化多端,或用力搖動枝葉,或悄悄跑到旗杆上玩耍。他總是帶來四面八方的氣息,又很快地帶走,哦,我從風的細語中讀懂:人也要融入社會,這樣才能及時瞭解五花八門的新訊息。

大自然的語言豐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探索,去尋找,去發現,去體會:水滴石穿的鍥而不捨、莽莽高山的頂天立地、小小蜜蜂的勤勞勇敢,這些,都是大自然蘊藏的語言,使人受益匪淺。

大自然的語言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8字

語言,是多姿的,是神祕的;語言,是自然的,是奇妙的。

夕陽下,旅店裡那悠揚的樂聲在空中迴盪,晚風中,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向滿天的星星傾訴著什麼。

風起了,雨點“嘀嗒嘀嗒”,如同美麗的妙齡少女在撥動琴絃,又像夢蠶在歡迎桑葉的到來;晴朗的夜空下,星星與大地輕輕絮語,溝通之語散發著淡淡的玉色光芒。

“喔喔喔……”,公雞雄赳赳的一聲吶喊穿透了大地,太陽定是聽到了公雞氣昂昂的叫聲,慢悠悠地伸了個懶腰,繼而又精神抖擻的地從東方站立起來。清晨的校園裡,那琅琅的讀書聲,在風中盪漾,“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一位少年邊走邊誦,風兒捎走他的聲音,鼓動著操場旗杆上的五星紅旗激情飛揚。

當天邊已被晚霞染成金紅色時,雀兒們“啾嘰啾嘰”,是在與巢中的鳥兒應和,還是在哼著那悅耳的歌聲?

風,在空中呼喊;,浪,在水中輕吟;沙,在大漠中鳴叫;葉,與風一起歌唱;雨,呼著那靜靜的安眠曲;陽,贊誦天邊那絲雲彩……

哦,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語言是文化的繼承,它與燦爛輝煌的歷史為伴!它與生生不息的人類為伴!

我們的語言 篇9

高二作文 ,895字

語言,作為一種傳遞資訊的媒介,使我們能夠了解對方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很好的將本族文化傳承下去,但更為重要的是洞察先人的思想,明白並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文化及我們的語言。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的母語是中文。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它隨中華文化一起誕生。我們爺爺的爺爺們剛開始時可沒有文字,他們是以口述的形式交流的,到了後來,倉頡來了。相傳,他以結繩記事,但當事情多起來時,他發現記事所用的繩子和貝殼並不夠用且容易出錯,那怎麼辦呢?最終,他從老虎的腳印中得到啟發,並嘗試用符號代替,這就是最初的中文。雖然真正流傳下來的文字是甲骨文,這是漢字的雛形,後經歷朝歷代的演變,形成了當今我們的文字。

如今,有很多外國友人學習中文,他們普遍覺得中文是一種非常難的語言。但果真如此嗎?我們都知道,中文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簡單的來說,口語很casual(相比與其他語言),而要真正學會寫並看懂別人寫什麼,我估計還要學一下文言文,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嘛!

剛開始學英文時,我很困惑,中國的文言文和詩詞該怎麼翻譯?直譯呢?沒有那麼的沈博絕麗,何況外國人怎麼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如果先把它翻譯成現代文,再翻譯成英文,又沒有了那種意境,這還是文言文或詩詞嗎?

有人說,學習中文比英文快,我十分贊同這一觀點,但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有什麼根據呢?首先,我們不妨來想一想,中文的基本單位是字,字與字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個詞;而英文呢?一個字母,兩個字母,三個字母,多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那麼,如果我學會了一個字的意思,而這個字能與其他字組合成多個不同詞性的詞,如此一來,就只需學習很少的一部分字就可以學會很大一部分詞,而英文則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能,那其數量也一定比中文的少。

中國人學習中文時,用的是心靈,而外國人學習中文時,大多數用的是充滿智慧的頭腦。西方的語言基本上也屬於這個型別。

中國人用心靈學習中文,他們雖然過著成年人的生活,但是心中卻懷著一顆童心。中華文化雖然古老,但又年輕充滿活力。因此,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地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

我們的語言,中文,意義非凡,無可替代,永垂不朽!

大地的使者 篇10

國三作文 ,1061字

一年四季,天氣常常變,月月變,可這大地的使者卻不變。

春天,春姑娘輕輕地來到,用雙手把小草叢土裡推出來,把樹木的嫩芽找出來。做完這一切,她匆匆忙忙的找到雨姑娘,求她下一場春雨,來幫助這些剛出來的嫩芽們,雨姑娘原以為下一場傾盆大雨就行了,可是春姑娘卻說,春雨是給植物們滋潤的,所以雨要密一點,但要小一點,太大了會把它們都打傷的。

春姑娘的使命完成了,便回去找夏姑娘。可是夏姑娘不肯早早的出來完成大地母親交給的使命,春姑娘只好去找大地母親。

終於夏天來了,夏姑娘不像春姑娘那樣溫柔她的脾氣可暴躁了,只見她“呼”的一聲,樹木們的綠葉都被她吹出來了。她又到地上把野花、小草變得更鮮豔,更翠綠,大家都知道,植物沒有水不行。於是夏姑娘找到雨姑娘,求她下場雨,因為下完了雨,她就可以回家了,雨姑娘以為夏姑娘的要求和春姑娘一樣,於是那雨又小又密,夏姑娘說:“這雨這麼小,植物們不夠喝。現在是夏天,不是春天。於是雨姑娘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夏姑娘的使命也完成了。帶著一身的火氣去找妹妹秋姑娘了。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人們在這個季節中可以收到很多的食物,秋姑娘的使命是幫助農民早收糧食。於是秋姑娘從她那一身金黃的連衣裙中取出一瓶藥,把它撒在糧食上,果園裡,只見青青的糧食一下變的金黃金黃的,那水果多水靈。石榴笑開了嘴,梨金燦燦的。看著農民那高興的表情,秋姑娘的使命也完成了。

秋天像風一樣的走了,時隔幾天,秋姑娘把冬姑娘請來了。

冬是春、夏、秋、冬中最小的,也是大地母親派出的最後一位使者。冬是個內心冷血的姑娘,她只對她的使命感興趣。對其他的事一概沒有興趣,冬姑娘把風一吹,樹木的葉子“嘩嘩”的往下落,只有松樹梅花冬青與之抵抗。

冬姑娘想下場雪給地裡的莊稼蓋上被子,於是找到雨姑娘。雨姑娘說我只會下雨,不會下雪。冬姑娘的表情難看極了。突然,雨姑娘說:“我有個姐姐是個下雪天才,叫白雪王后,你可以去問問她,也許她能幫你。”

冬姑娘找到白雪王后,請她下一場大雪,當白雪王后知道冬姑娘要給莊稼蓋被子之後,痛快的答應了。

大雪紛紛揚揚的下了一天,給莊稼蓋上了被子,冬姑娘的使命完成了,冬找到大地媽媽。

大地媽媽說:“你回去休息吧!後面的事我自有安排。你只要等下一次秋姑娘把你叫醒,你在這樣做一次就行了。”

春、夏、秋、冬四姐妹輪迴的換著,而大地母親讓她們順便打聽地上的訊息,以便知道什麼時候多下雨,什麼時候少下雨。

這四位使者的任務給人們帶來了便利。

其實,大地的使者並不只這四位姑娘,只要你仔細的觀察,你還會發現的。

如果你發現了,一起和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