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傳說相關作文20篇

大雁塔的傳說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4字

寒假裡有幸去了西安,在諸多名勝古蹟中,我最喜愛的莫過於著名的大雁塔了。關於大雁塔的傳說,特別有意思。

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建於唐朝初期,剛開始的時候是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來,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資料上標著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好精確的數字啊。

“大雁塔”之名是因為唐玄奘得來的。沒錯哦,就是那個西天取經的唐玄奘。他在西行的路上,進入了沙漠腹地的時候,飢渴難耐,還一不小心打翻自己的水壺。危急關頭,一群大雁帶著唐玄奘來到一片綠洲,他才活了下來。

回國後,為了感謝這群大雁,也為了給經書的存放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唐玄奘請求李世民建下了大雁塔。而那時的大雁塔,因為建築在大慈恩寺,所以也叫慈恩塔。

唐朝有一個習俗,那就是進士及第後要在大雁塔下題名留詩。著名的大詩人孟郊屢試屢敗,終於中舉後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狂詩。

這詩著實很“狂”,把書生中舉之後的豪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幾年後,另一位詩人也考中了進士,在大雁塔下題名時,他本來是想著規規矩矩去題的,可一看到孟老爺子的詩,整個人都不好了:“孟老爺子的詩這麼狂,看來我也不應落於人後!”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只見他一把拿過酒壺,就是一通豪飲,飲幹酒後提筆就寫“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你孟老爺子不是狂嗎?哼,我比你還要狂!在你們之間,我可是最年輕的。這位年少有為的詩人便是白居易。

有關大雁塔的傳說眾多,和唐朝詩人關聯的肯定不止孟郊和白居易。唉,要是時間允許的話,我還真想一整天蹲在那裡,細細揣摩昨天的痕跡。

藍色大海的傳說 篇2

續寫改寫 ,830字

藍色大海中有一條美人魚太子白居楊,傳說只要得到那條美人魚太子的靈珠,就可以長生不老、不會得任何病。有很多人都想盡辦法都沒有成功。

一位壞巫師在一次和他喝酒的時候,在酒裡偷偷下了劇毒__曼陀羅,凡是中了此毒者,會沉睡百年。趁他中毒時,將他的靈珠取了出來。然後命人把他丟向了大海。

幾百年後,他甦醒了。他來到了陸地,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他看見一個小孩在路中間玩耍,一輛麵包車向小孩奔來。他用力使麵包車停了下來,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都驚訝不已,有人還報了警。正在這時,飛來了很多美麗的蝴蝶,然後人們紛紛暈倒了,蝴蝶上有麻醉劑。原來是世世代代忠於人魚族的莎族女王,她是來接美人魚太子的。莎族女王說:“太子,在您沉睡的這百年中,我們一直在尋找靈珠的下落,一直沒有找到,不過,我們掌握了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您的靈珠在杜方傑的房子裡。”她拿出一張照片給太子,繼續說道:“這就是杜方傑的房子,你要想辦法留在那裡。即便找不到靈珠,陰曆十五一到,你也可以感受到靈珠的正確位置。

他在尋找時,突然缺水,附近又沒有水池。沈依拿著礦泉水從這經過,白居楊搶過他手中的水,一直往嘴裡灌,說:“還有沒有水,我要喝水。”沈依是個善良,美麗,熱情的姑娘。她看見白居楊這麼渴,就到附近的超市買了好幾瓶礦泉水。白居楊非常感謝,說:“謝謝!你需要什麼報答?”沈依說:“不用了,江湖救急嘛!”

白居楊看見沈依拿著鑰匙開門,就問:“你住這裡?”沈依說:“怎麼又是你?”白居楊說:”今天晚上我要住在這裡。”沈依說:“憑什麼?這是我家,難不成你要非禮,你休想……”“我在這裡沒有熟人,只認識你。”沈依看他這麼可憐,就答應他住一晚。白居楊問:“你姓杜?”沈依說:“你才姓杜,我爺爺姓沈,我爸爸姓沈,我怎麼會姓杜!你才姓杜。”白居楊又問:“這間宅子,是你們家祖傳的嗎?”“不是,是我爺爺年輕時買的。”

第二天,沈依看見白居楊不在,就以為他出去了。其實,白居楊已經走了。他趁晚上沈依睡覺時,就已經把靈珠找到了……

家鄉的大雁塔 篇3

寫景作文 ,543字

我的家鄉在西安,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這裡有許多名勝古蹟,雄偉的大雁塔便是其中之一。它威嚴地矗立在西安東南角,像士兵一樣守護著西安這座城市。

大雁塔共有7層,塔身是土黃色的,他是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歸來時,用來存放經書的。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西安的標誌。

春天的大雁塔廣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廣場周圍的樹木吐出了嫩綠的新芽,看上去就像星星點點的綠色寶石掛在樹枝上。白玉蘭和櫻花在枝頭綻開了笑臉,人們在廣場上放著風箏,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一陣微風吹過,花兒隨風搖擺,像是跟大雁塔在竊竊私語。

夏天,大雁塔的夜景絢麗多彩。晚上,許多遊客都來到大雁塔欣賞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隨著音樂的響起,噴泉的水柱時高時低,像一位舞蹈家在翩翩起舞。“她”的舞姿多種多樣,有時候張開雙臂迎接觀賞的人們,有時候“她”高高跳起,展示自己的美麗……那五彩斑斕的燈光,把整個大雁塔裝點的光彩奪目。

秋天,大雁塔周圍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火紅的楓葉,金黃的銀杏葉,深黃的梧桐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冬天,大雁塔換上了一件雪白的外衣,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好似一幅水墨畫。小朋友們在大雁塔南廣場上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是我家鄉的大雁塔,它美麗、古樸、風景如畫。我愛大雁塔,更愛我的家鄉。

美麗的大雁塔音樂噴泉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4字

我的家鄉在古都西安,這裡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蹟和美麗的風景,如鐘鼓樓、明城牆、大雁塔、小雁塔、秦兵馬俑、興慶公園、世園會公園……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雁塔音樂噴泉。

大雁塔位於西安市的南郊,在大雁塔的北廣場上,音樂噴泉就“站”在那裡。它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46米,是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

2017年1月16日7點多,我和家人一起來到大雁塔的北廣場外,這裡人山人海,音樂迴盪,排隊的人如同一條長龍,我拉著家人擠來擠去。當時,我真希望有兩盆仙人掌從天而降,我抱著仙人掌往前走,人們肯定會為我讓開一條道的,我順著這條道就可順利到達噴泉跟前了。但如果有人告我們怎麼辦?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左擠右擠,終於來到了大雁塔音樂噴泉跟前,噴泉的燈光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過了一會兒,噴泉開始噴發了,水柱時而高,時而低,時而升騰,時而搖曳,一會兒像海鷗展翅,一會兒像綻放的朵朵蓮花,還像青龍飛天,讓我目不暇接。許多落下的水珠拍打在我的臉上,我的眼睛頓時水霧繚繞,而噴泉和燈光交相輝映,流光溢彩,有的像柳樹、有的像皇冠、有的像鳥籠,還有的像布丁,造型多變,看得我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欣賞著噴泉的同時,我也不禁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比如《茉莉花》《愛我中華》《金蛇狂舞》等,音樂時而舒緩,時而激昂、時而低沉,時而婉轉……我發現音樂高時,噴泉也很高,最高可達到60米,噴泉低時,噴泉也跟著低起來。

在不知不覺中,一曲終結,音樂噴泉表演在人們的讚歎聲中結束了。我想:啊!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還沒看夠呢!

大雁塔音樂噴泉真的很美,但西安還有許多比大雁塔噴泉廣場更美的地方,希望大家來我的家鄉參觀遊玩,我的家鄉隨時歡迎你們!

難忘的大雁塔 篇5

國一作文 ,1487字

夜幕下的西安,是霓虹燈的歡樂谷。大雁塔的廣場上,人流如織。

我想一睹大雁塔的風采,穿過摩肩接踵的人群,快速地一級級跨上臺階。

我一直以為,所謂塔,如果沒有北海白塔那樣綠樹紅牆柳浪空?韉男閆??慘?洩鵒秩趙濾??股?氯嗽諢?杏危?嗽諢?夤鄣牧櫧?5?笱闥?皇薔簿駁卣駒諛搶鎩N頤搶吹牟皇鞘焙潁???諼?蕖U?鏊?鬧芏際歉紙畲罱ㄆ鵠吹募蘢櫻?癲蠓鮃豢黴爬喜翁斕拇笫鰲2恢?醯模?釗?ldquo;氣魄巨集大、格調莊嚴、造型穩重”一類原本根植腦海的詞,倏地銷聲匿跡了。晚風中的大雁塔竟像個羸弱的孩子:灰黃斑駁的青磚,算不得高的塔剎,還有幾處被歲月磨蝕的簷椽。何況塔頂是那麼細小,塔基又這般寬大,她就是個有點笨拙的孩子。

我本就無法靠近大雁塔,無法看到燈光映照下塔身的燦爛輝煌,無法登臨她七層、高六十多米的塔身來俯視古城西安,無法觸控蓮花藻井中央碩大蓮花的聖潔,不免想轉身離開,可又實在迷戀不已,只好繞塔身散步。我一次次靠近塔身在近處仰望,雖然她還是原來的模樣,但感覺又有些不同。磚的斑駁,塔的厚實,彷彿無言的老者,她滄桑的背影就能使我肅然起敬。

此時,廣場上的音樂噴泉已經噴放。水花隨著音樂旋律的不斷變化而起伏跳動,湧動的水柱如纖纖少女,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引來人們一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夜晚的音樂噴泉是絢麗動感的。

輕風習習,夏夜涼爽。大雁塔只是靜默在那裡。

我能想象塔中的故事和文字。我知道它們也靜默在那裡,靜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哪怕它有一股濃重的黃土氣味,哪怕它是聞名遐邇的題名。它們都同塔上的青磚一樣斑駁。

塔四周的鋼筋,有的高高聳立,爭高直指,似乎要與塔試比高。靜默的大雁塔,鐫刻其上的無言的文字,彷彿要繼續述說它們主人的成就。看,它們從唐朝的牡丹花叢飛過,在清明上河圖徜徉躑躅,緩緩地追溯又探尋,一步一步烙下的腳印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滾落下來,跌進古代帝王聖僧和詩人的心田,又在現代的文人墨客抑或平民草根的心裡激起一片深遠的迴音。

白居易不就曾是“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年少”麼?孟郊不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可惜我只能想像當年題名流飲的盛況了。大雁塔靜靜地承載一代又一代的喜悅,再送走一代又一代的忘卻。

音樂廣場上的噴泉已經停歇,遊人漸漸散去。大雁塔披上夜色,她的雍容或許更加動人。但此時,她恰如少女也有靜若處子的時候一般,綺麗靈動的古都如頭頂的明月,寧靜、深邃。明燈在佛龕前悠悠地燃著,青煙嫋嫋……

站在玄奘大師曾經站過的地方,慢慢感受大師的氣息,靜靜地呼吸,靜靜地冥想,靜靜地看遠方,思緒飄向了大唐盛世。

杜甫有詩句“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岑參與高適等人同遊時寫下“塔勢如湧出,孤塔聳高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是登塔時的自然流露,隔著時空依然引起無數心靈的共鳴,而此時無法登塔的我,因為可以有這點點念想,竟毫無遺憾之感!

回望皓月下的大雁塔,她那經歷了千年風雨的身軀。茹古涵今的雁塔不僅高大,更是偉大;不僅久遠,而且永遠。無論是遊人的熙攘,遷客的惆悵,絲綢之路的駝鈴,還是盛唐的大氣,離亂的悲傷,雁塔題名的喜悅,都曾在這座塔裡停留,都留下了各自的痕跡。可是,又有誰能成為大雁塔的靈魂?誰又真正離去?這座塔把它們都攬入自己的懷中,使塵世的萬千情懷融為一體,並任其滲入自己的每一塊青磚之中。

月色如水,在明月清風裡,靜默的大雁塔又將接受新的洗禮。

美麗的大雁塔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7字

前幾天外地的表妹來西安玩,我給她介紹了許多旅遊勝地,如鐘樓、大明宮、漢城湖等,可我覺得大雁塔值得讓小妹看看走走,我們一路坐26路車直到景點。

剛好晚上8:30我們直奔大雁塔北廣場,那裡有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當音樂響起時音樂噴泉就會凌空飛起,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荷花,還有的像一個m形的。當音樂輕柔優美時噴泉噴出來的水也變得輕柔,像一位穿著白紗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當音樂歡快的時候,像小鹿在草地上蹦蹦跳跳,旁邊的燈開起時,就照在噴泉上,這時噴泉變成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妹妹高興地吶喊,拍手,太美了,太美了。

看完噴泉後順著各種石頭鋪成的畸形小路,漫步來到大雁塔北邊,就來到了大慈恩寺的正方,那裡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在花園裡有各種各樣的鮮花,爭奇鬥豔地開放著,還有一排排的樹像一個個士兵一樣守護者大雁塔,一個個形態逼真的雕像使大雁塔更加雄偉,更加壯觀。

我喜歡大雁塔,你們喜歡這裡嗎?有時間建議你們也去看看吧!

《三臂樹的傳說》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94字

“有夢想就有希望”这句話在故事書《三臂樹的傳說》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寒假裡,我認真的讀完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要胸懷遠大

理想,秉承信念,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腳踏實地的幹勁,夢想就會成為現實。

《三臂樹的傳說》中的主人公萬礞礞有著悽慘的童年,家中有粗暴的繼父;學校裡有粗暴的班主任。缺少親情和友情的萬礞礞一心想找到這個城市裡最離奇的一個傳說一位神祕的黑傘怪人和一棵四季常綠的雙臂樹。然而,沒人知曉他們的真正所在。但萬礞礞一直在堅持著,最終,他等到了神祕黑傘人和三臂樹的出現,萬

礞礞成為了班主任、繼父、校長及小學時的老師,從而重新收穫了友情和親情。

在這本書中,萬礞礞是幸運的,他有自己神祕的夢想,夢想也變成了現實,但

更使我體會到的是:當你受到挫折時,不要絕望和氣餒,我們要朝著正確的方向,持之以恆的努力,夢就會成真。

寒假裡,我參加了一個羽毛球培訓班,第一天裡,老師讓我們先跑上十圈,然後做三組蛙跳……我一聽,哇!這不是魔鬼訓練嗎?和羽毛球有什麼關係,真是莫明其妙,我氣喘吁吁地跑完十圈,又筋疲力盡地做完三組蛙跳。一天下來,我成了一個敗下陣來的傷兵,飯也不想吃,啥也不想幹,我想到了放棄。這時,我看到了《三臂樹的傳說》,合上書,萬礞礞的形象出現在我的眼前,這點困難與他的遭遇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啊,頓時自慚形穢,覺得如果自己這樣沒有毅力,就永遠不會成功的。我想起了那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現在,我就要用出汗水,不怕失敗,奮力拼搏,實現自己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羽毛球高手的理想。重新調整心態,打起百倍精神,回到了培訓班。從此,我不怕苦,

不怕累,付出的汗水和毅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我練的很專業了,教練都誇我是這批學員裡最出色的!

讀書,讓我的心靈得到了啟迪,明白人生的許多道理,我愛《三臂樹的傳說》!

讀《三臂樹的傳說》有感 篇8

讀後感 ,699字

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寒假中,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書城了。每次走進書城,我總會被各式各樣的圖書所吸引,一本本圖文並茂的圖書總能令我目不暇接,愛不釋手。輕輕聞著瀰漫在空氣中的書香,我的心緒如同歡暢的小溪,奔到三樓拿起早已心儀的《三臂樹的傳說》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叫萬礞礞的男孩,他有一個灰色的童年。在家裡,他的繼父對他粗魯嚴厲好無愛意;在學校,他的班主任蠻橫無理毫無責任心。缺少親情和友情的萬礞礞一心想找到這個城市裡最離奇的一個傳說一位神祕的黑傘怪人和一棵四季常綠的雙臂樹。據說擁有了他們,便會得到幸福。萬礞礞四處尋找,然而,沒有一個人知曉他們的真正所在。一天,對生活絕望了的萬礞礞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時,傳說中的黑傘怪人出現了,雙臂樹變成了三臂樹,他們讓萬礞礞獲得了親情和友情。

萬礞礞的遭遇讓我憤憤不平,尤其他的繼父總是不分青紅皁白地打他。家長應不應該打孩子?家長和孩子的矛盾該如何化解?我和小夥伴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終,我們認為家長是不能打孩子的,現在許多家庭出現打孩子的現象,家長和孩子都有錯。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不應該太嚴厲,應該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當然,我們孩子更不應該與家長犟嘴、賭氣。確實是這樣,文中的萬礞礞如果沒有與繼父賭氣,而是與繼父心與心的交流,如果他的繼父也不對萬礞礞那麼嚴厲,不因一雙臭襪子而蠻橫地辱罵萬礞礞,而是耐心地教育他,父子就不會有那麼尖銳的矛盾。合上書,我為萬礞礞祝福,我期盼三臂樹能一直陪伴著他,讓他幸福快樂!

《三臂樹的傳說》讓我明白,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需要我們每個人細心地呵護,心與心是相通的!

石馬的傳說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19字

“石馬原來在八丘,仙人遺下幾千秋;狂風拂拂無毛動,細雨霏霏有汗流。青草滿山難下口,鐵鞭任打不回頭;往來君子牽不去,天地為欄也不休。”這就是明朝萬曆年間舉人何南鳳寫下的祭馬詩。

這個星期天,我和同班好幾位同學相約,騎著自行車,就是為了遊覽思慕已久的位於興寧市石馬鎮距圩鎮二公里外的馬石公園。

對於石馬,我們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石馬景點位於石馬鎮馬下村與馬石村交界處的馬石公園。公園內有一黑色大石,形似一匹賓士的駿馬,被人們稱為"石馬",石馬鎮由此而起名。這塊巨石比我們想象中的大多了。高有四米,長約十多米,大概要三四十人手拉著手才能把它圍住!放眼望去,宛如一匹駿馬奔騰於廣袤無垠的草原;乍一看,又酷似一匹溫順的馬兒在埋頭吃草,充滿了神祕感。

石馬跟所在的鄉鎮石馬鎮、馬上村、馬下村、馬石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關於石馬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石馬原是天庭神馬,是八仙之一韓湘子的坐騎,天上的仙馬,因偷吃蟠桃,被玉帝貶下凡間。玉帝派仙人韓湘子押送這神馬到潮州造福子民。不料,韓湘子押送神馬到馬下村的石公灣時,神馬掙脫韁繩逃跑。天剛矇矇亮,當他醒來,發現馬匹不見了,便到處尋找。當他找馬至八丘坪時,遇到村中一位孕婦正在割魯草。韓湘子向前問道:“這位大嫂,你是否看見一匹黑馬向前跑去?”孕婦回答:“長老,剛才我只看見一隻好像灰羊的龐然大物向前跑去。”話音剛落,突然“轟隆”一聲巨響,電閃雷鳴,在曠野的小河邊上,出現了一匹酷似在河邊飲水的黑馬。因遇孕婦點破,化為巨石。因此馬未經仙人點化,它劣性不改。自石馬出現後,每逢夜間,野性發作,周圍農作物經常受害,糧食歉收,人們苦不堪言,都說是馬石顯靈吃掉了莊稼。村民到處拜佛庇佑,都不生效。後來何南鳳修成半仙后,看見村民生活艱苦,欣然答應村民整治這害群之馬。於是寫下了文章開頭的祭馬詩。黑馬被馴服後,村民年年豐收,安居樂業。

離石馬不遠處,有個觀馬臺。出資興建觀馬臺的鄉賢,為了紀念母親的養育之恩,將此觀馬臺命名為“慈母亭”。這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觀馬臺啊?它分明就是充滿了孝心的“孝心之亭”!此亭雖然簡單樸素,卻也不失風雅,彷彿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坐在亭內就能將石馬的英姿盡收眼底,人們不得不佩服這建築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坐在亭中,倘若再泡上一壺清茶,一邊飲著茗香,一邊聞著花香,一邊觀賞石馬的風采,那真是一大樂趣呢!

朋友,如果有機會,請到石馬來,你一定會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年”的傳說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0字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傳統文化中,傳統的節日有:正月十五元宵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更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還是春節。

過春節不僅可以吃點心,放爆竹,穿新衣,看春晚,還可以得到長輩們的紅包呢!過春節又叫過年。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傳說中的“年”是一個怪獸,它頭上長著尖尖的角,異常的凶猛無比,常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和孩子,傷害人命。有一年的除夕,大家收拾東西,準備到山裡去,這時,來了一個鬍鬚花白的老人,請求一個老大娘把房子借給他,他可以消滅“年”獸。眾人不相信,勸他也跟著大家到山上躲一躲。可他不聽。大家見勸他不動。就自己都躲到山裡了。

晚上,“年”又來到了村子裡,發現家家門上貼著對聯,放著爆竹,它很害怕。突然,一扇門開了,一位穿著紅衣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看見了看害怕。就逃走了。

後來,這個故事一代代的流傳下來,人們把過年這個習俗也傳承了下來。不過,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人們又可以在家裡看著電視節目過年。快快樂樂的生活著。

希望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年年有餘,歲歲平安!

二月二的傳說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讀完《二月二糖豆節》,我就想知道為什麼二月二這天叫“龍抬頭”,還想知道為什麼這天要吃糖豆和爆米花。我們的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傳說和故事。二月二有怎樣的傳說呢?

二月二龍抬頭也叫“龍頭節”、“青龍節”、“中和節”。這個節是從唐朝興起的。傳說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玉皇大帝知道後大怒,下令三年之內不準向人間降雨。這下可苦了人間的老百姓,莊稼枯了,河水也幹了。掌管天河的玉龍,為了拯救百姓下了一場大雨。玉皇大帝將玉龍打下人間,壓在太白金星的拂塵所化的大山下邊。

老百姓聽說太白金星只要看到金豆開花就會收回拂塵,玉龍才能迴天宮。人們就到處找金豆開花,想救玉龍上天,可是怎麼也找不到。一位老人揹著一袋玉米到集市上去賣,不小心口袋鬆了,玉米撒了一地。人們看到了心裡一亮,這不是金豆嗎?炒炒不就開花了嗎?二月初二這天,各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端到院裡,太白金星看到後,就抬手收了拂塵,大山不見了。玉龍一聲長嘯,騰空躍入雲端,又下起雨來。

從此便形成了習俗,每年二月二,人們都要炒玉米粒、黃豆粒,用金豆開花來敬玉龍,嘴裡還唱著小調:“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大人還給孩子們理髮取“龍抬頭”的意思,因為大人們都望子成龍,希望孩子長大成為有用的人。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這個傳說中講的玉龍就是曾經變為白龍馬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小白龍。你們是不是更加喜歡小白龍了?我也更加喜歡他。

賀蘭山的傳說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3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賀蘭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動物們在這裡快樂地生活著,這裡植物茂密,空氣清新,景色秀麗,真是一個好地方。

可是有一天,賀蘭山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看著都令人心驚膽寒。突然間,一道閃電擊中了古樹林。頓時,大火熊熊燃起,賀蘭山的生態面臨著滅頂之災。

這時,一隻烏龜看到了這樣的情景,感到非常心痛。這時它想到了它小時候家人給它說過: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位大佛,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隻烏龜準備去拜訪他,尋求他的幫助。

它一路跋山涉水,歷經千難萬險,終於來到了大佛前。

這位大佛告訴它:“我可以賜你一種能力讓你撲滅大火,但過度使用這種能力會讓你的身體變得非常虛弱,甚至死亡!你確定要這樣做嗎?

那隻烏龜答應了,因為家鄉的安全比它的生命還重要。

它回到家鄉時,那裡的樹木已經被燒得慘不忍睹了。它立刻去撲滅大火。終於,在它的不斷努力下,大火終於被撲滅了,賀蘭山中的最後一片古樹林保住了,賀蘭山又重新恢復了以前的生機。可它自己卻因為過度勞累而變得非常虛弱。最終,它因為身體實在承受不住,死去了。

大佛被它這種為了家鄉不顧一切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將烏龜死後的身體化成一座大山,來保護這裡的小動物和古樹林。讓它死後能繼續為家鄉做出貢獻。

後來,這裡的人們為了紀念這隻用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家鄉,為在這裡生存的一切生靈做出巨大貢獻的烏龜,人們在由這隻烏龜化成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廟來紀念它。這座寺廟便是大名鼎鼎的武當廟。

漂浮小島的傳說 篇13

說明文 ,817字

傳說在太平洋上,有一座小島,名叫漂浮小島。那裡非常美麗。河水清澈見底,花兒爭奇鬥豔,樹木枝繁葉茂,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更神奇的是,下雨時,似一滴滴蜂蜜汁;下雪時,似一片片花朵。許多小動物都在這安家落戶,過著幸福的生活。

漂浮小島上有一棵桃花樹。上面的桃花陣陣飄香。至少前後有十幾座房子,都可以聞到它。如果吃了它,就可以解除擔憂和煩惱。而且還能生產趕走敵人的毒霧。它就是個小島上的根源。一旦失去它,小島上就會山崩地裂,電閃雷鳴,天降冰雹。動物們如果在七天之內,沒有離開這個小島就會變成石像。

這個事情被一位心狠手辣,神通廣大的宇宙海盜打聽了。它想征服這個漂浮小島,便找來了一位奸詐狡猾的大臣。聽大臣說:只要把漂浮小島上的一棵桃花樹挖走,就可以征服這個小島。宇宙海盜聽了,立刻派來士兵,命令它們去挖樹。可正在這時,卻被大臣攔住了。大臣對宇宙海盜一本正經地說:“大王,去不得,去不得呀!現在是白天,肯定會被人發現的,不如我們來個暗渡陳倉。”宇宙海盜聽了拍案叫絕:“好,就這麼辦。”夜晚,士兵來到漂浮小島上,把桃花樹挖走了。

到了第二天,天突然電閃雷鳴,天降冰雹。動物們看到桃花樹被別人挖走了。便著急起來。這時博古通今的烏龜爺爺對大家說:“不要緊,不要緊,其實在巨石島上有一把聖劍,只要拿到它,用它劈開魔石,就能救下這個小島。”可是,大家都不敢去。正在這時,小熊明明對大家說:“我去!”大家聽了小熊明明的話,露出了一絲笑容,但更多的還是擔憂,因為到那裡並不容易。小熊明明看出大家的心思便一本正經地說:“你們放心吧!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說完,他向大海奔去。

一路上,它戰勝了狂風大浪,終於,來到了巨石島。接著它又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終於拿到了聖劍,回來時,已經是第六天了。小熊明明拿著聖劍,將磨石劈開,桃花樹又回到漂浮小島上。大家看到小島安全了,便激動地唱啊,跳啊!響聲整整持續了二十天。

從此,漂浮小島上的動物們又開始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餃子的傳說 篇14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2字

我最早知道每個節氣代表什麼,是在媽媽教我的“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二十四節氣歌》裡。

在冬至這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使得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還知道一個關於冬至的傳說:東漢醫學家張仲景冬至回到家鄉,發現沿河兩岸的人耳朵都凍爛了,於是讓弟子架起鍋,放了羊肉還有中藥一起燉,燉好後分給每個人吃,吃完後這些人的病就全好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冬至的時候都會吃餃子。

冬至這一天,我不僅僅懂得了二十四節氣的知識、“醫聖”張仲景和餃子的傳說,還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愛心。孔子曾說過:“泛愛眾而親仁。”一個人擁有了愛心,便擁有了善良、美麗、真誠,甚至擁有了全世界。

願愛心之根種在心間,慈善之花開滿人間!

在你們的傳說中、歌聲中記住我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4字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啦,國際動畫電影周也在4月26日至5月1日在蕭山德納影城舉行。我做為蕭報小記者,這次可飽了眼福,觀看了其中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片《海洋之歌》。

《海洋之歌》的故事來自愛爾蘭傳說。小男孩本一家住在小島上,守護燈塔。本的媽媽生下小妹妹雪兒後,去世了。雪兒6歲生日的晚上,發現了媽媽留下的海螺。雪兒吹響了海螺,循著海螺的聲音,找到了一件外套。這件外套本來就是雪兒的,雪兒穿上以後,就能變成一隻小海豹。爸爸怕像失去妻子一樣失去雪兒,把這件外套扔進了大海。

本和雪兒的奶奶不滿意兩個孩子生活在偏僻的、危險的小島,把他們帶到了城市裡。本和雪兒不適應城市的生活,偷偷回家。路上,他們遇到了三個精靈,本才知道原來雪兒和他們的媽媽都是海豹精靈。城市文明侵襲著大自然,雪兒是最後一個可以變成人形的精靈。本也知道了媽媽曾經給他講的傳說都是真的—貓頭鷹女巫瑪查吸走精靈們的感情,讓他們都變成了石頭,並且,貓頭鷹女巫仍然在尋找倖存的精靈們……只有海豹精靈雪兒的歌聲能拯救精靈們。可雪兒被女巫抓走,被吸走了感情,奄奄一息。

本在“偉大的記錄者”肖納吉的幫助下,來到貓頭鷹女巫的老巢,救出了雪兒,帶著雪兒回到家,在海底找到了雪兒的外套。在雪兒的歌聲裡,精靈們獲得了重生。

看完電影,我非常感動,也有說不出的難受。當本和雪兒的媽媽離去時,她說:“在你們的傳說中、歌聲中記住我。”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殘酷捕殺動物。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會再也見不到它們,只能在傳說中、歌聲中回憶它們。

我想起了我們班的一次班會活動,是由我主持的。在我和媽媽一起做的PPT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有智慧的生物,保護其它生物、保護地球的責任理應由我們人類來承擔。在海豹精靈的歌聲中,精靈們回到大海故鄉。大海同樣是人類的故鄉,讓我們一起保護大海,保護海洋生物,讓海洋之歌永遠迴盪。

貓的傳說 篇16

童話作文 ,533字

在人類還沒有進化前,有一種稀有動物,因為它有兩個頭,所以叫雙頭貓。動物們非常喜歡它,給它別墅住,給它衣服穿。可是雙頭貓一點兒也不開心,它們似乎有什麼煩惱。

有一天,雙頭貓在大街上散步,一個哥哥對妹妹說:“妹妹,你看,大街上相同種類的人真多,我們卻沒有一個同胞,真是無聊啊。”原來,它們是因為沒有同胞而不開心的呀。

雙頭貓走著走著,看到一位白鬍子的老爺爺。胸前的牌子上寫著它是個克隆博士。這可把雙頭貓高興壞了,連忙跑上去問:“博士爺爺,博士爺爺!請您克隆我們吧!請您克隆我們吧!”博士爺爺仔細想了想,看著雙頭貓那哀求的小眼神,只好答應了:“好吧,跟我來。”雙頭貓高興地跳了起來。

博士帶雙頭貓去了他的實驗室。實驗室裡好玩的東西可真多!雙頭貓興奮極了,東摸摸,西碰碰。它們同時看中了兩個放在相對方向的東西,都想走近仔細研究一下,但它們的身體是連在一起的,這可怎麼辦呀!可是雙頭貓絲毫沒有察覺對方在相反方向走去,於是它們各自一用力,把身體就這麼分開了!之後,它們忘掉了以前擁有的記憶。博士爺爺一轉身,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這是什麼鬼東西!”他尖叫著跑了出去。後來,這兩隻動物看到了對方,便一見鍾情,結了婚,生下了孩子。就這樣一代一代繁衍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貓。

草莓的傳說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5字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草莓花是全天下最美麗、芳香、神聖的花,草莓花精靈也是非常友善的精靈。

一天,月季、吊蘭、玫瑰以及草莓這四個好朋友一起去草地野炊。每個花精靈都穿著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帶上最好吃的花蜜與糕點。四個精靈都到了,起初只有幾隻土撥鼠在看這幾個精靈,可後來圍觀的動物越來越多,他們對這四個花精靈評頭論足,指著月季、吊蘭、玫瑰說:“這幾個長得普普通通的精靈,怎麼能和草莓花精靈小姐比?”一隻小馬在一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幾個花精靈也太沒有自知之明瞭,她們怎麼能和草莓花精靈小姐站在一起,她們的容貌和草莓花精靈小姐相比簡直一個是地下一個是天上!”“就是,就是!”別的小動物在一旁附和著。“你們根本沒有資格和草莓花精靈小姐在一起。如果我是她,一定會為有你們這樣的朋友而感到恥辱!”小白羊對三個精靈小聲說。草莓花精靈急了,連忙說:“我沒有。”可這句話被小動物要簽名的吵鬧聲給淹沒了。月季、玫瑰、吊蘭哭著離開了這個令她們傷心的地方,她們的心已經被刺穿了。

她們三個一起來到了吊蘭花精靈的家裡。起先,她們坐在椅子上默默抽泣,慢慢地,仇恨的種子在她們心裡長出了根,開始發芽,仇恨使她們失去了理智。

第二天一早,她們就來到草莓花精靈的家裡,玫瑰、月季的手裡拿了一把刀,她們兩一人一刀,月季和玫瑰用草莓的血染紅了自己的花瓣,吊蘭把草莓的花瓣撕下來,補到自己的花瓣上去,草莓的身體使她們變漂亮了,可她們卻受到了詛咒。玫瑰和月季長出了刺,吊蘭的花越來越小。

在窗外,長出了一叢從沒人見過的植物,開著和草莓花一樣好看的花。就在剛才,當草莓的血濺到窗外時,這個植物結出了似一滴滴鮮血的果實—草莓。

家鄉的傳說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3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小鎮。我十分喜歡我家鄉的景色,因為那裡有清澈得可以看見碎石子和五顏六色的魚兒的小溪;那裡有長在河邊有一群群小鳥在上面築巢的大樹。我的家鄉叫九龍,名字奇特吧?它在廣東省英德市九龍鎮。我尋思著這個名字怎麼來的?為了解開這個疑問,我問了我的奶奶,奶奶給我講了美麗的一個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著一條龍和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生了九條龍,最大的龍和後面的八條龍都很狡猾。就只有最小的九龍最善良、老實,會為別人著想。有一天,龍爸爸叫了大兒子到跟前,派他到白雲山拿取一個金盃子。這幾個月民間都沒有下過一滴雨,這個杯子是一件降雨的法寶。大龍立刻到了人間,變成了人的模樣。他正想邁開步子,一個老人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老人問道:“請問你來這做什麼?”大龍答道:“我要前往白雲山拿取一件法寶。”老人又回答道:“去往那裡要經過一座火山,誰經過那裡都會被燒死,你真的要去嗎?”大龍聽後,想道:去那會死,那我幹嘛要為了別人去死呢?我可不想那麼快就死。他轉身便離去。龍爸爸見大龍遲遲未回,便又派了二龍去,二龍還是和哥哥一樣,然後有依次派去了三龍、四龍、五龍、六龍、七龍、八龍去,他們都無功而返。最後龍爸爸無可奈何才讓九龍去,他最心愛的就是九龍,很擔心九龍的安全。九龍聽到爸爸的吩咐,滿懷信心地說:“好的,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說完,他便到了民間,九龍也和哥哥們一樣,也遇到了那位老人,但是,九龍的回答和其他的哥哥們不一樣,他十分願意去。老人見他回答得斬釘截鐵,便從衣服裡掏出了一塊玉,他說這塊玉能在路上幫助他。九龍遇到了熔漿河,那十分熱,怎麼過呢?九龍想:在上面鋪一條石頭路吧!他小心翼翼地搬,熔漿還是濺了出來,濺到了九龍的手臂上,他感到一陣鑽心的痛,想到了民間沒降雨,他堅持了下去。過幾天,他傷口如果不治療就會發炎了,而且越腫越大,怎麼辦呢?他試著把玉放在了手臂上,那塊玉竟然變軟了,融入了面板,幾分鐘後,手臂恢復了。終於,他渡過了那條河,從一個隱蔽的山洞拿到了那個金盃,龍爸爸接過金盃,向天空潑去金盃裡灑出了甘露,不一會便下起了雨,大地又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百姓十分高興,便把這個地的名字改為九龍。

聽了這個傳說,我十分敬佩九龍。你們是不是覺得我的家鄉是個神奇的地方呢?你們的心是不是有點癢了,想來看一看呢?那我就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參觀參觀吧!

大雁塔之旅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8字

昨天,參觀完氣勢磅礴的兵馬俑後,今天我們來到了大慈恩寺遊覽。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雁塔。

大慈恩寺位於西安市南部,著名的大雁塔就修建於此,它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大雁塔最初修建時只有五層,武則天加蓋後為十層,明朝之後留為七層。

大雁塔的建起人就是玄奘,他選擇偷渡出關,孤身一人穿過沙漠、爬過雪山、跨過河流、絕食度過危機,歷經19年,走過5萬里路程,在110多個國家留下足跡,最終從印度帶回了657部佛經,150枚佛舍利和7尊佛像。最重要的是,他留給了後人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玄奘把這些財富都留在了大雁塔。

走進大慈恩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門口的石獅子,一雄一雌。再往裡走看到的便是一座大雄寶殿,裡面供奉著三座佛像,迦葉、阿難和釋迦牟尼,最後看到的便是大雁塔。

看到這麼雄偉的大雁塔,我不僅讚歎起古代建築大雁塔的人們來,

這麼高的塔,要花多少時間和人力去建造它啊!在古代,既沒有大吊車,也沒有汽車和挖土機,更沒有火車,他們是怎樣去搬運這麼大的石塊,他們又是怎樣把那麼重的石塊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建得如此雄偉壯觀。我深深地被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所折服,被這裡成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而震撼。

遊覽完後,我們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再見了美麗的西安,我還會再來的!

“還金橋”的傳說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902字

我家住在東楊村,在東楊村的南邊,跨過大馬路,就是北渡村了,那裡河流縱橫,橋樑交錯,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美麗傳說的“還金橋”、有名人填寫橋名的“聽泉橋”。

暑假裡,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幾個小夥伴有幸參觀了美麗的北渡村,一睹那“還金橋”的芳容。

還沒穿過大馬路,老遠就能瞧見村口高大的牌樓上幾個金色大字—北渡生態綠化示範村,更激發了我參觀的迫切心情。穿過牌樓,只見寬闊的水泥路兩邊是高大、茂盛的香樟樹,站得整整齊齊,像列隊的士兵歡迎我們的到來;又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為我們遮住炙熱的陽光。很快就來到了一座拱形的水泥橋上,倚欄站在橋上向東遠眺,寬闊的河流兩岸綠樹蔥蘢,房屋錯落,在綠樹掩映下,清清的河水緩緩地向東流去,望不到頭。過橋向西走,又見幾條連線大河的小河流進村子裡,“開門見河,跨出門就是河埠頭”,真是名符其實的小橋流水人家啊。

繼續往前走,眼前一亮,一座拱形石板橋突兀眼前,臥在小河上,老師說這就是“還金橋”,我們一聽迫不及待地拾級而上,想看個究竟,臺階是用長石板鋪成的,兩邊有石欄杆圍著,橋面很平坦,歲月變遷,石板已經踩得光溜溜了,從河岸上看去,“還金橋”三個繁體大字還非常醒目。而後,我們在橋旁邊的“還金亭”裡坐下,老師給我們講起了“還金橋”的故事:

在清朝末年一個春暖花開的早上,一個奉化人去寧波府繳庫銀,從奉化而來已是旅途勞累,在北渡擺渡過江後,找一個陰涼處休息竟打起了瞌睡,一覺醒來後發現太陽偏西,深感自責,又急匆匆趕路,快到寧波城時才發現身上的錢袋不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原路返回,一路找去。快到北渡渡口也沒有找到,此人心灰意冷,真想跳江一死了之。幸運的是,當他來到渡口,看到上午打瞌睡的大石旁,有一老人正拎著錢袋,翹首等待。老人確認他就是失主以後,原物奉還,又堅決不要謝金。於是,為了表達謝意,奉化人便出資在北渡修建了一座橋,取名“還金橋”,以頌揚老人拾金不昧的品德。

好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我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被故事中老人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動。“走了,去前面看‘聽泉橋’了!”有個同學大聲說了一句,我才回過神來,不願離去,回過頭來再望望那座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