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老縫紉機相關作文20篇

奶奶的老縫紉機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87字

每個家庭都有個“傳家寶”,我家也不例外。它可是個“老古董”呢!它就是那個奶奶用了四十多年的縫紉機。它是奶奶的嫁妝,跟著它大半輩子,奶奶把它當做一個親人。

奶奶以前在紡織廠工作,對縫紉機瞭如指掌。到現在,縫縫補補的事也不在話下。家裡的衣服破了,褲腳太長了,都用不著去店裡修補,交給奶奶就行了。奶奶踩著縫紉機,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又省錢又省事。

我是奶奶的“常客”,因為我的衣褲需要修補的最多。一次,學校發校服,不知怎麼搞的,我的那套特別大,尤其是褲子。肥得能裝下兩隻水桶,褲腳直垂到地面,走起路來一不小心就會踩著。褲腰也鬆極了,總是往下跑,這褲子根本沒法穿。我正鬱悶著,奶奶笑著說:“這褲子怎麼穿?我來幫你改一改。”

奶奶走進了她的縫紉機。燈下,那太雖老舊但被擦得乾乾淨淨的縫紉機散發著淡淡的光澤。雖然是“老古董”,但它在主人的精心呵護下並沒有“蒼老”的痕跡。

奶奶右腳踩著踏板,右手轉動滾輪。縫紉機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彷彿為它的主人獻上一首歡樂的樂曲。奶奶把寬大的褲管一邊向裡摺進去,用手壓住一端,一邊踩著踏板,一邊將褲子拉向自己,一會兒的功夫,褲管小了一寸;奶奶又將褲腳向裡翻進去五釐米,用左手按緊,放在縫紉機上,隨著“咔嚓咔嚓”的響聲,褲子也變短了;奶奶最後把褲腰帶拆下,穿上一根皮筋,伴著“咔嚓咔嚓”的聲音,褲腰也變小了。不過二十分鐘,一件合身的褲子閃亮登場……

燈光下,奶奶的白髮反射出道道銀光,額頭上的皺紋也一條條被放大。可是我卻覺得她未老去,依舊那麼年輕,那麼能幹。身旁的縫紉機也彷彿依舊是四十年前那嶄新的模樣。他們如同一對親密的老友,一起生活,相互陪伴。

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一直被保留下來的東西,是那樣珍貴,那樣獨一無二。因為人們對它傾注了自己的感情,如同奶奶的那臺“古董”縫紉機。

奶奶的縫紉機 篇2

國三作文 ,1275字

清晨,天邊泛起了魚肚白。破曉的陽光劃破了寧靜,天很快就亮了……

一陣響聲吵醒了我,我揉著眼睛爬上閣樓,咦,奶奶在擦拭那臺擱置許久的縫紉機。我輕輕地走過去,端詳著那臺蝴蝶牌縫紉機:上面用金漆畫上的蝴蝶圖案几乎完全脫落,轉輪上生了厚厚的紅棕色的鏽。我輕輕地踩著上面的踏板,聽著它發出“吱呀吱呀”的呻吟,這聲音可太熟悉了。恍惚間,那隻金色的蝴蝶好似飛了下來,翩翩起舞,將我引進那回憶之境……

聽爸爸說,這臺縫紉機是在一個春天來到我們家的。在那個時候,家中有一臺縫紉機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奶奶踩著縫紉機,製作、縫補一家老小的衣衫,再洗得乾乾淨淨。在我的記憶中,偶爾會有一些親戚或者鄰居拎著糕點或者拿幾個鴨蛋來我家,請奶奶幫忙縫補。那時候奶奶便會說:“不用了,不用了。鄉里鄉親的,幫個忙不算什麼。”

過了幾年,奶奶突然決定把縫紉機搬到村口的大樹下去。“我把縫紉機搬到外面好了,鄉里鄉親來縫補東西也方便,給大夥幫幫忙。”奶奶的提議得到了全家的支援。家裡的縫紉機搬到了大樹下,奶奶繼續快樂地踩著它,看村裡的小朋友們聚集在大樹下做遊戲,聽三姑五嬸們聊著東家長西家短,讓累了的莊稼漢坐下喝一杯茶。前來縫縫補補的鄉親會笑著說一聲:“王奶奶,麻煩啦!”奶奶每次都樂呵呵地應一句:“沒事兒,搭把手幫個忙。”

漸漸地,縫紉機的“吱呀”聲開始沉重起來,奶奶的動作也遲緩了,父輩們的鬢角漸漸染霜,當年的孩子們也長大了。漸漸地,來樹下補衣服的鄉親越來越少,爸爸勸奶奶還是不要再踩縫紉機了,多在家歇歇吧。奶奶搖搖頭,有點失落。沒有人察覺到,縫紉機上原本展翅欲飛的蝴蝶也逐漸開始褪色。

後來,鄉鎮改造,我們村的不少鄉親都搬進了城裡,我們家也搬走了。在奶奶的堅持下,我們還是帶著那臺縫紉機進了城。那臺縫紉機終於安靜了下來,在閣樓上靜靜地落灰。

正想著,一個聲音將我從記憶中拉回現實。“王奶奶,聽說您這兩天閃著腰了。我給您帶了盒鈣片,補補鈣。”隔壁的李阿姨提著菜籃子經過,“您又準備踩縫紉機啦?”李阿姨笑盈盈地接著說,“看著這臺縫紉機,我也有很多感觸。這些年我們都沒少麻煩您呀!您幫我們家小寶做了不少衣服呢!”“哪裡哪裡,舉手之勞,舉手之勞。以後家裡有需要縫補的,你還拿過來。”奶奶擺擺手,一如既往地說。

我看著放在縫紉機上的鈣片,似乎明白了什麼。

從瓦房到洋樓,從充滿補丁的破衣服到現在五花八門的潮牌,從充滿淳樸鄉土氣息的村口樹下到小區門口充滿暖意的愛心牆……科技在發展,時代在改變,我們的吃穿用度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無論是從前的鄉舍還是現在的小區,那濃濃的鄰里友善之情卻是永遠沒有改變的。奶奶的縫紉機縫補了我們的衣服,見證了時代的變化,也溫暖了人心和人情。

老物件縫紉機的故事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5字

每一次回老家,都會看見那架又舊又破的老式縫紉機。從縫紉機上的灰塵,油漆脫落的機體和生鏽的腳踏板就可以看出它的“悠久歷史”了。

它是屬於我的小姑婆的。小姑婆是一位個子不高,心靈手巧,又很慈祥的老婆婆。在我看來,這臺縫紉機簡直是“一文不值”,家裡人也總是勸小姑婆將它“處理”了,可小姑婆卻把它當個寶,說什麼都不肯。

有一次回老家,我急著穿新衣服,就把商標先拆了。可等到試穿的時候,發現皮筋太鬆了,穿上就會往下滑。這下可好,即不能退貨,也不能穿,我們都為這件事發愁。小姑婆見了,拿起褲子,扯了一根鬆緊帶,就坐到縫紉機前忙活起來了。

我把臉湊過去,只見小姑婆非常嫻熟的穿針引線,接著又挑開褲腰,將皮筋取出來。那軟尺量了我的腰圍,剪下一截鬆緊帶,腳踩了幾下腳踏板,又把鬆緊帶很快的縫了回去。我都沒反應過來,只覺得縫紉機“吱扭扭,吱扭扭”轉了幾下子,小姑婆就修好了褲子。

我是又驚又喜,拿著褲子,就不停的問小姑婆:“小姑婆!小姑婆!你是怎麼學會的呀?”小姑婆笑呵呵地給我講了縫紉機的故事:“我年輕的時候,是鎮上小有名氣的裁縫。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錢,很少買新衣服,就經常有人找我給縫縫補補。事情一多,我也忙不過來。為了能更好的為大家服務,我就走大街,串小巷,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換來了一臺縫紉機……”

我再次望向縫紉機,忽然發覺它的價值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了……

我家的老物件??縫紉機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5字

在外婆的房間裡,有一個奇特的“桌子”。她的肚子圓圓的,底下還有一塊踏板,旁邊有一個齒輪連著踏板。桌面可以開啟,裡面藏著一個古里古怪的黑色物件,外婆說這個叫縫紉機。

這是一個具有年代感的古董。它是上世紀70年代末買回家的,距今已有40年了。有些地方已經生鏽,但每當陽光灑在上面,還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聽外婆講,那個時候啊,結婚的時候流行“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這臺縫紉機可貴啦,花了100塊錢,將近外婆上班五個月的工資呢!

這也是一個具有奇異功能的機器。它可以把一塊布變成一條裙子,一條綢緞變成一件窗簾。外婆對我說,媽媽小時候穿的衣服就是用這臺縫紉機做出來的。因為那個時候國家比較貧窮,買不到衣服只能自己做。現在社會富裕能買到各種各樣的漂亮衣服,縫紉機的用處也沒有以前那麼大了。但是我家這臺縫紉機,卻一直堅守他的崗位。家裡的衣服破了,就看到外婆坐在縫紉機前,不停的踩著踏板,破損的衣褲立馬又煥然一新。

媽媽悄悄告訴我,這臺縫紉機還是她小時候的玩具呢!她小時候會調皮地踩著縫紉機的踏板,旁邊的輪子旋轉起來,發出嗒嗒的響聲,可好玩了。

這臺縫紉機既能做衣服,也能當玩具,真是太神奇了!

老家的那臺縫紉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5字

在老家屋裡的一角,一臺縫紉機安靜地臥在那裡,它的身上積滿了灰塵,彷彿一個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老人。

在新房建成之前,老屋是我最快樂的地方,在這小小的樓房前總會傳來一陣陣歡笑和玩耍的聲音。

我是周圍孩子中最小的,總在玩耍時磨破了褲子或衣服。但當時有不捨得扔,所以只好讓媽媽用縫紉機補。媽媽也不煩,一遍又一遍地幫我補,就像能在老片中找到新樂趣似的。我也不煩,總是看著媽媽一副認真的模樣充滿好奇。

小時候的我,非常頑皮,看著媽媽縫補,自己的手也癢癢了,於是推開媽媽,自己坐在凳子上,踩著腳踏板,針便一次又一次地落下,就像馬蹄落在地上似,輕快極了。而自己則像騎在馬背上面,開心極了。我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這份喜悅之中,卻不料手已經伸到了針下,伴隨著一聲鬼叫,我的手指上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血洞”,看著這“血洞”中流出的絲絲鮮血,我的眼淚便奪眶而出。終於,我停止了哭泣,只有那個創可貼靜靜地貼在我的手上……

如今,每當我回到老家,看到那臺縫紉機,腦海中便會浮現出兒時的幼稚行為,也會想起當時的快樂。

我始終忘不了那臺給我帶來創傷的縫紉機,因為它承載了我兒時溫馨的回憶。

母親的縫紉機 篇6

國二作文 ,649字

家中曾有一臺嶄新的銀白色縫紉機,置於房間陰暗的角落裡,而母親就在那裡,日夜不停地工作著。

每天放學回來,總能看見一個身影在縫紉機前工作,筆直地坐著,一隻腳小心地踩在下面,如蜻蜓點水一般,機器開始運轉。發出“噔、噔、噔”的嘈雜聲。

一根細線,穿過窄小的洞口,接到針頭線,隨著嘈雜聲不斷向上舞動,只見她用手將布弄平,慢慢推移,很快基本形狀有了。

母親的效率很高,可縫紉機時常不配合,它將母親的手扎出血來,儘管手上傷口遍佈,她從來不向我們抱怨,自己處理好傷口又繼續工作。

夜深人靜,樓下的縫紉機在不停運作,只是聲音不像白天那樣接連不斷,令人煩躁。母親開了盞檯燈,放在跟前,橙黃色的燈光照在布料上,母親緊盯著布料,生怕自己不仔細而出差錯。她要求自己必須做完多少量,才去休息,才準去休息。我半夜起來時也看見母親工作的背影。每次看見她伏案工作的背影,我的眼淚就會情不自禁地流下來,我放輕腳步回到房間,以免打擾到母親。

由於長期的勞作,母親的身體大不如以前。腰椎間盤突出給她帶來了許多不便。“豆腐腰”時常會扭傷,母親默默忍痛,卻沒有因此減少手頭的工作。“媽,你少乾點活吧,我們也大了,可以分擔一些了。”她只是搖搖頭,又繼續默默地去幹活了。

長時間的工作,縫紉機也不像從前那樣動力滿滿,和母親一起老去。

那臺縫紉機,也不像從前那樣嶄新、精緻,它漸漸地失去地位,再慢慢“消失”在這個家中。那個陰暗的角落從此空空如也,再沒有吵雜的“噔噔”聲,再沒有一個身影與它一起。但每每看到陰暗的角落,還是會浮現母親辛苦工作的背影。

縫紉機的聲音 篇7

國一作文 ,913字

在柔和的月光下,在昏暗的老屋裡。

“噠噠噠、噠噠噠”盤旋在耳邊,瀰漫在空中,隱隱約約,喚起我走向從前。舊式縫紉機的聲音從這棟鄉間的小平房裡傳出,腳踏板疲憊卻喜悅的顫動,輪兒輕巧而賣力的扭動,還有線兒無力沙啞的聲音,一下一下,一踏一踏。模糊了歲月,清晰了思念。

姥姥身材瘦小,乾癟的手皺皺巴巴的,可她總能把笨重的縫紉機馴得服服帖帖,針頭總對上姥姥的節奏,在我看來,它們更像一對舞伴。最愛的是沉寂的晚上,這時縫紉機的聲音就會縈繞整間小屋,簡約而清脆的聲音有令人中毒的魔性,纏綿在室中,傾注在心田。年幼的我每到這時會特別興奮,我會和著它在房裡亂竄,會乖巧地繞著姥姥蹦蹦跳跳,會躺在床上擺動胖乎乎的腿兒,調皮享受與音調的合作。“噠噠噠”它是我心中永恆的旋律。兒時,每當我望向窗外,好像能撥開雲層,能觸到月亮,一絲絲銀白的光輝灑進來,安穩地立在床頭。縫紉機聲侵泡在月光中,多了份令人沉醉的柔情。偶爾會把頭好奇地伸出,看針頭一剎一剎,捲起寧靜,滑走浮躁,與布匹交織起來,與綵線融合起來,一道道美麗的印記,在布匹上馳騁,每一個小孔,把幼時這份恬靜的美好,細緻地埋下。再看呻嚀的橡皮帶,跳躍的線團,簡單的音符像跳著華爾茲的戀人,讓空氣流通都漫了下來,像是呼吸著甜蜜與幸福。

姥姥是一個滿腹經綸的故事囊,她會邊做活兒邊講著故事,我就會趴在桌子上,撐著胖乎乎的臉蛋,饒有趣味的聽著。姥姥粗糙的手指繞著白線,腳兒有條不紊地踏著,手掌時不時把滾輪往前推推,把布匹往前挪挪。看著看著,時間一長,眼皮開始伴隨著節奏分明的縫紉機聲打架,姥姥微笑著,偶爾抬頭看看昏昏欲睡的我,想起,這些事是多麼有趣。

後來,姥姥離我而去,我也要回城裡了,悲傷的父母把縫紉機遺留在了鄉下。我心中五味雜陳,只有說不盡的感傷。夜是那麼安寧,每當我望向窗外,只能看見高樓大廈,燈海車流,黑夜喚起了我的回憶,像是又呼吸到了甜蜜與幸福,可時光不能倒流啊,失去了姥姥的時光令人惆悵,令人心酸!“噠噠噠”縫紉機聲好像又在心中響起。可姥姥的模樣已多久沒有探望。

愛,那麼深,它烙在我心底,不是華麗文字所能表達,就如安寧美好的縫紉機聲,永遠留在心上。

在溫暖的夢裡、心裡、聲音在這兒,愛在這兒!

爺爺的縫紉機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01字

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有它的故事。有一樣東西,伴隨了我爺爺大半輩子,到現在爺爺還捨不得丟掉它,偶爾還用它幫家人做幾件合身的衣服。這臺縫紉機,就像是爺爺的老夥計!40多年的風雨陪伴,40多年的艱辛歷程。

在老家房子翻建的時候,我們從爺爺臥室裡翻出了這臺飽經滄桑的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機頭和機身上的鐵早已生鏽。機甲好像一張長木桌,機頭像一個大的訂書機,機頭上有一個小車輪,在其身上卻有一個大車輪,踩著下面的踏板,大車輪帶動小車輪,上面機頭就可以開始運作了。

我們把它小心翼翼地搬出了房間,放在外面的水泥場上。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那臺木色的老縫紉機上,我輕輕地觸控著那層淡淡的餘暉,歷史感一下從我心底湧出。

爺爺總捨不得丟掉這臺縫紉機,其中一定有他的不平凡的故事!好奇心驅使我一定要探個究竟!我終於說服了爺爺,爺爺的話匣子才慢慢地打開了:“我啊,十二歲去當學徒,三年就出師了……”我忍不住插一句:“爺爺,你當學徒辛苦嗎?”爺爺不急不慢地說:“苦啊!那時候,師傅家裡伙食並不好,每天只可以和師傅一起吃泡飯,在飯里加點蘿蔔乾和鹹菜。”爺爺停頓了一下:“有時候呀,衣服做得不好,還得挨師傅罵。”

我關心地問:“爺爺出師後,好了些吧?”爺爺連聲嘆息:“唉!出師後,我一直想要一臺上海蝴蝶牌的縫紉機!可惜家裡窮,買不起!只好從師兄那裡買下一臺二手縫紉機。呶!就是這臺。”爺爺指著夕陽下的老縫紉機,目光裡滿是柔情。

記得我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學校要舉行戲曲比賽,我表演唱京劇,可惜沒有戲服,爺爺知道後連夜趕做。半夜,我醒來,迷迷糊糊地看到爺爺的房間裡透出一絲光亮。“嗒嗒嗒嗒”的聲音從爺爺房間裡傳來……原來,爺爺還在忙碌著。第二天我醒來,起床一看,我的衣服已經整齊地疊放在床頭了!我高興采烈地跑出房間,看到爺爺黑著眼圈、打著哈欠,他熬了一個晚上,合都沒閤眼呢!這會兒又在馬不停蹄地工作了。

我的眼眶溼潤了,喊了聲:“爺爺,謝謝……”爺爺回過頭來,笑眯眯地說:“你可以穿上衣服去比賽啦!”“爺爺,您去休息一會兒吧!您熬了一個晚上啦!一定累壞了!”“爺爺不累!”爺爺慈愛地撫摸著我的頭。此時此刻,我的心裡湧起了一股暖流……

如今,這臺縫紉機已經光榮退休了。但每當想起這段美好的時光,我的腦海就會閃現這樣一幕:一個小男孩、一位老爺爺、一臺縫紉機……這段溫暖的時光將永遠留記在我心裡,無論是十年、20年還是30年……我都將永遠不會忘記!

我家的縫紉機 篇9

國二作文 ,786字

在我家的客房裡,有一臺老式縫紉機,它是我奶奶年輕時買的。後來爸媽結了婚,奶奶就讓我們搬回家用。

這臺縫紉機是黑色的,上面有兩個方正燙金大字:蝴蝶。現在想來,媽媽的卻說過那是蝴蝶牌的。

這臺縫紉機的一邊有一個圓盤狀的輪子。另一邊是長狀的,說不清的一塊鐵。大概是保養的好,從未生鏽過。底座是一塊黑鐵,正好有一個機子那麼寬,那麼長。

下面的臺子是實木的,雖然用了幾十年了,但它仍然像新的一樣,一塊大木板下一一個實木小盒,用來放針線,機子是踩踏式的,所以側面掛著一個白色的,裝機油的小盒。

在我小時候,媽媽還年輕,常忙碌於縫紉機前,機子保養的也很好。媽媽經常用它給我縫補衣裳,小時候我淘氣。衣服經常被我弄破。媽媽便在夜晚拿起我的衣服,放在機子下,一根針下畫出流暢的線條。過不了多久,那條長長的口子就被縫補地完好無損的。完全看不出來它原來破過。搬著縫紉機“咔嚓--咔嚓”的聲音。不知怎麼,我竟然睡著了。

機子雖然耐用,但偶爾也需要上油的。媽媽愛護縫紉機就像對待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她時常會拿著一個白色塑料小壺,上面尖尖的,卻也能滴出油來。她捏著小壺,細緻的網螺絲釘裡滴上機油。以免不讓它卡住。滴出了一滴機油。有急忙退回來,不讓它漏油,細緻地滴完約莫十五分鐘。

然而,長大後。我喜歡手工,需縫之處也多,便央求母親教我使用縫紉機,因為手縫太麻煩了。媽媽圈上一筒黑線,幫我穿好針線,又讓我坐在凳子上,我拿著一塊布放在針尖下。媽媽手把手教我轉動那個大大的輪子。用腳慢慢踩踏那塊鐵板細針一下一上一下。極速的工作著。媽媽這一套動作也渾然天成。一塊方正的布立即被縫上了,媽媽不知從哪拿出剪刀,遞給我。我笨拙地把線剪斷。望著一塊雖不漂亮的布,生出了強烈的自豪感。

這臺三十六歲的縫紉機給我帶來了無數快樂時光,雖然現在我和媽媽都不常使用它,也有點落灰了。但它依然在家中的那個角落裡散發出了它獨有的光芒。

外婆的縫紉機 篇10

國一作文 ,747字

“噠噠噠……”暑假的午後,總能在外婆家聽到這有節奏的聲音,一聽到這聲音,我就知道外婆又開始做衣服啦。

我的外婆是個裁縫,在外婆家的客廳角落裡放著一臺老式的縫紉機,它黑色的機身上鑲著金色的圖案,機座的臺板光亮亮的,雖然好些地方都掉漆了,還經常罷工,但外婆仍把它當成了寶貝,每次用完都小心翼翼擦拭乾淨,用布把它罩起來,從不允許我們碰。

說起這臺縫紉機的來歷,那可是比我媽媽年齡都大哦。據外婆說,她年輕時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我的太外婆就送她去學縫紉,希望有個一技之長好養家餬口。外婆手藝學成後,家裡就東挪西湊給她買了這臺縫紉機。從此後這臺縫紉機就跟著外婆走街串戶幫鄉親們做衣服賺錢了。在生了我媽媽兄妹後,這臺縫紉機更是派上了大用途。今天這個孩子的衣服膝蓋破了個洞,明天那個孩子褲管壞了口子,深更半夜總能看見外婆在燈下縫補衣服的場景。

外婆有一雙巧手。記得我上幼兒園有一次活動,學校要求大家穿上自己發明的衣服走T臺,這可難壞了我。外婆知道後,二話不說,馬上開工。一天後一件衣服就完工了,墨綠的真絲軟緞短袖,胸字首了幾朵多種顏色花布拼成的花朵做裝飾。別提多好看了!毫無疑問,這次的活動我大出風頭。殊不知,這件衣服是外婆一晚不眠不休的勞動成果,大出風頭的背後承載著外婆對我多歲無私的愛啊。

現在家裡的生活條件好了,不用外婆再辛苦做衣服賺錢了,外公勸外婆將這臺縫紉機賣掉,或者換臺自動的縫紉機。但外婆始終不答應。在外婆的心中,它就像是一頭和外婆並肩作戰的老馬,不戰鬥到最後一刻不放棄。

如今,年老的縫紉機依舊發揮著它的價值,周圍的鄰居誰家的衣服需要補了、釦子需要釘了總會去找外婆,而外婆也會當成頭等大事來完成。當聽到別人道謝時,她總會異常地滿足。我知道外婆已將她對他人的愛融在了這一針一線裡,再也分不開了。

外婆的縫紉機 篇11

國一作文 ,729字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破碎琉璃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題記

小時候,每年冬日,外婆總會守在縫紉機旁為我們製作保暖衣保暖。我們兄弟姊妹們就圍在她身邊,靜靜的看著。窗外,是雪和刺骨的寒風,家裡卻像火爐一樣,很暖和—那大概是童年裡最溫暖美好的生活回憶。

黑色的縫紉機上鑲嵌著金色的花紋,一些部位經不起歲月的折磨已經褪了漆。然而外婆還是依舊會在每年夏天做出一套綿綢睡衣,冬天則是保暖衣,年復一年,無限迴圈的,從老家寄來深圳。每一件都是外婆的最佳作品,線縫得又密又直,很牢固。那一根根線連線著對我的牽掛。相隔遙遠,情未斷過。她在那頭,盼望著我的到來;我在這頭,等待回去的日子。

偶然有一次機會能回去,我掀開灰舊的布罩,驚醒了年邁的縫紉機,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看看它怎麼縫製衣服的,我踩動踏板,轉動輪子…“嘶”我的手上冒出了一滴“紅豆”還好針戳得不深……即使這樣,還是止不住我對縫紉機的好奇。我想要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外婆為我做衣服的場景。

那個縫紉機,在上世紀80年代外婆就在使用,媽媽和姨媽們的衣服都靠它……拂去記憶的塵埃,一個穿越了長輩童年和我們的童年的縫紉機深深地印刻在兩代人的腦海中。即使褪去它當年鑲嵌的印跡,它依舊是如夢一般,那麼神奇;如夢一般,那麼讓人魂牽。

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忙碌,在與朋友一起逛街娛樂中閒暇,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一天又一天,開始慢慢的遺忘著以前的生活。忘記了老家,忘記了那些人的盼望和惦記,忘記了家鄉的味道,傳統和手藝。直到我們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會懷念。

現在,這架縫紉機還在我的眼前,該是多幸運,它不僅是一門傳統手藝的延續,是一抹最溫暖的回憶,還是連線我們三代人彼此間獨有的成長之物。

外婆的縫紉機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0字

外婆家有一臺古老的“西湖”牌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是外公外婆1970年結婚時的“三大件”之一,已經五十歲高齡了,它承載著歷史,也記錄著許多有趣的故事。

聽外婆說,70年代的中國,還比較落後,處於計劃經濟的年代,買什麼都要用票,買米要用糧票,買肉要用肉票,買布要用布票,買縫紉機自然也要用縫紉機票。各類票證是那時候中國的“主角”,沒有票,就算你金銀財寶一大箱,也買不了店主的一根毫毛。

當年的縫紉機,可是一個“大寶貝”,它可以乾的事情可多了,外公的襯衫,舅舅的運動服,媽媽的花裙子……都是出自這個“大寶貝”。

有一年夏天,舅舅到小水塘裡游泳,他把一件綠色的上衣放在岸上,自己“撲通”一聲跳入水中,他正美美地享受著,沒想到,岸上有隻山羊正在吃草,它把這件綠色的上衣當作了鮮美的嫩草,張開大嘴,把上衣咬了一個大洞。憑著外婆靈巧的胖手,在縫紉機的幫助下,這件綠色的上衣被改造得“天衣無縫”,舅舅穿小了,還傳給媽媽繼續穿。

這臺五十歲的縫紉機,在外婆的精心愛護下,現在還像新的一樣,但是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擺設,靜靜地呆在外婆的房間裡,目睹著我們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類票證早已退出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了老古董,各種商品都可以在淘寶上輕鬆買到。我們每個人的衣櫃裡都擺滿了各式各樣,一年四季的新衣服,再也不需要外婆在縫紉機上一針一線地做衣服,打補丁了!

老物件縫紉機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2字

時光流逝,但古時候的各種物品依然存在。

我的外婆有一臺陳舊的縫紉機。那臺縫紉機的外表是黑色的,如同一塊鑲嵌在桌子上的玉石。耀眼的底座和那寬闊的桌面是連在一起的,最下面還有一塊乾乾淨淨的腳踏板,非常實用。

在媽媽還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的時候,外婆就常常腳踏著踏板,手劃過圓盤,“嗒,嗒,嗒”得擺弄著縫紉機,給媽媽她們這些小頑童做小布娃娃,因此,外婆十分喜愛這臺縫紉機。

為什麼一定要用縫紉機來做娃娃、補衣服呢?因為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十分貧窮,沒什麼錢來買新衣服、新玩具。所以千家萬戶都會攢足了錢買一臺縫紉機,用來給家人修補舊衣服、破褲子,那時,每個人都把縫紉機當寶貝看。

有一次,外婆的縫紉機不知道被什麼東西給砸壞了,可把外婆急壞了。於是,叔叔阿姨們都趕來幫忙修補,還好最後被一位老師傅修好了,否則外婆魂都要嚇飛了。

如今,外婆家已變成“高科技”之家,可外婆還是把縫紉機當作寶貝看待,真是“喜舊厭新”啊!

縫紉機老物件作文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9字

外婆的臥室裡,放著一臺縫紉機。這臺縫紉機,也有四五十歲了,放到現在,也算是個稀罕物。我一直覺得現在商場裡什麼樣的衣服都有,根本用不著什麼縫紉機。可外婆依然不死心,她認為早晚會有用處的。從小到大,什麼衣服、褲子破了,媽媽總是搖搖手,不以為然地說:“破了就扔了吧,下回去商場再幫你買新的。”每當這個時候,外婆就會急衝衝地跑出來,就好像事先有預料一樣,一把抽過舊衣服,不停地嘮叨:“丟,丟,別忘了我還有縫紉機呢!你們能省就省點!”說完,一邊認真觀察著破衣服,一邊走進房間。沒過多久,“吱嘎吱嘎”的聲音傳了出來,外婆正踩著踏板,與縫紉機共同演奏一首絕妙的樂曲呢。

這些年來,外婆用這臺縫紉機為我們省下的錢沒有上千也有幾百。只是時間太過於漫長,讓我們不易察覺罷了。所以這臺縫紉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可有可無的。直到這件事情,讓他在我心中的位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九歲那年的某一天,我們合唱團要去外面進行彙報演出。演出服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一拿到手,我便愛不釋手,把它穿在了身上,不顧家人的勸阻,出了門。我來到小區一個鳥語花香的一個林子裡,享受著溫暖的春風,衣服的綿柔輕輕的滑過我的身體。突然,“吱啦”一聲,衣服被樹枝劃破了。這下,我驚慌了起來,抬起腿往家跑去。媽媽看到了,忙上了網,想再為我買一件。可是沒想到,這衣服是獨特定製款的,沒有相同的。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外婆走了出來,看了看衣服,驕傲地說:“放心!我還有縫紉機呢!”我看到了希望,把衣服交給了外婆。我跟隨外婆來到了她的房間裡。外婆戴上了老花鏡,小心翼翼地開啟古老的縫紉機。縫紉機裡邊的針板、下插線釘已經泛黃了。外婆踩著踏板,扶著縫紉機左側的上輪,移動著衣服,任由針線在我的衣服上跳躍著,絲線就這樣一圈圈地縫在了我衣服上。不一會兒,衣服就縫好了。如果不湊近一點仔細看,絕對看不出它是被縫補過的。衣服上的鳳凰在花一般的金邊上方,展翅翱翔,顯得更加生動了。我一個勁地感謝外婆,外婆卻搖了搖手,微笑著說:“你還是去感謝一下縫紉機吧。他雖然老了,但還是很有用的,要是沒有他,我還真縫不好衣服。”於是我來到縫紉機旁。他正靜靜地立在那兒,蓋上了一層布。我貼近他,看看、聞聞,輕輕地撫摸。

我想,此時此刻,他應該能感受到我心中的謝意與敬意。

外婆的縫紉機作文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906字

“紡錘型的頭,長方形的身體,小巧玲瓏的手臂,外加一個愜意的搖搖椅”,這個有趣的機器就擺放在外婆家的角落裡,上面的油漆已經掉了一些,看上去有些斑駁。沒錯,這就是外婆家的縫紉機—一臺上海牌老式縫紉機。別看它個子不大,看起來也沒那麼威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它可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件”呢。

聽外婆說,買到這臺縫紉機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在那個年代,買東西可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是需要憑“票”購買的。外婆一邊焦急地排隊等著“票”,一邊小心翼翼地數著身邊的積蓄……終於,“票”等到的那一天,積蓄也攢夠了—140元錢,在那個年代,這可是外婆家一年的積蓄了。

“哐當”一聲,等這個傢伙歷經千山萬水終於安全來到了外婆家時,樣子可神氣了:筆直的身板,堅硬挺拔;鋥亮的油漆,閃著微光!外婆把它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還給它配了一個專用小凳子—坐在上面,踩著“搖搖椅”,“哐當,哐當”,清脆極了。

春天到了,外婆給縫紉機換上彩色的絲線,絲線穿過針眼,忽上忽下,跳著歡快的舞蹈,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媽媽的新外套,好神奇!媽媽就是穿著這樣的新外套感受春天的氣息,就像現在的我沐浴著春天的花香!夏天到了,外婆又給縫紉機換上藍色的絲線,針線唱啊跳啊,媽媽的新裙子又出現了,媽媽就是穿著這樣的新裙子在陽光下快樂地奔跑,就像現在的我肆意揮灑夢想!秋天到了,外婆又給縫紉機換上金黃的絲線,看,就是那件金色的馬甲,帶著媽媽在麥穗間感受秋的豐收,就像現在的我穿梭於碩果累累的金秋!冬天到了,外婆又給縫紉機換上火紅火紅的絲線,原來過年的新衣要早早準備。新年到了,媽媽驚喜地穿上外婆親手做的棉襖,幸福又喜悅,就像現在的我,穿新衣,拜大年!

就這樣,外婆家的縫紉機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然,它現在已默默地立在房間的角落:油漆已經不再鋥亮,甚至有些脫落;聲音也不再清脆,甚至有些沙啞;工作時間也越來越短,只偶爾被外婆用來修補些小物件。但它帶給媽媽的幸福猶如媽媽現在帶給我的,帶給媽媽的夢想現在也有了我的影子!

正可謂“小針線,大世界”—小小縫紉機承載了兩代人的生活和夢想,也將繼續傳承!

外婆的縫紉機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6字

老物件有很多,如糧票、發電機、bb機等,數也數不完。我家就有一臺縫紉機!你可沒見過吧,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我走進外婆的房間,縫紉機就在外婆的房間。我走進房間,一看,呀!縫紉機不見了。變成了一張又不像桌子,又不像縫紉機的東西。媽媽走進來告訴我,縫紉機被藏在裡面,怕放在外面壞了。只見媽媽手往那個不像桌子,也不像縫紉機的東西在後面弄到了幾下。那個東西上面的一塊板子打開了,我在裡面看到了一個黑糊糊的東西,上面還紅紅的。咱媽媽把另一塊板子開啟的時候,我才發現。哇原來縫紉機藏在裡面呢!

媽媽說這個東西可老了,是外婆的嫁妝。我看到上面紅紅的一隻牡丹花,問媽媽為什麼要在縫紉機上畫一隻牡丹花?媽媽說這是牡丹牌的縫紉機。那時候牡丹花是我們的國花,只要是牡丹花拍的東西都賣得很貴。一會兒外婆過來了。我家外婆給我展示一下這個怎麼做?縫紉機是黑色的,上面印著牡丹花。有一個像齒輪一樣的東西連這條線。下面還有一個放腳的地方,還有兩個抽屜。好看極了上面有一根鐵線是放線團的。

只見外婆,手放在縫紉針旁,用剪刀剪下一塊布。卷線是這樣卷的:把布放在見上面一層,在再不上面放一層線就剪好了。手轉一下像齒輪的東西,借這個動力用腳踩下面放腳的地方。只聽咯噔咯噔幾聲,一邊就裁好了。

不一會兒外婆就給我縫了一個口袋。縫紉機可真是一個好東西,把縫紉機放到格子裡可以當桌子。如果把縫紉機拿出來,又可以縫衣服。還可以縫衣服賣出去賺錢。這不是一舉三得嗎?

老物件縫紉機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80字

五十載的光陰,雖埋沒了人和記憶,卻留下了許多抹不去的物件與痕跡……比如,在我家待了近六十年的一臺腳踏縫紉機。

這臺縫紉機是我的太爺爺在1963年的時候,賣了一塊120元的上海牌手錶,又倒貼了3元才高價購得。因為那時的國家窮。“123塊錢”,是一個普通家庭省吃儉用一年都湊不出來的天文數字。所以,這臺縫紉機的珍貴可想而知。這臺縫紉機在從杭州運到老家諸暨時,因為一點事故撞斷了一個鐵腳,這令太爺爺心疼了好久。迄今為止,這臺西湖牌縫紉機,還是有一條被補過的鐵腳。

起初,太爺爺花血本買來這架縫紉機,僅僅是為了讓太奶奶幫別人縫衣服,以補貼家用,維持生計。每次過年,太奶奶都沒有一分空閒的時間,大家都趕著新年才穿新衣服。

可自從我太奶奶去世後,這架忙碌的縫紉機就被閒置了,直到爺爺結婚時,這架珍貴的縫紉機才再次動起來—爺爺接了太奶奶的班,但只會給家裡人縫衣服了。

據爺爺說,這架縫紉機用處最大的一次便是做了他和奶奶的結婚新衣: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這個冬天卻夾雜著一絲甜蜜與溫暖。

那時候一整片民房被灰雪壓著,一種孤寂冷清油然而生。唯有爺爺奶奶住的地方,才透出一種溫暖,紅色擴散到了整間房子,一種幸福感不覺湧上心頭。

一切準備停當,大家都在期盼那一天的時候,一件意外發生了—與其說是一件意外,倒不如說是一件疏忽:新棉襖沒有準備,結婚又怎麼能沒有新裝呢?正值嚴冬,裁縫鋪都打憚了,厚重的棉襖哪裡找?甜蜜的日子迫在眉睫,又怎麼能使這個小失誤而破壞了永生難忘的記憶呢。

“求人不如求己”爺爺堅毅地搬出了縫紉機,廢寢忘食地連夜趕工。

縫紉機上的鐵鏽斑斑,在幾星燈光的照耀下,變得格外明顯,與爺爺當時那雙清秀、嫩徹的手截然不同。寧靜的夜晚,家人都去睡了。只剩下燈光下的人和縫紉機的剪影,只剩下腳踏聲、突突聲和絲線穿過棉布的身音。一盞燈,一個人一臺縫紉機。這三者,使得夜晚更加有趣了呢。這種和諧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很久很久……

終於,雞鳴之時,明日初升,金光萬丈,爺爺也手託了兩件厚實的紅花大棉襖。

兩件棉襖上綴滿了牡丹花,每一朵嬌豔欲滴,似姑娘通透水亮的臉頰。這兩件棉襖做新衣,最合適不過了。

“快!穿上試試”爺爺滿面春風地招呼著。睡眼朦朧的奶奶頓時來了精神,抖一抖棉襖,往背後一拋,再撣一撣,“正合適!”

“哎,這件好看,這件好看。喜慶!”太爺爺一出屋,稱讚道。別的兄弟姐妹看見了,也都眾口稱讚。

這兩件棉襖的由來,不僅有爺爺的巧手,縫紉機也是功不可沒。

一年前,這架縫紉機仍舊放在太爺爺的家裡,時不時還被拿出來縫縫補補。直到今年,太爺爺搬家了,眼睛也花了,這架縫紉機才光榮下崗,靜靜沉睡在了儲藏室裡。

如今:家裡,也沒人用腳踏縫紉機了;衣服,也都直接上網買了;國家,也繁榮昌盛了……可,曾經的老物件卻給我們留下了無法複製的懷念……

我們會珍藏著,直至永遠!

外婆的縫紉機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0字

國慶節回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戴著老花鏡,手中拿著一個小塑料瓶,對著一臺縫紉機在搗鼓。看她那專注的樣子,我小聲問外婆:“外婆,你在幹嘛呢?”外婆轉身對我說:“我給縫紉機喝點潤滑油,它年紀大了,得好好保養保養。”“它年紀大了,也不好使了,再說了放在家裡還佔地方,不要得了。”“使不得使不得,這可是你外婆我的嫁妝呢。那時候,有一臺縫紉機做嫁妝可風光哩,好比現在結婚時陪嫁一輛奧迪轎車呢!”外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仔細端詳起這臺比媽媽年紀還大的縫紉機,烏黑的身子透著明亮的光澤,金色的蝴蝶鑲嵌在烏黑的身子上,顯得格外的耀眼。旁邊“蝴蝶牌”三個字立即映入了我的眼簾。外婆滿面笑容地說:“這可是名牌呢!那時候就數這個蝴蝶牌的縫紉機最好用。八十年代初,我在服裝廠裡上班,白天用的是廠裡的縫紉機,傍晚就再帶點活回來,用這臺縫紉機繼續幹活,補貼家用。到了八十年代末,改革開放了,政府鼓勵大家自己創業,我們家開了個保暖鞋作坊,請了兩三個工人,用的就是這臺縫紉機縫的鞋幫子做保暖鞋。沒想到,第一年生意就好得不得了,到年底一算,賺了一萬多元,萬元戶呢,把你外公樂的呀!都合不攏嘴了呢!那也是我們家的第一桶金,後來我們住上了小洋樓,還買了小轎車,日子呀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外婆的回憶也勾起了我的記憶。小時候,就經常看到媽媽坐在外婆的縫紉機前,東搗鼓西搗鼓的,媽媽說,她小時候就這麼看著外婆擺弄縫紉機的,她那時覺得縫紉機是一個魔術師,能夠變出新衣服、新鞋子……所以她一直夢想自己長大後也有一臺這樣的縫紉機。等到我上幼兒園了,媽媽買了花布,坐在外婆的縫紉機前,為我做了漂亮的新枕頭、新被子。拿到幼兒園,小朋友們的眼睛都綠了,問我哪裡買的?我說是我媽媽親手做的,看著他們那羨慕的眼神,我心裡特自豪。到了六一兒童節前夕,媽媽又坐在縫紉機前,沒過一會,一條漂亮的裙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穿上媽媽做的新裙子,又是蹦啊又是跳啊,開心極了!

“嗒嗒嗒、嗒嗒嗒”喝完油的縫紉機在外婆的操作下發出了清脆的運轉聲,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了現實,看著外婆又專注的在那用縫紉機縫東西,我心中不禁感慨,雖然現在條件變好了,外婆的縫紉機用的越來越少了,但是它永遠是我們家的功臣;雖然日子過的越來越紅火了,但是這也是通過不斷努力才能得到的;雖然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了,但是這也是祖國富強了才能擁有的。

老物件縫紉機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0字

外婆身為新中國的同齡人,收藏的老物件當然也不少。不論是有四五十個年頭的《毛澤東選集》,還是在那個年代少有的英雄鋼筆,抑或是市面上已經找不到的老式縫紉機,都承載著數不清的回憶……

在這麼多的老物件中,我對縫紉機倍感好奇。我家的縫紉機顏色偏土黃色,面板上有木頭的花紋。縫紉機的機頭是黑色的,上面有一個蝴蝶形狀的商標。縫紉機的底部有一塊踏板,一腳蹬下,縫紉機的輪子就會“軲轆軲轆”地轉。

我家的縫紉機當屬老物件裡使用價值最高的了。外婆常常用它來輔助自己製作一些玩意兒,比如精緻的電視蓋布、佈滿花紋的沙發套、五彩繽紛的靠枕以及各式各樣的收納袋等,全都有這個“老朋友”的功勞。也正因為這樣,外婆一直捨不得扔掉它。

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趁著國慶假期,我詢問外婆這個老物件背後的故事:“外婆,咱家這個縫紉機得有好些年頭了吧!那它到底有什麼老故事啊?”

“嗯,這臺縫紉機還是個老牌子呢!是上海‘蝴蝶牌’的。你要說這牌子,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它和你媽媽的年齡差不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商品十分緊缺,老百姓都向往“三轉一響”這個東西。我記不清是靠什麼途徑取得了一張商品採購券,買到了這臺縫紉機。這玩意兒在當時可新奇了,我就用它給你媽媽和小姨做漂亮的衣服,可令人羨慕了!”外婆仔細地回憶著那些年的事,時不時地笑一下,“這臺縫紉機陪伴著我度過了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雖然面板已經有些破損,但它機械效能良好,整體的質量還不錯,所以我沒捨得丟!”聽完外婆的話,我點點頭,感慨萬千。在那個時代,原來擁有一臺縫紉機就已經是一件羨煞旁人的事了呀!看當今時代,科技進步,物資豐富,中國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婆的縫紉機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也能看出時代的進步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小小的縫紉機背後卻有大大的意義,不禁讓我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出一份力!

外婆的縫紉機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7字

外婆家有一臺縫紉機,我在別的地方都沒有看見過。縫紉機的樣子有著尖細的針頭,上下帶動的旋轉齒輪,寬寬的踏板,掉漆的桌面和抽屜,機身看起來有點笨重。外婆說:“你別看它很破舊,我可寶貝著呢。”外婆說完笑了起來,她的臉上泛起一道紅暈。

我外婆今年64歲,在她22歲時這是外公送她的結婚禮物。我的外婆很能幹,媽媽的衣服,褲子,鞋墊全部是外婆用縫紉機親手做的。對準針頭穿好線,輕輕轉動一下齒輪,再有節奏腳踩動踏板,“噠噠噠”的一陣陣聲響後,一件件勻稱、整齊的的確良短袖衫,花邊長裙就做出來了。媽媽穿在身上跑出去玩,鄰居的小姑娘們都一個個圍過來看呢。

縫紉機陪伴著外婆走過了四十多年辛勤又美好的歲月。只要它發出“噠噠噠”的聲音就能讓外婆想起美麗的回憶和過去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和苦辣酸甜的老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