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之變相關作文20篇

家鄉之變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6字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時候,我們愛你啊!中國!”每當我讀到這篇課文時,我不禁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並更熱愛自己的祖國。

談起我的家鄉便有一份來自內心的自豪感,因為在這改革開放的這幾年裡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又一幢的高樓大廈從路旁升起,一條又一條幹淨整潔的柏油路縱橫交錯……

吃過晚飯後,我們一家人在那整潔的大道上無憂無慮地散步,這時,爺爺奶奶看著這乾淨的大路不由地感慨:“在改革開放以前的家鄉和現在的可是判若兩地了。那時侯,一條又一條羊腸小道佈滿在人們的眼裡,坎坷不平的爛泥路讓人一路過去就濺起一片水花;陳舊低矮的房屋零散地立在路旁,偶爾還會有破爛木屋。

聽到爺爺奶奶這麼說,於是我為現在的生活而感到幸運,因為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一條又一條的大道映入人們的眼簾;一幢幢高樓大廈直插雲霄。

爺爺奶奶接著唏噓嘆道:“不僅如此,那路可真是“晴天一臉土,雨天一腳泥”。每次出門都得徒步行走,而有的有錢人趕時髦領先買了自行車,然後一旦遇上這種爛路就再也瀟灑不起來了:晴天,屁股被車顛簸的發疼;雨天,則有一個更惹人發笑的故事—“車騎人”。因為這兒的路實在太難了,人們只能扛著自行車走了。”我爭著說:“現在可大為不同了,乾淨的柏油路通向千家萬戶;家家戶戶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汽車、摩托車……更沒有了“車騎人”的笑話。”

接著,爸爸媽媽又談起了他們的想法:“小時侯,我們去讀書,由於路上到處坑坑窪窪,所以人們只好赤腳而行。到了河邊,那時的小橋都是由木板搭成的,一旦下了雨,橋面就會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河中。現在,一座又一座大橋亭亭玉立在河面上,給人帶來一份安全感。”

一步一步,我的祖國,挺直了腰桿;一步一天,我的祖國,繁榮昌盛;一次一次,我的祖國,笑滿了臉龐。

啊!我愛你啊!我的祖國,我的家鄉!

家鄉之變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4字

我的家鄉從過去到現在,接二連三地反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讓我們來聽一聽我的家鄉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吧!

爺爺對我講過,在上世界六零到八零的這個時段,吃的是野菜,填不飽肚子,生活都非常窮困,沒有一雙好鞋穿,只有自己編織的布鞋,也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穿,縫補一件衣服補丁加補丁要穿好多年,住的是茅草屋,窮的連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更不要說電視機了,要知道更過的訊息,就只有公社按時播放的小廣播了。

到了爸爸這個年代,聽他對我們介紹,他們那個時段生活變得富裕起來了,人們逐漸蓋起了土木結構的平房,時隔幾年到裁縫部縫一套新衣服,購買一臺黑白電視機,每頓飯都能湊合這填飽肚子,但還是沒有營養的食物,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了。

我們這個年代就變得更加富裕了,每家每戶都蓋起了磚木結構的平房,富裕人家還蓋起了二層樓房,挨家挨戶至少有一輛摩托車和三輪車,每頓飯裡面都有肉,有時炒幾個小菜,營養搭配合理。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等一些家用電器,還有一些先進技術用於農業生產,比如:手扶拖拉機、微耕機、脫粒機、揚場機等。

我也希望自己的家鄉將來是一座大城市,能和現在的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相比,山清水秀,而且還建有大超市,想用什麼就有什麼,應有盡有,而且每家每戶住的是大別墅,開著豪車去旅遊,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啊!我的家鄉可真是一個讓人聽起來都想去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家鄉之變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0字

每當我聽到歌星潘長江唱的二人轉《家在東北》時,心中不由想到自己的家鄉既貧窮又落後,怎麼能和人家東北比呢?和老輩們生活的年代相比,自己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老輩們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買的衣服,只有自己縫補的粗布衣,一穿就是好幾年,破爛了就縫縫補補,補丁加補丁,很陳舊。穿的鞋也是自己納的千層底—布鞋,一到冬天腳也凍腫了,晚上癢得直撓撓,而現在呢?雖然暫時落後,但村子裡有了逢集,能直接買到嶄新的套裝和各式各樣的鞋,穿上很舒適。

上世紀老輩們經歷了可怕的“六零”年,吃的是野菜和樹根,聽說還餓死了很多人,後來,吃的雖有改善,但還是粗糧淡飯,沒有營養,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現在,我們農村小學還派送了搭配合理的“營養餐”,回到家裡,每頓飯炒幾個小菜,有時還加上紅燒肉、魚肉等,營養豐富,搭配合理,達到了小康的生活。

與老輩們交談,上世紀他們生活的年代,家家戶戶挖個窯洞,在前面用木條製作一個簡易的門窗,窗戶用紙或布堵一下,晚上睡覺還透著風,好在窯洞春暖夏涼,不然會凍死人的,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家蓋一兩間土塊壘起的新房。隨著老師口中提到的所謂的改革開放的好政策,現在每家各戶都建起了嶄新的磚瓦房,門窗是鋁合金的,裝潢得很漂亮,住在裡面很溫馨,富貴人家還蓋起了二層樓房呢。

聽老輩們說,原來家裡用的東西,要步行很遠的路到縣城去買,早晨天不亮就走了,到晚上十點才回來,並且購買回來的東西很少,後來,條件稍好的人家添置了自行車,一個村子也沒有幾輛,更不要說有現在的電視機了,現在呢?家家戶戶有摩托車、電視機、三輪車,每人一部高檔智慧手機,富裕的家庭購置了小汽車,出入坐的是公共汽車、火車還有飛機。

我相信:按這樣的發展勢頭,不久的未來,每家每戶都有豪車,甚至有私人飛機,家鄉也會有大型購物超市,一切用品應有盡有。

家鄉之變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2字

每當聽到東北二人轉《我的家鄉在東北》時,心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我的家鄉在西北,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窮山無水難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我們的縣城是有名的“狀元縣”,但是隨著好政策的響應,這幾年的變化非常大,下面我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吧!

據爺爺說,他們小時候穿得很破爛,吃不飽,經常餓肚子,就連逢節過年吃的比我們平時還要差,住的是窯洞,門窗都是用紙糊的,堵不住風雨。

爸爸介紹說,他們小時候的生活,起碼比我爺爺好,但好不了多少,吃的也是粗糧淡飯,能填飽肚子了。穿的雖然很破舊,但洗得很乾淨,一套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這樣一套衣服穿九年呀!

慢慢地,家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路寬了,樓高了,人們臉上的笑容一天一天多起來了。家鄉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附近最有名的漫灣市場也少不了湊熱鬧,拆了平房蓋新房,原來低矮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比一棟高,一棟比一棟漂亮的二層樓房,聽村長說馬上還要建一座規模更大的集散貿易中心,還要附設中老年文虎娛樂中心,讓我們村便成為鄉鎮的“先進模範村”。

我的家鄉居然在短短的幾年內,會有這麼多的變化。不過,我們大家也要繼續努力,努力拼搏,讓我們家鄉的明天更加美好。

改革開放家鄉之變化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932字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每當聽見這首歌,我就想到了家鄉巨大的變化。

記得小時候,我老家門前是一個個土坑,一到了下雨天,土坑裡都是泥,一出門,都是腳踩一堆泥,弄得腳上髒兮兮的。但是有了祖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條條寬闊光滑的大馬路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街上的牆刷上了白色的漆,畫上了一個個非常精美的圖畫,這一切難道不是因為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嗎?

今年是二零一九年,也是改革開放四十一週年。在這四十一年裡,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踏上了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人民都在奔小康,幾乎家家都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如果家裡有一臺電視機,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在那個年代,電視機是很少見的。但是現在,我們家家都有又大又清晰的電視機,還連上了無線寬頻,想看什麼節目就看什麼節目;比起以前的黑白電視,現在的智慧電視機真是太高科技了!在這四十一年裡,不僅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祖國同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經過長期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貼著“厲害了,我的國CHINA!”紅色字樣的列車在疾馳。這就是時速達三百五十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中國成為了世界上高鐵商業執行速度最高的國家。

經過了幾代人的辛勤勞動,一望無垠的荒漠成為了百萬畝林海。這就是我國的塞罕壩,能把漫天黃沙的荒漠變成林海,這是怎麼做到的呢?這是因為修建塞罕壩的幾代人都始終保持著一個信念:他們堅信,種下綠色就能收穫美麗,種下希望就能收穫未來。有了這個信念,他們一刻也沒有掉以輕心。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一批批墾荒者起早貪黑地奮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使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改革的腳步沒有停止,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深入,我的家鄉環境和家鄉人的生活將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家鄉之變 篇6

國二作文 ,831字

如今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四十年,在這四十年中,社會變化無疑是巨大的。

家鄉的變化之大,令人驚訝。不知從何時開始,家門口多出了兩個精緻,矮矮的小垃圾桶,我們都知道,這是提醒我們要做一項有利於我們社會的,普通而又十分重要的事——垃圾分類。說到垃圾分類,這個概念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本是一件自己分內該做的事,常常卻不懂的遵守,或是無意間的。上網瀏覽相關資訊,發現我過垃圾亂丟亂放現象竟如此嚴重,細想村口大垃圾桶也不常是如高樓倒塌般的一堆嗎?這嚴重影響了咱村乃至整個國家的形象。對於國家現在重點要求遵守的垃圾分類策略,我十分贊同,也對國家行事便是肯定。

家鄉的變化還不止這麼小小的一處,只要留心,便會發現在馬路邊上的圍牆都以齊刷刷的簡潔,樸素面對路過的行人,在馬路邊上,甚至還特別開拓了一片土地,造起了一座標誌性的建築,它的房頂呈包圍著這塊場地的波浪狀,中心與周圍則用碩大的柱子支撐著。去裡面走走,會發現這原來是一片休閒的場地,內設有乒乓球桌,象棋桌,還有一塊專門為老年人設立的唱歌場地,這點娛樂的設施外的場地十分空曠,極適合打羽毛球。我想著,村裡的幹們如此為群眾著想,黨的政策確實好啊!

對比之前的家鄉,變化實在太大,這整潔充滿活力的鄉鎮,是我未曾想象的,既然農村建設得如此之好,那熙熙攘攘的城市豈不是更讓幹部們費心?

從前買米都要靠票子,可現在不同了,現在可是要全面建成建設小康社會,付出的艱辛,我們民眾大多都是體會不到的,國家的每的政策,無疑是為了廣大民眾,為了祖國能夠復興,能夠強大,不受他人欺負,為了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能夠富強。

春節將至,年味也漸漸濃了,家家戶戶的幸福團聚,可能也得益於小康社會的發展。透過窗戶,能看到村子嶄新的面貌,看到村裡的處處細節,也不禁會想到……

國家為人們打造了一個豐富溫馨的社會,處在這氛圍中,感覺以往對學習的鬆懈,的確是不應該,感謝國家為我們帶來幸福生活!

新的一年,加油!

我的春節尋根之家鄉的變化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879字

真開心啊!今年,我終於又可以去媽媽的嵊州老家過年啦!

可是天公不作美,在去老家的路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看著車窗外的雨水,我皺起了眉頭,想起了記憶中村裡的一條條泥路。它們一遇到雨天,就會變得泥濘不堪。一腳踩上去,鞋子就會被緊緊地吸住。嗨,真是太不爽了。

可是,一到村口,我就被眼前的景像驚呆了。村口那條曲折泥濘,讓我討厭的小路,此刻變得煥然一新。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條寬敞而又整潔的水泥馬路。村子裡破舊的老房子也換成了一排排整齊而又嶄新的樓房。真沒想到短短几年時間,家鄉竟有這麼大的變化。

我去外太公家裡做客時,發現了一個木頭和鐵片組成的龐然大物,好奇地問道:“外太公,這是什麼東西呀?”外太公笑呵呵地說:“這是以前用來耕地的犁呦。在春耕的季節,農民伯伯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用犁來耕地。一天下來,就會汗流浹背,渾身沾滿泥巴,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呢。即使是這樣,耕地的效率還是很低。而現在就好了,在國家科技興農的政策下,我們耕田和收割全是機械化的了。輕輕鬆鬆一天就能幹完以前好幾天的活。再也不用擔心錯過播種時間了。”

忽然,屋外傳來了陣陣的鑼鼓聲,外太公拉著我的手說:“走,我帶你看戲去。”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個大禮堂,看到舞臺上的人兒都穿著古裝的衣服在演戲,臺下烏壓壓地坐滿了一大片觀眾。外太公自豪地說:“臺上唱的是越劇。我們嵊州呢是越劇的發源地。這裡的男女老少都喜歡看。”只見臺上的演員們個個帶著華麗的頭飾,拖著長長的袖子,步履輕盈,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委婉動聽的唱腔在禮堂中迴盪。外太公還告訴我:“這邊每逢節日都會有各種文化表演。以前都只能在露天搭棚子表演。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村裡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專門建了這個大禮堂……”

欣賞著臺上優美的越劇表演,聽著外太公的各種介紹,我看到了在新農村建設下的家鄉環境越來越美,科技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我相信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化 篇8

國一作文 ,745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如畫,民風淳樸又有上進心的好地方……”每當別人問起我的家鄉時,我都會自豪地回答。

記得小時候的家鄉被別人稱為“不值錢的廢地”,可現在它卻是一塊散發著光芒的寶地。為什麼這麼說呢?相比以前,我現在的家鄉變化了許多!就簡單描述一下吧。

以前,村中的路崎嶇不平,路面上許許多多的坑窪,滿路的沙土被風一吹,直迷人的眼睛,特別是下雨天,每當我放學走回家時就犯愁,一路上泥濘不堪,一不留神就要摔個“嘴啃泥”,每當回到家,滿腿都是泥點子……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家鄉的泥濘小路搖身一變成了瀝青馬路,再也沒有坑窪的小水溝了,筆直的馬路從頭望不到邊際。要是下雨天,我赤著腳,打著花傘,嬉戲在通往回家的大道上,馬路上泛起一層薄薄的水花,留下了一串串歡歌笑語……

再看現在住的房屋,大大的房門,寬寬的屋子,一間一間的房子赫然聳立,完全沒有了以前的樣子。聽奶奶說,以前住的都是茅草屋,夏天裡面漏雨,冬天裡面透風,生活艱苦極了;每天吃的是那各種野菜、糠與地瓜乾子,遇上節日吃頓好的……聽完奶奶的話,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野菜、糠,現在家禽牲畜都不吃的東西是他們唯一的食物,再想想現在,白麵饅頭、大魚大肉、各種各樣的糕點、甜食,食物多麼充足,我們現在所過的日子與以前相比,是有多大差距呀!

現在村裡建起了許多工廠企業,就連以前的“懶漢”也當上了總經理,全村的人各有各的工作崗位,每人都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看著村裡這麼大的變化,我不禁感慨萬千:有了黨的照顧,全村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變新了,腰包變鼓了,生活變好了……這不僅讓我對村中的變化感到佩服,也對全社會的變化充滿了敬意。有了黨的政策在,我們如小草有了太陽的關懷,小鳥有了天空的關懷;有了黨在,我們如鮮花更豔了,小草更綠了,陽光更燦爛了。

祖國在發展,家鄉在變化 篇9

國一作文 ,592字

在近幾十年裡,我的家鄉—膠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爸爸說,在膠南過去是小城鎮的時候都是土路,小石橋,草屋,以前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靠幾隻蛋雞,賣菜來維持生活,以前的玩的都是捏泥巴,跳房子,偶爾可以蹲在橋頭看幾場電影,就已經很高興了,那時候沒有電燈,學習都靠煤油燈來照明,家境好得用罩子燈,但多數的家庭用自制的煤油燈。那時候煤油很昂貴,只有等到天黑透了,月亮也不亮了各家才點起煤油燈,上學多步行,一天來回六七里路,鞋子都磨破了。大人們早出晚歸去地裡幹活,到了收穫的季節就拉到城裡去賣,但收入卻是微博的,天冷了,就到山上割草,用來燒火。

國家的政策好,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油柏路取代了土路,房屋拆了,蓋上了樓房,小石橋變成了大拱橋,生活現代化了,有空調,有電腦,洗衣機,檯燈……大人們上班,老人們則到公園裡下棋,聊天,打打太極很悠閒。村裡有了體育器材,種上了花卉,有了圖書室,可以再裡面閱讀,以前小河很渾濁的,但後來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村委就很重視,通過治理,河水清了起來。有些村子通了公交車,使交通方便了。青島也通了海底隧道,交通的方便使遊客的數量也上升。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解放,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來。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當然會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也願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家鄉的變化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85字

群山環抱的山莊—崑崙,是我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

聽爸爸說過去住的是土屋草房,家鄉的路是土路一點都不好走,和城裡的泊油路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更另人難已忘懷的是,風一刮路面上立即塵土飛揚,周圍一片黃沙落在人的身上,於是真正的‘黃種人’出現了。窩窩頭是家鄉人以前賴以生存的食物,這種窩窩頭不和現在窩窩頭一樣,那時候一天吃三頓,而且不好吃,如果不吃餓的你頭就發暈眼花,什麼也幹不成。

在當年,擁有一輛自行車代步,已成為了人們追求目標。人們那時穿的衣服都有補丁,以前有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連鞋子都是靠自己那雙靈巧的雙手做出來的。

孝婦河是我們家鄉的母親河。它蜿蜒曲折地穿過崑崙。過去清清的河水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爽氣息,河邊的小草像一層毛茸茸的綠毯,柳樹像隊隊俏美的小姑娘,羞羞答答的照著鏡子,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一群小魚在淡紅色的卵石中嬉戲追逐,還不時的游到水面吐幾個小泡泡,見到有人來了,又迅速地鑽到水底。可是在近十年來,隨著家鄉工業發展,河面上漂著一層黃白色的泡沫,骯髒的河水夾雜著垃圾汙垢順流而下,空氣裡充滿了難聞的怪味。為了讓河水更清,我們家鄉政府實施雨汙分流,孝婦河景觀改造和氧化塘人工溼地三大工程以後,我們的母親河漸漸的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隨著鄉鎮企業迅猛發展,現在整個崑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破草房,早已改建成高樓大廈了。當年坑坑窪窪的土道不見了。寬闊公路縱橫交錯,四面發達。在平整的泊油路上,車輛穿梭來往,川流不息。道路兩旁是挺拔的垂柳。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冰箱,彩電等家用電器走進了每家每戶。工廠等企業先後建起,各村都建設了小廣場給居民一個娛樂和鍛鍊空間。農村也該起了小洋樓,大多數阿姨叔叔騎上了電動車,摩托車,有的還買了小轎車。富了的人們並沒忘記那曾經為崑崙做出貢獻的老人們,為了讓他們無憂無慮的安度晚年,他們建起了敬老院。就連百姓放桌上的食物也有了巨大變化,一前一日三餐很少有肉和雞蛋,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品嚐到,可現在呢!幾乎每天都是大魚大肉,食物豐富多了。

家鄉的人變了,地變了,交通也變了,改革開放就在我們身邊。

家鄉的變化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4字

我的家鄉在農村,由於路途遙遠,已有幾年沒回去了。今年爸爸媽媽帶我回奶奶家過春節,我是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放鞭炮,難過的是那裡的條件我很不適應。

以前,家鄉的人都很窮,吃的是粗茶淡飯,根本談不上什麼營養,不到春節很難吃上一頓肉,住的是又低又矮的破爛泥土房,碰到雨天更糟糕,簡直無法走路,就連晴天也叫人煩,風一吹,漫天飛揚的塵土,好像起了沙塵暴。由於交通不便,我每次回家叔叔都得騎車到離家很遠的車站接我們,然後帶著我們走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自行車的顛簸,彷彿把我的五臟六腑都給顛了出來,現在想起來還決得難受……

“嘟嘟嘟……”汽車的喇叭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爸爸說:“快到奶奶家了”。我開啟車窗往外望去,只見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兩邊各有五六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邊上是排排鑽天楊,在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麥苗的映襯下簡直美極了,如果是夏天的話,花兒開放肯定要更美的。

在柏油路的盡頭,是我們的村莊:整整齊齊,漂亮的磚瓦房,連小巷也不是泥土的,我高興得讓爸爸停車,一路小跑回到奶奶家。

我現在非常喜歡回家鄉,它是一次次帶給我驚喜。這不,國慶節我又讓爸爸帶我回去了,和春節時相比,又是一番不同的滋味:我的家鄉不僅在物質生活上發生了變化,而且精神文明也變化不小。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黨的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我想,在十七大春風的的吹送下,再過幾年,我的家鄉會變得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化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0字

今天,我寫完作業後,和爸爸、媽媽看了一期關於農村的節目,我突發奇想:我已經半年沒回老家了,該回家看看了。前幾天聽奶奶打電話說,家鄉的變化很大。所以我就央求爸爸回家看看奶奶,爸爸說明天就是星期天,準備去奶奶家。我聽了心裡感到特別的高興,憧憬著家鄉的變化。

到了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吃完了早飯,和爸爸坐上了開往奶奶家的公共汽車。在路上,我看見路兩旁的的白楊樹,亭亭玉立地站在那裡,象一個個哨兵一樣站立在兩旁。高大的楊樹下面是一簇簇的菊花迎風搖擺,好像在歡迎我這個遠方的故鄉之人。

一進村子,我眼前一亮,原來那條高低不平、彎彎曲曲的小路,現在變成了一條寬闊、平整的柏油馬路。如果在下雨,人們再也不用為下雨難走而發愁了。路兩邊種上了蘑菇形狀的槐樹,還有爭奇鬥豔的月季花。原來村子中央的茅草破房不知跑到哪裡去了,而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又寬有平的的廣場,到了晚上,那裡燈光迷人,老人們在那裡聊天,年青人們在那裡跳舞、扭秧歌,孩子們在那裡嬉戲、玩耍,這裡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奶奶家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奶奶家南邊“一片綠色的海洋”,四周是高高的楊樹,中間是綠油油的棉花和玉米,還有爬在架子上的西紅柿,上面結了許多又大又紅又圓的西紅柿。原來這裡是成片的野草和一大堆垃圾,現在卻變成了奶奶家的聚寶盆了。奶奶給我摘了幾個大大的西紅柿,然後領著我來到裡院子裡,說:“咱們家和大城市一樣了,也用上自來水了。”原來那又苦又澀的壓水井,現在已經趴在那裡睡著了,換成了又清又甜的自來水了。

家鄉的變化真大啊!家鄉的路寬、水甜、景好、人更美,這裡有新鮮的空氣,還有那湛藍的天空,我愛家鄉的景色,更愛自己的爺爺、奶奶!

家鄉的變化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1字

我的家鄉—鶴城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茂盛的樹木、高高的山頭,還有歡歌笑語的人們,簡直像一個人間仙境。

呵呵,這些都是新面貌,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誰也不會想到,這裡以前可所謂是一塊不毛之地,幾間破敗的茅草屋零零散散地搭在中間,好像被風一吹就倒似的。要是遇上下雨天,那就成了真真實實的“水簾洞”了。但是現在,茅草屋變成了一棟棟漂亮的瓦磚大樓,既結實,又能舒服,再也不用怕那些下雨天了,多方便呀!

前幾年,門前的小河真是一條“臭河”,坑髒的小河上,浮滿了堆積如山的垃圾:有塑料瓶、有紙巾紙團、還有零食袋,簡直就是“屎克郎開飛機—臭滿天空”啊!蚊子、蒼蠅當然也成了這裡的“常來客”。現在,小河變成了一條湛藍色的綢子,清澈見底,以往的垃圾像蒸發了一樣,不見了。小魚在河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別提有多開心啦!

以往的小路都是泥濘路,在下雨天,踩得滿腳都是泥,行動很不方便。現在,泥濘路變成了平坦而又寬闊的柏油馬路,變化多大呀!

對,讓環境汙染遠離我們—這是我們共同的希望。我們要爭做環保小衛士,共同維護這個美麗的家園!

家鄉的變化 篇14

家鄉的變化作文 ,10字

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9字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鶴山市雅瑤鎮,我好久沒回去家鄉了,不知道家鄉有沒有變化?所以我決定今年回家看一看。

來到家鄉門口的道路,道路比以前好多了。本來是一條狹窄泥濘的小路,下雨的時候,腳一下踩去,泥就會凹下去,就會出現一些坑坑窪窪,車走過的時候就會顛顛倒倒。現在道路不是以前的狹窄泥濘的了。道路變成了水泥路,下雨的時候把路洗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道路走起來舒服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顛顛倒倒了。

再說說家鄉的山,山上有一大片荒地,整個山赤裸裸,附近建工廠,排出的廢氣汙染了空氣。所以人們種上了樹木。今天的樹木長得很高了,而且綠意盎然,旁邊野花綻開了笑容,而且芬香撲鼻。樹林還會產生清新甜潤的空氣。

家鄉有幾塊空地,空地長滿了野草。可是現在空地變成了老人活動中心和小賣部。老人活動中心可以讓老人們滿足他們的願望。小賣部可以給人們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和水,零食。家鄉還成立基金會,就是村民們每天用剩的錢給基金會。就這樣錢一天天攢下來。如果哪一位村民有困難就可以向基金會申請援解困難。

以前房子都是用泥磚砌成的,而且沒有窗戶,不透氣,使人很悶熱。但是現在用上了紅磚,而且屋子裡乾乾淨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現代化的裝置,有的還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真環保啊!

以前家鄉的小河臭氣熏天,村裡的人都不敢靠過去,都要繞著走。家鄉改造後,小河變乾淨了,水鴨在水面嬉戲,河水清澈見底,家鄉還立了一條規矩:任何人不許丟垃圾到河裡,違反者罰款一千元。

我希望家鄉可以變得更美、更多變化,我愛你家鄉!

建設幸福中國——家鄉的變化 篇16

建設幸福中國作文 ,1168字

幸福是什麼?對於古人來說,幸福就是“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對於現代人來說,幸福就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用。而建設一個幸福的中國,就是建設一個讓全國人民都感到幸福的國家。現在,我的家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變化也讓家鄉的人們感到幸福。

我的家鄉位於省城合肥的西面,座落在派河之濱,是一座環境優美的小城鎮。公園、社群、廣場、居民樓等應有盡有,非常漂亮。不過,幾年前的家鄉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那時候,我的家鄉還沒有現在這樣美麗,特別是小鎮的中心地帶,那裡的生活環境極差。簡陋的平房隨處可見,平房的周圍都是泥濘的土地。而姨媽一家都在這裡居住。這裡在下雨的時候遍地都是泥坑和水窪,一旦天氣變得炎熱時,這兒就蚊子滋生、臭氣熏天。又因為這些平房無法修復,這些房子便越來越破舊。不過,到了二零零九年,一切都變了。這裡所有的建築都被拆除,建立一個嶄新的商業區。姨媽一家也被安置到了張郢小區的回遷樓內,回遷樓內寬敞明亮,水電已經通了。姨媽看到了回遷樓寬敞明亮,還通風,高興地說:“真沒想到,我居然這麼快就搬進了寬敞的新房。太好了,我終於不用再住平房裡了。”其實,像姨媽這樣因為拆除而住進回遷樓的人還有不少呢。四年來,我們這裡因此而受益的人就約有兩萬五千九百人了,而回遷房的安置點則有七十一個。

“病有所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病了就醫治。本來,看病是一件普通的事,那為什麼“病有所醫”是幸福的事呢?因為有一部分家庭並不富裕,如果這個家庭的某一位成員生了重病,就要花費很多錢。這樣就可能讓這個家庭一貧如洗,還負了很多債。如果花費了很多錢來治病,甚至到頭來借了很多錢,病還沒治好,這就給這個家庭中每個人的心都蒙上了一層陰雲。而自從國家出臺了“新醫改”政策後,人們看病就不再“難”了。因為“新醫改”政策規定,凡是購買了“新農合醫保”的城鎮、農村居民,生病住院後醫院收醫藥費時,“新農合”可以幫他報銷近一半甚至更多的費用。看病少花了很多錢,對於任何家庭,尤其是較為貧窮的家庭來說,都是件幸福的事。

我們這裡的文化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人們喜歡在空閒的時候與朋友鄰居打麻將賭錢,鄰居朋友之間鬧不和也因此成了家常便飯,不過近幾年,家鄉的文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附近的一些地方已經建立起文化主題公園、文化站等建築,這對增加城鄉居民的知識水平,提高人們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幫助。而家鄉的人們在早晨跑步鍛鍊,老爺爺老奶奶們則在清晨打太極,舞扇舞劍,晚上,人們則在廣場上載歌載舞……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逐漸提高,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然而,這份幸福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份幸福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工人農民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築出來的。正因為這樣,我們更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用我們的雙手建設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園!

家鄉新變 篇17

家鄉新變作文 ,921字

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了,全國上下都有巨大的變化,我的家鄉—裴崗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我不知道,但經常聽爸爸給我講過去的事情。

以前,生活很困難,吃了上頓沒下頓,吃的東西都是自家地裡產的青菜,放的油很少,一年一戶吃不了幾斤油,以前母雞下了蛋,也不捨得吃,拿到集市上賣錢,交學費,買本子。大年三十的晚上,是爸爸最幸福的時刻,因為每年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吃到兩根排骨,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雞鴨魚肉應有盡有,想吃啥就買啥,媽媽整天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我太幸福了。

以前,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自家織的布做的,找個裁縫給剪了,然後自家縫,不好看,穿上也不舒服。以前穿的鞋都是奶奶一針一線納的,夏天也穿著布鞋上學,沒有錢買涼鞋。現在你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衣服和鞋子,太豐富了。

以前家裡的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自行車都很少,點的是煤油燈,也沒有表,早晨起床靠聽廣播和院子裡的公雞叫。以前做飯只用柴禾,現在有電飯鍋、煤氣灶、太陽能、手機、電動車、摩托車、小轎車、電腦、冰箱、洗衣機等等也走進了普通百姓家,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收入翻了幾番,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爸爸越說越自豪:“現在的家鄉可真是今非昔比了。”我暗暗地想:是真的嗎?於是我決定和爸爸回家一趟,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來到家鄉,啊,真美呀!難道我眼睛花了嗎?以前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風一吹,路上的沙粒和塵土都紛紛飛起來,落到行人的身上和眼睛裡,既汙染了環境,又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可現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伸向四面八方。路旁種著美麗的花草樹木,蜜蜂在歌唱,蝴蝶在舞蹈,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我和爸爸來到伯伯家,哇!伯伯家變了,房子很大很大,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傢俱也是新的,刻著美麗的龍鳳花紋。他們都用煤氣灶了,快捷方便,不會像以前煮一頓飯弄的滿臉是灰……伯伯帶我走進房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最熟悉的電腦,只見伯伯熟練的操作著電腦,真想不到家鄉變化這麼大,連電腦都有了。吃過午飯,我悠閒的在散步,不時聽到拖拉機的轟隆聲,抬頭一看,大片大片的稻田已實現機械化耕種了,我口裡不禁發出陣陣讚歎聲。

祖國富強了,家鄉變化了,我希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家鄉的明天更富饒。

我的家鄉越變越美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0字

似乎只是轉眼之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家鄉越來直美好。

千百年了,中國的農民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貪黑。耕田交稅也是天經地義,然而,今天農民伯伯耕田不用再繳農業稅了,而且國家還補貼,補貼的金額越來越高。

農民伯伯種田辛苦。以前的科技不發達,收穫糧食時更辛苦。農民伯伯只能用代割稻子,還要經過許多工序才能將稻穀收到家。但現在不同了,每當繁忙時,只要打一個電話,叫收割機,不需要農民伯伯操勞。這樣,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效率,而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以前有許多貧困的家庭沒有錢治病,只好“小病拖,大病扛”,使身體越來越虛弱,但現在不同了,國家變得富強了,老百姓也過上好日子了,只要參加家鄉的合作醫療保險,生病就醫就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使每個人的身體越越健康

曾經有多少小朋友都渴望讀書,可是有許多家庭非常貧困,供不起孩子讀書,只好讓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讓祖國失去了一個個棟樑之才。但現在改革開放了,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上學的機會,都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寫字,而且家長不再為學費發愁了。即使是外地轉來的同學,也免除學費,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

以前的山間小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以前渾濁咆哮的河水變成了碧波盪漾的池塘……在我的記憶中,以前家鄉的小路給上學的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現在不同了,家家都是家長接送,而且坑坑窪窪的小路也變成了瀝清、水泥路,“村村通”工程讓農民伯伯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從悠久的歷史中走來,向燦爛的未來前進,我的家鄉生機盎然,蒸蒸日上。

家鄉鉅變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4字

家鄉在我的記憶中是灰色的,住的是低矮的房子,只要到了下雨,屋頂就會漏小雨,叫人不得安心;睡的地方條件更差,沒有蚊帳。一到夏天,蚊子就像轟炸機一樣鬧得你睡不著覺。走在土路上,天晴塵土飛揚,下雨天小路特別泥濘,更糟糕的是有時路上有許多牛糞讓人難以下腳……。哎,和城裡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上星期,爸爸回了一次家鄉,回來告訴我們,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可大了,成了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像花園一樣的美麗!我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是真的嗎?於是我吵著爸爸帶我去家鄉去。

來到家鄉,啊!真美!難道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那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變成了平平坦坦的水泥路,路的兩旁花草樹木像軍人一樣挺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我來到叔叔家,只見叔叔家的傢俱樣樣都有,我走進了房間,哇噻!是一臺電腦,只見叔叔像閃電般的打起字來,快極了!我走進了田野,以前都是用牛來拉犁耕地,現在是用各種各樣的機器來操作,它們的聲音像在讚揚這家鄉的變化。再往馬路上看看,寬闊的水泥路像綢帶一樣環繞,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顧客盈門,生意興隆,高速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這已經不再是以前的破路,它代表著新世紀最顯著的變化。

變了,家鄉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正邁著大步奔向小康社會。

家鄉,你變了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2字

我那神聖的家鄉啊,你變了,變得繁榮,變得漂亮了!

以前,人們只知道廣東省有個廣州市、肇慶市,卻從不知道有個高要市。因為,我的家鄉—高要市,是那樣貧窮,那樣落後。瞧!肇慶市裡到處是高樓大廈,密密麻麻的汽車擁擠在馬路上。街道里更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在高要市裡,窄小的馬路上只有幾輛汽車,所以顯得十分寬闊。步行街裡,店鋪前只有一兩個人買東西,有的店鋪甚至一天也賣不出一件東西。這樣的景象使高要市人民的心情總是那樣憂愁、低落。

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近年來,高要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拼命賺錢,使自己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不信,你瞧!那直入雲天的高樓大廈終於出現在高要市了。馬路不再顯得那寬闊,而是變得那窄小,還經常塞車。公共汽車的喇叭聲,貨車的喇叭聲和小轎車的喇叭聲響成一片。不!這是幸福的鈴聲,繁榮的鐘聲。大大小小的店鋪裡總是人山人海,擠也擠不進去。早上一起床,人們總精神飽滿,神采奕奕!

太陽下山的時候,大榕樹下總會聚集許多老年人。有一次,我問他們:“老伯伯,老奶奶,你們對高要市近年來的變化有什麼看法麼?”他們總是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腳下的土地並沒有變化,但眼前的高要市卻不是以前的高要市了。現在都是一片樂土,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了!”

我的家鄉啊,你確實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