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茴香豆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茴香豆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0字

紹興是個水鄉,也是美食之鄉。臭豆腐、乾菜肉,數數不下十來種。當然,除黃酒以外,最有名氣的當然要數茴香豆了。

茴香豆別看它個頭小,名氣可不小。孔乙己曾經說過:多乎哉?不多也!這更是給茴香豆錦上添花。我曾經在江南各地吃的茴香豆多了去了,可以說是品過全江南的茴香豆,十幾種,但是,只要吃過我們紹興的茴香豆,我包管你吃了回味無窮,而其他的都是一文不值,一點也不好吃。如果我說簡單點就是我一點也瞧不上,簡直是劣品。

在魯迅故里,你經常可以看到遊客手裡捧著一大把茴香豆,邊走邊吃,在老咸亨酒店,茴香豆更是一種必吃的經典冷盤,老紹興人會把它就著黃酒邊吃邊喝。

茴香豆是脆脆的,咬起來會有“咯嘣”的聲音。有一次,我爸爸帶回了一大袋茴香豆,我和妹妹可高興了,剝來就吃,脆脆的聲音遍佈了整個房間。

茴香豆還是香香的,下面就讓我帶你們走入茴香豆專賣店,去聞一聞吧!走進店裡,一種茴香豆特有的味道撲面而來。像花生,令人流口水,欲罷不能。

茴香豆是紹興的名片,名揚四方。我從蘇州吃的茴香豆,軟軟的,香味也不及我們的濃。這難道還算茴香豆嗎?

家鄉的野豌豆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4字

野豌豆是我在路邊雜草叢中無意中發現的,是一種不起眼的植物,但我卻非常欣賞它。我總覺得它的生命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祕密。

野豌豆植株成藤條狀,有嫩嫩的葉子,葉子很小很密,成卵狀。它開出的小花近似一個半圓形,是淡紫色,在草中若隱若現,像一隻婀娜的蝴蝶一樣。低頭聞一聞,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

春季來了,家鄉的野豌豆又悄悄地吐出了綠葉,一片生機勃勃。在田梗邊,野豌豆長在雜草叢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它與雜草有什麼區別。

我常常蹲在田埂上,尋找它的蹤跡。它就像位隱者,躲在綠草叢中,遺世隱逸。我隨手摺一枝枯樹幹,這兒扒一扒,那兒瞧一瞧,於是尋找野豌豆也成了一種樂趣。時間長了。我也有了經驗,隨意地看看都可以找到一株兩株足跡了。

曾經,我為了能天天看到它,在田埂上輕輕地拔了一株種在花盆裡。細心照料一週,可它還是活不下去;而在田梗上的野豌豆,陽光炙烤,卻毫髮無損,太奇怪了。有一次,突然下起了暴風驟雨,我很害怕豌豆受傷,所以撐著一把傘飛快地跑過去,猛然發現豌豆在和大雨做鬥爭。豌豆屢次被打得低下頭,卻又挺直身子抬起頭來,繼續頑強地挺立著。野豌豆不怕困難、堅定不屈的精神真讓我驚歎!

啊,野豌豆,你是多麼地美麗,你有著多麼強的生命力,你是多麼地值得我學習,你讓我時刻都會記著你,你那嬌小的身軀和那碧綠的葉子,是多麼不服輸,多麼的惹人喜愛。

我愛家鄉的臘香腸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固始縣,我們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美食,如:汗鵝塊、臭豆腐、油炸蘿蔔窩、油炸丸子等,但我最喜歡的卻是家鄉那香噴噴的臘香腸。

臘月初旬,天氣轉寒,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製作香腸。先到集市上選購肥瘦適中的五花豬肉和豬的小腸。第一步要清洗豬小腸,這可是個非常艱鉅的工程。要先把麵粉放在小腸上反覆揉搓,然後再把小腸翻過來用竹籤輕輕的把上面的粘液刮乾淨,再用鹽揉搓,最後用清水反覆沖洗,直到小腸變成薄薄的透明狀方可使用。第二步就要準備香腸所用的餡料。首先把新鮮的五花豬肉清洗乾淨,再切丁剁餡,然後把鹽、姜、辣椒粉、味精、青蔥、八角和炒熟的糯米以及雞蛋等調料放在肉末裡一起攪拌均勻。剩下的就是大工程—灌餡。

聽媽媽說過去的灌餡非常麻煩,需要把一個塑料瓶剪製成漏斗狀,再把小腸套在上面,然後用筷子夾著配製好的肉餡一點一點的往洗淨的豬小腸裡面灌,最後用細線系起來。現在好了,有專門灌香腸的機器,幾分鐘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了。

最後一步就是晾晒香腸了,做好的香腸要掛在竹竿上在太陽底下晾晒一個月,等到香腸完全晒乾就可以放在鍋裡煮了。不一會兒你就能聞到香噴噴的臘腸味,撈出香腸,切片放盤。夾一塊放到嘴裡細細咀嚼,你會感到香脆爽口,肥而不膩,滿口生香。

朋友們,要是你到固始來,一定要品嚐一下我家鄉的臘香腸哦!

家鄉的茶香小鎮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5字

學校讓我們賞心悅目,遊樂場讓我們興奮不已,書店讓我們流連忘返,村頭的小樹林是我們的樂園,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兒,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茶香小鎮。

從我們集鎮朝東大概走300多米就來到了洞庭春茶園。到了春天,小鎮的洞庭春茶園經過幾陣濛濛春雨的洗禮,慢慢脫掉了暗綠色的外衣。和煦的春風吹過茂密的茶園,整個茶園變得蒼翠欲滴,遠遠望去好像鋪上了一層碧綠的地毯,又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夏天,茶葉雖然飽受炎熱的暴晒,但它們依然生長旺盛,白色的茶花依然綻放,散發著撲鼻的茶香。望著這美麗的茶園,聞著這沁人心脾的茶香,我深深的陶醉了。

再朝北經過美麗的村莊——再茂村,就能來到黃秀農耕文化園。它既是岳陽縣休閒農業示範基地,又是集農耕、文化、觀光、運動、飲食、服務於一身的旅遊景點。秋高氣爽,行走園中,道路曲折迂迴,景色優美燦爛。遊人站在園裡木製的小橋上,江南秋天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蔚藍的天空中掛著淡淡的美麗雲彩。金黃色的稻田,宛如一塊金燦燦的地毯。風一吹,農作物就像一位喝了酒的老人東倒西歪的走著,橋下清澈透亮的小溪也不甘平靜,嘩啦啦地向遠處流淌而去。

在岳陽市、縣政府的打造下,家鄉的茶香小鎮越來越美麗了。小鎮猶如一首雋永的抒情書,把悠久歷史文化的浪漫和當今社會偉大夢想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小鎮好似一幅美麗的畫卷,那一棟棟新建的農村居民安置房整齊秀麗,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行動成效顯著;小鎮就像一壺醇香的陳年酒,滿山遍野的洞庭春茶香四溢,他能陶醉到來的遊人。

家鄉的茶香小鎮,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傑地靈。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想來遊玩吧!

我愛家鄉的香蕉園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3字

我的家鄉—龍江,這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我最喜歡的當然是家鄉的香蕉園了,因為香蕉是我最喜歡的水果。

春天,春暖花開,香蕉樹上開滿了一簇簇黃澄澄的香蕉花。雖然香蕉花才剛開,可是我還是非常的高興。我興沖沖地跑進香蕉園裡,看著一棵棵高大的香蕉樹,盼望著香蕉樹能早點結出美味的香蕉來。

夏天,夏日炎炎。在這個酷熱的季節裡,最適合的就是到香蕉園的香蕉樹下去玩耍了!每天只要一放學,我們連書包都來不及放下就跑到香蕉園裡去玩,我們每次都在香蕉園裡玩得開心極了!

秋天,秋高氣爽。我們盼望的季節終於到了,因為又到了香蕉成熟的季節。我們高高興興地往香蕉園奔去,香蕉死刑犯上早已結了不少的香蕉。香蕉樹上的香蕉挨挨擠擠的,就像一個個彎彎的月亮,可愛極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讓爸爸把這誘人的香蕉摘下來給我嘗一嘗。

冬天,香蕉樹上光禿禿的了,只剩下一片片像扇子似的葉子了。結過香蕉的香蕉樹就會被砍掉。但是,我相信只要香蕉樹的根還在,香蕉就會長出來。

香蕉園一年四季都是那麼美麗可愛,我愛家鄉的香蕉園。

家鄉的豆腐乳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9字

我的家鄉活龍坪地處神奇的北緯30°,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世居於此的土家人民心靈手巧,用無窮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

說起家鄉的美食,那可真是數不勝數。既有香甜可口的包穀粑,還有酸辣多汁的臭豆腐,更有滾燙美味的油茶湯,然而,我情有獨鍾的卻是讓人垂涎三尺的豆腐乳。

豆腐乳俗稱黴豆腐,風味獨特,製作工序較為複雜。先是用本地出產的優質黃豆,用石磨精心磨製成大概1。5釐米的豆腐胚,置於鋪有從山上採摘的“豆豉巴葉”的竹筐中,再找一個溫暖的角落,進行28至30天的發酵。待豆腐胚上長滿白色的黴菌後,就要進行調味裝瓶。一般用竹筷夾著一砣一砣的豆腐塊放進優質包穀酒裡消毒,然後放進辣椒粉裡滾一下,讓豆腐裹滿調料。最後將豆腐放進乾淨的罈子或瓶子裡繼續發酵併入味。一星期後,夾出豆腐乳,澆上木姜油或香油,就可以做餐桌小菜或夾在饅頭裡吃了。

家鄉的豆腐乳是繼承咸豐縣唐崖土司傳統工藝打造,精選優質原料和名貴天然香料精心配製,產品地質細膩,香醇可口,味道鮮美,回味悠長,是居家待客,饋贈親友之傳統佳品。

如今,這一獨具地方特色食品,正隨著家鄉唐崖土司皇城申遺工作的開展而聲名遠播,相信終有一天她會香飄九州。

家鄉的土豆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22字

寒冷的冬天過去,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

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播種土豆。爸爸媽媽都忙著把有芽眼的土豆切成4-5塊土豆塊,準備播種呢!

春天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藍,鄉親們在地裡勞作了一天,終於把土豆種完了,就等一場春雨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場濛濛細雨過後,土豆種子已經長出了他們的小嫩芽,好像小寶寶偷偷探出了腦袋。

夏天,等土豆的植株長的大約有四五十公分的時候,植株上還開了一朵朵白色或淡紫色的小花,中間還伸出黃色的花蕊呢!那花小巧玲瓏,真惹人喜愛,豔麗的花凋謝後長出了像小球一樣的果實,咬開後澀澀的,還有些像芝麻一樣的白色的籽。這時候如果你挖開下面的土,土豆還沒有長大,只有一串串像母雞肚裡的小雞蛋似的小土豆。只要再長上一個多月立秋了,人們都開始刨挖新鮮土豆或炒或煮吃,想起那香味就直流口水。

秋天到了,土豆已成熟,高原的天空下,鄉親們忙著收土豆,挖出的土豆有紅色的、白色的,個大飽滿,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寶寶,家鄉的土豆可是出了名的好。

冬天,雪花飄舞,最愜意的就是我們一家人圍著暖烘烘的大火爐,再煮上一鍋香噴噴的土豆,等土豆煮熟了,那香味撲鼻而來,從屋外也能聞到鍋巴的香味,一揭鍋,個個土豆像爆開的米花,一個又大又軟的土豆被妹妹第一個搶在手中,我想妹妹會吃掉,剛要喊他給奶奶,只見她伸出小手把那最好的土豆讓給奶奶,我們大家笑了,奶奶摸了摸她的小腦袋,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天空中的鵝毛大雪依舊,但我們一家人心裡暖烘烘的。

家鄉的土豆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5字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春天到了我們把土豆切成一塊塊的,拿到地裡去種,我們把地翻鬆,犁了小溝,把土豆放進去,再埋上土,同時也把秋收的希望種在地裡。一場春雨過後,從土裡冒出一個個嫩綠的小芽。

夏天來到了,土豆長高了很多,開出了一朵朵小百花。過了一段時間,小白花凋落了,長出了一個個小綠球,算是果實,這種果實可不是我們要吃的部分,真要被你吃了,嘴裡又酸又澀。其實,土豆可吃的塊莖還悄悄的埋在土地下呢!他們默默的生長著,不易被人發現。

最開心的秋天來臨,豐收土豆了。每年國慶節,大人們都會帶著我們小孩子們去地裡收土豆,跟著爸媽在地裡勞動,一蹲一起,撿拾土豆,調皮的土豆寶寶還會從堆頂上滾落下來。一天下來我們都會腰痠背痛,筋疲力盡,可看著一堆堆圓溜溜的土豆,心裡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疲勞拋之九霄雲外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親身經歷了勞動了才知它的艱辛,我也真正體會了父母勞動的辛苦,我要多幫爸媽做力所能及的農活,也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粒米、一顆糧。

家鄉的豆腐花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7字

“叮鈴!”“叮鈴!”“賣豆腐花嘍!”

這是在我記憶深處賣豆腐花師傅的聲音。每當這個聲音傳遍整個村莊,我總會纏著媽媽給我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

我高興地拿著媽媽給我的瓷碗跑了過去,還沒到那兒,我就聞到了一股豆腐的清香。我對賣豆腐花的老爺爺說:“來一碗豆腐花。”“好的。”老爺爺一手拿一把大勺,一手掀開鍋蓋,頓時一陣熱氣撲面而來。老爺爺嫻熟地掏了一勺豆腐放進碗裡,隨後又抓起一把紫菜放在豆腐上,再一手抓一把開洋,一手抓一把榨菜絲,一起撒在上面,這時的豆腐已經從平淡的白色變得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然後再舀一勺醬汁澆上去,放一大勺白糖,最後點綴上一些鮮綠的香菜,如果愛吃辣的話,還可以澆上一勺紅紅的辣油,就更美味了。這時,豆腐花就做好了。

先仔細觀察一番:白嫩的豆腐上是五彩斑斕的調料,紫色的紫菜,黃色的榨菜絲,白裡透黃、黃裡透紅的開洋,加上棕色的湯汁與鮮綠的香菜,上面還漂著紅色的辣油,簡直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卷。

再細細地品一口豆腐,它極其富有彈性,再加上豆腐與湯汁已經融在一起,一口下去,豆腐爽滑的口感中流露出了醬汁的味道。它鹹而不減鮮味,甜之又不膩。開洋增加了一些鹹鮮味,榨菜絲又加了一絲辛辣,紫菜又增加了海鮮的味道。嘗一口湯,即鹹又甜,鹹是因醬油,而甜又因白糖,齒脣間還流露出一絲絲醋的香。千百種不同的味道被做豆腐花的師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讓人讚不絕口。

不一會兒,一碗豆腐花已經下了肚,但豆腐的爽滑,湯汁的味道還停留在口中,讓人回味無窮……

這就是家鄉的豆腐花!

家鄉的豆腐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色比土酥淨,香愈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你可知道這首詩誇的是哪種美味佳餚?告訴你吧,那就是一塊塊潔白如軟玉、細嫩如凝脂的上佳食品—豆腐。

一說起風味獨特、質地優良的豆腐,就不由地想起豆腐的創始人—淮南王劉安。早在二千多年前,劉安和八公在人傑地靈的壽春城北山上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慎將石膏點入人丹母液即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以白如玉,嫩如脂,聞名遐邇。可惜當時沒有發明專利這一說,否則劉安就是不做王侯,也可以憑此專利賣錢或自己開個豆腐公司了。

淮南的豆腐以色、香、味、形俱佳,為華夏一絕。至今,豆腐製作的菜餚已有數百種了:珍珠豆腐晶瑩光亮;芙蓉豆腐蓬蓬鬆鬆,如脂如膏;麻婆豆腐紅白點點,似花競放;拔絲豆腐光澤耀眼,色如風楓……夾一塊放進嘴裡,鮮汁盈溢,滿口馨香,別有一番風味。

豆腐不僅形狀各異,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哩!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就是數一數二的。常吃它,你的面板就會像豆腐一樣細嫩光滑。尤其是我們淮南的豆腐,精選八公山特產的優質黃豆和珍珠泉裡含有多種礦物質的水,在八公山青石做的磨裡磨,所以做出的豆腐可謂舉世無雙!

淮南豆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豆腐文化節就是在淮南舉辦的,今年已是第十一屆了。它讓外地人更好地瞭解淮南,瞭解豆腐,讓我們家鄉特產—豆腐在世界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