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記憶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記憶 篇1

國二作文 ,1403字

我的家鄉在馬良。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地方。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段自由的瘋玩的時光。在轉學到保康上三年級之前,我在馬良生活了七年。那是我最無憂無慮的記憶。一切都是自由的。大樹想長多高就長多高,想怎麼伸展枝條就怎麼伸展枝條,沒有人過問;蝴蝶想飛多遠就飛多遠;夜來香想開多少花就開多少花,若一朵花也得不開,也沒有人管它。

而我,就更自由了。身邊沒有嚴格管教的大人,我時而在健身器材上盪鞦韆,時而從單元樓旁的斜坡上一遍又一遍奔跑而下,只為找尋刺激和趣味;我一會兒在單元樓前的松樹底下使勁向上跳,想要扯下一根松針,一會兒又出現在家旁邊的中學食堂裡饒有趣味地看大人忙活;當家附近出現一堆沙時,我會用一根細繩拉著我的小車去運沙、玩沙;當爸爸回馬良時,我會讓他騎著摩托車從斜坡上快速衝下,美其名曰“滑滑梯”,爸爸會帶我到學校大操場教我騎自行車,還會跑到家樓頂的地面上畫滿小魚,那時的我自由得像只風中鳥。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條彎彎的馬良河。小河從一座大橋的橋洞中穿過,在大大小小藍灰色的石頭上流動著,河水清且淺,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但有“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迷人景色。

河水汩汩地流著,流淌出美妙的樂音。我在河水旁用小鏟子、小扒爪、小卡車把河邊的沙子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我把沙子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沙堆,又找來幾根樹枝,把它們抽進沙裡。忙完這一切,我的臉上、我的身上都是沙土,像剛從沙地裡爬起來似的。我用手指在沙土上畫出歪歪扭扭的字和畫,並樂在其中,就像一隻快樂的土撥鼠。河水用粼粼的波光注視著我,激流回轉,泛起白色的水花,好像在為我鼓掌。

午後的陽光並不刺眼,隨著水的旋律,它跳躍著,瀰漫著,旋轉著。一座橋,一條河,一片沙灘,一個我,一勺夕陽,足矣。

家鄉的記憶裡,還有一個慈愛的奶奶。那時,我眼裡只有奶奶,全世界我最愛的人,就是奶奶。我還小,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坐在奶奶的雙膝上,摟住奶奶的脖子,用臉使勁地蹭奶奶的臉,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撒嬌的語調說:“奶奶,我愛你!”每逢這時,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就會漾起一個大大的笑容,寵溺地說:“好好好,我也愛你!”

我現在吃飯很慢,小時候吃飯更慢,能從放學回家一直吃到太陽落山。但是,無論我吃飯的時間有多長,只要我哀求,奶奶都會極有耐心地坐在我旁邊等著我吃好,一直陪著我。她喜歡不停地給我夾菜,並改正一些我的壞習慣。當我閒得無聊用筷子乒乒乓乓敲著各個盤子時,她會板起臉,皺起眉頭,收起一直以來和藹的目光和笑容,嚴肅地說:“蘭希啊,有一句話聽過沒?‘筷子敲碗,餓得清喊’,你現在敲碗,將來就會餓得沒飯吃,知道嗎?”我被奶奶的話嚇住,就在她嚴厲的目光下乖乖收起我頑皮的習性。

後來大了些,隱隱知道些什麼,當奶奶再一次用這種話嚇唬我的時候,我一臉無所謂地說:“哼,都是假的。你們大人淨會騙小孩,我才不信呢!”奶奶實在不擅長訓斥,有些沒轍了。這時,我一下子樓住奶奶的脖子,笑著說:“知道了!知道了!我以後儘量不用筷子敲碗不就行了?”奶奶繃著的臉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無奈地笑著,眼裡全是我。“你這個小猴子,怎麼又開始了。”我們奶孫倆兒面對著窗外粉紅色的天空,鬧一鬧,笑一笑,屋裡迴盪著我們的笑聲。

家鄉的記憶裡有數不清的美好和快樂!可惜我再也回不去了。那些頑皮的時光,清澈的河水,慈愛的奶奶以及童年時的我,都只能留在過去,留在家鄉的記憶裡。

關於家鄉的記憶 篇2

國三作文 ,692字

那些天,我有時自個兒在院兒裡玩,遠遠變聽見信天游的聲音。每當這時,我便停下了手中的自娛自樂,跑到門邊,趴在門上,豎著耳朵,只露出半截頭,好奇地向外張望著,似乎在尋覓美好的事物。偶爾晚上,外婆哄我睡覺時,便唱著《蘭花花》—“金線線那個藍線線,藍個盈盈的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得愛死人……”那是外婆最擅長唱的歌,也是我童年對於家鄉的第二道回憶—民歌。

夜色愈濃,周圍十分靜謐,脫離了城市的喧囂和聒噪,只有偶爾行人吹著哨兒從坡前經過。我躺在炕上,靜靜地盯著窯頂,頂兒似乎又高了幾分,那時還沒有電燈,只有一根鋼絲掛著燈泡當電燈使,昏黃色的燈光零零星星地灑落在周圍,一片祥和。每每我難以入眠時,外婆便唱著一首又一首的歌,外婆的聲音,悠揚而清越,只是年至古稀,聲音有些沙啞罷了,可傳入我耳中的,卻依舊是無比動聽。

哪裡的民風想必是我的第三道回憶了吧—鄰居間有時擺一桌飯,大家都來吃,那些人們端著一碗飯,圪蹴到地面上,時不時傳來豪爽的笑聲,說話聲響徹半邊雲霄,那樣紅火,那樣熱鬧,久久不能散去……那的確是江南所不能比擬的。

前幾年,聽說那裡要拆了,某個暑假我便又回去了一趟,連一向待在咸陽的外婆也固執要來,那裡似乎變老了些,變舊了些,土黃的窯壁爬上了灰塵,少了些熱鬧,少了些活力。我撫摸著牆面,一分分、一寸寸,舊時的回憶又湧上心頭……

是的,我想記住它,記住那關於家鄉的回憶,那心底最深處的記憶……腦海中,那個山坡上的那三個窯洞,正在夕陽光輝的照耀下,披上了一層柔光,柔軟了我的心底,朝我招招手,它便遠去了……

家鄉的記憶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7字

如果,你問我:“你喜歡家鄉的美景還是美食?”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美景!”“為什麼呢?”因為這不僅是美景,還夾雜著我快樂的童年。

我的家鄉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一個小村莊裡。那裡山水環繞。

春天,家鄉的小溪冰雪融化,“叮叮咚咚”地唱著歌;小鳥們也“嘰嘰喳喳”的伴奏著;而我們小夥伴們負責在一旁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偶爾也會給藍天白雲加點色彩——在草地上放風箏。

夏天,大樹根深葉茂,撒下一片陰涼。天氣不錯的時候還透出斑斑點點的陽光。大人們在樹下乘涼,我們就在安靜的地方開展讀書會,傾聽著家鄉的故事!

秋天,大地被鋪上了一層金黃的毯。大人們忙著收玉米,收大豆,採摘葡萄。我們呢,就在一旁,用秸稈編織著各種手工,兔子,花籃……應有盡有!

冬天,動物們都去冬眠了,大地也換上了潔白的地毯。樹枝只剩下了“骨頭”,哪些“肉”彷彿被鳥兒啃掉了一般,一點都不剩。小溪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們裹著圍巾,穿著棉襖,帶著手套,打著雪仗,穿梭在冰天雪地的自由世界裡。依稀聽到爺爺奶奶們不斷的叮囑聲“穿衣服”、“喝點水”“小心”……

這不僅是我的故鄉,更是我的童年……

故鄉的記憶 篇4

國二作文 ,1118字

故鄉,在我的記憶裡,是鬱鬱蔥蔥每個葉片都如音符的竹林;是碧光粼粼可以結伴賞荷戲水的荷塘;是芳香撲鼻流連忘返的桃園,是……

在兒時的記憶中,故鄉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現在看來,故鄉更是個遠離嘈雜,放逐心靈的風水寶地呀!

故鄉,樸實中帶有秀氣。人們在這裡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平淡而簡單的生活。雖說生活簡單,可人們也都有自己的愛好。老人喜歡在竹林裡的石桌上喝茶下棋,家長裡短;而中年婦女則喜歡在電視機前學唱戲,每天早晨,她們唱戲的聲音比公雞打鳴還要早哩!村裡最亮麗,最活躍的風景當然是我們這些六七歲的小屁孩啦。一到放學或是放假,我們的身影便隨處可見了,我們喜歡滿山遍野地亂跑,玩著一些只有別人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的遊戲。而那些年長的哥哥姐姐們則成天呆在家裡寫作業看書。雖然村裡大多數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掙錢了,卻絲毫不影響村莊裡的這份安寧祥和,還有活力……

我從小到大就格外喜歡竹,竹林,是我心中的一方淨土。我兒時的時光幾乎都是在竹林裡度過的。我喜歡竹的四季常青,卓爾不群;喜歡它的陣陣清涼;喜歡它的幽香隱祕。夏天的竹林是最為可人的,儼然一個避暑山莊,不管外面多熱火朝天,竹林裡仍舊是涼風陣陣,清爽宜人。不過就是蚊蟲太多了,每次身上都會有好多的紅疙瘩。

竹林給我一種家的感覺,讓我覺得溫馨而又幸福。我在裡面哭過,笑過。當我失落時,它就像一位朋友,耐心地聽我傾訴,給我安慰;當我開心時,它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沙沙聲,好像比我還要開心。竹林就像一葉扁舟,停靠在我心靈的港灣,承載著我無數的哀愁和喜悅。而如今,心裡的那片竹林與我分隔兩地,我離開了故鄉,跟著父母來到了他鄉,我多麼懷戀兒時的時光,多麼懷戀故鄉的那片竹林啊,我多想向它傾訴心中的思念之苦啊!每次回到家鄉,都是春節,天氣很冷,我和竹林就像一對多年未見的知心好友,喜悅中透露著些許的悲涼,互相傾訴著各自心中的苦樂……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詩人楊萬里讚美西湖的詩句。我故鄉的荷塘雖不能與西湖相媲美,但它在我眼裡卻是最美的。每年的暑假,荷花滿塘,馥韻幽香,沁人心脾,讓人流連忘返。我最喜歡捲起褲腳撐著小船去採摘荷花和蓮蓬。烈日炎炎,我們戴著荷葉在荷花堆裡,光著腳丫子淌水,和魚兒嬉戲。清涼清涼的水在腳丫子上流淌著,那感覺別提多愜意了。

如今,我猶記那荷,那水,那小船……

故鄉,還有一片桃園。春天,滿園粉紅,芳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夏天,碩果累累,枝椏垂頭,令人垂涎欲滴。

我的故鄉,簡單而又樸實,它不是什麼名勝古蹟,沒有什麼奇山異水,可是它在我的眼裡卻是那樣的美,有著一種不可名狀的美,是一種雅而不俗,貴而不鄙的美。

故鄉我愛你,愛你的樸實無華,愛你的簡單秀麗!

故鄉的記憶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5字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已經長大的我們難免會想起在故鄉發生的一些趣事,心中便像吃了蜜一樣,醉人的甜蜜在心中回味無窮久久不能散去。

那時我只有六歲,和我的表姐即是鄰居又是親戚,我就經常下樓找她玩。那時她已經上學了,也沒時間陪我玩。她不忍拒絕我,便和我玩賽跑的遊戲。大我幾歲的她在身高上佔絕對的優勢,所以每次沒等我跑多遠,她早就閃沒影了,然後算計我快要到終點的時候就及時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覺得很神奇。

有一個週末,我把表姐約到廣場上去玩。我們從下午玩到晚上,意外的事情就發生了。記得那時,我們在廣場上打鬧著,瘋玩,突然,我感覺我踩到了一個軟軟的東西,我想起以前看的動畫片,一般這個時候都有什麼機關,只要我一鬆腳,便有石頭砸過來,我很害怕。表姐看我不對勁了,趕緊跑過來問我怎麼了,我嚇得聲音都顫抖了,說:“我、我好像踩到機關了。”表姐拉著我的手,說:“別怕,我數1,2,3,我們一起跑。”我點點頭。“1,2,3,跑!”表姐拉著我,我幾乎用我此生最快的速度跑開了。跑遠後,回頭一看,什麼都沒發生。我倆走過去一看,竟是一隻死耗子。看著死耗子那髒髒的身體,我當時便嚇哭了,而我表姐卻很不以為然地擺擺手,說:“沒什麼啦,你不要哭,沒什麼好怕的,它已經不會動啦!”我看錶姐拿木棍戳戳那個死耗子,果然沒有動。我也止住了哭聲,也拿起一個木棍,輕輕捅著死耗子的肚子。表姐笑著摸了摸我的頭:“不會害怕了哦!”這個笑容,我一直記到現在。

我七歲時,被媽媽接到了這裡讀書,我和表姐也被迫分開了,連放假都見不到對方,我很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

我和表姐分別後,算來已有兩三年沒見了吧!每次讀到關於故鄉的文章,我都會想起我的故鄉,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更會想起表姐。童年的記憶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難忘,每每回想起來,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樣,回味綿長,嫋嫋縈繞,久久散不去。

關於故鄉的記憶 篇6

國二作文 ,666字
的醬汁在糊狀的涼粉中融開來,兩種不同的口感交相纏雜,那才是真正的好吃。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漢中人世世代代受漢水的滋養,自然是柔軟而又靈性,說話聲音軟軟的,帶著巴蜀嶺南自有的口音,心靈也柔軟細膩得似雛鴨的絨羽,撩撥心絃。走路上,小城不大,忽地又輾轉蜿蜒至原來姥姥家的東關巷。一棟棟紅磚瓦的廢棄矮樓,被鐵板柵欄圍得緊緊的,窗戶玻璃都被人敲掉了,只留下了一個黑黢黢的窗戶洞,這是老一輩人芳華的記憶,這是原來的漢中製藥廠,姥姥姥爺都曾經在這裡留下過青春的痕跡。現在漢中要改頭換面,不要它們了,觸目驚心的一個血紅血紅的“拆”猙獰的滲在牆上。可仍能聽見一聲聲帶著巴蜀味道的問候:“黃哥,虎姐,又回來看老廠子啦?”姥爺姥姥應聲笑著點頭,回問道:“不是最近拆遷分配嗎?你們怎麼還沒著手?”答道:“沒幾年活頭啦,就在拖拖吧,你們都各奔東西了,住在這一片的老同事好些個前幾年都走了,也就剩下幾戶了,老廠子也就我們給你們守著啦,想回來就再回來看看吧。”“好好,就拜託你們了。”事實上,漢王制藥(漢中製藥廠的後身)氣派的新廠早都在漢中城郊建成好幾年了,不知道這些老人是否知道,舊的不去,新的也不可能來,政府早就下達指令拆除老廠了,總還是姥姥姥爺這一輩老人命好,指令一直也沒實施些什麼,老廠子還一直留在這裡。後來才聽姥姥溼潤眼眶說,“他們幾個,一直請願說,‘能不能把廠子先給他們留下,等這一輩的老人都安詳的走了,你們在安安心心的拆成不?’”

……

在陝西南邊有一個小小的城,安靜而祥和,是我的漢中,我的故鄉。

故鄉的記憶 篇7

國三作文 ,827字

晚飯後,我和媽媽漫步在林蔭道上,一陣陣微風拂過,格外涼爽。我抬頭望天,看到天空中飄著千姿百態的雲。瞧!那朵雲多像一條遊動的魚啊。這朵雲多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小鳥啊。這時天空中又飄來一朵雲,就像一隻毛茸茸的小鴨子,一搖一擺地走來。瞬時,它勾起了我記憶深處的那隻小鴨子。

記得那是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我來到了表哥的外婆家。表哥的外婆家在岱山楓樹村,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鄉村。外婆家在村子的東南角,房子是兩層樓,房前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的一角有一個木頭小窩。當我走進院子時,兩隻小鴨子一搖一擺地從小木屋裡走出來,一隻在前,一隻在後,就像兄妹倆親親熱熱的,一身黃黃的絨毛,特別引人注目。它們歪著頭,用小小的眼睛望著我,好像在說:“你是誰呀,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你?”

我生怕嚇跑它們,只是遠遠地望著它們,不敢上前摸一摸或是抱一抱,就這樣我看著它們,它們也看著我,真是“相看兩不厭”。過了一會兒,我為了看清它們到底長什麼樣子,開始繞著它們轉,誰知道它們也竟然看著我轉圈,我只好作罷。

快到中午了,我想小鴨子也該餓了吧,於是從廚房裡拿出了一個盆子,在裡面放了一些米,放在地上,小鴨子爭先恐後地走了過來。這下它們也顧不上害羞了,一隻踩著另一隻小鴨的背跳進了盆子裡,看著那隻小鴨著急的樣子,我就把小鴨捧到盆子裡。它們在盆子裡面邊吃邊走,直到一粒都不剩。我望著它們那副貪吃樣,忍俊不禁。

到了下午,我想小鴨子也該運動運動了,這樣有助於消化。於是,我從洗衣間搬來一個大腳盆,往裡灌滿水,把小鴨子放了進去。這兩隻小鴨子也夠懶的,只是在原地打轉。於是我用繩子綁住一條蟲子在它們眼前晃來晃去,吸引它們就向那條小蟲子游去。我故意往上一提,小鴨子伸長脖子想咬住蟲子,我突然往後一提,小鴨子撲了個空,倒栽在水裡,我被逗得哈哈大笑。

如今我已經長大,好久沒去外婆家了。那兩隻小鴨子不知長得怎麼樣了。但它們已成為一種記憶,一種永久的回憶。

家鄉的回憶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3字

我的家鄉是來自於重慶市綦江區的一個小農村,別看是農村,但和城市比起來風景來也毫不遜色。

家鄉的房子前面都有一個小院子,種滿了花花草草,就比如我們家就種了月季花、玫瑰花、桃花然桂花等等,院子前面就是我們家種的地了,裡面全都是水果和蔬菜,有葡萄、蘋果、橘子、白菜、蘿蔔和花菜……做飯時需要什麼就直接上地裡摘就可以了,不僅方便而且還很健康。

還有我最喜歡的小溪,那裡的河水清澈見底,能清楚的看見魚兒和小蝦在水中嬉戲。我常常去小溪邊抓螃蟹,那裡的螃蟹又大又肥,而且力氣還不小,尖銳的爪牙直擊我手指要害。然而,我抓這些螃蟹,並不是為了吃,而是想把它們養在盆子裡,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溪邊散步,觀賞著美景。突然一腳踩空了,跌落到了水裡,我瞬間就成了“落湯雞”。這條小溪存放著我很多美好的記憶,是它讓我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

沿著小溪再往前走100米就是我常玩捉迷藏的竹林,竹林雖然不大,但竹子茂密,是個玩捉迷藏的好地方。而且小鳥還時不時地唱起歌來,如果有煩惱的話,來這裡“聽聽歌”,看看美景,你的心情肯定會好許多。有時我還會來這裡幫爺爺奶奶鋸竹子,然後拿回家給他們燒火做飯。鋸竹子時裡面都會流出很多竹汁,這也是“天然飲料”,經過竹體本身的過濾、淨化和活化,非常純淨,含有豐富的營養和生物酶。如果加工以後還可以成為竹瀝,可以止咳。

還有我們家的大魚塘,我每年回家都要去那裡釣魚,雖然釣的都是很小的魚,但是我並不在乎釣的是大魚還是小魚,因為釣魚考驗的是人的耐心,要從釣魚中找到快樂。釣魚人釣的是娛樂!放鬆人的心情考驗你的耐心。正所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興趣程度,要是真的入迷了,釣魚中出現的什麼問題都自願去解決。

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只要你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皆美景。

故鄉的記憶 篇9

國一作文 ,1098字

尋覓於記憶深處,沿著坑坑窪窪的小路,途徑門前的池塘,踏入小巧而又整潔的院子,門前的橘子樹似乎還站在那裡,面前這幢小小的三層樓房見證了我的整個童年,便是故鄉。

門前有池塘,也有田野,並非是一望無際,但也不小,差不多幾個丘壑上都是層層的梯田。小孩子在田間跑來跑去,留在故鄉的老人整日在田間忙碌,用我奶奶的話來說,他們就是勞碌命。

空閒的時候,奶奶常常會做米粑給我們吃。米粑與那些包子、餃子差不多,都是皮包餡兒,但是它們用的是麵粉,包米粑用的是我們老家特產的米粉,有別樣的一番風味,蒸熟了之後皮薄但是很柔韌,不會出現破損,而且非常的滑,口感很好。每次奶奶包米粑總是叫上“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做好了之後邀請別人來吃。米粑有南瓜餡的,鹹菜餡的,蘿蔔餡的、豆角雞蛋餡的……每種餡裡都會加點辣椒、肉末什麼的,但是我不愛吃肉,所以奶奶總是特地準備好沒肉的餡給我包特殊的米粑,還做上記號,這就總是惹得姐姐“羨慕嫉妒恨”。認為我不該搞特殊化。我特別愛吃辣蘿蔔餡的,有幾次吃得多了,第二天上廁所都(你們理解的)……可以說,米粑是在故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之前提到過門前的池塘,它倒是和我有幾分淵源,別急哦,待我細細說來。印象裡,門前的池塘是被人用來洗衣服的,但是似乎不管怎麼洗,它都是那麼清澈,從來沒被汙染過,也是很令我驚奇,對了,不妨告訴你們,小時候,因為我過於調皮,趁奶奶洗衣服的時候跟了過去,失足掉進了水裡,要不是奶奶把我救了起來,估計今天你們就看不到這篇“爛文章”了。不僅僅是洗衣服,也不是有人來這兒釣魚,儘管收穫從來不會多好,但是自得其樂。每到晴朗的夏夜,池塘能映出無數繁星,彷彿它才是天空,上面的才是倒影,直到有微風吹過,你才知道誰在天上誰在地下。冬天裡它會結冰,結的冰很薄,一踩就碎,每次我都想踩上去試試,卻從來沒實踐過,估摸著是害怕悲劇重演……

每次回去的時候,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節日,那樣的話,要麼就是我們出去走親訪友,要麼就是別人到我們家來做客,(這樣就不用做作業了)幾十個人坐在一起吃個飯,聊聊家常。貪吃的小孩子賴在桌上風捲殘;貪玩的早早吃完飯出去找小夥伴玩去了。各有各的事情做,日子過得輕鬆又“充實”。

這次我就先寫到這裡,賣個關子,欲知吾鄉者,請聽下回分解……這樣說起來,又有好久沒回去了,有點想念爺爺奶奶,還有那條黃狗,那株代替了橘子樹的桂花……

家鄉的回憶 篇10

國二作文 ,1201字

家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五六年的光陰,似緊緊牽著風箏的那一隻手,讓我遠遊在外,恣意闖蕩,卻又深深地烙上了這片土地的印記,與它永遠的難離難分。慶幸,我還會說點家鄉話,一口不是太地道的方言,擱到那山那水那村那人之中,恐怕他們都會笑話我了吧。

家鄉的山會笑,水會唱,家鄉的爺爺一刻也閒不住。幼時的我,每天跟著爺爺遊山玩水。踩一踩山路,沾一鞋的泥,爺爺看著我不高興的臉樂呵呵地說“沒事沒事,回去刮一刮就行”。聽一聽山泉,沾溼了衣袖,爺爺神祕兮兮地悄悄告訴我“把眼閉上,山泉會唱歌給你聽哦”。那時,我全聽爺爺的,在山裡玩瘋了。為此,爺爺可沒少挨奶奶的絮叨,因為回家時我不是這裡碰了就是那裡擦了,要不就是把什麼給弄丟了。我特別崇拜爺爺,因為他理直氣壯:“我和我孫子玩,天經地義,多管閒事。”“對,天地……義!”我丟給奶奶一個白眼,就屁顛屁顛地跟著爺爺進屋了。以爺爺為首的自由派和奶奶為首的約束派,把我夾在中間,我時不時地倒戈相向,當一回牆頭草,樂在其中。

家鄉的回憶啊,總是與那四季的斑斕捆綁在一起的。

當門前那棵老樹冒出嫩嫩的芽兒時,我就可以脫掉那厚厚的棉衣恣意撒歡了。天暖起來了,水活起來了,泥路上也可以時常看到那悄悄探出頭的雜草紮起堆來。家鄉的春天,就像是一位畫家,在勾好的淡色輪廓上塗上了一筆紅,一道綠,一抹紫,一串粉,絢麗起來了。我就和一些“死黨”在草地上翻跟斗,就算摔倒了,也沒關係,因為那不是堅硬如冰的水泥地,而是暖融融軟綿綿的泥地啊!

當村頭巷尾響起誘人的賣冰棍的吆喝聲時,我一下子歡騰起來,因為夏天到了!那吆喝聲穿透炎炎的烈日,在暑氣蒸騰中那麼嘹亮,讓孩子們完全失去了把控能力。這個時候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纏著奶奶去買冰棍,一拿到錢,就一溜煙跑到小販哪去了。買到了,卻又不捨得吃,直等到水滴落到地上,我才慌不迭地伸出舌頭一陣狂舔。翻來捲去,冰棍在我“軟磨硬泡”的攻勢下,立馬現出原型,成為了“光桿司令”。那直透心底的涼意,讓我整整回味了一個夏天。

金黃的秋季,我總是看到爺爺奶奶跑前跑後忙碌的身影,一會兒提進一包小麥,一會兒提進一包蔬菜,忙的不亦樂乎。再接著,冬天就來了。屋前屋後,山上山下,河裡河邊,已然分不出界限,全是一律的白色的了。紛紛揚揚的白雪,堆積起來,成了厚厚的白棉襖。冬天的家鄉,是孩子們的樂園。那麼純潔無暇的白雪,詩人恐怕是不捨得去破壞的吧,可我們才不管這些,堆雪人、打雪仗、直到矮矮的煙囪升起縷縷炊煙,大人呼喊了兩三遍方才依依不捨的回家。沒事的,明天醒來,你會發現,覆蓋在故鄉土地上的那件白棉襖完完整整的,一點都沒壞呢!

如今,故鄉的樣子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裡,樸實、溫暖、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