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路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路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9字

提起那隱藏在記憶深處的老家,我的眸子裡頓時透露出一股暖流。

記憶中的家鄉隱藏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中,顯得十分靜謐。要想回到老家也只有那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家鄉的小路漸漸地變了……。

四歲那年,我們一家三口回老家,家裡只有爸爸的一輛破舊的摩托車載著我們,我們在那崎嶇不平的小路上顛簸著。天晴還好,一到雨雪天,我們的摩托車根本無法在泥濘的小路上行駛。這時爸爸讓我和媽媽下來走,他便下來推著。那時的我只覺得很好玩,偏找爛泥的地方走,到了奶奶家,我是滿頭大汗、滿身泥漿,而我也不覺得累,還以此為樂呢。自那以後,我很喜歡回老家了,因為那裡有我喜歡的小路。

八歲那年我們一家三口又一地次回老家,家裡雖然沒有轎車,但是老家那佈滿皺紋的老土路已不存在了,已成石子路了。這時的我變得更加調皮了,動不動就讓爸爸停下車子讓我去路邊撿拾石子,甚至還跑著向遠方拋去幾顆。,隨著小石子的丟擲,我在想我的小石子會不會驚動樹上的小鳥,砸到地上的小螞蟻。媽媽在後面追趕著我,我們三個是一路歡歌一路笑回到了老家,家鄉的路讓我再次地難忘。

十二歲這年我們回老家,爸爸的車子已從兩個輪子變成四個輪子了,家鄉的路變成水泥路了,再也沒有兒時讓我踩踏的泥濘小路了,再也沒有我拋擲的小石子了,而我也彷彿不在乎這些了,現在的我變得懂事了,路上不再那麼調皮、貪玩了,回老家的主要目的是看望年邁的爺爺奶奶了,一路上只想爸爸的車子開得快些,好早點回去看到爺爺奶奶。和爺爺奶奶吃個飯,聊聊天,陪陪他們,讓他們心裡踏實些,欣慰些,此刻我對家鄉的路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愫。

家鄉的路隨著時間流逝而變了,可不管你是彎曲的小土路,還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還是光滑的水泥路,還是乾淨的柏油路,還是……我依然愛你家鄉的路,因為你是我心靈的歸宿。

家鄉的路 篇2

高一作文 ,839字

“不要把自己當作珍珠,不然你有被埋沒的感覺,還是當泥土好,讓別人把自己踩成堅實的路。”這句話也不知是哪位古人說的,我挺喜歡這句話,它富有哲理性。正是由於有許許多多顆忠於泥土的心,大橋村至洋梓鎮才有了一條真正的公路。

這條新建的公路與國道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喻,但在我們那兒,它算是“後起之秀”中的“狀元秀”。國道都是筆直平坦,而我們這個“狀元秀”,卻恰恰相反,因為在它的途中,上坡、下坡很多。它猶如一條長龍,正擺著彎彎曲曲的身子。它彎彎曲曲,我覺得有優點,它可以溝通不少農戶,也就是經過許多農戶的門口,方便了更多農戶的交通。至於那麼多的上坡、下坡,開始我也想不明白,後來,細細一想,也確實很有道理:現在我們假設有名司機正駕著車在路上行駛,我們再假設這條公路是筆直平坦的,那麼,司機就會覺得高忱無憂。再往後想想,正是由於舒適,司機可能會放鬆警惕,那麼,交通事故可能就會發生。而事實上,這條新建公路蜿蜓曲折,上坡時,路提醒司機加油門兒,下坡時,路又提醒司機減速;轉彎處,路還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司機,該操縱轉向了。正是由於公路的“絮叨”,司機安全到達目的地,不少一根毛髮。

想想過去,老路本來就薄弱的身軀,出現了不少的坑坑窪窪,車輛在上面通行,感覺就像“超級蹦蹦車”。灰塵也趁機瞎起鬨,紛紛在過路人的衣服上“免費租住”。駕車到達目的地後,下半身早已麻木,腿腳也不聽使喚。輕輕一撣衣服上的灰塵,猶如在濃霧中。大雨過後,老路洗了次“大澡”,灰塵雖不在空氣中作亂,卻又由於雨水與塵土黏在一起,成了“糊精”,專門“挽留”過往的車輛和行人,使得人們很難通行,耽誤了不少時間。特別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通向家的路綿延無盡頭,簡直就是現代的“長征”,途中還有“烏蒙磅礴走泥丸”伴隨著,這就是“路苦人亦苦”。

秋收季節,不少大卡車進村運糧,老路身子骨不硬朗,承受不起大卡車的體重,所以經常出現路面下陷的狀態。

不過,這都成為歷史了。如今,老路默默地退休了,新路上任了。新路年輕有為,帶領村民通向小康社會。

家鄉的路 篇3

家鄉的路作文800字 ,931字

60年前,一條崎嶇狹窄的小路連通著家鄉與外面的世界。如今,在共和國母親六十週年華誕之時,那條承載了家鄉人太多辛酸與企盼的小路,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條條寬闊的大路,它向外界傳達著家鄉人的喜悅與幸福。

爺爺今年八十多歲了,可總忘不了講門前路的故事,聽得我恍如隔世。

門前的蛇形小路從大山深處蜿蜒而來,又朝山外蜿蜒而去,像一條無邊的灰白色藤蔓。

孩子們踏著它上學,放牛,打柴,稚嫩的小腳常會磨出血泡。

大人們踩著它,把從地裡挑回的玉米,紅薯背到幾十裡外的縣城,換來食物,厚繭的腳板下,磨爛了一雙又一雙布鞋。

山裡的天氣,變化多端,每逢下雨天,走在路上,幾步一滑,到了家會狼狽不堪。

爺爺的爺爺就是在這條泥濘的路上走過了一生啊!爺爺嘆著氣,用粗糙的手擦去眼角混濁的老淚。

爸爸也喜歡講門前的路,講得那樣激動豪放:

改革的意識漸漸在人們的腦海中樹立了起來,“共同致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最常談的話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路的重要性,隨後爆出了一聲聲吶喊:”要想富,先修路。”

說幹就幹,在鎮政府的號召下,大家開始籌款籌材,開山劈石,一條羊腸小路在勤勞樸實的鄉民們手裡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變成了大馬路,父老鄉親樂翻了天。鴨啊,雞啊,羊啊,一車車拉出了大山,瓜果蔬菜再也不會白白浪費掉,各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百姓整天都樂呵呵的!

爸爸越說越高興,心中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也喜歡說路,說得心花怒放!

小時候,門前有一條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我走在上面常摔跤。我可恨死它了!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門口幾輛大卡車,忙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欣喜地說:“要修路了,要修路了……”

幾個月後,我面前便出現了一條烏黑光亮的油漆公路。轎車、汽車、客車,川流不息。我的家鄉—普蘭店,早已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雄偉的老帽山、安波溫泉、清清的碧流河水庫、小平島度假村、夜燈璀璨的皮口港……條條大路通向四方,家鄉變美了,家鄉變富了!

山路—石板路—水泥路—高速公路。

貧寒—勉強填飽肚子—小康生活。

家鄉在變,人們的精神面貌在變!而這一切的催化劑是什麼?是黨的富民政策啊!

家鄉的路,終於和世界接軌!

家鄉的路,終於和新世紀接軌!

我愛家鄉的路 篇4

國三作文 ,653字

家鄉的路很“厚”,其上留下了村裡世代人的印記,每一代人都會給她換上一身“新衣”。

家鄉的路很“軟”,這是童年的我對她的印象。

伴著清脆而歡快的下課鈴聲,我和幾個玩伴一起衝出教室,向站在校門前搖鈴的老伯喊一聲“拜拜”,便踏上那條軟軟的,充滿歡樂的小路。

一路上,我們嬉戲玩耍。有時會鑽到草叢中抓小蟲;有時尋覓著碎石塊,比比誰扔得最遠;有時摘些野花送給長輩,讓他們樂呵樂呵!

家鄉的路很“舒服”,這是少年的我對家鄉的路的感覺。

以往泥濘的小路變成了細細碎碎的石子路。放學回家,由步行變成了騎自行車。晃晃悠悠地顛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心愛的車是否少了幾個零件,然後伸伸身子,活活筋骨,這感覺倍爽。颳風下雨再也不怕將衣服、車子弄得髒兮兮的。夏季穿著拖鞋走在這石子小路上,就如同做足底按摩,特舒服。

家鄉的路很“強硬”,這是現在我對她的認知。

父母為我的未來考慮,特地將我送到城裡學校讀書,那時的我對“城市”還不瞭解,只知道城裡的路特平坦。我開始嚮往了。

發展永遠是迅速的。當一年後我站在村口時,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清一色的水泥路交錯縱橫,時不時有些機動車輛通過。從司機那閒適的神態中我就可以知道,這條路讓他們很滿意。

步行回家,一路上那些熟悉的身影不斷躍入我的眼簾。他們臉上洋溢著的是幸福的笑容。

爺爺說:“這下好了,都是水泥路,開車出門再不怕顛了。這路啊,是又平又硬。”一邊說一邊還在路面上跺了兩腳。我也跟著跺了跺。硬,當然硬了。這路是鄉村不斷髮展的見證,是萬千村民的汗水堆積而成。能不硬嗎?

我愛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 篇5

國三作文 ,571字

家鄉的路,從泥路到柏油路,再到水泥路,從泥濘到坑坑窪窪再到平坦,家鄉的路伴著家鄉人民經歷了風風雨雨,它見證了家鄉的發展,家鄉的進步。

以前,家鄉有一條泥路,高低不平,讓人深一腳,淺一腳,走起路來遙遙晃晃。特別是下雨天,泥路得到老天的“賞賜”,積水成河,讓人寸步難行。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小男孩因穿上了新球鞋而歡蹦亂跳,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小坑,白球鞋眨眼間繡上了“花”;還有一位叔叔的自行車胎陷進了泥坑,費了好大力氣才擺脫困境;一輛摩托車急馳而過,兩旁的行人卻遭了殃……

隨著家鄉的發展,家鄉人民修建了柏油路,一開始還行,可是沒過幾年,問題又來了:柏油路上又出現了一個個“陷阱”,讓人擔驚受怕,唯恐被“吃”進陷阱。炎熱的夏天,一些淘氣包將柏油挖出地面,讓人一不小心被柏油粘住,就會寸步難行,原本好好的一條路,又令人望而生畏。

時代在飛速發展,家鄉也日益進步。今年,我們家鄉終於開始修建水泥路了,父老鄉親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村民們為了讓修路工程早日完成,他們不分晝夜地協助工程隊修路,很快水泥路修好了,平坦的水泥路上,小朋友們蹦啊跳啊,再也不用擔心水坑了。幾天後,水泥路通車了。望著來來往往,呼嘯而過的汽車,我陷入了沉思……

家鄉的路,它見證了家鄉人民從貧窮到富裕,它是家鄉發展的象徵,是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我祝願家鄉的路越來越寬闊,越來越光明!

家鄉的路 篇6

高二作文 ,972字

餘秋雨先生在《霜冷長河》中說:“有水相連的遙遠是憂傷,而有山巒阻隔的遙遠是絕望。”家鄉沒有通往遠方的河流,所以鄉親們不曾憂傷;雖然層層的山巒阻斷了視野,但鄉親們並沒有絕望,祖祖輩輩不斷開拓,路,不斷伸向遠方。

爺爺說,路是遠方和大山深處的通道,家鄉的路,很久遠,很綿長。即使爺爺用他的一生去回想,也描述不盡家鄉所走過的路的綿長。爺爺坐在家門口那飽經歲月滄桑的老梨樹下,靠著躺椅,眼神迷離地看著村口三條向外的路,跟我講述家鄉的路的歷程。

爺爺小時候問祖爺爺,天有多大?祖爺爺回答:就你看到的那麼大。於是,爺爺認為四周的山便是支撐天的柱子,而天就是扣著村莊的傘蓋。從那以後,爺爺就渴望著找到路,爬上山頂,去看看天,但從山腳到山頂嶙峋的怪石阻礙了小小的他。待他十二歲那年,村裡人組織起來翻山越嶺挖了一條如蛇形的狹窄小路,小路通到了鎮上。爺爺第一次牽著馬兒馱著十幾斤玉米籽賣了5角3分錢,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但爺爺卻激動了一個星期。

後來,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了華夏大地,十六歲的爺爺和同伴沿著那條彎曲的小路走向遠方,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把日本人趕走後,從戰爭中倖存下來的爺爺帶著榮耀踏上了歸途。路依舊沒有改變,經歷了瘋狂的十年文革之後,忽然有一天,四周的山猛烈顫動,狗四面叫,雞八處飛,原來是政府在放炮開路,一年半後,三尺多寬的路將深山裡的村莊與外面的世界接通了。爺爺說,那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十五個年頭,爺爺牽著馬到縣探訪了他的戰友。2003年,群山再次震顫,伴著挖土機的轟隆聲,村裡的娃子們好奇地圍著中午停工的挖土機轉來轉去。2006年,爺爺笑眯眯地搭著汽車去看望嫁到城裡的小姨,回來時感嘆了一次又次。爺爺看著那三條路,一條比一條直,一條比一條寬,一條比一條遠,我看到他眼中飽含著一種叫做淚水的液體,他閉上眼,嘴角銜著笑說:“真想永遠這樣看著村裡的路通往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越變越好,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一家接一家地建起了新樓,一人走得比一人更遠。我也沿著家鄉的這條路,到了鎮上讀了初中,今天我已坐在縣高中明亮的教室;明年,我即將站到了高考的門檻,我相信,我會沿著家鄉的路把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更加美麗、更加精采。

家鄉的路啊!是你,帶給了爺爺幸福的感想;是你,帶給了鄉親們嶄新的希望;是你,把我帶出了深山,一步一步走近我的理想,走向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 篇7

國一作文 ,648字

我的家鄉江蘇沛縣坐落在微山湖畔。改革開放以來,原本貧窮落後的沛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我的心裡,最讓我銘記的要算連線家鄉和外界的路了。

聽我爸爸說,他小時候家鄉通往外界的是一條土路,彎彎曲曲、坑坑窪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滿道,運送貨物極不方便。那時,鄉親們最大的願望是修一條公路,來方便運輸。

兩三年之後,我們村終於有了一條砂石公路。雖說路面狹窄,時高時低,不怎麼平坦,但總算有一條像樣的上城下鄉的公路了。修這條砂石路的時候,經濟落後,沒有什麼修路機械,主要靠人力。鄉親們自己出勞力,挖路基用的是錘子、鋼釺和鋤頭,填路基全憑肩挑槓抬,不知費了多少力氣。砂石路雖然修好了,但村裡不通公共汽車,鄉親們要步行到十幾裡外的村口搭車。

三年前,村裡通了水泥路,兩年前沛縣也通了高速公路,這讓人怎麼也不敢想。你看,公交車站的站牌豎在了家門口,十五分鐘一班,隨時可以乘坐。公交車行駛在家鄉的水泥路上,又快又穩,上城下鄉比以前節省一半的時間。到了縣城,那更方便了,隨便招個手,打個的,直接把你送到家門口。

在我們村裡,一提到路,鄉親們都嘖嘖稱讚,都說以前做夢都沒想到村村能通水泥路,哪裡敢想什麼高速公路,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全縣新農村建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鄉親們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從父輩們小時候的羊腸小道到今天的水泥路、高速公路,這幾十年的變化又何止這一條路。今年,光我們草廟村,就有三十多戶人家搬進了新農村。我想,有了黨的富民政策,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

家鄉的路 篇8

家鄉的路作文600字 ,596字

以前,魯迅先生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現在,人們說:“要想富,先修路。”

我的老家在寧夏的一個農村。記得在我兩三歲時,那裡的路還是土路。這條土路就在我家門口,有時候,人出來走走,要是有一輛汽車來了,必須馬上進到院子裡去,還要把門關緊,十分鐘以後才能出來。為什麼?因為你不進去,汽車走過揚起的灰塵就會撲你一身,那簡直就像下了一場沙塵暴,這是在晴天的時候;如果太陽一發怒,不再眷顧我們,這樣雨弟弟就會跑出來搗亂,那麼情況就會更糟了,就算他吐幾口口水,也足可以讓那灰塵飛揚的土路變成泥濘的沼澤:路上的許多小坑裡積滿了汙濁的雨水,高出來的地方又滑又粘,使人寸步難行,騎自行車的行人不是輪胎被泥巴粘住騎不動,就是搖搖晃晃地像喝醉了酒。

後來,村裡來了一群人,他們帶著各種測量儀器,還開來龐然大物一樣的壓路機。那壓路機的輪子比我的個子還高,幹起活來真是帶勁,開動的時候周圍的房子好象都在顫動,路上那些原本亂七八糟的小石子,經過壓路機一壓,全變得平展展的了。

現在,家門口的那條土路已經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農閒時,人們在外面散步,汽車來了再也不用馬上躲到院子裡去,而是照常自如地散步、聊天、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既使雨弟弟發威了,使用它的終極魔法“傾盆大雨”,人們也可以出來去別人家串門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路,一條伴我不斷成長的路!我相信,在人們勤勞的努力下,這條路會變得越來越寬廣。

家鄉的路 篇9

國三作文 ,1010字

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的家鄉有路,大多都坑坑窪窪的。當年,我爺爺就是從這裡一條坑窪不平的山路走出來求學的,從此走上了一條為國為民的寬闊大道。

如今,家鄉變了,變富了。人多了,車多了,路自然也就多了。你看,集鎮尚水淋淋的柏油馬路,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綢帶,在綠茵中輕輕地飄向前方;那村落之間,一條條彎曲的水泥路,猶如一張張蜘蛛網,縱橫交錯,又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長繩,纏繞於遙遠的天際;還有塵土的鄉間沙石小路,不可計數,穿過山崗,越過小溪,爬進綠樹紅花的長廊中,像是狹長的帶子從這戶通往那戶,迴環曲折,往往在一個村莊隱沒,隨後又於另一處竄出來,像不可知去的地方奔去。倘若你開車迷路了,千萬別慌張,只要找對方位,就會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裡條條道路通北京。

可是,唯有我們老家門前那條泥砂路,只有一車之寬。長不過一點五米,高低起伏,還有不少S形彎路。如一條大龍盤旋在那一樣,車行駛在上面,會像一個神志不清的醉漢一般,七扭八歪地開過來,險象環生,看了都害怕。下雨了的話,泥漿四濺,車輪原地打滾,稍有不慎,會一下滾入泥溝裡,令人膽戰心驚。全村民組40多戶人家,200多好人口都望著修好這條路。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爺爺同村民組長商議,出謀劃策修建這條路。去年春節村民自籌八萬元,我爺爺主動捐出一萬,終於喚醒了這條“泥龍”。

時隔一年的今天,小年剛過,我爺爺乘興帶我回鄉,應村長之約,專程來看這條路。

初春清晨,霧氣中對映著朝霞,灑在爺爺臉上,泛起紅潤的光,顯得意氣風發,年輕了很多。一眨眼功夫,我們車子到了南面介面,只見山腳被切得跟西瓜一樣,形成一個大大的喇叭口,沿著山邊,穿過水塘,一條嶄新的水泥路呈現在眼前。路平了,寬了,直了,兩邊還擋著牆,護坡,排水溝砌的整整齊齊,中間隆起花崗岩碎石擠壓在黃砂土之中,在陽光下顯得特別亮,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我爺爺自然特別開心,特邀前後兩村之長和叔爺爺一家共進午餐。席間,他頻頻舉杯,還豎起大拇指,大加讚揚。又從口袋中掏出一萬元,笑眯眯地說:“這修路乃善舉,一點小小心意呀!”舉起酒杯“吱”一聲,痛快地把酒吸進肚中,咂著嘴美滋滋地說到:“好啊!這條路鋪好水泥後,北上武漢,南下廣州,東進上海,四通八達啊!”因為三個方向都接通了,大家都笑了。

是的,家鄉的路是致富的路,幸福的路。是修出來的,人生如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家鄉的路變了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9字

我的家鄉在衡南縣譚子山鎮兔塘村,這裡有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一條曲折神奇的大馬路!

每年清明節我們全家都要回老家掃墓,每次回去讓我們最頭疼的就是老家的馬路。它,是一條坑坑窪窪的爛泥巴路,遇上雨天更是慘不忍睹,路上分不清是泥還是水,分不清路基的深和淺。

今年的清明節又下著雨,媽媽開著車小心翼翼的經過,每到一處凹凸不平的地方時,媽媽就會馬上叫我和爸爸下車走路,以減輕車身的重量避免颳了車子的底盤,儘管如此,車的底盤還是難逃一劫,颳得砰砰直響,估計媽媽的心在滴血啊!而正在走路的我和爸爸,也是愁眉苦臉的,瞧,我們的鞋和褲腿已經面目全非了,只看到滿腿髒兮兮的泥巴水。

今年七月,我們再次回到老家,家鄉的路變了,變成了石子路。路上鋪滿了平整的小石塊,我和爸爸高興地在路上行走,還時不時踢著石子玩耍。可開車的媽媽就苦了,小石子經過車子一壓都到處亂蹦,媽媽說車子的方向盤都難以把握。看,媽媽緊張得開了一身冷汗!

暑假快要結束時,我們再次來到老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寬敞平坦的大水泥馬路。瞧,媽媽哼著小調、開著小車歡快地在路上賓士,我和小夥伴們正在大馬路上嬉戲玩耍。遠處,幾個孩子正在進行騎自行車比賽呢!

從泥巴路變成水泥路,這,凝聚了鄉親們無數的汗水和辛勞,它必定是一條神奇偉大、為人民造福的英雄之路!

家鄉的路通了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7字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離市區比較遠,每次回老家,都要走一段驚心動魄的山路。那是一條崎嶇泥濘的羊腸小道,狹窄且凹凸不平。小路從山腳一直蜿蜒至半山腰,一邊是石壁,一邊則是陡峭的山崖。車子如果摔下山崖,必定是車毀人亡!

以前每次回老家,如果是晴天,車子能勉強開到村裡;如果碰到雨天,特別是下大雨,情況會很糟糕。路過的車輛會在地上壓出一個個泥濘不堪的水坑。我們開車經過時,車子就像過山車一樣在路上一起一伏,我和媽媽坐在後面還會被彈得高高跳起來。每次經過這條驚險的小路,我們都是提心吊膽的。記得有一次,我們正在趕路,突然下起了小雨,小路變得非常溼滑。摩托車根本上不去,我和媽媽只好下車,幫爸爸推著摩托車一起步行。

如今家鄉的小路已經大有不同了,原來的黃泥路已經“退休”,變成了水泥路。村裡人的出行變得十分方便,大小車輛都能暢通無阻地通過。有山崖的地方砌起了護欄和石墩,能種樹的地方還種上了一排排樹木。

因為新鋪了水泥路,家鄉更快地發展了起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基本上都有車子,或是小車,或是麵包車,或是摩托車,也有大小型貨車。原來的木瓦房,如今大多也都變成了漂亮的小樓房。爺爺對我說:“這都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啊!”

是啊,多虧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我們村才有了今天這樣欣欣向榮的景象。

家鄉的路通了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0字

聽媽媽說,昔日的燕峒鄉是個以農業為主的偏僻山村,那裡的交通很不方便,道路上都是碎石,而且凹凸不平,人們出行十分不便。

如今,我的家鄉燕峒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意識到“要致富,先通路”。於是,村裡掀起修路的熱潮,人們到山上打石頭,把一塊塊石頭搬運到村頭,沒過多久,一條四米寬的石路便通到各家各戶的門口。

隨著科技的發展,村裡耕種也開始機械化了,為了方便耕種,農田不再是一塊一塊的,而是連片的,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便在農田中延伸,田埂改成機耕路,能讓拖拉機在路上穿梭,一直通向田間,有了拖拉機,人們從此嚐到了甜頭。

勤勞的鄉親們並不滿足,這幾年來,村民們又集資修建一條寬8米,長3500米的柏油路,因為道路寬了,大車可以進出行駛,村裡的變化更大了,大車可以把物資從城裡運來,籃球架、乒乓球桌……村裡建起了籃球場,村頭還有個娛樂場區呢。

家鄉的路變了,它不僅反映出農村的變化,也折射出祖國的變化。

家鄉的路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6字

一條安靜幽長的小路,偶爾也會喧鬧,兩旁佇立著高高的香樟樹……這是我家鄉的路,一條我不知已經走過了多少遍的路,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它平凡中所蘊含的無限美妙。

一個冬天的傍晚,雪稀稀疏疏地鋪在路上、堆在樹枝上。眼前的一片白雪與灰濛濛的天空相映成趣。

一對父女映入了我的眼簾,那個女孩子扶著步履蹣跚的老父親,這一幕是那麼的溫馨。他們在前,我在後。慢慢走近,才發現那個老父親拄著盲杖,才恍然大悟,是一位盲人我不禁被女孩的孝心所感動。繼續走著,時不時朝那對父女瞥一眼,漸漸發現,女孩貌似對這裡的路很陌生,但是我並沒有太在意這些細節。

天空中又開始飄落小雪,寒氣慢慢地開始侵襲我的身體,我不由地裹緊衣服,縮著脖子,腳步加快。那對父女也加快了些許。偶然間聽到老父親在告訴女孩哪裡該轉彎哪裡該直走,聽罷,心中滿是疑惑:女兒怎麼會連父親的家在哪裡都不知道?還是……

在路的右邊,是那位老父親的家,女孩攙扶著他,將其送到門口,自己卻沒有進去。正當我納悶的時候,女孩的一番話立即打消了我的所有不解,讓我幡然醒悟。“叔叔,您的家到了,一定要好好注意身體啊,以後如果再遇到惡劣的天氣就不要再冒險出門啦。”雖然老爺爺是盲人,但是女孩還是一邊揮著手一邊對著老者道別。

女孩轉身離去,一絲微笑掛在她的臉頰,看著她遠去的背景,身體不禁顫抖了一下。女孩對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先生伸出援手,她盡心盡力幫助的品質與行動如同一陣春風,吹去了那夜的寒意,為原本銀色的夜晚帶來一絲溫暖,讓雪花如同盛開的梨花一般高掛枝頭。

家鄉的路,美的不只是風景,美的更是風情。冬天,在善良溫情下,也散發著春天的溫暖。

家鄉的路 篇14

國一作文 ,897字

自從來了常熟,我走的基本都是柏油路和水泥路。從家到學校,一路都是美景。即使是這寒風天,常熟的綠化也一樣的風姿綽約。上週媽媽帶我去市區逛街,靛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像喇叭花一樣的竟然在寒風中綻放。一問才知道叫三色堇,其他的花樹也是綠意盎然,茶花也在冬日下吐蕊,豔紅豔紅的。

可是家鄉的那條“水泥”路,卻在我心裡伸向遠方……

前幾年,我在老家,最喜歡的就是在村子裡到處跑。我們一群孩子,到村外的田裡翻紅薯,烤了吃。爬上土牆,夠到樹杈,上樹搖棗子吃。

上樹的夥伴努力搖動樹枝,或者用一根長竹子狠狠打樹頭,棗子就成片往下掉。大家一忽兒就撿了一大捧,味道並不好,沒到節氣,又酸又澀,可是大家就圖個樂趣。

這樣的一下午瘋下來,回家我就成了泥娃娃,滿頭滿臉的泥塵。

奶奶拿個撣子,細細給我撣一遍,我站的地上撲簌簌一層泥灰。奶奶便笑嘻嘻地嗔怪說:“看你野得,都沒形了!”

奶奶一臉的皺褶就堆積起來,他們說那叫皺紋,可是在奶奶的話語裡從沒有這個詞。

下雨天是最沒勁的,一村子的泥漿。那些晴天的泥灰,都被雨水和成了稀泥。從村東到村西,大大小小的水凼凼不知道有多少。還有各家的雞鴨,照樣滿村子跑。

這時候,奶奶就不許我出去了。說也奇怪,整個村子的孩子一下子都消失了。一點聲音都沒有,我是很想念他們的,尤其是在吃好午飯後。那段時間長而且無聊,奶奶家裡一本書都沒有,只有一本日曆掛在牆上,灰灰的牆,白白的日曆,怪異得很。

這時候,奶奶會做針線活,也會挑豆子。把大的壯實的豆子挑出來,預備做種子用。我坐在她身邊,也跟著挑,其實就是玩豆子。她就叨叨叨叨開始講很多故事。什麼牛郎織女,什麼天地開闢,什麼女媧造人……後來我看了書才知道,很多都被奶奶篡改了,怪不得當時聽得稀裡糊塗。問她為什麼,她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是,在那時,奶奶實在是我心裡的暖暖。我很聽她的話,就像她想讓莊稼怎麼長莊稼就會怎麼長一樣,她種的莊稼長得旺結得多。而我在她的呵護下也長得健康陽光。

在那一片“水泥”的老家農村哦!有我的奶奶。

上次,爸爸帶我去吃肯德基,我腦子不知怎麼抽筋,竟然想到:要是這個雞給奶奶吃,她會怎樣?

奶奶,你在“水泥”地的村子裡,可好?

家鄉的路 篇15

國三作文 ,1044字

我愛到門前的路上走走,尤其是晚上。馬路上幾盞昏黃的燈靜靜地照耀著長而寬的路,使人心頭燃起光明、感到溫暖。

我又漫步在那條道路上,“多好哇!”聽到背後傳來一聲低微的讚歎聲。心頭微微的一震,彷彿在什麼地方聽到過似的?噢,那是不久之前的事。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約莫是去年吧,村裡新修了一條柏油馬路。鋪路那天,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去看了。不管是討價還價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影響全家人的吃飯“大業”,統統都放下了,一齊站在家門口,翹首以盼。一些膽大的孩子圍繞著渣土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地談論著愉快的事情;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被家裡的晚輩推出門,左顧右盼地等著那個龐然大物的到來;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來湊湊熱鬧,想沾沾喜氣的,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討論著。渣土車見了這些人們,彷彿也很高興似的,從長長的排氣管裡“嘟嘟”出一縷縷白色的煙塵。攪拌車不像渣土車有超常的好脾氣,它拿這些樂呵呵的人們沒有辦法,於是它把攪拌桶緩緩地放斜,墨黑色的瀝青輕輕地從桶裡滑落到地上,像踮起腳尖跳舞的芭蕾舞者。攪拌車一邊走一邊倒,人群中不時傳出幾聲期待的呼喊。只聽“嘩啦”一聲,全部瀝青已經盡數傾倒在軋好的土路上。不等瀝青幹了,五六個人推著攤鋪機一下一下地把它攤勻,祖母笑道“這倒像我在攤餅呢。”邊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方手帕來擦眼淚。然後,又有一個軋路機從上面軋過,馬路瞬間就平整了。

不過一箇中午,綿延的幾百米長的柏油路就全鋪好了。人們對這的好奇心仍是未減,依舊滔滔不絕地議論著,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忽然感嘆起來“我年輕的時候,還沒走過這樣好的路啊!”旁邊的人也緊跟著附和著:“是啊、是啊。”“聽說大城市裡鋪的都是這個。”

“……”

這使我想起從前的這條道路。在那條柏油大路還是一條凹凸不平的小道時,我就出生了。我從小便看著汽車從我眼前飛速駛過,留下一片黃沙,聽到風裹夾著砂礫颯颯地吹的聲音,沙土像針一樣刺在我的臉上,彷彿要把臉皮生生剮下來。而如今見了這樣一條道路,我也不禁驚歎:“這一條路可真是好啊!”雖然它不像縱橫交錯的鐵路線承載了遊子們的思念;也不像晴隆二十四拐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更不像綿延不斷的絲綢之路為世人所稱讚。但就是這樣一條簡單樸素的路,也能讓我感到歡欣和雀躍。僅僅是因為有了它之後出行更方便了嗎?還是因為我們期盼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呢?這或許是因為它將是我們開啟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

我又徘徊在這條路上,風掀起衣角,“多好哇!”不知何時,下起雨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萬家燈火在這條道路的盡頭閃著微亮的光。

家鄉的路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0字

“放假了!”“回老家了!”我和蔡澤宇倆人都十分的激動。在車上,我們一直討論著關於老家的點點滴滴的往事。

回老家的車程,近七個小時。我和澤宇剛開始一直在講話,講著講著,覺得太累了,不知不覺,我們都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我聽見媽媽在叫我:“碩,醒醒啦!我們到老家了!”一聽見到老家了,我一下子清醒了過來,馬上坐直:“到老家啦!”頓時,我感覺自己精神十足。我透過車窗看去:馬路,是又寬闊又平坦,路邊開著好多的小超市。每家店門口之間,都種有一棵樹。這些樹可大了,馬路左右兩邊的樹梢都連在了一起。人站在樹底下向上看,都已經把整個藍天給遮擋住了。車行駛在公路上,彷彿就穿行在一條綠色隧道中一般。每棵樹的樹根周圍,還種了五顏六色的小花。每當有車輛一經過,它們便會翩翩起舞。

看完這一切,我對媽媽說:“媽媽,你一定在騙人了吧!在我印象中,我們老家根本就沒有這樣漂亮、整齊劃一的路呀?!以前這兒,都沒有小店呢!我記得以往要是買玩具什麼的,爸爸都要開車到鎮裡或是縣城裡去呀!那是不是爸爸開錯了?”這時,爸爸已經在倒車了:“碩,你再好好地仔細觀察觀察唄,看看爸爸有沒有開錯。”爸爸一邊倒車,一邊對我說。正當我東瞅瞅西瞅瞅,百思不得其解時,看見奶奶過來了:“奶奶!奶奶!”我大聲地叫著,心裡很是激動興奮。這讓我確信,真的到家了!老家的變化,好大好大呀!

吃過晚飯,我和奶奶一起出去散步。走在路上,回想小的時候:我和奶奶出門,路上一片漆黑,都不敢鬆開奶奶的手。現在,馬路兩旁,燈火通明。燈光隱射到樹上,映襯出了油畫一般的美景。微風迎面而來時,感覺呼吸的空氣中都帶有一股股甜甜的香味。散步的人好多,彷彿大家都沉寂在這條“天然氧吧”的路上,呼吸著,享受著……

家鄉的變化,真的好大!同時,我相信祖國其他地方也像我的家鄉一樣越變越好,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家鄉的路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9字

家鄉的路,承載著外婆童年的回憶。

聽外婆說過,她小時候的路,可不像現在這樣平整、美觀。路兩旁都是泥巴,中間鋪的是青石板。下雨時走上去,就像走在冰面上似的,特別滑,也十分不方便。

外婆還回憶起她上學時發生的一件事。一天,她像往常一樣,一早起來便和同學一起步行上學。剎那間,天黑了下來,還不時傳出“轟隆隆”的雷聲。她們剛拿出傘,就下起了雨。那時的傘也不像現在這麼好,不但不美觀輕便,反而很笨重。不一會兒,路兩邊的泥土就被沖垮,被雨水溶解,把道路變得泥濘溼滑。身材嬌小的外婆一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撐著雨傘,一邊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光滑如冰面一般的石板路上。雖然她已格外小心,可還是摔了個措手不及。她渾身上下都是泥水,活脫脫一個泥猴。一旁的同學看到後,笑得肚子都痛了。她便用手捂著肚子,突然重心不穩,也“撲通”一聲滑倒在地。她倆面面相覷,都笑了,然後繼續走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

現在,家鄉的路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行道變成了水泥道,路兩旁綠樹成陰,花朵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芳香,令人心曠神怡。馬路也成了柏油馬路,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彎彎曲曲、坑坑窪窪了。

雖然路的模樣改變了,但人們小時候的記憶永遠會留在他們心中,令人難忘。

家鄉的路 篇18

國三作文 ,735字

我家住在大河岸,那條坑坑窪窪的路環抱了整個村莊。它是無私的,但它無疑又是悲哀的。

它雖然疲憊不堪,但是依然為人們架起了溝通的“橋樑”,這就是它的無私。不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那條路的抱怨也漸漸多了起來:這是什麼路呀,真難走!坑坑窪窪的,折煞人!可是,它一言不發。這就是它的悲哀。

6月的夏季,整個村莊像一個憋悶的火爐,使得人喘不過氣來。路兩旁的樹木早被這股浪潮給打敗了,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那層灰土實在是太厚了,壓垮了整棵樹木。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的,無精打采的低垂著。泥土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乾巴巴的發著些白光。只要一有車經過,與天上的灰氣聯接起來,結成一片惡毒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吞噬著這個世界。實在是太熱了,行人拿起芭蕉扇扇扇,沒有用,風是熱的。幾個淘氣的小孩跑起來,他們以為跑起來也許倒能有點風,他們跑了幾步便停了下來,他們覺得腳心和鞋襪粘在了一塊兒,好像踩著塊溼泥,非常難受。

終於,大自然和人類都注視到了這一點,他們即將對這裡進行徹底改造。工程隊在原來的土地上鋪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水泥,路的面貌煥然一新了,全村莊的面貌也煥然一新了。

路不再有往日的坎坷。夏天,人們時常漫步在這條路上,享受著那份清涼!路旁的樹木更是鼓足了勁,長高了許多。他們用自己的身軀阻擋著強烈的光線,給予人們更多的陰涼。那條平坦的路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親近自然的機會:每天黃昏,我們在小路上溜達,看看周圍秀麗的山,清澈的水,真是一種享受。它沒有城市的喧囂與燈紅酒綠,但它更多一份自然、淳樸。

啊!我愛家鄉,愛她所創造的一切。它的自然,它的淳樸,它的寧靜無時無刻都感染著我,教育者我。我一定發奮學習,長大後再用自己的雙手把家鄉裝扮得更漂亮。

家鄉的路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3字

世上的路千萬條,小到鄉間野花盛開的羊腸小道,大到城市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腳下的路,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的變寬、變平。在我的家鄉,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一九六零年那會,年輕的爺爺要進城參軍,天還矇矇亮時,爺爺就揹著乾糧和行李出發了,因為村裡通向外面的只有一條山路,沒有車子去縣城,只能走,要翻過好幾個山頭,走兩天兩夜才能到縣城。那會的村民,有的一輩子都沒有進過城。

到了爸爸出生那會,村裡人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於是,村民們開始集資修路,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修了一條簡易的盤山公路。但是,這路並不好走,它在雨天時泥濘不堪,踩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的;晴天時,車子開過,帶起一陣塵土,真可謂“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山路一個彎接著一個彎,村民進一次城,都要被繞得暈頭轉向,甚至有的暈車歷害的人,進了一次城,就像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就是走著這條路去縣城上的學,雖然暈,但總算是有車子坐。

到了我出生的時候,隨著千島湖旅遊業的發展,政府花巨資給每個村修了一條又寬又平的柏油馬路。從此,這條路帶著家鄉的人們,通向了幸福的生活。有了這條大路,村民們辦起了漁場,開起了農家樂,大量的遊客不斷來到千島湖,使千島湖從一個小城鎮,變成了一個旅遊大城市,家鄉的人們終於走出了大山。

如今,我們回家鄉時,既不用像爺爺那樣翻山越嶺,走兩天兩夜,也不用像爸爸那樣在盤山公路上繞得暈頭轉向。我們開著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下了高速,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直奔家鄉,只要兩三個小時,我就從杭州來到了家鄉。

隨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家鄉的路將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

家鄉的路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3字

世上的路千萬條,小到鄉間野花盛開的羊腸小道,大到城市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腳下的路,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的變寬、變平。在我的家鄉,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一九六零年那會,年輕的爺爺要進城參軍,天還矇矇亮時,爺爺就揹著乾糧和行李出發了,因為村裡通向外面的只有一條山路,沒有車子去縣城,只能走,要翻過好幾個山頭,走兩天兩夜才能到縣城。那會的村民,有的一輩子都沒有進過城。

到了爸爸出生那會,村裡人明白了,“要致富,先修路。”於是,村民們開始集資修路,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修了一條簡易的盤山公路。但是,這路並不好走,它在雨天時泥濘不堪,踩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的;晴天時,車子開過,帶起一陣塵土,真可謂“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山路一個彎接著一個彎,村民進一次城,都要被繞得暈頭轉向,甚至有的暈車歷害的人,進了一次城,就像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就是走著這條路去縣城上的學,雖然暈,但總算是有車子坐。

到了我出生的時候,隨著千島湖旅遊業的發展,政府花巨資給每個村修了一條又寬又平的柏油馬路。從此,這條路帶著家鄉的人們,通向了幸福的生活。有了這條大路,村民們辦起了漁場,開起了農家樂,大量的遊客不斷來到千島湖,使千島湖從一個小城鎮,變成了一個旅遊大城市,家鄉的人們終於走出了大山。

如今,我們回家鄉時,既不用像爺爺那樣翻山越嶺,走兩天兩夜,也不用像爸爸那樣在盤山公路上繞得暈頭轉向。我們開著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下了高速,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直奔家鄉,只要兩三個小時,我就從杭州來到了家鄉。

隨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家鄉的路將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